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

21世纪管理挑战读后感

时间:2022-10-26 09:51:41 读后感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21世纪管理挑战读后感

  读《21世纪的管理挑战》,最让人印象深刻的无过于作者的“前瞻性和超前思维”。德鲁克观察世界的能力和成果给人“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感觉。正是在基于眺望未来这么广远的角度,给出了“管理的新范式”、“战略”、“变革的引导者”、“信息挑战”、“知识工作者的生产率”以及“自我管理”六个震撼人心而又富于启迪性的管理主题。

21世纪管理挑战读后感

  关于“管理的新范式”

  从管理的最基本支撑基石进行审视,从管理科学发展的角度对社会发展和变迁进行了高度概括和叙述。

  对传统的管理学假设进行审视,使得我们可以跳出当前的束缚,进行探索性的思考和研究。

  由此我想起自己对“专家观点”的质疑,“专家”往往从自己专业领域出发,有很多既定假设前提并隐含这些前提是科学的是对的,实际上任何专家观点我想都绝对不能代表真理。

  因此对于管理也是一样,对于知识、经验、模式的学习更多应当是作为知识积累,而只有在组织之中才能得到验证的管理科学,特别对于实践而言只有永远的创新,而不能有理所当然的范式和标准。

  随着人类社会的文明进步,必然会对各种管理领域提出新的挑战,大到国际关系、国家政策、政府改革,小到普通社会法人、中小企业、个人企业。我们惟有保持朝前看,面向未来、面向共同的方向来进行管理科学研究和实践,才不至于迷失在管理丛林之中。

  关于“战略--新的必然趋势”

  德鲁克强调了未来的五个必然趋势:

  1. 发达国家越来越低的人口出生率;

  2. 可支配收入分配上的变化;

  3. 定义绩效;

  4. 全球竞争;

  5. 经济全球化和政治分裂越来越不协调。

  本章给了我们一个全球的视野。作为一个管理者,只有在全球化的大坐标上,才会有相对坚定和正确的认识和选择。

  如果有一天人类突破了地球引力的控制,管理范围扩大到了太空,同样要以整个太空的变化作为战略思考和决策的大坐标,惟有如此,管理者才能透过眼前琐碎细微的局部限制,与小组织环境、大组织环境一起向正确的方向走得更直、走得更远。

  也许本章可以看作下一章“变革的引导者”的前导,因为变革或者创新都是建立在对事物的动态观测和认识上。在战略的层面对未来的管理对象、管理环境有前瞻,才能适时战略决策。德鲁克已经为我们提炼了未来对管理影响显著的5个方面的战略要素,也许每个管理者在实践中可以受益更多的是以这种前瞻性的眼光继续探询自己所处的具体环境中其他方面的战略要素。

  关于“变革的引导者”

  “我们无法左右变革。我们只能走在变革的前面。”

  “组织要成为变革的引导者,变革的引导者视变革为机会。他们主动寻找变革,如何发现恰当的变革良机,了解如何在组织内部和外部发挥变革的作用。因此,我们需要:

  1. 创造未来的原则。

  2. 系统化地寻求和预见变革的方法。

  3. 在组织内部和外部推行变革的恰当方式。

  4. 在变革与连续性之间达成平衡的原则。”

  本章,也许只能引用作者的精辟语言来叙述,因为河流在流动,世界在变化,我们必须“放弃昨天”,“由现在创造未来”。变革的必要性毋庸置疑,本章应该重点体味的应该是作者给我们提供的原则性变革方法:有组织地改进、挖掘成功经验、创造变革、试点、连续性以及创造未来。

  关于“信息挑战”

  由于我从事IT业,因此对本章体会尤其特别切肤。我完全理解德鲁克强调“‘信息技术’从技术向‘信息’转变”的必要性和必然趋势。在这本书完成的7年之后的今天,软件业的变化再用事实证明着德鲁克的预言。对于IT业德鲁克给出了很多诤言,告诫IT技术人员不要忘记技术的目的以及“信息的内涵及其目的是什么?”而同时收获得是“企业需要的信息”、“创造财富的信息”以及“管理人员开展工作所需的信息”等方面德鲁克给出的建议。

  关于“知识工作者的生产率”

  李国杰院士说“IT业不是高科技行业,而是高管理行业”。很幸运听到李院士这句精辟的观点。与IT业类似,现在各行业中,随着知识工作者成为基础员工,最小管理单位为人,工作者生产率在评估方面存在的柔性和困难,造成知识工作者生产率低下的情况极其普遍。

  德鲁克给出提高知识工作者的生产率的方法在于“系统化的知识工作”,为大到国家教育政策小到公司提高知识工作者的生产率指明了变革的方向。

  “视知识工作者为固定资产”的观点集中体现了组织与知识劳动者的共同利益。在实践中,我的认识曾经只达到“合作伙伴”的程度。“固定资产”为未来的人力资源管理确立了基石。

  关于“自我管理”

  基于知识工作者这个最小管理单位,本章为个人管理提供了很多指南。就我个人体会来说,印象最深刻的有以下一些方面:

  认识自己和周围的世界:从外部世界(组织)的角度审视自我,从而明确自己的优势、定位、未来。这一点也许对我们中国人尤其需要用心内省,因为儒家和共产主义由内而外极度自恋的思维模式给我们的思想束缚实在太多太沉,更多通过具体环境、具体案例、具体情境就事论事的讨论并以共识、共享、共赢为方案目标,也许能对我们的思维劣根性的改良提供帮助。德鲁克的建议也许是改良国民劣根性的一把钥匙。

  价值观:价值观给出了为什么存在社会差异的答案。也许算是我们对未来进行求索的指南针了。价值观 – 人与社会和谐的指南针。

  职业规划和终身学习:个人的工作寿命超过组织的寿命,因此,自我管理必须考虑“下半生”以及“并行不悖的事业”。就给我个人的启示来讲,我今年33岁,争取到40岁的时候能够实现具备终生以知识为技能的职业能力,到80岁也对世界充满好奇和学习的动力。

  最后

  感谢**老师为我的生命中引入了德鲁克!

  感谢德鲁克为我们的思维提供的指南针!

  感谢同学和同事们在共同享受《21世纪的管理挑战》过程中的分享和互动!

【21世纪管理挑战读后感】相关文章:

高校档案数据管理机遇与挑战论文10-08

人事档案管理机遇与挑战论文10-09

公共管理创新思维发展机遇与挑战论文10-08

多元文化挑战下的学生管理工作论文03-24

旅游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管理论文10-10

人事档案信息化管理的挑战及对策论文10-08

谈人力资源管理所面临的挑战论文10-08

关于挑战的作文11-21

挑战小学作文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