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管理毕业论文

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创新机制

时间:2021-02-07 14:29:39 公共管理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创新机制

  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创新机制

  摘要:构建卓有成效的城市管理综合执法体制,有利于城市管理水平的提高。

  作为全国最早开始城市管理综合执法的试点单位之一,南宁市相关经验对全国其他城市具有推广意义。

  本文简要分析了南宁市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存在的问题及原因,以求探讨构建城市管理综合执法体系的合理路径。

  关键词:南宁市;城市管理;综合执法;现状;路径选择

  伴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由此引发的问题与矛盾日益复杂,政府治理城市不断面临着新的挑战。

  自1996年国务院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以来,城市管理综合执法的试点在全国各大中城市陆续开展,从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以往城市管理中多头执法、职权重复交叉、执法机构膨胀等问题。

  但我国的城市管理综合执法起步晚,配套法律不完备,可操作性较差,执法过程中仍存在许多问题。

  一、南宁市实施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2001年5月,南宁市正式启动城市管理综合执法试点工作,将原南宁市城市综合管理办公室更名为南宁市市容环境卫生管理局;将原南宁市城市综合管理监察支队更名为南宁市城市管理综合执法支队 。

  近年来,南宁市通过强化市政管理和城管综合执法部门职责,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强执法队伍建设和管理,促进了此项工作的全面开展。

  但南宁市的城市管理综合执法仍面临诸多难题:城市管理意识较滞后,法制建设存在诸多不足,执法水平有待提高,广大市民对行政执法意识谈薄,以及行政执法中的专业执法及综合执法权限划分不科学、行政执法人员的自身素质等。

  其原因在于:

  1.法律依据不完善。

  在国家立法中,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只是对综合行政执法进行了原则性或方向性的规定,缺乏一部权威性的法律界定综合行政执法的具体领域和范围,以至出现法律冲突、管理缺位,部分专业性强的案件工作效率不高,执法程序不够完善。

  2.体制设置不完善。

  一是领导机构缺位,造成体制设置的缺陷。

  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机关依照“国家不设委局、省里不设行政主管局”的原则,其试点工作依赖国务院法制办和编办推进,改革的力度和进展情况受到影响。

  二是地方相关执法机构设置不够规范,主要表现为:机构名称不规范,有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城市管理行政执法支队多种称谓,不一而同。

  同时,机构设置体系有差别。

  有独立设置、合署办公、从属设置,形式多样,管理体制混乱。

  3.人员素质参差不齐。

  现有的执法人员的主体是原各部门专业执法机构人员,年龄偏大、文化程度偏低,不能适应城市管理执法本身专业领域广、专门检查技术要求高等特点。

  4.宣传、沟通不到位。

  一是与群众的主动沟通不足。

  群众不清楚城市管理的执法权限,对其有一定的偏见,以至于出现争议时舆论出现一边倒。

  二是在与媒体沟通不畅,城管部门工作上的细小疏忽经媒体放大后引起社会的谴责。

  三是执法教育宣传不足,普遍过于注重处罚的严肃性,忽视执法过程中的人性化。

  二、完善南宁市城市管理综合执法体制路径探析

  (一)实施城市综合执法体制改革

  城市管理是一个全方位、多层次的开放式系统,要根据自身实际,加快建立、完善权责明确、行为规范、监督有效、保障有力的综合执法体制,有效地实施各项管理措施。

  南宁市应加大综合执法改革力度,推行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明晰职权,从根本上解决交叉执法、重复执法的问题。

  同时,在调整行政处罚权的基础上,按照“精简、效能、统一”的原则,归并相关的行政管理权,成立统一的领导机构。

  (二)创新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工作机制

  南宁市应积极探索城市管理综合执法新工作模式。

  如西乡塘城管大队,在现有执法装备不足、人员紧缺、管理难度大的情况下,结合辖区的实际,重新整合了执法队伍和装备,打破了以往以中队为单位分路段管理的旧模式,采用中队虚拟路段管理辐射全辖区,专项整治、城市管理进社区,成立专业组负责户外广告和城市管理进社区等城市管理新模式。

  经过实践验证,此模式确实可行。

  (三)优化城市管理综合执法方式

  1.加快数字化技术运用,全面开展数字化管理。

  数字化城市管理是现代城市发展的'趋势,借助其优势可以有效解决信息不及时、管理被动滞后等问题,实现精确、高效、全方位的城市管理。

  2006年南宁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数字化指挥中心作为国家建设部第二批数字化城市管理建设试点城市之一成立并充分发挥其数字化管理的优势,大大提高南宁市综合执法效率。

  在数字化管理系统下,执法部门通过全市市容状况的可视监控管理,实现信息的集成,同时对全市成执法案件达到统一处理,对相关执法人员实现统一指挥。

  今后市政府还应继续加大投入,积极推广此模式。

  2.综合执法朝精细化、人性化管理发展。

  由于传统的“管制型”执法思维的影响,部分执法者仍习惯性地将管理者与被管理者对立起来,简单地认为双方只是管制与服从的关系,忽视了行政相对人的参与权与主人翁地位;片面地认为执法仅是行政处罚和行政强制。

  执法者需改变原来的执法方式,朝人性化执法方向发展。

  更关键是执法者和经营者双方需要“换位思考”及双方对共同目标的理解、包容。

  (四)建设高素质的执法队伍

  加强执法队伍建设是决定城管执法成效和提高部门形象的关键因素。

  通过“行风评议”活动,南宁市城市管理综合执法支队的队伍建设有了长足进步,制度建设、窗口建设、硬件建设已经日趋完善。

  和城市化进程和人民群众对生活环境日益增高的要求相比,执法队伍建设还有相当的差距。

  建设一支作风端正、业务精通、理念创新、精干高效的职业化的城市管理行政执法队伍已刻不容缓,同时应加强开展法制业务培训,健全行政执法责任追究、评议考核、公示等制度,提高执法技巧,规范执法程序等等。

  总之,城市管理和行政执法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南宁市城管综合执法应充分结合自身的发展经验,不断创新,构建符合南宁市自身实际情况的综合执法体系。

  参考文献:

  [1]上海市金山城管网 .

  [2]关于理顺城市管理综合执法管理体制的意见[Z].南宁市市政局,1997.

  [4]西乡塘城管大队.西乡塘城管大队2006年工作总结,2006.

  [5]车克欣.城管综合行政执法的问题与前景研究[J].城市管理与科技,2007(04).

【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创新机制】相关文章:

广州市城市管理综合执法条例11-30

我国城市管理综合执法的完善路径研究论文12-31

关于广州市城市管理综合执法条例全文12-07

高校法学教育机制创新论文03-14

全业务IT架构植入创新机制01-21

耕地占用税征管困境及工作机制创新02-09

药学专业分析生创新意识的培养机制03-24

综合执法绩效考核方案10-18

机制创新人事档案管理论文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