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医学专业论文

医学检验与检验医学的发展

时间:2022-10-08 22:13:06 自考医学专业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医学检验与检验医学的发展

  医学检验与检验医学的发展,下面带来的医学检验与检验医学的发展相关论文范文,欢迎阅读。

  医学检验与检验医学的发展【1】

  [摘 要] “检验医学”与“医学检验”属于不同的学科概念,前者包括科学、技术和临床三方面知识,而后者主要是应用技术知识。

  面对新的形势,社会需求的不仅仅是技师型检验人才,更需要复合型检验医学人才结论只有创建现代化的检验医学专业,医学检验才能获得新生。

  [关键词] 医学检验;检验医学;转变分析

  进入二十一世纪,世界科学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迅猛发展,高技术的渗透必将不断引申生物医学领域深刻的革命。

  医学检验从形式上而言,由原始手工操作发展成计算机控制的自动化操作。

  从内容上而言,以分子生物学技术、免疫标记技术的出现为代表,为医学检验赋予了新内容和新的发展空间。

  循征医学的提倡,又为检验医学提出更新、更高的要求。

  随着实验医学、临床医学飞速发展以及二者不断结合,使医学检验这个以实验技术为主的学科逐步走向前台。

  以下从三方面阐述由医学检验向检验医学的转变。

  1 检验技术水平的转变

  1.1仪器方面的转变

  目前大型医院的仪器从单机自动化到成组仪器组台(例如将血液分析仪、自动血涂片染色机、网织红细胞计数仪及血凝仪构成一个血液学分析仪模块式组台)以至整个实验室通过传送带连接各种仪器,构成全实验室自动化(Total Laboratory Automa-tion简称TLA)。

  1.2检验方法实现标准化

  过去测定一种化学成分有不同方法,即使用同一种方法,具体步骤也有微细差别,所得结果和参考值也不一致,给临床医师、病人以及检验人员带来困扰。

  现在国内外不少学术组织都在研究和推行一个国家或地区以至全球的方法标准化。

  方法标准化的好处是不言而喻的。

  它不仅使全球方法和结果表达得到统一,有利于统一诊断标准,而且更便于试剂生产,质量控制和保证检验准确性和可比性。

  尤其是在这个人性化的时代,除了准确快速地检验出各项生理指标外,病人在各个医院甚至不同地区医院的化验结果能够通用也是十分必要的。

  医学检验的标准化就是为实现“一单通”提供保证。

  2 科研力量和工作理念的发展促使转变

  2.1随着大量有关人类组织细胞结构、功能、代谢及分子间相互作用的信息被发现,医学研究的目标均是通过一组数据全面反映人体特定组织器官的功能、代谢等。

  过去检验医学多是对特定单一项目的定性、定量分析,难以反映疾病发生发展的全貌,如今众多的生命科学研究成果为我们提供了新的希望和挑战,科研力量的强大使得检验项目向整体化方向发展。

  2.2工作理念的转变,检验管理更加科学化和人性化

  医学检验是联系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纽带,是多学科的组合体。

  现代的医学检验是一个庞大的部门,其业务范围不断扩大,能够进行上千种试验,每天发出成千上万的报告。

  如何管理好这一庞大部门,保证其正常地科学地运行,特别是保证其发出报告的可靠性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

  在50~60年代,依靠几台显微镜、离心机就可以完成三大常规工作,有一台目测比色计就可完成大多数生化测定项目,依靠医师的知识和经验就能管理或控制检验科的检查质量。

  3 检验医学发展中的问题

  从“医学检验”转变成“检验医学”,不仅是文字顺序的颠倒,但确蕴藏着深刻的内涵。

  检验学科发展的理念与定位也随之发生了明显的变化[1]。

  检验科工作的重点已不再是方法学的研究,而是在及时、准确提供报告的同时,协同临床进行诊断和治疗。

  此外,是为提高医疗质量、加强医院管理,或是循证医学的发展,都要求加强检验与临床沟通。

  检验通过与临床有效沟通,可促进临床标本的正确采集和检验结果的正确解释及应用;同时又可从临床获得许多反馈信息,借此进一步综合评判实验方法学及其临床价值,以便不断完善操作规程并推进新项目的开展和普及。

  4 结论

  4.1实际上,检验学科的发展更多体现在检验医学理念的变化上。

  在确保检验结果可靠性的前提下,在发展大型精确的自动化分析手段的同时,“床边检验”技术也有自身发展所特有的应用价值[2],各类床旁试验(pointof care test,POCT)使检验人员可在患者身边进行各项试验并即刻得出结果,大大方便了病人和临床,充分体现了人性化。

  上世纪九十年代前,医院检验科从事检验工作,医生或病人把标本送到实验室,再将检验结果报回临床,被称为“医学检验”。

  上世纪九十年代后,实验室工作不再是机械的标本检查,要综合病人变化、临床诊断,结合数据做判断,还要对临床医生得出的试验诊断提供咨询,称为“检验医学”。

  从“医学检验”到“检验医学”不仅是一个词汇顺序的变更,对学科发展理念、服务模式、工作范围、知识结构都有深远影响。

  过去检验科“以标本为中心,以实验数据为目的”,而现在检验医学“以病人为中心,以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为目的”。

  4.2“检验医学”与“医学检验”属于不同的学科概念,前者包括科学、技术和临床三方面知识,而后者主要是应用技术知识。

  面对新的形势,社会需求的不仅仅是技师型检验人才,更需要复合型检验医学人才[3]。

  尽管国家教委规定医学检验系本科定位于“检验医师”,但高校的专业设置取决于市场需求。

  我国检验科大多没有医师岗位,所以本科毕业生是在从事技师工作,从而导致高校培养模式仍是培养技师型检验人才,尚不能就临床问题与医生进行良好的沟通。

  检验人员将报告单送临床医师参考,但并不负责解释其临床意义。

  而临床医师又不甚了解检验项目的原理及过程或对检验结果存有疑虑,久而久之造成检验与临床之间隔阂愈演愈烈的现状,正如杨运昌教授所言:“现行独立建制的检验科不具有什么特色,是没有跟上现代医学潮流的落后体制。只有创建现代化的检验医学专业,医学检验才能获得新生。”

  参考文献:

  [1]谭红军.我国检验医学教育的现状及发展趋势[J].检验医学教育,2006,13(4):1-5.

  [2]仝人斌,陶启敏.自动化免疫分析的进展.中华医学检验杂志,1996,19:329-331.

  [3]康红.对现代医学检验人材培养与定位的几点思考———兼论检验医学基地教学人才构架建设[J].中国临床实验室,2002,3:14-15.

  循证医学在医学检验中的应用【2】

  [摘要]随着循证医学的不断发展,它在医学检验中的应用也变得越来越重要,本文通过对循证医学进行了研究,参考一些实例总结出了循证医学的一些特点,并且分析了循证医学在医学检验中的作用。

  [关键词]循证医学;医学检验;应用

  1 评价诊断试验方法的科学性

  笔者曾分析1992~2011年间国际上较有名的4本医学杂志有关诊断试验的112篇文章,统计分析其试验技术指标发现:仅27%的文章陈述了纳入病人的范围;仅8%的文章报告了临床亚组各项指标情况;仅46%的文章考虑到并避免了工作偏倚; 38%的文章避免了回顾偏倚;仅11%的文章提供了敏感性、特异性、似然比及精确性的数据; 22%的文章报告了计算这些指标时病人的频数分布及具体数据; 23%的文章报告了试验的可重复性。

  有关诊断实验的错误70%以上发生在结果分析之前,即方法学的错误。

  循证实验室医学通常从以下四个方面考察一个诊断试验的科学性与否:

  试验是否与金标准试验进行“盲法”比较;是否每个被检者都经过金标准试验检查。

  所谓金标准(goldstandard)是指目前医学界公认的诊断某疾病的最佳方法,有金标准对照研究的试验可以获得诸如敏感性、特异性等方法学评价指标。

  国内曾有学者对2007年~2011年5年中华医学检验杂志6论著栏发表的有关诊断试验的111篇文章进行统计,有金标准盲法比较的65篇(58.5%),非金标准的有14篇(12.6%),无标准对照的32篇(28.9%)。

  所研究病人的样本是否包括临床实践中将使用诊断试验的各种病人,即试验中病例的纳入和排除标准要充分考虑病例的代表性,否则样本资料得出的结论不能适用于所研究的群体。

  典型的例子是癌胚抗原(CEA)在结肠癌诊断中的价值。

  最初的报道是测定36例晚期结肠、直肠癌病人的CEA,发现35例(97.2%)升高,对照组是没有患结肠癌的其他病人,他们大多数CEA水平较低,因此作者认为CEA是一项筛选结肠癌的有用试验。

  而以后将试验对象用于包括早期结肠癌以及有其他胃肠道疾病对象时,发现CEA检查结果并不正确,不能将早期结肠癌病人与其他胃肠病鉴别开来,所以如今, CEA诊断价值明显降低。

  诊断试验的精确性(precision)或重复性(reproducible)即在试验条件完全相同的时候获得相同结果的稳定程序。

  2 评价新的检测仪器、项目、指标的实用性

  医学检验发展迅速,新的检测仪器、项目、指标不断涌现,检验人员必须了解和研究这些新项目、新仪器的优越性,以便向临床医生推荐和帮助医生选择。

  如血糖计的出现是否可取代传统的实验室血浆葡萄糖检测;幽门螺杆菌的诸多病原学检测方法中,孰优孰劣;谷胱甘肽S转移酶(A-glutathione S-transferase,GST)检测与常规肝功能检测(ALT、AST、ALP)比较在反映肝细胞损伤时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如何等等临床常见问题都是循证实验室医学的应用研究范畴,也是解决这些问题的必由之路。

  循证实验室医学可以对这些指标进行系统回顾,主要通过随机对照试验(RCT)和荟萃分析对其进行评价。

  其他评价方法还有决策分析和成本效益(cost-effective)分析。

  如对粪便查幽门螺杆菌抗原(HpSA)的评价,Viaira作了一项RCT。

  其评价方法为491例病人的预期多中心研究,由胃镜取活检组织,并作13C尿素呼吸试验,由组织学和微生物学证实为幽门螺杆菌感染的阳性诊断,结果,原明确诊断为幽门螺杆菌感染的272例病人中256例HpSA阳性(灵敏度为94.1%,95%的可信区间为90.6%~96.6%)。

  在219例非感染病人中,201例HpSA法阴性(特异性为91.8%,95%的可信区间为87.3% ~ 95.1%),从而得出HpSA试验是诊断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可靠方法。

  3检验结果相关的结局研究

  对于每一项诊断试验来说,如果它的结果不能对诊断决策或健康结局产生积极影响或者两者根本没有相关性的话,试验方法再科学、操作过程再规范、结果再准确也只能是徒劳。

  就象我们用了多少年的Duke法出血时间测定,一直是作为外科手术预防术中出血的常规检查项目,然而其价值有多大呢? Rodgers和Levin作出了明确的答复。

  其通过对862篇相关文献的系统综述,对出血时间的实用性进行5项评判,得出结论认为出血时间不是血小板功能的特异性指标,不能提示血小板的功能,不能作为外科术中出血的风险预测。

  我国卫生部也于1999年12月发出通知淘汰该检测项目。

  有关健康结局的研究过去只注重治疗对健康结局的影响,近年来人们开始关注诊断对健康结局的影响。

  与诊断试验相关的结局研究由于涉及较多的中间环节,因而这方面的研究较为复杂,需要科学的实验设计、正确的数据统计处理和合理的结果判读,其典范就是RCT,如最近关于检验诊断结局研究的RCT有“白内障手术前的常规术前检查是否能降低患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大便隐血试验是否能减少结肠癌的发病率”。

  4结语

  作为遵循证据的临床医学,循证医学在医学检验中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很好的应用好循证医学,才能解决医学检验中众多的难题。

  对于医学检验来说,循证医学为其提供了一些检验需要的证据,并且提高了医学检验的效率,促进了医学检验及其自身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刘建,毛亚莉. 开展循证检验医学的重要性[J]. 中国民康医学. 2006(02)

  [2] 吕长坤,马菲菲. 浅谈循证检验医学发展[J]. 检验医学教育. 2009(02)

  [3] 吕长坤,马菲菲. 循证检验医学的发展概况[J].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09(18)

  [4] 瞿良,王惠萱,朱玉琨. 循证检验医学与临床检验医学[J].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2005(05)

  [5] 楼余淦,杜有功. 循证医学与药物治疗[J]. 浙江临床医学. 2003(10)

  [6] 王华,孙自镛. 应用循证医学指导临床检验实践[J]. 华中医学杂志. 2005(01)

【医学检验与检验医学的发展】相关文章:

检验医学与医学检验论文10-08

医学检验向检验医学的转变论文10-09

医学检验向检验医学转变的改革10-01

分析医学检验向检验医学的转变10-02

由医学检验到检验医学的转变10-02

浅谈由医学检验到检验医学的转变10-26

循证检验医学与循证医学10-08

医学检验论文10-01

医学检验标本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