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类毕业论文

对地方高校建设艺术设计工作室在重要性上的相关研究的论文

时间:2022-10-09 11:35:55 艺术类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对地方高校建设艺术设计工作室在重要性上的相关研究的论文

  一、地方高校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现状

对地方高校建设艺术设计工作室在重要性上的相关研究的论文

  现在,艺术设计专业在各地方高校得到很大的普及。区别于传统名校和专业艺术院校,各地方高校设计专业起步较晚,从学生生源、专业平台等方面存在较大差距,并成为了高校的障碍。这些差距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学生生源上的差距

  地方普通高校以二类、三类本科院校为主。笔者在对某市几所普通二类本科院校设计专业学生进行访谈时发现超过80%同学表示选择专业时并不了解所选专业,只是根据高考成绩进行的选择。其中超过一半的同学在学习了解专业以后,表示没有兴趣,无意成为一名设计师。相对于传统重点院校,地方普通院校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综合素质较弱;相对于艺术类院校,学生缺乏学习兴趣。这些原因最终造成了学校专业氛围差,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毕业生本专业就业了低的现状。

  2.学校硬件和教师配置方面的差距

  专业艺术院校和传统重点院校因为专业开设较早,各种硬件设施设备齐全,有经验的教师较多。地方普通高校在硬件设施方面大都在进行建设和完善,这一点会让课程设置受到限制。另外,地方高校在师资方面以青年教师为主,行业经验和教学经验尚浅,仍需一个能够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的环境和平台。同时,这些青年教师承担了大量的课程,完成课程教学和科研任务之余提升自身专业素养的时间少之又少。而经验的不足也会对教学产生一定影响。

  二、地方高校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地方高校在制定教学计划时往往模仿具有一定办学经验的高校。但传统的分班授课、分段授课的模式虽然体系全面,但也体现出了一些问题。传统的教学中老师以“讲授”为基础,课堂、教师和教材为中心,注重知识讲解。学生普遍觉得这种教学模式单调乏味,很难提起兴趣。笔者在访谈中发现,不少学生被动地学习,只为顺利拿到毕业证。这样的现状和教育的初衷背离,也是对教育资源的一种浪费。

  经分析,笔者认为地方高校艺术设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1.学生普遍缺乏创造力

  长期以来,艺术设计的课程基本分为基础课( 美术技能训练课) ,专业基础课(专业技能训练) 和专业课(专业设计课) 三个阶段。在课程的具体实施上基本都是采用老师讲学生听,教师布置课题,学生完成课题这种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在此过程中,教师统一讲授,没有针对性,对艺术设计这种以创意为核心的学科而言是不适合的。学生被教材、教室束缚,被动接受,缺乏兴趣。这些因素最终导致了教师授课缺乏个性,学生思维禁锢,缺乏创造力。

  2.学生实践能力欠缺,求职困难

  艺术设计是一门应用型的学科,设计实践能力对学生尤为重要。求职时,具有实践经验的同学更容易被用人方看中。例如招聘时,设计能力相当的毕业生中,善于沟通和协调的能够更快地找到工作。由此可以看出设计的实践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它不单是指设计技能本身,还包含了语言表达、沟通协调、项目管理等多方面技能,而这些技能恰恰是传统课堂教学模式无法带给学生的。

  3.青年教师缺乏提升专业素质的机会

  在地方普通高校中青年教师大都在完成学校学习后直接进入高校工作。就应用性学科的教学而言,教师的实践能力和经验有着重要作用。但青年教师走出学校又再步入学校,课程教学、科研项目、职称评定、学生工作等占据了他们绝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即便希望在成为优秀教师的同时也成为真正的设计师,有意愿在教学工作之余承接设计项目,也没有足够的精力去宣传自己和建立自己设计团队。因此,缺乏提升自身专业技能的机会和平台成为了高校青年教师职业发展中的巨大障碍。

  三、建立工作室的作用

  工作室制是借鉴德国“包豪斯”教学的成功之处,结合现代艺术设计教育的特点,在教学的不同阶段将学生导入若干个方向不同的工作室进行实践训练,各工作室结合市场特征进行教学。为了解决上述艺术设计专业教育中的问题,帮助跨越发展中的障碍,有的地方高校已经开始尝试建立工作室,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这些工作室突破了传统课堂的限制,丰富了教学的形式,培养学生的专业实践技能,为社会输送了大量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并存的人才。纵观各高校状况,总结建设艺术设计工作室的主要作用有以下几点:

  1. 有利于青年教师的专业发展

  设计专业工作室的运行中大都以实际项目为核心,教师参与并组织、指导学生进行设计。在设计专业上有所建树是很多青年教师的理想。参与实际项目可以提升其实践能力,帮助累计实际经验,将理论知识融会贯通,加强理解和运用。这不仅有助于其自身设计素养的提升,也有利于更好地传道授业,使其成为真正的设计师和经验丰富的教师。

  另外,教师不仅是学生在学习道路上的引路人,也应该是学生们职业发展道路上的榜样。如果教师能以优秀设计师的身份面对学生,以自身的专业素质影响学生,就能给学生树立一个目标形象,让学生有一个“可视”的榜样。

  2. 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学生缺乏学习积极性的原因一般有三点,一是对所学专业缺乏兴趣;二是目的不明确,不清楚自己学习的东西能对职业生涯产生怎样的影响;三是课程教学方法过于单调,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工作室承接实际设计项目,由具备实践经验的老师带队,学生直接参与到项目中,有利于认识自己所学的专业以及今后的就业方向。同时,工作室以实际项目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和传统的课程教学模式不同,学生在遇到问题、解决问题的同时,将单方面“听讲”转变成为了主动的参与。一旦问题得到解决,自己的作品得到社会认同,学生就会有成就感,这也有利于学生对所学专业产生兴趣。

  3. 有助于学生的实践技能学习

  设计是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工作室中大量的操作训练有助于学生运用理论知识。另外,设计实践能力所涵盖的沟通交流、项目管理等能力是无法通过简单的考试和虚拟课题得以锻炼的。要得到全面的技能训练,必然需要通过一定的实践经验积累。这些都是可以通过工作室项目得以训练的。

  4.有利于推动高校的专业教学改革

  地方高校大都为应用型高校。现在,传统的教学模式改革迫在眉睫,同时建设应用型本科成为热点话题。在这样的背景下,一些高校开始大力推进工作室建设。有的工作室直接与企业进行了合作,将企业项目直接引入高校。这样的模式不仅可以给学生提供实践机会,也可以让老师在实践中不断提升自己,把握产业发展趋势。教师素质得到提升是高校教学改革的基石。教学改革应顺应市场的发展,如果教师思想被书本禁锢,只是简单地对照书本教学,停滞在自己学生时代的所学,对市场发展缺乏认识,则教学脱离市场,专业改革顺应发展也就成了无稽之谈。

  5.有利于学生的就业

  一个学校地专业状况虽然不能简单地以排名来衡量,但企业认可度高,毕业生就业情况好的学校往往受到业界更多的肯定。而企业认可的人才往往是实践能力更强、适应市场能力强并具有创造性思维的毕业生。以往以课程为核心的教学模式不仅限制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也不能给予学生足够的操作指导。工作室可让学生在有经验的教师指导下参与实际项目,设计实践能力逐步提高,适应市场能力得到锻炼,毕业后则能容易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

  四、总结

  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模式成为目前艺术设计专业发展改革的趋势。理解改革的原因及重要性是改革成功的重要前提。综上所述,地方高校建立工作室,不仅可以拔高优秀,带动学习氛围,给众多青年教师自我提升的机会,也可以推动专业教学的改革。但是盲目的推行工作室制度也是不可行的。工作室建设需要得到学校的支持和大量的社会资源。而在这些基础工作都还未做好之前就大力推行工作室,则师生只能在课程之余进入工作室,工作时间无法保证。缺乏社会资源则师生依然在学校这座“围城”中,无法接触市场和实际项目。因此,地方高校的工作室建设虽然很重要,但依然需要循序渐进地进行。

【对地方高校建设艺术设计工作室在重要性上的相关研究的论文】相关文章:

高校宿舍文化建设重要性的论文10-11

关于加强高校寝室文化建设的研究论文10-11

高校档案管理职业道德建设研究论文10-12

实践教学下高校艺术设计论文10-11

高校校园公共艺术设计分析论文10-10

环境艺术设计的改善措施研究论文10-10

文化建筑环境艺术设计研究的论文10-11

研究生学风建设方法研究论文10-11

国土文化建设研究论文10-10

完善高校学风建设的宿舍文化的论文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