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工商管理类课程双语教学能力

  高校工商管理类课程双语教学能力,下面带来高校工商管理类课程双语教学能力相关论文范文,欢迎阅读。

  高校工商管理类课程双语教学能力【1】

  摘 要:本文分析了我国高校工商管理类课程双语教学的现状,期望找到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为高校蓬勃发展的双语教学提供一定的参考,从而提高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和国际竞争力。

  关键词:高校;工商管理;双语教学;思考

  一、实施工商管理类课程双语教学的意义

  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对外开放格局的进一步形成以及全球经济化趋势的增强。

  强化和推进工商管理类课程的双语教学对我们高等教育实现与国际化接轨、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国际竞争力的工商管理领域的复合型人才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

  我国教育部于2001年出台四号文件,明确指出:要在高校积极推动使用英语等外语进行教学,其中“本科教育要创造条件,使用英语等外语进行公共课和专业课教学”。

  所谓“双语教学”,根据《郎曼应用语言学词典》的解释,就指在学校使用非母语的第二种语言(外语)进行各门专业科学科的教学。

  按照当下时髦的说法,就是用外语(在我国主要指英语)进行非语言学科的教学,为学生创造与英语“亲密接触”的环境。

  二、目前高校工商管理类课程双语教学的现状与困境

  随着各高等学府纷纷响应号召,积极开展工商管理类课程双语教学的同时,一些违背双语教学初衷的不和谐的音符频频出现,引起了教育届的重视。

  目前,高校工商管理类课程双语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一)对工商管理类课程双语教学的认识不足

  推行双语教学是教育部根据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提出的战略性目标,但有些高校并没有意识到开展双语教学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开展双语教学仅仅为了应付教育部对本科教学的要求和审查;也有些高校认为只要在课堂上师生说一些日常生活交流方面的外语就算双语教学了;还有些学校开展双语教学是为了有个好招生的“噱头”。

  总之,高校开设双语教学的目的林林总总,却并没有坚立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理念,把改善学生的知识结构和思维方式,培养国际化人才当作已任。

  (二)工商管理类课程双语教学的师资严重不足

  放眼国内高校,工商管理类课程双语教师师资严重不足。

  目前我国高校的教师基本上都是单科型的。

  即要么是英语专业:英语能力强,可又缺乏专业知识;要么是专业知识扎实,可不擅长英语。

  有限的一两个也只能优先考虑国际贸易专业的学生,其他专业的学生则无缘接触双语教学,而这一两个双语教师也是“连轴转”,一人承担了数门课的双语教学工作,教学负担大,导致教学质量效果也直线下降。

  (三)学生外语水平有限,班级学生数量庞大

  我国的学生从小学三年级开始学习英语,进入大学时已经学习了九年的英语。

  但因为我国教育资源的溃乏,每个学校每个班级的学生数量都至少在50人以上,小班教学无从谈起,这极不利于英语等语言类教学的开展。

  因此,既使学生在入校前已经学了近十年的英语,但大多数学生的英语水平仅限阅读方面,听力、口语和写作等环节都比较薄弱,尤其是听说:基本上是听不懂,说不出。

  这对于高校双语教学的开展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四)课程设置与教材选用存在盲目性

  工商管理类课程的双语教学在课程设置与教材选用上也存在一定的盲目性。

  有些高校工商管理类课程的双语教材选用是一片迷茫:选用全英文的原版教材,这些教材在教学要求、教学法编排和教学重点等方面与我国不一致,给教学工作带来了很大的不便;选用国内的改编教材,又发现市场上这类教材良莠不齐,要想选到合适的不容易;高校组织教师自行编写,能力和水平又存在不足。

  (五)教学思想及方法落后

  高校工商管理类课程实行双语教学的思想和方法比较落后。

  据笔者调查发现,目前高校实行双语教学不外乎有以下三种方式:(1)采用全英语的原版材料,中文板书,中文讲解;(2)采用全英语的原版材料,英语板书,中文讲解;(3)采用改编的教材,英语板书,英语讲解,但仅限于一些较难的专业术语。

  教学方法也是传统的“填鸭式”、“灌输式”的讲授方法,以教师为主,学生为辅;师生缺乏互动。

  三、加强工商管理类课程双语教学的措施

  (一)加大师资培养力度

  解决管理类课程双语教师匮乏的问题,办法有很多。

  从方法上着眼,可以定期举行教学研讨会和观摩会,组织教师相互学习、相互听课;同时定期组织教师观看国外知名专家的教学视频;也可以遴选出一挑优秀的,具有双语潜质的教师进行专门培训,如出国到合作国外院校进行短期进修,以尽快提高他们的双语知识水平和口语水平,同时还可以放眼于世界,学习先进的教学方法和现代教学理念,从而促进自身的教学水平的提高。

  当然,从成本方面考虑,可以邀请国外名师来校进行系统培训,逐步提高教师的双语水平;同时,也可以聘请国外留学的专业人员或有工商管理专业知识的外籍教师承担专业课的双语教学工作或中、外教共同授课。

  总之,高校要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加速与完善双语教师师资队伍的建设。

  (二)工商管理类课程的双语教学应遵循“由少到多”由浅入深的原则,循序渐进、量力而行的开展实施

  目前,我国高校对工商管理类课程的双语教学尚处于探索试验、各级经验阶段,不宜大规模辅开实施。

  况且目前我们大多部分高校也不具备大规模进行双语教学的师资和办学条件。

  因此,大规模的推行工商管理类课程的双语教学沿待各方面时机和条件成熟时方可实行。

  鉴于我国高校学生英语水平参差不齐的现状,应考虑在大学一年级应加重英语教学的比重,为双语教学的实施打下其实的语言基础。

  到了高年级再考虑根据学校师资及学生的英语实际水平,针对工商管理专业的主干课程开设双语课程。

  同时,应该采用分级、分班教学的方式,根据学生的实际英语水平编入不同的班组,因材施教。

  (三)限制班组规模,分级教学、小班授课以提高学生的英语使用能力、增强英语学习氛围   为了保证双语教学的质量和效果,建议限制班组规模,分小班上课,以保证每个学生都可以有参与和表达的机会。

  课堂教学应活泼生动,师生互动、个人演讲、幻灯片演示、案例分析等,课下小组讨论,模拟演练,应突出学生对学习、学术、语言能力的培养,互动教学。

  工商管理类课程的双语教学课堂上还应加强团队合作精神、项目研究与开发、案例分析及创新等方面能力。

  (四)加强教材建设

  选择合适的课程开展双语教学法是保证双语教学顺利实施的关键。

  而教材选用是实施双语教学的另一个重要环节。

  在引进国外原版材料时,应选择语言通俗易懂的教材。

  同时,也要清醒的意识到,选择材料时不要盲目的“崇洋媚外”,国外原版材料也有不适合我国的地方,其昂贵的价格也让许多学生望而却步。

  因此,我们在使用国外原版教材时,不要照搬照抄,可以鼓励教师根据课程内容,选择原版教材中的重要章节分发给学生使用;也可以组织部分英语和专业水平较高的教师自编英文教材。

  这样既能照顾到学生的经济承受能力和英语接受能力,又能实现原版教材的本土化。

  (五)建立相应的激励制度

  由于工商管理类课程的双语教学存在备课难,时间长、教学资源少,资料难找等问题,教师在进行双语教学时,既要考虑专业内容,又要考虑英语授课的方式和难度,双语教学要比平时的教学多付出许多。

  因此,很多教师担心“吃力不讨好”,不愿意选择双语教学。

  因此,学校对工商管理类课程的双语教学工作量的计算应采取倾斜政策。

  在计算任课教师工作量时,应按高于普通教学的系数计算。

  同时,对双语课程进行科学评价与建设,形成有效的激励机制来推动双语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总体来说,在高校开展和推广工商管理类课程的双语教学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有师资、学生、学校和整个教育大环境的配合。

  众所周知,双语教学在实现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培训具有国际视野和世界文化交流能力的工商管理领域的“复合型人才”,加快与国际接轨等方面必将发挥重要作用。

  因此,高校应教育工作者应共同合作,积极推进工商管理类课程的双语教学工作。

  参考文献:

  [1]顾永琦,董连忠.香港双语教学尝试的经验教训及启示[J].现代外语, 2005(1).

  [2]韩建侠,俞理明.我国高校进行双语教学学生需要具备的英语水平[J].现代外语,2007(2).

  [3]刘丽华.双语教学的理论与实践──以重庆为视域[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8(4).

  [4]刘森林,胡加圣.双语教学质量标准及“激励型”质量监控体系构建问题的研究[J].外语电化教学,2006(4).

  [5]郑大湖.大学双语教学需求分析的模块构建[J].外国语文,2011(1).

  高职工商管理专业课程改革【2】

  [摘要]高职工商管理专业课程改革的主要问题有高职院校举办高职教育的理念陈旧,办学主体单一,缺少与人才培养目标相适应的实训基地等。

  其原因是办学定位似是而非,职业教育仍然未能与市场经济发展同步;高职学院存在过度行政化和管理者通吃现象,导致教师消极博弈等。

  因此,高职院校应该进一步解放思想,端正办学理念;克服高职学院过度行政化的倾向,为课程改革营造创新的环境;办学体制在边际上创新,实现办学主体的多元化,开创校企合作办学新模式。

  [关键词]高职商科 课程改革 机制创新

  党的十八大提出,城镇化将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支撑点,这一战略必将促进城市服务业的发展,也为职业技术教育的课程改革提供了动力并提出挑战。

  其中,高职工商管理专业的课改对促进城市服务业的发展意义重大。

  由于传统职业技术教育强调岗位操作技能的特点,基于工作过程和岗位能力提高的高职教育在工科技术类各个专业中课改效果明显,但是在社会科学各专业,特别是工商管理专业的课程改革中,始终没有找到恰当、有效的课改方式,导致高职工商类各专业的课程改革始终没有能够摆脱管理专业本科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的影响。

  本文旨在通过分析高职工商管理类专业课程改革存在的问题和原因,进一步就如何推动高职商科类各个专业课改路径提出建议,促使高职工商管理专业的课改目标明确,能够有效地服务于城镇化的需要。

  一、高职工商管理专业课程改革的主要问题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