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案

学校防震演练方案

时间:2025-06-27 10:31:09 方案 我要投稿

学校防震演练方案

  为保证事情或工作高起点、高质量、高水平开展,预先制定方案是必不可少的,方案是阐明具体行动的时间,地点,目的,预期效果,预算及方法等的企划案。那么什么样的方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学校防震演练方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学校防震演练方案

学校防震演练方案1

  1.简介

  本文档旨在为学校的防震演练提供指导,旨在帮助学生和教职工在地震发生时保持冷静,并且采取正确的行动以确保安全。

  2.地震预警系统

  学校将建立地震预警系统,该系统能够及时向学生和教职工发布地震预警信息。预警信息将通过学校的内部通信系统、手机短信和广播等方式传达,并且需要配备相应的声音和光线提示设备。

  3.防震演练计划

  学校将定期组织防震演练,以提高学生和教职工的应急反应能力,并加强地震应对的意识。

  3.1演练目标

  演练的目标是让学生和教职工掌握以下技能和知识:

  学习地震发生时的正确行为;

  报警并寻找避难处所的方法;

  疏散和逃生的步骤;

  掌握基本的.急救知识,以便应对潜在的伤亡。

  3.2演练内容

  防震演练包括以下内容:

  地震发生时的逃生策略:学生和教职工应该学会在地震发生时迅速寻找避难处所,并遵循相应的避险指导原则。

  灾难发生时的自救互救:学生和教职工需要学习基本的急救知识,并且知道如何使用急救箱和紧急救援设备。

  疏散和逃生程序:演练将模拟地震发生后的疏散和逃生过程,学生和教职工需要按照演练的程序进行行动。

  救援人员指挥和协调:学生和教职工需要学习如何与救援人员进行有效的沟通,以便更好地获得救助。

  3.3演练时间

  为了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和教职工的应急反应能力,防震演练将定期进行。具体的时间安排将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和教学计划进行调整。

  4.学校建筑和环境的防震措施

  为了进一步提高学校的抗震能力,以下是学校建筑和环境的防震措施建议:

  学校建筑的抗震设计:学校建筑应符合相关抗震设计规范,采用适当的建筑结构和材料,以增加建筑物的抗震能力。

  定期检查和维护:学校应定期对建筑进行抗震性能检查,并进行必要的维护和修理工作,确保建筑物的安全性。

  安全疏散通道:学校建筑应设置合适的安全疏散通道,并且保持通道畅通无阻,以便在地震发生时学生和教职工能够迅速疏散到安全地区。

  应急设备准备:学校应备有足够的急救箱、紧急救援设备和无线通信设备等,以便在灾难发生时提供紧急救援和沟通功能。

  5.学生和教职工的责任

  在防震演练和地震发生时,学生和教职工有以下责任:

  参加防震演练:学生和教职工应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防震演练,学习正确的行为和逃生步骤。

  遵守演练指导:在演练过程中,学生和教职工需要严格遵守指挥人员的指导,并按照演练程序行动。

  维护安全秩序:学生和教职工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维护学校的安全秩序,避免堆放危险物品和制造安全隐患。

  学习相关知识:学生和教职工应积极学习地震应对的知识和技能,提高自身的防震意识和应急反应能力。

  6.总结

  本文档提供了学校防震演练方案的详细内容,包括地震预警系统、防震演练计划、学校建筑和环境的防震措施建议以及学生和教职工的责任等方面。通过定期的防震演练和加强防震意识,学校可以有效提高应对地震灾害的能力,保障学生和教职工的人身安全。

学校防震演练方案2

  一、指导思想

  通过地震应急疏散演练,使全校师生掌握应急避震的正确方法,熟悉地震发生时紧急疏散的程序和线路,确保地震发生时,我校防震减灾应急工作能快速、高效、有序地进行,从而最大限度地保护全校师生的生命安全,特别是减少不必要的非震伤害。同时,通过本次演练活动培养学生遵守纪律、团结协作的精神,提高突发公共事件下的应急反应能力和自救互救能力。

  二、组织机构

  1、领导小组:

  组长:赵和平、黄曼丽

  演练指挥:赵和平

  职责:全面负责演练准备、组织全过程;统筹协调、调度各小组工作。

  对整个演练负总责。

  演练副指挥:张桢

  职责:指挥播放“模拟地震音效”(一分钟)后。播放“地震警报信号”(2分钟)。同时兼顾二、三楼学生撤离时的纪律管理。

  琚松涛职责:负责各班安全撤离后的场外指挥。安排各班到指定地点。以及现场秩序的维护。掌握现场情况,掌握各班各年级人数。上报现场情况等。

  2、教室室内指挥组:

  组长:张桢

  成员:刘俊、各班第二节课任教师、班主任

  职责:现场指挥程序安排

  (1)“模拟地震音效”发出后,马上指导学生进行室内避震,教师指导学生迅速以书本或坐垫等护头、蹲躲在各自的课桌下或课桌旁。纠正学生的不正确动作和姿势。

  (2)“地震警报信号”(2分钟)响起,迅速组织学生有秩序到走廊成两列纵队集合。听“疏散信号”依次有序地往安全地带“操场处”疏散。到指定地点后班主任整理并清点本班同学人数,及时上报到年级组长处。全体疏散结束后四个年级组长再分别上报琚松涛。

  (3)班主任要自始至终跟队,密切关注演练现场,维护活动纪律,防止意外

  发生。

  3、室外场地指挥组:

  组长:琚松涛

  成员:兰文欣、王祥德

  职责:撤离过程中的场地(操场)指挥和维持现场纪律

  (1)组织师生在指定位置避震:每班成两列纵队面向教学楼蹲下。

  (2)稳定师生情绪、维护秩序,减少不必要的非震伤害

  (3)演练结束后有秩序组织学生返回教室。

  4、卫生医疗小组:

  组长:张辉

  成员:王友珍

  职责:携带应急药品,随时待命,一旦有意外擦伤的学生或教师,医疗组及时处理。(在地震警报结束后第一时间到操场食堂门口待命)

  5、资料收集组:

  组长:顾翔

  成员:陈世春陈秋婷

  职责:演练全过程的影像、新闻等资料收集

  6、疏散线路沿线工作组

  组长:琚松涛

  教学楼第一层:何也(负责一楼西侧的班级撤离时的路线指挥)

  余晓(负责一楼东侧的班级撤离时的路线指挥)

  教学楼第二层:陈扬(负责二楼东侧的班级撤离时的路线指挥)

  阎莉惠(负责二楼西侧的班级撤离时的路线指挥)

  教学楼第三层:杨强(负责三楼东侧的班级撤离时的路线指挥)

  郭锐(负责三楼西侧的班级撤离时的路线指挥)

  教学楼第四层:王德军(负责四楼东侧的班级撤离时的路线指挥)

  陶玲(负责四楼西侧的班级撤离时的路线指挥)

  综合楼:刘春燕具体负责,同样撤离到大操场做操处。

  职责:地震警报响起后,各班迅速组织学生有秩序到走廊成两列纵队集合。班主任迅速组织本班学生成两列纵队到走廊集合,双手以书抱头作保护状,按楼层顺序疏散。

  楼层老师要随时提醒学生有序撤离,学生出现跌倒现象时应及时扶起,避免踩踏现象发生。

  三、演练安排

  1.内容:

  (1)应急避震演练、

  (2)紧急疏散演练

  2.对象:

  全体师生。

  3.时间:

  20xx年3月29日课间部署演练方案,进行排演。3月30日课间正式演练。

  四、演练准备

  1.全体教职工明确此次地震应急演练的任务和注意事项。

  2.演练前年级组长、班主任利用班会课、自习课做好学生的动员工作和纪律要求。学习有关避震知识,熟悉应急避震的正确方法,懂得在地震发生是如何自我保护。班主任安排时间,组织本班学生进行应急避震演练,熟悉疏散线路,进行自救逃生练习,直到学生操作熟练(班任要排好队形:有前后门的要保证前后门同时畅通,两列队伍一列从前门撤离,一列从后门撤离。一同到走廊集合。在下楼梯时,挨着扶手的'一队始终挨着扶手不得串队)。(练习期间教育学生做到:①认真对待,不搞过场;②听从指挥,有序疏散;③遇事不慌,头脑冷清;④积极主动,团结协作。)同时讲明演练的程序、内容、时间和纪律要求,以及各个班级疏散的路线和到达的区域,同时强调演练是预防性、模拟性练习,并非真正的地震应急和疏散。

  3.演练前对疏散路线必经之处和到达的“安全地带”进行实地仔细检查,对存在问题及时进行整改,消除障碍和隐患,确保线路畅通和安全。

  4。学生疏散时楼梯通道每排通行2人。

  5.组成相关工作小组,确定人员,明确职责。行政要检查落实负责年级的演练前期工作是否按期按质完成。

  五、演练要求

  1.各组各负其责,在相关楼层、转弯点维持纪律的老师,要做到没有无岗人,人人有责任。

  2.各班主任要严密组织,认真对待,避免危险情况的发生。注意班级前后门要畅通,不堵死后门;发挥班干部,团、队干部的作用,班内安排好逃生小组,组长要得力;逃生小组与座次安排要便于有秩序疏散,各班有本班逃生疏散思路。

  3.不要惊慌,听从指挥,服从安排。

  4.保持安静,动作敏捷、规范,严禁推拉、冲撞、拥挤。

  5.按规定线路疏散,不得串线。

  六、演练程序

  (一)启动程序:

  总指挥在学校广播系统中宣布:“马鞍山培正学校防震减灾疏散演练现在开始”

  (二)教室内应急避震演练

  1、副指挥张桢指挥广播室播放“模拟地震音效”。(时长一分钟)

  2、上课教师(演练时为班主任)立即停止授课,转而成为教室演练负责人,立即告知学生“不要慌”,并指挥学生迅速护头、闭眼,躲在各自的课桌下或课桌旁,尽量蜷曲身体,降低身体重心,并尽可能用书等保护头部;最后一排靠里的同学面向墙,蹲在墙角处。避震演练时间为1分钟。

  3、一分钟后,副指挥指挥播放解除“模拟地震音效”信号。

  4、老师让学生睁眼抬头,并告知学生,地震已过,现在撤离教室,进入紧急疏散演练环节。

  (三)紧急疏散演练

  1、发出一楼“紧急疏散”信号。

  2、每班靠前后门的两位学生立即把门打开,教师迅速将全班学生分成两路纵队,并指挥其有秩序出门。

  3、学生在老师带领下有秩序从楼梯向下撤离,并按照预定的疏散路线,迅速撤离到事先指定的地点整队。

  4、具体演练撤离路线根据课间操出操中规定的路线进行,学生有序撤离。

  5、学生撤离后,课任老师组织学生在操场有序站好。

  6、组长按顺序向琚松涛报告,内容为:

  “某年级###名师生参加防震减灾疏散演练,全部安全撤出,无人受伤,请指示”。

  答复:“请全体师生听从指挥,原地待命。”(四个年级组长报告结束后)

  副指挥向指挥报告:“报告指挥:马鞍山培正学校共###名师生参加防震减灾疏散演练,全部安全撤出,无人受伤,请指示。”

  指挥宣布:“马鞍山培正学校防震减灾疏散演练圆满结束。”

  郭锐组织退场:

  返回顺序:按平时课间操规矩,由东西两侧按顺序进入教室。

学校防震演练方案3

  一、演练的指导思想:

  为确保学校发生破坏性地震及火灾等其它灾害时,各项应急工作能高效、有序地进行,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和财产损失,我校积极响应上级关于创建“安全文明校园”的活动要求,全面提高全校师生自救逃生本领,本着“以人为本,安全第一”和“防范胜于救灾,责任重于泰山”的原则,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基本方针,我们将通过紧急逃生(疏散)演练,让全体师生了解火灾、地震发生时的应急避险知识,掌握应对火灾、地震发生时采取的防护措施和方法,最大限度地降低火灾、地震带来的损失,从而提高师生紧急避险、自救自护和应变的能力。

  二、演练目的和要求:

  学校本着对社会负责,对学生负责,对家长负责的态度,高度重视,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基本方针,为确保演练取得实效,切实抓好演练的各个环节,成立安全自救演练领导小组,结合实际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安全演练方案,对演练的形式、演练的场地、险情信号、演练时间、参加人员、演练实施步骤等作周密安排,落实专人负责安全演练的具体工作,保障安全演练的顺利进行。

  三、逃生自救演练领导小组:

  组长:XXX

  副组长:XXX

  成员:XXX、XXX、XXX、XXX

  职责:及时、准确、全面了解突发事件情况,组织自然灾害的应急救援工作,确保救援工作有序、高效地进行。

  四、学生撤离线路与集合地点:

  以就近出口为逃生方向。

  火灾逃生:要一手护嘴,一手扶墙并弯腰;

  地震逃生:要取书包或厚书垫头逃生。

  五、演练具体分工:

  应急避震演练要有组织、有计划的开展。教师在演练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学校领导和老师要预先做好部署,做好分工,亲临指挥,既要确保演练顺利进行,通过演练来提高学生的'自救自护能力,使学生得到锻炼,也要防止在演练中发生意外的事故。

  老师要负责学生紧急疏散时的撤离秩序、安全管理,指明疏散方向和路径。要阻止学生逆向跑、窜、推撞、挤压情况发生;有人倒下,要立即扶起,严防走道拥挤事故发生。负责在学生撤离后检查教室内有无滞留学生,办公室内有无滞留教师,并帮助其迅速撤离。

  六、演练步骤:

  1.让学生熟悉应急避震的方法。

  2.让学生熟悉震后疏散的途经路线和集中地点。

  3.进行模拟发生地震的演练。

  七、演练安排:

  1.演练时间:每月的月初进行一次

  2.演练内容:

  演练包括应急避震和疏散两个内容。当地震发生时,先进行应急避震。当主震结束后,再进行疏散,到预定地点集中,以防余震发生。

  八、火灾、地震发生时的应急避震措施

  假如火灾来临时,(教师下口令:“起火了”)学生用毛巾、纸巾等物品捂住口鼻,弯腰低头快速有序离开教室,到教室前安全区(离开教室两项合一)从你意识到这是一次地震,到地震结束,一般只有十几秒钟的时间,很少会持续一分钟以上。要把握好最早的几秒钟,赶紧躲到最近的安全地方。躲避到地面停止摇动,再也没有东西落下来为止。

  当听到地震发生的信号后,学生们立即开始演练,应该做到:

  1.要保持镇定,切莫惊慌失措。尽快躲避到安全地点,千万不要匆忙逃离房屋。

  2.在室内的学生,应立即就近躲避,身体采用卧倒或蹲下的方式,使身体尽量小,躲到桌下或墙角,以保护身体被砸,但不要靠近窗口。

  3.躲避的姿势:将一个胳膊弯起来保护眼睛不让碎玻璃击中,另一只手用力抓紧桌腿。在墙角躲避时,把双手交叉放在脖子后面保护自己,可以拿书包或其他保护物品遮住头部和颈部。

  4.卧倒或蹲下时,也可以采用以下姿势:脸朝下,头近墙,两只胳膊在额前相交,右手正握左臂,左手反握右臂,前额枕在臂上,闭上眼睛和嘴,用鼻子呼吸。

  5.在室外的同学,应跑到空旷的地方,要用双手放在头上,防止被砸,要避开建筑物和电线。

  6.老师要按预先的分工,迅速到每个教室检查避震的情况,发现有采取不正当措施的,要及时纠正。

  九、疏散顺序:

  等到主震结束后,为了防止有较大的余震发生,应该立即进行有秩序的疏散,到安全的地方去躲避余震。疏散的集中地选择在操场。

  十、疏散演练要求与注意事项:

  1.为防止疏散演练中出现惊慌失措,甚至给学生造成人身和精神伤害等事故,因此班主任必须宣传落实到位。

  2.在疏散前各班要把教室前后门都打开,按演练要求将全班同学分成两队。听到疏散信号时,班主任和老师立即到班级疏散,指挥学生分别从前后门撤到教室外集合,3.在出门口疏散时,要尽量保持安静,不准学生在走道上互相拥挤,避免跌倒。

  4.疏散过程中,用双手护头,以防被砸。

  5.疏散过程中,要迅速,要排队有秩序前进,不要慌乱奔跑,不要争先恐后。

  6.各班学生到达集中地点后,学生要蹲下,保护头部。等到演练结束后,以班为单位集队,各班应立即清点人数,并向集合地负责人报告。总指挥宣布演练结束后,全体学生起立列队站好。

  7.全体学生先参加避震演练,然后进行地震疏散演练。

  8.警报发生时,所有师生必须撤离到安全地点

  9.全部演练结束后,在班主任的带领下按原路返回教室,继续进行正常的教学活动。

  10.若遇雨天,演练延后。

  XX小学

学校防震演练方案4

  为确保学校发生破坏性地震时,各项应急工作能高效、有序地进行,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根据国务院《发生破坏性地震应急条例》、教育局和中心校《防震应急预案》,结合我校工作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地震应急机构及主要职责。

  1、地震应急机构及分工。

  (1)领导小组。

  组长:XXX(总指挥)

  副组长:XXX

  成员:XXX

  责任分工:负责指挥协调全校各应急组的工作。

  2)班级安全组。组长:XXX成员:各班主任

  责任分工:负责震时各班级下楼安全及疏散工作。

  3)后勤保卫组。

  组长:XXX

  成员:后勤人员

  责任分工:负责学生出楼门的管理护送工作。

  (4)宣传组。

  组长:XXX

  成员:各班主任

  责任分工:负责对学生进行防震、避震、自救、互救等基本知识的宣传教育工作,以及收集材料,写报道、总结等。

  5)医务组。组长:陈家伦

  成员:各科任教师

  责任分工:负责临时处理学生受伤事故和配合卫生部门的工作。

  2、主要职责

  1)加强领导,健全组织,强化工作职责,加强对破坏性地震及防震减灾工作研究,完善各项应急预案的制定和各项措施的落实。

  2)充分利用各种渠道进行地震灾害知识的宣传教育,组织、指导全校防震抗震知识的普及教育,广泛开展地震灾害中的自救和互救训练,不断提高广大师生防震抗震的意识和基本技能。

  3)认真搞好各项物资保障,严格按预案要求积极筹备,落实饮食饮水、防冻防雨、教材教具、抢险设备等物资落实,强化管理,使之始终保持良好战备状态。

  4)破坏性地震发生后,采取一切必要手段,组织各方面力量全面进行抗震减灾工作,把地震灾害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点。

  5)调动一切积极因素,迅速恢复教育教学秩序,全面保证和促进社会安全稳定。

  二、震时应急行动

  1、紧急避震

  1)、要保持镇定,切莫惊慌失措。尽快躲避到安全地点,千万不要匆忙逃离教室,不喧哗,不拥挤,不跳窗,不从高楼跳下,防止伤亡。

  2)、在教室内的学生,应立即就近躲避,身体采用卧倒或蹲下的`方式,使身体尽量小,躲到桌下或墙角,以保护身体被砸,但不要靠近窗口。

  3)、在走廊的同学,也应立即选择有利的安全的地点,就近躲避,卧倒或蹲下,用双手保护头部,不要站在窗口边。

  4)、在教室外的同学,应跑到空旷的地方,要用双手放在头上,防止被砸,要避开建筑物和电线。

  2、紧急疏散:根据学校各年级所处位置及学生年龄特点,紧急疏散的具体要求是:

  (1)、拉响警报:听到警报(连续的急促铃声和呼喊声)后由班主任或任课教师组织本班级学生立即蹲在桌子下面,如果在2分钟后没有大反应,学校再次拉响警报,各班级应马上按照学校规定的紧急疏散路线快速、有序地撤离教学楼。

  2)、撤离顺序、路线:(见疏散演练方案)

  3)、撤离时的注意事项:

  ①做到不惊慌、采取就近避险。

  ②必须按疏散线路疏散,下楼时各班成两路纵队靠右下楼,以免碰撞、拥挤、踩伤。

  ③遇到灾情,千万不要跳楼。

  ④当堂教师负责指挥学生疏散,不得擅离岗位,有秩序将学生撤离到操场。

  ⑤各层楼梯口由班级安全组的教师指挥。

  ⑥疏散过程中,以双手护头或书包、书本护头,以防被砸。

  ⑦疏散过程中,要迅速,要排队有秩序前进,不要慌乱奔跑,不要争先恐后。

  ⑧疏散途中不能穿过建筑物,要尽量避开建筑物和电线。

  ⑨各班学生到达集中地后,学生要蹲下,保护头部。各班主任应立即清点人数,并向校长报告。

  3、自救互救。

  医务组迅速开展以抢救人员为主要内容的现场救护工作,及时将受伤人员转移并送至附近救护站抢救。

  三、震后要做到以下几点:

  1、检查房屋受损情况,必要时请质检部门鉴定,如确定为危房,立即关闭教学楼。

  2、消毒防疫。

  3、对师生进行心理疏导

  四、其它

  1、进入防震紧急状态后,学校指挥部和防震减灾领导小组将通过电话、口授等形式传达各种命令、指示。

  2、在抗震减灾应急行动中,要密切配合,服从指挥,确保政令畅通和各项工作落实。

  3、本实施细则自预案启动时同时实行,望各涉及人员及教师认真履行。

学校防震演练方案5

  一、指导思想

  为了进一步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培养训练有素的应急组织,提高应急救援能力,预防学校在发生严重的突发危害事件时,学校能有组织、有秩序进行疏散,限度的保护全体师生的人身安全。

  二、演习目的

  确实提高全体师生紧急疏散应对能力,熟悉学校紧急疏散路线,检查学校紧急疏散预案的可行性和全体师生协同情况,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三、紧急疏散领导小组

  略

  四、演习目标

  要求全体师生接到紧急疏散指令后,在最短的时间内,安全、有序、镇定、快速地到达疏散集合地(学校篮球场、操场、校门边停车场、南教学楼前草坪)。在整个疏散过程中做到师生配合默契、疏散路线清楚、组织有条不紊、人人各尽其责,确保活动达到预期的效果。

  五、演习安排

  (一)前期准备工作

  1.开好紧急疏散领导小组会议。明确演习的目的和要求,并研究和确定疏散路线。

  2.开好参与协助学生疏散的老师及班主任会议。明确各位老师在疏散时的分工及路线,分楼层落实负责人员。

  3.活动前对各班主任告知学生演习的安排和疏散路线,目的是让学生做到心中有数,避免产生不必要的恐慌,同时又保证紧急疏散演习实效。要求学生疏散下楼时要严肃、安静、有序、快速,绝对不要打闹、推搡(走楼梯,其他地点小跑步撤离,不要着急跑得过快,以防跌倒)。

  (二)演习安排

  1.20xx年5月13日上午早自习课后,**校长在学校广播中宣布演习开始,要求全体师生按照紧急疏散演习方案迅速到达学校东操场集中。警报铃**老师负责,同时要求参与协助学生疏散的老师迅速到位,各负其责。

  2.各教室师生听到第一声警报后迅速双手抱头躲在课桌底下,第二声警报后迅速打开教室前后门,前面三排走前门后面几排走后门,离开教室到走廊。不按身高自觉的排成一路纵队,放低身姿尽快向楼梯移动。听从班主任和副班主任老师指挥,由体育委员组织迅速有序的`按规定路线撤离教室,到达操场指定位置。撤离顺序,副班主任在前,班主任老师最后撤离。

  3.全体学生按指挥快速通过。遇到楼梯下有学生正在通过时,不惊慌不拥挤,按“先到先通过;先二楼层,后三楼层”的顺序撤离教学楼。

  4.学生到达指定疏散集合地点后,由副班主任或班主任整队,迅速清点人数,向级部主任报告,应到人数和实到人数。

  5.非班主任也必须准时随班参加演习,听到信号后,迅速到指定位置。协助学生疏散的老师在确认学生全部撤离后(完成任务)也要迅速到达大操场场指定位置。全体教职工(当天不要穿高跟鞋)按一至六年级组点名,各班向年级组负责人报告各班人数。

  6.成立以**老师为临时医务组长,非班主任老师为组员的救护小组。救护小组接到有学生“受伤”的信息后,迅速赶到指定地点,把“受伤”学生抬着撒离现场,到达安全地带。

  7.**老师汇总年级人数,迅速向演习领导小组组长**校长报告人员到位情况。

  8.**校长总结点评本次演习情况。

  9.**校长宣布演习结束,各班有秩序带回。教职工回各办公室,演习结束。

  (三)学生疏散路线

  1.南教学楼底楼教室在班主任老师带领下直接到教室前面花坛、草坪集中。(依次由东及西 )

  2.二楼楼梯东教室:二(6)、三(1)的学生从楼梯东下到校门口停车场集中;二楼楼梯西教室三(2)、三(3)的学生从楼梯西下到篮球场;三楼楼梯东教室五(1)班的学生从楼梯东下到南面草坪;三楼五(2)班和六年级的学生从楼梯西下到篮球场。

  3.一(1)、一(2)班到校门口停车场,一(3)、一(4)班到一(1)前空地。

  4.三(4)、三(5)班,四年级各班和一(5)、一(6)、一(7)在班主任和副班主任老师的带领下到西面操场。

  (四)演习疏散负责教师安排

学校防震演练方案6

  为了进一步宣传防震减灾知识,传播防震减灾科学信息,增强广大师生的防震减灾意识与能力,提高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根据《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开展全省防震减灾宣传周活动的通知》(闽政办发明电[2008]90号)要求,结合我市实际,决定在全市各级各类学校开展防震减灾宣传周活动。具体活动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运用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手段,在校园内进一步开展防震减灾宣传教育活动,积极宣传党和国家有关防震减灾工作的方针、政策,有效地开展防震减灾宣传教育,动员广大师生共同参与防震减灾活动,全面提高师生的防震减灾意识和自救自护能力,努力构建和谐平安的校园环境。

  二、目的要求

  通过开展形式多样防震减灾科普知识宣传教育活动,使师生了解地震发生时的应急避震知识,掌握应对地震灾害发生时应采取的防护措施和方法,最大限度地降低地震灾害造成的损失,从而提高师生紧急避险、自救自护和应变的能力,达到“教育一个孩子,影响一个家庭,带动整个社会”的目的。为防震减灾工作创造出一个良好的社会氛围。让防震减灾知识的宣传教育进课堂、进社区、进家庭,使防震减灾科普教育真正成为一种自觉的需要和行为。

  三、组织领导

  1、为加强对防震减灾宣传活动的组织领导,确保各项工作统一协调和各项措施落到实处,特成立晋江市教育局防震减灾宣传活动领导小组。市教育局局长为组长,其他局领导为副组长,各科室负责人为成员。

  2、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挂靠市教育局执法检查科,办公室主任由执法检查科负责人兼任,成员由执法检查科全体人员组成。

  四、活动安排

  9月份新学期开学后,集中一周时间,在全市各级各类学校开展以“增强防震减灾意识,建设平安和谐校园”为主题的地震科普进校园宣传活动,采取各种有效方式,大力宣传地震科普知识,进一步加大学校防震减灾宣传力度,认真开展校舍抗震安全排查,组织师生地震应急疏散演练,提高全体师生防震减灾意识,增强广大师生应急自救自护能力。

  1、加强宣传教育,提高防范意识

  各级各类学校要把地震科普宣传教育作为学生安全教育、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要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预防、避险、自救能力。结合9月份新学期开学各项工作,努力发挥学校教育的主渠道作用,组织学生集中观看《应对地震灾害——公众自救互救常识》、《蟾童》、《直面地震》、《地震揭秘》等防震减灾科普音像片;要在宣传栏等醒目位置张贴宣传挂图,分发《地震知识百问百答》、《地震来了怎么办》等地震科普读本,通过组织班队会等活动,在师生中宣传普及应急知识,让学校师生进一步了解灾害发生的原因、灾害发生前的防范方法、灾害发生时的应急措施等;组织学生开展地震科普知识竞赛,扎实推进中小学生防震减灾教育工作。同时市教育局在9月上旬将举行小学生地震知识作业本赠送仪式。

  2、组织疏散演练,增强应急能力

  各级各类学校要在地震部门的指导下,根据学校不同年龄段学生的情况,制订学校地震应急疏散预案,力争每学期开展一次演练。在今年9月份新学期开学后,各级各类学校至少要有组织、有计划开展一次地震应急疏散演练,要认真做好部署,做好分工,老师在演练中要起重要作用,学校领导要亲临指挥,既要确保演练顺利进行,又要通过演练来提高学生的自救自护能力,使师生得到锻炼,也要防止在演练中发生意外的事故。通过实际演练,使师生了解和掌握灾害发生的`逃生方法和应急手段,确保师生在地震突发时能做到科学避震、有序撤离。

  3、创建示范学校,增强工作实效

  进一步抓好防震减灾科普活动示范学校创建工作,市教育局与市地震局将根据各级各类学校开展防震减灾知识宣传教育情况,评定几所防震减灾科普活动示范学校。已建成的防震减灾科普活动示范学校,要不断创新工作方式,适时组织参观、培训、宣讲等,充分发挥其科普活动示范学校的作用。

  五、有关要求

  1、加强领导。要充分认识地震科普宣传活动的重要意义,加强领导、精心策划、抓紧部署、认真组织。要围绕活动的主题,根据自身的特点,认真制定“学校防震减灾宣传周活动方案”,既要有丰富多彩的活动内容,又要确保活动开展的有序和安全。

  2、注重实效。要正确处理好正常教学与科普宣传的关系,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进一步丰富活动内容,创新活动的形式,有针对性地开展活动,尤其是要精心制定演练方案,适时开展地震应急演练活动,进一步提高广大师生应对突发事件、自护自救、疏散救援的能力。

  3、扩大影响。要积极营造氛围,做好宣传报道工作,不断扩大社会影响,同时做好总结、有关材料上报工作。

  市教育局将结合期初检查对各级各类学校防震减灾宣传周活动开展情况组织重点抽查。各级各类学校[小学以教委(育)办为单位]要对防震减灾宣传周活动开展情况进行认真做好总结,并于9月20日前将总结材料及学校地震应急疏散预案上报市教育局执法检查科(电子邮件:[emailprotected])。

学校防震演练方案7

  一、演练目的

  通过新学期第一次突发事故应急疏散演练,使全校师生掌握校园内应急疏散的正确方法,确保在突发事故来临时,我校应急工作能快速、高效、有序地进行,从而最大限度地保护全校师生的生命安全,特别是减少不必要的非灾伤害。同时通过演练活动培养学生听从指挥、团结互助的品质,提高突发公共事件下的应急反应能力和自救互救能力。

  二、演练安排

  1、内容:紧急疏散演练

  2、对象:全体师生

  3、时间:20xx年9月X日上午8:00(出操铃暂停,7:50各班主任及时到教室进行演练前谈话教育,时间为5—8分钟)

  三、演练准备

  1、演练前各班班主任进行演练教育,让学生熟悉应急疏散的正确方法,分析我校应急避灾的环境条件,阐述防灾应急演练的重要意义,讲明演练的程序、内容、时间和纪律要求,以及各个班级疏散的`路线(与出操次序一致)和到达的区域(操场上听讲座、报告时的地点,从南到北为1—6年级),同时强调演练是预防性、模拟性练习的应急和疏散。

  2、演练前对疏散路线必经之处和到达的“安全地带”进行实地仔细检查,对存在问题及时进行整改,消除障碍和隐患,确保线路畅通和安全。

  四、演练要求

  1、不要惊慌,听从指挥,服从安排。

  2、保持安静,动作敏捷、规范,严禁推拉、冲撞、拥挤。

  3、按规定线路疏散,不得串线。五、组织机构

  1、领导小组

  组长:XXX

  副组长:XXX

  演练总指挥:XXX

  成员:全体教师

  信号、广播员:XXX

  2、班级教育指导组组长:XXX组员:各班主任

  职责。

  ①“突发紧急警报”发出后,带领学生迅速有秩序疏散到指定的“安全地带”:学校大操场。

  ②并密切注重演练现场,维护活动纪律,防止意外发生。

  3、疏散线路工作组组长:XXX组员:全体非班主任老师职责。

  ①合理调节学生疏散的进度,特别是防止过度拥挤造成踩踏事故。

  ②处理学生疏散过程中的偶发事件。

  ③重要地段人员具体安排。莲华楼东首二楼楼梯口:

  XXX莲华楼东首一楼楼梯口:XXX莲华楼、荷日楼中间通道口:(一前一后)XXX、XX莲华楼中间通道口:(一前一后)XXX、XXX莲华楼、荷日楼花坛中间通道(文化石)处:XXX莲华楼、荷日楼花坛东首通道中间(靠操场)处:XXX荷日楼一楼东首楼梯口:XX

  荷日楼一楼中间楼梯口:XX

  荷日楼二楼东首楼梯口:XXX

  荷日楼二楼中间楼梯口:XXX

  荷日楼三楼东首楼梯口:XX

  荷日楼三楼中间楼梯口:XX

  各地段总负责人:XXX、XXX(荷日楼及前花坛通道)、XXX、XXX(莲华楼)、

  4、操场集中队列指挥:XXX(请提前到操场上指挥各班学生列队)

  5、救护:XXX、XXX、保安

  六、演练程序

  (一)启动程序:各位领导、老师,各位同学,我校突发应急疏散演练马上就要开始,请大家做好准备,各就各位(XXX负责广播)。

  请班主任重申演练程序和演练要求。(5—8分钟)

  (二)紧急疏散演练

  1、广播发出突发事件“警报声”,学生在老师带领下有秩序从楼梯向下撤离,并按照预定的疏散路线,迅速撤离到事先指定的地点整队;

  2、演练各班撤离路线如下:各班学生严格按出操路线直接跑向操场,到操场指定位置集中。

  (三)清点人数。

  撤离到安全地带的各班师生,要保持安静,清点人数不马虎。以班级为单位,采用报数方式,迅速核实人数,之后向总指挥报告(班主任务必事先培训好)。

  七、演练结束

  1、清点人数报告完后,进行演练小结。

  2、结束演练,在操场上进行早操和大课间活动。

  八、注意事项、

  1、须按照疏散撤离路线撤离,听从指挥不要争先恐后,避免碰撞、拥挤、踩踏,不能参加演练的学生,班主任安排师生帮助该学生撤离。

  2、班主任要教育学生首先要冷静,稳定学生情绪,有序地组织学生迅速撤离。

  3、全校演练前5分钟,演练指挥小组所有成员、各教职工必须各就各位,任何教职工不得擅自离岗。

  4、本次是新学期第一次疏散演练,不求时间快,但求有序、规范、安全。

学校防震演练方案8

  一.指导思想

  通过组织开展防震减灾演练活动,进一步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学校安全工作方针,筑校园安全长城,护学校师生安全,使师生了解防震避险逃生知识,掌握从容应对应急避震逃生措施和方法,增强师生紧急避险、自救自护和应变的能力,提高学校快速有效应对和妥善处臵自然灾害的战斗力,从而最大限度地保护全校师生的生命安全,特别是减少不必要的非震伤害。

  二.组织领导

  (一)防震减灾演练领导小组

  组长:李国华

  副组长:余清明

  成员:夏吉宏、文应友、杨家俊、曾智伟、何远见

  (二)防震减灾工作小组

  1.指挥组

  总指挥:李国华

  副总指挥:余清明、夏吉宏(现场指挥、现场人员调度、楼道疏散安全调度、师生意外伤害救护调度)

  2.宣传组:曾智伟(组长)、刘远刚、各班主任(负责抗震减灾、应急避震、紧急疏散、自救、互救、自护方法、技能等知识和防灾减灾演练目的、意义及注意事项的宣传教育培训、地震演练警报信号发布)。

  3.避震疏散护导组:文应友(组长)、方迎春、吴秀英、蒋明强、陈胜前、钟鑫、张锐、周丹、郑建伟、朱群生、各班主任(负责学生应急避震、疏散撤离的安全护导,确保学生安全、有序、快速撤离到操场划定“安全”地带)。各班级、各楼道楼层护导教师安排(见附件1)。

  4.意外伤害救护组:杨家俊、张森海(负责师生演练意外伤应急处臵与救治护送)。应急救护处臵处所为校警门卫办公室前球场空旷地带。

  5.安全集中(合)管理组:曾义(组长)、伍洪刚(负责演练中应急避震、安全疏散撤离环节的时间测定与“安全地带”学生集合调度指挥管理)。

  6.安全保卫组:夏吉宏(组长)、唐亚玲、张小凤(负责活动期间校园环境治安安全保卫)。

  7.摄影:周明庆(负责默哀动员大会、班级学生在教室内应急避震、疏散撤离与“安全地带”集中(楼道、“安全地带”集合等演练过程环节、情景的摄影照相)。

  三.活动安排

  (一)演练前的默哀动员大会(程式见附件3)

  (二)少先队发起防震减灾倡议书(见附件4)

  (三)演练活动安排

  1.演练时间:20xx年03月29日13:30—14:10时

  2.参加人员:全体师生

  3.演练内容:

  (1)应急避震演练;

  (2)紧急疏散演练。

  4.邀请单位领导:教管中心安全分管领导;街道临近兄弟学校;社区、家长代表。

  四.演练要求

  1.保持镇静,听从指挥,服从安排。

  2.保持安静,应急避震,行动敏捷、规范,快速有序,防碰撞伤发生。

  3.按规定通道、线路有序疏散撤离,不得串线。禁止推拉、冲撞和拥挤,防止碰撞伤、踩踏伤及摔伤事故发生。

  五.演练准备

  1.演练前学校组织召开教师动员大会,明确抗震应急演练的目的任务、时间内容、程序要求、工作岗位及注意事项等。2.演练前各班统一利用班队课时间组织开展抗震减灾、应急避震、紧急疏散、自救互救方法、技能等知识和防震减灾演练目的、意义及注意事项的宣传教育培训,让学生熟悉应急避震、紧急疏散逃生的正确方法,明确班级紧急疏散逃生线路、到达安全集中地带、区域位臵和相关纪律要求。同时强调演练是预防性、模拟性练习,并非真正的.地震应急和疏散,以免发生误解而引发地震谣传。

  3.演练前对紧急疏散楼道、路线和到达的“安全地带”进行实地仔细检查,对存在问题及时进行整改,消除障碍和隐患,确保线路畅通和安全。

  4.防震减灾演练领导小组制定相关措施,明确职责,确保演练安全顺利开展。

  六.演练程序

  1.启动程序

  演练开始前5分钟,总指挥通过校园广播系统宣布:各位领导,老师们,全体同学们:李渡小学20xx年秋期抗震减灾演练即将开始,请大家作好准备,各工作组人员立即各就各位。

  2.应急避震演练

  (1)信号员发出“地震警报”信号(三声长啸声)

  (2)班主任(授课教师)立即停止上课,组织指挥学生抱头、闭眼、闭嘴,蹲到自己的课桌下或课桌旁边,尽量蜷曲身体,降低身体重心,并尽可能用书包保护头部和颈部;最后一排靠里的同学可面向墙,脸朝下,头靠墙,两只胳膊在额前相交,右手正握左臂,左手反握右臂,前额靠在臂上,或用手扶书包保护头部,闭眼闭嘴,用鼻子呼吸,蹲在墙角。

  (3)一分钟后,信号员发出“地震解除警报”信号(一长啸声)。也即为“紧急疏散”信号。

  ※地震报警信号要求:

  (1)应急避震和紧急疏散演练以警报声作为启动信号;

  (2)防震警报讯号:防震减灾警报音乐,代表发生地震,学生进行应急避震;

  (3)地震发生后组织疏散的信号:连续长警报声。代表主震结束,学生进行疏散撤离。

  ※应急避震注意事项:

  (1)班主任组织指挥指导学生应急避震时,应即时纠正学生不正确的姿势和动作;

  (2)应急避震演练中如发生碰撞伤等意外事故时,及时做好应急处臵与救治护送。

  3.紧急疏散演练

  (1)“紧急疏散”信号发出后,班主任、教师告知学生:地震已过。并指挥学生抬头、睁眼、起身,靠前后门的两位同学立即打开前后门,同时组织引导学生分组分门有序撤离教室,按预定的疏散通道和线路,快速、有序、安全地疏散撤离到操场“安全”地带、区域位臵(课间操集合位臵——但应远离蓝板及支撑柱)。

  (2)各楼道楼层疏散护导人员与班主任(教师)协同配合,共同做好学生疏散撤离中楼道楼梯处的安全引导和巡护。

  (3)各班学生疏散撤离到操场“安全”地带、区域位臵后,及时清点班级安全疏散撤离人数,汇报年段负责人。

  (4)年段负责人向副总指挥汇报年段安全撤离人数,意外伤害发生情况、人数及应急处臵与救治护送情况。

  (5)副总指挥向汇报学校参加防震疏散演练活动应到人数、实到人数、安全撤离人数、意外伤害发生情况、人数及应急处臵与救治护送情况。

  ※疏散撤离注意事项及防踩踏应急措施:

  (1)各班疏散撤离时,学生应以双手护头或以手扶书包、书本护头,成两路纵队靠右快速有序撤离,不得慌乱奔跑、喧哗,横冲直撞;

  (2)紧急疏散撤离过程中,各楼道楼层护导教师与班主任协同配合,合理调节班级学生疏散撤离进度与密度,按指定线路撤离,做好安全引导的巡护,禁止串线、推拉、冲撞和拥挤,防止碰撞伤、踩踏伤及摔伤事故发生;

  (3)撤离中,各楼层沿同一通道撤离的两个班,靠近通道的一个班首先组织引导撤离,另一班安排副班主任于教室后门处观察,待先撤离班基本撤离完后紧跟撤离。各楼层缓冲平台处的撤离疏散引导员注意邻近两层学生撤离秩序的调度引导。

  (4)紧急疏散撤离中,班主任自始至终全程跟队,维护撤离纪律,防止非震意外伤害事件事故发生;

  (5)各班学生到达集中地后,学生要蹲下,同时以双手护头或以手扶书包、书本护头;

  (6)学生在疏散撤离中如发生跌伤、摔伤、撞伤、踩踏等突发、偶发意外非震伤害事件,班主任、楼道楼层护导教师与救护组人员及时做好应急处臵与救治护送工作。

  ※防震疏散撤离线路图(见附件2)

  七.演练总结

  1.总指挥总结介绍学校开展防震减灾演练情况(演练活动中师生表现情况,应急避震时间,紧急疏散演练时间,演练活动中是否发生伤害安全事故,是否达到演练目的,是否完成演练目标任务)。

  2.请上级有关领导点评。

  3.总指挥宣布演练结束。

  总指挥:我宣布:李渡小学20xx年春期防震抗灾演练到此结束!请各班有序撤回教室。

学校防震演练方案9

  教育部在3月3日发布的《中小学幼儿园应急疏散演练指南》,中小学校每月至少要开展一次应急疏散演练。我校根据上级通知精神,结合实际情况,在3月份安排一次全校性的防震应急疏散演练。为确保学校发生地震时,各项应急工作能高效、有序地进行,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特制定本次演练实施方案。

  .指导思想

  通过组织开展防震减灾演练活动,进一步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学校安全工作方针,筑校园安全长城,护学校师生安全,使师生了解防震避险逃生知识,掌握从容应对应急避震逃生措施和方法,增强师生紧急避险、自救自护和应变的能力,提高学校快速有效应对和妥善处置自然灾害的战斗力,从而最大限度地保护全校师生的生命安全,特别是减少不必要的非震伤害。

  二.组织领导

  (一)防震减灾演练领导小组

  组长:李国庆

  副组长:卢悦生吴华堂吴有灵

  成员:全体行政及年级级长。

  (二)防震减灾工作小组

  1.指挥组

  总指挥:李国庆

  副总指挥:卢悦生吴华堂吴有灵(现场指挥、现场人员调度、楼道疏散安全调度、师生意外伤害救护调度)

  2.宣传组:卢其爽(组长)、各班主任(负责抗震减灾、应急避震、紧急疏散、自救、互救、自护方法、技能等知识和防灾减灾演练目的、意义及注意事项的宣传教育培训、地震演练警报信号发布)。

  3.避震疏散护导组:卢悦生吴华堂吴有灵(组长)及各年级级长、班主任(负责学生应急避震、疏散撤离的安全护导,确保学生安全、有序、快速撤离到操场规划定“安全”地带)。各年级班疏散路线按学校各楼道疏散图进行,各年级楼道楼层护导教师安排由年级组安排。

  4.意外伤害救护组:黄梳根(组长)林仕洪(副组长)及全体总务人员(负责师生演练意外害伤应急处置与救治护送)。应急救护处置处所为校警门卫办公室前球场空旷地带。

  5.安全集中(合)管理组:吴有灵(组长)及各年级级长(负责演练中应急避震、安全疏散撤离环节的时间测定与“安全地带”学生集合调度指挥管理)。

  6.安全保卫组:卢其爽(组长)及全体督查人员和校警(负责活动期间校园环境治安安全保卫)。

  7.摄影:黄梳根关永棠卢振鹏褚祖文(班级学生在教室内应急避震、疏散撤离与“安全地带”集中(楼道、“安全地带”集合等演练过程环节、情景的摄影照相)。

  三.活动安排

  1.演练时间:2015年3月19日下午(第五周星期三第七节)。

  2.参加人员:全体师生

  3.演练内容:(1)应急避震演练;(2)应急疏散演练。

  四.演练要求

  1.保持镇静,听从指挥,服从安排。

  2.保持安静,应急避震,行动敏捷、规范,快速有序,防碰撞伤害事故发生。

  3.按规定通道、线路有序疏散撤离,不得串线。禁止推拉、冲撞和拥挤,防止碰撞伤、踩踏伤及摔伤事故发生。

  五.演练准备

  1.演练前学校组织召开教师动员大会,明确抗震应急演练的目的任务、时间内容、程序要求、工作岗位及注意事项等。

  2演练前要对师生身体情况做一次问询检查,凡有特异体质(先天性心脏病、癫痫等)的师生,演练前发烧、腿受伤等不宜进行紧张和奔跑活动的师生,要给予特殊考虑和安排。

  3.演练前各班统一利用班队课时间组织开展抗震减灾、应急避震、应急疏散、自救互救方法、技能等知识和防震减灾演练目的、意义及注意事项的宣传教育培训,让学生熟悉应急避震、应急疏散逃生的正确方法,明确班级紧急疏散逃生线路、到达安全集中地带、区域位置和相关纪律要求。同时强调演练是预防性、模拟性练习,并非真正的地震应急和疏散,以免发生误解而引发地震谣传。

  4.演练前对紧急疏散楼道、路线和到达的“安全地带”进行实地仔细检查,对存在问题及时进行整改,消除障碍和隐患,确保线路畅通和安全。

  5.防震减灾演练领导小组制定相关措施,明确职责,确保演练安全顺利开展。

  六.演练程序

  1.启动程序

  演练开始前3分钟,总指挥通过校园广播系统宣布:各位领导,老师们,全体同学们:大鳌中学2015年3月19日抗震减灾演练即将开始,请大家作好准备,各工作组人员立即各就各位(现在地震来袭,实施紧急避险)。

  2.紧急避险

  (1)信号员卢其爽发出“地震警报”信号(长呜60秒)

  (2)听到信号后,在教室、实验室、宿舍的教职工应第一时间通知学生地震来袭,进行避震。在实验室等地点的教职工应迅速关闭火源、电源、气源等,处理好易燃、易爆、易起化学反应的物品等。

  (3)师生避险要求:保持镇静,头脑清醒;就近蹲或躺在课桌、实验台、床铺的旁边或承重墙的墙根、墙角;用手或其它柔软物品等保护好头部,尽量蜷曲身体,降低身体重心,缩小面积,不要靠近窗口,避开灯扇,避免被砸;视情况就近关闭火源、电源等。避险动作原则上在12秒内完成。

  ※地震报警信号要求:

  (1)应急避震和应急疏散演练以警报声作为启动信号;

  (2)防震警报讯号:防震减灾警报音乐,代表发生地震,学生进行应急避震;

  (3)地震发生后组织疏散的信号:连续长警报声。代表主震结束,学生进行疏散撤离。

  ※应急避震注意事项:

  (1)班主任组织指挥指导学生应急避震时,应即时纠正学生不正确的'姿势和动作;

  (2)应急避震演练中如发生碰撞伤等意外事故时,及时做好应急处置与救治护送。

  3.应急疏散

  (1)60秒后,信号员发出:现在紧急避险结束,全体师生立即疏散,同时,疏散警报信号长鸣,长鸣60秒,停30秒,反复两遍为一个周期,时间共2分钟。

  (2)在教室、实验室、宿舍等地点的教职工立即告知学生“按照疏散路线,快速疏散”,组织学生从前后门有序进行疏散,并且根据教室、实验室、宿舍等的位置,按照不同楼层,就近从疏散楼梯向下疏散。

  (3)学生立即向避险场所疏散,要求:沉着冷静,服从指挥;所有学生应做到快速、猫腰、护头、掩鼻(遇到浓烟时,可利用衣服、毛巾或者其他可利用的东西捂住口鼻,并尽量降低行走姿势,以免烟气进入呼吸道。如果烟气特别浓而使人感到呼吸困难,可贴近墙边爬行,因为近地处往往残留清新空气);不拥挤,不推搡他人,不起哄,不高声喧哗,不争先恐后,不拉手搭肩,不嬉戏打闹,不弯腰拾物,不逆流而行;在拥挤的人群中,注意双肘撑开平放胸前,形成一定空间保证呼吸;当发现自己前面有人摔倒了,马上要停下脚步,同时大声呼救,告知后面的人不要向前靠近;当自己摔倒时,应尽快爬起;当被踩踏时,要两手十指交叉相扣、护住后脑和颈部,两肘向前,护住双侧太阳穴,双膝尽量前屈,护住胸腔和腹腔的重要脏器。

  (4)各楼道楼层疏散护导人员与班主任(教师)协同配合,共同做好学生疏散撤离中楼道楼梯处的安全引导和巡护。

学校防震演练方案10

  2021年11月16日上午12:10,XX学校举行防震演练活动,通过地震应急演练,使全校师生掌握应急避震的正确方法,熟悉震后我校紧急疏散的程序和线路,确保在地震来临时,我校地震应急工作能快速、高效、有序地进行,从而最大限度地保护全校师生的生命安全,特别是减少不必要的非震伤害。同时通过演练活动培养学生听从指挥、团结互助的品德,提高突发公共事件下的应急反应能力和自救能力。

  1、演练前召开班会,让学生熟悉应急避震的正确方法,分析我校应急避震的`环境条件,阐述地震应急演练的重要意义,讲明演练的程序、内容(室内要求、紧急疏散)、时间(本次演练2021年11月16日上午12:10)和纪律要求,以及各个班级疏散的路线和到达的区域,同时强调演练是预防性、模拟性练习,并非真正的地震应急和疏散,以免发生误解而引发地震谣传。

  2、演练要求

  (1)、不要惊慌、不要扎堆、带好口罩、听从指挥,服从安排。

  (2)、保持安静,动作敏捷,规范,严禁推拉、冲撞、拥挤,注意观察周围环境,特别要注意脚下,看清路况。

  (3)、按规定线路疏散,不得串线。

  3、演练程序

  1,在智慧楼班级的学生在老师带领下有秩序从楼梯向下撤离,智慧楼和启明楼都按照预定的疏散路线,迅速撤离到事先指定的地点整队。

  2,演练各班撤离路线如下:(指定的地点各班自己的做操场地,带队教师就是当堂上课老师)

  一楼:

  二年级(2)班,在带队教师指挥下从智慧楼南侧门撤离到达指定地点。

  一年级一班在带队教师指挥下靠左从智慧楼正门撤离到达指定地点。

  一年级二班在带队教师指挥下靠左从智慧楼北侧门撤离到达指定地点。

  二年级(1)班,在带队教师指挥下从智慧楼正门撤离到达指定地点。

  二年级(2)班,在带队教师指挥下从智慧楼南侧门撤离到达指定地点。

  二楼:

  三年级(1)在带队教师指挥下从南楼梯下从智慧楼正门门撤离到达指定地点。

  三年级(2)在带队教师指挥下从南楼梯下从智慧楼南门门撤离到达指定地点。

  四年级(1)在带队教师指挥下从北楼梯下从智慧楼北侧门撤离到达指定地点。

  四年级(2)在带队教师指挥下从南楼梯下从智慧楼南侧门撤离到达指定地点。

  五年级(2)在带队教师指挥下从北楼梯下从智慧楼北侧门撤离到达指定地点。

  启明楼:

  五年级(1)班,六年级(1)班、六年级(2)班直接从启明楼撤离到指定地点。

  按升旗仪式进退场顺序、路线到智慧楼前集合。在老师指导下,到智慧楼前按平时升旗仪式队形站好并蹲下。

  4、演练总结

  (1)清点人数

  (2)请领导小组组长李校长总结讲话。

  (3)宣布演练结束,各班依次退场,返回教室。

  XX学校

2021年11月15日

学校防震演练方案11

  一、指导思想:

  为贯彻落实相关文件要求,进一步加强在我校学生的防震减灾知识教育,提高防震减灾意识和震时应急、自救互救技能。以预防和遏制重特大伤害事故,进一步强化管理,以学校校长为消防安全第一责任人,全面落实消防安全责任,确保学校各方面安全。

  二、活动目的

  通过地震应急演练,使全校师生掌握应急避震的正确方法,熟悉震后紧急疏散的程序和线路,确保在地震来临时,学校的地震应急工作能快速、高效、有序地进行,从而最大限度地保护全校师生的生命安全,减少不必要的非震伤害。同时通过演练活动培养学生听从指挥、团结互助的品德,提高突发公共事件下的应急反应能力和自救互救能力。

  三、活动安排

  (一)内容

  1.防震减灾知识宣传教育

  2.应急避震演练

  3.紧急疏散演练

  4.自救互救演练

  (二)对象

  全体师生

  (三)时间

  2023年9月X日开始

  9时06分防震减灾知识宣传教育 9时28分应急避震演练

  9时30分紧急疏散演练时35分操场应急避震演练 9时40分自救互救演练时55分总结讲话

  四、活动准备

  (一)演练动员

  演练前召开动员大会,让师生认识到地震应急演练的重要意义,讲明演练的程序、内容、时间和纪律要求,以及各个班级疏散的`路线和到达的区域。

  (二)安全检查。

  演练前对疏散路线必经之处和到达的“安全地带”进行实地仔细检查,对存在问题及时进行整改,消除障碍和隐患,确保线路畅通和安全。

  五、演练要求

  1.所有参加人员务必要高度重视,严守纪律,服从命令,听从指挥,精神饱满,行动迅速。

  2.演习前,各班召开专题班会,对演习的意义和安全提出严格要求,教育学生不得起哄,不得打闹嘻笑,不要推推操操,如果有同学跌倒,要尽快扶起,谨防踩踏事故。要提高认识,不得将演练当成游戏。要严肃认真,保证演练达到预期的效果。做好宣传工作,防止学生产生误解造成不良影响。

  3.学生要听从楼道岗位老师的指挥,动作迅速而又不慌不乱。各楼层负责指挥的老师疏散完所在年级的学生后,跟随所在年级的学生立即撤离,路上如有学生摔倒或受伤,立即通知校医。

  4.演习结束后,班主任带领学生按撤离相反的顺序退场,回到各自教室。

  六、组织机构

  (一)领导小组

  总指挥:XXX

  副总指挥:XXX、XXX、XX

  成员:行政人员、校医及保卫科人员 信号员:XXX(警报设置)

  (二)教室室内指导员(班主任) 职责:

  1.防震减灾知识宣传教育。

  2.“地震警报”发出后,指导学生进行室内避震,纠正学生的不正确动作和姿势。

  3.“地震警报”解除后,带领学生迅速有秩序疏散到学校操场。

  4.班主任要自始至终跟队,密切关注演练现场,维护活动纪律,防止意外发生。

  (三)疏散线路沿线工作组

  教学楼拐角处人员、各科任教师及保卫科人员。

  职责:

  1.合理调节学生疏散的进度,特别是防止过度拥挤造成踩踏事故。

  2.处理学生疏散过程中的偶发事件。

  七、活动程序

  (一)启动程序

  各位领导、老师,各位同学,我校防灾减灾应急疏散演练马上就要开始,请大家做好准备,各就各位。

  请班主任开始防震减灾知识宣传教育。

  2.请班主任重申演练程序和演练要求。

  (二)教室内应急避震演练

  1.信号员发出“地震警报”信号。

  2.班主任立即告知学生“地震来了,不要慌!”,并指挥学生迅速抱头、闭眼,躲在各自的课桌旁,尽量蜷曲身体,降低重心,并尽可能用书包保护头部。

  3.1分钟后,信号员发出解除“地震警报”信号。

  4.学生回到座位,老师告知学生,地震已过,现在撤离教室。进入紧急疏散演练环节。

  (三)紧急疏散演练

  1.学生在班主任带领下有秩序从楼梯向下撤离,并按照预定的疏散路线,迅速撤离到事先指定的地点整队。

  2.5分钟后,结束演练,解散回教室。

  3.进行操场应急避震演练。

  4.恢复站队,进入自救互救演练环节。

  (四)自救互救演练

  1.内容:

  ⑴止血

  (2)固定

  (3)搬运

  (4)心肺复苏

  2.由校医负责指导和讲解上述四类问题的救护方法。 心肺复苏意义及方法介绍:一个人脑组织缺氧4-6分钟就要损伤,超过10分钟就会发生不可逆转的损害。因此在4-6分钟内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是挽救生命的关键。心肺复苏是口对口人工吹气和胸外心脏挤压术的结合,抢救所需的只是一张口和一双手。在专业急救人员未来之前,当发现患者已无自主呼吸,抢救者立即将左手掌根放于按压部位,双手叠加,肩部、肘部、腕部垂直,利用上半身的力量,垂直下压4-5厘米。连续按压1-5次后,再进行口对口人工吹气。

  演练心肺复苏的救护方法。

  3.请两位男生为全体同学做示范。

  4.自救互救演练结束,恢复站队,进入演练总结环节。

  八、疏散线路顺序及疏散通道负责教师安排

  (一)疏散通道负责教师

  教学楼楼道由各任课老师负责值守;

  2.楼道口值勤安排:

  一层(左右通道):XXX(左)XXX(右) 二层(左右通道):XX(左)XXX(右) 三层(左右通道):XXX 四层(左右通道):XXX 五层(左右通道):XXX (二)疏散线路顺序

  主教学楼楼道疏散顺序(略) 广播通知:XXX

  主教学楼疏散负责人:XXX (三)综合楼疏散顺序(略) 综合楼疏散负责人:XXX 政教处门口负责人:XXX

  (四)各年级按疏散顺序进入操场。 队形整顿:各班主任

  (五)宣布演练结束,各班依次退场,返教室。

  九、演练总结

  1,请现场指导专家对演练进行点评

  2.请指挥长XXX讲话。

学校防震演练方案12

  1.引言

  学校防震演练是为了增加学生和教职员工在发生地震时的应急能力,提高学校的防震抗灾能力。本方案旨在明确防震演练的目标、内容、步骤和责任,确保学校在地震发生时能够有序应对,保障学校师生的安全。

  2.目标

  学校防震演练的目标是提高学生和教职员工防震意识,掌握正确的避震技能和应急行动规范,提高学校组织和指挥防震演练的能力,从而在实际地震中能够有效减少伤亡。

  3.内容

  3.1安全知识教育

  在进行防震演练前,学校应开展安全知识教育,包括地震的原理、特点以及在地震中的自救互救知识。教职员工应能够正确辨别震感,掌握避震的基本知识和技巧,并能正确使用相关工具和设备。

  3.2避震技能训练

  防震演练中,学校应组织学生和教职员工进行避震技能训练。训练内容包括寻找安全点、正确的躲避姿势等。学校应制定详细的训练方案,保证每个人都能熟练掌握相关技能。

  3.3演练步骤

  防震演练分为预演和实际演练两个阶段。

  3.3.1预演

  预演是为了让学生和教职员工熟悉演练流程和应急逃生路线。预演中,需要由学校安排工作人员扮演地震发生时各种情况:如火灾、瓦斯泄漏等,以检验学生和教职员工的应对能力和组织执行能力。

  3.3.2实际演练

  实际演练需要事先通知学生和教职员工,确保大家做好心理和生理准备。演练时,应指定校内广播系统进行紧急通知,并做好清晰的指引。学生和教职员工应按照预定的应急路线进行疏散,集中到指定的'安全地点进行统一管理。学校应根据实际情况定期进行演练。

  3.4后续工作

  防震演练结束后,学校应组织评估和总结。演练中发现的问题和不足应及时改正,完善防震演练方案。学校还应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和协调,积极参与地震应急预案的制定和演练。

  4.责任分工

  防震演练的组织和实施应由学校领导班子负责,具体的分工如下:

  校长:负责总体规划和指导,确保演练方案的有效实施;

  安全办公室:负责协调组织演练活动,做好预案的宣传和培训工作;

  各班级任课教师:负责组织和指导学生进行避震技能训练,提供相关知识和技能培训。

  5.宣传和培训

  为了确保防震演练的有效性,学校应加强宣传和培训工作,包括:

  制作宣传海报和宣传册,鼓励学生和教职员工参与防震演练;

  开展演练前的安全知识培训,提高大家的防震意识和自救能力;

  利用校园广播、校内电视等媒介,及时发布演练通知和相关信息。

  6.结束语

  通过严格遵守学校防震演练方案,全面加强预案改进和演练工作,学校能够提高地震应对能力,减少地震发生时的伤亡,保障学校师生的安全。学校应每年至少组织一次防震演练,并根据需要及时修订和完善方案,努力提高学校的防震抗灾能力。

学校防震演练方案13

  一、演练目的:

  1、加强对师生防震减灾知识教育,掌握地震发生时应采取的防护措施和方法,提高师生防震减灾意识和自护自救逃生能力。

  2、让学生熟悉逃生的路线、方法,在最短时间内到达集合地。

  3、检验老师在面对突发事件时的组织处理能力;学校及各区域负责人的应急指挥和合作协调能力。

  二、演练时间、内容及主题

  时间:2016年5月12日

  内容:学生在教室上课期间发生地震时的避震和疏散

  主题:以人为本,安全第一,增强师生自护、自救能力。

  三、活动指挥小组

  总 指 挥:

  副总指挥:

  组员:班主任及任课教师

  四、基本要求:

  1、保持冷静,做出正确的判断,行动迅速。

  2、学会自保,撤离中严防绊倒、碰撞。

  3、服从指挥,按预定顺序、线路撤离。

  4、应急警报响起后,学生要先躲于课桌或墙角处,然后利用地震的间隙再按指定路线有序并迅速跑出。

  5、在疏散过程中,要猫腰抱头或利用课本等物品顶在头部一直到达疏散地点。

  6、到达安全地带,以班为单位集中,由组织教师或干部清点人数,向领导报告情况。

  五、教师注意事项:

  1、班主任要对本班学生进行紧急疏散活动的动员,讲清活动的意义和要求,特别注意预设撤离活动中可能出现的情况及处理方法,使学生在思想上重视此项活动,并积极参与活动。

  2、班主任与上课教师听到撤离信号后,要迅速到位,各尽其责,紧密配合,师生共同疏散。

  3、演练时,班主任跟随学生一起疏散,注意观察、发现并处理演练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便更好的做好总结。

  六、学生注意事项:

  1、有特殊疾病不能参加演练的同学,提前告知班主任,免于参加。

  2、接到疏散命令后,要沉着冷静,听从指挥,撤离时动作要快,严禁争先恐后,推拉他人。遇到障碍,最前面的同学要设法快速排除障碍,保证后面同学迅速撤离。

  3、如有学生跌倒,后面的两三名学生迅速停下,呼叫并组织其他学生绕行,避免踩踏。随后扶起跌倒学生继续撤离,其他同学要绕行,不要围观、拥挤,更不准往上压。

  4、在清查人数时,如果发现人数不齐,不要回原地寻找,应立即报告老师,教师向领导汇报后由领导处理。七、演练路线

  前院:

  四年级出教室后,沿墙根撤离,经过道时靠西侧走,到后院旗杆下集合。

  五年级出教室后,沿墙根撤离,经过道时靠东侧走,到后院旗杆下集合。

  后院:

  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出教室后,直接到旗杆下集合。

  八、演练程序

  1、筹备阶段

  制定方案;召开全体教师会议,传达演练方案及人员分工,注意事项。

  2、演练阶段:

  (1)启动程序:老师、同学们,防震应急疏散演练马上开始,请大家做好准备,各就各位。

  (2)警报声发出时,上课教师说:“注意,地震了!”全体学生在5秒钟时间内,迅速下蹲于两张课桌之间的空隙,或躲于墙角,并用双手护住头部,教师打开门,躲于墙角或讲台桌下。

  (3)警报发出约10秒钟,利用地震的间停时间(由教师自行掌握:感到地震暂停可以疏散时)迅速组织疏散学生:上课教师组织学生按门远近迅速、有序地撤离教室,确认教室没有学生后撤离。

  (4)各班疏散到安全地后,班主任教师站在本班队伍最前列,尽快统计本班人数,如发现实到人数与应到人数不符,要查明原因,并迅速准确地报告给疏散组组长。疏散组组长将集合情况及时汇总后向总指挥报告。

  3、总结阶段:

  (1)完成上述演练步骤后,全校师生站在操场原地不动,由总指挥作总结讲话。

  (2)演练结束,各班按顺序回教室。

  九、演练点评在这次防震演练中,全体师生表现的很好,基本上掌握了防震知识和逃生技能 ,提高了防震意识。

  但也存在一点问题:个别学生演练意识不强,认识不到位,懒散、慢,达不到演练目的。

  宣布此次演练圆满结束。

学校防震演练方案14

  一、演练目的

  使广大师生了解地震发生时的应急避震知识,掌握应对地震发生时采取的防护措施和方法。

  提高师生紧急避险、自救自护和应变的能力,最大限度地降低地震带来的损失。

  二、演练原则

  坚决做到安全第一,确保有序,责任明确,落实细节。

  三、演练时间

  选择一个适合全校师生参与的时间段进行演练,确保所有师生都能参与并熟悉演练流程。

  四、活动对象

  全校师生,包括教职工和学生。

  五、活动地点

  学校校园内的各个区域,包括教学楼、操场等。

  六、活动预案及职责分工

  演练指挥部:设立演练指挥部,负责全面安排和指挥演练活动。

  应急领导小组:由学校领导和相关部门负责人组成,负责处理演练中的突发情况,确保演练的安全有序进行。

  班级教师:负责组织和引导学生参与演练,确保学生安全疏散。

  七、演练步骤和内容

  让学生了解应急避震的方法,包括如何找到安全的避难所、如何保护头部等重要部位。

  让学生熟悉震后疏散的集中地点和途径的路线,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撤离到安全区域。

  进行模拟发生地震的演练,包括应急避震和疏散两个内容。当地震发生时,先进行应急避震;当主震结束后,再进行疏散,到集中地点集中,以防余震发生。

  八、演练后的'总结与反思

  演练结束后,组织师生进行总结与反思,找出演练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提出改进措施,为今后的防震减灾工作提供参考。

  通过以上方案的实施,可以有效提高学校师生的防震减灾意识和能力,为应对可能发生的地震灾害做好准备。

学校防震演练方案15

  一、指导思想

  通过组织开展防震减灾演练活动,进一步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学校安全工作方针,筑校园安全长城,护学校师生安全,使师生了解防震避险逃生知识,掌握从容应对应急避震逃生措施和方法,增强师生紧急避险、自救自护和应变的能力,提高学校快速有效应对和妥善处臵自然灾害的战斗力,从而最大限度地保护全校师生的生命安全,特别是减少不必要的`非震伤害。

  二、组织领导

  (一) 防震减灾演练领导小组

  组长:xxx,副组长:xxx。

  成员:xxx。

  (二)防震减灾工作小组

  1、指挥组

  现场指挥、现场人员调度、楼道疏散安全调度、师生意外伤害救护调度。

  2、宣传组

  负责抗震减灾、应急避震、紧急疏散、自救互救科普方法、技能等知识和防灾减灾演练目的、意义及注意事项的宣传教育培训、地震演练警报信号。

  3、应急疏散护导组

  负责学生疏散逃生楼道楼层护导,确保学生安全疏散逃生,迅速撤离到操场划定“安全”地带。

  4、意外伤害救护组

  负责师生演练意外伤应急处臵与救治护送。应急救护处臵处所为校警门卫办公室前球场空旷地带。

  5、摄影

  负责班级学生在教室内及楼道应急避震、疏散逃生、“安全”地带集中等演练过程的摄影照相。

  三、演练安排

  1、演练时间:20××年xx月xx日.

  2、参加人员:全体师生。

  3、演练内容:

  (1)应急避震演练。

  (2)紧急疏散演练。

  4、邀请单位领导:教管中心安全分管领导。街道临近兄弟学校。社区、家长代表。

  四、演练要求

  1、保持镇静,听从指挥,服从安排。

  2、保持安静,应急避震,行动敏捷、规范,快速有序,防碰撞伤发生。

  3、按规定通道、线路有序疏散撤离,不得串线。禁止推拉、冲撞和拥挤,防止碰撞伤、踩踏伤及摔伤事故发生。

  五、演练准备

  1、演练前学校组织召开教师动员大会,明确抗震应急演练的目的任务、时间内容、程序要求、工作岗位及注意事项等。

  2、演练前各班统一利用班队课时间组织开展抗震减灾、应急避震、紧急疏散、自救互救方法、技能等知识和防震减灾演练目的、意义及注意事项的宣传教育培训,让学生熟悉应急避震、紧急疏散逃生的正确方法,明确班级紧急疏散逃生线路、到达安全集中地带、区域位臵和相关纪律要求。同时强调演练是预防性、模拟性练习,并非真正的地震应急和疏散,以免发生误解而引发地震谣传。

  3、演练前对紧急疏散楼道、路线和到达的“安全地带”进行实地仔细检查,对存在问题及时进行整改,消除障碍和隐患,确保线路畅通和安全。

  4、防震减灾演练领导小组制定相关措施,明确职责,确保演练安全顺利开展。

  六、演练程序

  1、启动程序

  演练开始前x分钟,总指挥通过校园广播系统宣布:各位领导,老师们,全体同学们:xx小学20××年抗震减灾演练即将开始,请大家作好准备,各工作组人员立即各就各位。

  2、应急避震演练

  (1)信号员发出“地震警报”信号(三声长啸声)。

  (2)班主任(授课教师)立即停止上课,组织指挥学生抱头、闭眼、闭嘴,蹲到自己的课桌下或课桌旁边,尽量蜷曲身体,降低身体重心,并尽可能用书包保护头部和颈部。最后一排靠里的同学可面向墙,脸朝下,头靠墙,两只胳膊在额前相交,右手正握左臂,左手反握右臂,前额靠在臂上,或用手扶书包保护头部,闭眼闭嘴,用鼻子呼吸,蹲在墙角。

  (3)一分钟后,信号员发出 “地震解除警报”信号(一长啸声)。也即为“紧急疏散”信号。

  地震报警信号要求:

  (1)应急避震和紧急疏散演练以警报声作为启动信号。

  (2)防震警报讯号:防震减灾警报音乐,代表发生地震,学生进行应急避震。

  (3)地震发生后组织疏散的信号:连续长警报声。代表主震结束,学生进行疏散撤离。

  应急避震注意事项:

  (1)班主任组织指挥指导学生应急避震时,应即时纠正学生不正确的姿势和动作。

  (2)应急避震演练中如发生碰撞伤等意外事故时,及时做好应急处臵与救治护送。

  3、紧急疏散演练

  (1)“紧急疏散”信号发出后,班主任、教师告知学生:地震已过。并指挥学生抬头、睁眼、起身,靠前后门的两位同学立即打开前后门,同时组织引导学生分组分门有序撤离教室,按预定的疏散通道和线路,快速、有序、安全地疏散撤离到操场“安全”地带、区域位臵。

  (2)各楼道楼层疏散护导人员与班主任(教师)协同配合,共同做好学生疏散撤离中楼道楼梯处的安全引导和巡护。

  (3)各班学生疏散撤离到操场“安全”地带、区域位臵后,及时清点班级安全疏散撤离人数,汇报年段负责人。

  (4)年段负责人向副总指挥汇报年段安全撤离人数,意外伤害发生情况、人数及应急处臵与救治护送情况。

  (5)副总指挥向汇报学校参加防震疏散演练活动应到人数、实到人数、安全撤离人数、意外伤害发生情况、人数及应急处臵与救治护送情况。

  疏散撤离注意事项及防踩踏应急措施:

  (1)各班疏散撤离时,学生应以双手护头或以手扶书包、书本护头,成两路纵队靠右快速有序撤离,不得慌乱奔跑,横冲直撞。

  (2)紧急疏散撤离过程中,各楼道楼层护导教师与班主任协同配

  合,合理调节班级学生疏散撤离进度与密度,按指定线路撤离,做好安全引导的巡护,禁止串线、推拉、冲撞和拥挤,防止碰撞伤、踩踏伤及摔伤事故发生。

  (3)紧急疏散撤离中,班主任自始至终全程跟队,维护撤离纪律,防止非震意外伤害事件事故发生。

  (4)各班学生到达集中地后,学生要蹲下,同时以双手护头或以手扶书包、书本护头。

  (5)学生在疏散撤离中如发生跌伤、摔伤、撞伤、踩踏等突发、偶发意外非震伤害事件,班主任、楼道楼层护导教师与救护组人员及时做好应急处臵与救治护送工作。

  防震疏散撤离线路图(略)

  七、演练总结

  1、总指挥总结介绍学校开展防震减灾演练情况(演练活动中师生表现情况,是否达到演练目的,是否完成演练目标任务)。

  2、副总指挥宣传倡议书。

  3、请上级有关领导点评。

  4、总指挥宣布演练结束。

  总指挥:我宣布:xx小学20××年防震抗灾演练到此结束!请各班有序撤回教室。

【学校防震演练方案】相关文章:

学校防震安全演练方案10-06

学校防震减灾应急演练方案09-30

防震演练方案07-14

学校防震演练方案13篇(荐)02-24

学校防震减灾应急疏散演练方案08-17

(优选)学校防震演练方案3篇11-06

防震应急演练方案07-06

防震疏散演练方案01-18

(经典)防震应急演练方案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