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毕业论文

固定资产后续支出会计与税务处理差异

时间:2022-10-05 22:05:45 会计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固定资产后续支出会计与税务处理差异

  固定资产后续支出会计与税务处理差异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论文范文,欢迎阅读。

固定资产后续支出会计与税务处理差异

  摘要:企业在获得固定资产并使用过程中,会产生相应的后续支出。

  针对这些后续支出的处理策略,会计准则与税法体系上具有一定差异性,在实务中易混淆,因此必须明确会计准则和税法在处理固定资产后续支出时的规定及差异性,并进行区分及协调,以保障正确进行纳税申报及企业会计信息准确性。

  关键词:固定资产后续支出;会计处理;税务处理;差异

  一、固定资产后续支出的界定

  一般来说,固定资产后续支出是固定资产在达到预期可使用状态后至处置前发生的与固定资产效能关联的一系列支出,如资产维护、更新改造、修理维护等活动时的支出。

  具体有两层含义,一是时间层面,固定资产后续支出是当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后,在进行处置前发生的支出部分。

  二是性质层面,固定资产后续支出内容均与固定资产效能有直接关系,例如资产维护、更新改造、修理维护等活动时的支出,均属固定资产后续支出范畴。

  二、固定资产后续支出的会计处理

  依照《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固定资产》有关规定,固定资产如资产维护、更新改造等后续支出,符合固定资产确认条件时,均计入固定资产成本范围后进行处理,如有被替换的部分,还应扣除其账面价值;不符合固定资产确认条件范围外的固定资产维护修理等支出,则在其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

  会计处理准则主要依据是后续支出是否符合会计要素中资产的定义,并对其进行资本化或费用化采取区分处理。

  下面将资本化和费用化处理区别说明。

  1.资本化账务处理。

  在发生固定资产后续支出时,需将固定资产的原价、已计提的累计折旧和减值准备转销,同时将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转入在建工程,并在此基础上重新确定固定资产原价。

  因已转入在建工程,因此停止计提折旧。

  在固定资产发生的后续支出完工并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时,再从在建工程转为固定资产,并按重新确定的固定资产原价、使用寿命、预计净残值和折旧策略计提折旧。

  2.费用化账务处理。

  不满足固定资产确认条件的有关更新维护等后续支出部分,则应依据实际情况在发生支出时计入当期管理费用或销售费用。

  一般来说,企业在获得固定资产并开始使用后,由于固定资产的消耗,比如资产磨损、各组成部分消耗程度等,可能使固定资产引起部分的损坏,这时需要企业对固定资产进行维护,以确保固定资产正常运作,发挥效能。

  对固定资产的维护支出在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

  另外,不符合固定资产确认条件的企业固定资产的有关更新改造支出,也应在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

  三、固定支出后续支出的税务处理

  根据《企业所得税法》第十三条及其《条例》第六十九条等相关内容规定,税收法规将大修理支出标准作为对固定资产后续支出的处理依据,其中固定资产的大修理支出,是指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支出:修理支出达到取得固定资产时的计税基础50%以上;修理后固定资产的使用年限延长2年以上。

  企业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区分处理,如不满足大修理支出标准,将其费用化处理,在发生支出时计入当期损益;满足大修理支出及已提足折旧固定资产产生的相关改建支出,计入长期待摊费用,按照固定资产尚可使用年限分期摊销;未提足折旧固定资产发生的改建支出,则将其资本化处理,计入固定资产成本采取计提折旧方式在所得税前扣除。

  对于被替换的部分,税法没有明确需扣除其价值,但2012年15号公告明确“根据《企业所得税法》第二十一条规定,对企业依据财务会计制度规定,并实际在财务会计处理上已确认的支出,凡没有超过《企业所得税法》和有关税收法规规定的税前扣除范围和标准的,可按企业实际会计处理确认的支出,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计算其应纳税所得额”。

  会计规定与税法规定在处理固定资产后续支出时不尽相同,二者均规定固定资产日常修理支出在发生时当期直接扣除,但税法可防止纳税人将日常修理支出与大修理改良支出产生混淆,避开将固定资产大修理改良支出提前扣除。

  税法规定相比会计规定,在处理二者区分标准方面显得更为准确,同时会计处理和税法处理在处理大修理改良支出时,在税前扣除方面具有一定暂时性差异。

  四、会计处理与税务处理的差异比较

  1.针对固定资产后续支出的资本化或费用化处理方面,会计处理主要依据定性规定,要求会计人员具备一定的职业判断能力,可操作性相对较差;税务处理则强调固定资产后续支出明确的定量化规定,具有较强可操作性。

  2.会计准则以固定资产确认标准为依据,处理固定资产后续支出主要分为两种情况,符合确认标准的资本化处理,不符合的则费用化处理;税法则以大修理标准为依据,符合大修理标准的资本化处理,不符合的则费用化处理。

  3.会计与税法处理差异。

  (1)不满足资本化条件、且不符合大修理标准的支出,例如中小修理,二者处理规定均为在发生时当期计入损益,并在计算企业所得税时作为成本费用项目全额扣除,即均已费用化处理,此时不会形成暂时性差异。

  (2)满足资本化条件、且符合大修理标准的支出,会计和税法均予以资本化处理,增加固定资产的成本和计税基础。

  在企业所得税处理上,若固定资产后续支出计入固定资产成本中,则需采用固定资产折旧形式,并按规定在税前扣除,此时不会形成暂时性差异。

  (3)满足资本化条件,但不符合大修理标准的大修理支出,会计作为资本化处理,增加固定资产的成本和计税基础。

  税法作为费用化处理,并按规定在税前扣除,此时会形成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

  (4)不满足资本化条件,但符合大修理标准的大修理支出。

  会计上将不符合资产确认条件的支出直接计入当期损益,予以费用化处理。

  而税法规定作为长期待摊费用,予以资本化处理,在固定资产尚可使用年限内分期摊销。

  这时资产账面价值和计税基础之间会形成可抵扣暂时性暂时性差异,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

  通过以上分析可见,会计与税务在处理固定资产后续支出方面不尽相同,具有一定的差异性。

  企业在发生固定资产后续支出时,应严格依据会计准则处理,到年终,企业依照税法规定纳税申报,采取相关纳税调整,以保证会计信息的客观准确,同时遵循国家财税的相关政策。

  参考文献:

  [1]吴向阳.固定资产后续支出的会计与税务处理探析[J].商业会计,2011(13).

【固定资产后续支出会计与税务处理差异】相关文章:

存货与固定资产盘盈盘亏会计处理思考10-07

税务稽查处理决定08-24

内地与香港房地产预售业务会计处理差异分析论文10-10

论企业固定资产盘盈的处理10-08

关于固定资产折旧处理方法的公司会计实习报告范文10-07

销售固定资产的增值税财税处理10-08

上市公司股票增值权税务计算及会计处理解析10-09

一般纳税人销售自己使用过的固定资产的会计处理10-09

会计利润与应税所得的差异10-05

正确处理财税差异,析降低企业涉税风险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