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毕业论文

低碳城市建设的挑战与对策论文

时间:2021-03-30 13:30:45 本科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低碳城市建设的挑战与对策论文

  低碳城市建设的国际经验

低碳城市建设的挑战与对策论文

  英国在2007年发表的《今天行动,守候明天》中提出,到2025年CO2排放量在1990年水平的基础上减少60%的目标。英国大伦敦规划涉及到能源、建筑、市政、交通等方面,同时规定城市规划的修订必须融入可持续发展和气候变化的内容。伦敦市大力发展可持续能源,如建设大型可再生能源发电站,鼓励垃圾发电等;通过征收“交通拥堵税”,小汽车交通量减少了20%,并将每年所得的约1.22亿英镑的“拥堵税”用来改善道路。伦敦大力发展电动汽车,打造欧洲电动汽车的首都,并提出“氢动力交通计划”。伦敦推行“绿色家居计划”,向市民提供家庭节能方面的咨询服务,改善建筑的能源效益[2]。

  日本发起和倡导了《京都议定书》,并提出建设低碳社会的构想和行动计划。2008年1月,横滨市政府制定了进一步的低碳化计划《横滨摆脱地球变暖行动方针》,提出在2025年前将人均温室气体排放量在2004年度的基础上削减30%以上,可再生能源的利用量扩大10倍。2008年7月,日本政府选定横滨、九州等城市作为推动向“低碳社会”转型和引领国际趋势的“环境模范城市”,这些城市大力发展风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推广绿色交通体系,促进社会向低碳化发展[3]。横滨开展了绿色能源项目,削减温室效应,大力兴建风力发电站;推行零排放交通项目和住宅节能性能评价制度,普及节能住宅。政府和相关团体向消费者提供节能知识,进行节能宣传教育,将节能意识渗透到国民生活的各个层面。丹麦哥本哈根的低碳城市战略分两个阶段实施:第一阶段目标是到2015年CO2排放量在2005年的基础上减少20%,第二阶段是到2025年实现全市CO2排放在2005年基础上减少50%。哥本哈根的“指状规划”有利于形成高效的公共交通系统,同时市内36%的人口通过骑自行车上班。政府实施了海上风能发电项目,同时还新建清洁能源发电站,推广混合燃料汽车;规定市内所有新建筑都必须达到节能标准,从建筑物的通风、温度控制、照明、噪音控制等方面进行节能管理;极力推行“自行车代步”,建立“自行车之城”[4]。政府通过提供信息、咨询和培训来提高公众的.低碳意识。

  为了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美国纽约在2007年公布了《策划纽约》,提出到2030年CO2排放量在2005年水平的基础上减少30%的目标,其中50%来自提高建筑能耗效率,32%来自改善电力供应方法,18%来自交通规划[5]。政府成立了“能源规划部”,扩大可再生能源的供应,投入大量资金用于研发和推广节能技术,并制定针对政府、家庭、工商业、电器用品、建筑等五大领域的节能政策;制定更加严格的建筑能耗标准,推广低水泥成分混凝土,以减少生产水泥时CO2排放;扩建铁路系统和改善巴士服务,试行道路收费计划。比较上述国家低碳城市建设的经验,虽然不同国家的不同城市在进行低碳城市建设时采取的模式各有差异,具体措施更是千差万别,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它们也都体现了一些共同的特征。表1总结了部分国家的低碳城市建设实践。国外的低碳城市多为发展程度较高的城市,能源消费主要来源于居住用能(38%),其次是建筑用能(33%)和交通用能(22%),工业用能所占比例相对较低,如伦敦的工业用能仅占到城市能源的7%[6],因此在这些低碳城市的设计和规划中,主要考虑城市的消费减碳,国外低碳城市发展主要关注交通降碳、居民用能降碳和建筑节能等问题。

  我国低碳城市建设现状及面临的挑战

  1我国低碳城市建设现状

  我国部分城市也进行了低碳城市建设的尝试。2007年4月,保定和上海被世界自然基金会选定为低碳城市的试点。2008年1月,中国低碳城市发展项目选定五个探索低碳发展的示范城市,其中保定市和上海市率先开启了低碳城市的建设与运营。同时,北京也开展相关的政策研究和普及,致力于推动城市发展模式的转型。2011年3月,发改委发布了《关于开展低碳省区和低碳城市试点工作的通知》,明确将在广东、辽宁、湖北、陕西、云南5省和天津、重庆、深圳、厦门、杭州、南昌、贵阳、保定8市开展试点工作。表2总结了我国部分低碳城市建设情况。从表2可见,我国在建设低碳城市方面进行了多方面有益的实践,如研发可再生能源,构建绿色生态城市规划,发展循环经济,进行节能减排,推行低碳生活方式等。

  2我国低碳城市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

  主要表现在:①我国发展低碳城市缺少全方位的战略规划。我国绝大部分发达城市的工业化基础深厚,产业结构偏“高碳”,一些地方政府往往着眼于新兴产业的建设,忽略了传统工业的节能降耗潜力。为了完成减排目标,部分城市对高耗能行业采取拉闸限电;部分城市将高污染高能耗企业外迁到其他城市,实质上属于污染转移,对社会整体低碳建设并无益处。②我国的城市化发展目前处于高耗能阶段。城市化率在20%—70%之间,产业结构向以工业为主转变,人均耗能会快速增加;城市化完成以后,产业结构向以第三产业为主转变,人均能源需求增长相对缓慢[7]。我国的城市化水平2011年超过50%,整体上处于以第二产业为主的高能耗阶段。③我国城市能源消耗结构不合理,低碳可再生资源开发不充分。目前我国城市中煤炭消费占能源总消费的59%,比世界平均水平高22%[8]。以煤炭以及煤炭所产生的电能、热能等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和粗放的经济增长方式,带来了许多环境和社会问题,也威胁到了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我国这种城市能源消费结构成为低碳城市建设过程中的重要障碍。④我国建筑市场存在建筑能耗总量大、能效低、污染重等问题。随着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我国建筑耗能将居各耗能行业的首位。统计显示,到2020年全国城乡房屋建筑面积将新增约300亿m2,建筑生产的能耗约为6.47亿t标准煤,占全国总能耗的15%[9]。⑤我国居民低碳意识不强。我国居民处于生活质量不断改善、消费快速增长的阶段,生产力的发展使人们对物质消费的欲望得到了释放,同时市民对绿色消费的认识不够,对资源节约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不到位,消费中盛行奢侈之风,浪费现象严重。公众崇尚节约、合理消费、绿色消费的理念薄弱,资源节约意识、低碳意识淡薄,不仅会带来资源浪费,还无益于促进企业采用低碳技术进行生产。

  我国低碳城市建设建议

  本文提出以下建议:

  ①加强低碳城市建设战略的系统规划。低碳城市的建设规划需要从全局出发,统筹兼顾,对发展路径进行详细而且符合本地区发展实际的规划。政府部门应在城市发展的总体规划中加入低碳城市建设方面的内容,因地制宜地选择发展模式,制定全方位的战略规划,拟定产业布局、交通、建筑、能源、金融等各个领域的标准和目标,在政策、技术、资源保障等方面为低碳城市建设提供保障。

  ②加强低碳技术创新,优化产业结构。通过低碳技术的不断创新,实现产业的高能效、高效益和低污染,通过资金支持和税收减免等措施,鼓励企业加大低碳技术研发,强化企业技术创新的主体地位。同时,对采用低碳技术的产品予以优先采购等政策支持,加快低碳技术的产业化和商业化。

  ③调整能源结构,推行节能技术。城市的生产和消费所使用的能源品种决定了城市的碳排放量。通过加大可再生能源应用的比例,减少使用化石能源,可从源头上降低碳排放。对城市的电力等基础支撑产业、经济支撑产业,需要加大节能技术的普及和应用,达到减少碳排放的目标。

  ④建立完善的低碳建筑评价指标体系。目前大多数低碳建筑评价都基于对个体的考核,低碳建筑评价指标体系需要考虑与城市整体节能减排的关联性,向城市整体节能减排发展。通过推荐绿色建筑和低碳产品的评价标识和用能产品能效标识,提高低碳和生态产品的市场认可度,提升其生存空间。⑤引导公众的低碳生活和消费方式。建设低碳城市,需要培养公众的低碳理念和宣传低碳生活方式。引导公众对浪费能源的生活方式进行反思,并让公众真正感受到面临的气候和能源问题,体会到低碳生活带来的好处。在出行方面,鼓励骑自行车或者使用公共交通,减少私家车的使用;在住宅方面,倡导居住空间的低碳装饰,推广太阳能等清洁能源和节能家用电器等的使用。

  低碳城市发展是以低碳经济为基础的发展模式,它涉及城市建设规划模式、生产设计模式、生活消费模式和社会发展方式的变迁,是一场社会经济结构的重大变革。低碳城市的建设,将有力推动城市实现从高耗到低耗、从浪费到节约、从高排放到低排放、从高污染到低污染、从不可持续到可持续、从人与自然相互对立到和谐相处的历史性转变。

【低碳城市建设的挑战与对策论文】相关文章:

株洲发展低碳经济对策研究论文11-02

低碳经济下城市绿地规划与建设的生态对策论文11-15

低碳经济与低碳金融法律制度建设探讨论文08-25

低碳概念下建筑设计应对策略探究论文01-23

低碳旅游视角下酒店管理问题及对策论文01-12

关于低碳经济背景下低碳会计的实际应用论文02-17

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论文07-28

金融低碳经济发展现状及对策论文01-13

探矿工程技术与低碳经济的特征论文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