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大全

领导力与执行力的相互关系

时间:2020-12-07 18:52:25 常识大全 我要投稿

领导力与执行力的相互关系

  导语:下面小编为您推荐文章领导力与执行力的相互关系,欢迎阅读!

领导力与执行力的相互关系

  一、领导力和执行力浅析

  在民营企业这么年了,提升领导力、提升执行力的声音,成为许多老板的口头语言,特别是要求提升广大员工的执行力,达到空前绝后的程度。许多老板认为,只要他今天发出指示、作出安排,明天就完成,或者通宵达旦去完成,那就是执行力高的表现,至于接受指令的人,有无能力去完成、如何去完成、能不能够完成等,均不在老板考虑之例。不要过程,只要结果,曾一度成企业管理人员的流行语言。很多老板认为制度得不到有效执行,员工提供不了满意的结果,员工执行力偏弱影响了企业的发展。其背后隐含的含义是只要员工的执行力得到提升,公司的业绩就会上升。但是,问题的另一面是,企业管理不健全、流程混乱、领导不力、领导自身做得不到位、政策朝令夕改或久拖不决等问题。管理者的领导力弱与员工执行力差,成为很多成长性企业面临的管理困境,领导很疲惫,员工很无奈。

  领导力和执行力是一个硬币的两面,往下看是执行力,往上看是领导力。执行力本质上是一种有结果的行动,强调的是结果;领导力本质上是一种让下属自愿服从的能力,强调的是让下属自愿服从,而不是强迫。领导力的培养和执行力的提升都是在追求业绩的高效达成,只不过出发点是从谁开始的问题。

  在组织体系内,员工和管理者担任角色不同,履行职责各异,对组织业绩的达成发挥不同的作用。员工是个人贡献者,需要交付让客户满意的产品和服务。因此,员工需要做好自我管理,掌握履行岗位职责和完成工作指令的知识和技能,需要具备结果导向、客户导向和百分之百责任的思维和意识。

  所谓管理就是组织一群人完成同一目标的过程。管理者就是发挥团队的能力达成目标的指挥者,因此,需要启发团队愿景,激励团队,帮助团队获得达成目标的能力。兵家孙子说:上下同欲者胜。打仗如此,企业管理亦如此。在完成组织目标,实现组织业绩的过程中,需要管理者和员工共同发挥作用,既不是员工的执行力单独发挥作用,也不是管理者的领导力单独发挥作用,而是两者进行化学反应,共同一致结合相向面对绩效的达成。

  二、管理者在员工执行过程中的作用

  管理者是通过发挥员工的能力,从而实现组织目标的达成。作为管理者,首先要下属谋划愿景,其次要让下属明白,实现这个愿景,什么是最重要的;第三、需要发挥什么样的作用,在整个组织中,其角色和作用是如何得到体现的。特别是在多种工作职责中,哪几项职责是最重要的,需要把精力更多地投入在哪些方面等等。按照既定的.业务流程,一项任务可以分为事前、事中和事后,管理者在这三个环节中发挥的作用是不同的。在事前环节,管理者需要告知员工工作指令,帮助员工制定工作计划;在事中环节,管理者需要设计科学的流程,加强程序化管理,对过程进行指导和纠偏;在事后,管理者需要给予反馈、评估和激励。

  1、明确是一种力量

  很多管理者在布置工作任务时,喜欢员工通过“悟性”去“揣摩”和“领会”意图。对悟性较高的员工表现出喜爱,也会关注更多。而实际上,管理者需要做到的就是让员工清楚地知道工作要达成什么样的结果。明确是一种力量,模糊是对执行最大的伤害。管理者要清楚地告知,而不是让员工揣摩。对指令的要求和结果双方有了清楚和统一的认知,才会更有助于执行。结果定义是执行的起点,定义越清楚,执行越容易达成。

  2、计划是执行的起跑器

  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在执行的过程中,计划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计划好比是赛跑的起跑器,有了计划,执行就有了强劲的助推力。

  凡是工作,必有计划。计划是指根据对组织外部环境与内部条件的分析,提出在未来一定时期内要达到的组织目标以及实现目标的方案、措施、途径。计划是围绕目标而制定,不同的目标,需要不同的资源和动作。脱离目标谈计划,就好比在大海上航行而没有灯塔作为指引,不知漂向何方。对任务进行执行,谁来制定计划?也有不同的做法:一种观点是指令发出者需要制定实施计划;另一种观点是指令接受者制定工作计划。个人认为:人们更愿意执行自己的计划。因此,制定工作计划需要指令接受者来完成,但整个过程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自下而上,指令接受者根据指令制定工作计划;第二阶段是自上而下,指令发出者对工作计划进行指导和纠偏。通过双方的互动,最终制定科学合理的计划。

  3、流程和程序化是保障有效执行的通道

  当工作任务没有完成的时候,管理者一般会认为是员工执行不力导致的,而很少从制度和流程的角度上寻找原因,特别是有的老板,这种认识基本上是根深蒂固。比如在一家公司,每次开月度会议的时候,采购部的经理就会很紧张,因为总经理对供货及时率很不满意。每次开会,总经理就批评采购部经理执行不力。但事实是,影响供货及时率的因素,包括销售部的工作指令单下达的准确性和时间节点,生产部领用单下达的时间节点,采购部物流采购的时间,品管部原料入库检验的时间,甚至有资金不到位等因素的影响。也就是说,供货及时率的达成受到四个以上部门的相互影响。总经理批评采购部经理是没有问题的,采购部是供货及时的主责部门,但是简单归结为执行不力是不妥当的。因此,需要重新对流程进行了优化,对销售部下达工作指令单和生产部下达物料领用单进行了时间明确;对供应商供货的时间进行了调配,以利于品管部进行入库检验。通过流程的优化,才使供货及时率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4、跟踪、检查体现管理者的能力水平

  很多管理者认为一个指令安排下去,员工就会执行。对过程的跟踪和辅导常常忽视,或者根本就不重视,导致执行的结果不尽如意。跟踪和检查是对执行过程的反馈和纠偏,保证执行不拐弯。

  跟踪和检查主要有几种不同的方式:报表系统、会议系统和直接沟通等方式。报表系统提供事实和数据,会议系统解决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这两个方式都比较正式。直接沟通则灵活很多,随时随地都可以进行。在跟踪的过程中需要把握几个原则:效率原则、例外原则、关键要素原则、关键节点原则、行动原则等。

  一般来说,管理者布置任务后,可以由自己进行检查,也可以交由专门的第三方部门进行检查。检查过程中需要把握好节点控制技术,所谓节点控制是将行动计划分解成各项活动,用一定有效的方式对交接点、时间控制点进行控制与检测。管理的关键要管理预期,节点控制就是让双方的预期保持一致。节点控制就好比高速公路上面的路程提示牌,如果高速公路上没有路程提示牌,驾驶人员就不知道已经开到哪里了,到终点还有多少距离,始终处于不一种不确定的状态中。节点控制技术具有几个特征:节点控制的目的是保证执行不拐弯;节点控制关键在于控制预期;事项越重要,越紧急,节点频次就越高;节点控制的结果是保证每一个节点都是正常状态;节点控制是一种过程式的管理。

  5、评估和激励是执行的终点

  如果将执行体系理解为一个闭环的话,计划是执行体系的起点,评估和激励则是执行体系的终点。在执行结束后,管理者应当对执行的结果要给予反馈和评估,其目的一是确认执行的成效,二是帮助执行者总结、分析执行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固化优秀的做法。这个过程类似于联想的复盘技术,不是对结果的追究,而是对过程的还原,发现过程中的亮点和不足,使之形成集体性的记忆,提升团队的执行能力。

  激励不仅是一种技术,更多的是一种艺术。管理者需要充分发挥激励的作用,给予团队即时的奖惩。前福特汽车公司总裁艾柯卡认为:要使一家企业有活力、有朝气,激励就是一切,一个管理者能够激励他人,便是最大的成功。激励的方式和方法很多,关键的是要用心,让团队感受到不仅仅是一份物质的奖励,更是一种对团队能力的认可。

  三、领导力和执行力的交融

  提升组织的绩效,需要发挥管理者的领导力和员工的执行力,两种“力”作用在一起,才可能创造卓越绩效。实际上,领导力和执行力是交融在一起的,员工执行力的提升需要领导力的指导,管理者领导力的实现需要通过员工的执行达成。任何一种“力”都很难独立运作,脱离领导力的执行力是无源之水,脱离执行力的领导力是空中楼阁。因此,完成一项工作任务,需要管理者给予明确的指令,协助制定工作计划,设计科学的程序和流程,过程中给予指导和纠偏,执行结束后给予反馈、评估和激励,这样才能保障员工执行力的持久和强劲。

【领导力与执行力的相互关系】相关文章:

论阳光心态与执行力12-11

高校行政管理执行力的影响因素与对策论文04-11

企业行政管理体系与管理执行力的关系论文04-12

浅谈执行力的重要性06-27

医院执行力文化的构建论文11-05

企业领导力培训心得04-24

团队执行力培训心得05-26

执行力培训心得15篇04-23

企业执行力心得(精选13篇)05-29

企业执行力心得(通用13篇)0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