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毕业论文

政治学论文

时间:2023-04-01 09:35:58 政治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政治学论文

  政治学论文

政治学论文

  马克思主义下我国农民转型重要性【1】

  摘要:马克思恩格斯立足于对农业现代化、工业化进程的分析,预见城乡的融合和工农差距的消失,阐述了农民转型的重要性。

  中国是以马克思主义作为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国家,以马克思恩格斯的农民思想作为研究基础,为解决我国当前的农民转型问题,提供了可资借鉴的视角和理论经验。

  关键词:农民转型;农业现代化;工业化

  自2003年起,中央一号文件每年都是对“三农”问题的关注,近几年更是加强了对农民问题的重视。

  到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第十三次聚焦“三农”问题。

  “十三五”期间,在全面建成小康的总目标下,如何尽快补齐农业农村发展短板,实现农业转型,缩小城乡差距,仍是亟待研究解决的重要课题。

  而农民作为农业农村建设的主体,其能否转型为现代新型职业农民,更是关系中国农业农村发展的关键问题。

  早在一个半世纪前,当欧洲国家处在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的时期时,马克思恩格斯就认识到了农民转型问题的迫切性。

  中国是以马克思主义作为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国家,马克思恩格斯的农民思想作为解决农民问题的科学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研究马克思恩格斯的农民思想对解决我国当前的农民转型问题,提供了可资借鉴的视角和理论经验。

  一、农民转型在农业发展中的重要性

  劳动者和生产资料是生产力的两个要素,一方面,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一切现代方法,如灌溉、排水、蒸汽犁、化学产品等等,都应当广泛地用于农业。”[1]在这种情况下,要提高农业现代化的水平,“单靠机械和化学的辅助手段是不够的,还必须相应地发展使用这些手段的人的能力。”[2]因此,农民为了适应新技术的发展,必须摆脱其原有的落后状态,以新的方式参与到不断变革的社会生产生活当中,由传统农民转型为职业农民。

  首先,农业从业者的思维方式的转变,关系着农业现代化实现的可能性。

  传统农业发展方式下,“土地便分成许多小块,耕种土地的人资金很少,主要依靠本人及其家属的劳动。”[3]传统农民的生产经验局限于靠天吃饭、跟风种植或养殖,往往造成旱涝不保收,或者产品滞销。

  随着高新技术融入生产生活,农民的思维方式需要随之发生变化。

  现代技术在农业中的推广应用,必须以农业从业者的现代农业思维模式为基础。

  现代技术在农业中的运用不是工具性的,而是主导性的。

  现代农业的生产经营过程是信息化、智能化、标准化的,整个生产流通的环节都可以随时监控、调整。

  因此,现代化农业要求新型农民在进行生产操作或者解决问题时,不能单纯从经验角度出发,更要以科学的思维方式,规范、专业的从事农业工作。

  因此,发展现代化农业需要生产者思维方式的转变。

  第二,农业从业者技能水平的提高,关系着农业现代化实现的质量。

  传统农民受教育水平较低、现代技术的掌握能力较差,很难适应现代农业的发展步伐,由此造成了农业发展中的高技能人才的短缺。

  并且2015年国家将“互联网+”纳入到顶层设计,未来的现代化农业,除了采用大规模的机械化生产作业,还会将最先进的互联网、物联网、3G技术等诸多现代信息技术引入农业行业,势必对农业从业者的知识技术水平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

  现代农业引入了新的农业生产经营要素,打破了传统的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农民需要接受这些新要素。

  并且转型后的农民不但有能力将先进的理念、技术运用到农业实践中,还要有能力在农业实践过程中,进行技术、管理、服务的创新与优化。

  现代农业要求农民不仅要维持农业行业的良性运作,更要推动农业行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

  因此,职业农民群体只有不断的提高自身的知识技能水平,才能应对持续变化的农业行业的新需要。

  其次,农民转型关系着国家农业的国际竞争力。

  恩格斯在论述农民发展问题的重要性时,曾指出市场经济与国际竞争对一个国家农业发展的巨大影响,“我们确切地知道一个经济上的真理,即由于资本主义经济和海外廉价粮食生产的竞争,无论大农和中农都同样无法挽救地要走向灭亡,这是这些农民日益增加的债务和到处可见的衰落所证明了的。”[4]如今随着经济全球化、市场化、信息化的快速深入发展,国际竞争日趋激烈。

  近几年,中国的农业生产成本的不断上升,与此同时,来自海外市场的粮食以较低的价格不断冲击国内市场,这种局面一是造成国内的库存积压,二是造成国内粮食价格下跌,使农业利润空间不断受到挤压。

  要应对巨大的竞争影响,中国一方面需要尽快调整种植结构,另一方面需要通过“科技兴农”增强国际竞争力。

  虽然国家的宏观调控起到一定作用,但农民群体作为现代农业的主体,其转型决定着中国农业发展的前景,最终影响着中国能否在国际农业市场取得优势地位。

  二、农民转型在工业发展中的重要性

  工业化这一过程中,“化”包含着多种转化,农民转化就是其中一种。

  改革开放将农民从土地上解绑,解放的劳动力活跃起来,和资本结合,形成新的生产力,为社会创造了大量财富,中国的工业化通过吸纳大量的农业转移人口,完成了从农业大国向工业大国的转变,形成了将以大量农民转化为市民为主体的经济社会结构。

  中国工业化能取得今天的成就,正是依靠的大量农业转移劳动力。

  农民在参与工业化进程的初期,是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劳动力基础。

  “农业人口这种现代社会中最稳定最保守的因素正在消失,同时工业无产阶级正是由于现代生产的作用,在大城市中围绕着巨大的生产力聚集起来。

  ”[5]改革开放后,中国工业化发展的初始阶段,劳动密集型产业能够快速发展,拉动经济增长,就是依靠数亿丰富而廉价的农民工劳动力,在国际竞争中获得优势,成就了“中国制造”。

  但工业化不能单纯的理解为工业发展,工业化是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工业化发展初期,主要是发展劳动密集型企业,但随着新技术的不断出现与运用,产业结构会随着工业化的深化发展,发生变化与调整,技术密集型企业的比例会逐步上升。

  中国的工业发展到今天,其发展模式过度依赖于物质资源,巨大生产能力相比于疲软的国内需求,出现了严重的产能过剩。

  后工业时代,新型工业的发展要求是集约、环保和科技含量高。

  中国要保持经济增长,不能在原有道路上继续加速发展,而是进入新的经济增长轨道,由原来的“见物不见人”的工业发展老路,转型到“以人为本”的新经济模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因此农民若想在工业劳动中获得更稳定的收入基础以及更高人力资本,就需要通过学习或培训,转型成为技能型工人,并且只有不断提高劳动力质量,使企业的劳动力结构得以不断优化,才能推动工业化的快速深化发展,也会影响中国在未来世界经济格局中的话语权。

  三、农民转型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重要性

  马克思恩格斯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分析方法,判断出小农生产方式必将被淘汰,因为“他们进行生产的地盘,即小块土地,不容许在耕作时进行分工,应用科学,因而也就没有多种多样的发展,没有各种不同的才能,没有丰富的社会关系。”

  [6]伴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国家会自然由农业生产方式向工业生产方式转型,在这个过程中,农业机械化使农村产生大量剩余劳动力,工业化发展则“对农村居民断断续续的、一再重复的剥夺和驱逐,不断地为城市工业提供大批完全处于行会关系之外的无产者。”

  [7]由此形成大规模的人口流动,农业人口流入工业部门的过程,推动了社会经济结构的改变,也扩大了工业产品的国内需求。

  “一部分农村居民的被剥夺和被驱逐,不仅为工业资本游离出工人及其生活资料和劳动材料,同时也建立了国内市场。”

  [8]经济的发展推动农民转型,而农民转型为城市工人,也进一步刺激国家经济的转型,拉动经济增长。

  马克思恩格斯所设想的社会主义国家阶段,是在推翻资本主义的前提下建立起来的,国家经过长期的资本积累,拥有发达的经济基础。

  然而中国作为现实的社会主义国家,本身不是在高度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前提下建立起来的,虽然新中国的成立,消除了剥削阶级,但现实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只是在工业化、现代化进程中,保护农民免于遭受资本主义制度带来的不幸,但就自身发展而言,仍存在极大的不平衡性。

  站在国家经济发展的角度上,农民作为广泛而重要的劳动力资源,为了使其充分发挥作用,社会主义国家需要推动农民转型。

  同时,站在国家政治稳定的角度上,农民作为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工农联盟的基础,国家需要保护其利益的平等实现,更需要推动农民转型。

  在社会历史发展的最高阶段,人的发展最终指向是成为“完整的人”。

  即人可以得到自由、平等、全面的发展,能够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掌握自身的现实关系与观念关系。

  在工农业发展水平不够发达的情况下,分工的不同造成了阶级的存在,人们被迫偏废其才能中的一些方面,只能熟悉于某个部门的工作,甚至是某个部门中的一部分工作,这对于个人的发展是不公平的。

  当工农业发展进入繁荣时期,社会将提供足够的产品,满足全体成员的需要时,“从事农业和工业的将是同一些人,而不再是两个不同的阶级,单从纯粹物质方面的原因来看,这也是共产主义联合体的必要条件。

  [9]因此,工种的变换、城乡的融合和福利的共享,才能使全体社会成员有机会全面发展其全部才能。

  四、结语

  我国正处在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如何实现农民群体的平稳快速转型,直接关系着现代化建设的速度和质量。

  虽然距离马克思恩格斯的时代已过去一百多年,但重温马恩经典著作,我们仍然能在马克思恩格斯的农民思想中,找到解决现实问题的理论依据,推动我国当前农民转型问题的解决。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76.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307.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77.

  [4]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374.

  [5]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22-623.

  [6]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762.

  [7]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854.

  [8]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857.

  [9]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308

  探究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问题【2】

  摘要:“关注和改善民生”是我国坚定不移地走社会主义道路、坚持马克思主义路线征程上的一个关键性问题。

  本文以“民生视角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为主要研究对象,分别从党的宗旨、科学发展以及制度建设三个角度论述了这一问题的具体解决措施。

  望本文的论述能对当前从事党史或马克思主义研究的相关科研人员提供一定的思考角度。

  关键词:民生视角;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保障民生

  广义视角下的民生不仅包括当代人的吃穿住行等一切有关生活的问题,也包括对下一代子女的教育和上一代人的赡养问题。

  关注民生不仅是维系社会平稳、健康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坚定社会主义道路的必要之举。

  通俗意义上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理论即中国如何基于自身的发展现状,坚定地走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道路。

  基于这样两则概念,笔者认为民生视角下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即如何在关注民生、维系公民基本权利、改善其生活水平的基础和前提下,坚定不移地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道路,让大众化的相关理论真正意义上融入到民生发展的相关议题当中。

  1全面把握党的宗旨,保障民生价值诉求

  中国共产党不仅是领导我国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核心力量,更是推进我国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中国化的领导中枢。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党的宗旨,所以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进程中,所有的共产党员都要牢牢铭记这个宗旨,并将其作用域保障民生的一切活动之中,充分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民生问题的有效融合。

  现阶段有关民生的一系列问题当中最为严苛或者说发展形势最为严峻的就是就业问题和社会保障问题,能否妥善处理和解决好这些问题不仅关系到普通民众对中国共产党执政的信任程度,更关系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现程度与发展进度。

  伴随着“十三五”发展规划当中有关健康保障、脱贫机制以及其它相关政策的提出都直接或间接真名了我党对普通民生问题的高度重视与快速解决的发展预期,这不仅加深了普通民众对我党的情感认同,也加强了其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高度认同。

  理论来源于实际、从实践从省城并得到检验,最终目的在于服务大众。

  所以一旦理论脱离客观实际、远离普通民众的生活,就会变成曲高和寡的“空中阁楼”,为大众所不屑,自然也就无所谓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

  中共党史第二卷的有关内容当中,就坚持主张理论联系实际、坚持实事求是和与时俱进的相互统一。

  所以中国共产党只有坚定不移地秉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以民生的视角、关注普通百姓的生活推行一系列的方针政策,才能彻底得到百姓的拥戴;同时在这一过程中,我党还必须保证对马克思主义原则的沿用和学习,以排除人民群众的焦虑、以解决实际民生问题为主要目的,让广大百姓真正意识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优越性所在,从而自觉接受和使用这一理论和先进性思维。

  2坚持科学发展理念,提供民生物质保障

  关注民生、改善民生归根到底要依靠的是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只有这样才有可能转变我国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或者残存的不合理的经济增长方式,才有可能真正意义上创造出人民群众所需要的财富与物质基础,改善其生活水平和生活条件。

  正所谓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一个国家只有经济上取得真正意义上的发展,群众才更有可能关注自身的精神生活和理论生活,才有可能去学习和认知、理解和运用马克思主义。

  自进入新时期以后,我国自经济已然取得了诸多成就与突破,但在居民的收入取得一定层次的增长,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一定程度提高的同时,整个社会发展也随之出现了发展不平衡、因为人口众多所引起的人均生活水平不足、因为经济发展而对社会自然环境造成的大量污染、公平机制缺失等问题,而这些问题无形之中影响着发展的深入程度以及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同时也制约了群众生活质量得到更进一步的提高。

  面对这样一种境况,党中央适时提出了以尊重自然规律和社会发展现状的科学理念,坚持以人为本、兼顾环境,在保障人民基本水平和生活质量的前提下,实现全面发展、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保障社会上已经取得的发展成果,以环保的、可持续的思想理念来为广大民众创造出更多的就业机会、完善社会服务机制,巩固物质基础、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进一步实现。

  3加强制度建设改革,构建民生长效机制

  制度是一种用以规范和约束人类思想行为的标准与纲领,是国家或其它制度提出者的所属层面用以协调各方利益的重要工具。

  对于一个国家而言,制度的出现是保障其经济发展、维系各方面节奏与进度的重要基础。

  缺乏相应制度保障的国家,其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必然会受到来自各方面因素的波及,难以实现长期的问题。

  但另一方面,如果制度的制定与其社会发展的现实想脱离、与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想脱离,那么这样的制定就是不成功的,归根到底也会影响到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经济建设的进步。

  因此,在我国各方面不断发展的今天,国家层面必须基于社会发展现实,做出与时俱进的制度建设改革,推进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建立真正意义上保障民生的长效机制。

  举例来说,1978年中国全面实行改革开放,但在中国经济实现快速腾飞的同时,也埋下了贫富差距的隐患,造成了地区与地区、人与人之间有关贫富、建设的矛盾,在这样一种局面下,党和国家就必须与时俱进的做出制度的改革与调整,将经济发展的重心、社会发展的主题,适度转移到消减地区矛盾、改善贫富差距上来。

  因为矛盾一旦出现,群众极易质疑的就是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的问题,必然会影响到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任危机,那么就更无所谓谈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建设的信念与要求。

  所以制度改革是一个长效命题,是要不断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形势而采取的有针对性的行为,是要基于民生现状、保障民生所采取的有一定发展性、流动性的选择行为。

  综上所述,民生视角下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本质上就是要国家时刻将普通民众的生活水平、以及与生活有关的各类问题当作发展与建设的重心,通过不断进行有效的改革、方针实施以及其它类型的措施,不断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加强民众对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任,从而让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命题走得更加长远、有利于其发展与实施。

  参考文献

  [1]李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民生视角[J].ForwardPosi-tion,2013(03):29-32.

  [2]衣俊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民生视角[J].求是,2010(13):58-59.

  [3]亚历山大潘佐夫.毛泽东传:真实的故事[M].台北:联经出版社,2012.

  [4]毛泽东.毛泽东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

  [5]杨凤城.中国共产党党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政治学论文】相关文章:

新制度主义政治学研究论文10-11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关于硕士学位论文10-09

高中的政治学习中的提高兴趣解决办法探究论文10-09

政治学习的总结10-08

政治学简历模板10-05

政治学专业简历10-26

政治学习总结示例11-12

政治学习会议总结06-29

政治学习总结大全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