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案

设计方案

时间:2022-10-08 17:54:37 方案 我要投稿

设计方案范文锦集5篇

  为了确保工作或事情有序地进行,预先制定方案是必不可少的,方案的内容和形式都要围绕着主题来展开,最终达到预期的效果和意义。那么我们该怎么去写方案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设计方案5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设计方案范文锦集5篇

设计方案 篇1

  1.总体尺寸:

  1.1尺寸 跨度9米;标准栋数(具体可由用户根据需要选定);天沟高度3.2米;顶高5.2米;立柱高度3米,立柱间间隙长度3米。

  1.2结构类型:圆拱型屋顶

  1.3抗风:34M/S风速的能力; 抗雪:25cm厚积雪

  2.框架结构:

  2.1基础:用250#混凝土预制,高度0.6米,埋入地下0.4米,形状为棱锥体,内用Φ10毫米罗纹网钢做底脚,基础预制件上面留有与立柱联结的螺丝,规格为M12。

  2.2立柱:立柱结构高度为0.3米;外形尺寸为100X50X2.5矩型钢管,立柱一头焊有同骨架联接的联接件,另一头焊有同基础联接的联接件,经过精心焊接加工后,经由热镀锌处理。

  2.3骨架:用100X50X2.5矩型钢管弯曲成型,骨架长度4.8米,经热镀锌后用紧固件同立柱联接。

  2.4天沟:用1.5毫米的`热镀锌板经开剪、折弯、打孔后成型,用紧固件密封固定在立柱上,天沟的长度每支3米,整条天沟的长度可由客户根据需要确定。

  2.5拱杆:除立柱外用Φ32X2.5热浸镀锌钢管,长度为5米,拱杆间距为1.2米。

  2.6纵向拉杆:用Φ32X2.5热浸镀锌管,长度为3米,一头经过缩节处理,用钢丝固定卡和每根拱杆联接固定。

  2.7纵向卡槽:用0.7毫米厚热镀锌钢板精轧成型,长度有2米和4米两种,用抽芯铝铆钉固定在每根拱杆上加强结构强度,并通过卡簧嵌压固定覆盖物。

  2.8横向水平撑:用Φ32X2.5型钢固定在骨架上,增加结构强度。

  2.9抗风拉筋:结构装备了抗风拉筋,经过工程计算用Φ8毫米钢材经过热浸镀锌处理后,用M10毫米花蓝螺丝调节其长度。

  3.门:

  每套大棚温室结构都提供门:尺寸为2X2毫米,门上装备滚轮和导轨以确保平滑移动,门框用40X25X1.5矩型钢管经过精心加工制成,关经过热镀锌处理。

  4.覆盖材料:

  4.1拱杆外层用0.15毫米厚的多功能无滴农膜覆盖,用卡簧和压膜卡,压膜带牢牢地固定在结构上。

  4.2结构内部配有遮光或遮日幕装置,可以由客户根据需要选用不同类型的遮阳或保温覆盖物。

  4.3边墙裙膜:用0.15毫米厚的多功能膜用卡簧和压膜卡固定在结构上。

  4.4防虫网:在边膜墙卷膜的空隙中安装有防虫网,用来防虫昆虫和害虫进入温室内部,防虫网的密度为20目。

  5.通风:

  5.1温室的通风是经自然风的方式实现流动,通过使用温室顶部开窗和边墙卷膜来到交换空气的目的。

  5.2温室顶部开窗沿着温室顶部方向,背风面水平开启开窗,宽度为1.4米,开窗由电动控制系统控制,由减速机、电机通过传动达到开启、关闭的目的。

  5.3边墙卷膜用手动卷膜机构上下自由卷动,卷膜高度1.2M。

  5.4电动开窗系统采用电压380伏,370瓦电机。

  6.按装:

  6.1温室结构为装配式结构,所有零部件均在公司工厂内加工完毕,由公司委派按装人员安装。

  6.2按装质量直接影响结构强度,对每一个部位的每一个联接件都应认真检查,认真安装。

设计方案 篇2

  教学设想:

  整合各学科资源,体现新课程理念,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维目标的统一。

  学习这个专题,要引起学生对文化现象的关注,初步了解“长城文化”的内涵及其价值,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辩论中,培养思维的深刻性,对文章能作深层次的理解,提高思辩能力,学会综合和概括,吸收丰富的文化营养。

  在本课学习中,充分发掘学生资源,让他们自己动手制作小型课件,介绍三个历史时期的长城有关情况,并展开一次关于长城问题的辩论,让学生从这一系列活动中真正深入文章作探究,并自主地合作,实现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理解和概括能力,综合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及网上查找资料等能力的`培养。

  教学设计:

  一、新课导入:

  歌曲《长城长》导入

  教师导语:长城是中国也是世界上修建时间最长,工程量最大的一项古代防御工程,自公元前七八世纪开始,延续不断修筑了20xx多年,分布于中国北部和中部的广大土地上,总计长度达50000多千米,被称为“上下两千多年,纵横十万余里”。如此浩大的工程,不仅在中国,就是在世界上也是绝无仅有的。接下来就让我们走进长城,去了解长城吧!

  二、感知、探讨:

  1、课前预备:学生分三组制作有关三个历史时期长城的一些资料。

  2、接下来就由我们当中的同学自己当导游,去感受一番长城的古老历史。

  3、三组学生分别派两名代表,一生操作微机,播放长城的有关资料,一生充当讲解员,向大家依次介绍先秦长城、秦长城、明长城的历史及相关轶事。

  三、研究、探讨:

  播放近年来关于长城被人为或自然毁坏的画面及报道,以及由此引发的争论“应不应该重修长城”,学生就这个问题展开辩论,发表自己的看法。

  四、综合、概括:

  1、学生总结发言。

  2、教师提问:如果大家有机会到北京去游玩,你想不想去看一看长城?

  3、学生回答,并说说想看一看的原因。

  4、教师概括:

  长城是古代建筑典范的代表,它也是金戈铁马、民族争和的见证;它有丰厚的文化底蕴,更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虽然我们现在无缘登上长城,做一回好汉,但接下来可以先通过屏幕来睹长城的风采。

  5、观看纪录片《长城》片段。

  五、宣布下课

设计方案 篇3

  时下,幼儿园的竞争日趋激烈,只有拥有特色的幼儿园才能更好的立足并发展。有思路才有出路,有实力才有魅力,有眼界才有境界。根据局领导“特色办园”的指导思想,结合我园实际情况设计了以下具体方案:

  一、本园实际情况及设计思路:

  本园始建于19XX年6月,20xx年迁入新址,幼儿园占地面积6840平方米,建筑面积5800平方米,是一所环境优美、设施一流、师资雄厚、管理规范的省级示范幼儿园。目前设有17个班级,在园幼儿900余名,教职工66人。幼儿园户外活动场地较大,大约3800平方米,适合多开展户外体育活动。

  为了切实提高孩子的体质,针对孩子的年龄特点,结合我园的实际情况,计划以“阳光体育运动”为特色开展活动。活动过程本着积极落实“每天户外锻炼两小时”的指导思想,从不同的侧面、运用不同的形式,充分利用各种资源鼓励孩子天天走向操场、走进大自然、走到阳光下,积极参加体育锻炼。

  以下是我园对20xx年所要开展的一些具有特色的“阳光体育活动”的一点设想:

  二、阳光体育活动的目标

  以快乐为中心,以兴趣为切入点,通过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潜移默化地激起幼儿从小喜欢运动、喜欢锻炼的情感,努力践行“我运动,我健康,我快乐,”的阳光体育目标,从而为幼儿一生的发展奠定基础。

  三、营造自然温馨、健康舒适的活动环境

  优越的活动环境是发展我园体育特色的保证,为了使环境和阳光体育为一体,我们特别邀请了上海的专家,以阳光体育为特色专门为我们进行设计。设计的内容有楼体外观、操场、大厅、各班教室、走廊、多功能教室。(具体部位再细说)

  (一)自然环境的利用 我园规模大、占地面积广,自然环境优越。根据我园户外活动面积大且

  场地分散的特点,我们对场地进行了优化布局,使空间得到合理充分的利用。全园的户外活动场地划分为六大区域:跳跃区、平衡区、钻爬区、攀登区、投掷区、球类区。我们将在各个区域配置不同功能的大中型器械及小型的活动材料,注意材料的层次性、趣味性,使之能满足幼儿的需要。让每个区都有不同的教育功能,让每一件器械都发挥其最大的教育价值。

  (二)运动空间开拓性利用 为了让我园的室内外环境和特色教学“阳光体育”有一种整体统一的感觉,将创新精神与聪明才智充分发挥,因地制宜的创造出一些小项目,开拓性的利用园内空间。比如,我们将在操场的地面上画上跳房子、小金鱼等各种图形。教学楼后面的种植园也将充分利用起来,根据季节变化种植不同的农作物,让孩子进行观察,探索,。餐厅西面我们打算栽一部分果树,让幼儿观察各种果树生长的规律,当果子成熟的时候,我们将让孩子自己亲手去采摘,体验丰收的喜悦。

  (三)丰富运动器械和材料

  (1)购置大型户外体育器械及用品

  为了保证优越的教育环境保证阳光体育的正常开展,我园将及时购置各类体育用品和器械。例如:大型器械攀岩墙、攀爬架、爬网、单杠、篮球架等等。增添一部分小型的体育玩具。例如:铁环、滑板车、摇摆车、翘翘板、竹竿、跳绳、小推车、跳跳球等等。操场的火烧板上画上各种图案的跳房子,充分利用操场空间。操场的左侧我们

  (2)自行制作活动器材

  为了满足幼儿的.需要,同时使体育活动更加具有趣味性,老师们将开发利用废旧材料,变废为宝,自己动手制作很多体育活动器材。比如用可比克筒制作小推车,用易拉罐以及废木块制作的小高跷、用饮料瓶和pp管制作高尔夫球杆、茶叶盒制作腰鼓、废旧轮胎、拳击袋等,各类活动材料将达到100多套,使体育活动更加多样化,更加有趣。

  (3)挖掘器械的多种玩法 我园将注重挖掘器械的多种玩法,一物多玩。如平衡木,可以一人玩、两人玩;可以坐在上面玩,也可以站在上面玩,还可以排成一排从上面走;可以练习平衡游戏等。再如轮胎可以滚、推、拖、搬;还可以走、跳、钻、爬。可以单独玩也可以组合玩。呼啦圈可以滚着玩、可以跳圈玩,可以在腰上转动着玩。

  四、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

  老师们将利用优厚的客观条件,因地制宜的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快乐的一天将在运动中开始。确保孩子的户外活动时间(每天不少于2小时)提供丰富的活动材料与环境,深入的研究体育活动,科学的开展体育活动,体育活动向家庭延伸,培养孩子终身喜欢运动。具体活动安排如下:

  (一)晨练

  我们初步打算孩子早上八点入园后,教师将组织孩子进行晨练(家长也可以参加)。

  (二)课间操

  课间操是我园常规化的一项体育活动形式。根据幼儿的年龄段,大、中、小、托班分别选用不同的体操内容。

  (三)户外活动

  我园将坚持全园开展幼儿基础性项目的培养与训练,各个班级每月以一种器材。

设计方案 篇4

  活动目标:

  ⒈感受诗歌内容,学习说“……醒来了”“……睡着了”

  ⒉区分两段音乐不同的性质,体验诗歌所表现的“热闹”和“静悄悄”

  活动准备;

  ⒈课件

  ⒉太阳、月亮、小草、花、小鸟、小兔、小朋友图片

  ⒊音乐:《欢乐颂》、《摇呀摇》

  活动过程;

  ㈠理解诗歌第一段内容:

  ⒈看课件,提问太阳出来了,谁醒来了?

  教师小结:太阳出来了,小鸟醒来了,小树醒来了,小朋友醒来了,白天真热闹。

  ⒉太阳出来了,还有谁醒来了?

  小结:太阳出来了,……醒来了……醒来了……醒来了,白天真热闹。

  ⒊小动物、小朋友都醒来了,他们会做些什么事情呢?

  他们会唱歌跳舞真热闹呀。让我们也来唱歌跳舞热闹一下。

  ⒋感受热闹的音乐:随《欢乐颂》的音乐,师生共舞。

  ㈡继续看课件,理解第二段内容。

  ⒈提问:看,谁出来了?小草在干什么?还有谁在睡觉?

  教师用诗歌小结:月亮出来了,小草睡着了,小花睡着了,小朋友睡着了,黑夜静悄悄。

  ⒉提问:月亮出来了,还有谁睡着了?鼓励幼儿用诗歌中的`结构说出来。

  ⒊感受安静的音乐:黑夜静悄悄,大家都睡着了。我们也休息吧。

  在《摇啊摇》的音乐中做花、草、睡觉的动作。

  ㈢完整欣赏:

  ⒈放录音,幼儿欣赏诗歌。今天,太阳和

设计方案 篇5

  一、教材分析

  1.地位和作用

  《我的叔叔于勒。》是初三年级的一篇讲读课文,是外国文学作品中的名家名篇。从整个初中语文教材小说应完成的教学目标

  看,要教会学生体会通过塑造人物形象、叙述故事情节、描写环境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在本单元,本课教材应完成的教学任务主要是:通过分析人物形象,学习其中对比手法的运

  用,体会作者的态度感情,认识资本主义社会里几乎没有人间亲情、友情,只有金钱的现实。使学生更加热爱我们的社会主义国家,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品质。

  2.教学目标

  (1)理解小说表现的主题思想。

  (2)体会人物语言的个性化,进一步学习运用对比手法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

  3.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作者从多方面刻画人物形象,以展现人物内心世界的方法;运用对比手法成功刻画人物性格。

  难点:悬念的铺排,构思的巧妙。

  二、学情分析

  绝大部分学生对学小说兴趣较大,他们很关注小说情节的发展、人物的命运,看过小说之后印象较深的就是故事情节和主要人物的命运结局。对于小说中的字、词、句,大部分学生不会感觉有难度。这有利于调动广大同学的积极性、主动性,有利于能力的培养、欣赏水平的提高。

  三、教法分析

  1.整体感知法

  指导学生在阅读小说时,把握主要人物的主要情况,从整体感知小说。

  2.比较教学法

  与《变色龙》比较,抓住人物善变的特点,理解对比手法成功刻画人物性格的作用。

  3.自主讨论法

  让学生逐步深入地理解小说的主题。

  四、学法指导

  根据本课教材的特点,在分析人物、环境时,要抓住一个“变”字,通过变化的对比,以及与《变色龙》的比较,培养学生比较思维的能力。在分析悬念铺排时,要扣住一个“巧”字,以达到创造思维能力的培养。通过自主讨论式的方法,增加学生的参与机会,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并获得一定的学习方法,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从而欣赏文学作品,感受作品中的形象,感悟文学艺术的美。

  五、教学过程

  1.导入

  新课

  大家还记得我们在初二学过的《变色龙》吗?请同学们回忆——小说中的“变色龙”是指谁?作者为何称他为“变色龙”?

  “变色龙”最为突出的一个特点就是善变,在俄国有善变的“龙”,在其他国家呢?今天我们共同来学习法国作家莫泊桑的《》。

  2.课文分析

  (1)阅读全文,抓住主要人物的变化,并以此概述故事情节,考虑课后练习二。

  学生讨论:本篇小说情节富于变化,跌宕曲折,引人入胜,关键是设置了悬念,构思很巧妙。请找出小说中的悬念,作适当分析。

  (提示:他们一家为什么要每星期天衣冠整齐地到海边栈桥上散步?于勒是个什么样的人?于勒曾是他们的灾星,现在为何却成了他们的'福音?他们极其美妙的梦境是否得以实现?为什么?)

  设题目的:以此理解本文的结构特点——巧妙,也引导学生由此入手逐层理解小说的主题思想。

  (2)找出小说中的环境描写,分析它们的不同点,说说它们各有什么作用?

  设题目的:让学生理解环境描写是为刻画人物形象服务,进而服务于文章的主题的。

  (3)分析人物形象,理解小说的主题思想。为此设计如下问题供学生讨论,之后笔答,以此调动每个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

  ①小说刻画的人物主要有哪些?他们的个性特征怎样?菲利普夫妇的言行是怎样变化的?从哪些最具代表性的语句、语段中可以看出?

  设题目的:理解人物所处的社会环境有什么突出的特点。

  ②课题《》可否改为《于勒》或《我的父母》或《菲利普夫妇》等等?为什么?

  设题目的:理解“我”对于勒的感情区别于“我”的父母对于勒的感情,以及“我”、菲利普夫妇、于勒在文章中的作用。

  ③小说的主人公是谁?为什么?他们的结局怎样?这是由个人性格造成的,还是社会环境造成的?在那样的环境中怎样才能实现发财梦?

  设题目的:以此达到对小说主题思想的理解和归纳。

  3.发散训练

  (1)假如菲利普夫妇在游轮上巧遇的是个发了大财的于勒,他们的言行会是怎样的?请设想一下。用

  150个左右的字完成。

  (2)请以《大千世界》为题,以反映当代人际关系为中心,写一篇课外作文。

【设计方案】相关文章:

[经典]设计方案02-17

(经典)设计方案02-15

设计方案【经典】02-07

设计方案08-26

【经典】设计方案01-14

[精选]设计方案11-08

(经典)设计方案11-17

(精选)设计方案11-18

设计方案[经典]11-12

设计方案【精选】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