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

课题研究论证报告

时间:2023-03-11 09:54:22 报告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课题研究论证报告

  随着个人素质的提升,越来越多人会去使用报告,写报告的时候要注意内容的完整。其实写报告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难,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课题研究论证报告,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课题研究论证报告

课题研究论证报告1

  一、问题的提出

  “播种行为,就收获习惯;播种习惯,就收获性格;播种性格,就收获命运。”一位哲学家如是说。习惯作为行为和性格的中介物,其意义何其重大。“行为习惯”是习惯的一个方面,是行为和习惯的总称。良好的行为习惯会对学生成长产生不可估量的促进作用。对于小学高年级学生来说,其行为习惯存在很大的可塑性,而其已经出现的不良行为习惯特别是课堂不良行为习惯的纠正尤其重要。然而,在现实的课堂教学中,一些教师只追求学生表面上学习的热闹,而忽视了学生的课堂行为习惯的培养,对学生的一些不良行为习惯视而不见。许多老师缺乏培养学生良好的课堂行为习惯的经验,不知如何纠正学生的课堂不良行为习惯。所以我们选择了《小学高年级学生课堂不良行为习惯的应对策略研究》为研究课题,旨在纠正学生初步形成的课堂不良行为习惯。

  二、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我们的教育一切是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苏达理在他的《救救孩子》一书中提出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特别要偏爱后进生。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让每一个学生抬起头来走路。”这要求我们不容许放弃对学困生的行为进行矫正。

  三、课题研究的目的

  班级是一个具有特色,复杂的小社会,在学生健全人格的发展上占有一个举足轻重的地位。教师将班级经营得宜,就能正面导向学生的行为表现,促进有效的教学。因此能否纠正、矫治学生课堂上的不良行为,与教学的成效有密切的联系。本课题以《小学高年级学生课堂不良行为习惯的应对策略研究》为题,目的是要把矫治学生课堂上的不良行为的策略作系统化的实验,调查分析与综合整理,以期能彰显在班级经营中,矫治学生课堂上不良行为的策略的要义、内涵,集思广益,对同工有所启示。

  四、课题研究的意义

  课堂是教师进行教学活动的重要场所,学生不良的行为习惯会影响教学秩序、教学进度及教学质量。培养良好的课堂行为习惯是一种有序学习环境的创设,旨在使学生在这种环境中进行有效的学习。培养良好的课堂行为习惯,能保证教师上课有正常的秩序,能进行有效的.教学活动。课堂不良行为,不仅会影响课堂教学效率和学习活动的正常进行,而且会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课堂不良行为在学生课堂中非常的普遍。矫正学生课堂不良行为是保证课堂效率,促进学生有效学习,愉悦师生课堂环境气氛的必要措施。

  五、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研究对象:品行后进生和学业后进生。

  研究的主要问题:

  (1)小学高年级学生课堂不良行为习惯的表现归类分析。

  (2)小学高年级学生课堂不良行为习惯的成因分析。

  (3)小学高年级学生课堂不良行为习惯的纠正策略。

  (4)应对策略实施后的实际改善情况调查。

  六、课题研究的方法

  1.观察法。课题研究的前期利用观察法有目的,有计划地观察被研究对象,明确观察的重点,客观地了解被研究对象的不良行为表现。

  2.文献法。到图书馆或上网查阅有关资料,尽可能了解国内、国外研究的动态和深度,为课题的深入研究提供有益的帮助。

  3.调查法。设置问卷调查表,了解小学高年级学生不良行为的表现并进行分类,在此基础上分析成因,设计对策。

  4.个案追踪法。选取具有典型不良行为习惯的高年级学生进行个案研究,分析产生原因,找教育对策,既矫治他们的课堂不良行为习惯,又培养他们良好的课堂行为习惯。

  5.咨询法。通过心理辅导课进行师生对话,通过个别谈话做思想工作,了解实验对象的心理状况和成因,使实验做到有的放矢,少走弯路,增强实验效果。

  6.行动研究法。由于我们的研究内容、对象性质决定我们必须谨慎、循序渐进地开展研究。行动研究是一种适应教育改革的小范围探索性的研究方法,其目的在于系统的、科学的解决问题。

  七、实施步骤

  (一)准备学习阶段(20xx年3月——20xx年4月)这个阶段主要是收集与本课题研究有关的信息、书籍和研究成果的资料,分析制订研究计划。

  (二)落实方案、开展实验(20xx年5月——20xx年10月)根据实验方案开始进行实验研究。构建矫治小学高年级学生不良行为习惯的应对策略。

  (三)整理实验材料、撰写实验报告(20xx年11月——20xx年12月)依据实验材料、资料、整理、撰写实验报告。

  八、完成课题的可行性分析

  (一)有利的社会大环境

  21世纪对新型人才的需求,党和国家将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教育提到了民族存亡、国运兴衰的高度,教育部提出了“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纲领”等等,无疑会给课题研究提供良好的社会大环境和教育大环境。

  (二)有利的课题工作环境和良好的课题研究基础

  草堰二小有深厚的课题研究基础和浓厚的课题研究氛围。为进一步深化我校小班化教育教学的研究,在原有的研究成果基础上,从自己教学实践出发,不断发现问题,研究解决问题的策略,总结研究的点滴进展。

  (三)课题研究人员具有一定的教科研能力

  参与课题研究的老师们教学经验丰富,每一位研究成员都在一线教学,不仅担任教学工作,同时都是任教班级的班主任,可以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再实践再总结。同时他们善于在教学实践中发现问题,并研究解决问题的策略,具有一定的教科研究能力,是我校教科研骨干力量。我们将竭尽全力,确保该课题的研究工作顺利进行,使我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再上新台阶。

  九、课题研究的预期成效

  1.通过本课题的研究,能对课堂行为不良的学生采取有效的应对策略。

  2.让学生主动发现自身习惯的不良之处,从自身出发,丢弃课堂不良行为习惯,养成课堂学习的好习惯。

  3.老师的课堂教学效率得到有效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更充分。

  终结性成果:实验报告、课题结题报告、相关论文、教学叙事等。

课题研究论证报告2

  一、课题研究目的和意义:

  经批准,我校自20xx年11月—20xx年12月开展教育部“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有效推进区域教师专业化发展”子课题《转化学困生,促进有效教学》课题研究活动。

  《转化学困生,促进有效教学》针对教学中学困生的学习问题,提出解决的途径和方法,将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转化为转化学困生,促进有效教学的具体行为,形成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方法。

  二、研究目标和内容:

  我们的研究目标是:

  1、通过系统的课题研究,使全体教师自主更新“转化学困生,促进有效教学”的观念,掌握促进教学效率和效益提升的基本方法和策略。

  2、结合学校实际,在原有基础上,细化实施方案,提炼“转化学困生,促进有效教学”的途径和方法,构建我校新课程背景下推进教师研修发展的整体框架。

  3、通过转化学困生,促进有效教学课题研究,建立学习共同体,提升教师生命质量,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我们的研究内容是:

  1、转化学困生,促进有效教学的相关理论知识的学习与研究。

  2、基于多媒体教学环境下的、引导自学型课堂教学与常态课课例观察与研究。

  3、转化学困生,促进有效教学的案例的研究。

  4、转化学困生,促进有效教学的.策略的创生、提炼。

  5、构建转化学困生的立体教育网络。

  三、研究方法:

  本课题研究主要以行动研究为主、有机结合案例分析法,反思法,问卷调查、座谈访问、文献研究等。具体安排如下:

  (一)论证课题,明确目标

  撰写课题研究方案,做好申报、立项及论证工作。开展面向全校教师、学生的问卷调查及问卷调查分析工作,为我校课题工作的开展提供有价值的资料。

  (二)高度重视,提供保障

  开题论证之后,成立以张令校长为组长的“转化学困生,促进有效教学”课题组,由校长直接落实研究的保障机制,在研究经费上做到全力保障。

  定期邀请有关专家莅临指导,进行相关的专家讲座,定期召开课题组会议,加强理论学习。适时为教师提供各种课题研究所需的教育教学理论书籍和相关材料,为教师提供大量的备课、上课网络资源,为教师和外界的交流提供一个平台。

  (三)围绕课题,有序研究

  1、建立学困生成长跟踪袋:收集学困生转化过程中的实证材料进行分析比对,跟踪调。

  2、制定教师读书制度:制定教师读书制度,每学期读两本提高自身教育教学实践能力的,提升自身内在修养的图书。写好读书心得,并进行读书交流活动。

  3、开展课堂教学观察,进行课堂教学诊断:开展“聚焦学困生,进行课堂教学观察”的主题教学活动,引导教师进行学困生课堂观察,并组织进行学困生课堂关注度分析。

  4、进行案例交流:认真撰写案例,组织召开学困生案例分析会,通过交流,促进反思,提高转化效果。

  5、组织有效的学困生检测与评估。

  6、进行师徒结对:完善教师成长梯队建设机制,开展教师手拉手结对活动,为合作探索转化学困生奠定基础。

  7、课题论坛:开设教师论坛,促进转化学困生策略与方法的研究交流。

  8、资源共享:完善学校网站的课题研究版块,积极地在瑶海教研网建立蚌二小教研博客群。

  9、家长学校开展多种形式活动,教给家长正确的教育方法,促进学困生的转化。

  10、组织学生走出课堂,参与社区活动,矫正学困生行为,实现兴趣爱好正向迁移。

  四、课题研究的步骤:

  第一阶段:调查研究阶段(20xx年9月——10月)撰写子课题研究方案,做好申报、立项及论证工作。

  1、成立课题组,组织开题及培训,召开课题组成员参与课题论证会,对课题实施方案进行评审和修订。

  2、加强理论学习,组织课题研究人员培训,明确课题意义,掌握相关研究方法。

  3、通过问卷调查及学困生学习随机抽查等形式,对转化学困生

  的现状、转化途径与方法,教师相关素质及其他制约因素情况做详细调查,积累调查信息,撰写调研报告,进行资料收集。

  第二阶段: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阶段(20xx年11月——20xx年6月)

  1、请有关教育专家指导,提高全体教师研究的有效性,扩大课题的影响。

  2、分解课题,课题涉及到的多方面、多层次的问题,要制定课题研究指南。

  3、案例研究,每学期开展课题研讨活动,结合案例,探讨在实践中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

  4、开展课堂观察分析。

  5、撰写论文,每学期根据研究专题撰写课题论文、案例分析,不断充实专题论文集、案例集。

  第三阶段:研究总结阶段(20xx年7月——12月)

  1、收集整理课题研究的数据资料,进行分析、总结,并在全校推广,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2、撰写课题研究报告。

  3、进行研究结论的最终论证,邀请专家鉴定。

  4、做好课题研究成果的宣传推广工作。

  五、可行性分析:

  开展课题研究,是“科研兴校”的战略部署。学校高度重视,统筹安排,精心组织,形成统一领导,分工负责,协调一致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格局。

  (一)组织保障:张令校长为本课题主要负责人,学校成立课题研究组。

  (二)技术保障:优化整合科研、教研、培训、电教等资源,构建开放的教师学习资源,实现优质资源共享。

  (三)制度保障:建立教师参与课题研究情况的相关评价制度,进一步完善师德和教学情况的测评制度。

  (四)经费保障:提供课题实验与研究的必要经费。

  六、课题研究的成果预期:

  理论成果:1、结题报告。2、论文集、案例集。

  实践成果:1、促进教师专业化水平的提高;2、打造名师,培养一批市、区级教学能手、骨干教师。

【课题研究论证报告】相关文章:

课题研究研究报告04-09

课题研究报告03-08

课题研究设计报告12-08

课题研究的开题报告12-09

课题研究报告02-14

大学课题研究报告11-05

课题研究的工作报告12-06

小课题研究中期报告11-23

小课题研究报告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