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

《过秦论》读后感

时间:2022-09-29 20:25:32 读后感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过秦论》读后感(精选10篇)

  当品读完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一定领会了不少东西,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读后感吧。那么你会写读后感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过秦论》读后感(精选10篇),欢迎大家分享。

《过秦论》读后感(精选10篇)

  《过秦论》读后感 篇1

  最初接触到贾谊的《过秦论》是在高一下学期语文课本上,当时我被贾谊恢弘的文采所震憾。“奋大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朴而鞭笞天下。”令我印像最深的便是这一组排比句,仿佛胸海中瞬时出现了秦王扫六合,虎势何雄哉的画面。威武而壮观。但随着进一步的学习,贾谊逐渐从肯定秦皇的功劳转向批判隳名城杀豪杰,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秦皇为了巩固自己的霸业不惜禁锢人民,逼迫服从,与孟姜女哭长城中的暴戾形象相吻合。我不禁产生疑问:秦始皇究竟是一位怎样的皇帝?为何历史对他褒贬不一?

  贾谊的《过秦论》有上中下三篇,主旨在于分析秦之过,来谏君主汉文帝。当时的汉代虽是历史所歌颂的太平盛世,但在贾谊看来却蕴藏了危机,权贵门侵吞农民土地,逼使农民破产流亡,苛重的压迫剥削和酷虐的刑罚也使阶级矛盾日渐激化;国内郡国对中央集权造成极大威胁。面对封建割据与中央集权的矛盾,统治阶级与劳动人民的矛盾,贾谊以他独到而长远的眼光全心全意为人民创作出三篇《过秦论》,劝诫汉文帝调和各种矛盾,避免重蹈秦灭亡的覆辙。他总结历史经验教训,分析秦王朝政治的成功得失,为汉文帝改革提供借鉴,可谓用心良苦。

  然而,在钦佩贾谊贵忠君爱国,心系天下的胸怀之时,我也在思考,秦王朝宣传究竟是否像贾谊据说的那样,是一个“优良的负面教材”?如果是的话,秦皇作为一个只知道劳民伤财的暴君,是如何统一六国平定天下的?如果不是,历史的真相又是什么?为何贾谊要如此编造诋毁他?

  “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这是《过秦论》上篇最为总结性的一句。在列举完秦皇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等令文人墨客最为痛恨的措词后,贾谊又将陈胜、吴广揭竿而起获得成功的范例与秦的失败作对比,突出秦王妄图控制天下百姓的野心。这让我想到耳熟能详的惨案“焚书坑儒”,古往今来无数文人学者痛斥的暴行就如贾谊文书所写那般惨绝人寰,给中国古代文学发展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那么,秦始皇究竟为何要焚书坑儒?他焚的又是什么书?坑的是否是儒生?

  公元前213年,李斯认为历代社会动乱,天子威逊,国家没有统一的法律、法规可循,以致诸侯并起,四海分裂,其根源则在于各种儒家学说和私学的存在,使人心不一,思想混乱,建议秦始皇消灭私学,除《秦记》之外的史书一律烧毁;除秦博士官所藏的《诗》、《书》、《百家语》等书外,都要将书交到所在的郡尉监督烧毁;如果有人要学习法令,必须以吏为师,秦始皇采纳李斯建议,下令焚书,这便是焚书坑儒的前因后果,我们从中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秦始皇没有焚烧与科学生产力发展有关的书籍,例如医书、农书,而是只焚烧了各国的史书与文学书籍;

  2、秦始皇焚烧的书仅限于民间私藏,国家内部仍保留备份发;

  3、秦始皇并未下令禁止学习,而是取消私学转为从吏为师,由此可见,贾谊所描绘的“以愚黔首”是根本不存在的。

  “及至秦之季世,焚诗书,阮术文士,六艺从此缺焉”,这是史记最早提到关于“焚书坑儒”的内容。显然,史记中记载的说法为坑“术士”,而《史记·秦始皇本纪》中却经常引用“坑儒”作为观点论证,以至后来的史书例如《尚书》、《战国策》等都依据此记载,可见,史记中前后矛盾之处有待考证。更有一些学者认为,“坑儒”是秦始皇惩罚贪 污犯罪的措施,侯生卢生等人以寻求长生不老药为由贪 污国家财政,结果因抵毁始皇无德而被抓,后又互相告发证据确凿,秦始皇将有贪 污有罪的460多人坑杀于咸阳惩戒后人。所以“坑儒”一事并非坑杀读书人,而是坑蒙拐骗的术士,而经过几千年科举制度的发展,真正地读书人出现后,“焚书坑儒”便被结合起来,成为反对秦暴政,批判秦无道的证据。

  “焚书坑儒”暂时起到了控制思想舆论的作用,而在当时,这些措施是必要的也是适度的。秦朝刚刚一统天下根基未稳,若不进行巩固政权势必会有六国诸侯东山再起。无论是在哪个朝代,对思想文化的控制都是十分重视的,汉朝的“罢百家”,独尊儒术,清代的文字狱,实质上都是封建王朝对自身统治的维护,所以从这一角度上看,焚书坑儒一事被贾谊和历代文人批判言之有过。

  “隳名城,杀豪杰,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这是贾谊《过秦论》当中批判秦皇苛政严法最精辟的一句,却也是令我最怀疑的一句。因为《史记》上根本没有记载过秦皇“隳名城,杀豪杰”,相反,秦的.强大正是因为依靠了那些豪杰壮士,秦皇怎么可能会杀这些国家的命脉?如果将“收天下之兵”和“销锋镝”放到现代社会,我们会发现这是在平常不过的事,一个国家的建立必须有充分的国防准备,将军队集于首都有何不妥?既然天下已经统一,人民就应该安居乐业,如果人人手上都有武器,在那样未开化的年代难免会出现恐怖 分子。当时六国虽灭,但各地残余的反秦势力并未完全消失,分裂割据的危险仍然潜在,所以为了天下百姓的利益和安全,这样的做法是完全正确的,而加以却在最后评论了“以弱天下之民”,巧妙地影响了读者的判断方向与是非辨别能力,导致读者出现极端情绪。

  在贾谊看来,秦的暴政导致了军民疲惫,而这些都是由于“秦王怀贪鄙之心”,“焚文书而酷刑法”,而陈胜吴广揭竿为旗也无非被刑罚所逼,二世“坏宗庙于民,更始作阿旁宫;繁刑严诛,吏治刻深;赏罚不当,赋敛无度。天下“百姓穷困”,“是二世之过也”。我赞同加贾谊所说的“奸伪并起而上下相遁”。二世的所作所为与奸佞不无关系,弑兄夺权,败坏祖业,害天下民不聊生。但是如果说陈胜吴广起义是因为刑罚严重,我并不相信。根据《睡虎地秦墓竹简》记载,秦帝国的徭役政策并非想象般黑暗无道,所有人不论男女均有工钱,有时还会发粮发衣服;冬季工作量减免;女人做擅长工作也可与男人同酬;甚至是犯罪以徭役抵债的人,也有40天农忙假期。这些细节足见《秦律》的周到,也充分体现了对劳动人民的尊重,就连陈胜吴广迟到罚的也只是几天的工钱,根本不会杀头,所以比起相信贾谊所说的秦朝严刑峻法,我更愿意相信出土文物所记载的事实。而阿旁宫根据考古发现,也只是才打了一个地基,并没有建起来,所以后来唐朝杜牧所写的《阿旁宫赋》也并不可信。然而,无论是否大兴土木,我们可以确定的是,百姓宁愿修长城拿工钱,也不会乐意动乱打仗。秦朝的法律并不像想象般严苛,看似残暴的刑罚其实是历代王朝留传下来的古法,也只是先秦时代的一些君王用过,而秦自开国以来,史料并无记载秦皇用这些刑罚残害百姓,所以贾谊的形容着实有些夸张和虚构,会误导读者。

  “行自奋之智,不信功臣,不亲士民”这是贾谊对统一天下后的秦皇所做出的批判。秦国自商鞅变法后国力增强,最后一统天下,可以说这是战国时期各国变法运动中推行最彻底、实际影响最大的一次。这是秦孝公任用人才的效果,而秦始皇同样和祖先秦孝公一样广纳贤士,发展秦国。当秦皇决定驱逐外国人士防止国家内部进入间谍时,李斯上书《谏逐客书》,劝阻废除逐客令,得到秦皇的认可。可见秦皇并非昏庸等闲之辈,他有着对国家兴亡的责任感与思考。登门请求老将王翦出征、宽待大闹群臣宴的博士淳于越以及与军事理论家尉缭平起平坐,这些都可以体现秦皇作为王者的用人唯贤宽容大度,而奸臣赵高若不是因为善于律法,恐怕也不会被秦皇任命官职,最后败坏江山。

  贾谊的《过秦论》文采气盛,是所有劝诫书中前所未有的,它堪称是一部辉煌的文学作品。其中运用大量排比句、对偶句,通过对比手法体现古今差异,以锐不可当的笔锋点中汉文帝的病源所在。所以,它确实是一部出色的文学作品,无论是描写秦皇的野心、实力,还是愚昧暴戾,他都着重渲染历史背景环境,感染着读者的情绪,整篇文章仿佛一气呵成,天地为之颤抖。

  但同时,这不文学作品又包含太多个人情感,尤其为劝诫君王的忠心爱国,所以在文章形成的同时也缺乏了一定的客观性,史料的真实性有待考证。然而总体上,这不仅是一补劝诫力、感染力极强的谏书,也是一部令人震撼的文学瑰宝,值得我们认真品读。

  《过秦论》读后感 篇2

  历史不会重演,教科书总是这样教导我们,我们也总是这样告慰自己。

  可读了《过秦论》,我悚然一惊,──哦,两千年前的历史不正在重演么?血风腥雨的.战国时代和当今波谲云诡的国际形势,又何其相似乃尔!当今美国,世界老大,意欲籍其强大国力,称霸世界,其穷兵黩武,霸道无忌,酷似不可一世的强秦,而其他国家,则如各怀心胎苦于自保的九国。

  ──一超多强,合纵连横,活脱脱一部战国史的翻版!

  历史往往有惊人的相似,一位伟人说。其实,历史何止相似,历史天天都在重演!

  前世之事,后事之师,贾谊之言如雷贯耳。

  但可悲的是,后人从来就没有认真吸取过教训!

  《过秦论》读后感 篇3

  秦国的'崛起是必然的。

  周室衰微,群龙无首,此乃天时;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此乃地利;君臣固守以窥周室,此乃人和。天时,地利,人和,三者皆备,秦国焉能不兴?

  然战国诸雄之中,齐楚之天时地利,并不逊于秦,也有问鼎天下之势,而最终亡国丧家,又是为何?盖因人不和也。齐楚国君皆昏聩无能,国民皆心骄志衰,俨然一群乌合之众,落败实是必然!

  三者之中,人和是根本,所以古人云,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人和者,人心齐也。人心齐,泰山移。人心涣散,则万事难成。九国兵多将广,谋士如云,可各怀私心,在秦咄咄*人的攻势下,终至纵散约败,束手就擒。

  今天,欲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须赖全体国民,同心同德,励精图治。欲遏止美国独霸世界的野心,亦须赖天下诸国求同存异,携手共进。

  《过秦论》读后感 篇4

  人和,乃强国之源;仁政,乃安国之策;人才,乃治国之本。人和,仁政,人才,如鼎之三足,缺一不可。

  这是秦帝国的兴衰给我们的启示。

  历史的车轮,已驶入二十一世纪,人们向往的'幸福、友爱、和平的新世界仍遥遥无期,贫穷,饥饿,暴虐,屠杀,非但没有根除,反成愈演愈烈之势,核战阴云,生态灾难,更是严重危险到人类的生存。

  为了人类的未来,请君再读《过秦论》!

  《过秦论》读后感 篇5

  这篇文章记叙了秦朝由兴盛到灭亡的过程,却没有写想象中由兴盛到灭亡的精彩故事,而是重墨叙写了秦国的势力之大和强势的行为,简叙了陈涉地位之卑微,率疲敝之卒击破了强大的秦国。作者贾谊有意将秦国的强盛与败落拉近距离,好进行一番比较来说明自己的观点。预知贾谊的意图,必得在文中找出蛛丝马迹。

  秦孝公占据着崤山和函谷关的险固地势,拥有雍州的土地,在那时候,有商鞅辅佐他,“商鞅变法”起了实质性的作用,加上对外实行连衡策略,使山东诸侯自相争斗,秦国就坐收渔翁之利。不得不说秦国在攻天下上很有政策,确实也获收了利益。

  后来一直到昭襄王,沿袭了政策,秦国依然最为强大,尽管诸侯们合纵缔交,面对秦国的开关延敌,只能犹豫迟迟不进。最终反被秦国趁机杀害。面对势力诸侯国只能割地屈服,秦国统一了全国。但别忘记这是用武力得来的,多少百姓只是敢怒而不敢言。

  秦国懂得打天下,却不会守天下。到暴君秦始皇,就废除古代帝王的.治世之道,焚烧诸子百家的著作,毁坏城邑,杀掉英雄豪杰,收缴天下的兵器,以便愚弄及削弱百姓。修城墙,做护城河,做防御工事,自以为天下已定。然而暴行越来越激怒百姓,民心早已不在始皇天下,等的就是一个爆发的时刻。

  于是这时鄙陋的陈涉率领了短小的队伍转而攻秦。有了这个爆发点,就一发不可收了,顺应民心的起义很快得到发展,队伍急速扩大。秦始皇早变成了瓮中之鳖,继而秦国毁灭在陈涉的手里,但也可以说是毁灭在民心的愤怒里。

  “仁义不施,攻守之势异也”这便是秦灭亡的原因,也是贾谊想表达的重点。

  秦国灭亡已成历史,但是历史可鉴,“仁义”可见是守国的重要政策,它可硬凝聚一个国家的民心,有了民心,百姓才信服于你,君主才能在百姓的爱戴中守住并发展国家。贾谊是西汉著名的政治家,敢于上书陈述。当时,汉由于长期战争,因而造成经济凋敝,米价昂贵,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汉文帝时仍未改变。贾谊有感于此,作文以劝诫皇帝体恤民情,重视农业生产,积贮粮食,在百姓中树立“仁义”的形象。本文多以短句并列,读起来很有节奏与气势,充分表现出了贾谊的爱君与才华,实为难得的臣子。

  古为今鉴,打天下的方式不适于守天下。打天下需要一个“野”字,却不是“野蛮”而是“雄野的心”,守天下需要的是一个“仁”字,即对百姓仁爱。现在的国家都有不同的国策,但都会设立大量法律保护子民的利益和扩大福利,让百姓感受到国家的关心。温总理已经是个年迈的老人了,在生病期间还亲自去慰问了伤者家属,而不顾自己,时时刻刻想着他的子民。他的行为能不让每一个中国子民感动吗!他只是一位老者,却带给我们国家的关心。

  如果不尊重民权,体恤民情,结果可想而知。尤其是在国外,例如英国的最高权并不是在国王那,而是在代表了民众的英国议会里,在大的野心也只能像秦国一样毁掉。

  百姓都希望没有战争,然而战争从未停过,“仁”的范围难道有国界吗?无法做到对其它国家百姓仁吗?仅仅是守住自己的一角吗?打天下容易,守天下难,让天下和平更难!但“仁”的精神永不会消逝!

  《过秦论》读后感 篇6

  大秦帝国二世而亡,数风流人物的秦始皇是万万没有预料的,他的千秋帝王梦轰然倒地。贾谊在《过秦论》中把他归纳为“不施仁义”的结果。

  秦的发展可谓占天时、地理、人和。周室名存实亡,群龙无首,诸侯残杀,是谓得天时也;秦国占据崤山、函谷关险固的'地势,与山东诸国形成了一道天然的屏障,老百姓获得了安定的时间从事农业生产,为秦军提供充足的后勤保障,是谓得地理也;君臣固守反映了君臣关系的和睦相处,有商君辅佐孝公,以及后来的张仪、李斯等谋士,为秦出谋划策,是谓人和也。

  外连横而斗诸侯。采取远交近攻的策略,分解六国。利用利益关系使六国自相残杀,从而蚕食六国。正确的谋略是秦统一天下的重要原因。众多国君都是具有雄才大略的,如孝公、惠文、武、昭襄、始皇,他们以取得天下作为目标,奋发图强。

  秦的灭亡在于用取天下的办法,来守天下。在愚策下实行严厉的法制。引起了下层百姓的反对,也引起了山东贵族的强烈的不满。人们压抑已久的情绪在大泽乡如火山一样喷发出来,秦帝国如大厦在瞬间倾倒。国家是这样,家庭、个人同样如此。现在很多家庭父辈辛苦创下的家业,在子辈中衰败,父辈原指望子辈们能将遗业发扬广大,万万没有料想到子辈们竟是不争气,父辈在九泉下也不会安息地。弈黎,你要记住,《大学》有言,“自天子以至庶人, 壹是以修身为本。”

  《过秦论》读后感 篇7

  治国需要名君,更需要贤臣。

  秦孝公英明,这是秦国的幸运,但更幸运的是他拥有了一位奇才──商鞅。

  商鞅眼界开阔,气魄超人,内政外交,奇招叠出,很快使秦国脱颖而出,进而称霸天下。毫无疑问,商鞅是秦帝国大厦的奠基人,没有商鞅,就没有秦的兴盛,更没有秦始皇的煊赫一时,中国的`历史也要重新书写。

  一人之力关乎百姓安危国家命运,甚至历史的进退,人才之重要可想而知。

  但是,拥有人才并不值得炫耀,重用人才,才是关键。秦帝国也不乏人才,李斯之才堪比商鞅,但却蜕变为一十足小人。这不全是李斯之过,暴君的身边岂容贤臣立足?

  今天,知识经济已蔚为大观。国力的竞争,其实就是人才之争。美国能发展到如此强盛的地步,与其广罗各国人才并大胆使用密不可分。而中国的所作所为,就相去甚远,大量人才被闲置,被压制,甚至被摧残,令人痛心疾首!

  龚自珍大声疾呼,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我想说,我劝诸君开心胸,不拘一格用人才!

  《过秦论》读后感 篇8

  秦王朝从崛起、发展、鼎盛转而迅速灭亡这大约154年的历史,备受人们关注,其中值得总结的东西可谓多也。西汉政论家、文学家贾谊的《过秦论》分上、中、下三篇,犹以上篇雄策千古!贾谊主要以政治家的眼光从秦不施仁政、愚民、弱民、暴政等方面,来分析秦之得失,其实若要全面论秦,除其在政治上的失策之外,还可以调动学生全方位的积累,从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地理等诸方面加以分析,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引领学生的综合思维。

  政治上,秦统一中国之后,采用的一系列措施,虽有许多积极、进步的方面,但不无败笔。“焚书坑儒,以愚黔首”,修筑长城,企图用自我封闭的办法来巩固其“万世基业”,都是极其愚缪的办法。待到秦二世时期,更由于统治者的无能无德,荒淫无度,暴政变本加厉,使得天下怨声载道,“苦秦久也”。贾谊的分析较为透彻,总结出“仁义不施攻守之势异也”的结论也极为合理。

  经济上秦从孝公起,重用商鞅,“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商鞅的变法使得秦一夜之间迅速崛起,但是秦统一中国之后,却没有及时休养民生,让老百姓喘上一口气,反而大兴土木,阿房宫覆压三百余里,秦长城巍巍万里,这样的做法能不把新兴的大帝国的经济推向崩溃的边缘吗?不过秦的失败,却给后来的历代开国君主上了极为有意义的一课,让后来汉唐等开国君主明白了,国家初定,安民养民,富国强兵为要!

  军事上,秦在统一之前,采用“攻”势,无比强劲,所向披靡。在陈胜、吴广的起义爆发后,章含与陈胜部将周文的交锋,依靠崤山和函谷关的地利,大败周文并迫其自杀,取得了镇压起义军的`第一次辉煌胜利。但随后秦军没有分析形势的变化,没有考虑到此时“天下苦秦久也”,没有考虑到政治形势已经发生了大的逆转,仍然采用“攻”势,由章含率部开出函谷关,在军事上失去了用兵的地利,失掉了秦国自己的天然屏障,这是用兵的大忌啊!

  外交上,秦的兴起过程值得研究,纵观秦和六国斗争的历史,凡采用连衡之策,秦就胜算;凡采用约纵离衡之策,秦就处于无奈之地。遥想当年,苏秦合纵缔交,挂六国相印,秦虽觊觎天下,却屡屡而不得;后来苏秦既亡,张义连衡成功,从此秦的外交可谓无往而不胜。“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这个问题是革命的首要问题。”这个问题同样也是兴国、立国的首要问题,“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孤立和打击我们的敌人”,这些著名论断和历史的渊源由此可知吧?

  地理上,秦本来凭借崤山和函谷关之险峻,正可谓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而在与秦末农民起义队伍的较量中,秦人却丢掉这个可以扼住别人咽喉而控其项背的地理条件,从而导致军事上的惨败。

  所以,统观这段历史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地理诸因素,秦统一中国后都没有抓住要害,秦岂有不迅速灭亡之理!贾谊的《过秦论》一文安排在高中语文课本第二册中,这时的学生历史、地理等相关知识储备已经较为丰富,我们教师只要稍加点拨,这样引导学生综合的思考问题,学生们就会对课文非常感兴趣,从而去学习、思考得更精彩!

  《过秦论》读后感 篇9

  《过秦论》是贾谊政论散文的代表作,分上中下三篇。这是一篇见解深刻的文章。上篇先讲秦自孝公以迄始皇逐渐强大的原因:具有地理的优势、实行变法图强的主张、正确的战争策略、几代人的苦心经营等等。接着笔锋陡转,写秦始皇自以为这个有“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可为子孙“万世之业”的帝国,竟然会在转眼之间,被陈涉这个“瓮牖绳枢之子”,“ 材能不及中人”者,以摧枯拉朽之势轻而易举地灭亡,从而总结出秦亡的教训:此乃“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中篇重点分析秦在统一中国之后政策上的失误:在天下百姓归顺于秦、向往和平安定生活之时, 始皇和二世非但不能安抚百姓守威定功,反而变本加厉,继续推行横征暴敛、严刑峻法的国策,终于把人民逼反。接着得出“牧民之道,务在安之”的`结论,可为精辟之见。下篇进一步指陈秦人在危难当头不能挽狂澜于既倒的原因,第一是子婴的不才;第二,更重要的是秦王的暴政导致君臣离德与士民不附,使子婴处于“孤立无亲,危弱无辅”的境地,只有束手就擒。从而说明:秦人之亡,非在外力,而在于自身,“本末并失,故不能长”。三篇文章,就这样环环相扣地把秦朝亡国的原因层层剖析下去,思维严谨,说理透辟,见解不凡。文章取名“过秦”,实则是借此来警告汉朝皇帝不要重蹈亡秦覆辙,故全文取一句野谚结尾: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也” 。

  古人权衡时事,多以史为鉴,彰往察来,发人深省,所以唐太宗说过,“以史为鉴,可以知兴亡”,何况今人乎。《过秦论》有一个绝对的中心思想,古今皆同,即“仁爱”。“仁爱”对于我们国家而言,是国家政权稳固的镇塔,是国家兴旺发达的重要条件。没有仁爱,我们的国家就会四分五裂;没有仁爱,我们的国家就难以发展,人民的生活需要就得不到满足;没有仁爱,我们的国家将不是国家。“仁爱”,不仅是国家本身应该奉行的准则,更是国与国之间交流的基石。国家之间没有仁爱便会硝烟四起,战事连连,人们难以安宁地生活。到头来世界将会是个什么样子?

  因此,为了我们,为了我们的国家和民族,更为了世界和平和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我们要学会仁爱,对身边的一切事物要仁爱地对待。

  《过秦论》读后感 篇10

  战国七雄,为什么秦国最后脱颖而出,雄踞一方?韩赵魏燕楚齐六国国土面积加起来是秦国的若干倍。而秦国却将六国一个一个都收拾了。原因何在?这很重要!

  秦统一六国有偶然性,也有必然性。且不说必然性,这个偶然性确实很偶然也很有意思,秦惠文王之子秦武王在位三年,由于没有娶妻生子,没有儿子来继承他的王位,后来经过太后和魏冉(朝中重要大臣)共同商议决定让秦昭襄王继位。而这个昭襄王很能活啊,在位56年,把他的大儿子给熬死了,所以继位的便是他另外一个儿子安国君了,而安国君继位三天就死了(超级短命),然后异人就继位了。这个异人是吕不韦从赵国给救回来的(当时异人正在赵国做人质),然后吕不韦让异人认安国君最宠爱的一个妃子为干娘。饿,就这样,异人当上了国君。三年之后,异人也死去(也很短命),就这样,千古一帝秦始皇13岁继位,22岁执政,39岁称帝。可以说嬴政能当上秦王很偶然也很幸运。

  当然必然性很重要,而这个必然性确实令人瞠目结舌,从秦孝公到秦王嬴政这七代国君没有一个昏君,很难得!而且代代重才,都重用贤才,这也很难得!秦国从立国到秦王嬴政一共六百多年历史,三十多位国君。而和统一六国关系最密切的,就是秦国最后的七位国君,他们分别是:秦孝公、秦惠文王、秦武王、秦昭襄王、秦孝文王、秦庄襄王和秦王嬴政。那么,这几代国君都做了什么呢?

  秦孝公时期,所面临的历史使命是变法图强。当时秦国并不是七国中间的强国,秦要统一,必须要自身强大。无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或者一个人,最重要的就是使自身足够的强大,这是打破困境的唯一出路。孝公抓住了历史机遇,通过商鞅变法,使秦国迅速崛起,完成了他的历史使命。

  秦惠文王,这个时期,条件变了,历史使命也变了。商鞅变法以后秦国变强了,秦国一强,其它六国得了红眼病,因为六国不能看着秦国强大。这样六国的有识之士就要想办法,对付强大的秦国。合纵,就是联合六国削弱秦国,秦国就完了。所以秦惠文王的历史使命就是打破六国的合纵。秦惠文王也完成了这个使命,办法就是连横。

  秦武王,秦武王在位时间非常短,只有三年,因为举重砸死了,而且没有儿子。他是明君吗?秦武王这三年还真了不得,秦武王有一句名言:“寡人欲容车通三川,窥周室,死不恨矣”。我想坐着车到达三川,就是现在洛阳一带,看一看周天子的王城,死了也不遗憾了。这是秦武王,这个时期,秦国已经很强大了,那么武王的历史使命是什么呢?是抓住历史时机,东进中原。公元前311年,年轻的秦武王派左丞相甘茂率领军队攻打韩国重镇宜阳,就是今天河南洛阳西边40公里处,是陕西通往河南的唯一通道,两边是崇山峻岭,中间是一线山路,非常狭窄,是军事重镇。甘茂说要打宜阳,必须联合魏国,秦武王就派甘茂,带了一个副使出使魏国,到魏国一谈,成功了。魏国同意和秦国联手打宜阳,宜阳打通了,秦国才能兵出函谷关,所以这是一个关键之地。甘茂是一个很有才的人,他出使魏国回来的路上,和副使说,你回去告诉秦王,就说第一,魏国同意很我们联手了,第二,你还说,虽然魏国同意了,但是这个仗不能打。你就这样说,将来所有的功劳都记在你的功劳簿上。他的副使不知道什么原因,回去和秦武王说了,武王很奇怪,打宜阳要联合魏国,现在魏国同意联合,你说不能打,为什么?召见甘茂,甘茂讲了三件事,三件事一说,秦武王明白了。第一,曾参杀人,曾参是古代的一个贤人,在费地居住的时候,这个地方有一个人也叫曾参,结果这个曾参杀了人。之后,就有人给未杀人的曾参的母亲报信,说曾参杀人了。她母亲知道自己的儿子不会杀人,在织布机上照样织布。一会儿,第二个人来报告,他母亲还在织布,有过一会儿第三个人来报告,他母亲把织布机一扔,翻墙就逃了。甘茂说曾参是个贤者,他的母亲最了解自己的儿子,架不住三个人一说,吓得就逃了。我不是秦国人,我来秦国帮你们打天下,一定会有人在背后说我的坏话,如果我去打宜阳,有人说我坏话,我既没有曾参之闲,你也不会像曾参母亲那样信任我,我能打下来吗?这是第一件事。第二件事,张议无功,惠文王时期有一个张议,立了很大的功劳,但没有人说张仪立的功,都说在秦惠文王的身上,说臣子立功不算功,这是第二件事。第三件事,文侯烧信,魏国开国之君魏文侯派了一大将,叫乐羊去攻打中山国,打了三年把中山灭了。乐羊很得意,觉得自己立了这么大的功劳,应该受赏,结果一见魏文侯,魏文侯搬出一个箩筐,筐里面是这三年中其他大臣告乐羊的告状信。乐羊一看这么多告状信,魏文侯都不告诉他,压着不放,支持他打了三年,才明白这个功劳不仅仅是他自己的。所以乐羊就立即跪下,说了两句话:“此非臣之功也,主君之力也”。这不是我的功劳,是主公对我的信任。在那个制度下,如果得不到领导的`信任,什么也干不成。讲完这三点,甘茂说,你说我敢打宜阳吗?宜阳如果一年打不下来,会有多少人说我的坏话,我还能活吗?魏国虽然同意联合,但这个仗我死活不能打。秦武王明白了,他说咱们定个盟约吧,你替我打宜阳,我对你是绝对信任,谁告状我也不听,甘茂说可以。然后甘茂就去打仗,打了五个月,秦武王收到一大堆告状信,秦武王动摇了,要求甘茂撤兵。甘茂就回了封信,说咱们的合同还算数不?秦武王一听这话,就继续增兵,最后,甘茂把宜阳拿下来了,杀了六万韩兵,打开了韩国的西大门,秦国的军队可以兵出函谷关,直达洛阳。这个举重而死的秦武王只活了三年,也没有结婚生子,但是也完成了自己的使命。

  秦昭襄王,昭襄王的功劳更大,在位56年,把大儿子熬死了。昭襄王时期,秦国已占压倒优势了,他的历史使命是继续东进,摧垮六国的主力,为最后统一奠定基础。昭襄王在位56年,先用魏冉为相,后用范睢为相,重用白起,白起不负重托,伊阙一战大败韩魏联军,斩首24万。长平之战活埋45万。秦国统一一共杀了100多万,白起一个人杀了90多万。昭襄王连续不断用兵,基本上摧垮了六国的主力军,为最后秦王嬴政统一天下奠定了基础。而且昭襄王时期,如果听了白起的话,就有可能把赵国灭了,拖延了几个月,邯郸之战没有打赢,所以昭襄王也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

  秦孝文王,也就是那个安国君,在位三天就死了,既无功,也无过,姑且也称之为明君。

  庄襄王,就是异人,在位也只有三年,时间很短,但是庄襄王干了两件大事,重用吕不韦(吕不韦把异人推上了王位,谁什么也要重要啊!),建立东郡。东郡非常重要,是连接齐国,切断了六国南北合纵的通道,这是一大贡献。再一个,利用赵国和燕国的矛盾,占领赵国37座城池,进一步削弱赵国。所以他在位虽然只有三年,也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

  赢政,他的历史使命是不失时机的发动对六国的统一战争,所以赢政即位以后,很快就定下来发动统一战争,并且用十年完成了这个历史使命。

  仅仅因为秦国的国君很精明,很能干,有识人之明和用人之智就能统一六国了吗?唐朝诗人杜牧在《阿房宫赋》里面,给出了一个惊人的答案:“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其实,杜牧这个说法不无道理,这正是秦王嬴政能统一六国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韩赵魏燕楚齐,六国犯错误,等于帮了秦国的忙。六国犯了哪些错误,第一,三家分晋:三家分晋和秦统一天下的关系太密切了。晋国是一个统一强大的国家,分出来的韩赵魏都很了得,如果韩赵魏合成一国,挡在秦国的中间,秦国就不可能兵出函谷关,也不可能统一天下,统一天下的很可能是晋。公元前453年,三家分晋,公元前403年,周天子正式承认韩赵魏三个诸侯,这一分给秦国提供了很大的方便。我们可以想象,如果不是三家分晋,三家分秦,秦能统一天下吗?但是历史非常奇特,当秦国苦苦挣扎,觉得兵出函谷关出不成的时候,晋国一分为三,这叫天助秦国。三家分晋的受益者不是韩赵魏,最大的受益者是秦国。第二,赵国盛衰:三家分晋,秦国占了大便宜,但是韩赵魏三家中间,又出来一个赵国,特别强大,特别是赵武灵王,甚至想灭掉秦国。赵国的军事力量当时非常强大(相当于近代的苏联),但是赵武灵王先明后暗,竟然想让长子做代王,让幼子做赵王,把赵国一分为二,结果导致沙丘政变,自己被饿死了。这样一个国君,没有出现在秦国,出现在赵国。紧接着,赵孝成王中了秦国的反间计,不信任廉颇(战国四大名将之一),用了赵括(纸上谈兵),导致长平之战失败,45万大军被杀。亡国之君赵王迁也中了反间计,杀了李牧(战国四大名将之一)。三个国君,犯了多少错误,帮了秦国的大忙。再说韩国,韩国的悲剧在于韩非生的太晚,要是早一点出生,韩非比商鞅厉害多了,韩非是先秦法家的杰出代表,集大成者,如果韩非早出世几十年,如果韩王重用韩非,让韩国强大起来,光一个韩国,就把秦国封死了。历史曾经眷顾过魏国,但是魏国错失了机会,魏文侯第一个重用李愧变法,战国初年,第一个强大的国家就是魏国。但是后来桂陵之战,马陵之战,两次战败,而且他的顶级人才,吴起,孙膑(田忌赛马大家都很熟悉吧!田忌成功获胜就是因为这个孙膑),范睢(战国时期很有战略眼光的军事家,提出了远交进攻)全跑了,最后剩下一个信陵君。信陵君率领五国联军,公元前247年大败秦国,这一年秦庄襄王去世,赢政即位。这时候秦国已经非常强大了,如果信陵君能活下来,那赢政这盘菜不好吃。结果信陵君最后被安厘王罢职,郁郁寡欢,沉迷于酒色之间,四年而死,历史并不是没有给魏国机会,但是错过了。燕国,微不足道,但是燕国充分享受了远交近攻的所有好处,但是燕国弱齐,疲赵,无事生非,削弱了秦国的两大对手。楚国,不思变法,政治糜烂,那么庞大的国土,最后亡国。最后是齐国,齐愍王滥用武力灭宋,导致五国伐齐,被灭五年。君王后和齐王建不用武力,最后相当五百里地的封君,饿死在松林里面,是国策错误。

  你看看,六国出了多少错误,没有一国不犯致命错误,所以最后都无可奈何花落去,我们都觉得非常可惜。六国的人口,国土面积,军队总量都是秦国的若干倍,最后被秦国一个一个收拾掉。

  由此,我们可以总结:尽量不要犯错误,犯错误等于在给你的对手送礼物,古人云: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话虽有理,但我们很多人都这八个子当作犯错误的借口了,而没有及时吸取教训,总结经验。

  千万不要承趁人之危,只图眼前利益,我们要把眼光放的长远一些,要学会看透利与弊。你看燕国在赵国打了败仗后就攻打赵国。实乃乘人之危之举,不可取不可取!孰不知燕国这样做其实是帮了秦国一个大忙!秦国灭了赵国之后!燕国就急了,太子丹命令荆轲刺秦王,荆轲刺杀未遂!反而激怒了秦王嬴政,加速了燕国的灭亡。

  我们姑且认为六国是一个整体。秦国怕吗?历史的长河造就了无数的对手,没有对手,社会便会停滞不前。对手,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对手。有对手,便会有竞争,有竞争,便会有进步。为自己寻找一个对手吧!

【《过秦论》读后感】相关文章:

过秦论教案02-13

《过秦论》教案(精选10篇)11-24

语文《过秦论》教学教案11-10

语文《过秦论》教学教案3篇11-10

语文《过秦论》教学教案(3篇)02-04

课文《过秦论》教案设计(精选6篇)07-09

语文《过秦论》教学教案(集锦3篇)02-04

童年读后感 读后感童年的读后感01-03

《青铜葵花》经典读后感 青铜葵花读后感读后感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