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管理毕业论文

高校档案管理模式

时间:2022-10-08 22:58:18 档案管理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高校档案管理模式

  高校档案管理模式,下面带来的高校档案管理模式相关论文范文,欢迎阅读。

  高校档案管理模式【1】

  摘 要:本文论述了档案管理的内容,并提出知识经济时代档案管理工作的特点以及如何实现高校档案管理模式的三大转变。

  关键词:高校档案管理;档案管理模式;转变

  一、档案管理的内容和性质

  (一)档案管理的内容

  档案是国家机构、社会组织和个人在社会活动中形成的,保存备查的文字、图象、声音及其他各种形式的原始记录。

  主要分为文书档案、科技档案、司法档案、会计档案、艺术档案、人事档案、教学档案和外交档案等。

  (二)档案管理的性质和特点

  档案管理是用科学的原则和方法管理档案,提供档案信息为各项社会实践服务的一项工作。

  基本任务是科学地管理好有价值的档案,以满足社会对档案信息的需要。

  档案管理工作是一种专门的管理活动。

  作为专门负责管理各部门档案的一种独立的业务工作,是国家科学文化事业的组成部分。

  与此同时,针对特定的部门来说,档案管理又是该部门各项管理工作的组成部分,如会计档案管理是财务管理工作的一部分,干部档案管理是干部管理工作的一部分,科技档案管理是生产管理、技术管理和科研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等。

  二、档案管理的地位和作用

  档案工作是国家各项建设事业必不可少的环节。

  档案工作的发展受国家各项建设事业的制约和影响;同样,国家各项建设事业的发展也会受档案工作的影响。

  从档案工作与国家各项建设的关系来说,档案工作处于服务地位,是条件性的工作,即为国家的政治、经济、科学、文化活动提供必要的资料,创造必要的条件。

  但在一定情况下,档案工作也起决定性的作用。

  三、知识经济时代档案管理工作的特点

  知识经济与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相比,在下列几方面有显著不同:一是主导要素不同。

  农业经济的主导要素是土地;工业经济的主导要素是资;知识经济的主导要素则是人才,人才是经济增产的决定力量,是社会财富的源泉。

  二是竞争的对象不同。

  农业经济条件下,竞争的对象是土地;工业经济条件下,竞争的对象是自然资源和劳动力成本;而在知识经济条件下,竞争的对象是人才、知识和信息,谁拥有了人才、知识和信息,谁就能在这场竞争中取胜。

  三是投资的重点不同。

  工业经济条件下,投资的重点是机器、设备、生产线等有形资产,追求规模效益;而在知识经济条件下,投资的重点是人力资源开发,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加大人才培训力度,发展知识型企业。

  四是资源形态不同。

  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条件下,自然物质资源是资源的基础,它是有限的,人类对它的索取是有限度的,必须考虑自然生态与人类生态之间的平衡;而知识经济的资源是知识、智慧、发明、管理、技术之类,它是无限的,不受地域和国别的限制。

  四、实现高校档案管理模式的三大转变

  (一)由以实体管理为主向以人力资本管理为主转变

  档案管理强调以人为本,包括作为服务客体的用户和作为服务主体的档案人。

  在以往的档案管理中,较多注重于服务客体的读者用户的层面,认为以人为本只是指面向用户、方便用户、以用户为中心,而对服务主体的档案人重视不够。

  在知识经济条件下,档案人不仅仅是收集、整理、保存、提供信息,更是档案信息资源建造者和维护者,是档案信息资源与用户之间的桥梁与纽带,是高知识含量信息产品的设计者、生产者与操作者。

  不言而喻,档案人在档案的保管和提供利用方面,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因此,必须树立“档案人”与“用户”并重的管理理念,切不可忽视“档案人”这一关键要素。

  只有实现这一转变,才能更好地发挥档案人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才能在档案的管理和各个业务环节中更充分地体现出档案人的主体作用,从而适应知识经济给整个人类社会带来的改变。

  (二)由以硬性管理为主向以软性管理为主转变

  要使档案信息资源在知识经济时代发挥应有的作用,我们必须强化对档案信息资源的科学管理功能,变传统的经验管理为现代的知识管理;变硬性管理为软性管理,即用馆藏档案的知识含量、价值含量,提供所产生的社会和经济效益来衡量馆藏档案的情况,从而使档案信息资源不断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适应广大人民群众对档案利用的需求。

  显然,这种软性管理能使档案信息资源随市场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加快自己的开发战略,从而增强自己的生命力。

  (三)由区域性管理向全方位、网络化管理转变

  档案部门的主要优势是收藏了大量的原始档案,是国家的重要信息资源,对其加速开发利用势在必行。

  近年来,我国档案界相继建立了区域性的管理网络,使某一地区、某一行业或某一系统的档案实现了资源共享。

  在此基础上,我们必须变区域性管理为全方位、网络化管理。

  一方面进行纵向联系,就是在同行业之间建立起互通、互补档案信息的新型关系,打破物理意义上的馆藏资源概念,使同行业之间利用网络分发信息,交流工作动态,进行远程存取的信息服务;另一方面进行横向联系,就是要与各行各业保持联系,实现从单一信息向综合性信息的方向拓展,把档案部门与图书、情报、数据中心连接起来,形成全国性的联机服务网络。

  参考文献:

  [1]宋鹏,杨帅,杨岚钦,洪怡恬.基于ABC分类法的高校档案库存管理研究[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1).

  [2]席杰.浅谈知识经济时代高校档案管理工作[J].云南档案,2008,(01).

  [3]罗长文.浅谈高职高专院校评估档案材料的收集与整理[J].镇江高专学报,2008,(03).

  党校档案管理研究【2】

  摘要:本文就党校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展开探讨,并制定了科学有效的应对策略。

  对提升党校档案管理水平,发挥档案资料核心应用价值,实现资源共享,有积极有效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党校;档案管理;问题

  一、前言

  档案资料用于记录人们各项文明活动,是服务大众、传承历史,造福社会的重要工作,体现了一定的机密性、政治以及服务性。

  党校则是教育培养领导干部的学府,其档案工作同高校、党政机关体现了显著的共性特征,同时包含一定特殊性。

  党校开展档案管理主体负责对党校的教学科研工作以及行政活动相关的文字信息、图表资料实施有序的管理并供给人性化的服务。

  党校各类价值化档案全面映射了其实践发展以及变迁过程,因此为党校核心的信息资源。

  为此只有做好党校档案管理,方能激发档案应用价值,促进党校各项工作的良好开展。

  二、党校档案管理工作中包含的问题

  档案管理工作在党校各项工作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可为党校教学管理、科研工作供给真实可靠的信息数据,还可为党校的实践发展、决策管理提供必要的资料参考。

  然而,长久以来,党校却存在档案意识有限,投建硬件较多、对于软件的建设不良等问题。

  一些人则认为档案管理工作同自身相关性不大,在实践工作中欠缺责任感,不能扎实的掌握实践技能,丰富档案管理知识,仅能够做好文件的管理以及表面工作。

  关于档案管理工作的体制也存在缺失的现象,仅对于一些纸质资料、档案文件制定了相应的管理规定,却没有清晰明确电子档案应如何管理。

  由于电子资料记录以及存储载体模式同传统档案有着本质的区别,因此应全面构建电子信息文档的归档以及管控制度,设置工作流程、管理细则,方能令党校档案管理标准清晰、操作规范,促进工作水平的优化提升。

  在收藏管理实践中,一些党校还存在技术相对落后,配设现代化设备应用效率有限,没能全面实现电子化、自动化管理目标的现象。

  从事党校档案工作的人员其具备的专业能力与素质水平存在一定差距,经受过专业教育培训的员工总量有限,较多人员为半路改行,体现了专业人才的欠缺。

  加之受到编制管理以及工作事务的综合影响,岗位变动的频繁,进一步对党校档案工作队伍整体素质造成了不良影响。

  档案管理工作的核心目标在于扩充及开发优质信息资源,为党校的发展做出必要贡献。

  然而,当前一些党校管理档案阶段中则存在资源应用开发欠缺的不良问题。

  令较多珍贵、高应用价值的档案文件长久搁置,无法发挥优质效用。

  三、党校档案管理科学策略

  (一)提升档案意识,促进档案工作全面制度化

  为优化党校档案管理工作,应促进工作人员提升档案意识。

  可借助报纸、校园网、电视等渠道开展全面宣传,令党校教职工全面掌握档案知识、了解有关法律法规,进而在工作中积极主动的做好档案收集、汇总与整理工作,促进其为学校的发展建设贡献应有价值。

  同时档案工作人员应积极的参与学校、有关部门组织的培训教育,开阔视野,丰富工作经验。

  为打好工作基础,可促进档案工作的全面制度化,应将各项任务科学的分解至个人,创建档案归档、管理、应用、安全保密、总量统计以及移交规定,并将工作绩效纳入至考核管理计划之中,创建完善健全的奖惩管理体制。

  还应注重补充有关电子档案管理的体制,针对其来源广泛的特点,应在承办各项纸质文件的基础上将电子文件安全完整的存储,并同步归档。

  党校管理部门则应强化监督控制、指导审查,开展业务培训与绩效管理,真正促进档案工作的高效化、规范化以及科学化。

  (二)扩充馆藏内容,促进档案工作信息化,提升员工技能水平

  党校档案馆藏内容应进一步扩充丰富,倘若资源匮乏,便会影响其优质效用的发挥。

  因此应扩充资金投入,预留充足的档案存储空间。

  还应丰富档案资料类别,令其为教学以及科研工作全面服务。

  党校档案部门还应全面应用电子系统辅助管理,引入现代化网络技术,创建信息桥梁。

  党校各单位应利用内外网全面接受各类资料档案,做好归档管理,进而提升实践工作效率,优化工作质量。

  党校同普通学校相比体现了一定的特殊性,其涉及面广泛,同时需要严格紧密的工作。

  因此工作人员应进一步丰富政治素质,提升思想觉悟,具备良好的政治热情,积极主动的维护档案工作的整体性、科学性、系统性以及连贯性。

  另外应丰富职业素养,树立爱岗敬业、甘于奉献的精神,服务于党校的工作大局。

  档案工作人员还应强化业务技能,了解业务范畴,依据工作属性以及特征扩充知识储备,创建同档案工作良好适应的结构体系。

  另外应提升档案员工处理信息技能,令其丰富掌握有关原理与知识,并熟练应用数字技术进行档案资源的广泛搜集、系统查阅,成为专业管理人才。

  (三)强化开发应用,促进档案资源全面共享

  党校档案资源不仅具备专用性,同时体现了一定的独立性。

  因此我们应全面应用优质档案资源,做好清晰、科学的分类整理,令其构成体现实用性、精准性、真实性以及权威性的信息档案系统。

  应促进价值化档案资源的全面共享,令其发挥良好的应用效益。

  首先可构建党校信息档案全面共享与优质服务的实践渠道,将科学以及共享的各类档案资源作为核心基础,提升档案资料服务水平。

  应提升档案资源研究开发力度,科学应用信息化、现代化手段,完善档案资料的目录整理汇编以及制作编辑工作。

  同时应面向党校员工定期发布档案馆藏的动向、状况,便于教职员工的便利、快速查阅。

  应完善档案资料、信息的加工,开展人性化的增值服务,以读者至上,从被动的工作转变为主动、积极的服务。

  应引入智能管理模式,对教职工提供指导、资讯服务,辅助其快速的查阅应用档案资料,进而令党校的各项档案资源应用开发扩充深度。

  再者应全面应用党校内部的网络资源优势,促进电子档案应用效率水平的全面提升。

  应在党校管理教学各个时期、不同教学进程,依据教学服务岗位以及具体的工作任务,全面开展优质高效的档案管理服务工作。

  应令党校开展的档案管理在服务本校发展管理的基础上,提升主动性,促进服务范畴的全面扩充,激发党校档案管理工作的综合效益以及社会价值。

  四、结语

  总之,强化党校档案管理,是一项艰巨且重要的工作任务。

  我们只有积极探索、全面研究,针对实践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制定科学有效的应对策略,方能提升工作水平、优化服务管理,为党校的发展建设作出重要贡献。

  参考文献:

  [1]卢善国.浅谈党校档案管理网络化[J].科技资讯,2008(24).

  [2]俞敏珍.浅析党校档案目标管理浙江省三级达标的关键措施[J].中国科技信息,2011(8).

【高校档案管理模式】相关文章:

高校档案信息化管理模式论文03-24

高校行政管理模式及启示论文10-08

关于企业科技档案管理模式论文10-07

档案知识管理模式的构建探讨论文10-05

档案内容管理模式思考论文10-08

BT项目档案管理模式的研究论文10-09

浅谈卫生监督信用档案管理模式10-06

浅议对高校图书馆管理模式的思考10-05

高校学籍档案管理0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