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四川省人群健康状况及重点疾病报告
今日,四川新闻网记者从四川省卫生计生委获悉,近日,四川省人群健康状况及重点疾病报告新鲜出炉。据介绍,该报告科学、客观、准确反映了四川省十年来人群健康水平的显著变化。报告涉及人均预期寿命、重点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重点传染性疾病、烟草使用、饮酒、肥胖等内容。
《报告》共分为人群健康状况、疾病发生与死亡、健康相关因素三部分。第一部分“人群健康状况”,主要内容包括人均预期寿命、妇女健康状况、儿童健康状况;第二部分“疾病发生与死亡”,主要内容包括重点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重点传染性疾病及地方病、伤害;第三部分“健康相关因素”,主要内容包括人口状况、卫生资源、卫生服务状况、主要相关危险因素等情况。其中,主要人群健康指标和疾病防控工作数据均进行了纵向对比。十年间,全省人群健康水平明显提升,卫生计生工作成效显著。
人群健康水平明显提升
监测显示,2015年,全省户籍人口平均预期寿命76.42岁,较2005年的73.69岁上升2.73岁,高于全国人均预期寿命0.08岁;孕产妇死亡率21.68/10万,较2005年下降71.15%,孕产妇死亡率连续13年低于西部平均值;婴儿死亡率7.80‰,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8.92‰,较2005年分别下降46.13%和52.12%,婴儿死亡率连续8年低于全国平均值。
疾病发生与死亡相关情况
一是慢性病成为居民主要死因。与全球、全国一样,伴随工业化、城镇化、老龄化和生活节奏的加快,受吸烟、过量饮酒、不合理膳食、缺乏体力活动等不健康生活方式的影响,我省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发病和死亡继续上升,成为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和严重的社会经济问题。全省18岁以上居民高血压、糖尿病的患病率分别为27.7%和10.3%。2015年,全省慢性病死亡构成由2005年的87.01%上升到88.16%,慢性病死亡率由2005年的470.92/10万上升到571.29/10万。
二是传染性疾病总体发病平稳。2015年,全省报告国家甲乙丙法定管理传染病2类32种,报告发病258525例,报告死亡1893人,年报告发病率、死亡率、病死率分别为317.59/10万、2.33/10万、0.73%,发病率较2005年下降了21.22%,比全国平均值(470.35/10万)低32.48%,居全国第26位,在西部十二省份中排在第11位(仅高于甘肃省)。
健康相关因素需高度重视
吸烟:全省18岁及以上居民现在吸烟率为27.4%,其中男性、女性分别为51.70%、2.80%,与2010年(男性、女性分别为55.20%、3.20%)相比,成年男、女现在吸烟率略有下降。
饮酒:全省18岁及以上居民一年饮酒率为34.30%,而饮酒者中危险饮酒率为8.00%。在饮酒对象中,男性、女性危险饮酒率分别为9.80%、1.60%,男性远高于女性;与2010年(男性、女性危险饮酒率分别为10.60%和2.10%)相比有所下降。
锻炼:全省18岁及以上居民经常锻炼率为9.10%,其中男性、女性分别为8.50%、9.70%,总体看,经常锻炼率随年龄增长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与2010年(男性、女性分别为9.30%和9.50%)相比,男性有所下降,女性略有提高。
体重:全省18岁及以上居民超重率、肥胖率分别为31.50%、11.10%,其中男性分别为32.80%、9.50%,女性分别为30.20%、12.80%,与 2010年(超重率、肥胖率分别为29.20%、10.60%)相比,居民超重率、肥胖率均有所上升。
相关项目:
运动
四川女人越来越爱运动
最新出炉的数据显示,2013年四川省18岁及以上居民经常锻炼率为9.1%,其中男性、女性分别为8.5%、9.7%,男性低于女性;城镇和乡村分别为16.1%、6%,乡村低于城镇。总体看,经常锻炼率随年龄增长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女性30-39岁组最低,男性40-49岁组最低。2010年四川省男性、女性经常锻炼率分别为9.3%和9.5%,相较之下,2013年男性经常锻炼率有所下降,女性略有提高。
项目
跑步和球类运动是川人最爱
有一份关于四川人运动时间的网上调查也显示,约80%的网友每周都锻炼。
在锻炼方式的选择上,大多数网友选择了跑步。对于校内学生而言,也许最受欢迎的还是球类运动,也许是由于这类运动对于器材、人员数量有一定要求,所以只有20%左右的网友选择。另外,高大上的健身房,网友选择也不多,只不到10%。最后,还有将近30%的网友选择了其他运动方式,游泳,瑜伽等等。
屏幕
四川人每天“霸屏”3.1小时
调查数据显示,2013年四川省18岁及以上居民平均每日业余静态行为时间为3.3小时,其中男性、女性分别为3.5、3.1小时;城镇和乡村分别为4.2、2.9小时。
业余静态行为的主要构成是屏幕时间,共3.1小时(包括看电视、电脑、手机屏幕),其中看电视为主要业余屏幕娱乐。业余屏幕时间男性、女性分别为3.3、3小时;城镇和乡村分别为3.8、2.8小时。手机的普及,造就了大批的夜猫子,90后成为主力,数据显示有45.7%的90后在凌晨后使用手机,38.4%的80后以及35.5%的00后在凌晨后使用手机。
【四川省人群健康状况及重点疾病报告】相关文章:
重点人群健康管理方案05-31
重点人群健康保健方案03-14
重点人群健康服务方案(精选23篇)12-31
重点工作人群健康管理方案12-29
重点人群健康保健方案15篇05-22
重点人群健康管理服务方案(通用17篇)12-23
重点人群健康管理工作方案(精选12篇)12-21
农村留守人群调研报告09-27
人群调查报告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