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类毕业论文

艺术设计实验性课程的教学对策与管理方式

时间:2021-01-03 14:29:16 艺术类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艺术设计实验性课程的教学对策与管理方式

  艺术设计实验性课程的教学对策与管理方式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论文范文,欢迎阅读。

艺术设计实验性课程的教学对策与管理方式

  摘 要: 艺术设计学科的实验性课程建设强调教学的探索性与开放性,对课程形态与教学内容、教学策略与课题设计及作业编排、教材编写与课程总结等,都提出新的要求。

  因此其教学策略与管理策略,需要从学理层面、课程设计层面进行,以创新的视角加以展开。

  关键词: 艺术设计 实验课程 教学策略 管理方式

  在艺术设计教育的现实情景中,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普遍缺乏教育学理指引下的科学设计,缺乏国际视野及国外教学策略的参照及启迪,呈现出如倾向于社会实践及以项目为课题的实务型方式,如具有行业性质的明显商业色彩的竞标案例式方式,如过于强调工具性、服务性及职业技术教育倾向的方式,以及程式化的几近千篇一律的同质化现象。

  于是设计教育的发展呼唤真正作用上的改革与有价值的探索,而实验性课程就成为一种应该特别提出的概念与实践可能。

  一、学理特征与课程价值

  实验,是一个常用的词汇,如在科学技术活动中普遍发生的创新实验及各种类型的实验室,如基础教育中的实验学校和实验课程,如艺术界的实验剧团、实验乐团、实验电影,又如贡布里希认为,相对于古典艺术而言,20世纪的现代艺术是一种实验性艺术。

  于是在实验性的情境中,课程设计应从根本上转变知识格式化、教学手法简单化、课题作业类型化的状态,主张以设计活动的文化视野、资源寻找、创造性思维等本体进行研究,以形式语言、风格手法与个性化媒介炫技表现,以概念设计、时尚设计、交叉性设计为基本内容,以知识的先进性、课程的探索性、教学的过程性、课题设计的原创性作为着眼点,以学生实验性习性的养成与创新能力的培养为目标。

  学院是一个开放式的试验场,教室是一个创新性的实验室,艺术设计本身就是在实验的状态中形成的。

  我们应该超越那些文件中的规定性动作的限定,对课程结构、知识体系、教学内容进行一系列的重构,凸显实验性的特征,即多样化与选择性、时尚性与趣味化、概念性与前沿性、终极目标的模糊性与不确定性等。

  使实验性课程强调创意的极致化,在概念设计基础上发展前卫性设计乃至“反”的设计,在课题练习中强调作用、象征、符号、隐喻等修辞手法的运用,注重设计表达的文本形式,吸收积极健康的当代艺术的内涵与样式。

  因此,实验性是一种出发点,是一种根本的态度,是学院的责任或本色,也是一种教学的游戏规则。

  有什么样的教学目标,就会形成相应的课程形态与教学策略定位,以及相应的教学策略与管理方式。

  因此,实验性艺术设计的课程策略与教学管理,有别于以往一般情境中的模式与既成经验,在课程建构的学理性、教学策略的多元性、学习目标的开放性等方面形成自身特征。

  它在很大程度上是从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的层面展开,是建设性的、开放式的,并非被动的与纯粹技术性的,是一种具有创造性作用的工作。

  二、基础建构与课程策略

  实验性课程的建设有其自身的基础条件与出发点。

  如转变以往教学改革与课程实验缺乏学理支持的现象,强调研究课程理论,包括后现代课程观与教学理念,收集国内外课程改革的案例,讨论课程设计的方式策略。

  如要使课程改革与教学实验具有广阔的国际视野,研究国外艺术设计课程的'演化过程,跟踪前沿状态,尤其要收集分析国外院校的出题思路与方式,以及特定的教学习性。

  同时将聘任外籍教师担任单元课程教学常态化普遍化,不断进行平行课题的教学交流,从而使教学策略与国外常态面貌保持一致。

  如要关注相关专业领域的最新发展,从对多学科研究策略的借鉴中丰富课程设计的思路,不断寻找新的课程资源与新的知识点,总结形成有效的课程设计与教学改革策略。

  实验性课程的具体呈现形态,可以是以设计基础、设计策略、设计批评等课程为依托,可以以概念设计、跨专业的交叉性设计、边缘性设计课题为基本方式,可以在中外联合教学工作坊中得以强化,可以在毕业设计中得以集大成式地体现,等等。

  当然,实验性更是作为一种渗透到整体课程结构、内容及作业中的无所不在的要素、策略与作业方式。

  实验性课程应该有特殊的实施策略。

  如应该建立集体备课制度,在这种备课中制定课程目标,探讨课程的知识结构。

  如转变以往教学实验只是作为教师个人行为的现象,可以确定几个特定的讲题,由几位不同专长的教师分别精心备课并进行大课讲授。

  又如可以在课程标准的规定下,对课题性质的上限与下限达成共识,每位教师设计出具有个性化的、原创性的作业,大幅度转变以往大纲内容空泛致使作业千篇一律的现象。

  应该学习外籍教师的授课方式,增强讲课的专题性与连续性,扩充专业知识的信息量,增强案例分析的有效性与说服力。

  除在教学单元开始时集中讲授知识体系与策略要点外,在作业完成的过程中可连续安排讲座式的授课,可以穿插进行,也可以平均每天两节课左右进行。

  内容包括专业设计史片段、名家风格剖析、名著选读、实地考察,等等,以有效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寻找解题的多种切入点。

  要在教学内容中体现学院之外、毕业之后很难再学到的东西,远不止是熟记那些常识、概念、规则与数字,在一定程度上转变从始到终、由因至果的作业步骤,从“唯一解”发展为“可以解”,解读、设计语言与策略的抽象性、多元性与模糊性,具备在没有标准答案情境中的判断能力。

  三、课题设计与教学策略

  实验性课程的教学策略是课程策略及设计的具体体现,它要求将具有原创性的课题设计及作业编排作为最有作用的内容。

  实验性课程提倡教学的过程性与开放性,要求转变一般课程从布置作业到直取最终效果的缺少中间环节的简单化现象。

  教学过程包括由理论讲授、设计调研与案例分析,包括草图方案的讨论分析及师生互动,包括媒介试验、计算机辅助设计、效果制作及作业展示等层面构成,使得学生在多样的作业环节过程中,通过大量的方案草图的反复修改、综合性的文本制作等提高学习质量。

  在课程进行过程中,提倡能够抓住教学氛围的适度“失控”,强调教程的可变性及随机发展,更讲究课题展开与作业进行过程中的不厌其烦的反复与系列化,引导学生如何进行比较、判断、选择、移植、重构、综合、交叉,等等,在演绎过程中获得作业生成的机遇与求变的可能。

  视作业为一种视觉札记或形式文本,是真正作用上的习作,而不是表面完整的作品。

  作业过程可以是个人进行,也可以是小组合作完成,乃至不同专业方向的学生进行组合完成。

【艺术设计实验性课程的教学对策与管理方式】相关文章:

艺术设计课程教学实践论文12-14

对艺术设计制图课程教学中的几点探索论文10-24

浅谈高等教育艺术设计课程实践教学的改革论文10-29

识字教学的现状与教学对策的语文论文03-17

生成性课程资源艺术设计论文12-15

高校艺术设计实践课程探索论文12-12

艺术设计教育课程结构的优化论文10-27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基础课程教学改革论文10-27

工商管理教学问题与对策01-22

农村初中作文教学的困惑与对策分析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