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

《有趣的一寸虫》大班教案

时间:2024-10-23 08:45:24 宜欢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有趣的一寸虫》大班教案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有趣的一寸虫》大班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有趣的一寸虫》大班教案

  《有趣的一寸虫》大班教案 1

  活动目标:

  1、在测量过程中养成做事细心认真的学习态度,体验测量成功的快乐。

  2、学会用首尾相接和做记号的方法测量不同动物身体各部位,能对测量结果进行简单记录。

  3、喜欢将自己探索的过程及结果和同伴交流分享,学会分析解决测量中遇到的问题。

  活动准备:

  课件、“一寸虫”卡片若干;小图片若干(知更鸟的尾巴、巨嘴鸟的嘴巴、斑鹭的腿、蜂鸟的全身)、笔若干。

  活动过程:

  一、通过故事激发幼儿兴趣,引出活动内容。

  出示课件,提问:“这里是哪里,它是谁?”问:“一寸有多长”

  二、运用“一寸虫”测量不同动物的部位,探索测量方法,初步学会运用首尾相接和做记号的方法进行测量。

  (一)运用多条一寸虫测量知更鸟的尾巴。

  1、出示课件,介绍一寸虫,讲述知更鸟请一寸虫帮忙量尾巴的故事。提问:猜猜知更鸟的尾巴有多长?

  2、幼儿用一寸虫量知更鸟尾巴的长度。

  3、幼儿交流测量的结果和方法,解决测量中出现的问题。

  (二)出示课件,观看一寸虫测量知更鸟尾巴的片段,共同总结首尾相接的方法。

  观察课件,引导幼儿总结一条一寸虫量知更鸟尾巴的`方法。提问:一寸虫是怎样量的?它把身体的什么地方连接在一起呢?

  (三)用一条一寸虫测量三种动物身体的不同部位。

  1、出示课件,提问:又有许多的朋友想找一寸虫帮忙,你认识它们吗?

  2、幼儿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一种鸟类图片测量长度。要求:只能用一条一寸虫进行测量。

  3、幼儿交流测量结果,总结测量方法,鼓励幼儿测量时要认真、仔细。

  5、看课件,幼儿检查自己测量的结果。用一条一寸虫进行测量。

  四、游戏:量一量。

  1、用一寸虫量一量五官,再次体验测量的方法。

  2、两个小朋友合作测量。交流测量结果

  五、结束部分

  讲诉故事的结尾部分,当一寸虫碰到夜莺,是怎么逃脱的。(因为他有数学家的脑袋,他能快乐的解决困难)。在今后我们也会碰到很多困难,我们也能快乐的解决,因为我们也有数学家的脑袋。

  《有趣的一寸虫》大班教案 2

  活动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操作活动,引导幼儿学习首尾相接的测量方法,并能用简单的语言描述测量结果。

  过程与方法:在测量过程中,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体验测量带来的乐趣,并培养幼儿的耐心和细心。

  活动准备:

  教具准备:一寸虫卡片若干、各种动物图片(如知更鸟、巨嘴鸟、蜂鸟等)、磁性黑板、记录表、笔。

  学具准备:幼儿人手一份一寸虫卡片、动物图片、记录纸和笔。

  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

  故事导入:教师讲述一寸虫的故事,激发幼儿的兴趣。

  “在一个美丽的森林里,住着一条一寸长的小虫子,它叫一寸虫。有一天,它遇到了许多动物朋友,它们想让一寸虫帮忙测量身体的某个部位。小朋友们,你们想知道一寸虫是怎么测量的吗?”

  引出主题:教师出示一寸虫卡片和动物图片,引导幼儿认识一寸虫和动物,并引出测量活动。

  二、基本部分

  学习测量方法:

  教师示范如何用一寸虫测量知更鸟的尾巴长度,强调首尾相接的测量方法。

  引导幼儿观察并理解测量方法,鼓励幼儿尝试自己测量。

  幼儿操作:

  教师分发动物图片和一寸虫卡片给幼儿,要求幼儿用一寸虫测量动物身体的某个部位(如巨嘴鸟的嘴巴、蜂鸟的全身等)。

  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幼儿解决测量中遇到的问题。

  记录测量结果:

  教师引导幼儿将测量结果记录在记录表上,鼓励幼儿用简单的语言描述测量结果。

  教师检查幼儿的.记录表,给予肯定和鼓励。

  三、结束部分

  分享交流:

  教师请幼儿分享自己的测量结果和测量过程中的感受。

  教师总结测量方法,强调首尾相接的重要性。

  延伸活动:

  教师引导幼儿思考:“除了用一寸虫测量,我们还可以用什么方法来测量物体的长度呢?”鼓励幼儿探索其他测量方法。

  活动反思:

  活动亮点:

  通过故事导入,激发了幼儿的兴趣和参与度。

  通过实际操作,幼儿掌握了首尾相接的测量方法,并能用简单的语言描述测量结果。

  活动过程中,教师注重引导幼儿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培养了幼儿的观察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活动不足:

  部分幼儿在测量过程中不够细心,导致测量结果不准确。

  部分幼儿对测量方法的掌握还不够熟练,需要进一步加强练习。

  改进措施:

  在未来的活动中,可以增加一些练习环节,帮助幼儿巩固测量方法。

  在活动过程中,教师可以多给予幼儿一些鼓励和肯定,提高幼儿的自信心和参与度。

  《有趣的一寸虫》大班教案 3

  活动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故事情境,学习使用首尾相接的方法进行简单测量,并理解测量单位“一寸”的概念。

  过程与方法:在动手操作中,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比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记录测量结果。

  情感态度:激发幼儿对数学的兴趣,体验测量活动的乐趣,增强自信心和团队合作意识。

  活动准备:

  教具材料:一寸虫卡片(可自制)、动物图片(如知更鸟、巨嘴鸟、蜂鸟等,带有可测量部位)、磁性白板及笔、记录表。

  环境布置:创设一个森林背景,布置成故事场景。

  经验准备:幼儿已初步了解长度单位的概念,如“长”、“短”。

  活动过程:

  一、导入环节(5分钟)

  故事引入:讲述《有趣的一寸虫》故事开头,介绍一寸虫的特点(身体每一节正好是一寸长),并引出测量任务。

  提问激趣:一寸虫遇到了哪些动物?它们需要一寸虫测量什么部位?

  二、探索测量(15分钟)

  示范测量:教师使用一寸虫卡片,示范如何首尾相接测量知更鸟的尾巴长度,并记录在记录表上。

  分组操作:幼儿分组,每组选择一种动物图片,使用一寸虫卡片进行测量,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幼儿交流测量方法。

  分享交流:每组派代表分享测量结果和遇到的问题,教师引导幼儿讨论解决方法。

  三、深入探索(10分钟)

  挑战测量:增加难度,如测量巨嘴鸟的嘴巴宽度或蜂鸟的全长,要求幼儿思考如何更准确地测量并记录。

  策略讨论:引导幼儿讨论如何避免测量误差,如标记起点和终点、使用多条一寸虫拼接等。

  四、总结提升(5分钟)

  回顾总结:回顾测量过程,强调首尾相接的重要性,以及记录测量结果的方法。

  情感升华:讨论一寸虫虽小,但能用自己的特长帮助他人,鼓励幼儿在生活中也要善于发现自己的`优点,乐于助人。

  五、延伸活动(可选)

  创意测量:提供其他物品(如书本、积木等),让幼儿尝试用一寸虫或其他物品进行创意测量。

  家园共育:邀请家长与孩子一起制作一寸虫,并在家中寻找物品进行测量,记录测量结果,增进亲子关系。

  活动反思:

  观察幼儿在测量过程中的表现,评估其理解能力和操作技能的掌握情况。

  根据幼儿反馈,调整后续数学活动的难度和形式,确保活动既有趣又富有挑战性。

  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寻找更多测量的机会,将数学知识融入生活,培养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有趣的一寸虫》大班教案】相关文章:

一寸虫大班主题活动教案03-23

《一拳一尺一寸》大班教案03-23

《有趣的叶子》大班教案03-19

《有趣的钟表》大班教案03-24

有趣的报纸大班教案03-23

有趣的叶子大班教案03-22

有趣的管子大班教案03-22

有趣的气球大班教案03-22

《有趣的弹性》大班教案0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