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

浅析甲骨文的章法美

时间:2021-02-15 09:05:47 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浅析甲骨文的章法美

  我们知道大学要毕业之前会面临一件事情,就是写毕业论文!没写好不能毕业!这就苦恼了不少大学生了,毕业论文到底怎么写呢?好了,话不多说,小编直接上范文,大家赶紧看看吧!

  摘要: 受制于契刻材料、内容、字形等诸多因素,甲骨文章法字势欹正不一、形体大小悬殊、行间疏密强烈,也因之具有极大的随机性和强烈的美感。甲骨文章法布白,体现出先民对美的朴素追求,评价和审视它更多的要依靠我们的审美移情和追认。这种有意无意之间的布置安排,比之其他书体,更天然、更率真、更开合跌宕,也更具有别样的意味。笔者以山东博物馆珍藏甲骨墨拓为例,据一斑而窥全豹,浅析甲骨文的章法魅力,以期对当下的书法创作和研究带来一点启示。

  关键词:甲骨文 章法 审美

  “谈到国内的甲骨收藏,当以北京图书馆为最……故宫博物院次之……再下来,就属山东博物馆了。从来搜集甲骨最勤的罗振玉旧藏之甲骨,以山东博物馆现藏部分最精;外国人收集我国甲骨最多的明义士旧藏之甲骨尚留在国内的,在我们编辑的《甲骨文合集》出版之前,只有山东博物馆所藏还从未发表过。由数量及质量看,山东博物馆藏甲骨之重要意义不言而喻。”以山东博物馆馆藏甲骨墨拓为例来探析甲骨文的章法之美,据一斑而窥全豹,是可行的。

  商人在契刻卜辞之前,往往要在龟甲上钻孔,放在火上烤,然后根据裂纹卜兆来占卜,并刻辞以记;所用兽骨,其外形也或有修整。契刻卜辞要受到甲骨纹理、外形的限制,因此会对文字章法造成影响,我们或可称之为影响章法的“空间因素”;殷墟卜辞的文例一般有前辞、命辞、占辞、验辞、兆辞、序辞、用辞、署辞等多个部分,而这些部分内容的契刻,不光空间位置不同,且往往由多次来完成。卜辞契刻的不同时序也会对章法造成影响,我们或可称之为影响章法的“时间因素”。在时、空两方面因素的影响下,甲骨文章法显然不会同于在规整的空间内、时间接续的“准书写”状态所形成的章法。

  如果说上举的时、空因素是影响甲骨文章法的“字外因素”,那么,甲骨文字形大小悬殊巨大、字势欹正不一等,势必造成章法的疏密跌宕、开合错落,其间况味非其它书体所具备,我们不妨称之为影响甲骨文章法的“字内因素”。

  下面,我们结合山东博物馆珍藏甲骨拓片,来浅析其章法之美:

  一、严整规范的秩序美

  甲骨文的发明是为了记录宗教仪式行为,只有上层社会进行占卜祭祀的少数人群能够掌握。从事契刻卜辞的契刻者,有相对稳定的专业群体,而他们的契刻传承也因之相对规范有序。占卜问询、沟通鬼神具有神圣的宗教意味,契刻卜辞也同样具有神圣的意味。其中刀法精熟者,具有严整、洗练的艺术风貌,鲜有荒率之笔出现。如编号为1095和1099的两片甲骨,虽为残片,字数依然有数十至百余字之多,行间紧密,刀法精练纯熟,字法工稳严整,秩序井然,气息古雅温厚。这种茂密严整的章法,体现了甲骨文契刻者高超的刀法技艺和字法的纯熟,行间的欹侧摆动依字势而行,适度而悠然,更使得其章法于严整中透出活泼。又如0730号残片,存字三行,字势端正、气息温雅,行间疏密得当,透露出平和井然的秩序之美。再如0938、1004两块刻有“干支”字样的卜骨,刻字三行,字距、行距均匀,相同字的字形也刻得极为相近,堪为甲骨文秩序美的典范之作。

  二、虚实相生的节奏美

  甲骨文是契刻文字,但以刀代笔依然透露出刀法轻重缓急、虚实相生的节奏韵律之美。如编号0492残片,仅余十一字,右行“王占曰吉”四字,刻画粗重、力道强悍,仿佛用浓墨重笔书写,力可透背;左行“上甲成大丁大甲”数字,则刻画细劲轻灵,如渴笔疾书,飘逸流美。两行字迹一重一轻,刀痕重者字雄壮而端正,刀痕轻者则笔意虚灵,形成强烈的虚实对比。仿佛浓墨重笔落纸、力道沉实,继而渐趋渴笔,笔意轻灵飘逸,一如墨迹中的笔意关系,节奏分明。又如0931号卜骨,刻字分为三组,左上一组刀法细劲锐利,极富清健之美;右侧及下面二组,则刀法沉实,如金属熔铸于其上,笔划温润厚实。三组字厚重温润与细劲刚锐对比强烈,整个篇章具有生动的节奏之美。

  三、欹正相生的跌宕美

  甲骨文尚处于汉字的滥觞、发展初期,字法的`仿形成分多,且构形随意性大,字形大小悬殊远过于后世其他书体。行间布白又多受龟甲形状的制约,既欲求其齐而不能,又不刻意于齐。这种有意无意之间的布白方式,使得甲骨文章法欹正相生,极为跌宕;如1114号残片,右行“癸亥卜亘贞我”六字大小错落,依势而下,尚显工整;左行“贞”字体势端正,“不”字则字势欹侧斜向右下,“其”字竖划斜向右下,横划左低右高,更显欹侧之势;“卣”字字形硕大,稍救上字欹侧之势;“雨”字横划左高右低,与“其”字字势相反形成强烈的动势。两行文字,右行端庄,左行摇摆欹侧,一静一动,欹正相生。又如0003号残片,字形大大小小,鱼贯而下,右行“翊”字形体硕大,远超出上下几字;左行以“升”字硕大开首,其下诸字俱小,唯独“受”字硕大异常。通篇看来,正如“大珠小珠落玉盘”,疏疏落落,自然天成。再如0207号残片,三行数十字紧密的连接在一起,字形大小错杂,可谓无一字正,姿态天然流露,不经意间的罗列形成行间的自然摆动,极具跌宕起伏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