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

名人写的散文

时间:2020-12-04 18:59:16 随笔 我要投稿

名人写的散文

  有关名人写的散文,你知道多少,小编为您准备了有关名人写的散文,欢迎阅读

名人写的散文

  名人写的散文

  挑战偏见【1】

  当别人问我“你是女权主义者吗?”我有时不知道他们的潜台词是什么,这个“权”是什么“权”,是权利,还是权力?如果是指女人应该享有与男性平等的机会和权利,那么我就是女权主义者。

  如果是指用对立的态度向男性夺取“权力”,或是忽略男女性别差异,要求女人与男人做同样的事,然后才能平等,我就不能认同。

  毕竟,我们挑战的,是性别歧视的偏见,而不是男性本身。

  在中国,女性已达到创业者的1/3左右,全球前十名白手起家的女富豪中一半来自中国内地,这就是市场的力量。

  女性凭借在沟通、服务和团队协同能力方面的优势,在经济结构调整、服务业比重上升的今天显示出更强大的竞争力。

  但对女性的歧视和暴力依然广泛存在,有形无形的玻璃天花板依然制约着女性成长,这是不公平的表现。

  还有一种不公平,就是要求那些在职场上有所作为的女性必须独自完成所谓的“平衡”。

  “你是怎么平衡事业与家庭的?”是几乎所有女性精英必须回答的问题,似乎如果她们不能先把家庭“搞定”,就没有干事业的权利。

  更有趣的是,男性精英从来不需要回答这个问题,似乎他们的“私事”与事业无关。

  没有家庭层面的“伴侣”的支持和体谅,仅仅靠女人自己努力,就要“上得了厅堂,下得了厨房,斗得过小三,打得过流氓,生得了孩子,买得了新房……”,真是活生生地要逼出一代女超人了!

  有年轻女性问:“到底是干得好重要,还是嫁得好重要?”我觉得这是一个伪命题,为什么你需要让自己做这道选择题?干得好,是安全与独立,嫁得好是幸福感。

  二者兼顾不仅是女性的梦想,也是男性的追求。

  问题往往出在,你向“嫁得好”要独立与安全,向“干得好”要幸福感,结果可能都会失望。

  每位女性,都有自己的偶像,我的偶像是我的外婆。

  她出生于1911年辛亥革命期间的浙江绍兴。

  幼年时,按照旧传统,女人必须缠足,而且负责执行这一残忍任务的就是她的亲生母亲。

  因为疼痛,外婆彻夜哀号,终于让有了一些新观念的外婆的父亲无法忍受了。

  他说:“现在已经是民国了,大城市的女孩不再缠足,我看就算了吧。

  就这样,外婆的缠足被终止了,她有了一双半大不小的“解放脚”。

  而就是这双半大不小的解放脚,让她能够在17岁那年,为了逃离包办婚姻,半夜出逃,一路东躲西藏,风餐露宿,终于来到上海,进入一家手帕工厂做起缝纫工,后来创立家庭作坊……回头想来,一位不识几个大字的乡下女孩,要有怎样的决绝,才能克服恐惧,向一个未知世界迈出自主的脚步?

  我觉得那是生命对自由的渴望。

  这样的勇气,就是一代又一代女性内心的动力。

  女性的自由与平等,不是孤独的自我奋斗,而是一代人接一代人的接力奔跑。

  几许年少的梦【2】

  年少时,我们都有过许多愿望。

  在作文课上写的那篇《我的志愿》却都不是真的.,那是用来敷衍老师的,否则,才不会有那么多人愿意当老师、护士和社会工作者。

  有朋友刚刚当上老师,教授中学二年级的中文课。

  她给学生的作文题目正是《我的志愿》。

  一位男生在作文簿上说他的志愿是做一只狗。

  她气得几乎昏了过去,大叹这一代的孩子太不长进。

  假如她读过彼得梅尔的大作《一只狗的生活意见》,她也许不会小觑做一只狗这个愿望。

  作者从自己爱犬“仔仔”的角度看人类的世界,写出许多隽永的哲理。

  我已不记得自己许过哪些愿望了。

  有一年,跟旧同学们相聚,嫁人的嫁人,

  读书的还是继续读书,有几个同学的工作更要四处奔波。

  她们年少的愿望,好像都不是这些。

  有人很喜欢跳舞,说过要成为舞蹈家。

  也有人渴望成为运动员。

  几许年少的梦,都变成平淡的生活。

  我们曾经骄傲地以为自己出类拔萃,长大之后,才发现自己比不上别人,于是茫然不知去向。

  然后有一天,我们才终于明白,人要跟昨天的自己比较,而不是跟其他任何人比较。

  所有的梦想,都是用来回味的,不一定要实现。

  等待你的第二颗糖【3】

  很多年前,在国外的一所小学里,有八名学生被挑选出来带进一间房子。

  这时,一个陌生的男人走了进来,并且给每个孩子发了一颗糖果。

  男人说孩子们可以随意处置这颗糖果,但是谁能够等他回来后再吃就可以再获得两颗糖果。

  说完他就转身离开了。

  漫长的等待开始了,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

  终于,有一个孩子忍不住了,他把糖果吃掉了。

  接着,又有几个孩子也把糖果吃掉了,空气中弥漫着甜香。

  不过,仍有孩子忍受着诱惑在等待。

  后来男人终于回来了,那些没有吃糖的孩子真的多获得了两颗糖。

  实际上等待的时间也只有四十分钟而已。

  这是一个心理学实验——“延迟满足”。

  那个男人其实是一位心理学家,他追踪调查了这8个孩子20年。

  最后证明,凡是能够抵御短暂诱惑的学生,他们个性都比较坚韧,大多能走出困境获得成功。

  那么,这个实验的精髓是什么呢?是忍耐和等待,在未知结果的情形下,是否能安之若素地坚守。

  也许我们始终等不到那第二颗糖,但等待依然是有意义的,因为无限的可能性存在于等待的分分秒秒中。

【名人写的散文】相关文章:

柳庆为父写公开信的名人故事03-18

贺信的散文03-27

名人爱国故事:拒写悔过书的容国团12-06

朱自清散文02-03

韩愈散文中的叙事艺术02-01

关于创新的名人作文素材04-09

青春散文悼词10-30

孟子散文特色02-06

名人作文素材10-20

周国平散文中的孤独体悟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