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检验毕业论文

孕产妇贫血状况检验论文

时间:2021-01-24 19:00:01 医学检验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孕产妇贫血状况检验论文

  孕产妇贫血状况检验论文【1】

孕产妇贫血状况检验论文

  【摘要】 目的 调查我院住院分娩孕产妇缺铁性贫血发生状况,相关因素,提出干预措施。

  方法 对2011年1月至2013年6月2464例缺铁性孕产妇状况进行分析。

  结果 住院分娩孕产妇缺铁性贫血患病率46.64%,孕产妇饮食习惯,对贫血防治知识了解程度及血红蛋白测定的重视程度与孕产妇缺铁性贫血的患病率有关。

  结论 我院住院分娩孕产妇的患病率较高,对孕产妇的系统管理和宣教指导,严格手术指征针对贫血的原因进行干预可有效地降低孕产妇贫血的发病率,孕期膳食指导的科学性,对降低孕产妇及围生儿的死亡率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孕产妇;缺铁性贫血;干预措施

  贫血是妊娠期最常见的合并症,属高危妊娠的范畴。

  缺铁性贫血最常见的贫血,在妊娠各期对母婴造成一定的危害,在某些贫血较严重的国家和地区,是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孕产妇由于妊娠,分娩哺乳等原因成为贫血的高发人群,孕产妇贫血抵抗力下降,对手术、分娩、麻醉耐受力差,孕产妇风险也会增加,严重的贫血可致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产后出血、心脏病,产后出血产褥感染等并发症。

  还可造成胎儿生长受限,胎儿窘迫早产死胎死产等[1]。

  WHO资料表明:贫血使全世界每年数十万孕产妇死亡,因此要高度重视。

  为掌握我院住院分娩孕产妇缺铁性贫血的基础资料,提高医护人员及孕产妇对贫血的防治知识,了解孕产妇缺铁性贫血的发病情况,提出干预措施,对2011年1月至2013年6月2464例住院分娩孕产妇状况进行统计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2011年1月至2013年月2464例住院分娩的孕产妇血红蛋白测定的临床资料。

  1.2 贫血的诊断标准 采用《妇产科学》第7版妊娠期贫血分度标准[2]。

  2 结 果

  2464例发生贫血1140例,占46.34%,其中轻度1920例,中度514例,重度26例。

  3 贫血发生的相关因素

  贫血发生可能与孕产妇的文化程度、经济状况[3],及少数民族饮食中不吃动物肝脏、血制品有关,孕产妇对贫血的危害性认识不足,缺乏防治知识,部分医护人员行产前检查时忽略了血红蛋白的测定,剖宫产、阴道手术产等手术也造成产后贫血的常见原因。

  4 讨 论

  4.1 孕产妇贫血的发病率 世界卫生组织资料表明:有50%以上的孕产妇合并贫血,我国妊娠3个月以上孕产妇发病率为19.28%,而我院住院分娩孕产妇贫血的发病率为46.34%,发病率较高。

  推荐妊娠4个月起应常规补充铁剂,每日口服硫酸亚铁0.3g,产褥期补充铁剂3个月。

  4.2 加强孕产妇贫血防治知识的宣传 利用讲座、小册子、保健宣传栏等干预措施,促使孕产妇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孕产妇对贫血的认知能力,了解贫血对孕产妇及胎儿的危害,使孕产妇主动寻找自我保健及预防贫血的知识,加大对优生优育知识,孕产妇贫血防治知识的宣传力度,加强缺铁性贫血高危人群的防治与管理。

  4.3 养成均衡膳食习惯,胎儿需要猪肝鸡血动物血能提供红蛋白型铁,吸收利用效果较好,肝脏是储存铁源的重要器官,其铁的利用率较高,肉类也会有较高的红蛋白型铁,大豆及其制品也是较好的铁源,经常交替食用这类食品,多食新鲜水果和蔬菜,促进铁的吸收利用,对改善人体的营养状况有好处,妊娠前半期铁的需求无明显增加,可以从食物中摄取。

  增加铁剂摄入建议设立膳食营养指导门诊,指导孕妇合理膳食,保证母亲和胎儿的机体需要,鼓励进食含铁丰富的食物,如猪肝、鸡血、豆类等,动物血能提供红蛋白型铁,器官其铁的利用率较高,肉类也会有较高的红蛋白型铁,大豆及其制品也是较好的铁源,经常交替食用这类食品。

  4.4 加强孕产妇系统管理 妊娠期应重复测定血红蛋白,及早发现贫血倾向及时纠正,可在妊娠期进行预防,一般从妊娠4个月开始到哺乳期补充铁剂,剂量途径与贫血程度相关。

  对孕产妇系统管理及时宣教和保健指导,剂量、途径与贫血程度相关。

  维生素C,稀盐酸有利于铁的吸收,应同时补充,叶酸不可缺少。

  铁锅炒菜有利于铁的吸收。

  服用铁剂时忌饮浓茶,抗酸药物影响铁剂吸收,应避免服用。

  治疗原发病,减少并发症,保障母婴健康。

  产后血红蛋白的测定纳入产后访视的内容,及时补充铁剂。

  4.5 严格掌握手术指征,降低手术产率 出血是剖宫产最常见的并发症,包括术中出血、术后出血、术后晚期出血,可造成或加重孕产妇的贫血,严重时休克,多器官功能衰竭,甚至孕产妇死亡,阴道手术助产因伤口出血造成或加重贫血,规范各项诊疗常规,严格掌握手术指征,降低手术产率,是降低产妇贫血的有效措施。

  参考文献

  [1] 首都儿科研究所.1998中国育龄妇女贫血调查[J].中国生殖健康杂志,2002,13(3):152.

  [2] 乐杰.妇产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青岛市2005例孕产妇贫血状况临床检验【2】

  【摘 要】目的: 了解青岛市市北区妊娠期贫血发生状况及相关的影响因素,制订合理有效的干预措施。

  方法:对2011年在本所进行孕产期保健的2005例孕妇妊娠期贫血状况及影响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孕产妇贫血患病率18.7%,贫血发生率与孕周、孕妇年龄、其文化程度、经济状况、职业及妊娠次数均相关。

  妊娠期贫血可增加妊娠期并发症的发生。

  结论: 应加大宣传力度, 提高孕妇对妊娠期贫血的认识水平,加强围产期保健,采取综合措施, 合理调整饮食结构, 及时补充铁剂, 降低孕产妇贫血发生率。

  【关键词】孕妇;贫血;影响因素

  贫血是妊娠期常见的合并症,属高危妊娠范畴。

  妊娠期贫血对母儿均造成一定危害。

  孕妇因重度贫血会引起贫血性心脏病,产褥感染及孕产妇死亡。

  重度贫血,易导致胎儿发育迟缓,甚至引起早产或死胎。

  相关文献显示孕妇贫血引起早产的风险是正常孕妇的2倍, 分娩低体重儿的风险是正常孕妇的3倍[1]。

  本文对2005例在本所进行围产期保健的孕妇贫血状况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了解贫血发病相关因素, 制订合理有效的干预措施, 保障母婴的健康。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2011年1月~2011年12月在青岛市北区妇幼保健所建立孕产妇保健手册并定期产检的孕妇2005例,以保健手册记录数据为资料来源。

  1.2 调查方法 每位孕妇分别于孕早期(<13周)、孕中期(13~28周)、孕晚期(≥28周)检验血常规,以第1次发现贫血时所处的妊娠期来划分,不做重复统计。

  测量采用日本全自动血细胞计数仪(型号为XS―800I);并查阅产妇孕产妇保健手册,了解孕妇的年龄、文化程度、孕周、职业以及孕产次等多个方面内容,进行回顾性分析。

  1.3 贫血诊断标准 采用乐杰主编的《妇产科学》(第7版) [2]的妊娠期贫血诊断标准。

  RBC (3.0 ~ 3.5)×1012 /L,Hb 81 ~ 100 g/L为轻度贫血;RBC (2.0 ~ 3.0)×1012 /L,Hb 61~80 g/L为中度贫血;RBC (1.0 ~ 2.0)×1012 /L,Hb 31~60 g/L为重度贫血;RBC<1.0×1012 /L,Hb≤30 g/L为极重度贫血。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1.0进行数据处理。

  计数资料用率进行描述,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妊娠期贫血情况:妊娠期贫血发生比例为18.7%(375/2005)。

  其中,轻、中、重度贫血分别占72.0%(270/375)、24.8%(93/375)和3.2 %(12/375),极重度贫血为0。

  孕早、中、晚期贫血分别占19.2%(72/375)、30.7%(115/375)和50.1%(188/375);孕晚期贫血发生比例高于孕中期和孕早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40.13,P<0.01)。

  2.2 贫血与文化程度的关系 375例贫血产妇中, 初中以下文化程度181例, 占48.27%, 高中、中专109例, 占29.06%, 大专以上学历85例,占22.67%。

  2.3 贫血与职业的关系 375例贫血产妇中, 脑力劳动者59例(15.73%), 职员70例(18.67%), 工人114例(30.40%),无业132例(35.20 %),

  2.4 贫血与产妇年龄的关系 2005名产妇中,年龄20~25岁525例,其中贫血者37例(患病率7.04%);年龄26~30岁1029例,其中贫血者162例(患病率15.74%);年龄在31岁以上451例,其中贫血者176例(患病率39.02%)。

  年龄大于30岁的产妇贫血患病率明显高于小于30岁组, 经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5 贫血与孕产次的关系 产次数≥2次者321例,贫血患者84例(患病率26.17%);初产1684例,贫血患者291例(患病率17.28%)。

  3 讨论

  本研究通过对2005例孕妇贫血状况调查分析,发现妊娠期贫血发生率为18.7 %。

  孕妇贫血患病率随孕周的增长而逐渐上升,与妊娠期血容量逐渐增加,胎儿生长发育加速,对铁的需要量增加,孕妇对铁的摄取相对不足有关 。

  影响妊娠期贫血的因素很多, 与年龄、文化程度、职业等社会因素及孕前月经量、妊娠反应、平时饮食习惯有关。

  本组资料显示,年龄大于30岁的产妇贫血患病率明显高于小于30岁组。

  收入稳定者、文化程度高者贫血患病率明显低于无职业者和工人、文化程度低者。

  文化程度低的孕产妇对保健营养知识及优生优育知识掌握较少, 导致孕期营养补充不足。

  妊娠次数越多, 贫血患病率越高,这可能与经产妇多次妊娠引起铁消耗增加和产后体内储铁量未恢复正常而再次妊娠, 致使孕妇贫血或使已存在的贫血加重有关。

  大量流行病学调查表明,缺铁和缺铁性贫血与妊娠不良结局如新生儿低体重、早产、死胎死产等有密切关系[3,4]。

  据世界卫生组织报告,不少妇女非妊娠期铁摄入不足,妊娠期可利用的贮备铁不足100 mg。

  妊娠后,既要满足自身血红蛋白合成的需要,又要满足胎儿发育的需要。

  孕后期孕妇需铁1200mg/d~1500mg/d,按食物中铁含量10 %~20 %被吸收,食物中含铁量很难满足需求。

  在妊娠期尤其是孕晚期易发生缺铁性贫血。

  故妊娠中、晚期应加强补充铁剂或含铁剂食物[5] 。

  妊娠4个月起常规补充铁剂,并给予足量叶酸及其他维生素,可促进铁剂吸收。

  做好围产期保健,注重对不同孕周、年龄、职业的孕产妇进行科学的'、合理的营养膳食指导,是防治孕妇贫血的有效措施。

  参考文献:

  [1] Lisa M Bodnar, MPH RD, Kelley S Scanlon, et al. High prevalence of postartum anemia among low �in-come women in the United States[J]. Am J Obstet Gynecol, 2001,185(8):438.

  [2] 乐杰. 妇产科学[M]. 第7版.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0,154~159.

  [3] 田玉芹.妊娠期常规补铁的研究进展[J].昆明医院学报, 1999, 12(6): 68.

  [4] 王娟,任爱国,叶荣伟.妊娠期贫血与早产[J].中国生育健康杂志, 2009,20(4):204�206.

  [5] 修新红,刘佩秋.围产保健与产科工作指南.青岛:青岛出版社,2008.7,53~57.

  孕产妇贫血的临床检验与干预措施【3】

  【摘要】目的 调查我社区内分娩孕产妇缺铁性贫血发生状况,相关因素,提出干预措施。

  方法 对2009年10月至2011年10月732例缺铁性孕产妇状况进行分析。

  结果 分娩孕产妇缺铁性贫血患病率40.3%,孕产妇饮食习惯,对贫血防治知识了解程度及血红蛋白测定的重视程度与孕产妇缺铁性贫血的患病率有关。

  结论 我社区内分娩孕产妇的患病率较高,孕期膳食指导的科学性,对孕产妇的系统管理和宣教指导,严格手术指征针对贫血的原因进行干预可有效地降低孕产妇贫血的发病率,对降低孕产妇及围生儿的死亡率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孕产妇;缺铁性贫血;发病率;干预措施

  贫血是妊娠期最常见的合并症,属高危妊娠的范畴。

  缺铁性贫血最常见的贫血,在妊娠各期对母婴造成一定的危害,在某些贫血较严重的国家和地区,是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孕产妇由于妊娠,分娩哺乳等原因成为贫血的高发人群,孕产妇贫血抵抗力下降,对分娩、手术、麻醉耐受力差,孕产妇风险也会增加,严重的贫血可致心脏病,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产后出血、产褥感染等并发症。

  还可造成胎儿生长受限,胎儿窘迫早产死胎等[1]。

  WHO资料表明:贫血使全世界每年数十万孕产妇死亡,因此要高度重视。

  为掌握我院住院分娩孕产妇缺铁性贫血的基础资料,了解孕产妇缺铁性贫血的发病情况,提高医护人员及孕产妇贫血的防治知识,提出干预措施,对2009年10月至2011年10月732例住院分娩孕产妇状况进行统计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2009年10月至2011年10月732例住院分娩的孕产妇血红蛋白测定的临床资料。

  1.2 贫血的诊断标准 采用《妇产科学》第7版妊娠期贫血分度标准[2]。

  2 结果

  732例发生贫血285例,占40.3%,其中轻度215例,中度57例,重度13例。

  3 贫血发生的相关因素

  妊娠期间,孕妇的血容量增加,其中血浆的增加比红细胞的增加相对为多。

  因此,血液被稀释,所以孕妇贫血的诊断标准相对降低。

  其次是早孕期由于妊娠反应,有些人因进食不足造成营养不良。

  再就是有的妇女由于经期失血多,体内含铁总量较低,仅贮存约2克左右,妊娠后期,铁的需要量增加。

  非妊娠妇女每日需铁约1毫克,而妊娠后期可增加4倍,而每日从饮食中吸收的铁元素大约只有1~3毫克,所以孕妇容易发生缺铁性贫血。

  贫血发生可能与孕产妇的经济状况、文化程度,及少数民族饮食中不吃血制品、动物肝脏有关,部分医护人员行产前检查时忽略了血红蛋白的测定,孕产妇对贫血的危害性认识不足,缺乏防治知识,阴道手术产、剖宫产等手术也造成产后贫血的常见原因。

  很多时候贫血并不会对母体或胎儿造成极大的危害,因为母体能对低血红蛋白进行代偿。

  但是,一旦你怀疑自己可能有贫血症状,你就不应该忽视它,赶紧去咨询产科医生。

  严重贫血能引起早产、死胎或低体重儿。

  贫血也降低孕妇对感染的抵抗力,加上分娩时大量失血,往往导致孕妇终身健康水平下降。

  贫血的危害有:(1)贫血的孕妇,妊娠中毒症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孕妇。

  (2)容易影响胎儿的生长发育,如宫内生长迟缓等,使足月出生的胎儿体重不足2.5kg,造成先天不足,后天体弱多病,容易发生呼吸道和消化道感染。

  (3)贫血的产妇在分娩时,常常使胎儿不能耐受子宫阵阵收缩造成的缺氧状态,容易在宫内发生窒息。

  (4)孕妇常因贫血而发生宫缩乏力、产程延长、产后出血多等状况。

  (5)在产褥期抵抗力比正常产妇低,容易并发会阴、腹部刀口感染或不愈合。

  (6)产后子宫复原慢,恶露常常持续不净,子宫容易滋生细菌感染,引起子宫内膜炎。

  (7)容易发生产后感冒及泌尿系统感染等常见病。

  (8)严重贫血的准妈妈,未成熟儿及早产儿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孕妇。

  (9)经过分娩劳累及产后各种并发症,奶水分泌大多比正常产妇少,因奶量不足对小婴儿的哺喂产生很大困难。

  4 讨论

  4.1 孕产妇贫血的发病率 世界卫生组织资料表明:有50%以上的孕产妇合并贫血,我国妊娠3个月以上孕产妇发病率为19.28%,而我院住院分娩孕产妇贫血的发病率为40.3%,发病率较高。

  推荐妊娠4个月起应常规补充铁剂,每日口服硫酸亚铁0.3 g,产褥期补充铁剂3个月。

  4.2 加强孕产妇系统管理 对孕产妇系统管理及时宣教和保健指导,孕期检查要注重血红蛋白测定,妊娠晚期应重复测定,及早发现贫血倾向及时纠正。

  可在妊娠期进行预防,一般从妊娠4个月开始到哺乳期补充铁剂,剂量、途径与贫血程度相关。

  维生素C,稀盐酸有利于铁的吸收,应同时补充,叶酸不可缺少。

  服用铁剂时忌饮浓茶,抗酸药物影响铁剂吸收,应避免服用。

  铁锅炒菜有利于铁的吸收。

  治疗原发病,减少并发症,保障母婴健康。

  产后血红蛋白的测定纳入产后访视的内容,及时补充铁剂。

  4.3 养成均衡膳食习惯,增加铁剂摄入 建议设立膳食营养指导门诊,指导孕妇合理膳食,保证母亲和胎儿的机体需要,鼓励进食含铁丰富的食物,如猪肝、鸡血、豆类等,动物血能提供红蛋白型铁,吸收利用效果较好,肝脏是储存铁源的重要器官,其铁的利用率较高,肉类也会有较高的红蛋白型铁,大豆及其制品也是较好的铁源,经常交替食用这类食品,多食新鲜水果和蔬菜,促进铁的吸收利用,对改善人体的营养状况有好处,妊娠前半期铁的需求无明显增加,可以从食物中摄取。

  4.4 加强孕产妇贫血防治知识的宣传 利用讲座、小册子、保健宣传栏等干预措施,促使孕产妇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孕产妇对贫血的认知能力,了解贫血对孕产妇及胎儿的危害,使孕产妇主动寻找自我保健及预防贫血的知识,加大对优生优育知识,孕产妇贫血防治知识的宣传力度,加强缺铁性贫血高危人群的防治与管理。

  4.5 严格掌握手术指征,降低手术产率 出血是剖宫产最常见的并发症,包括术中出血、术后出血、术后晚期出血,可造成或加重孕产妇的贫血,严重时休克,多器官功能衰竭,甚至孕产妇死亡,阴道手术助产因伤口出血造成或加重贫血,规范各项诊疗常规,严格掌握手术指征,降低手术产率,是降低产妇贫血的有效措施。

  参考文献�

  [1] 首都儿科研究所.1998中国育龄妇女贫血调查.中国生殖健康杂志,2002,13(3):152.�

  [2] 乐杰.妇产科学,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孕产妇贫血状况检验论文】相关文章:

1260例孕妇贫血状况分析论文04-03

贫血患者的血液检验研究论文01-03

贫血检验与临床诊疗01-30

地中海贫血输血前检验论文01-03

医学检验专业学生就业与考研状况的调查分析论文03-14

检验医学与医学检验论文03-16

肾性贫血临床医学论文03-17

血液细胞检验医学检验的论文03-16

分析产前心理护理对孕产妇分娩的影响论文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