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刘墉散文精选阅读
大家喜欢散文作品吗?很多作家的散文作品都值得我们阅读!以下是小编整理好的刘墉散文精选,一起阅读吧!
富翁的大房檐【1】
从前有位善心的富翁,盖了一栋大房子,他特别要求营造的师傅,把那四周的房檐,建得加倍的长,使贫苦无家的人 ,能在下面暂时躲避风雪。
房子建成了,果然有许多穷人聚集檐下,他们甚至摆摊子做起买卖,并生火煮饭,嘈杂的人声与油烟,使富翁不堪其扰。
不悦的家人,也常与在檐下的人争吵。
冬天,有个老人在檐下冻死了,大家交口骂富翁不仁。
夏天,一场飓风,别人的房子都没事,富翁的房子因为屋檐特长,居然被掀了顶。
村人们都说这是恶有恶报。
重修屋顶时,富翁要求只建小小的房檐,因为他明白:施人余荫总让受施者有仰人鼻息的自卑感,结果由自卑成了敌对。
富翁把钱捐给慈善机构,并盖了一间小房子,所能荫庇的范围远比以前的房槽小,但是四面有墙,是栋正式的屋子。
许多无家可归的人,都在其中获得暂时的庇护,并在临走时, 问这栋小房是哪位善人捐建的。
没有几年,富翁成了最受欢迎的人,即使在他死后,人们还继续受他的恩泽而纪念他。
迟【2】
“迟”这个字真是耐人寻味,“迟到”的迟是晚;“迟缓”的迟是慢;“迟钝”的迟是
拙;“迟疑”的迟是犹豫:“迟明”的迟是接近。
迟有时是那么优雅,像是“姗姗其来迟”;迟有时是那么威严,譬如“无体之礼,威仪迟迟”;迟有时又是那么蕴藉,好比经中的”春日迟迟”;而迟却又常变得那么令人沮丧,尤其是当我们发觉“今生已迟”。
“在儿童时代,我们最常用这个迟字,总是怕迟到学校、怕迟交作业,那时迟对我们小小的心灵,唯一的意思,就是“晚”。
成年之后,我们不再常用“迟”这个字,但是每当说到迟,“迟了一步”、“起步太
迟”,那迟便有了许多挽不回的意味。
到了老年,我们将很少用迟这个字,因为反应迟钝、行动迟缓,反正什么事都少了争,便也不再计较迟不迟,而到那时,如果偶尔说出个迟字,似乎就有此生再也赶不及的慨叹了。
什么是迟?迟实在只是慢,慢慢的春天和少女的脚步是美的:慢慢的礼仪是庄敬的;慢慢的反应是笃钝的;而慢的起步,常是失败的。
什么是迟?迟就是来不及了,所以欣欣的孩子,总不会迟,他只要心智身体健全,今天立志做什么事,将来都能成。
但是三、四十岁的人,若说从今天开始学医,或许仍不迟;若要学撑竿跳,却可能已迟。
至于五、六十岁,学书法或许不迟,要想学医,则可能迟了。
总之,年龄愈大,似乎迟的事情也愈多,所以走错了路,少时悔,要比老时悔,有用得多,因为人到老年,恐怕连悔都已经太迟。
迟,在这迟迟的人生,在我们迟迟的脚步间,迟缓的行动和反应中,有多少迟迟的季节飘逝了!抬头,才是迟明的少年;回首,已是迟暮的白发,而悟已迟、悔已迟、恨已迟,此生已迟。
迟,一个多么缓慢柔软,又触目惊心的字啊!
刘墉散文精选阅读【3】
参加北欧旅行团。
大概因为属于“行程缓慢”的那种团,放眼望去,37个团员多半是已退休的老人。
第一天用餐,一个老先生,一手拄着拐杖,一手费力地伸直了去拿盘子,我就帮忙,递给他,又让他走在前面,为他夹菜。
奇怪的是,他有太太,那太太只管自己,不管他。
连走路参观时也如此,只见老先生拖着肥胖而沉重的身躯,一脚轻、一脚重,勉强地跟在队伍后面,却不见老太太。
再转头,才发现老太太早走在最前方。
直到有一天,与他们同桌吃饭,才知道那是老先生坚持的。
“他一辈子做硬汉,二次大战诺曼底,他做班长,跑在最前面,没被打死;回家乡他开五金行,每天一个人搬货,没被压死;现在不能走,他不信,非要来,而且说好了不准我扶。
”那太太笑嘻嘻地说,就见老先生在旁直点头。
;瑞典的旅程结束了,到了丹麦,丹麦的“石砖路面”也没整垮老先生。
到了挪威,一群人早上参观奥斯陆“维格兰雕刻公园”。
导游问老先生,有好长一段路要走,行不行?需不需要安排轮椅?
老先生摇摇头。
于是又听见他那一只脚刮着地面,一只脚沉沉踏步的足音。
偶尔声音停了,回头,则看见他正歪着身子喘气。
当天就听说他摔倒了,中餐时看他拿盘子实在太辛苦,我又帮了他一下。
晚餐,我是带着妻女在外面吃的,回旅馆发现大厅里坐了一圈人,围着中间轮椅上的老先生。
“他不能继续了,”有人对我说,“膝盖裂了,内出血。
我和妻子过去安慰他,十三岁的女儿也去拉着他的手。
“可惜不能听你演奏了。
”老先生笑笑对小丫头说。
“你不会错过的。
”我说,接着叫女儿回房间拿来小提琴,为他奏了一曲《Bruch Violin Concer to No.1》的第一乐章。
琴音在大厅里飘荡,突然,这坚毅的老人掩住面,泪水从他的指间流下。
曾看过介绍鲑鱼的影片,画面中可以看见那些濒死的鲑鱼,浑身伤痕,鳍已破裂,有些巨大的伤口,能清楚地见到里面浅橙色的肉,难以想象,它们是怎么经历千百里的逆流和长达两个月的旅程。
它们多像历劫归来的老兵,拄着拐杖、绷着纱布、残了身躯。
这些完成责任的鲑鱼,有的早死了,有些依然在溪里挣扎着游来游去。
不知为什么,这画面总留在我心底。
总让我想起老山姆,他的脚步他的泪。
我们每一个人,不正是在生命之流里挣扎的鲑鱼吗……
【刘墉散文阅读】相关文章:
《刘墉散文》读后感_《刘墉散文》读书心得04-19
散文阅读方法的解析11-15
关于刘墉的经典语录07-22
刘墉散文读后感03-16
托物言志的散文阅读(通用25篇)09-20
小学生优美散文阅读(通用22篇)01-10
散文的随笔11-08
时间的散文02-16
老舍散文精选11-13
鲁迅散文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