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案

实施方案

时间:2023-11-25 13:01:46 方案 我要投稿

实施方案实用4篇

  为保障事情或工作顺利开展,时常需要预先制定一份周密的方案,方案的内容多是上级对下级或涉及面比较大的工作,一般都用带“文件头”形式下发。制定方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实施方案4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实施方案实用4篇

实施方案 篇1

  为了全面提高学校的办学质量,促进名师脱颖而出,争创品牌学校,使名校名师(名校长)工程扎实有效地付诸实施,特制订本方案:

  一、学校基本情况

  1、学校始建于1969年,是一所规模较大的农村初级中学。学校占地面积36400平方米,建筑面积7200平方米,绿化XX平方米,现有学生523名,12个教学班,教职工53人,其中专任教师35名,中教高级8名,中教一级19名,市级骨干教师4名,本科生36名,专任教师合格率达100%。现任校长郑永祥是建校以来的第17位校长。学校始终坚持“以德养校、依法治校,民主理校、质量兴校、志存高远、和谐发展”的办学理念,把“培养具有人文思想和创新精神,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四有新人”作为育人目标,形成了“养德、求实、向上、创新”的校风;“敬业、善导、爱生、务实”的教风;“勤思、乐学、友爱、进取”的学风。几年来中考成绩一直名列全市农村中学前列。XX年学校抓住“两基”国检的发展机遇,实现了自1999年“两基复验”后办学条件的第二次提升。现在整个校园焕然一新,营造了安全、和谐、人文的校园文化环境。学校先后被确认为青铜峡市文明标兵单位、市级绿化先进单位、安全文明校园、督导评估先进集体、平安校园、合格家长学校、合格职工之家、师德建设年先进集体、卫生先进集体、吴忠市德育先进集体、五个好党支部、“五四”红旗团支部。几年来,有六名教师被评为自治区、吴忠市先进个人、有12人被评为青铜峡市、教育局先进个人。教师先后发表和参加区、市级教育教学论文评比获奖32篇、课件26件。学生有20多名获区、市级表彰,40多人获竞赛奖。学校业余摔跤队多次代表青铜峡市参加全区青少年摔跤赛,何涛等31名队员在第七届、第八届第九届取得了前六名的好成绩。校内涌现出了一批优秀的骨干教师、模范守纪的班团干部和优秀毕业生,实现了学校的健康发展和办学水平的进一步提高。XX年被青铜峡市确定为市级示范学校。XX年以来,乘全市“教育强市强镇”创建活动的东风,在校园美化、绿化亮化方面已取得了初步成果。目前校园环境正朝着园林化的方向发展,与时俱进,努力营造现代学校气息。个人工作总结范文

  2、教师大多数业务和师德素质较高,教学经验和教学基本功扎实,教学效果显著,能吃苦奉献。目前他们接受和运用新的`教育理念,采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开展教学,逐步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

  3、学校有较为扎实的质量基础。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初以来,我校始终坚持以质量求生存,以质量促发展。十几年来,我校每年中考成绩一直名列全市中上水平,音体美,理化生,计算机等方面的特长生在全市和市以上的竞赛中都获得了优异的成绩,全市教育教学质量评估一直名列前茅。学校多次被市评为教育质量“先进学校”。

  4、学校初步形成了一个良好的育人环境,教风正,学风浓,班子成员团结向上,工作扎实,教师队伍稳定,教学积极性高,全校上下团结一致,政令畅通,各级党政和教育主管部门高度重视,大力支持,方方面面面关系畅通,学校发展势头强劲,社会声誉日趋增高。

  二、培养目标:

  1、学校发展目标:

  (1)、在教学质量上确保农村中学前茅,拉近同名校的距离,并在此基础上凸现自己的办学特色。

  (2)、在硬件设施上,实现办学条件的现代化,完备现代技术设施,从根本上改变师生的教学和住宿条件。

  (3)、在校园环境建设上,实现校园环境的园林化。

  2、名师培养目标:

  (1)、能胜任初中各年级教学,业务精通,基本功扎实,师德素养高,深受学生欢迎;

  (2)、成为学科带头人,学校的骨干教师,教学质量名列全市学科前茅。

  (3)、在各类基本功大赛,优质课比赛和学生辅导中成绩优异,荣获大奖,并且是教研教改的能手,经常在报刊杂志上发表论文,对教学有独到见解。

  三、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XX年):继续完善校园美化亮化,力争完成学校大门、学生宿舍和电化教室刷新,建设完备的文字和电子图书馆以及多媒体教室设备;通过“教师素质能力提升工程”和各类教学展评大赛,锻造一批市内外知名度较高的学科骨干教师;

  第二阶段(XX年):实现校园 环境的园林化,办学条件的现代化,师资学历合格率达到100%,骨干老师和学科带头人要达到本科学历,并能熟练掌握多媒体等现代化教育技术手段,在教研教改方面和课题研究方面有突出的成就,形成自身特色.

  四、实施办法

  1、认清形势,瞄准教学质量这个大目标抓住当前学校发展的有利时机,争取多方支持,超常规做好各项工作;

  2、以教研教改和课题研究为契机,以各类竞赛和教学比武为平台,给予每位老师施展本领的天地,让名师在竞争中成长;

  3、以创新特色学校为突破口,用特色来提升学校的品位,树立名校形象。为此我们要大力发展学校的特色教育,培养特长生;

  4、开展全员学习,全员培训,全员竞赛活动,鼓励老师在岗进修,更新教师知识结构,促进教师的师德养成和业务水平的提高;

  5、进一步完善教师的激励机制,实行竞争上岗,末位淘汰制度。对毕业班教师和重要学科岗位要实行严格的选拔,让教师在竞争中脱颖而出;

  6、对骨干老师和学科带头人进行重新认定,给他们下达帮扶任务,制定相应的帮扶计划;要千方百计在制度上和经济上予以倾斜,给予优惠条件,为之创设一个良好的内外发展成长的环境,;

  7、充分舆论的导向和教育作用,对教学成绩优异和有突出贡献的老师要及时予以表彰,并要评先评优,职称晋升和岗位聘用方面予以优惠,以激发老师的进取心。

  8、开办学科竞赛和毕业班优秀学生提高辅导班,大幅度增加中考600分以上人数,进行“声誉扬校”和“名生推名师、名师推名校”。

实施方案 篇2

各村委会、乡直各单位:

  为加强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切实预防重特大交通事故的发生和减少一般交通事故发生,方便群众出行、维护社会安定稳定,创建“平安乡镇”,针对我乡实际,现就加强农村道路交通安全工作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提高思想认识

  近年来,我乡加大资金投入,辖区内通村、通乡农村道路得到硬化,改善了农民出行的条件,但也增加了一些道路安全隐患:一是辖区不少路段为3.5米水泥路面,且坡陡、路弯,安全防范措施跟不上,例如交通标志、标线和防护栏等不完备;二是农村主要交通工具摩托车、农用车,拖拉机的机械性能、安全性能较差,容易在道路上发生事故;三是机动车驾驶人缺乏基本常识和安全驾驶技能;四是一些相关部门责任不够明确。基于上述原因,我们应该提高认识到道路交通安全的重要性。

  二、加强领导,明确职责

  1、加强乡交通安全领导协调机构建设,明确职责。

  我乡在加强道路交通管理工作的基础上,各村聘请1名交通安全员协助工作,进一步健全“政府负责、各有关部门齐抓共管、全社会共同参与”的防范道路交通事故的工作机制。乡综治办、公安派出所、公路工作站及司法所等职能部门应该明确各自职责,群策群力,互相配合,齐抓光管,形成合力。

  2、加强村级交通安全自治。

  村两委要组织开展对村民的交通安全教育;村两委首先要以身作则,带头遵章守纪,带头参加驾驶培训,车辆参加挂牌及第三者责任保险;建议将交通安全列入村规民约。

  三、突出重点,深入开展农村交通安全专项整治工作

  1、加强公路管理建设。针对辖区临水、临崖等危险路段要加强管理,加快溪底至盖山10.5公里公路安保工程的.设计修改及施工进度;对将新铺的盖山至道路要把安保工程的实施一同纳入,对老旧的公路标志、标线要进行补缺补漏;对至、至易堵、易塌方的路面要及时进行改造建设。

  2、加强重点车辆管理。对农村的车辆主要抓好农用车、拖拉机、三轮摩托车、二轮摩托车等重点车辆的管理,重点要抓好二轮摩托车的无牌无证和逾期未年检的管理。我乡计划联系县公安局交管大队派员到我乡为无年检、无牌照的群众进行现场服务,为群众今后的出行提供方便。

  3、加强驾驶员管理。对未取得机动车驾驶证驾驶机动车的村民,采用引导教育的方式劝导其及时考取驾驶证,对拒不参加培训未取得驾驶证资格驾驶机动车的,按《道路交通安全法》依法严肃处理。

  4、加强路面管控。乡道路交通安全整治工作领导小组要根据实际情况定期或不定期组织各职能部门开展联合统一行动,重点检查无牌、无证、非客运车辆载客、报废车上路的严重违法行为,并由公安派出所按《道路交通安全法》依法严肃处理。

  5、强化宣传教育。深入基层开展道路交通安全宣传活动,在重点路段和危险路段设立交通安全警示标语;利用墟日在人员较多的时候发放宣传单,以增强每位村民深刻了解道路交通安全的重要性,最大限度的营造道路交通安全大整治的氛围。

实施方案 篇3

  为加快转变林业发展方式,充分发挥林业的生态、经济、社会效益,全面建设高效生态林业,加快现代化林业建设步伐,根据《县20xx年高效生态林业建设目标任务的'通知》,结合我镇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成立组织领导机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二、指导思想

  以改善生态和改善民生为宗旨,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转变发展方式为手段,以优化林种树种结构、加强森林经营管理、巩固壮大林下经济、积极发展森林旅游、加快产业转型升级五个方面为重点,全面提高林地产出率,提升林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为建设生态,加快后发赶超,实现富民强镇做出积极贡献。

  三、目标任务

  1、完成珍贵乡土树种种植1000亩,珍贵乡土树种宅旁种植8000株,木本药材种植300亩。

  2、完成竹林低改抚育20xx亩,中心幼林抚育间伐500亩,竹林定向培育4500亩。

  3、发展种植型林下经济440亩,发展养殖型林下经济362亩。

  4、新修竹林林道12公里。

  5、加大竹胶板厂、木胶板厂、竹筷厂等企业的扶植、服务,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实现林业总产值36000万元。

  四、工作措施

  1、强化责任、加强领导。镇政府将把高效林业工作纳入综合目标考核,各村任务完成情况进行年终考评,各村村主任为高效林业第一责任人,要切实履行责任,加强领导。

  2、科学规划,办点示范。因地制宜,发挥特色,制定切实可行的高效生态林业发展规划,并搞好办点示范。

  3、创新机制,加大投入。建立健全林地信托流转机制,引进并支持发展高效生态林业的公司、大户和合作组织,争取银信部门的信贷支持。

  4、科技兴林,加强服务。组织林农进行发展高效生态林业技术培训,开展高效生态林业科学试验,积极推广新技术、新品种。

实施方案 篇4

  一、总体原则

  (一)坚持育人为本。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成才作为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扭转片面应试教育倾向,坚持正确育人导向,深入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确保公平公正。把促进公平公正作为改革的基本价值取向,健全体制机制,完善规章制度,切实保障考试招生机会公平、程序公开、结果公正。

  (三)体现科学选才。提升人才选拔水平,增加学生选择权,促进全面发展;完善政府监管机制,确保考试招生工作高效有序实施。

  (四)注重统筹推进。加强对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整体设计,促进普通教育、职业教育、继续教育之间的衔接沟通。统筹实施考试、招生和管理制度综合改革,分步实施,稳妥推进。

  (五)立足首都实际。主动适应首都教育综合改革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坚持以人为本,勇于创新,以首善标准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对改革成果的获得感。

  二、改革目标和措施

  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和教育部等部委有关精神,坚持能改早改,积极稳妥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到20xx年基本建立符合首都教育实际的现代教育考试招生制度,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模式,健全促进公平、科学选才、监督有力的体制机制,构建衔接沟通各级各类教育、认可多种学习成果的终身学习“立交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

  (一)中考综合改革

  1.推进考试科目和分值改革。坚持以学生为本,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尊重学生的兴趣多元化,为学生提供多种选择,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从20xx年起,考试科目和分值调整为:语文、数学、外语、历史、地理、思想品德、物理、生物(化学)、体育九门课程。

  中考满分为580分(不含加减分)。

  语文试卷总分值为100分;数学试卷总分值为100分;外语试卷总分值为100分,其中60分为卷面考试成绩,40分为听力、口语考试,与统考笔试分离,学生有两次考试机会。

  物理(含开放性科学实践活动10分)、生物(化学)(含开放性科学实践活动10分)、历史(含综合社会实践活动10分)、地理(含综合社会实践活动10分)、思想品德(含综合社会实践活动10分)五门考试科目原始分满分均为100分。学生可以选择其中三个科目参加考试(物理、生物(化学)须至少选择一门),所选三科成绩,由高到低分别按照100%、80%、60%的系数折算为实际分数,即:三科折算后实际满分分别为100分、80分和60分。

  体育成绩为40分,其中现场考试30分,过程性考核10分。

  2.推进考试内容与形式改革。严格按照义务教育各学科课程标准确定考试内容,注重考查学生9年义务教育的积累,注重对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和基本能力的考查。重视发挥考试的教育功能,在各科目考试内容中融入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国传统文化内容的.考查。扩大选材范围,突出首都特色,贴近生活,注重实践。推进中考体育考试改革,逐步增强考试项目的选择性,加强仪器设备在量评项目测试中的应用。探索建立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制度,研究出台实施办法。

  3.完善普通高中招生计划分配方式。加大市级优质教育资源统筹力度,坚持和完善优质高中校部分招生计划分配到初中校制度,20xx年达到不低于招生计划50%的目标。招生政策向优质高中教育资源比较短缺的区和一般初中学校倾斜,引导全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二)高考综合改革

  1.深化统一高考考试科目改革。从20xx年起,北京市统一高考科目调整为语文、数学、外语3门,不分文理科,每门科目满分150分,总分450分。

  2.从20xx年起,英语听力分值30分,采用计算机化考试,与统考笔试分离,一年两次考试,取听力最高成绩与笔试成绩一同组成英语科目成绩计入高考总分。从20xx年起,英语增加口语考试,口语加听力考试共计50分,英语科目总分值不变。

  3.改革普通本科院校招生录取模式。探索普通高等院校基于统一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参考综合素质评价的多元录取机制。从20xx年起,参加本科院校招生录取的考生的高考成绩由语文、数学、外语3门统一高考成绩和考生选考的3门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等级性考试科目成绩构成。选考每门科目满分100分,总分满分值为750分,作为高等院校录取的基本依据。

  高等院校可根据办学特色和定位,以及不同学科专业人才培养需要,从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6门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科目中,分专业(类)自主提出选考科目范围,但最多不超过3门,提前向社会公布。考生满足选考科目其中任何1门,即符合报考条件。对于没有提出选考科目要求的高等院校,考生在报考该校时无科目限制。

  (三)相关配套政策改革

  1、建立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制度

  (1)考试科目设置。自20xx年秋季起,从普通高中起始年级开始实施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所设定的科目均列入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范围,设置语文、数学、外语、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体育与健康、艺术、信息技术、通用技术13门科目,引导考生认真学习每门课程。

  (2)实行合格性考试与等级性考试。合格性考试内容以普通高中课程标准中的必修学习要求为依据,等级性考试内容以普通高中课程标准中的必修和选修Ⅰ学习要求为依据。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合格作为高中学生毕业以及高中同等学力认定的主要依据。考试成绩作为高中学生升学的重要依据,所有科目成绩提供给招生高校使用。

  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6门科目设合格性和等级性考试。高中学生在完成必修学习的基础上,可根据自身特长和兴趣,选择其中3门科目参加相应的等级性考试。上述6门科目的合格性和等级性考试,由全市统一命题、统一组织考试、统一阅卷,确保考试安全有序、成绩真实可信。

  语文、数学、外语3门科目仅设合格性考试,参加统一高考的学生,可以用统一高考科目考试成绩作为相应科目合格性认定的依据。

  体育与健康、艺术、信息技术、通用技术4门科目仅设合格性考试,各区根据课程标准、教学要求和学生平时表现,综合测评并确定其合格性成绩。市教委通过专项督导和社会监督,依托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信息平台,动态监控教学过程和结果。

  (3)考试组织实施。普通高中在校学生均须参加高中学业水平考试。高中阶段其他学校在校生和社会人员也可报名参加,成绩合格者可申请普通高中同等学历资格认定。

  (4)考试成绩呈现方式。合格性考试科目考试成绩以“合格/不合格”呈现。等级性考试科目考试成绩以等级呈现。

  2、完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

  一是科学确定评价内容。综合素质评价要记录学生各方面发展状况,主要包括学生的思想道德、学业成就、身心健康、艺术素养、志愿服务、社会实践和个性发展等方面的实际情况,客观记录学生的成长过程,整体反映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情况和个性特长。综合素质评价是学生毕业和升学的重要参考。

  二是完善评价手段和程序,完善以电子平台为载体的学生综合素质电子档案。

  三是科学合理使用评价信息。从20xx年起,综合素质评价作为高等学校招生录取的参考,在使用过程中,坚持“谁用谁评”的原则,招生学校应提前公布具体使用办法,使用情况必须规范、公开。

  3、继续推进高考考试与录取模式改革

  (1)推进考试内容与形式改革。体现立德树人根本要求,加强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引领。科学设计试卷结构和命题内容,贴近社会实际,贴近课程教学改革实际和学生生活实际,突出考试的能力导向。继续保持和增强北京试卷注重基础、综合、灵活的特色,增强试题的选择性和开放性,给学生创设更大的思考空间和展示个性才华的平台,着重考查学生独立思考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教学摒弃“死记硬背”“题海战术”,促进素质教育深入实施和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

  (2)改革高考志愿填报时间和投档方式。继续推行高考本科志愿和单考单招志愿填报时间从考前填报调整为考后知分填报,并将本科一、二、三批次志愿设置从平行志愿组方式调整为大平行方式,按照“分数优先、遵循志愿”的原则进行投档。从20xx年起,将本科二批与本科三批合并为本科二批。待条件成熟,将本科一批与本科二批合并为本科普通批。

  (3)完善和规范自主招生等特殊类型招生录取。继续推行高校自主招生、高水平艺术团和高水平运动队等特殊类型招生将单独设置志愿,安排在本科提前批次录取结束后本科一批录取开始前进行。相关高校要公开自主招生等特殊类型招生办法、考核程序和录取结果,确保公平公正。从20xx年起,在市属高校探索开展综合评价招生改革试点,在市属高校中设立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统一考试成绩、综合素质评价多维度综合评价招生方式。

  4.完善高校招生选拔机制。高校要将涉及考试招生的相关事项,包括标准、条件和程序等内容,在招生章程中详细列明并提前向社会公布。加强学校招生委员会建设,在制定学校招生计划、确定招生政策和规则、决定招生重大事项等方面充分发挥招生委员会作用。高校可通过聘请社会监督员巡视学校测试、录取现场等方式,对招生工作实施第三方监督。建立考试录取申诉机制,及时回应处理各种问题。建立招生问责制,由校长签发录取通知书,对录取结果负责。

  (5)改进本科招生计划分配方式。在市属本科一批院校设立农村专项招生计划,面向在城市发展新区和生态涵养区就读的农村户口考生招生。在北京高校开展“高水平人才交叉培养计划”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市属高校与在京中央高校、海外境外知名高校联合培养学生,招生计划向远郊区倾斜。

  4、减少和规范考试招生加分项目

  根据国家统一部署,大幅减少、严格控制高考加分项目。从20xx年起,取消体育、艺术等特长生、市三好学生、市优秀学生干部加分项目。20xx年少数民族考生加5分投档,仅适用于北京市属高校招生录取。从20xx年起,少数民族考生加分范围调整为“从边疆、山区、牧区、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在高中教育阶段转学到本市的少数民族考生”,加分分值为5分,仅适用于北京市属高校招生录取。高级中等学校考试加分项目和分值,参照高考加分项目调整原则进行规范和调整。

  (四)深化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考试招生改革

  1.推进高等职业院校分类考试招生改革。健全“文化素质+职业技能”考试招生方式,推进单独招生、高职自主招生、综合评价招生和技能拔尖人才免试等考试招生方式改革。注重对学生职业技能的考查,将学生参加市级以上职业院校技术技能大赛成绩作为升入高一级学校的重要依据之一。逐步提高通过分类考试录取考生占高职院校招生的比例,20xx年分类考试成为高职院校招生主渠道,达到70%以上。

  2.探索职业院校招收初中毕业生改革实验。按照教育部要求,完善五年制高职招生、“3+2”中高职衔接招生试点。开展高端技术技能人才贯通培养实验,继续支持部分示范职业院校与示范高中、本科院校、国内外大企业合作,选择对接产业发展、适合贯通培养的优势专业招收初中应届毕业生,完成高中阶段基础文化课学习和专科高等职业教育后,通过专升本考试(测试)进入本科高校学习。

  3.推进成人高考改革试点。在不断总结经验基础上,继续扩大我市成人高校招生考试改革试点的范围,进一步完善英语专业英语口语等级考试替代英语科目考试、探索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实行统考与职业技能测试相结合入学方式的改革试点方案。

  4.构建终身学习立交桥。倡导终身学习理念,加快发展继续教育,为社会成员接受多样化高质量教育提供更多机会,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参加考试提供高水平服务。探索学历学位证书和资格证书“双证书”制度,推动职业教育学历学位证书体系、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与职业资格证书体系的有机衔接,探索建立各级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衔接的机制。推进成人高考、自学考试和社会考试“三考联动”,建立终身学习成果认证中心,探索建立多种形式学习成果的积累认定转换制度,逐步实现不同类型学习成果的互认和衔接,促进各级各类教育纵向衔接、横向沟通。

  (五)强化监督管理

  深入实施招生“阳光工程”,健全招生政策、招生计划、实施过程和录取结果等信息公开制度,严格考试招生管理,构建更加公开透明、更加公平公正的招生工作管理体系。加强学生诚信教育,健全个人、学校考试招生诚信档案。加强考试招生安全管理,构建科学、规范、严密的考试招生安全体系。完善监督制约机制,加强廉政风险防控,对考试招生全程进行监督,确保规范操作和廉洁运作。严肃查处违法违规行为,严格追究当事人及相关人员责任,及时公布查处结果。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实施方案】相关文章:

实施方案【精选】09-11

(精选)实施方案11-04

【经典】实施方案11-11

实施方案(精选)10-03

实施方案(经典)10-02

实施方案【经典】09-20

实施方案(精选)09-15

(精选)实施方案09-15

[经典]实施方案10-12

[精选]实施方案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