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医学专业论文

医学生医学伦理素养的养成论文

时间:2021-01-24 19:19:25 自考医学专业论文 我要投稿

医学生医学伦理素养的养成论文

  医学生医学伦理素养的养成论文【1】

医学生医学伦理素养的养成论文

  【摘要】良好的职业操守是医生从事职业活动中应该遵守的行业规范和道德底线,是对社会和人民应该承担的责任和义务。

  对于医学生来言,提高他们的职业道德素养可以提高整体医务人员的整体素质,是解决目前医疗事业发展出现的问题的重要措施。

  【关键词】医学生 伦理素养 养成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社会对医生从业者的职业操守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

  良好的职业操守是医生从事职业活动中应该遵守的行业规范和道德底线,是对社会和人民应该承担的责任和义务。

  对于医学生来言,提高他们的职业道德素养可以提高整体医务人员的整体素质,是解决目前医疗事业发展出现的问题的重要措施。

  其中医学伦理素养是医生职业操守的核心内容,因此,医学教育机构应强化医学生的伦理素养教育,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操守。

  1.医学伦理素养现状堪忧

  随着我国医疗体制的改革,医生和患者的关系已经转变为服务者和消费者,病人在医患关系中的权利意识和主体意识也在不断增强,医生不仅在医疗技术水平上受到病人的重视,其职业道德和医学伦理素养也受到更多的关注。

  然而一些医务人员的职业素养现状却不尽人意,有些人收取药品回扣,有些医生服务意识冷漠,医患沟通不良以致医患关系紧张。

  医学生是医疗事业的储备人才,应通过提高医学生的职业道德意识,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这是医学教育机构培养合格人才的紧要任务。

  要让未来的医学从业者既有丰富的医学知识,掌握熟练技能,同时又具备崇高的道德品质和敬业精神,可以满足社会的需要,提高我国的医疗服务质量。

  2. 医学伦理教育中的问题

  2.1教育认识不足

  教学是老师和学生互动的一个过程,教师往往对医学专业课程特别重视,而对学生的医学伦理教育、思想政治工作存在忽视,或者另有人负责,这便使伦理教学不能贯穿于医学生的整个教育全过程。

  校园的文化建设中缺乏关于医学人文关怀,在实践实习中,带教老师更多的也是关注医学生专业技能的提高和培养,开展各种专业讲座,加深不同领域的前沿医学知识,但是关于医学生的专业职业操守、思想教育和医学伦理教育相关的则很少。

  随着医学生数量的增加,带教老师增加了工作量和相关责任,因此也出现了部分老师责任心不强、积极性不高等情况,对培养医学生的医学伦理素养重要性认识不足。

  2.2不良现象的负面影响

  如今的社会高速发展,价值多元化,部分医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受到一些负面因素的影响而发生错误,单纯追求物质利益,做出与医生职业道德相背离的行为。

  工作散漫、见死不救、区别对待病人、责任性不强、出现医疗差错等不良现象频频出现,这很大程度的损害了医务人员良好的形象。

  社会环境和部分从业医生的不良行为对医学生的培育产生了负面的影响,使医学生在对医学伦理、职业操守的认知上产生动摇。

  3.培养医学伦理素养的措施

  3.1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

  教育环境建设可以有效提高医学生医德教育的效果,文化可以塑造人,环境可以培养人。

  医学院校应该积极创造条件,树立榜样、弘扬正气,全面治理医德环境,激发出医学生的上进心和责任感,启发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职业道德观,教育他们爱岗敬业、严守医德。

  在校园中要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营造积极向上的学习气氛,培养优良的学习风气,积极优美的文化生活和环境会对医学生医德素养的提高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

  在校园文化生活中注重医德教育的渗透,可以充实医学生的精神生活,升华他们的道德境界,形成医学教育机构丰富的底蕴和人文特色。

  3.2增强医学生的自我意识

  构建职业操守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让医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意识,让他们具有高尚的奉献精神和优良品质。

  在教学中要注重让医学生提高自我意识,能够进行自我约束、自我管理,形成自己的价值观和判断,能实行自我教育和自我服务。

  在医学护理的实践中脚踏实地的进行自我评估,提高自觉性,并且持之以恒。

  培养职业精神,应注重培养医学生的自我教育,不断深化对医学职业精神的认识,让学生能够自觉自发的投入医学实践。

  医学的人文关怀是最基本的服务态度,如今社会越来越重视以人为本,珍爱和重视生命,医学生作为未来的医疗工作者,在学习期间更应该加强自我的人文修养,提高主体意识,不断培养自己尊重生命、爱岗敬业的人文品质。

  3.3提高教师的职业榜样作用

  教师的职业道德规范是树立正确的模范典型,积极引导学生的职业道德修养,教书育人、为人师表。

  因此建立素质高、业务精的教师队伍是培养医德教育的关键之处。

  教师的知识水平、道德品质、职业素养等内在品质和思想水平对医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榜样和带动作用。

  4结语

  对于医学生医学伦理素养的养成,需要注重的因素有很多,本文只是从教育环境、自我意识、榜样作用等几个方面进行浅要的分析,要真正完善医德教育,还需要更多的医学教育工作者的实践探索。

  医学教育机构应重视医学生的职业操守的培养,关注综合素质教育的提高,才能培养出适应社会满足发展的医务工作人员,更好的发展我国的医疗卫生事业。

  【参考文献】

  [1]尹秀云.医学生之医学伦理素养教育剖辨[J].医学与哲学,2006,27(1):39-40,47.

  [2]向鸿梅,马春梅,李树森等.培养医学生医学伦理职业操守的探究[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2,25(6):702-704.

  [3]向鸿梅,马春梅,李树森等.论在医学生中构建医学伦理职业操守[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2,25(5):649-650.

  医学生职业素质的养成及教育途径【2】

  职业素质是从事职业活动的基本条件,具备了良好的职业素质,才能体现出具体的职业能力和职业水平的不断提高,同时职业素质的培养又是职业能力培养的基础。

  因此职业素质是目前用人单位衡量人才的主要标准,也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第一目标。

  一、医学生应具备的职业素质

  1.敬业精神。

  敬业理念、敬业意识是一切职业生涯的基本态度。

  有崇高的理想,有坚强的意志,热爱本职工作,将解除人类疾苦、保障人类健康,当作最高尚的职业,是医学生必备的职业精神。

  2.献身精神。

  在敬业的基础之上,献身于自己的事业,是敬业精神的升华,只有达到了献身于事业的境界,才能形成本能的`敬业意识,才能在平凡的职业生涯道路上,做出不平凡的事业,产生辉煌的成果。

  3.服务意识。

  社会发展的趋势使所有职业活动均走向了服务化状态,也是传统高尚职业观念的发展。

  以服务为出发点,才能形成良好的社会心理状态,才能使职业活动真正纳入自己的生存职责范畴,才能把敬业精神、献身精神转化为具体行动。

  4.责任意识。

  上至民族兴衰匹夫有责,下至回报乡土亲邻养育之恩,无不关乎一代人的生存价值和责任,树立责任意识,是育人的具体表现,是培养目标的具体内容。

  5.风险意识。

  医学临床的实践过程中,始终存在着来自多方面的风险因素,执业活动的结果也同样有着不同的结局。

  而这种结局与执业人的思维判断能力、业务技术水平及道德标准密切相关,与执业对象家庭幸福和灾难密切相关,因此时刻意识到风险的存在,将更有利于加强责任意识和敬业精神,提高职业水平和能力,同时为顺利开展执业活动、最大限度地减轻患者及家人的痛苦提供良好前提。

  6.忧患意识。

  急国家之所急,忧社会之所忧;急人民之所需,忧群众之所痛;同样是一个基层医务工作者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

  只有如此,才能更好地投身于事业,生根于基层,献身于服务。

  7.法律意识。

  医学职业的社会保障因素,是依法履行医生职责、行使医生权利、保护自己,是目前人才培养必不可少的一项目标。

  8.自身建设意识。

  不断地自身建设是目前社会对职业人提出的挑战,只有不断地进行自身建设,树立终身学习、终身塑造、终身提升、终身负责的理念,才能够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求,才能够跟上时代的步伐,实现为社会发展和人类健康而奉献自己的崇高愿望。

  二、医学生职业素质教育途径

  1.重视塑造学生的品德和人格。

  本着“以生为本,让每一个学生都获得成功”的办学理念,着眼于大学生品德和人格塑造,从新生进校后的第一天开始,就指导学生制定个人成才计划、大学生生涯规划,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养成教育、专业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就业指导教育,促使其通过在校学习,获得步入社会所必备的各种知识、能力和职业素质。

  针对当前大学生心里素质比较薄弱、好高骛远的实际,成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就业咨询指导中心,配备具有专业知识的咨询、指导教师队伍,解决学生学习、生活、择业中遇到的问题。

  把教书和育人统一于教学活动中,激发学生为医学而献身的热情,树立扎根基层、服务民众,改变基层医疗卫生现状和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的决心。

  2.注意培养学生服务基层的医学人文精神。

  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1)开设就业、创业指导课程和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如医学伦理学、医学心理学、人际沟通、职业礼仪、美术鉴赏、音乐鉴赏、艺术欣赏、人文修养等),并列入教学计划中,作为课程体系建设的重要部分,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提高综合素质。

  (2)利用校刊、校报、校园网、校园广播等宣传阵地,宣扬服务基层的典型事例和先进人物,使学生受到职业素质教育熏陶。

  (3)举办各种形式的素质讲座,邀请基层成功人士、著名专家、艺术家来校讲演,使学生受到素质教育感染。

  (4)开展各种形式的素质教育活动。

  通过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义务献血、青年志愿者等活动,培养学生救死扶伤的职业道德和人道主义精神;通过开展“感恩系列教育”等活动,增强学生服务基层的责任感,促使学生形成仁爱、诚信、正直的思想品质;通过医患纠纷案例讲座、现场审判、法律知识竞赛、辩论赛等,培养学生抗挫折、战困难、敢创造的意志品质,树立积极向上、勇攀高峰的志向。

  3.帮助学生树立服务基层的志向。

  本着“行为育人,奉献社会”的宗旨,将社会实践活动与专业学习相结合,与服务社会相结合,使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不断深化。

  通过开展寒暑假“三下乡”和“四进社区”等活动,到基层慰问走访,进行社会调查、健康咨询、义务诊治、卫生宣传等,使学生了解基层、体验基层生活,增强对基层的情感,树立服务基层的志向。

  4.指导学生面向基层,快乐就业。

  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就业与创业指导教育活动,引导毕业生转变就业观念,把视角放低,面向基层,及时就业,扎根基层,服务基层,并在基层不断努力,锐意进取,成为基层卫生事业中的中流砥柱。

  据调查,高、中职院校毕业生大多数选择了在基层医疗卫生单位工作,更有部分毕业生响应党的号召,走上了“三支一扶”岗位,他们不怕苦累,为当地人民奉献爱心,赢得了当地政府和群众的广泛赞誉。

【医学生医学伦理素养的养成论文】相关文章:

医学生医学伦理素养的养成12-20

高职医学生信息素养论文03-15

医学生职业素养建设论文03-15

学科服务的医学生信息素养现状调查论文03-15

社团导向中的医学生职业素养培养论文03-15

医学检验的伦理审视与伦理构建论文03-08

中职医学生实习阶段隐性职业素养的培养论文10-29

《医学伦理学》教学中医学生道德思维能力的培养论文03-15

医学伦理学教学中医学生道德思维能力的培养论文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