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毕业论文

语言哲学语境观对语言教育的指导功能论文

时间:2022-10-08 03:54:27 哲学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语言哲学语境观对语言教育的指导功能论文

  Frege( 弗雷格) ,Strawson ( 斯特劳森) ,Wittgenstein( 维特根斯坦) ,Quine( 奎因) 等都提到过要从语言使用的环境来研究语言的意义。Firth( 弗斯) 和 Halliday( 韩礼德) 等更强调这种观点,极力主张应从社会功能和使用情景角度来考察语言,语言具有情景意义和形式意义,并认为语言的意义能在具体的语境中加以确定。语境的概念最早由波兰人类学家 B. Malinowski( 马林诺夫斯基) ,他区分出两类语境:“情景语境”和“文化语境”,本文着重探讨“文化语境”。

语言哲学语境观对语言教育的指导功能论文

  一、教育语言学文化语境观管窥

  当我们谈到语言教育的文化语境,我们不得不超越仅仅由民族起源所界定的流行的文化观念。按照 Halliday 的观点,语言教育中的文化语境不仅指传统的生活风格,信仰和语言社区的价值系统,而且也指现代科学的文化。教育不仅牵涉特别的阶层如种族和性别,各种各样的更高层次的系统例如有声艺术的符号学的语言学建构,也牵涉整套文化实践的社会意义的制造。

  在 Halliday 的《语言与教育》一书中,文化被叫做“更高”的阶层,或者意识形态。社会文化力量与语法和词汇一起限制着我们能说什么和怎样说。张国扬和朱亚夫指出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是外语教学的两种基本特征之一,掌握选词和造句的规律对于学习语言来说是重要的,更重要的事情是在交际的语言语境中运用这些知识。英国著名教授 Firth 强烈主张语言研究应该建立在语境的基础上在多种水平上展开。要成功地教一门语言,就必须面对面地处理隐含在语言和语言学习中的社会语境因素。在语言学习中文化不是可以抛弃的第五技巧,可以说是与听、说、读、写紧密结合在一起的。以上所有这些观点都致力于强调英语教学和学习中的文化语境因素的重要性,文化语境识别能力的培养是服务于培养语言学习者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这一最终的语言教学目的服务的。

  二、“文化语境”的哲学根源

  (一) 二分法到多元哲学的转变

  以索绪尔为首的结构主义语言学强调语言的结构形式,忽视了语言的语境化意义分析。这源于索绪尔的二元哲学观,他把语言本身被分为两面,即音响形象和概念,前者被称为能指,后者被称为所指。同时把语言活动分为语言和言语。认为语言的价值体现于交换( 语言系统中的比较) 之中,意味着关系等,意义则是符号的所指。现代语言哲学观则打破了“关门打语言”的传统,从多层面研究语言,这些层面包括除了语音,语法之外的语义,语用,语篇,社会,认知等等。

  (二) 文化批判思维的作用

  文化批判主义哲学是对文化二分法的一种挑战。批判思维并不意味着定位一个客体的弱点并且引发对它有声的攻击,而是一种能够对客体同时进行积极和消极评估的能力。最早对语言文化进行批判的要数语言哲学天才维特根斯坦。维特根斯坦本人前期与后期的语言哲学观的巨大转变深刻地体现了他对语言本质的巨大批判。前期维特根斯坦提出了“意义即使用”的命题,认为语言的价值是在于它的运用,认为只有命题才有意义,只有在命题的联系中名称才有指谓。后期维特根斯坦认为语言不仅仅是简单意义上的工具,而是一种更为复杂的现象。这些复杂的语言游戏从不同的角度反映着人和人的世界,同时也折射出语言自身的某些特质,对语言自身的特质研究不能脱离语境,语言无本质,存在的都是各种不同的语言游戏。

  ( 三) “文化模因论”的指导作用

  “模因”这一术语首先由英国动物学家理查德·道金斯把它作为文化的进化单位提出。他把“模因”界定为文化的传播单位,它通过一个过程从一个人的大脑传播到另外一个人的大脑。这个定义总结了模因的重要功能: 复制和传递文化信息。为什么文化能像人类基因那样复制和传播?首先,那些权威文化信息容易被模因,因为权威文化信息反映了一个社会的主流思想,生活和其他良好的方面,这些都是人们倾向于模仿的。第二,如果一定种类的文化信息能够满足人们的需要,它将被模仿,那么文化模因就会发生。第三,那些时髦的文化因素倾向于引起人们的模仿。这些文化模因现象给外语教师很大的启示。当一个语言老师教文化因素的时候,就应该重视那些权威的,实用的和时髦的文化。另一方面,外语老师应该发扬和广泛传播自己的本族文化。尤其是在当今外语教育出现“文化失语”的条件下,我们应该更好地了解我们自己的文化以便于能在跨文化交际中处于优先地位。笔者认为,虽然许多学生感觉他们能毫不费力地和外国人交流,但是,那些外国人通常根本不能理解他们的话,至少不是全部理解。

  三、“文化语境”对现代外语教学的指导

  ( 一) 对外语教育大纲的指导

  根据一些学者和专家的研究,通过笔者的最终综合吸收,英语文化认知策略培养的目标及其测试内容应该包括以下内容:

  1. 具体文化。

  ( 1) 文化知识: 了解相关历史、地理、政治、社会和其他来自目的语言的宏观层次的知识。

  ( 2) 文化功能: 理解在各种各样社会情境下的目的语文化的功能,语言运用中的文化呈现,文化在个人生活和其他文化微观层面的功能。

  ( 3) 深层次文化: 理解目标文化价值观念及其对人们日常生活的影响。这种价值观念是系统的。

  ( 4) 文化差异: 了解和掌握目的语与本族语文化之间的不同。

  ( 5) 交际能力: 能运用目的语文化知识和来自目的文化的人合适地有效地进行交际。

  2. 抽象文化。

  ( 1) 文化意识: 拥有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并且能够参照不同的文化参考框架来解释文化差异。

  ( 2) 跨文化交际能力: 能够和包括目的语文化在内的其他不同文化群体自由交流。

  ( 3) 文化学习能力: 掌握探索,学习和文化研究的方法。

  ( 二) 对外语教材建设的指导

  真实的教学材料指的是在真实生活中运用,但不是为教学特别设计的,它依赖周围的社会环境来传递信息。英语阅读,对话,课堂活动和课下练习都应该遵循这个原则。那些被选择的材料必须反映目的语国家真实的社会生活。真实的教学材料能刺激学习者对所学内容和过程的认知,心理,观点和行为的反应。最终,学习者能通过亲自体验真正的交际情境和反思交际过程来提高他们的交际能力。

  (三) 对外语教师课堂教学的指导

  在传统的英语教学课程中,文化因素被作为背景知识并且与语言教学相分离。尤其在直接教学法和语法翻译法的控制下,文化教学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没有位置。文化解释在英语教学中只作为一种点缀。这些解释是极度稀少和零碎的。这些解释的特征是静止的,缺少活力和过时的,没有趣味性和意义而言。现代英语教学主张交际教学法,聚焦于学习者的交际,而不是语法形式的机构系统; 传统教学法只聚焦于语言学标准,然而现代教学法聚焦于内容,意义和学习者的兴趣; 前者强调教师为中心,而后者注重以学生为中心;前者用正式的书面化的语言,而后者运用自然的日常语言;前者仅强调阅读和写作技巧,而后者除了重视阅读和写作之外,还重视口语互动。这些新的教学理念与当代社会的发展相一致。

  总之,教育语言学学科内容广泛而丰富,其中无不蕴含着深刻的语言哲学思想; 语言哲学思想中的语境观为外语教育政策的制定,课程标准的建设,语言课堂教学等提供了良好的理论指南,同时开拓了广大语言教师的教学研究思路。

【语言哲学语境观对语言教育的指导功能论文】相关文章:

语言哲学观的困境及启示论文10-08

语言哲学和逻辑哲学的分析论文10-08

分析认知语言学哲学基础与语言教学教育论文10-13

体验哲学与维氏后期语言哲学论文10-08

西方语言哲学的必由之路论文10-08

哲学家语言哲学中的精神论文10-08

马克思主义语言哲学观的剖析论文10-12

汉日语境下茶语言文化比较分析论文10-08

浅议不断超越的哲学功能论文10-12

经济学与哲学双重语境中的劳动概念大学论文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