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税毕业论文

国内外关税理论研究

时间:2021-02-02 17:28:40 财税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国内外关税理论研究

  国内外关税理论研究

国内外关税理论研究

  [摘要]本文梳理了国内外关税理论研究的现状,分别从定性和定量研究的视角对国内外关税理论研究进行总结归纳,有助于我们理解关税理论研究的发展状况及国内外理论研究的区别。

  同时,分析了目前我国关税理论研究的不足,提出了从总体产业的角度量化研究关税壁垒效应,分析保护关税率与有效保护率,探讨关税的保护效应和价格效应的分析趋势,从而有助于弥补我国贸易与产业政策的协调一致,有利于更好地认识关税的经济效应,更好地促进经济发展。

  [关键词]关税;理论;研究?

  1国外关税理论研究?

  1国外关税理论定性研究?

  关税政策是国家宏观政策重要的内容。

  关税理论的产生与贸易理论、贸易政策紧密相关,具有强烈的时代感。

  重商主义时期,托马斯孟(Thomas M?)和斯塔夫(W?Stafford)提出了实行贸易保护主义政策的理论,理论主张利用关税保护本国的商品,防止本国贸易受外国商品的冲击,同时提出为鼓励本国出口贸易,应该减免本国出口关税。

  重商主义的贸易保护政策中,关税体现出保护职能。

  自由贸易理论的最初倡导者称之为政治经济学之父的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提出了与重商主义相对立观?点——?自由贸易主义,他们的观点认为国家与国家之间的贸易应该自由化,国家应该降低关税来促进自由贸易,取消其他贸易限制。

  在此研究基础上马歇尔(A?Marshall)和俄林(B?Ohlin)等人提出了相对需求理论、国际贸易和国际分工理论,有效补充和完善了自由贸易主义理论。

  美国的汉密尔顿(A?Hamilton)和李斯特(F?List)是贸易保护理论的倡导者。

  汉密尔顿主张美国应该利用关税政策保护当时美国幼稚工业的发展以摆脱英国殖民经济统治而发展本国经济。

  通过对相关产业的保护,使其具备国际竞争力。

  经过二十年的保护关税制度,美国工业的发展具有竞争实力。

  李斯特认为自由贸易主义只有在两个工业发展水平相近的国家中实行才有利于实现双方互利,而那些落后的国家必须通过关税壁垒来保护本国的工业发展。

  凯恩斯(J?Y?Keynes)在20世纪 30 年代提出的超保护主义理论把关税和就业理论联系了起来,他认为通过关税限制来促进顺差,进而可以促进国内需求,刺激就业。

  20世纪50 年代保罗?普雷斯(Paul Prebisch)、辛格(H?M. Singer)从发展中国家的角度出发,提出了“外围—中心”理论,他们认为在国际分工中,发展中国家处于外围位置,自由贸易只对发达国家有利而对发展中国家不利。

  因而他主张发展中国家使用保护关税政策对其国内产业进行适当保护,主张建立合理的关税保护制度,既不要过分放开也不要过分封闭,循序渐进地放开关税,通过适度的放开来使本国的厂商和企业参与到国际竞争中。

  普雷斯的.观点是从发展中国家的立场提出来的,对我国的贸易政策和关税政策的制定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2国外关税理论定量研究?

  Krol(1996)、Magee,Terribile and Hornton(2000)都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相关研究分析。

  Krol(1996)运用向量自回归的方法,检验了日本(1890—1970)的内生关税模型。

  发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关税的变化是内生的,然而关税的设计并非用来促进经济活动,而是反应于宏观经济的扰动。

  在有效保护率的研究领域,Barber(1955)首次运用有效保护率分析了加拿大的关税政策。

  Corden(1966)从理论上对有效保护率进行了系统的阐述,将有效保护率定义为对某种产品生产增加值提供的一种保护率,也就是某一产品相对于自由贸易下单位增加值提高的比率。

  Leith(1971)采用CES 生产函数考察了放松要素间替代弹性为零等假设对有效保护率计算的影响。

  2国内关税理论定性研究?

  在我国,西周时期就在边境设立关卡,《周礼?地官》中有了最早的“关市之征”的记载。

  关税在我国的历史发展中经历了使用费时代、国内关税时代和国境关税时代。

  从新中国成立到现在的五十多年间,关税政策也发生了重大变革,由内向型保护关税政策到开放型保护关税政策,再到关税自由化,正在以坚定的步伐融入到世界潮流。

  我国已经把对外贸易提高到经济发展的国策位置。

  在 1979 年以前一段时期内,与当时的经济体制和社会环境相适应,曾一度取消关税的实际征收。

  改革开放以后,1980 年 1 月 1 日,国家恢复关税征收,并于 1982 年对进口税则的税率作了较大调整。

  随着经济形势的发展,1984年修改后的关税政策为:贯彻国家的对外开放政策,鼓励出口和扩大必需品进口,保护和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保护国家的关税收入。

  并依此制定了 1985 年进出口关税条例。

  1992 年,我国再次调整关税政策,随后进行了一系列关税调整,关税政策为改革开放和国民经济发展服务,并日益向国际惯例和通行做法靠拢。

  国内学者对于关税理论的研究主要从我国改革开放后开始。

  金祥荣(1993)对在不同假设条件下的关税壁垒保护运用机制及效应进行分析研究,比较系统全面总结和阐述了关税的壁垒保护效应。

  同时探讨了关税在矫正生产偏离中的作用和不同市场结构下的关税保护机制及经济效应。

  杨斌(1995)在其专著中归纳评述了我国税收理论与实务,综合整理论述了我国税收理论的发展历程和不同历史时期的特点。

  在贸易政策的理论研究方面,盛斌(1996,2002)以中国的汽车制造业为例分析了我国对外贸易产业政策对于我国的支柱产业政策效应。

  尹音频(1998)对跨国商品的分配效应进行了分析,它表现为税负国内负向转嫁下,不能改变本国国内收入的总量,只能改变本国各分配主体的实际收入数量。

  近年来还有许多学者在贸易政策、关税职能和关税变化趋势方面做了深入研究,国家发改委的李善同对于转轨经济中的中国关税发展政策做了详细分析论述,提出了针对转轨经济中关税的改革建议。

  海关总署的杨圣明(1999)采用历史分析的方法,回顾了中国关税职能、税率以及征管政策和保护关税政策理论。

  南京大学的任寿根在 2000 年结合 WTO 和当时中国关税的现状,在基于参考其他发展中国家经验的基础上,分析了中国关税政策的变化趋势。

  华中理工大学的姜勇认为关税保护应该保护那些既是支柱产业又是幼稚产业的行业。

  国内学者对于关税理论的研究起步较晚,而且多只停留于定性的理论分析,缺乏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实证研究,而将二者结合分析,有利于更加合理准确制定关税政策。

【国内外关税理论研究】相关文章:

碳关税研究02-11

碳关税的合法性02-26

中医基础理论研究02-09

政治艺术理论研究论文03-19

审计理论研究方法探讨01-24

碳关税实施的困境及前景02-26

关税下调新政对消费的影响02-26

证券市场相关税收问题01-12

国内外药店药学服务研究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