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管理毕业论文

失地农民的城市适应性研究

时间:2022-10-05 18:03:18 公共管理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失地农民的城市适应性研究

  引导语:在工业化过程中,尤其是在快速工业化、城市化过程中,农民的农业土地转化为非农业用地是不可避免的,任何一个国家都要经历这样的过程。农民失去土地后,既有别于农民,又不同于城市居民,成为一个边缘群体,因此我们给其一个特殊称谓——失地农民。

失地农民的城市适应性研究

  摘要: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大量农民失去土地,成为城市居民。农民进城后,能否适应城市生活?为此,课题组于2015年5月―6月对北川新县城被征地农民进行问卷调查,发现被征地农民在经济状况、生活方式和社会交往等方面的适应性较差。因此,课题组建议从政府、社会和个人层面努力,提高失地农民的城市适应性。

  关键词:失地农民 北川 城市适应性

  一、问题的提出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和征地规模的不断扩大,大量城市周边的农民失去土地,成为失地农民。从经验数据来看,一般每征用1亩耕地,就产生1.5个失地农民。按目前的城镇化发展水平,我国每年将有1000多万人口转移到城市,到2020年我国失地农民总数将超过1亿。

  土地是农民生活和工作的基础。长期以来,农民对土地有着非常强的依赖性和恋土情结。土地不仅是农民最基本的经济来源,更承载着农民的就业、养老等社会保障功能。农民一旦失去土地,不仅会失去最基本的生活来源和就业岗位,还会失去低成本的生活方式。农民失地进城后,由于城市和乡村之间的巨大差异,必然涉及到对城市生活的适应问题。因此,失地农民的城市适应问题是近年来政府和学术界非常关注的一个问题。

  为此,课题组深入北川新县城被征地拆迁失地农民集中居住小区――沐曦社区和新川社区,以被征地农民为调查对象,以问卷调查的方式,对他们的城市适应性进行调查和分析,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二、研究背景

  5.12特大地震,北川老县城被夷为平地,县城被迫迁至20多公里外的原绵阳市安县板凳桥。根据2009年2月3日印发的《北川新县城和北川―山东工业园征地拆迁补偿安置办法》(以下简称《补偿安置办法》),原属安县的温泉、顺利、红旗、东鱼、常乐、红岩等6个村的土地被征用,共涉及6个村3984户、11869名农民。2010年12月18日,这6个村的村民通过摇号形式搬进了由山东省统规统建的安置小区。如今,这些被征地农民搬进新居已五年有余,他们是否已经适应了城里的生活呢?为此,课题组于2015年5月―6月,深入这两个社区进行调研。

  三、研究设计

  1、问卷设计

  表1.被征地农民的城市适应性维度

  本问卷在查阅大量的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以梅伟娟的“淮安市失地农民的城市适应调查问卷”为参考,结合笔者对失地农民在城市适应方面的思考,确立了失地农民城市适应的维度以及问卷结构并形成初始问卷(见表1)。经过初测、个别访谈,对问卷内容的贴切性、清晰性等进行了评价检测,删掉其中内容不准确、语义模糊、容易产生歧义的项目,送交专家审阅后,最后形成正式问卷。

  2、样本情况

  为保证样本的客观性和全面性,保证抽样过程中样本的性别、年龄、文化水平等各层次的所占比例适当。本研究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式,随机选取了沐曦社区的3幢、10幢和新川社区的1幢、6幢、13幢的101名被征地农民参与调查。调查组在社区工作人员的协助下,将这101名被调查者分别集中在这两个社区的活动室。调查过程中,测试人员首先讲解有关测试要求,被调查者在完全理解答题要求之后,在问卷上进行作答。问卷回收后,对收回的问卷进行回答完整性与真实性检查,对漏答或雷同项目超过5题的问卷予以剔除。最终,发放问卷101份,回收101份, 问卷回收率为100%。其中有效问卷95份,问卷有效率为94%。

  从95份有效问卷看,男性48人,占50.5%,女性47人,占49.5%%;18岁以下3人,占3.1%,19-40岁46人,占48.5%,41-60岁38人,占40.0%,61及以上8人,占8.4%;从文化程度看,小学及以下21人,占22.1%,初中53人,占55.8%,高中或中专以上21人,占22.1%。

  3、分析方法

  课题组对所有有效问卷进行编号,将相关数据输入SPSS16.0中。数据录入时设置字段有效性检验,保证录入质量。确保数据输入无误后,以SPSS16.0为分析工具,对整理后的数据进行深入分析。

  四、结果分析

  1、北川新县城被征地农民的经济适应性分析

  经济层面的适应是失地农民适应城市生活的基础。在参照前人研究成果,并结合本次调研的实际情况,课题组选取了就业状况、收支情况、作为评价指标。

  1.1就业状况

  从被征地农民的就业状况看,在95个有效样本中,没有工作的24人,占25.3%;有临时工作的60人,占63.2%;有固定工作的只有3人,占3.2%;学生或离退休人员为8人,占8.4%。在关于“您认为找工作容易吗?”的回答上,有43.2%的人认为找工作比较难,有22.1%的人认为找工作非常难。可见,由于学历不高,经验不足,北川新县城被征地农民找到工作比较难,就业率不高;即使找到工作,也只能从事技术含量较低的临时性工作。

  1.2收支状况

  经济收入决定失地农民在城市的生活水平和消费水平。在95份有效问卷中,家庭月收入和月支出均在1000元以下的为6人,占6.3%;而家庭月收入低于家庭月支出的有8人,占8.4%。在访谈中,很多人反映:进城后,什么都靠买,加上目前物价水平较高,生活成本增加,很多人觉得在城里并不好过。

  2、北川新县城被征地农民的生活方式适应性分析

  失地农民从农村到城市,在居住形式、休闲方式和物业管理方面,都与在农村生活时截然不同。

  2.1居住形式

  由于生活条件的改善,很多农户在被征地之前就自家的宅基地上修建了2-3层的“小洋房”。因此,从调查情况看,大部分被征地农民对现在的居住形式比较适应。在95个有效样本中,有14.7%人对居住高楼非常适应,31.6%的人觉得比较适应,36.8%的人觉得一般适应,14.7%的人觉得不太适应,只有2.1的人觉得非常不适应%。

  2.2休闲方式

  失地农民闲暇时间的活动是他们适应城市生活的另外一种方式和途径。从调查情况看,进城后,由于进城后没地可种,加上现在工作难找,空闲时间就比在农村时多得多,于是他们只好选择打牌、看电视、上网、散步、闲聊来打发时间,久而久之也觉得无聊。

  2.3 对物管的认可

  小区物管是规范小区物业管理活动、维护业主和物业服务企业的合法权益组织,它的存在有利于改善小区居民的生活和工作环境。沐曦社区和新川社区都是由山东省统规统建的安置性住房,刚搬进新居时两个小区均配有物管,但是由于物管费的原因,沐曦社区居民曾经于2012年3月把小区的物业管理公司轰走。

  在95个有效样本中,有77.9%的人认为物业管理“有必要,小区生活秩序需要管理”,但是仍有16.8%的人认为小区物业管理公司没必要,5.3%的人认为无所谓。

  3、北川新县城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交往适应性分析

  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而这一本质属性则是通过人与人的交往来实现的。通过社会交往,被征地农民才能学会城市生活需要的各种知识和技能,获得城市生活所应具备的素质,最终成为城市人。而交往对象、遇到困难时的求助对象以及被征地农民与城里人的关系反映了他们社会交往的能力。

  3.1社会交往对象

  失地农民由于传统的由地缘、血缘关系,进城后大部分仍然维系着以往的生活圈子。在95个有效样本中,有52人的主要交往对象是亲戚,占54.7%,有18人的主要交往对象是以前的同学或朋友,占18.9%,有11人的交往对象是以前村子里的熟人11.6%,仅有14.7%的人的主要交往对象是现在的同事或邻居。

  3.2与城里人的关系

  北川新县城属于山东援建,在城市规划设计时将征地拆迁农民的安置小区与原老北川县城幸存的老百姓的居住小区完全分开,小区之间距离约3公里,这样使得原著的被征地农民与搬迁过来的老北川县城居民之间联系非常少。从调查结果来看,共有53.7%的被调查者对县城里的老北川人不熟悉,与城里人没有联系,可见,这种将失地农民与城市居民完全分开的安置形式,阻碍了被征地农民与城市居民的融合,影响了失地农民城市化的进程。

  五、结论与讨论

  通过对北川新县城被征地农民在经济状况、生活方式和社会交往等方面的分析来看,他们的城市适应性还不高。

  1、被征地农民的经济适应性差

  5.12汶川特大地震使北川的一、二、三产业均受到毁灭性的打击。特别是第二产业,至今为止尚未完全恢复,第三产业的发展也略显不足,这样失地农民的就业缺乏产业支撑。目前,要解决好北川被征地农民、因灾失地农民的就业问题,据调查,很多青壮年只有外出务工挣钱,留在家里妇女和老人,尚有1/4左右的人找不到工作。即使找到工作,多数为临时工,工资水平也不高。造成很多家庭只能勉强能维持生活,一些家庭甚至入不敷出。

  2、被征地农民对城市生活方式不适应

  除了居住形式以外,调查显示,很多被征地农民都不习惯城里人应有的文明行为。他们认为随处吐痰、随意停放车辆、开垦县城周围的空地都很正常。甚至认为,交钱请物业公司进行物业管理完全是多余的。

  3、失地农民的社会交往圈子非常有限

  可能受北川新县城内小区之间的布局影响,以及其固有的地缘、亲缘关系的影响,这些被征地农民虽然搬进新县城已五年有余,但大多数人的交往圈子仅限于亲戚或原来的熟人和朋友,与老北川人、新邻居、新同事的交往却很少。

  六、对策和建议

  失地农民的城市适应过程其实就是其实现其市民化的过程。由于不可抗拒的原因,北川新县城的11869名被迫失地的农民由农村来到城市,对城市生活的适应当然需要一个过程,不能一蹴而就。需要政府、社会和个人积极努力。

  1、政府层面

  一是要做好产业和就业支撑。地方政府如果没有产业支撑,就很难解决失地农民的就业问题,没有就业就没有收入。二是灵活地解决好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特别是做好低收入人群的社会保障工作。从调研的情况看,一些家庭低收入,但又不满足领低保的条件,由于文化水平不高、没有专业技能,进城后找工作很难,工资水平又不高,加上物价水平不断攀升,这部分人就非常怀念以前自给自足的日子。

  2、社会层面

  一是要丰富文化活动,加强社区间的联系。从社区来说,社区之间要多组织开展居民共同参与的文化活动。以社区活动为纽带,让失地农民充分融入城市社会交往,与“遥远”的老北川市民有良性的互动,这样才能丰富失地农民的闲暇生活,提高其的生活质量。

  二是提高物业管理服务水平。对于习惯农村的分散居住,没有交物业费习惯的失地农民来说,对收取物业费一时肯定无法理解。但是,物业公司完全可以灵活去处理,而不是直接和业主产生矛盾,除了不断提高自身的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外,可以像一些地区那样,对失地农民集中居住的小区免收物业费3年―5年。

  3、个人层面

  被征地农民进城后,较之以前的生活环境和文化氛围等客观条件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必然要求他们逐步放弃原有的一套生活模式和价值观念,接受新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主动学习城市文化,融入城市生活。

  参考文献:

  [1]熊金武.被市民化的失地农民――基于推出权视角的分析.当代中国研究,2013,2.

  [2]陈占峰.我国城镇化进城中失地农民生活满意度研究.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3,1

【失地农民的城市适应性研究】相关文章:

互联网+时代企业内部控制适应性研究10-05

旅游管理专业职业适应性素质结构研究综述论文10-08

浅谈研究生英语教学目标的适应性论文10-08

城市旅游公共行为比较研究10-26

中级无机化学实验教学的适应性改革的研究分析论文10-08

我国城市商业银行绩效研究10-26

个人简历的适应性10-05

城市规划类研究生论文提纲10-07

岗位适应性自我评价(精选12篇)07-06

失地农民有关情况的调研报告0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