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

读论教养有感

时间:2023-12-28 14:16:13 读后感 我要投稿

读论教养有感

  读完某一作品后,大家一定都收获不少,何不静下心来写写读后感呢?那么我们如何去写读后感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读论教养有感,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读论教养有感1

  “人而无仪,不死何为?”我仿佛听见春秋时期一位文人的感叹。心中渐渐浮现一个问题:何为教养?情不自禁的翻开了《论教养》这篇文章。看利咯夫笔下的文字,解我心中的疑惑。读那人生哲理,写下我未知万一的感慨。

  何为真正的教养?“教养”一词从小充斥在我们耳旁,父母常说:“小孩子要有教养,才会讨人喜欢。可没人告诉我们什么是真正的教养,是父母所说的见人问好还是老师说的与同学友善相处?其实这些都是,但又不是。见人问好,和同学有善相处是没有错的,但是在私底下说尽他人坏话,甚至是编造。这又要另当别论,这不单单是教养上的缺失,更是存在人格上的缺陷。在《论教养》的原文中就有提到:一个人是不是真正有教养,首先看他在私底下的表现。因为真正有教养的人,他的行为举止都保持一致。无论在何时何地,他都始终如一,稳重随和。

  有了基本的教养,我们才能追求更高层次的“优雅”。优雅是什么?优雅,不是吃吃下午茶,没事装装文青感叹人生。优雅从文化的陶治中产生的,也在文化的陶冶中发展。其实讲述如何优雅的书很多,但真正从中吸取有意的见解的'很少,我们总有一种错觉,似乎优雅风度就是矫揉造作,是出于无聊,是附庸风雅,是毫无意义的存在。其实优雅标志人们渴望变得更高尚,渴望生活更优越,更美好的愿望。这是一种世代相传,持续不懈的追求。从古至今,无一例外。远在远古时期,那时人类文明中还没有衣服这一说。逐渐人们用树叶,动物的牙齿来装饰自己,这无一不是在追求优雅。

  优雅的格言很多。但我们只需记住一条:必须以尊重的态度对待别人。这是《论教养》原文的一句话。看到这句话时,我不禁想起之前看到的另一篇文章。那篇文章记述了最让作者印象深刻的一个人。作者的公司请来了一位港姐来来他们公司给新人做礼仪老师。叫他们在餐桌上如何吃,如何说,如何做,谁也谁也没想到,吃一顿饭还有那么多讲究。带着好奇心,新人们认真地学了起来。看到这里,你是不是认为只是一位普通的礼仪老师?其实最令人震惊的是,礼仪老师上完最后一节课,临走前的话:这些天我们所学的礼仪,如果将来有一个人做错了,甚至全部错误,我们也不要指责她说她没有教养,因为这样我们自己连最基本的教养都丧失了。

  “人而无仪,死而何为?”古人将一一个人的仪表看做和生命同等重要,“失仪”不业于死亡。而如今,“失仪”几乎是司空见惯的。在公共场合,家长对孩子的打闹喧哗置若罔闻,地铁上因为座位而引起的口角甚至是斗殴,可谓“失仪”至极。失仪的人不会因此而死,死的只会是脆弱的教养

  愿我们每人都可以做到一个真正有教养的人。以尊重的态度对待每一个人。教养是一束温暖的阳光,闪耀着晴朗的光泽。徜徉在这“玫瑰花园”中,你笑看花开叶落,风卷云舒。你的心底会变得格外灿烂。阳光拂过你的脸庞,拨动你的心弦。让您感受真正的真善美的不朽乐章。

读论教养有感2

  优良的品性是真正的财富,而衬托这品性的是良好的教养。——洛克

  ——题记

  读了《论教养》这篇文章,我认识到:教养,是一个人自内而外的修养,而不单单是表象。一个人有没有教养,并不只是看他说的有多么天花乱坠,而是应该看他能否真正的表现、能否真正的尊重别人;一个真正有教养的人不会随意的当众讽刺别人,不会为了一点小事而大动干戈。教养比渊博的`知识更加重要。一个没有教养的人即使满腹经纶,也只不过是一个装着知识的机器罢了。一个不懂得尊重他人的人,永远不会让别人真正的心服口服。

  比如汉文帝刘恒,他以仁孝之名,闻于天下。母亲卧病三年,他常常目不交睫,衣不解带,这就是一个人有教养的表现。相反,崔颢是唐朝的大诗人,他最为人称道的是写了《黄鹤楼》一文,然而,崔颢虽然才高八斗,却没有读书人的节操,不仅喜欢赌博饮酒,还相当好色,且始乱终弃,成了一个没教养的人的典型。

  读了《论教养》这篇文章后,我认认真真地反思了自己,发现自己还有许多地方不足,比如,老师讲课的时候经常开小差,被父母说了几句之后就会觉得厌烦,不想听他们说话。我还经常把坏情绪带给身边的人,我心情不好的时候别人和我说话我会不耐烦地吼回去,这些都是我没有教养的表现。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后,我决定认认真真改正自己的错误。

  首先,做一个有教养的人需要学会收敛自己的脾气,温和对人,因为冲突会导致我们做出谁都无法挽回的事;第二,不要去抱怨社会上的不公平,因为你的抱怨都没用;第三,学会倾听,即使厌恶反感,但也请听完再做评价;第四,心胸开阔、沉稳含蓄、衣着得体、豁然大度、多读书等等。

  现在,我们在一个优美洁净的环境中学习、生活,这是学校给我们做好的馈赠;当我们潜到知识的海洋里畅游时,我们会感觉生活是那样的充实快乐。我们每一个同学只有做一个有教养的人,才不负这个环境,才不负人生的春光。

  做一个有教养的人不能只是我们挂在嘴边的空话,其实我们每个人都在追求着真善美,也都希望做一个有教养的人,那么,为什么不付出行动呢?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这是古训。夫人不能生而知之,必待学而后知,人不能皆好学,必待教而后学,故作之君,作之师,所以教养之也。让我们行动起来,从自己做起,做一个真正的有教养的人。

读论教养有感3

  教养,表现在行为方式中的道德修养状况。它是社会影响、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个人修养的结果,尤指在家庭中从小养成的行为的道德水准,属于他律教化显现。礼貌是指言语动作谦虚恭敬的表现;教养一般是指文化和品德的修养。

  教养与礼貌是既有区别又相互联系的。区别在于,教养反映的是人本质上的品质与道德水平,反映一种积极的对己对人的态度和行为,而礼貌只是人与人交往时所表现出的对人谦让恭敬的外在举止。

  它们的'联系在于,有教养的人与人相处时总会借助礼貌这种形式。因此,我们既不能说一个社交场合彬彬有礼而私下总说人坏话的人有教养,也无法说一个“刀子嘴豆腐心”,十分热心助人的人有教养。

  换言之,我们既需要内在道德品质的美好与完善,也需要外在行为举止的礼貌与得体。两者统一,才有助于我们和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交往关系。否则,别人对我们要么“避之惟恐不及”(如果我们是伪君子),要么“敬而远之”(如果我们是满口粗话的热心人)。

读论教养有感4

  我记得曾经去一个远房伯伯家玩,伯伯家有个儿子,我应当叫堂哥的,他眼睛不太好,严重弱视。伯伯家东西收拾得都很整洁,东西摆放也都遵循严格的位置,为的是堂哥方便。

  可惜当时我不懂,那时候人也小,觉得这也好玩,那也新鲜,这个也想动,那个也想动。妈妈劝我不要乱动人家东西,可那时我太淘气了,得到伯伯允许后,禁不住好奇,把堂哥的玩具玩了个遍。

  我们要回家的时候,妈妈要求我把玩具都回归原位,伯伯忙说不用,妈妈还是要求我必须将玩具收好,我当时还挺不乐意的,因为伯伯明明说不用了,觉得妈妈太小题大做。

  回去的路上,妈妈语重心长地和我说:在得到允许后可以玩别人家的玩具,但是你堂哥眼睛不好,你不将玩具回归原位,他就会找不到,一则会给他带来麻烦,二则还会给人留下没教养的印象。

  很久之后,我才明白这是很重要的一堂课:尽量别让人帮你收拾烂摊子,这不止涉及到一个人的'修为,还可以上升到教养问题。

  什么是教养?不给人制造麻烦就是最好的教养。

  这话听上去很简单,做起来也不难,然而很多人却无法做到,无非因为我们太利己了。

  而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却要麻烦很多。谁都想图省事,人人都图省事的结果是注定有人不省事儿,因为烂摊子总要有人收拾。

  想不给人制造麻烦,设身处地的想一下就ok了。试想一下,你愿意给人收拾烂摊子吗?如果不愿意,那么就尽量从不给人制造烂摊子做起吧。

读论教养有感5

  礼貌出自内心,其根源是内在的,然而,如果礼貌的形式被取消,它的精神和实质亦随之消失——题记

  “教养的本质是尊重”,在《论教养》原文中作者的主要观点是——学会做一个有教养和真正风度的人,只是建立在有教养和优雅风度的包含关系上。普遍都认为教养是一个人立世的基础之一,体现在言行举止之中。

  言,可理解为不去顶撞他人,说话前三思,不出口成脏。对他人说话时要有好的态度,有好的耐性,不说诋毁他人人格尊严的话。从“言”上做到尊重他人。

  行,可理解为做事扯及到他人利益的时候,尽量以他人的利益为重较好,多为他人考虑考虑,做事情严谨些总不会有太坏的地方。从“行”上做到尊重他人。

  举止,可理解为有姿态,风度。剖析一下就是态度和气度。也就是说他还要有好的态度以及一颗包容心,毕竟宰相肚里能撑船呢,以好的态度去看待和做好每一件事,还要学会包容别人的短处。这是从“举止”上尊重他人。

  不仅仅是言行举止这么简单,还有就是看待不同问题时所想的解决办法。

  为什么呢?

  良好的思维可以使一个人想的事物更为全面更加缜密,也就是做一件事会考虑后果,换言之,这个人他能想到用不同的方式和态度去对待他人会有什么样的结果及别人的内心是什么感受。

  在利哈乔夫的文章中有句话我认为对于我是有帮助的:“一个人不应该妨碍他人的生活,要让大家都有良好的自我感觉。”

  也就是说,每个人的思想是不同的.,所追求的也是不同的,各种观念也更是不一样,对于生活的感受和看法自然不同,无论是贫穷富贵还是安逸动荡,个人的体会和想法各有各的不同。去左右和随意评判别人的思想那是件多么愚蠢的事情。

  教养是一束阳光,闪耀着晴朗的光泽。愿我们每个人都能做到一个真真正正有教养的人。

读论教养有感6

  阅读了利哈乔夫的《论教养》这一篇文章,我明白,一个有教养的人,必定愿意从心里尊重别人,也善于尊重别人。有教养的人对别人一律谦让和礼让,无论接触的人年长还是年幼,是社会贤达还是平民百姓。

  良好的教养来自于家庭和社会。良好的教养代表着一个民族、一个社会、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以及对未来的发展。

  我国自古以来就有许多有教养的人。闵损,字子骞,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的弟子,在孔门中以德行与颜渊并称。孔子曾赞扬他说:“孝哉,闵子骞!”《论语·先进》中记述,他生母早死,父亲娶了后妻,又生了两个儿子。继母经常虐待他,冬天,两个弟弟穿着用棉花做的冬衣,却给他穿芦花做的“棉衣”。一天,父亲出门,闵损牵车时因寒冷打颤,将绳子掉落在地上,遭到父亲的指责和鞭打,芦花随着打破的衣缝飞了出来,父亲方知闵损受到虐待。闵损跪求父亲饶恕继母说:“留下母亲只是我一个人受冷,休了母亲三个孩子都挨冻。”父亲十分感动,就依了他。继母听说,悔恨知错,从此对待他如亲子。闵损的这种善解人意正是有教养的表现。

  当今社会的`青少年却有着许多无教养的行为。如随手乱扔垃圾,随地吐痰,已经成为一些青少年的习以为常的习惯,他们从来没想过自己的一个小小行为会给社会带来许多负面影响。这样的少年不能说是个有教养的人。还有的人“出口成章”,三句话不离一个“脏”字,有些人甚至还以这个感到自豪,这样的青少年也不能说是个有教养的人。还有些青少年,似乎是太想表现自我的人格魅力,刷自己的存在感,在别人说话时,总是想展示自己的口才,总认为自己说的都是对的,随便打断别人说话,这样的青少年还存在着教养上的缺陷。还有些青少年有一种的叛逆心理,一言不合就与父母、老师、同学吵架,打架。他们似乎也热衷于此,常常乐此不疲,我想这样的一个家庭如果有叛逆少年,这个家庭可能会随时坍塌——我认为这样的人简直自私到了极点!

  我们应该改正无教养的方式,在生活中做到:

  一、说话要有说话的礼仪,见到长辈一定要问好;

  二、到了公共场合要遵守公共纪律和秩序,不随地吐痰,不大声喧哗;

  三、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依赖别人;四、青少年一旦犯了错误,应给予一定程度的惩罚,让自己记住这次教训。

  一个不懂得尊重他人的人,永远不会让别人真正的心服口服。就如同《弟子规》中所说“势服人,心不然;理服人,方无言”。一个有教养的人,无论走在哪里都会发光。让我们每一个青少年,都做一个有教养的人!

【读论教养有感】相关文章:

读《道德情操论》有感04-14

论教养演讲稿03-09

语言的教养作文12-22

教养的味道作文06-07

教养的芬芳作文02-18

细节的教养读后感11-30

小班教养教育随笔09-26

提升孩子的教养的方法09-13

中班教养教育随笔04-11

幼儿中班教养随笔大全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