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毕业论文

中国传统建筑中渗透性手法研究论文

时间:2022-04-14 10:04:57 建筑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中国传统建筑中渗透性手法研究论文

  论文一般由题名、作者、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和附录等部分组成。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中国传统建筑中渗透性手法研究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中国传统建筑中渗透性手法研究论文

  中国传统建筑中渗透性手法研究论文 篇1

  引言

  “渗透”一词比喻一种势力逐渐进入到其他方面,也指水文地质学、物理学等专业方面用词。本文吸收以上词语诠释中的某些意项,提出“建筑渗透性”,即建筑学范畴的专门术语,由“渗透”“渗透性”概念引申而来。具体指两种不同性质的物质在邻接时产生的相互作用,强调相交界面处的软化。在传统建筑中,渗透性通过多种中介(实体或虚体)来实现,构筑手法多样,层次丰富。研究中国传统建筑中渗透性的手法,形成一种有实践意义的建筑设计方法或借鉴,于中国建筑的传承和创新都具有积极意义。

  1实体上的渗透手法

  实体上的渗透主要通过内外环境的相似来实现,具体可以从色彩及材质、构造方法等方面进行分析。

  1)低纯度的色彩。众所周知,自然界中的色彩以低纯度为主,人类对建筑的色彩属性趋向以自然为主,故普通民居以及寺庙、书院、祠堂等民间建筑都呈现朴素的色彩,朴素淡雅。只有皇家建筑以及孔庙是红墙黄瓦,即便如此,其室内陈设也为灰色调。这种装饰方式充分体现人们的意愿,使人们获得与在外界自然中相近的感受,实现色彩上的交流,也和环境相协调。

  2)自由的形态。人与自然的关系从来就是密不可分的,人类在自然环境中生存,依赖自然。自然界中的物体几乎都带有自然曲线纹理,由于人类对周边环境的依赖性,自然而然易对造型柔和质感丰富的物体产生亲切感。从中国传统建筑的基本造型要素———线条来分析,即可以发现对自然环境的顺应:曲线元素体现在屋面、屋脊装饰、窗棂、园林小径、池塘岸堤等方面,这些曲线不同于西方的几何形的曲线的理性,比较自由,自然的形态在其中得到了良好的渗透。而在建筑构架,门窗等部分体现出的直线元素与曲线适当结合,共同烘托自然的外部环境。

  3)源于自然的材料。传统建筑材料大多取自自然。例如民间建筑采用的泥土、茅草、木材等;官式建筑采用的陶筒、青砖等。在某些山地环境中,由于当地石材丰富,传统建筑对外墙材质的处理显得尤为细腻。上述做法体现了人类建筑行为与自然的密切关系,保持了室内外材质的一致性。

  2虚体上的渗透手法

  虚体上的渗透即空间视觉上的融合,可通过廊道和门窗洞口的设置来实现。

  1)廊道的使用。廊指建筑由室外到室内的过渡性空间,是传统建筑的一个显著特征,可以形成类似于现代建筑中“灰空间”的中介空间,与外界环境进行交流。例如檐廊,可使室内外空间形成柔顺的过渡,立面效果亦显得更加丰富,加上檐廊的深度,也为通透立面的设置提供了可能。在园林中还可利用廊道与单体建筑穿插组织,形成虚实结合的整体。这样的布局使建筑能更好地跟自然界融合,形成室内外的空间渗透。例如石林小院中廊道“静中观”,随着两侧空间的互相渗透,每一侧空间内的景物都互为对方远景,从内至外空间渗透,层次丰富。

  2)透雕隔扇。中国传统木结构建筑为梁柱承重,隔扇可做对外的门、窗,也可以做内部的隔断,中间一般透雕各种图案,雕刻的疏密程度决定了界面的通透性。在需要空间上完全连通的时候,将隔扇打开即可。建筑这样透空窗口的大量使用使得被分隔的空间相互连通、渗透,其效果非常显著。室外空间透过各种方式渗透到了室内,建筑的室内外空间没有一个明显的界限。

  3从传统建筑渗透性手法中得到的启示

  吴良镛院士在《建筑学的未来》中谈到建筑学发展的若干基本战略时提出“人需要与自然相互依存”,从传统建筑渗透性手法中得到启示,将对未来建筑与环境的创造提供新的思考,我们应该从历史的沉淀中寻找精华作为建构未来的基础。

  1)合理利用地形,减少对自然的破坏。建筑尤其是山地建筑,应尽量减少对地面的开挖和平整地面的土方量,以错层、台阶式等形式与地表联系,形成高低错落的建筑底面,加强与自然对话。

  2)建筑形态尽量贴近自然。大型建筑一般容易对原有环境造成较大影响,可以利用建筑顶部空间进行适当造型。通过退台、挑台等方法形成建筑相对自由的形态,从视觉上达到与自然的互相渗透,还可采用与自然材料相似或相近质感的材料进行装饰。

  3)空间渗透。院墙设漏窗、空窗,可与墙体另一侧的空间发生交融,扩大两侧的空间感知,形成丰富的空间渗透。如严迅奇的九间堂别墅使用片墙、隔扇等方式分割空间,让空间随着使用者的活动,真正地流动起来。

  4建筑渗透性实例分析———以东莞南山溪谷项目为例

  2014年笔者参与了东莞南山溪谷项目的工作,对中国传统建筑中渗透性手法的运用有了进一步的了解。这是一个投标方案。基地西南为城市绿线保护的延绵山丘,在基地处理时需最大可能地利用山体同时不对其形成破坏。主轴及水带将小区分为三部分,北面的小高层区、东面的小高层区和西南角的别墅区。主轴线沿地势形成,别墅轴线借山谷走势形成溪谷空间,山体形成了对建筑的保护。小高层建筑底层架空,与庭院连成一片,共同组织成一个生动的自然空间;会所外形借用地形,形成跌落式的屋面,再加上通透的景墙,与自然形成和谐的关系;别墅区通过山水的结合同时引入并延续外部空间,将基地西南角的`自然小峡谷引入山水交界处,整体呈“凹”字形平面,表现了良好的渗透性,并为序列性空间组织提供了基础。小区建筑外表采用淡雅的素材,使用了岭南建筑常用的一些材料。

  中国传统建筑中渗透性手法研究论文 篇2

  论文关键词:建筑;建筑文化;传统建筑;传统建筑文化

  论文摘要:建筑不仅仅是人类居住的场所,在社会的发展中经过历史的积淀,建筑已经成为中国文化的物质载体。中国建筑不仅具有自己独特的建筑风格也形成丁独特的建筑文化。本文对于中国的传统建筑做了简单的介绍并对传统建筑文化进行了分析。

  建筑是人们用木材等建筑材料来构建的供人居住和使用的场所。从这个定义上看建筑的范围包括诸如居住场所、桥梁、公共建筑甚至园林等。在历史的发展和沉淀中,建筑已经不仅仅是现实存在的建筑,它已经拥有了深厚的文化内涵,成为人类众多文化的组成部分,而且以其物质存在的长久性记录了不同民族、地区国家的发展历程,成为了人类文明的纪念塔。

  从建筑的文化本质而言建筑是人类创造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集合,他以自己独有的形式揭示一定的审美观念和出世原则。既能够反映出时代特征又具有浓厚的民族烙印。我们甚至可以认为建筑是一种物质化的民族精神和民族哲学。

  中国建筑作为中国文化的物质载体和中华民族物质化存在,必然有着与西方不同的建筑风格和特点,并以其发展中独特的形质格局,超拔的内容体系而流放异彩为人瞩目。从理念上看中国建筑有着浓厚的天人合.的时空又见念和和谐精神,而在建筑布局上则有着浓厚的以皇权为中心的到建伦理药直德观念。可以说中国的建筑渗透中国的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

  “天人合一”这一思想,贯穿了中国哲学并影响中华民族的审美观念,因此在中国的建筑中也带有浓厚的追求天地人三者和谐为一的天人合一意识。李约瑟曾经说过:“中国建筑总是与自然调和,而不反大自然”。然而这种天人合一的建筑意识在具体的建筑过程中又和具体的儒释道文化结合起来。因此,儒释道具体的天人合一观念才对中国的建筑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在具体的建筑过程中儒释道三家的天人合一观念有着具体区别:儒家将自己主导的伦教纲常思想融人到建筑理念当中,尤其是在宗庙的建筑中有着严格的要求和限制;佛教则是将自己的教义融人到佛教建筑之中;道家将自己的返璞归真的自然意识融人到建筑理念当中,在这种思想主导下建立的建筑意在追求天(自然)人合一境界,因此道家对于中国建筑最大的影响主要是在园林方面,然而这种思想和今天在郊区建立远离大都市喧嚣的郊区别墅有着很大的相同之处。然而在民间的建筑中又有着自己的主导思想,通俗的讲民间建筑有着浓厚的风水意识,用较为专业的术语则是堪舆之术。长期以来我们都把这种思想看做封建迷信,然而在堪舆之术里面涵盖着浓厚的天人合一意识,甚至可以认为堪舆之术的本质就是通过一些行为和建筑来实现天人合一。

  通过这些分析,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即: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审美精神,也就是中国传统建筑的文化内涵。

  在具体的布局中中国建筑有着自身的特点和风格,中国建筑大多是讲究中轴对称的平面布局和秩序井然的伦理营构,以组群布局的方式在平面上展开,形成中华传统建筑的尚大性格。众多的建筑聚集在一起,看似凌乱的建筑群体中却有着严格结构布局。占据中心位置的无疑是地位最高影响最大的建筑,其余的建筑围绕着中心建筑而建。这种理念和中国的儒家思想结合就使得中国的建筑群整体与局部相结合,使得中国的建筑具有强烈的文化意味。当这种布局思想和堪舆之学相结合时,就使得我国的建筑既具有浓厚的使用精神又渗透着中国人的宇宙观、人生观和审美理想,充满了既理性又浪漫的艺术精神,展现了中华古民的无比智慧和独特风采,也展现了中华传统建筑的强烈个性和艺术魅力。

  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孕育出了令人惊叹的文化硕果,我国的建筑文化无疑是其中优秀的一枝,不仅给中华民族留下了优秀的建筑文化,也为世界建筑史创造了奇迹,然而在近代伴随着西方文明的冲击,我国的建筑也受到了西方建筑的冲击,随之而起的是现代化的建筑传统建筑正在销声匿迹,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应该如何面对?

  向西方学习是必不可免的,因为现代建筑设计方面中国的建筑设计总体水平确实不如西方,学习固然重要,然而在学习的过程中要有所选择不能一味的照搬,要和中国的文化接轨。其次,在学习的同时还要保存传统建筑文化的精髓,要使中国的传统文化要与现代社会相结合。

  我国的传统建筑不仅受到了西方建筑文化的冲击更受到了现代社会文化的冲击。当社会向市场化、世俗化转变之时,建筑从过去更为重视具有恒久价值的审美感受、意识形态的超越性力量、统治者的意志和权威,以及精英阶层的文化趣味,转为重视和强调现实的功利、即时需要、时尚潮流等等。建筑也就从文化和物质的结合体变成了一种商业行为。这种变化更大的体现在城市建筑上面,丰富多彩的传统城市建筑被磁砖贴面、蓝玻璃的现代建筑所取代。建筑在变的世俗化的同时也越来越重视它形式功能实用性功能受到忽视,城市建筑中的广场就是最好的代表。然而建筑本身就不是孤立的存在,它和社会、自然相结合,构成了独特的建筑文化,因此建筑文化从其本质而言也是一种环境文化。在这种建筑理念的指导之下,建筑不仅要具有形式上的功能更要有实用性的功能。因此,伴随社会世俗化而进行的建筑世俗化在扼杀着建筑的本质,当然也在侵蚀着中国传统建筑文化。

  面队这样的状况我们不得不思考我们的建筑究竟要走向何方,我们的传统建筑文化还能够支撑多久的浸蚀。城市建设的同时形式性功能固然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它牵扯到城市形象,然而我们也不能忽视使用性因为使用才是建筑最本质的功能。要把传统建筑文化和今天的城市建设完整的结合起来。最求现代与传统,典雅与华丽相结合的建筑形式。将传统建筑文化与现代社会结合。

  相信不久的将来我国的建筑事业会取得更大的发展,我国的建筑文化也会愈加丰富多彩。

【中国传统建筑中渗透性手法研究论文】相关文章:

建筑设计中绿色建筑理念研究论文01-24

建筑中庭空间景观处理手法探析论文01-15

建筑施工中的电气工程监理研究论文03-04

建筑电气节能设计中的要点研究论文02-20

房屋建筑施工中节能技术研究论文02-18

楚辞中的古代建筑艺术文化研究论文11-03

关于建筑研究的论文03-24

古代体育建筑研究论文03-17

渗透性思想政治论文特点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