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

高一数学研究性学习报告

时间:2025-01-26 08:49:40 报告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高一数学研究性学习报告

  随着个人素质的提升,报告不再是罕见的东西,我们在写报告的时候要注意涵盖报告的基本要素。那么,报告到底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高一数学研究性学习报告,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高一数学研究性学习报告

  20xx年上学期,在教务处的正确指导下,在学校的关心支持下,我高一数学备课组始终认真执行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计划,快速转变思想更新观念,积极探索教学改革,在落实“活跃课堂,创新课堂”的同时将新课标的思想、理念与课堂教学相结合,积极投身新课程实验,通过多渠道的培训学习,深入学习课程改革精神。紧紧围绕提高学生数学能力为中心展开工作,按照教务处要求,充分发挥全组教师的热情,一学期以来,我组在数学研究性学习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为高一全体学生的数学素质发展作出了巨大的努力。下面就上学期我组数学研究性学习情况总结如下:

  一、研究目的

  数学教育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不过百年历史.到今天为止,这门学科的基本规律仍有许多没有搞清楚.世界上也还没有一本大家公认的、普遍适用的经典著作.因此,有人认为“数学教育学”还处在创设阶段(匐葡爬行的婴儿、或朝阳产业).就这个意义上说,数学教育研究大有可为.如果说,一般的教育学研究是“理论性”的基础学科,那么数学教育是一种实践性的“工程”性学科.工程技术也有自己的理论层面,但工程毕竟是要具体做出来的.因此,数学教育理论固然需要研究,但是数学教育研究不能只停留在理论层面,更要服务于课堂,使得学生能够受益.每一个数学教师走进课堂,面对自己的学生,都在努力提高课堂效益,探求进行数学教学的策略,总结数学教学的规律

  二、 基本情况

  目前,我组成员共10人,高级教师x 人,中级教师x人,初级教师x 人,其中青年教师x人。

  具体安派如下:

  组 长:

  副组长:

  第一小组成员:

  第二小组成员:

  第三小组成员:

  第四小组成员:

  1、始终注重数学概念的教学。数学概念是数学基础知识,是学生必须牢固而又熟练掌握的内容之一,也是高考重点考查的内容。对于重要的数学概念,学生需要正确理解和熟练掌握,达到运用自如的程度。我们初次进行数学研究沁有加强了数学概念的教学,对概念的形成过程和使用方式、灵活变形进行缺少深入剖析和强化训练,使部分同学没有完全掌握了常用的概念。从这几年的高考来看,有相当多的学生对概念掌握不牢,对一些概念内容的理解只浮于表面,甚至残缺不全,因而在解题中往往无从下手或者导致各种错误。

  2、要求学生掌握公式、定理,注重基本运算的训练。数学中的定理、公式是数学的基础知识,学生必须认真对待,熟练掌握,对于重要定理、重要公式尤其如此。要使学生懂得正确理解,熟练掌握定理、公式,并能正确灵活运用定理公式去解题,往往会化繁为间、化难为易,达到事半功倍的目的。运算的快速、准确是高考的考查的内容之一,在选好的练习题的前提之下,要多练习,提高运算能力、以练取胜,重点抓解答题的训练,在步骤上、数学卷面上、图形画法中都做出了具体的要求,规范了学生的解题。

  3、吃透课标,继承传统,更新教学观念。在高中数学教学中,讲授仍然是重要的教学方式,但要关注学生的主体参与,师生互动,由于学生学习的是间接知识,不宜过多使用“数学建模”、“数学探究”等学习方式。如果每个概念都从实践中引入,每个定理都在探索中发现,那要花费多少时间;如果过分强调探索与发现,会给已经饱和的教学人为的增加更多负担和压力,探究性学习活动要适可而止,量力而行。

  4、在课时严重短缺的情况下,我们不在偏题难题上浪费时间,也不苛求知识的传授面面俱到,而是全面把握重点章节内容,所选例、习题也不在多,但求经典,不在细枝末节上纠缠不休,学生能把握课本内容便可以了,但却花费了很多时间讲解初、高中衔接知识,必要时还做了些适当拓展与延伸。

  5、如果只就教材来授课,练习册上便有许多习题无法解决,我们自制了一些适合学生实际的同步练习,力求从基础知识、基本数学思想方法入手,重要内容重点演练,让学生只要稍加努力便可顺利解决,使大家都有成功的喜悦。必修3、4教材中存在许多问题,我们经过反复理解课标,对教材中不符合课标要求的题目进行适当删减,对课标要求的重点内容作了适量补充,对教材中不符合学生实际的题目进行改编。

  6、现代教育技术与课堂教学相整合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中,我们通过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采用“目标—任务”驱动式的教学过程,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使学生置身于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动态过程中学习。

  三、几条建议

  1、组织教师学习课标

  因为转变思想更新观念课程改革教师是关键,教师对新课程的了解是改革的前提。新课标是指导教学的纲领性文件,它明确规定了指导思想、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确定和安排,所以我们要认真学习了新课标,了解数学研究的目的,快速转变思想更新观念。

  2、发扬团结协作,积极开展教学研究

  备课组研究气氛不够,有些教师对高中数学研究没有足够的认识,认研究好教教材,上好课,完成教学任务就是自己工作,高中数学研究就是画蛇添足。教师作为课程实施的主体,面对严峻的挑战,我们要团结协作,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定主讲人进行集体备课,通过交流获取信息和经验,认真阅读整套新课程教材,了解、研究新课程的教材内容和课标要求,对新课标中螺旋式上升进行准确的把握和定位。

  3、作好初、高中衔接教学。

  数学知识体系夸越特大,导致一些必备知识缺乏。知识内容不衔接,教学时需要补充大量内容,如乘法公式、因式分解、一元二次方程及根与系数的关系、根式的运算、一元二次不等式、三角形的四心等。教师为解决这些困难不得不采取措施,从而导致学生学习负担加重,课堂知识容量增大,但是学生遗忘更快。课程标准是最低标准,是课堂教学的最低目标。教材是素材,教学时需要处理和加工,大胆创新,灵活使用教材,适当补充或降低难度是备课的中心问题。

  4、加强变式训练,逐步提高双基水平

  教学资源要求过高,学生基本功达不到要求,使得教学效果并不是很理想。数学课标对“双基”没有明确界定,传统的听课理解、模仿记忆、练习作业仍然是当前数学学习的主要形式。我们注意到“双基”的发展变化,认识到“双基”的新内涵,围绕落实“双基”,设计教学过程,设计练习,提高教学质量。学生

  通过“双基”训练记忆数学概念、公式、法则中的每一个字词及记号,并理解其内在含义,在比较、辨析中形成知识网络,适当挖掘课本例习题深层次的隐含知识点,对教材中的例习题进行变式,纵横联系,多角度地考虑问题,使思维呈现辐射状展开,提出新假设、新论断,通过探求问题拓展学习的知识视野。有些例、习题还蕴含着解题思路或方法上的规律性,我们引导学生去分析、归纳、挖掘、提炼,逐步提高他们的解题能力。

  会学习是21世纪人才的首要能力,学会学习的根本是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使自己既具备更新原有知识和吸纳新知识的能力,又具备综合各门学科知识的能力。高中学习阶段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及自觉性逐渐增强,个人的价值观逐渐形成,成就欲望也逐渐强烈,因而是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夯实“终身学习”知识和能力基础的关键时期。 高中数学自主学习是学生在教师的科学指导下促使数学素养的形成,使学生愿学、乐学、会学、善学、巧学,促进学生个性健康发展。我们在继承传统的同时又向传统教学提出了挑战,在整个实践过程中始终进行着“教的研究”、“学的研究”和“教学模式的研究”。

  最后,反思整个过程,我们在如何更好的帮助知识基础薄弱的学生提高学习能力,提高学习成绩这个问题上还没有很好的办法。高中学生的基础已经经过了九年甚至更长时间的积累,对一些基础很弱的高中生,要求他们自主学习面对的困难比老师“手把手”地教要大的多。我们作了努力,但效果不明显,需要再研究。 我们相信,随着课题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会越来越好,教师的综合素养会越来越好,高中数学教学质量会越来越高。我们倡导“以人为本、质量立校、科研兴校”,我们要培养学生使之终身受益,锻炼教师使之成为研究者。高中数学补充教材作为教学外部条件之一,旨在构建理想的数学课堂教育模式,来促进学生主动发展。将“以活动为主翼、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探究为主线、以发展为主题”的现代教育思想融入其中,并且“整合”了教育学、心理学和数学教学论以及现代信息理论的基本原理。以达到充分发挥学生数学学习的主体能动作用,以逐步实现变重“教”为重“学”,变“接受”为“获取”,变“被动”为“主动”,变“专制”为“民主”,促进学生数学学科的主动、健康、全面而和谐地发展之目的。

【高一数学研究性学习报告】相关文章:

高一研究性学习报告09-28

高一研究性学习报告07-20

高一研究性学习报告10-13

高一研究性学习报告10-05

【经典】研究性学习报告数学01-26

研究性学习报告数学11-29

高一音乐研究性学习报告08-24

数学研究性学习报告范文07-01

数学研究性学习开题报告0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