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人上路观后感
品味完一部作品后,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获,观后感需要表达真实的情感,不能虚假刻意。那么观后感到底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男人上路观后感,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男人上路观后感1
成长的路上,和父母闹矛盾的次数不下千百次。《男人上路》一片就讲述了一个很经典的关于“成长”与“亲情”的故事。
庄大林是一个塔里木油田的一个钻井队长,因工事繁多以至八年里看望过儿子和妻子的次数,屈指可数。妻子米燕忍受不了丈夫成年颠沛流离在外的生活,和大林离了婚,并改嫁他人。离婚后庄大林便在钻井队扎了根。自然,儿子也由庄大林的前妻来带。
在儿子十二岁的某一天,庄大林突然接到了前妻的来电。一句“儿子出事了”,让他心急火燎地赶回了乌鲁木齐。大林没想到,原本在心目中是乖巧的儿子庄严变得很不讨人喜欢,因为逃课被学校勒令退学。染发、撒谎、打架、逃课泡网吧……他甚至还因为偷偷把继父养的一盆名贵的兰花卖掉而被揍了一顿。为了改变眼看就要走上歪路的儿子,庄大林决心把庄严带到油田去,希望大自然能够净化儿子的心灵,使他成为一个真正的男人。故事就在这个背景下展开。
故事情节十分简单,它的成本和题材都决定了它不会有大场面,走的是生活和情感路线。但如果更细致地探究,我们也能发现隐藏起来的更深层的内涵。
起初我以为这只是一部廉价又俗套的00年代的影片,上演了一出青春叛逆与父子亲情的戏码。没想到看着看着我就逐渐入戏了。我看出了父亲大林的苦心,也对儿子庄严有了一定层次的代入感,对这对“可怜”的父子肃然起敬。父亲平凡而伟大,儿子骨子里也铭刻着男人的血性。
仅此而已了吗?不,还没有。
给我印象最深的其实就是影片中的同龄人庄严。庄严这个形象,第一眼就让我了解到了上个年代(就差不多思品书里执意要教导的那些青年人群)那些“社会青年”的二流子形象。他仿佛就是那些人的一个小投影。出场时就顶着一头黄发,鼻孔里还塞着一卷止鼻血的纸巾,让人看了就啼笑皆非,马上联想到这家伙耍着滑稽的猴拳和人对打的场面。然而他其实不是被别人欺负的,而是给他继父教训的;这些行为也并不是他自己想去做出的,而是一种悲哀的宣泄和反抗。
他在开始面对自己的生父庄大林时总是要这要那,以满足自己的虚荣心,但这并不过分。他想去市里最豪华的银星大酒店,并在酒店里装模作样地给侍者“小费”,从他的角度来讲,其实并不是他学着别人那样做而享受到挥金如土的那一霎那的快感,而是别人有的东西他没有。“我没有一个完整的家,所以其他方面别人有的东西我一定要有;别人没有的东西?呵呵,那我也要有。”这么一想,我顿觉有些心酸。多么可怜的孩子,打小没见过父亲几面,后来母亲有了别的男人,自己就成了继父的孩子,在学校里还被人嘲笑。
庄严是个调皮的孩子,没错。但是他的本性不坏,这一点从米燕找到的他的日记中可以看出来。他的那些折腾可以理解为以他自己的方式反抗,反抗父母的离婚,反抗他痛恨的继父苏克。但却没有人来开启他的内心,没有人来疏导他的想法并作出解释。只好一路走到黑。结果怎么样呢?他被学校开除了。父亲庄大林也因为他的变坏而对他的弟弟说出了“等你有了儿子,一天也别让他离开你”的无奈话语。
庄严觉得他父母“可怜”,也不明白父母为什么要离婚。父母离婚这件事对庄严的'心灵造成的伤害很大,加上在去往塔里木的路上“说话不算话”“没有兑现承诺”的庄大林对他比较男人式的简单和粗暴的教育,导致庄严一路上都在和父亲闹别扭,一直都生他父亲的气。庄大林让庄严自己带上背包在山路里走三十公里的惩罚(因为庄严毁了继父苏克所有的名贵的兰花又不肯回去向苏克道歉)的确有点粗暴,有点极端,但我并不反感。这至少比那些动不动就殴打孩子的家长强得多。并且在庄严说出是父亲不守信用,不按时回去看他后,庄大林身体力行地坦然接受了“收拾”——自己也带着背包沿着沙漠公路走上三十公里的路程,这开始打动了儿子,要做个负责任的男人。
后来,在路上庄严幸运地碰到了孩子王(教师)晓月姐。作为一位孕妇,晓月带着一颗慈爱之心开始开导这个走上歧途的孩子。于是庄严逐渐变得有责任、有担当,变成了一个会关心人的男子汉。知道晓月姐丈夫失踪,家人不能团聚的消息后,他满脸懊丧;当晓月姐有生命危险急需输血时,他未满年龄也焦急地想要献血;车子没了机油,父子又因为承诺需将大林的徒弟黑子的结婚戒指按时送达,这时庄严一点儿也不娇气,又是步行三十多公里,在两人的咬牙坚持下终于让黑子取到了结婚戒指。
最后父亲庄大林看着儿子追赶汽车送戒指的背影,欣慰地咧开了嘴,影片在此落下帷幕。
从庄严的家,乌鲁木齐到塔里木的500多公里路,既是庄严的一段成长历程,也是庄大林自己对家庭对感情的寻找过程。看完这部影片,我觉得自己仿佛瞬间长大了一些,还更“男人”了一些。这部片子里的男人是真正的男人,大西北培育出了这样伟大而又平凡的男人,它告诉我们:作为一个男人,要有担当,要负责任,要信守承诺,还要坚强。生活中要做到这些不容易,但如果你去做了,你就已经踏上了这样的一场旅程。这将是——“男人”的历程。
男人上路观后感2
一部非常普通的电影。没有辉煌的场景,没有绚丽的特效。有的,只是那扣人心弦,牵肠挂肚的情节以及令人潸然泪下,激动不已的故事。
主角庄严——一个因父母离异而变成为吊儿郎当,不学无术的小混混,因此其父庄大林在几天的接触后决定将他带回自己工作的塔里木油田。借此来改变他的心灵。在乌鲁木齐通往塔里木的百里山路上,他认识了许多拥有美丽心灵的人,与他们,发生了一幕幕令人感动的故事。
庄严,在电影的开头一个不怎么讨人喜欢的孩子,染着黄发,对人爱答不理,爱慕虚荣,甚至有些流里流气……最后,他变了,在塔里木的公路上,在这条令庄严不断变化的道路上。他成长了,成长为一个男人。因为成长,他变得信守承诺;因为成长,他敢于担当;因为成长,他懂得去关心他人……
是的,成长。一个艰辛,苦涩;欢乐,甘甜的词语。庄严从一个爱慕虚荣,对他人爱答不理,始终抱着无所谓的态度的青春期男孩,成长成为了关心陌生的晓月姐姐,可以为了不让晓月姐姐担心而保守秘密,可以挺出自己瘦弱的胸膛去帮助晓月的男人。
我还记得,他拉住护士的手,说,我也是O型血,输我的血吧。话很短,也很朴实,很简单。却足以令人震惊:一个可以为了仅仅认识几天的姐姐而献血,一个能够用自己瘦小的身躯,去保护别人的人,势必会成为一个顶天立地,气概豪迈的人。一个愿为了别人的安全,令自己受苦,甚至将自己交于未知的命运的人。也必然会成为卓尔不群,风亮高节的男人。
在那个戈壁和沙滩上的月夜下,我想起庄大林与乌拉斯台客栈女老板有着么一段对话。
“你可想好了,你那的条件和学校可都不如大城市。”
“想好了,我就想让他先学会做一个男人,就算将来没什么真本事,也比在城市混个二流子强。”
在这个应试教育横行的年代,在这向分数看齐的年代,谁能,又有谁会讲出这样的一句话呢?在这个分数便是一切的年代,又有谁会想到只有学会成长,学会成为一个男人。才是教育,评价一个少年最重要一点呢?有,也只有在不断的苦难和磨炼中,在这样绝境,困境中走出来,并且成长起来,才能真正地学会成长,并且成为一个能够顶天立地的男人。
半路上。当庄大林得知庄严在离家前的所作所为时,他让庄严背着包,沿沙漠公路上走三十公里,也许,只有在这样极端的条件下,只有在这样令人痛楚的环境下,一个孩子,才会逐渐成长。一个少年,才能学会做事光明磊落,学会爱,学会遵守承诺。
庄大林曾对晓月说过,我这样做,不过是想让庄严明白,承诺对一个男人有多重要。
电影里,承诺一词贯穿了整部影片。也许,对于庄大林来说,遵守承诺就是成为男人的重要标志。他为了教诲庄严遵守诺言,让他在酷暑难当的公路上独自前行,这对于一个父亲来说,是多么大的痛楚与无奈啊。
为了让庄严明白这个深切的道理,他可以狠心看着自己的孩子受苦;可以在沙漠的夜晚中忍受寒冷独自等待庄严的归来,他甚至可以放下父亲的高高在上,学会向孩子检讨,在得知违背了与庄严的承诺时,甘愿自己接受庄严的惩罚。
父亲,在人们的印象中,一个多么肃穆,高大,严厉的.形象。能够放下这样的身段,平易近人地接近孩子,信守自己的诺言。是多么的不易。为了向孩子表达歉意,能够听孩子的话,接受孩子的收拾,去跑三十公里,又是多么不凡。他能为了对孩子的承诺而自罚,也能为对他人的承诺而不顾自己的身体。他从不轻易许下承诺,一旦许下,就一定会去实现。
当庄严得知晓月姐姐的丈夫遭遇沙尘暴而失踪是,问道,那李家强哥哥会死吗?
庄大林的回答是,他是个马上要当父亲的男人,他还有爱他的媳妇和要他养大的孩子,他不会这么早就离开的。
这是一句安慰,又或者并不是,庄大林相信,父爱,是与守信等值的,父爱这个誓言,要用一生去遵守。作为一个父亲,为了守护自己应该要去守护的家人,无论遇到什么阻碍与困难,去面对,都要去克服,去勇敢地战胜它。
有时,在经历各种磨难,各种挑战后九死一生仍然能够坚强地爬起,并不是为了什么高远而神圣的理由与目的。可能,只是为了。
一句诺言。
结尾,庄大林因献血而体力不支,庄严为了遵守父亲对黑子的诺言,带着沉重的父亲继续前进,一个开头是如此吊儿郎当的少年,受到各样的人物的感化,逐渐成长了起来,学会关心,学会爱,学会诚信。
我不知道当庄严背着父亲赶路的时候庄大林心中是怎样想的,伤感?欣慰?大概吧,在经历了这么多之后,有发现孩子终于学会了守信,学会了关心他人的喜悦。又发现自己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逐渐老去的悲哀。这是一个平凡的父亲在此时所应有的感叹,也是一个男人对另一个男人的凝望。
庄严带着结婚戒指奋力向前奔跑,他奔跑的动力,不仅是一份传承的品质,更是一份一个美丽承诺以及在成长旅途中无法动摇的决心。
男人上路观后感3
上午,看了一部电影《男人上路》,心中有种莫名的心酸与感动。庄大林是塔里木油田的一个钻井队长,老婆忍受不了这种颠沛流离的日子,有了别的男人,他们离了婚。离婚后庄大林在钻井队扎了根,八年里他只见过儿子四次。一天庄大林接到前妻的电话,让他回去一趟,说儿子出事了。庄大林没想到,十二岁的儿子为了去网吧经常逃课已经被学校开除了,为了搞到继续上网的钱,还把继父养的一盆名贵的兰花给卖了。在几天接触中庄大林慢慢地从庄严身上看到一些自己不喜欢的东西。为了改变儿子,庄大林有了一个计划,他决心把庄严带到油田去,在那里净化儿子的心灵,使他成为一个真正的男人。在过去的8年中,大林回家探望老婆孩子每次都走同一条路,哪怕通往塔里木的高速已经建起,他依然没有改变,因为在这条连接着油田和家的路上,留下了太多自己思念老婆孩子的回忆,每次回家路上必放忆燕子的那首歌,就像是在唱自己思念老婆米燕和儿子的故事一般。在这条路上,他决心要教会儿子做一个真正的男人,儿子临上路前回到米燕和继父的家,将继父苏克的所有兰花都毁掉了,解了多年积压在心中的仇恨。
庄大林在半路上得知这件事件,他对庄严说,在背后使坏不是男人所为,你要么回去道歉,要么我收拾你。庄严不得已选择接受父亲收拾,徒步行走30公里,而庄大林开车到前面的客栈等他。庄严的30公里徒步一直揪着庄大林的每一次心跳,一个十几岁的娃一个人在山里走,还经历了一晚,哪个父母能放心,但庄大林相信儿子能做个磊落的男人,哪怕不求他有什么本事。在客栈等了一夜的大林网一清早看到儿子出现在视野里,悬着的心总算放下了,但他依然表情严肃。30公里的徒步也使庄严和父亲赌起了气。父子俩带着要搭车的晓月上了路,晓月不到一个月就要生孩子了,她的男人也在塔里木油田上,上次过年都没有回家,发誓不打出高产井决不回家,这次晓月没有通知丈夫就来了这里,她是想给丈夫一个惊喜,让丈夫看着自己的儿子出生。路上,庄严一直在生父亲的气,庄严怪父亲,曾经答应自己每年回来看自己一次,可为什么食言没有回来!父亲食言,父亲也应接受收拾。庄严让父亲也徒步30公里,就像当初父亲让自己走30公里一样。
父亲的身体力行,开始打动着儿子,做个负责任的'男人。诺大的塔里木,油田那么多,晓月连丈夫在哪个具体的井队都不清楚,大林凭着晓月对丈夫井队的介绍,认为应该是一五七一井队。赶到这个井队的时候,大林打听到晓月的丈夫在前几天的沙尘暴中消失了,人和车至今没有找到,他怎能将这个不幸的消息告诉将要生产的晓月,他瞒着晓月和儿子,借口塔里木太大,先将晓月安顿好了再找。可儿子不明白,说一定要找到晓月姐的丈夫才罢休,答应晓月姐的事就要一定办到。大林只能开着车漫步目的的找,明知找不到还要做出很努力的样子。儿子隐约感到了父亲的难言之隐,下车后跟随父亲得知了真相,晓月也感觉有不妙的时候欲打听却不巧羊水破了,大林开着车急奔医院。如果不是大林要赶第二天徒弟的婚礼,而且徒弟也等着自己从城里给他买来的戒指救急,大林父子肯定会等到晓月的儿子出生。大林刚给失血过多的晓月输血之后,父子俩继续上了路。一路的颠簸,一路的事情,大林也忘了检查汽油。关键的时候抛锚了,为了给儿子树立男人的榜样,答应徒弟的事情必须做到,大林带着儿子又一次徒步上路了,一路上,大林因刚输过血体力难支,父子俩相互支持,就是为了兑现承诺,作个真正的男人。终于看到了徒弟的婚车,儿子拿着戒指,使着浑身的力气奔跑过去了!
故事没有曲折的情节和动人心弦的场面,更多的是一些生活场景的再现。如导演刘小林所说:这看是一个父亲教育儿子如何成为一个男人的故事,另一面我觉得这是一个儿子如何教育父亲当合格爸爸的故事。谁都知道,尽管我们身边生活着成千上万的人,但和我们关系密切、牵动我们喜怒哀乐的就那么几个人,父亲便是其中之一。父亲犹如阳光是我们无时不需,有时却又要小心躲避的东西,他的重要性仅次于母亲,惟有配偶堪与相提并论,配偶可以选择而父亲则无法选挥。所以,对一个儿子来说父亲的问题是他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在儿童期父子间并无太大问题,年龄的悬殊使之构不成冲突。儿子成年后父子关系演变为两个男人的平等友谊,也很少激烈交锋。矛盾最尖锐、最难以调和的年龄段应该是儿子的少年时代。这个时候的儿子会突然发现一向慈爱的父亲成了一个性格暴躁的人,非常具有攻击性,毫无根据地自以为一贯正确。你要往东他一定要你往西,同他简直没理可讲。反之,在当爹的眼中,一向可爱的儿子也突然变得讨厌、不听话、在外面惹是生非,一句话:欠揍!两个本来是世界上最亲的人成了世界上两个
最大的仇敌。父子间相互带来的伤害远超过一般人所能造成的烦恼。人类情感中最伟大、最值得赞美的那一部分一跃变为无法摆脱的痛苦以及绝望的根源。所谓爱之深恨之切。父子之间无法避免的冲突是否可以调和乃至化干戈为玉帛消弭于无形?毕竟是父子嘛!毕竟血浓于水嘛!毕竟不是敌我矛盾!是男人,无需要顶天立地,但对于家庭,即使妻子已经不爱你,但仍然要做一个负责任的男人;如果能这样,你又何尝不是一个能拿得起放得下的男人呢?
男人上路观后感4
时光,会走,人,会老。岁月匆匆,只见父亲白发夹杂,时光渐逝,只见孩子已在朦胧中长大。当我看完《男人上路》之后,只见眼中泛起数许泪的涟漪。这部片子简单而又复杂,平凡而又特殊。看完之后,只觉心中万感交杂。
一个孩子——庄严,他的父亲是一个离他远有一千公里的挖井队成员——庄大林。在孩子小时候,他父亲与母亲米燕离了婚。庄大林,他即使他的家庭并不完美,但是他依旧深深爱着他的家庭。在一千公里的长途奔波中,他会听着《燕子》。燕子,燕子,无非就是他的妻子和儿子。在庄严小时候,庄大林答应庄严每月一定会赶回家一次,不然任由庄严收拾。但他知道他自己根本做不到,因为他怕搅乱了米燕的生活。庄严从那以后就开始憎恨身边所有的人,他干了许多坏事,因为他讨厌他妈妈的新家庭。直到有一天,他爸爸接走了他。庄大林很渴望他的儿子可以和他一样做一个男人。但是庄严总是做不到。因此,男人上路,孩子在父亲的责骂与关怀下长大了,懂得了什么是男人。
男人的基本是诚信,是担当,是关心,是理解。十三年过去,这些对庄严而言,也许只是一个他从来无法踏进的新领域。但是,毕竟他会长大,毕竟他不能像一个二流子那样。他要学会做一个男人。做一个有责任,有担当的男人。
庄大林和庄严在一千公里的路途中,他们起初,因为庄大林严格的要求以及极端的教育,庄严总是不愿去理睬。在很多时候,身为父亲的他总是戴着一副生气的面具,但当面具摘下,却见一副不忍的面孔。当庄大林对米燕的新丈夫苏克说出“我的儿子,不用你管”的那时,心中也许更多的是一种对庄严的关心,以及觉得苏克无权打骂他的自己孩子时的愤怒。在庄大林说完这句话的同时,镜头切换到了庄严的脸上,庄严的内心应该是有一些波动,望着庄严那木讷的眼神,即使在镜头中,只有一秒的出现,但却让人觉得有十三的浮现。
但当庄严的内心刚刚感受到父爱的时候,一个艰难的挑战朝他迎来。庄严在离开苏克家时,把所有的花都给剪了,但是他却说“我死也不会回去和苏克道歉。”在那一刹那,庄大林的脸上浮现出了因生气而恐怖的面孔。也就是在那一刹那庄大林决定让他的儿子学会做一个男人,首先就是要学会担当,懂得责任。他采取了一种最极端的方式去惩罚他的孩子,让他孩子明白担当与责任的重要——让孩子走三十里路。孩子的夜晚还是在路途中度过。当父亲说让庄严走三十里路时,也许庄严还以为是二流子玩的把戏。可惜,不是。他的父亲,果真这么做了。当庄严看见车开了的那时,要知道他心中是多么的一种后悔,是多么的一种崩溃。庄大林看似表面毫无顾忌,愤怒且绝望,但是当镜头放在车镜上时,看着庄严在车后,又蹦又跳,又随着耳边,一阵有一阵的“爸,我错了,爸。”可以去想象,当时做父亲的又是多么地悲痛。也许更多的是心在滴血,也许更多的`是泪在眼角而又拾回。对一个父亲而言,这是要有一定的果断以及一定的责任感。在他的眼里,他的儿子一定要长大,他的儿子,一定要做一个男人。他也相信,他的孩子一定会长大。同样后来,庄严因为庄大林违背了曾经许下的诺言而惩罚庄大林走了三十公里的路。也许这就是因为庄大林同意了,这才使庄严有了许多领悟。这才使庄严真正地去明白了什么叫做男人。一个男人,即使他违背了几年前的诺言,那么他也一样要去承担其中的责任。
因为父爱是含蓄的,也就是因为这含蓄的爱,引起了许多孩子的误解。庄严也不例外。在他么眼中,父亲只会去收拾他而从来不会去爱他。因为他的父亲一直欠他一句“孩子,我爱你。”他从来只听父亲说“看我怎么收拾你!”“是不是要我收拾你了?”在他的脑典中,没有“爱”这个字,只有“收拾”这个词。
每当父亲想孩子做好一件事情时,他不会像母亲一样。也许,他会板着一副脸,也许,他会大声囔囔,但是,他不会花言巧语。因为他认为,严格,才是教育的基本。只有严格,才能教育出一个优秀的孩子。也就是因为这样,很多孩子和父亲之间总是隔着一堵墙。是薄?是厚?谁也不知道。
《男人上路》在这部电影中,电影的最后是以庄严为了送戒指奔波的情景而结尾。先是庄严学会关心他的父亲,在父亲体力不支的情况下,他没有把父亲一个人扔在后面。他选择了一步一步搀扶着父亲。再接着是庄严有了责任感,不论如何,他也要帮父亲把黑子叔叔的戒指送到。最后,当电影结束的那一秒,也许更多的人会认为,电影会停留在唯美的画面上。但是,并没有。电影的结尾让人感觉很草率。因此,这么一个突然的结尾,引起了许多人的莫名其妙。但是这看似很随意的结尾,却让我觉得,这样更加突出了庄严的成长。渐渐的,学会了什么是担当,什么是责任,什么是关心,什么又是换位思考。在电影的结尾中,庄严大声地呼喊着“黑子叔叔,黑子叔叔。”当时那种渴望婚礼车停下的心理,在电影结尾时模糊的场面中表现地淋漓尽致。
也许,很多时候,也真的就是这样。孩子,会长大,因为时光会走,岁月不会停留。孩子的成长会经历点滴。没有一个孩子的路,是平坦的。每个孩子的路,都是凹凸不平的,都是磕磕绊绊的。但每个孩子,都要把这条不完美的路走得完美,把这条平淡的路走得精彩。因为,孩子,你会长大。你要经历痛苦,经历磨难,经历挫折,经历失败。只有这样,你才能走出属于你的人生。孩子,你会长大。你要学会做人,学会做事。什么是人?什么是事?人与事,是一条没有尽头的路。在这条路上,你可以走上一辈子。孩子,你会长大。
【男人上路观后感】相关文章:
男人上路的观后感范文1000字03-22
男人上路电影中小学观后感 上学路上电影完整观后感版01-29
带着微笑上路作文04-05
携反省上路作文01-24
带上责任上路作文10-10
学会独自上路随笔10-07
带着感恩上路作文10-08
怀着感恩上路作文10-08
骑车上路作文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