医学分类医学毕业论文

青少年轮滑球运动爱好者运动损伤状况调查研究

时间:2022-10-26 10:12:28 医学分类医学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青少年轮滑球运动爱好者运动损伤状况调查研究

  想到写毕业论文就头疼,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医学分类医学毕业论文范文,希望能帮助大家缓解头疼!

青少年轮滑球运动爱好者运动损伤状况调查研究

  【摘要】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据统计法等对轮滑球运动爱好者运动损伤情况进行调查研究,为轮滑球运动中损伤的预防提供科学依据。结果:(1)轮滑球爱好者运动损伤发生率为100%,人均损伤发生次数为3.8次;(2)躯干(48.57%)、膝关节(44.29%)、小腿(34.29%)、手腕(25.71%)、手指(25.71%)、大腿(20.00%)等是轮滑球爱好者运动损伤发生的主要部位;(3)轮滑球运动爱好者运动损伤的类型主要是肌肉韧带拉伤(57.14%)、关节扭伤(51.43%)、关节脱位(25.71%)、骨折(15.71%)、软组织挫伤(12.86%);(4)准备活动不足(74.29%)、场地器械因素(44.29%)、技术水平低(24.29%)、运动负荷过重(21.43%)、没有戴护具(18.57%)、注意力分散(15.71%)等,是轮滑球运动爱好者运动损伤发生的主要原因。结论:轮滑球运动对抗性强,运动损伤发生的概率比较大,但是在进行学习或练习的过程中,采取有效的措施,在很大程度上可以预防和减少不必要的损伤。

  【关键词】轮滑球;运动损伤;预防措施

  引言

  轮滑球比赛速度快、紧张激烈,既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又是培养和锻炼青少年身心健康的一项有益的体育运动,其超乎寻常的惊险、刺激吸引了青少年的参与。轮滑球运动兼具轮滑和冰球的特点,比赛场面速度快、对抗性强,精彩激烈,运动过程中运动损伤经常发生,而目前国内有关轮滑球运动运动损伤的研究尚未见报道。本文通过对青少年轮滑球运动爱好者运动损伤状况的调查,总结其运动损伤的发生规律,为轮滑球运动的开展、运动损伤的预防提供理论依据。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由于轮滑球参与者以青少年为主,分布比较分散。根据这一特点,本研究采用网络调查的方法,研究对象为百度贴吧轮滑吧、人气较高的轮滑QQ群网友。研究对象年龄均值为24.8岁,人数为70人,其中男性36人,占51.4%,女性34人,占48.6%,从事轮滑球运动时间6个月以内的为7人,6个月~2年的为14人,轮滑球运动2年以上者为45人。

  1.2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

  通过中国知网、PUBMED数据库检索有关轮滑球、运动损伤预防等方面的文献资料,借鉴前人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研究成果,为本研究的开展提供可靠的理论和实证依据。

  1.2.2调查访问法

  走访资深轮滑球运动爱好者及运动医学的专家、学者,了解轮滑球运动中存在的损伤问题,进一步探讨解决策略。

  1.2.3问卷调查法

  根据轮滑球运动的特点,笔者在对轮滑球资深爱好者进行咨询的基础上,自编了《轮滑运动运动损伤调查问卷》,并在网题在线调查平台编写了网络问卷,问卷地址为http://www.nquestion.com/Answer/Start.aspx?Id=87051(电脑端)和http://www.nquestion.com/Answer/Wap.aspx?Id=87051(手机端),然后在百度贴吧轮滑吧、轮滑论坛以及活跃度比较高的轮滑QQ群,发放问卷。经网题在线调查筛选设置,筛选出轮滑球项目有效问卷70份。根据被调查者QQ号,随机选取10名被调查者进行二次调查,前后两次测量结果满足研究要求。

  1.2.4统计学分析

  利用“网题在线调查系统平台”自动分析功能,自动统计生成本研究各项调查结果,并利用SPSS19.0进行相关统计。

  2研究结果

  2.1 轮滑球运动爱好者运动损伤的发生率

  从表1中可以看出,轮滑球运动参与者运动损伤发生率为100%,所有轮滑球参与者均发生过运动损伤。轮滑球爱好者运动损伤发生的次数多数在2~5次,人均受伤次数为3.8次。同平地花式轮滑63.64%的运动损伤发生率相比〔1〕,轮滑球运动危险性较高,其主要原因在于轮滑球运动为轮滑和冰球的结合,对抗性强、竞争激烈,比赛过程中犯规、碰撞、滑倒等情况经常发生,从而具有较高的运动损伤发生率。

  2.2 轮滑球运动爱好者运动损伤的发生部位

  从表2可以看出,轮滑球运动爱好者其运动损伤发生较多的部位是:躯干,34人次(占比48.57%);膝关节,31人次(占比44.29%);小腿,24人次(占比34.29%);手腕,18人次(占比25.71%);手指,18人次(占比25.71%);大腿,14人次(占比20.00%)。肩关节、头颈、肘关节等部位运动损伤发生率相对较低。其主要原因是轮滑球比赛过程中,碰撞、跌倒较多,为预防损伤的发生,选手一般都佩戴手套、安全帽、护肘、护裆等护具。而躯干处佩戴护具较少,故选手损伤最多的部位为躯干。轮滑球比赛过程中,选手膝关节多数时间处于半屈曲位(130~150度),而膝关节半屈位正是其解剖弱点,此时韧带及肌肉放松,关节杠杆长,导致关节稳定性相对较弱,如果此时选手突然进行左右移动、进攻、转身,就会使膝关节发生屈曲、扭转、摩擦等运动,易导致膝关节受伤。〔2〕

  2.3轮滑球运动爱好者运动损伤的类型

  从表3可以看出,轮滑球运动爱好者运动损伤发生最多的是肌肉韧带拉伤,40人次(占比57.14%),其余依次是:关节扭伤,36人次(占比51.43%);关节脱位,18人次(占比25.71%);骨折,11人次(占比15.71%);软组织挫伤,9人次(占比12.86%);擦伤、劳损,2人次(2.86%),所占比例较低。轮滑球运动通常在气温较低的环境中进行,这时选手骨骼肌的黏滞性较高、肌肉韧带的弹性较低,比赛中极易导致肌肉韧带拉伤。轮滑球比赛过程中,碰撞、跌倒经常发生,选手跌倒过程中,经常采用手撑地的方式,导致腕关节受伤和前臂骨折。

  2.4轮滑球运动爱好者运动损伤的发生原因

  从表4发生轮滑球运动损伤的原因可以看出,准备活动不足,52人次(占比74.29%);场地器械因素,31人次(占比44.29%);技术水平不高,17人次(占比24.29%);运动负荷大致使机体疲劳,15人次(占比21.43%);没有戴护具,13人次(占比18.57%);注意力分散,11人次(占比15.71%),这些是导致轮滑球运动爱好者发生运动损伤的主要原因。

  3轮滑球运动中损伤的预防措施

  3.1做好准备活动

  轮滑球运动通常在寒冷的环境中进行,此时选手骨骼肌黏滞性较高,骨骼肌、关节韧带的弹性及柔韧性较差。如果不进行热身,比赛中容易出现肌肉、韧带的拉伤,因此轮滑球运动参与者比赛前可以采取热身、按摩等方式提高骨骼肌的温度,降低骨骼肌的黏滞性,增加骨骼肌弹性,防止比赛中骨骼肌的拉伤。通过关节、韧带的拉伸练习,提高肌肉、韧带的柔韧性,防止关节、韧带的拉伤。

  3.2加强易伤部位的锻炼

  重视轮滑球运动参与者力量素质和柔韧性素质训练,全面提高轮滑球爱好者各方面身体素质,重点注意加强轮滑球运动中易受伤部位和薄弱环节的肌肉力量练习。根据轮滑球运动损伤的特点,应重点加强腰背部、膝关节周围肌肉力量训练,如经常进行仰卧起坐、俯身双臂划船、负重体屈伸、直腿硬拉等练习增强轮滑球爱好者腰背部肌肉力量;采取高抬腿跑、深蹲、负重体屈伸、箭步蹲、大腿拉橡皮筋内收、俯卧腿弯举等训练增强大腿、膝关节周围肌肉力量;采取跳绳、踮足尖行走、负重练习增强小腿、脚踝部肌肉力量;同时应经常做俯卧两头起、压腿、踢腿、劈腿、向后下腰等练习,增大腰背部及下肢关节、韧带伸展性。〔3〕

  3.3加强赛前、赛中监督

  轮滑球运动对抗激烈,身体碰撞经常发生。因此应加强赛前、赛中监督。比赛前重点检查场地、器械是否安全:场地表面应由木材、沥青、水泥或其他合适的材料制成,禁止使用容易使人滑倒的材料。运动员保护用具不应带有金属材料,应按照比赛规则佩戴护腿、手套、头套等护具。有研究表明轮滑球比赛中,平均每场犯规次数达到6.49次〔4〕。比赛中应加强监督,减少犯规次数的发生,防止由于犯规导致的运动损伤发生。

  4结论与建议

  4.1轮滑球爱好者人均损伤发生次数为3.8次;躯干、膝关节、小腿、手腕、手指、大腿等是轮滑球爱好者运动损伤发生的主要部位;轮滑球运动爱好者运动损伤的类型主要是肌肉韧带拉伤、关节扭伤、骨折、关节脱位;准备活动低、场地器械不合格、技术水平低、没有戴护具是轮滑球运动爱好者运动损伤发生的主要原因

  4.2通过采取做好准备活动、加强易伤部位的锻炼、加强赛前赛中监督等措施预防轮滑球运动中运动损伤的发生

  参考文献

  〔1〕石峰,张建军.青少年平地花式轮滑爱好者运动损伤状况调查〔J〕.青少年体育,2014,20(12):42-45.

  〔2〕徐国柱,袁琼嘉,等,运动解剖学(第5版)〔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12:12-30.

  〔3〕杨靖.幼师女大学生舞蹈运动损伤状况研究〔J〕.华章.2013(16):217.

  〔4〕侯爽,张赫然.对世界女子高水平单排轮滑球比赛犯规的研究〔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14,30(01):44-47.

【青少年轮滑球运动爱好者运动损伤状况调查研究】相关文章:

运动损伤调查报告12-31

单排轮滑倒滑技巧08-17

单排轮滑旋转技巧09-29

轮滑策划书04-10

我喜欢轮滑作文05-07

轮滑工作计划12-12

轮滑协会工作计划11-16

轮滑社的工作计划10-20

单排轮滑刹车技巧11-15

轮滑社策划书0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