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管理毕业论文

从企业视角,分析产业内贸易的成因

时间:2021-01-28 19:40:18 企业管理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从企业视角,分析产业内贸易的成因

  导读:逐步成为国际贸易分工的主要趋势。产业内贸易自20世纪60年代在欧洲率先兴起以来。是对产业间贸易最好的诠释。

  论文关键词:国际贸易,产业内贸易,产业间贸易

  引言:

产业内贸易自20世纪60年代在欧洲率先兴起以来,逐步成为国际贸易分工的主要趋势。无论是发达国家之间,或是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还是发展中国家之间,产业内贸易从无到有,从有到多,都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所谓产业内贸易是指一国既出口同时又进口某种同类型的产品。这些同类产品在生产要素投入上相近,在使用用途上可以相互替代。从海关统计的角度来说:指按SITC(国际贸易商品标准分类)至少前三位数相同的产品既出现在一国的进口项目中,又出现在一国的出口项目中。例如一国既出口小汽车又进口小汽车。产业内贸易现象的出现是传统比较优势理论和要素禀赋论无法解解释的。根据比较优势理论,国家间总是按 “两优取其重,两劣取其轻”的原则,参与国际分工,既一国专门生产比较最有利的产品,而另一国专门生产其不利程度最小的产品,而且这个比较优势是以成本和价格的优势为体现的。而要素禀赋论则从要素投入的角度,将比较优势具体到各投入要素上,认为一国总是出口本国要素相对丰富的产品,而进口要素相对贫乏的产品。这两个理论产业间贸易,是对产业间贸易最好的诠释。根据这两个理论,两国之间的经济水平差异越大其国际贸易量就会越大。但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经济发展水平相近的国家之间的贸易量却比经济水平差异大的国家之间的国际贸易量大。产业内贸易的出现,是否是对这两个理论的在国际贸易分工实践中的否定呢?面对产业内贸易,国内外学者对其成因进行了广泛的研究,主要有以下几种说法核心期刊目录。

  1.影响产业内贸易产生的原因

  1.1产品差异化

  指进行产业内贸易的同类产品,由于其质量性能、规格型号、使用材料、外观、商标牌号、广告推广、售后服务等一系列影响企业产品竞争力的因素的差异,而促使企业获得比较优势,满足了各国消费者对差异产品的追求或偏好,从而促进产业内贸易的形成。

  1.2规模经济

  所谓规模经济指的是由于生产规模的扩大而带来的生产效率的显著提高或生产成本的节约。企业生产规模的扩大,可以降低单位产品的生产成本,从而提高了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从而使原本不具备比较优势的产品,由于成本的降低而具有了比较优势。而与此同时,规模经济也制约了厂商生产产品的种类,即专注于生产某一产品的一种或少数几种款式,从而促进了产业内贸易的形成。保罗.克鲁格曼在企业规模经济和垄断竞争的市场结构基础上,建立了PP-ZZ模型,并从这一模型中得出了贸易的基础不一定是两国之间的技术或资源禀赋的差异而造成的成本价格差异,扩大市场获得规模经济从而降低生产成本,也是贸易发生的原因。所以,规模经济是产业内贸易的重要原因。

  1.3需求偏好相似论

  与传统比较优势理论和要素禀赋理论从供给的角度对国际贸易的成因进行分析不同,1961年,瑞典经济学家林德从需求的角度,对产业内贸易产生的原因进行了探寻。提出了需求偏好相似论,认为收入水平接近的国家其需求具有相似性,因此需求也就具有了重叠性,这为一国的企业寻找国际市场提供了可能性。而且国家之间的相互需求重叠部分越大,表示其需求结构就越接近,一国的产品就越容易出口到另一国,两国之间的贸易量就越大。

  1.4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美国经济学家弗农提出了产品周期理论。认为产品是有生命周期的,在不同的生命周期内,由于生产产品技术的创新程度不同,熟练程度不同,产品的价格也不同。在创新阶段,发达国家主要针对本国的.需求进行生产,基本上不出口。随着生产技术不断成熟产业间贸易,产品开始向其他发达国家出口,其他发达国家厂商也开始模仿或引进这种生产技术,由于这些国家不需要研发费用,所以竞争力可以与创新国相匹敌,所以这些国家开始向发展中国家和创新国出口。随着生产技术的进一步推广和标准化,创新国的研发优势渐失,发展中国家的生产优势较强,开始反过来向创新国和发达国家出口该产品。由于这个过程的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即发达国家停止生产和在发展中国家完全生产该产品有个渐近过程,所以在这期间就出现了一国既进口又出口同类产品的现象。

  1.5其他外在因素

  1.5.1国家地理位置的影响

  两个国家的地理位置越近,进行产业内贸易的机会就越多。由于两国之间的运输距离较近,甚至比国内的某些地区市场还要近,所以运输成本较低,一国向邻国出售产品的成本受国界的影响就越小,所以使同类产品出口具有可能性。

  1.5.2国家政策的影响

  一国在一段时间内,鼓励出口,通过运用不同的优惠政策,降低了本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出售商品的成本,提高了本国企业与外国企业在同类产品的竞争力,从而使本国企业向别国出口同类产品的成本降低,从而获得了比较优势。

  1.5.3经济一体化趋势的不断发展

  在经济一体化区域内,商品、资本和劳动力可以突破国界自由流动,使得区域内的企业获取资源的渠道和销售产品的市场范围从本国扩大到整个区域一体化组织内。这与要素禀赋论假设生产要素只能在一国内流动,而在国际间不能自由流动是相矛盾的。由于要素的自由流动,改变了区域内各国的生产要素投入的格局,出现了要素价格均等化趋势,所以区域一体化范围内的国际贸易更多地表现为产业内贸易。

  以上分别从产品供给、产品需求和国家政策等不同层面探寻了产业内贸易产生的原因。在这些因素之中,哪些是基本因素哪些是偶然因素呢?各个因素对产业内贸易产生起着怎样的作用呢?为了弄清这些问题,需要找到分析问题的共同支点。传统贸易理论,从国家的角度对国际贸易的产生进行了解释,认为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是一国的绝对优势或比较优势,并且认为一国的优势就是一国某个产业的优势也理所当然的成为这个产业内企业的优势,而忽视了企业的贸易主体地位。但“国际贸易,实质是企业贸易”,波特认为“在国际市场上竞争的是企业而不是国家” ,所以从企业微观主体参与国际竞争的角度对各因素进行分析有利于我们深入理解产业内贸易。另外产业间贸易,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的不断深入发展,企业尤其是跨国企业越来越能够摆脱国家的束缚,在全球内配置资源,销售产品。这些为从企业视角进行分析问题,提供了现实的依据核心期刊目录。

  2.三国三企业产业内贸易产生的演绎模型

  2.1模型假设:

  (1)世界上有三个国家,A和B是发达国家, C是发展中国家

  (2)三国各有一个企业,每个企业都是本国的市场领导者,并且企业生命周期很长,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发展

  (3)处于垄断竞争市场状态下

  (4) A国的A企业生产X1产品;B国B企业生产X2产品; C国C企业生产X3产品。X1,X2, X3都是工业制成品, X1和 X2是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两者可以相互替代。X3是劳动密集型产品;三国对X1, X2,X3都有市场需求。

  (5)三企业都是先以本国市场作为首选市场

  (6)生产要素(劳动、资本)在两国之间不能完全自由流动(即流动是有障碍的),在国内可以完全自由流动

  (7)假设企业不会向其他国家进行直接投资,既将跨国公司的内部贸易排除在外

  2.2模型阐述:

  2.2.1三国三企业的演绎过程阐述:

  开始A国、B国、C国没有贸易往来,A国的A企业在本国生产销售X1产品,B国B企业在本国生产销售X2产品,C国C企业在本国生产X3。随着A企业生产的规模不断扩大和各国自由贸易化程度的不断提高, A企业发现国内市场的市场份额再无扩大的空间,于是A企业将目标市场扩大到其他两国。比较B国与C国, B国和C国对A国A企业生产的X1产品需求的强度是不同的,因为B国生产的X2产品是X1产品的替代品,所以C国对X1产品的需求相对于B国要强一些,因而首先将C国作为自己的主要市场是A国A企业的较优选择。相同,B国的B企业也率先将C国作为主要目标市场,B国B企业向C国出口X2产品。因为X1、X2产品的要素投入与X3产品要素投入差异较大,所以A国A企业和B国B企业通过要素优势就可获得比较优势。于是A企业和B企业开始向C国出口X1、X2产品,C国C企业向A国和B国出口X3产品。随着贸易的不断进行,C国国内对X1 、X2产品逐渐熟悉起来,充分发挥干中学的作用,加强向资本密集型产品的转化,开始生产X1 、X2产品的仿制品。A国和B国的X1 、X2产品逐渐失去了出口竞争力,C国反过来,也可以向A国和B国出口X1 、X2产品产业间贸易,于是在一定时期内,C国与A国和B国之间的进出口产品呈现相同或相似状态。在A企业和B企业共同向C国出口X1 、X2产品的过程中,两企业为了争夺C国市场开始展开了竞争,为了在竞争中处于领先地位两企业不断地进行技术创新,由于两企业的要素优势相当,所以仅仅只靠要素投入获得的优势是无法在市场竞争中取胜的,必须寻求其他的提高产品竞争力的源泉。与此同时。两企业(A国A企业和B国B企业)也发现,在将C国作为主要市场的同时,对方在目标市场中的地位也在不断上升。因为,尽管两企业生产的产品是相似替代品,但消费者的偏好随着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呈现出多样化趋势,所以两国彼此存在需求市场,于是两企业在充分分析消费者需求的基础上,实行差异化产品策略,来获得目标市场的认同。而在差异化过程中,两企业各自形成了产品差异化特色,于是各自集中专业化大规模生产本企业的特色产品,来满足本国与对方国家的消费者需求,从而出现两国互相进出口同类产品的现象。2.2.2模型演绎说明(以上分析,是建立在以下的认识的基础之上的)

  2.2.2.1不断获取利润是企业向国外出口产品的动力,所以此模型是从需求角度对贸易的成因进行分析的。

  2.2.2.2在选择出口产品时,企业总是率先选择国外现有市场的尚未满足的需求,然后才会选择现有市场已经有企业在服务但本企业能够提供更好的满足的市场,或者是企业在原有市场基础上,引导消费者消费从而创造需求。所以产业间的贸易是先于产业内贸易的。

  2.2.2.3当企业做出出口决策后,会依据市场需求提供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所以会从产品、价格、渠道和促销策略方面进行努力提高企业产品竞争力。

  2.3模型分析:

  2.3.1一国企业出口决策过程

  对各国的各企业来说,要想在国际贸易竞争中拓宽市场,最重要的是要提高本企业产品的出口竞争力。影响企业出口的因素有很多,下面通过一企业进行出口决策的流程图,来说明影响因素的作用。

  2.3.2具体总结,影响一国一企业出口竞争力的因素包括:目标市场的消费需求(D)、出口企业产品相对于目标市场国家企业的比较优势(S)、两国之间的贸易政策(P)、影响两国贸易开展的其他外在偶然因素(O)。

  假设Q为A国A企业(或B国B企业)的出口量,则出口量函数关系式表达为:Q=f(D, S, P产业间贸易,O)。在短期内,对于两国之间的贸易政策(P)和影响两国贸易开展的其他外在偶然因素(O),是企业无法通过主观努力能够改变的。而且这两个因素,在短期内变动较小,所以在短期内我们可以看成是常量。在短期内影响企业出口的因素主要企业产品的优势(S)和B国的市场需求(D)核心期刊目录。

  因此短期内出口量函数关系式表达可以写为:Q=f(S ,D)。

  首先看看出口企业产品相对于目标市场国家企业的比较优势(S)。各国各企业提高本企业的竞争力的手段包括降低产品成本、实行产品差异化或实行产品集中化等。只有提高企业的竞争力,才能获得出口优势。企业的成本优势可以通过要素投入优势获得、可以通过规模经济获得、也可以通过降低消耗获得。

  其次,我们来分析一下市场需求。无论是A国A企业出口X1产品,B国B企业出口X2产品,还是C国C企业出口X3产品,首先目标市场要有市场需求。尤其是对要素投入相似产品的需求更具有特殊性。正如林德的相似需求理论阐述的那样,产业内贸易在收入水平相似的国家之间发生的频率较高。

  3.各个影响因素的地位与作用

  在进行以上分析的基础上,我们再对影响产业内贸易的各个因素进行分析。市场需求的相似性、企业竞争力的比较优势是产业内贸易进行的必要条件;要素投入的优势、规模经济、产品差异化并不是产业内贸易产生的必要条件,它们只是提高企业竞争力和促进产业内贸易形成的一个方面。而国家政策和其他外在偶然因素则是产业内贸易形成的助推器,也是影响产业内贸易的偶然因素。传统比较优势理论和要素禀赋理论,是从一国的要素的优势入手寻求比较优势的源泉的,而现代企业则扩大了提高比较优势的渠道,例如产品差异化、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规模经济、获得国家的政策支持等,由于比较优势源泉的扩大,摆脱了要素禀赋的束缚。由此可见,产业内贸易并不是对比较优势原理的否定,而是比较优势原理的扩展。产业内贸易是产业间贸易的进一步发展,是国际贸易分工不断深化的表现。

  参考文献:

  1、安佳著请给我想要的[M]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0年3月第一版第195页

  2、伯特尔.俄林著逯宇铎等译区际贸易与国际贸易[M] 华夏出版社 2008年8月北京第一版第177页

  3、喻志军产业内贸易研究—兼论中国的贸易优势重构[M] 企业管理出版社 2009年3月第一版

  4、金祥荣主编国际经济学:前沿理论和发展方向[M] 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8年3月

  5、刘钧霆产业内贸易研究的新发展:文献综述经济研究导刊[J]2008年第3期第155页~157页

  6、胡昭玲产业内贸易与垂直专业化贸易比较及启示国际经贸探索[J] 2007年6月第23卷第6期第10~11页

  7、高敬峰水平型与垂直型产业内贸易区分研究商业研究[J] 2008年10月第378期第32~36页

【从企业视角,分析产业内贸易的成因】相关文章:

企业纳税筹划的成因与风险防范分析05-28

学风建设中学习内驱力不足成因分析论文03-20

关于企业纳税筹划的成因与风险防范分析02-10

浅谈关于企业纳税筹划的成因与风险防范分析02-17

从生态视角解读《狼图腾》07-05

从生态主义视角解读《黑暗的心》02-05

从地方工科院校的分析视角论述MBA学位论文的提升策略论文03-14

营销道德失范的成因分析06-25

从我国古典文学的视角看《春香传》05-24

从行政法的视角浅析药品回扣治理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