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毕业论文

设备安装与土建施工的配合问题建筑工程论文

时间:2022-10-11 16:52:32 建筑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设备安装与土建施工的配合问题建筑工程论文(通用14篇)

  在日常学习和工作生活中,大家对论文都再熟悉不过了吧,论文是讨论某种问题或研究某种问题的文章。为了让您在写论文时更加简单方便,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设备安装与土建施工的配合问题建筑工程论文(通用14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设备安装与土建施工的配合问题建筑工程论文(通用14篇)

  设备安装与土建施工的配合问题建筑工程论文 篇1

  摘 要:

  在建筑工程中,由于涉及諸多专业,从而使得各工种交又作业在所难免。为了避免各种问题的发生,各专业之间必须做好协调配合。文章充分分析了设备安装与土建施工配合问题。

  关键词:

  设备安装;土建施工;配合问题

  建设工程在实施过程中,通常采取不同的标段和不同专业单位加以实施,由于土建施工与设备安装是不同的专业施工单位,有时建设单位也会聘请专业性较特殊的监理单位对部分特殊设备安装实行针对性的监管。各方监理人员应予以充分注意,着重把握和监控土建施工时有关后续设备安装的各项问题。工程建设的前期,需要施工单位综合考虑好土建施工与设备安装之间的密切相关性,以节省施工单位在设备安装时的时间,从而提高施工工作效率和企业经济效益。

  1、设备安装工程与土建工程的不协调问题分析

  建设工程的施工一般包括土建施工、强弱电、给排水、空调通风、室内外装饰装修等各专业,而土建施工则处于首位。按照实施程序,而工程建设大致可以划分为地基基础结构、建筑主体结构、机电设备安装、建筑内外装潢装修等几个阶段;所以在技术管理方面,应处理好施工各专业的协调与管理。在施工阶段方面,机电设备安装只是辅助主体工程的形成,机电设备安装应更好地配合好土建施工,保证其完整性和严密性,保证其土建结构质量不受设备安装预留预埋的影响,也不为施工设备安装和后部装饰装修增加难度和成本。安装工程的设计人员在进行图纸设计阶段,也没能对实际施工情况进行充分考虑,严重忽视了穿墙、穿板以及断同等后果,虽然有时在设计图纸上也给出一些相应的施工技术措施,但一舟赌日只有简单的说明,可操作胜较差。同时,建筑工程的施工管理人员,在长时间的工作过程中形成了一种错误的观念,即重视建筑结构主体施工,轻视安装与装饰施工,大多数管理人员认为,主体施工是关键,只要保证主体的施工质量,不出现安全问题工程就能够顺利完成,从而使得他们对安装工程与土建施工之间的配合问题未能予以足够重视。

  2、明确各方责任和义务

  设计单位应汲取其他行业的优秀成果,在设计项目时尽量采用一些安装简便,能效比高的设备材料,同时把握好主体和客体的关系。根据施工、监理单位的意见反馈,在表达建设思想概念的同时,制定完善和可行的设计方案,在各专业间产生施工矛盾时或对设施设备以后运行造成隐患时,及时进行沟通,化解矛盾。建设单位应明确项目的使用要求,把正确的意图传达给设计单位,检查和核定相关专业与两者关系的资料和档案。施工单位则应认真仔细了解到核对设计构思和图文基础资料,提前了解设计与现场两者的异同之处,对各专业难以统一的区域及时提交建设单位和设计单位进行更改,及时掌握工程动态,根据土建施工实施状况协商解决在进度、工序与方案存在差异性和不明性的基础问题。

  3、土建施工与设备安装施工的配合要点

  由于对安装工程重要程度的认识不足,加之安装施工人员对建筑构件受力胜能的了解不够,从而导致安装过程中,大量重要构件被损坏,有些形成了永久性问题,有些给结构安全埋下了隐患。建筑工程施工开始前即施工图纸的设计阶段,在该阶段,设备安装工程的设计人员应当依据工程实际清况,向土建设计提出相关的技术要求,具体内容如下二其一,在土建结构施工之前,设备安装的技术人员应当与土建施工技术人员共同对施工图纸进行审核。建筑工程施工开始前即施工图纸的设计阶段,在该阶段,设备安装工程的设计人员应当依据工程实际清况,向土建设计提出相关的技术要求。同时,在施工开始前,应当将工程中需要使用的预埋件、零配件等准备妥当,并在预埋预留配合施工前,编制合理可行的专项施工方案,然后向施工队伍进行技术交底。在对设备正式安装前,应当准备好所需的材半杯口机具,荆各所有需要安装的设备运至施工现场,随后对设备进行检查,并枯妇子必要的'处理工作,如铁屑与灰尘清理、旧蠢余防锈剂等等,上述工作完成后,还需要对设备进牙勃口油润滑。为满足设备安装的精度要求,两者的配合需从基础做起,首先应妥善处理好建筑工程和设备安装的地基问题。还要明确土建施工与设备安装之间的协调配合要点,其中主要配合要点包含建筑地的地质勘探、技术交底、设计图纸的会审和相关部门间的联络等工作。

  4、专业人员综合素质的提高

  在土建结构施工之前,设备安装的技术人员应当与土建施工技术人员共同对施工图纸进行审核,这样一方面能够有效防止遗漏的情况发生,另一方面可以解决专业之间的矛盾冲突问题。在图纸审核白勺过程中,一旦发现问题,应及时与监理方或是设计单位进行沟通,对不符合实际施工的情况进行处理,或是进行妥善计划变更。设计企业及施工单位的各有关人员应专业知识过硬和综合素质较高。设计人员应该结合建设单位对建筑的功能和美观的要求,选用合理可行的施工工艺,不断改善设备工艺和创新建筑理念;还要进行严格审核各专业的施工成果,如果各专业之间出现设计施工等的冲突,需在出图之前妥善解决,以免引发后续的更大问题,此外,要及时高效解决好现场施工中的突发性技术难题。

  5、结语

  建筑设备的安装与土建工程的施工有着密切的联系,两者在工程建设中存在着施工时间和空间的交叉。建筑工程项目建设施工是一项较为复杂且系统的工作其中涉及的内容相对较多,一旦某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对工程质量、进度、成本等造成影响。因此,必须做好彼此的协调配合,才能不耽误工程的进度计划和保证工程的质量。这就需要土建施工单位和设备安装企业做好充分的协商交流,采取一些可行高效的配合措施,实现两者的协调配合。这就要求各个专业应当互相协调配合,尤其是设备安装与土建专业必须在工程施工全过程中互相配合,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工程按质按量按日期完成。

  参考文献

  [1] 王峰.浅析建筑电气安装工程与土建工程的施工配合[J].陕西建筑,2009.

  [2] 肖锋.浅议安装工程与土建工程的施工配合[J].建材技术与应用, 2013.

  [3] 白洪涛,连云峰.安装与土建工程配合施工的技术管理要点[J].河南建材,2011.

  设备安装与土建施工的配合问题建筑工程论文 篇2

  摘要: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呈现出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趋势,这样就带动了建筑行业的发展,其中工程管理是一个重要的环节。但是影响建筑工程管理的因素有很多,这样就必须要采取相应的对策,从而才能提升工程的效益,促使建筑行业不断的向前发展。基于此,本文主要对建筑工程管理影响因素分析与应对策略进行了简单的分析。

  关键词:

  建筑工程;管理;影响因素;应对策略

  一、前言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随着市场竞争力的不断加剧,建筑企业要向稳定健康的发展,就一定要做好工程管理工作,但是在管理的过程中,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就要采取相应的对策,只有这样才能提升建筑工程的效益,确保工程的顺利开展。

  二、影响我国建筑工程管理的因素

  (一)建筑工程管理机制不够健全

  针对建筑工程的管理工作,与国外相比较,我国的发展时间比较短,这样就促使建筑管理体制还不够健全,并且还要很多环节的管理工作没有规范性,针对这样的现状,有一些部门不知道怎样去管理。同时因为没有相对严格的管理体制,这样就促使很多工作得不到落实,从而就降低了管理的效率,也导致很多违法犯罪行为的出现。

  (二)对工程核算的重视程度不够

  现阶段,在进行建筑工程管理的时候,核算经常被忽视,许多建筑企业在开展管理工作的时候,它们认为只主要重视施工进度和水平,这样就促使核算质量达不到规定的要求,从而就促使核算的结果不够准确。

  (三)受到人为因素的影响

  1、目前很多建筑企业的管理人员和决策人员在进行工程管理的时候,因为很多基层管理人员的能力不够,并且素质水平比较低,这样就造成工程管理很难得到实施,也不能够科学有顺序的开展,从而就严重影响了管理的质量。

  2、对于建筑工程而言,作为监理人员起着监督、控制等重要作用,但是有一些监理人员没有很强的责任性,这样奇偶造成很多施工单位在施工的时候出现了采用劣质的材料充当优质的材料,以及偷工减料现象的出现,从而就不能有效的发挥监理的作用。

  3、施工人员是施工的主体,其对于施工质量的好坏有着直接的影响,但是现在很多施工人员的职业素质不高、服从企业的意识不够强烈,从而就严重影响了建筑工程管理。

  (四)具有多方的矛盾性针对建筑工程,其是由业主、监理、设计以及施工单位等共同完成的,但是由于利益的关系,在开展工程管理工作的时候,出现了很大的分歧和矛盾,倘若不对这些矛盾进行认真的处理,就会严重影响工程的进度和质量。

  三、提高我国建筑工程管理工作的.有效策略

  (一)优化管理机制

  对于建筑工程而言,在优化管理机制的时候,其一,全面性,一定要充分的考虑各个参加工程建设单位的利益,这样就能保证管理机制更加的完善和健全,同时还要采用科学合理的规章制度和规范,加强各个参与单位的合作,从而才能对工程进行更好的管理。其二,有效性,对于建筑工程管理中,制定的制度的标准一定要具有科学性、合理性的特征,并且还要根据工程的具体情况对其进行调整,从而才能确保管理机制的有效性,也能够有效的避免管理机制出现虚拟设置的情况。

  (二)加强监管部门的管理

  1、在进行建筑工程审批的时候,要对其机制进行相应的改革,这样就可以很大程度的减少没有效果的审批程序。同时还要对转化职能引起关注,从而才能保证监督和服务共同存在和发展。

  2、作为监管部门,对于机构中存在的不合理现象,一定要及时的对其进行调整,兵器还要对各个部门的职责进行充分的落实。

  3、必须要强化加监管部门有关人员的管理工作,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工程监管的质量。

  (三)重视工程核算,有效控制建设成本

  在建筑工程管理中,核算工作是非常重要的,首先要不断的健全和完善核算管理体系,并且还要及时做好工程的转资处理工作。

  (四)提高管理人员、被管理对象的综合素质

  对于建筑工程,在管理的过程中,要想保证工程管理的质量,一定要不断的提升管理人员和管理对象的综合素质,首先作为有关单位要根据单位的实际情况,对影响质量的因素进行分析,并且采取相应的对策提升它的综合素质,从而才能确保建筑工程管理的质量。

  (五)积极协调管理中各方矛盾

  在进行建筑工程管理的时候,首先作为有关的单位在管理之前要制定相关的规定明确各个参与工程建设方的责任、权利以及义务,这样才能减少今后的矛盾。然后作为有关单位要根据自身的责任对其进行有效的管理,并且还要做好自身的工作,以及与有关单位的配合,从而才能有效的保证建筑工程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再次,各个单位应该尽量多的组织员工一起学习,或者开展联谊活动,这样就能够很大程度的增强单位和员工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从而就能够为和谐社会的建设创造有利的条件。最后,各个单位要保持合作关系,这样就可以很好的协调工作事宜,调动好够工作的氛围,也确保各个单位面对问题的时候能够换位思考,从而就能够站在对方的立场上考虑问题发生的原因,继而找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减少矛盾。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进行建筑工程管理的时候,具有复杂性和系统性的特征,但是目前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促使管理工作存在一系列问题,因此一定要找出相应的解决方法,并且对其进行改善,从而就能够确保建筑工程的管理质量,促使工程的顺利开展和实施。

  参考文献:

  [1]韩业俊,刘世鹏.浅谈建筑工程管理的有效途径[J].企业文化,2014,12:115-116.

  [2]鲁强.建筑工程管理的影响因素与对策研究[J].城市地理,2014,20:56.

  设备安装与土建施工的配合问题建筑工程论文 篇3

  摘要:

  结合实际经验就建筑工程的管理和质量监管控制方面的相关理论和理念进行了分析讨论,并对其重要性进行了阐述。并且详细分析了我国目前建筑工程管理及工程质量控制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并给出了相关应对措施和方式。

  关键词:

  建筑工程;工程管理;质量控制

  随着建筑施工业的快速发展,其在我国的经济发展和和城市化建设中的重要性越来越明显。伴随而来的还有越来越多的社会大众的关注,越来越多的视线聚焦在了工程质量上。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受到施工管理的影响,科学合理并且先进的施工管理模式和管理手段能够极大的促进建筑工程的推进并且从各个环节上保障工程质量,使得建筑工程能够顺利的、安全的并且质量有保障的如期交工。

  1、建筑施工管理中目前存在的问题

  1.1建筑施工管理制度的缺陷

  在进行建筑施工作业时,科学合理的完备的工程施工管理制度是整个工程施工进度和施工质量的重要保障,在完善的工程管理制度的约束和推动下,工程施工的每一个环节都能够如期进行,保质完成。反之如果缺乏合理的完善的管理制度,将会使得工程项目在根本上就存在许多漏斗,这些漏洞轻则会导致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出现施工环节和施工人员混乱,施工周期一再延后,导致工程项目不能按期完成,重则可能对施工安全产生严重影响,导致施工安全事故的发生,或者在施工工程项目中埋下严重的安全隐患,导致工程交付使用后存在极大的安全问题。即使在施工这样的情况下,许多施工单位对于施工管理制度的重视程度依然不够,对于施工管理仅仅停留在对现场施工的监管上,对于制度的完善并不在意,这样的结果往往会导致监管没有力度,对于出现的施工管理问题没有权威的处理程序和处理办法,使得管理工作形式多于实质。

  1.2管理模式陈旧

  在一些建筑工程施工企业已经逐渐的认识到了工程管理的重要性,但是由于长期以来形成的一种惯性模式,在工程管理上,一直以来都沿用同一种管理模式,不会根据不同的施工环境、施工类型等外界条件对管理模式和管理制度进行调整。在这样的一成不变的陈旧管理模式下,很难对工程施工产生有效的管理力度和执行力,对于不断发展更新的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和运转模式,陈旧的管理制度不能及时的发现问题甚至根本就没有涉及到一些新生施工问题的监管,更不用提对于施工问题的解决和及时处理。在这种情况下一旦出现施工事故将很有可能造成巨大的损失。

  1.3管理观念的创新度缺乏

  在经济和科技迅速发展的社会背景下,目前绝大部分施工企业都陆陆续续的引进了先进的施工技术和施工设备,以便加快施工进度和施工质量。但与之对应的管理模式和管理制度并没有得到及时的更新,并没有引入先进的、现代化的管理理念,这就导致管理制度跟不上形势,在管理上出现漏洞范围可能造成施工安全问题和质量问题,与企业引入相近技术和设备的初衷适得其反。由此可见,相关企业在引入先进施工设备和施工技术的同时,创新改革管理制度的重要性。

  1.4施工人员管理松散

  我国目前大部分的施工企业对于施工人员的管理过于松散,施工人员的专业水平参差不齐。施工人员基本都是来自于全国各地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对于这一部分人,他们的技能水平、文化水平、安全意识都比较偏低,并且参差不齐。甚至很多施工人员并没有相应的上岗证。因此,相关企业单位应该适当加强对于施工人员的监管,并且定期的组织施工人员的技能培训和安全意识教育。

  2、强化建筑工程管理和工程质量的方案

  2.1强化管理

  在强化建筑工程管理上首先应该从工作人员出发,对于直接接触和影响工程项目的工作人员来说,他们的文化程度、专业水平及工作能力是影响整个项目工程质量的重要因素。因此对于工作人员的筛选和培训是加强施工管理的第一步。首先,建筑工程项目中必不可少的便是监理工作,施工企业应当选择与符合国家审批标准的监理企业合作,避免与不符合要求的监理企业合作,以免出现不必要的纷争和后续问题。并且施工企业对于建立企业提供的监理人员应当进行严格筛选,谨防出现裙带关系,并且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量多聘请一些专业知识过硬、业务能力强的工作人员来负责相关项目。

  在此基础上,对于在所有工作人员中占据比例的施工人员也应当具有一定筛选标准,并且对于施工人员要进行施工前培训和定期的常规培训和安全教育,从根本上提高所有工作人员对于工程施工质量和施工安全的重视程度。在做好了人员筛选和培训后,还应当及时更新改革管理制度和管理模式,使管理制度始终保持在先进状态,这一点是目前我国大部分施工企业很难做到的,大部分施工企业在意识上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多年来依然采用传统的、落后的管理模式。要加强建筑工程管理,施工企业可以在传统的管理模式上积极创新,主动吸纳先进的.管理制度和管理模式,并且结合自身实际情况,与现有的管理制度相结合,做到各方面的有机结合提高管理效率和完善度。同时施工企业还应该具有先进成本理念,将成本管理和质量监控相结合。

  2.2提高建筑工程质量

  在我国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的双重带动下,建筑项目工程施工技术得到极大的改善,大量的现代化施工技术涌入建筑项目工程,这些先进施工技术和施工设备的应用使得施工工艺和技术手段变得更加复杂,对于操作人员了施工人员的要求也更高。同样要求变高的还有工程管理人员,作为管理者不仅要有过硬的管理能力和技能,还应该具有一定的工程项目设计相关技术知识和技能,并且能够至少达到标准化水平。作为管理者,必须要对整个项目所涉及的每一项内容和施工技术、设备、工艺等有着清晰的了解,并且还应当有一定的操作经验以便能够及时处理在施工期间遇见的各种问题。全面贯彻落实各项管理工作,通过完善的管理制度加强施工技术的管理力度,从而有效的避免施工期间各种不良现象和施工质量问题的产生。在做好施工技术的管理后,还应当注意建筑工程施工的另一个关键性问题,施工材料的质量问题。

  施工人员是工程项目的直接接触者,而施工材料这是工程项目建筑的直接组成部分。施工材料的好坏直接决定了建筑的质量,同时也是一个建筑项目施工的先决条件。因此,对于施工材料和施工设备的质量问题必须要有绝对严格的监管。对于各项施工材料和施工设备的采购方面,必须严格按照施工要求进行采购,切不可为了减少施工成本而采购廉价的质量标准达不到要求的建筑材料,一旦施工材料不达标,后续的任何努力都只能是无用功。在进行采购时,应当与符合采购标准的正规商家合作,采购必须做好严格的管控,避免采购人员与商家之间的存在不正当的谋私行为,一经发现必须严肃处理。在材料采购之后,还应当做好入库前的质量检查并做好详细的记录。

  3、结语

  建筑工程项目施工所涉及的质量问题不仅仅关乎项目投资和资源分配应用的问题,它还直接关乎到投入使用后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问题。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直接影响着我国社会发展的长期稳定,在认识到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同时,各相关施工企业单位,应当结合自身发展需要和发展现状,主动改良项目管理制度,引进先进的管理理念,逐步完善并探索最契合的管理模式和管理体制。只有具备了完善的、先进的管理体制才能够切实的提高建筑工程质量。

  参考文献

  [1]王伟伟.强化建筑工程管理及提升建筑工程质量[J].建材与装饰,2016,12(3):179-180.

  [2]包斌.强化建筑工程管理提升建筑工程质量[J].低碳世界,2016,6(18):136-137.

  [3]王聪.强化建筑工程管理及提升建筑工程质量[J].建材与装饰,2016,12(25):164-165.

  [4]陈国林.提升建筑工程管理质量的具体策略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6(29):256.

  [5]单连勇.加强建筑工程管理提升建筑工程质量[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4,13(2):52-53.

  [6]黄振中,邵新功.如何强化建筑施工管理以提高建筑工程质量[J].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2014,4(14):31-32.

  设备安装与土建施工的配合问题建筑工程论文 篇4

  一、建筑工程设计管理措施

  1、做好设计方案经济需求分析

  确定科学合理的设计方案,不但有利于选择较好的施工技术,而且可以收到较好的经济效益,只有保证取得较高的经济效益,才能确定是较好的设计方案。这是由于建筑项目的设计方案经济性可以决定建筑工程的经济效益。因此,一定要重视分析和研究经济需求状况。一成本问题:设计方案要体现建筑的外观、实用性与功能效果,不但如此,还需进一步重视建筑工程的预算工作,依据目标成本范围规定,要选择与应用科学性最强的设计方案。如,在选择建筑外墙的装饰材料过程中,如果建筑外墙装饰材料的价格不同,如不同的玻璃幕墙具有不同的价格,这些材料的外观和性能也会有较大差别,因此要做到全面研究和分析。二整体效益:也就是要重视建筑工程项目中的成本问题,但也需注意不能过于强调压缩成本,而不顾整体效益,则不利于提高建筑工程项目的质量。这是由于如果只考虑到节约成本,不兼顾材料的质量与施工质量。如建筑楼层间的楼板厚度直接影响到楼层的.稳定性与安全性,假如为了节约建设资金而减少材料的使用量,或者直接应用不合格的施工材料,都会严重影响建筑质量,进一步会影响到建筑的安全性.

  2、做好施工图的审核

  在严格审核施工图过程中首先应该明确的是,设计方与施工方在明确设计图以后,施工一方依据设计要求,制订详细的施工方案图纸,而这一做法对后期施工质量具有决定性影响,一定要进行严格和全面的审核,保证施工图纸具有较高水平的实用性与合理性。在审核施工图纸过程中,要依据设计方要求进行审核,防止与最初的设计出现冲突;再有,对施工图纸中的各项指标也需进一步进行审核,及时明确图纸中存在的不合理之处,制订相应的修正措施。

  3、做好图纸会审

  在设计建筑工程过程中,图纸会审就是指在实际开工建设之前,而举行的专家会审工作,参与会审的不但应该包括单位的专业人员,而且应该包括施工部门的人员。进行图纸会审的目的就是为了利用会审进一步提高大家的工作热情,发挥不同方面的智慧与才智,从而进一步确定图纸中存在的不科学之处,防止设计图纸出现问题而对建筑工程后期的施工造成一定的影响,如,在设计消防设施过程中,假如设计的位置与建筑的整体功能不相适应,那么进行会审过程中就要发挥不同人员的优势,从而确定最好的设计方案,对原图纸中的消防设计方案进行必要的修改。

  4、做好设计变更

  根据实际情况在建设过程中要不断修改建设设计方案,一旦出现设计方案与施工实际情况不符时,则需迅速进行设计变更工作。在实际生产建筑过程中,一定程度的存在这种情况,如,当设计出现问题,应用的设计材料与施工不符时,都要迅速进行设计变更。设计变更要通过设计部门的全面研究与分析,对变更后的设计要进行严格的审核,看其是否与实际施工情况相符,是否具有经济性与实用性特点。进行设计变更首先要取得设计部门与业主的同意。而两者通常情况下都会考虑到自身利益,意见不易达成一致。所以,对设计中存在的数额尽量保持不变,而做到这一点则需在设计前期做到设计管理工作。

  二、注意事项

  一是设计工作应该具有核心,不管什么设计工作都应该确定一个核心,在建筑工程设计中,这个核心就是指在设计进度、设计质量与项目造价方面都要考虑到业主的利益,而其他的专项设计都要以核心设计管理为主,不得与核心设计管理相抵触,再有,核心设计单位也需兼顾不同设计单位之间的协调工作,协调不同专业设计单位与业主的关系,协调不同施工部门之间的关系。二是协调不同职能部门之间的关系。建筑工程在进行设计前,应该要求不同职能部门各负其责,这样才能在工程设计过程中体现不同部门的要求,保证设计方案与物业、营运、市场销售与工程管理等的要求相一致,最好不要出现施工过程中的设计变更,保证设计方案不断提高质量。三对设计方案进行修改。单位不同对于设计方案的要求也会不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为了取得最大的经济利益,设计单位与业主之间有时会为了自身经济利益而出现矛盾,所以,一定要不断强化设计管理力度:设计单位首先要设计高质量的图纸,防止过多出现修改图纸的现象;工程项目的总包方应该负责设计方案的深度加工,要随时依据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实际问题而选择最为合理的解决措施,保证设计与实际施工相一致。

  三、结语

  总之,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设计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直接决定建筑工程后期施工质量,所以,一定要重视做好建筑工程的设计工作,不断提高建筑工程设计质量,才能保证建筑工程后期施工质量。

  设备安装与土建施工的配合问题建筑工程论文 篇5

  【摘要】

  建筑工程现场管理对工程质量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通过对建筑工程施工过程的管理,督促施工单位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进行施工,有利于工程质量得到保障,促进代建单位的管理水平的提高,从而为代建单位做好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的打下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

  建筑工程;现场管理;质量控制

  1、建立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

  质量保证体系是施工单位保证工程质量的基础条件,代建单位在工程施工阶段为保证工程顺利进行,确保工程的施工质量,必须和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加强沟通,督促施工单位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并严格按照质量管理体系进行管理,充分履行自身的质量职责,使质量达到设计规范标准。

  代建单位在工程建设工程中要建立完善的现场管理制度,并认真执行落实,并通过协调会解决施工出现的问题,确保工程质量满足设计规范要求。督促监理方对施工单位提交的质量保证方案进行认真审查,根据工程项目的特征,结合施工单位的实力,分析其质量保证体系是否完善,能否保证工程的质量安全运行,并对薄弱环节提出合理的处理意见,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形成施工单位与监理公司对工程质量的共同控制的局面,确保施工质量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并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质量实施方案,保证工程的每道工序都符合质量要求。

  2、加强施工质量的监督

  在施工前,施工单位必须对防水作业人员的证书情况进行检查,对不具有岗位证书的人员禁止上岗,施工时,要严格按照具有实施性的施工组织设计、防水施工措施、防水施工专项技术方案进行,一般步骤如下:

  (1)做好找平层的基础工作,在进行防水施工时,首先用1:2水泥砂浆找坡找平,然后抹平进行二次压光,充分养护,不得有酥板、起砂、起皮现象。对于屋面的防水施工,在找平层、防水层与屋面突出物相连处,留出宽30mm的缝隙,并用密封膏将缝内嵌填封严,基层与突出屋面结构的连接处,以及基层转角处均应做成半径为50mm的圆弧。

  (2)找平层完成后,等其充分干燥后,即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例如屋面的防水卷材,待找平层干燥后在仔细涂刷一遍冷底子,并沿周边女儿墙向上刷高30cm,还有就是厨房卫生间的涂膜防水,底边及周边墙可满涂多功能的聚合粉涂膜1.5mm厚3道,并沿内墙面上翻1.8m高,再粉刷20mm厚1:2的水泥砂浆进行压实。

  (3)在进行防水施工时,一定要确保防水材料的搭接和工序间的间隔时间,不能为了加快进度盲目的进行施工,否则很容易造成气泡夹心,形成渗漏点,对于卷材施工要主要铺贴方式,上下卷材不得进行垂直铺贴,严格控制搭接长度,短边以80~100mm,长边以70~80mm为宜,卷材与卷材之间一定要满贴,还应确保涂料防水层平整,均匀、无脱皮起壳、裂逢、鼓泡,卷材防水无起泡、皱折、符合排水要求,无积水现象。

  (4)厨房、卫生间及屋面防水的找坡不当,极易造成排水不畅,形成给水发生渗漏,所以在防水层上的找坡层施工时,监理单位应督促施工单位进行弹线、打疤,使找坡层的坡度符合设计要求,进而使水流流向出水口。根据设计规范要求,在屋面施工中,水落口周围50cm范围内的坡度以不小于5%为宜。施工完毕后作泼水试验,确保放坡有效,出水畅通。

  3、严格控制施工材料

  进场的材料是否符合设计规范、招投标清单的要求,将对工程的质量造成很大的影响,通常在建筑工程中材料所用的种类较多,并且数量较大,为了便于对材料的管理,施工企业应按要求划分主要和次要材料。

  对主要材料,应督促监理单位进行重点检查。首先对材料的技术参数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其次是严格对现场材料进行严格的抽查取样、送检,检验进场材料质量与技术参数中认定的质量是否一致。特别是对工程质量有重大影响的材料,必须加强检验。

  水泥施工前须送有资质的试验单位对水泥检验,检查水泥生产厂家的`资质、品种、出厂日期、合格证,按批次进行试验确保水泥质量符合设计要求,并要求监理单位不定期对厂方水泥进行监督检查,并按批次严格进行抽样检查。

  钢筋进场时,检查其出场合格证书或试验报告,并按规范要求的批次、吨位进行抽样送检,对于不符合要求的材料禁止用于工程中。

  砂、石材是组成混凝土工程的重要材料,不同的地方其质量存在一定的差异,主要是级配及含泥量的变化,代建单位代表应会同监理单位共同巡视检查,严格控制含泥量在规范范围内。对有特殊要求的部位应采用级配连续且合理的砂、石料。

  对于次要的材料,装修及水电材料应严格按设计要求进行检查,确保用于工程中的材料质量符合设计规范要求,同时,为确保整个建筑工程的质量打下良好的基础。

  4、工程变更的控制

  工程变更是工程建设中较为常见的一种现象,通常会引起工期、造价发生变化,并导致工程索赔事件的发生,代建单位应加强对工程变更的控制,建立完善的工程变更审批制度,并对发生变更的部分进行认真严格的审查,符合要求后才能签发。

  工程变更主要包括设计变更、施工条件、进度计划变更等,代建单位要处理好这些问题,首先应在日常的工程中做好对基础资料的收集、记录、整理工作,例如招投标文件、监理通知及工作联系单等,作为以后发生变更处理的重要基础。其次是加强对工期和造价分析,对工期有影响的,应确定工期的具体时间;对造价有影响的,监理单位首先进行审查,在根据实际情况,合理确定变更单价。根据实际情况,定期对工期和合同价款进行合理调整,保证工程顺利进行。

  5、质量通病的控制

  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为了避免质量通病给建筑带来影响,代建单位督促监理单位加强对施工过程的监督,例如在进行钢筋混凝土施工中由于振捣人员没有浇捣经验,振捣不到位、不规范结果导致砼表面局部缺浆粗糙,有许多小凹坑,支模加固不能满足设计要求浇筑混凝土后使结构内的主筋、副筋或箍筋外露、砼局部缺浆石子多,形成蜂窝状的孔洞,砼结构内有空腔,局部无砼,蜂窝特别大。

  针对出现质量问题,必须采取适当的措施进行处理,对于出现麻面的部位用清水刷洗,充分湿润后用水泥浆或水泥砂浆抹平。钢筋外露的将必须将钢筋上的砼和铁锈彻底清洗干净,再用水泥砂浆(1:2比例)抹压平整。露筋较深的可将薄弱砼部分剔除,清理干净,用高一级的豆石砼捣实,认真养护。对于砼表面的小蜂窝可先用水冲洗干净,用1:2水泥砂浆修补;大蜂窝,先将松动的石子和突出颗粒剔 除,并剔成喇叭口,然后用清水冲洗干净湿透,再用高一级豆石砼捣实,认真养护。对于特别大的质量问题,必须经设计单位研究制定相应的处理方案后,施工单位应严格按照批准方案进行处理。

  对于梁中出现孔洞时,首先在梁底用支撑支牢,其次将孔洞处的不密实的砼凿掉,并成斜形,以便浇筑砼,再用清水冲刷干净,并保持湿润72小时,然后用高一等级的豆石砼浇筑,浇筑后加强养护,有时因孔洞大需支模板后才浇筑砼。

  6、结束语

  综上所述,施工质量是建筑工程管理的重要环节,代建单位要结合建筑工程现场的实际情况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使施工质量控制在质量目标的范围内,确保工程的质量得到有效控制,对提高代建单位的现场管理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乌云娜.张洪青:拌建设项目代建制管理模式探讨[J],中国工程咨询,2004:(7)

  [2]严小丽.项目代建制企业发展现存问题研究[J].中国工程程咨询,2004:(10)

  [3]杨蜂,高勇.项目代建制与投资控制[J].中国工程程咨询,2005;(5)

  设备安装与土建施工的配合问题建筑工程论文 篇6

  1、建设工程全过程造价控制概述

  在建设工程项目从立项到运行的过程中,每一个阶段的造价控制都需要结合不同阶段的实际情况而进行,找出各阶段对于造价影响较大的因素进行重点的管理和控制,采取相应的措施确保投资目标能够实现,在进行分阶段的造价控制的同时不仅要保证每个阶段造价控制的有效性,而且要保证每一个过程之间的连续性,保证建设工程项目能够顺利实施。在进行全过程造价控制的过程中首先要加强各参与单位之间的联系,在项目之初的决策阶段,投资或者开发单位要与项目所在地的政府部门、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以及设计单位进行可行性分析,从政策、技术以及规划等角度论证项目投资目标的可行性,提出各种投资策略进行比对,从中择优选择。立项以及设计阶段的造价控制基本会占到整个项目过程造价控制的80%左右,在这两个阶段着重进行造价控制能够有效的较少项目造价。

  2、全过程造价控制原则分析

  2.1阶段性原则

  建设工程项目实施的全过程周期往往很长,而且涉及到的参与单位也很多,在进行造价控制的过程中首先要遵循分阶段的原则,在总的投资目标确定的情况下,根据既定的投资目标编制各阶段的投资控制目标,将投资目标层层深化,步步落实,从决策阶段的估算到设计阶段的概算和预算以及施工完成时的结算,每一个阶段都对应着各自的造价模式,在各阶段中所采取的控制策略也有所不同,控制的目标也不相同,实施控制的单位也不相同,因此在建设工程项目的造价控制中首先要严格遵守阶段性的原则,将总的投资目标分解细化到每一个阶段的参与单位,明确造价控制责任主体,确保投资目标顺利实现。

  2.2动态性原则

  建设工程项目实施周期较长,受自然以及市场环境的.影响较大,不可预见的因素很多,对造价的影响也很难充分估计,因此在造价控制的过程中各阶段的造价控制责任主体要实时收集整理外部信息,与既定的目标进行比对,根据实际情况预计目标的可行性,分析潜在影响因素,采取有效措施加以预防。动态措施在项目施工阶段尤为重要,不论是施工单位还是投资单位的现场管理人员都要分时段的收集项目实际成本信息,与预算成本信息加以比对,实施动态管理。

  2.3目标责任制原则

  实施全过程造价控制另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则就是目标责任制原则,在分阶段和动态性的原则基础之上,确定每一个阶段与每一个参与单位的造价控制目标和责任,这不仅能够提高相关参与单位的积极性,同时还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保证总投资目标的可操作性,避免相关单位只顾自身利益而忽略项目的整体利益,甚至是谋求个人利益,确保造价控制措施以及管理措施能够有章可循,责任层层落实。不仅如此,明确的造价控制目标还能够对各阶段的具体质量、进度以及安全等管理工作进行有效指导,保证工程项目能够顺利进行。

  3、造价控制具体措施探索

  3.1决策阶段的造价控制

  决策阶段的造价控制是整个工程项目造价控制的基础性阶段,投资或者建设单位对于造价的控制工作是整个项目造价控制的核心,在此阶段投资或建设单位要根据项目所在地的自然环境、市场信息以及所采用的技术等情况合理的确定项目的具体投资目标,既不能盲目的追求高投入与高产出,也不能一味的缩减成本,要针对具体的情况以及各参与单位的实际技术能力来确定投资数额的多少。在此阶段要重点进行项目的可行性分析,在批复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基础之上加强与设计、施工以及材料设备供应单位的沟通,进行有目的的造价组成分析,保证每一阶段的参与单位能够根据总投资目标来制定各自的造价控制目标,继而保证工程能够顺利的实施,投资目标能够得以顺利实现。

  3.2设计阶段的造价控制

  设计阶段是整个工程项目造价控制的关键性阶段,在此阶段合理的设计方案的选择对于投资目标的实现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在这个阶段的造价控制过程中,既不能为了节约成本而牺牲工程质量,也不能为了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而盲目扩大投资,要实施限额设计,在设计方案阶段确定造价控制目标,并将控制目标落实到各个专业设计部门和设计人员,在确保每个专业造价目标能够实现的基础之上最大程度保证工程质量。同时在设计阶段投资或者建设单位也要加强管理和沟通,提高设计人员的责任心和成本意识,保证设计方案的经济性和技术可行性。

  3.3施工招投标阶段的造价控制

  施工招投标阶段对于整个工程项目的造价控制同样极为关键,在此阶段投资单位或者是建设单位要合理的选择有能力的施工单位,在招标文件中将工程的具体情况详细的加以说明,并且组织投标单位实地考察工程现场,让投标单位能够实际的了解工程项目的自然以及市场情况,提高投标的针对性和可靠性,避免在合同履行的过程中出现不必要的纠纷。在中标单位的选择上既要保证投资目标能够满足,同时又要选择具备相应能力的施工单位以及材料设备供应单位。

  4、结语

  总而言之,在建设工程项目全过程的造价控制过程中,作为投资单位或者是建设单位首先要遵循分阶段的原则,将合理的投资目标层层落实到每一个实施阶段当中,让每一个实施阶段的每一个参与单位能够明确自身的造价控制目标,继而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保证投资目标的顺利实现。其次要严格遵循动态性原则,实时收集工程项目的成本信息与预算信息进行比对,找出造成成本偏差的原因,并采取合理的措施进行纠正,确保工程造价的可控性。最后要落实造价控制责任制,将投资目标的责任落实到具体的责任主体,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调动相关人员的积极性,确保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能够得以顺利的实现。

  设备安装与土建施工的配合问题建筑工程论文 篇7

  1、BIM技术概念

  在现行的BIM定义当中,将其定义为:创建并且使用数字模型对整个建筑项目进行设计、建筑以及营运管理的过程。利用三维软件工具,创建包含建筑建筑工程项目、施工具体信息、建筑设计过程以及施工管理等相应模型,实现对整个建筑全生命周期的实际控制。

  2、BIM技术在建筑工程项目中的应用价值

  2.1BIM技术在项目规划阶段的应用价值

  把握业主与产品之间的关系,是建筑项目规划阶段的重要内容。BIM技术在这一阶段的应用,能够有效使得项目市场收益最大化,同时BIM对建筑项目技术以及经济可行性分析提供保证,提升验证结果的准确性以及可靠性。在建筑项目规划阶段,业主需要针对建筑设计方案具备的可行性进行实际分析,这样不仅消耗资金,同时会消耗更多精力。BIM能够根据业主的建筑需求以及资金成本进行施工控制,实现对建筑项目的分析和模拟,有效的减少建筑成本,缩短建筑工期。在建筑项目的规划阶段,基于BIM技术,设计师充分利用产业定位以及项目定位进行实际分析,实现建筑与环境的紧密结合。新城当中的体育场设计为巨形环带围绕,只有在具体规划当中借助BIM技术才能够得以实现,体现BIM技术在建筑项目当中规划阶段的重要作用。

  2.2BIM技术在项目设计阶段的应用价值

  在建筑项目设计过程中,与传统的CAD设计形式不同,BIM设计图纸更加直观,弥补传统设计方法的不足,实现BIM的巨大价值。在建筑工程的设计阶段,BIM技术使得二维设计向着三维设计方式转移,实现对建筑设计方面的重大改革。建筑师在建筑项目设计过程中,不再受到二维图纸的困惑,针对三维图纸可行性进行实际分析,实现在建筑设计当中有效应用。BIM的可视化效果使得一切成为现实,设计师能够根据具体思路进行模型构建,保证设计准确性、高效性。如:上海某个地铁站BIM设计阶段应用项目。项目分为站台以及站厅两层,该站具备四个出入口,地下建筑面积约为300平米左右。由于建设工期要求较短,采用外包形式,有数十家施工单位同时施工。同时由于施工地段地处繁华区域,周边均为高层建筑,导致施工区域狭小,具体实施过程中施工可变更性较低。首先选用BIM技术进行模型设计,并且根据相关要求,设计完成后设计变更以及工期都有多降低。运用BIM技术,使得整个施工模式以及施工管理有所改变,能够有效对建筑项目进行实际管理。通过BIM技术进行实际设计,工程完成后,最终结果显示具有良好的.效果,这表明BIM技术在项目设计阶段的应用价值。

  2.3BIM技术在项目施工阶段的应用价值

  在建筑项目施工阶段,BIM技术能够起到重要作用。由于BIM模型能够具体体现整个项目完整的设计情况,并且设计当中的构建与现场施工的构件相一致,通过BIM对于整个建筑项目进行设计,能够实现对施工现场存在的问题进行有效控制,防止错误施工状况的产生,对设计质量负责,降低项目成本。与传统的CAD图纸形式不同,BIM技术能够提升设计质量,并且能够在缩减成本的同时,保证施工工期,实现精益化施工效果。在建筑施工阶段,施工方能够根据BIM设计的4D模型实现施工设计,并且根据具体施工状况,依据4D模型进行实时调整,得到最优化方案。如:世博会国家电网馆建筑项目。国家电网馆占地面具4000平米,总建筑面积6000平米,建筑高度为20米。其世博园当中的其他项目相比,由于其功能是为整个园区提供电力,施工时间更紧迫,并且难度相对较大。在进行施工过程中,要求对于现场资源进行集中调配,合力布局,实现建筑周期的有效缩短。通过BIM技术的实际使用,使得现场资源合理配置,对于钢结构外框以及施工现场有效管理具有重要作用,体现了BIM技术在项目施工阶段的应用价值。

  2.4BIM技术在项目竣工阶段的应用价值

  BIM技术涉及到施工全生命周期,在项目竣工阶段同样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施工完成后,建筑项目的管理与维护是一个重要问题,及时有效的维护,能够提升建筑项目的使用周期。在竣工阶段,BIM技术之前的模型将针对施工结束之后需要维护项目以及具体参数进行分析,形成竣工模型,为竣工建筑项目的维护管理奠定基础。BIM技术能够对建筑项目结构、设备以及管道进行实际维护。其通过发挥数据记录以及空间定位的方式,实现对整个建筑的运营与管理,防止维护管理阶段出现相应问题。如:申都大厦改建工程。申都大厦始建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在进行维护管理过程中,BIM起到重要的作用。通过BIM信息标准建立以及作业流程的具体实施,使得整个建筑项目在具体运营过程中,实现高效、可控的特点。避免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的突发状况,实现了各方利益最大化,突出BIM技术在竣工阶段的应用价值。

  3、结论

  综上所述,BIM技术在整个建筑工程项目建设全生命周期当中具有重要意义。能够实现对整个过程的监控与管理,体现BIM技术自身的优秀特点。现阶段市场竞争逐渐激烈,有效利用BIM技术对于提升建筑项目建筑水平以及管理水平具有重要作用。同时,在具体实践当中,应该不断完善BIM技术,保证与现代经济发展相一致,促进我国建筑行业可持续发展。

  设备安装与土建施工的配合问题建筑工程论文 篇8

  1、建筑工程现场监理容易出现的问题

  1.1监理人员的专业素质不高由于建筑企业在现场监理方面所花费的成本较低,监理机构想要获得更多的利益就不得不采取一定的措施来节省监理费用。因此,在开展现场监理工作的时候,监理机构派往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人员一般都是机构内部的技术人员,而这些技术人员没有接受过监理工作方面的培养,这就使得技术人员没办法合理有效的对施工现场进行监理,而有些监理人员因为没接受过监理流程方面的学习,所以往往是依据自己的主观意识来对施工现场进行监理,这很容易导致建筑工程现场监理的目标没办法真正的实现。

  1.2现场监理人员缺少必要的安全意识一些监理机构往往是在建筑工程施工快开始的时候才招聘监理人员,而且是在聘用后就将其直接派往施工现场,并没有对这些监理人员进行综合素质方面的审查,以致现场监理的实施效果被严重的降低了。此外,监理机构派往施工现场的监理人员的任期是从建筑工程开始到竣工为止,这就使得监理机构使用的监理人员往往稳定性不是很强,很容易使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监理工作没办法真正的落实。而且,监理人员的安全意识都不是很强,往往是只负责监理工作,对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重要性并没有什么了解。这就使得监理人员没办法在行为和意识上对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给予一定的重视,很容易对建筑工程的质量造成严重的影响。

  2、对建筑工程现场监理进行有效强化的.方法

  2.1开展基础型监管建筑工程的质量往往是从根本上体现建筑的价值,因此,在现场监理过程中,监理人员需要对建筑质量的关键点进行有效地掌控,并全程监管建筑工程质量的安全性,以便确保建筑工程的质量。

  2.1.1材料监理建筑材料是确保建筑工程质量的基础性资源,但是,最近几年建筑工程质量方面产生的事故却频繁发生,这使得人们再次对建筑材料的监管等方面给与了更高层次的重视。要想提高对材料的监理,必须要遵照以下几点:①要重视材料的选择,以便建筑材料能够满足建筑施工的要求。有些建筑企业为了获得更好地经济利益,一般都使用质量较差的建筑材料,这很容易使建筑工程出现质量危机,质量差的建筑材料的使用,也会使建筑工程出现质量事故,因此在管理建筑材料质量的时候,必须要从源头治理,使用科学技术对其进行检查,以便使建筑工程质量能够符合标准。②对材料的结合点进行控制。选择好要使用的建筑材料后,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需要对建筑各个部分的结合点进行有效地控制,比如建筑工程用材标准、建筑材料的样式和建筑层次之间的关系等,在确保建筑材料质量的时候,还要结合不同材料所产生的效果对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给予一定的保证。③对材料进行施工监测。因为建筑工程的施工时间一般比较长、规模也比较大,且大多是使用混凝土、木材等容易破坏的材料,所以在监理材料的时候,必须要对建筑材料在施工过程中质量进行监管,从而确保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

  2.1.2设备监理建筑设备是确保建筑工程质量的硬件支持资源,因此建筑机构要想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就需要合理管理建筑设备的使用、配置。建筑设备作为确保建筑工程质量的硬件资源,在对其进行监理过程中,需要对建筑设备进行合理管理,并控制建筑设备的使用标准,以便使用最为适宜的建筑设备。另外,在对建筑设备进行现场调度时,需要对设备的使用时间和位置进行合理安排,以免建筑工程的施工因建筑设备的使用不当而出现延迟现象。而且,还要强化对建筑设备的维护,以免使建筑工程因设备问题而出现中断现象。

  2.2加强信息管理合同是联系建筑企业和业主的纽带,其的作用是为了确保两者的经济利益,在对建筑工程施工现场进行监理的过程中,不但管理施工的各个环节,也要在事前、事中、事后分别对合同权责进行定位、审核、分析,以便对建筑工程的各个环节进行控制,从而对建筑工程的顺利施工和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给予保证。

  3、结束语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是建筑单位和政府都极为重视的环节。因此,为了保证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以便保证人们的居住环境,并为社会的稳定发展提供帮助,就必须要对建筑工程施工现场进行合理监理,而这也是对建筑工程施工质量进行提升的关键。

  设备安装与土建施工的配合问题建筑工程论文 篇9

  一、全过程管理对建筑工程审计的影响

  1.有利于充分发挥建筑工程审计的评价功能

  运用全过程管理理念指导建筑工程审计工作,能够增强工程项目审计的动态性和实效性,使审计可以对工程项目各个阶段的管理情况进行分析、判断、评价,检查关键环节的经济效益、技术水平和制度实施是否能够保障审计目标的实现。同时,在建筑工程全过程审计中,还可以根据工程项目实施进展情况,合理调整审计评价依据,以满足审计工作的实际需要。如此一来,有利于加强建筑工程审计风险控制,提高审计评价的正确性、客观性。

  2.有利于充分发挥建筑工程审计的免疫功能

  如果将工程项目建设视为统一“机体”,那么全过程审计能够充分发挥免疫功能,使工程项目建设系统免受不利因素的影响。实施工程项目审计全过程管理,能够使审计工作主动应对审计环境的变化,构建审计风险预警体系,弥补传统事后审计滞后性的弊端,将工程项目建设中存在的问题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全过程审计强调审计关口前移,这是实现审计免疫功能的重要前提,有利于提高审计质量,并使工程项目审计风险始终处于可控状态。

  3.有利于充分发挥建筑工程审计的服务功能

  从目前情况来看,建筑工程是最容易出现灰色交易的领域之一,若得不到有效规范和整治,势必会影响建筑行业的健康持续发展。建筑工程项目审计的利益相关者为各参建方,包括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供应商等,通过对工程项目开展全过程跟踪审计,能够对各参建方的经济行为加以约束,保障建设资金得以充分利用,避免出现腐败、以权谋私等违法违纪现象。从宏观层面上看,建筑工程全过程审计能够维护建筑行业运行秩序,为国家经济快速稳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二、加强建筑工程全过程审计的措施

  1.健全工程项目跟踪审计规范

  针对我国建筑工程项目全过程审计的需求,应在合理参照现行审计规范的基础上,结合建筑业的实际情况,健全工程项目跟踪审计规范,为审计人员开展全过程审计提供有力依据,同时通过约束和引导审计行为,从而确保审计工作的高质量完成。同时,还应当建立定期或不定期的'跟踪审计制度,以及项目内部控制制度,严格审查工程项目各项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做出客观性审计评价,以便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将工程项目审计整改情况作为项目管理人员年度考核的重要内容,若项目管理人员没有落实整改措施,则必须给予相应的处罚。

  2.加强对审计过程的监督检查

  建筑工程全过程审计应加强对审计过程的监督检查,确保审计风险得以有效控制。在审计过程监督检查中,尤其要检查监督审计的关键环节和关键点,如审计制度执行情况、审计人员到位情况、审计周报、隐蔽工程、现场签证、阶段性总结报告等关键点。此外,还应当建立委托审计交叉复核制,由项目审计小组、跟踪审计人员对工程项目实施层层审计,同时将工程造价审计作为重点,确保竣工结算阶段的工程造价合理、准确。

  3.构建全过程审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要想准确掌握和评价工程项目的全过程审计质量,应当建立健全全过程审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充分发挥质量评价在约束、激励审计行为方面的重要作用。根据工程项目建设的阶段性特征,可将全过程审计质量评价指标设置为三级指标体系,具体如下:一级指标根据项目建设阶段划分,包括审计准备阶段、审计实施阶段和审计终结阶段;二级指标是一级指标的细化,包括立项审计、可行性研究审计、合同审计、招投标审计、工程造价审计、档案审计、财务决算审计等指标;三级指标按照具体审计内容划分,每一项指标对应一项审计的具体工作。

  4.提高审计人员专业素质

  工程项目全过程审计是一项专业性较强的复杂工作,要求审计人员必须具备完善的专业知识、扎实的审计技能、丰富的审计实践经验以及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只有这样才能胜任工程项目审计工作。为此,审计机构应当重视审计人员综合素质的提高,为加强工程项目全过程审计奠定基础。首先,加强审计人员职业道德教育,要求审计人员树立职业理想、坚定职业信念,用全过程跟踪审计理念指导审计人员开展审计工作。审计人员要自觉承担起工程项目管理的责任,加强对自身行为的约束,经受得住不正当经济利益的诱惑,杜绝存在以权谋私的行为,不断提高自身的职业道德水平。其次,加强审计人员技能培训,要求审计人员具备工程项目管理、审计、财务、风险管理等方面的知识,掌握先进的审计技术和方法,拥有较强的职业判断力,从而确保全过程跟踪审计的工作质量。

  三、结论

  总而言之,为提高建筑工程审计质量和审计效果,应当大力推行全过程跟踪审计模式,加强对建筑工程实施各个阶段的审计,有效杜绝违法违规问题的发生。同时,还应当通过健全跟踪审计规范,强化审计过程监督检查,构建全过程审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以及提高审计人员专业素质等措施,确保全过程跟踪审计的职能和作用得以充分发挥。

  设备安装与土建施工的配合问题建筑工程论文 篇10

  一、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课堂教学性的现状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课堂教学有效性相对以往有提高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是人才培养方案的教学改革思路存在不足,教材的针对性不高实和践教学流于形式。

  二、提高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教学有效性的措施

  1.根据社会需求确立专业设置和培养目标。高职教育应积极响应国家高职人才培养政策,面向社会,突出与市场的结合,根据社会需要确立专业设置和培养目标,根据岗位能力要求构件课程体系。合理调整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课时比重,在确保知识“必须够用”的前提下,对科目进行优化重组,降低理论教学的深度和难度,加强实践教学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加大实践教学比重。实行技能模块化教学,减少传统的演示性和验证性的实验项目,增加综合性和实用性的实训项目,让学生能“在练中学”和“在做中学”。

  2.编制一套针对性和实用性的教材。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教学急需一套系统完整的教材,以“必须、够用”为原则,对于复杂的定理假设和设计计算可删减,以“必要、实用”为依据,增加工程实例和可感知的图文,增加实践教学的内容。同样亦可以采用以典型的具体工程项目为导向,把所有知识点全部穿插在具体的工程项目上。一套完美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强的高职教材是保证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教学有效性提高的必要前提。

  3.实践教学环节设计和考核激励制度至关重要。实践教学环节是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教学有效性提高的关键环节。实践课程能否增加学生的动手动力,提高学生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开阔学生思维,帮助和促进学生将理论知识用于实践,强化学生的时间动手能力,关键在于实践教学。首先,结合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知识点,岗位需求的能力点,构建实践教学体系,使实践教学更加贴近生产实际。以技能培养为核心,增加实践环节的教学周数,体现出高职特色,要求实践教学占总学时的50%以上。从岗位核心技能训练等方面,邀请企业专业人员参与分析职业岗位能力,根据岗位的技术能力需求共同制定实践教学计划。这样的实践教学系列课程目标明确,有固定的考核标准。教师可根据工作中典型岗位所需要的技能知识,按工序讲解所需的知识点。其次,完善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建立一些列实践教学科学有效的质量保障和考核评价体系,使学生的实际专业技能水平接近或达到专业培养的目标,适应社会需要。再次,将传统的学生考试形式调整为多种考评形式,分成理论成绩和实践成绩。实践成绩可分为设计计算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实践动手能力又分为:实操能力、模型制作、项目实训和多媒体技术等。最后,利用校企合作,让学生通过假期社会实践、工读结合和顶岗实习,使学生在思想观念、专业理论和专业技能方面得到职业化、全方位的培养和锻炼,尽早进入职业岗位角色,实现毕业生“零距离”上岗的目标。

  4.加快实验室和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提高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实践教学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依附于校内和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情况。应加快校内和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

  5.课堂教学形式多样化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改变传统课堂单一的老师讲课、学生听课的模式,变成以学生为主的课堂。一是可以将书本知识分成若干知识点,知识点都由学生采用ppt或其它形式来讲解。学生可任意领取感兴趣的知识点,事先准备,课上给同学讲解。同时,教师针对学生理解的程度和讲解的清晰度给予评价,并参考其他同学的听课情况给予一定的平时分。二是将课本知识分成若干问题,每个知识点讲解的前提是,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并由学生自行先回答和解决。学生无法回答和解决的问题,由教师讲解。让学生带着问题听课,对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高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三是采用哈佛大学的教学理念,事先给学生布置预习,让学生提出问题,每堂课均由教师发出“anyguestion”开始。学生提问,教师通过答疑来讲解知识点。这样的课堂效率也会显著提高。

  6.教学手段多样化是提高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教学有效性的必备手段。有效运用文字、图片、模型、动画、实验和视频等教学手段,采用多媒体教学、虚拟施工工艺模型演示、动画演示、网络教学、施工现场录像演示和现场教学等,实现现代化教学手段与传统方法的有机结合。图片帮助理解和记忆,让知识更形象生动;模型是现场的缩影,学生通过学习和制作模型,能够更深刻地理解所学知识;动画能够直观反映所需讲解的内容,能够将文字难以清晰表达的意思生动地反映出来,更能够讲解深奥难懂的原理,可以讲解实验室无法模拟和现场无法观看的知识;视频是最真实的、反映知识的工具,一个再生动的讲解都比不上一个简单的视频,可以将课堂或者学校实训无法实现的知识点,通过预先拍摄,在课堂上展示给学生,能够增强教学的实践性、直观性和互动性,让学生在教室或者实训室掌握现场所需具备和掌握的能力。

  7.提高教师素质为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教学有效性提高提供保障。“双师型”教师仍需培养,教师需要不断学习和掌握多个领域的.知识。不定期安排教师到生产一线进行顶岗实践和挂职锻炼,以积累工作经验和实践技能。同时,制定出相应的教师职称考评和晋升标准,引导教师提高实践能力和科研能力。

  8.创新教学方法,积极探索提高高职建筑工程技术教学有效性的途径。

  (1)开展专业竞赛。实践证明,竞赛和比赛是最能激起人类学习和超越欲望的方法。我院建工系定期开展的结构大赛,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专业社团同样吸引了很多学生进行专业方面的实践活动,对专业技能的提高添了很多助力。因此,积极开展专业竞赛,用荣誉和奖励吸引更多的同学,同时,配备专业指导老师,让学生在参赛的同时更好地习得专业技能,不仅提高了专业学习的兴趣,而且为走向工作岗位,奠定良好的专业技能基础。

  (2)选修专业技能课。随着高职教学改革的深入,部分高职在教学改革上积累了许多成功的经验。我院建工系借鉴“4+x+1”的人才培养模式方案,采取第四和第五学期学生根据兴趣和将来就业的意向,自选专业强化课程和实践课程。实践证明,学生积极性更高,实践动手能力提高很快,获得企业的好评。

  (3)通过校企合作建立企业大学新平台。我院启动开发“土建类职业教育与企业培训一体化平台的开发与教育实践”的项目,旨在探索实施建筑工程施工全过程实录,建立拥有校企协同开发大容量、全覆盖建筑工程的教学资源库,建设系列微课程实现资源、课程一体化,建立“企业大学”服务企业教育,建立基础培训站和建筑论坛,适用建筑工程基础技能型、中高层次技术、管理型人才培养。

  三、结束语

  本文分析了高职土建类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现状,提出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教学有效性提高的八点建议。以就业为导向,调整人才培养方案,编制针对性和适用性的教材,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的设计和考核,加快实训基地建设,运用多样化的教学形式和教学手段,加快“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创新教学方法,积极探索提高教学有效性的方法。

  设备安装与土建施工的配合问题建筑工程论文 篇11

  一、现场施工管理规划在建筑工程中的重要性

  1.确保建筑工程施工各项内容的科学到位要完成一项建筑工程,现场施工的各项内容必须到位,包括施工材料、施工人员、施工技术、施工资料等等,其中一项不到位就会影响施工进程。对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施工人员工作管理、材料采购供应分配管理是现场施工管理的主要内容。现场施工管理科学合理,就能确保施工材料的及时到位,同时也能使施工材料得到经济合理运用;建筑工程看似简单,而其中包含多项施工工艺和技术,良好的现场施工管理能够对施工技术严格把关,对施工图纸、资料进行严格审核,从而确保施工质量的安全性。只有施工现场的各项内容科学到位,建筑工程施工才能按预定计划进行,同时也确保建筑质量及安全。

  2.优化施工企业内的人力资源配置

  虽说现今已是信息化时代,各行各业的工作都可借助计算机来完成,但计算机程序也需人来操控,人力依旧是企业发展的主心骨。如果施工企业未拟定科学合理的施工管理方法,管理人员对于现场施工管理目的不明确,施工人员拖延时间、纪律涣散等现象就会层出不穷,最终导致施工进度的拉长、建筑质量不过关、烂尾楼现场出现。反之,施工企业如果拟定科学合理的现场施工管理办法,积极督促施工人员的施工进度,对相关工作人员实行优胜劣汰的管理办法,加强员工素质管理,企业内的'人力资源就会得到优化,建筑工程就会预期完成,建筑质量也能得到保障。

  3.稳固施工企业在行业内的地位

  施工企业的竞争不仅仅是企业效益的竞争,也是建筑工程施工质量、企业人力资源、施工企业口碑的竞争。作为建筑工程施工的基础——现场施工管理是维持好施工企业形象的关键,科学合理的现场管理不仅能确保建筑工程施工各项内容的科学到位,也能促使施工企业内的人力资源优化。建筑工程施工各项内容科学到位,一方面能确保施工项目的顺利进行,另一方面能够为建筑质量的合理性做后盾,而人力资源优化本身是企业竞争的重要环节。施工进程、建筑质量、人力资源各项都处于最佳状态,企业势必赢得好口碑,从而也稳固了企业行业内的地位。

  二、现场施工管理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

  现场施工管理作为建筑工程的基础,对于建筑工程的施工进程、建筑质量、企业发展等内容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现今,在建筑工程中现场施工管理主要涉及施工人员管理、施工材料管理、施工技术管理、施工进程管理等内容。

  1.加强施工人员的优化管理

  无论是技术型行业还是知识型、劳动型行业,人在其中都起着决定性作用,企业只有注重人才管理,优化员工管理方法,提高员工综合素质,有效调动员工创造性和积极性,才能使企业效益最大化,施工企业也不例外。现如今大部分施工企业在建筑工程项目中都实行了现场管理规划方案,找准企业各项人才的优势和特点,合理安排员工工作,对其表现奖惩分明,从物质、精神两方面入手,在培养员工的凝聚力的同时也优化了企业人力资源配置。

  2.实现施工材料的科学管理

  一项建筑工程竣工,满足软件材料(人员)的情况下,也需硬件材料(钢筋、混凝土、木材等等)的支持。在建筑工程施工进程中,所需的硬件材料门类繁杂、数量众多、更新速度快,因而其采购供应、分类设置、合理发放等内容尤为繁琐复杂。现场施工过程中对其实行科学管理,拟定一定的采购供应、分类发放计划极为必要。在材料采购过程中,施工单位要实行招标采购制度,选择信誉良好,质量与货源有保证的供货商,杜绝不合格的材料进入施工现场。除此外,施工单位还应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对施工材料的分类、堆放、验收等内容进行合理安排,使施工硬件材料一步到位,避免因硬件材料采购供应问题而影响施工进程。

  3.推动施工技术的发展管理

  同材料一样,一项建筑工程项目的展开或竣工,不仅需要软件(人员)的支持,还需硬件(施工技术)的支持。从施工图纸绘制到施工方案的拟定,每一步现场施工管理人员都应参与其中,制定清晰明确的计划。在建筑工程施工工过程中现场施工管理人员在做好材料采购供应科学化、员工优化的同时还应做好施工技术的管理。及时对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技术问题进行分析和规范应用,并拟定科学合理的解救方案。除此,管理人员还应督促相关技术人员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掌握最新技术,积极参加相关培训和交流,从而推动施工技术的发展。

  4.提高施工资料的安全管理

  建筑工程项目从实施到竣工,每一过程中的项目资料都是一项真实记录,对其妥当保管既能为其它工程项目的展开做参考,又能确保该工程项目展开的科学性。一项建筑工程竣工后大部分施工工序都有隐蔽性的特点,建筑质量、材料、建筑工程实施是否合理等问题都只能从资料中反映的事实做依据。建筑工程的现场施工管理中除做好以上四项优化管理外,还应注重工程进程速度的规划。工程进度是建筑质量及安全的重要保障,在施工过程中协调好施工进度、建筑质量和施工安全三者间的关系才能保证建筑工程的有序进行。最后,改革开放后,随着我国城市发展速度的推进,建筑行业如雨后春笋般兴起,想要在白热化的施工企业竞争中抢占先机,作为建筑工程的基础现场施工管理一定要做好相应规划,因现场施工管理不仅能确保建筑工程施工各项内容的科学到位,还能促使施工企业内的人力资源优化、稳固施工企业在行业内的地位。日前,施工企业内部的现场施工管理主要应用在建筑工程中德优化施工人员、施工材料、施工技术、施工资料、施工进程管理等方面。未来建筑工程中德现场施工管理还将得到更加具体的分类和细化。

  设备安装与土建施工的配合问题建筑工程论文 篇12

  摘要:

  现阶段,我国社会经济在不断地发展,随之建筑行业的发展模式也在不断地改进,以极快的速度成为我国重要的行业之一,使得在安装工程方面所涉及的造价管理变得尤为重要。本文以建筑安装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为基本点,进行详细地分析。

  关键词:

  工程造价;经济;效益;建筑;管理

  建设项目具有投资大、工期长、涉及材料和人员多、不确定性强的特点,其影响因素既有自然环境因素,还有设备和人为因素,因此要使建设项目能够实现既定目标,就需要对各个影响因素进行有效控制。

  1、加强建筑造价管理的意义

  建筑工程造价管理是一项复杂、范围较广的管理工作,其对建筑工程的效益具有决定性的影响。从目前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现状来看,管理的内容没有涉及建筑工程完工投入使用之后的运维工作,重点管理的内容是工程项目决策阶段、设计阶段、施工阶段以及竣工阶段各环节的工程造价管理。一个工程造价管理的完整性既包括工程建设本身所需的成本,同时也包括工程建成投入使用后期的运维成本管理,这样才能够提高整个建筑工程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如今,电力能源的需求量日益高涨,国家加大了对电力工程的建设力度,以保障电力供应的及时性。伴随着电力工程建设的快速发展,电力工程造价管理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其不仅关系着电力企业的发展,也关系着国家利益。因此,加强对电力建设工程的造价管理,是新时期电力企业良好发展和推动国家经济建设的重要内容。

  2、建筑造价管理加强的措施

  2.1采取新的体制

  如何保障建筑造价管理的不断优化,其中体制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这种情况下需要不断建立健全造价相关体制和机制,对于部门的分工和内部协同工作充分明确,制约相关违规现象,强化相关机构管理,并且完善造价相关法律法规,尤其是对于合同管理必须严格按照相关法制化原则和合同的规范,实现造价管理的制度化、正规化和合理化。

  2.2方案实施

  在工程项目中,设计工作变得越来越重要,越来越被重视。因此,在目前大多工程项目中,除了对工程进行全面的规划和施工示意图的描述之外,我们还要准确处理建设和经济之间的关系,杜绝后期施工过程中加大材料、人力和物力的过损耗,减少资源浪费。项目部应严格劳务合同工程内容和工程数量变更的管理,对于不增加合同收入的变更严格执行变更审批程序,经批准后方可实施。劳务合同计量数量严格区分清单数量和变更数量,并按程序逐级签认。项目部应严格非劳务分包合同承包内容的物资、机械设备使用和消耗管理,明确材料设备、机械台班耗用标准和奖惩规定,严格计量控制,对超耗、超用的严格按相关规定处理。项目部应严格零星用工和计日工管理,对于包含在分包合同工程内容的临时用工严禁另行计价;临时用工和计日工不得超过合同或内控标准。项目部要严格执行劳务合同不预付工程款的管理规定;中期付款要严格先计价后付款的原则,且付款比例以计价总额的85%控制;工程全部完工且验收合格,付款比例以计价总额扣除质量保证金额度控制。质量保证金根据合同约定返还。

  2.3风险预控

  各相关部门根据施工方案、设计变更及形象进度、现场条件等因素引起相应的工程数量变化,对相关成本因素和工程数量管理台账进行动态管理。工程技术管理部门确认各成本责任中心责任范围以外变化数量,提交总工程师审核、项目经理审批调整责任成本预算,成本责任中心相应调整责任数量台账。风险管理与创收增效相结合的`原则:项目部应充分辨识、分析工程数量变化潜在风险,组织开展工程数量风险防范预控管理,制定增收创效等风险防范方案并严格执行。加强施工各环节成本的预测预控。所谓的风险控制常见的控制方式有风险管理计划中的预控和根据实际情况做出的权变手段,另外风险监控也是一项常见的风险控制手段,通过对项目风险的阶段性、可控性和渐进性充分研究和了解进行科学的管理,识别项目中可能存在的风险,收集相关风险信息,从而实现对项目风险的控制。具体的措施包括,细化施工方案,通过预测,能够找到真正费用控制点。具体做法是在每一环节施工前,项目部根据内控成本及工程进度预测施工部位及相应的实物量,通过预算确定收入。根据各项经济指标做出相应的控制方案,实现成本的预测预控。

  2.4全过程管理

  全过程造价管理也叫作全生命周期管理,主要指的是从建筑工程决策阶段到工程招投标阶段、设计阶段、施工阶段、竣工阶段以及工程投入使用后的维护阶段的所有涉及工程造价的业务活动。相较于传统的造价管理模式,全过程造价管理具有范围广、内容深、系统性较强等优势,目前已成为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主要使用模式。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具有可审计跟踪的工程造价管理系统,是涵盖了建筑工程各个阶段总造价最小化的一种管理形式,其贯穿于整个建筑工程项目的生命周期内。电力工程的造价管理应积极采用全过程造价管理模式,在保障工程质量的基础上将工程项目建设各个阶段的成本控制在最合理的范围内,实现电力企业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2.5企业工程经济管理创新

  工程经济管理创新对严格监督建筑质量、认真掌控工程造价起着重大的规划作用。兼顾造价成本和使用成本,重视在全过程成本里面的使用成本的比重,建筑的成本有正常使用期限之内的消耗和维护运营应付出的成本以及该建筑一次性建造的所有成本,对此我国已经出台了一系列的相关文件并加强了管理,但是在具体的管理过程中还存在诸多漏洞亟待解决,从项目的整个寿命周期来看,工程项目的建设成本和使用及维护成本存在此消彼长的关系。我们要将科技创新作为前提将造价管理进行更新优化,建立全新的管理意识;建立新一代的工程造价管理体系;遵照建筑节能的规范和要求来提高管理水平。建立有关于节能建筑在工程造价方面的信息体系,用市场经济加强这一行业的竞争力,从而得到良好发展。政府发挥宏观调控功能利用信息上的优势对其进行引导,社会各地区根据自身特点完善节能技术并以此提高自身竞争力。

  3、结语

  综上所述,在建筑工程中,造价管理对于一个企业的相关经济效益是非常重要的,这就需要我们从各个方面综合着手,最终推动造价管理的不断完善,为企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王海磊.浅析建筑节能理念下的工程造价管理[J].甘肃科技纵横,2011,04.

  [2]孙正茂.浅谈建筑造价管理[J].科技与企业,2011,12.

  [3]王昂.浅谈新时期建筑造价管理趋势[J].林业科技情报,2014,02.

  设备安装与土建施工的配合问题建筑工程论文 篇13

  摘要: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控制审计是对建筑工程项目所涉及经济活动全过程的真实完整合法性和效益性进行全方位地监管和评价的过程,需要对建筑工程项目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措施并发表审计意见。本文笔者阐述了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控制审计的作用,剖析了我国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控制审计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具体分析了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控制审计的主要内容,提出了建立以控制审计为核心的工程项目管理控制审计体系的具体措施,对今后搞好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控制审计的理论研究与实际应用具有借鉴作用。

  关键词:

  建筑管理;工程项目;内部管控;控制审计

  1、控制审计在建筑项目管理中的作用

  开展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控制审计是以工程项目的真实完整合法性以及效益性进行全面综合的检查、监督和评价。尽可能通过主观努力增加可控制的范围,优先考虑把可控制的范围纳入项目管理范畴。现代管理学认为控制管理是在建筑工程实际项目管理中针对发现的问题进行研究,有组织地实施评价监督整改的全过程。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控制以审计的形式介入项目工程的实施过程中,尽可能地把项目实施过程中容易引发错误导致偏离目标的因素进行规避,形成能够有效应对可能出现的问题得到解决的办法,项目审计目标贯穿于项目内部管理控制环节,根据内部管理控制环节启动相应的审计程序,重点审计内部控制范围内工程项目,并做出相应的评价结果,尽快解决审计反馈的问题,确保建筑工程项目目标的实现。

  2、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控制审计现状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具有建设周期较长、涉及的范围大、管理面广等特点,审计在项目管理中降低项目成本和提高投资效率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国家和企业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为了能够最大限度规避由于审计的缺陷所带来的风险,是在审计时间内预先进行的,在这个问题上,审计内容从最初的项目解决变成了贯穿工程项目管理的全过程,设计控制和施工控制的各个方面都需要被审计,以解决所有问题,项目审计解决问题的作用就可以得到肯定。我国建筑业实施工程项目控制审计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对项目的审计依然侧重于工程竣工后财务决算审计上,这种审计控制模式增加了一定的审计风险,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控制审计至今为止尚未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制度修订滞后;制度条款不完善;对制度执行不力,项目付款程序不规范,缺乏内部牵制机制;施工现场费用超支报销缺乏有效监督现象;对合同签订及履行存在较大的财务法律风险;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控制审计范围不够明确,难以把握工程项目审计重点,无形中增加审计成本。

  3、施工项目管理控制审计的内容分析

  对于任何建设项目管理控制,控制管理的目标都是控制的出发点和结果。为了实现管理目标,需要制定相应的总体规划与实施细则,具体落实控制的具体对象,对各种资源进行组织协调进入分阶段控制实施,对项目实施阶段控制内容是项目工程能影响整个项目工程的生命周期。项目管理者往往疏于项目前期的控制管理,审计对控制盲区监管具有警示作用。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和监督实施,实施控制的'手段是监督,通过常态化的监督以保证项目整体和各个工程活动按照合同对工程质量要求、工程预算、工程进度等因素进行实时有效地监管,获得反映工程实施情况的一手资料;管理者进行信息处理,形成实施状况的报告,找出实际工作与管理目标存在的差距,分析诊断产生问题偏差原因;对分析作出评价,针对项目环境、项目要求、工程实施状态提出前瞻性的预测;形成调控措施;对于项目过程目标和工程技术系统等变更有可能会对项目实施产生较大的影响,做好项目变更的规范管理工作。

  4、建立工程项目管理控制审计系统

  建设项目管理是一种基于内部控制的审计监督过程。首先要对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内部控制制度进行详尽地调查;对工程项目管理控制的环节是否齐全进行初步检测;对项目内部控制系统功能的完备性及优缺点进行评价,评价被审计项目内部控制制度的可靠性和依赖程度,检验项目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发挥作用;最后,对项目管理进行测试。在工程项目中实施内部控制项目审计时,应根据每个阶段的性质和实施目的和可行性,明确各阶段审计的对象和目标。以审计对象为依据,项目审计分为三个阶段:设定目标期、项目实施施工监管期以及结算项目周期。设定目标期审计的对象是工程具体实施过程和阶段性工作的结果;项目实施施工监管期,审计对象主要是项目管理的实施过程和结果。

  4.1设定目标期

  制定目标期是决定项目前期的方向,对施工阶段涉及的目标控制过程中的实际情况,对项目的未来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在此期间,审计应监控的项目是否已被彻底调查;是否证明项目的目的和项目的可行性;为这个项目的风险和目标价值是否做出相应地评价,评价结果是否有利于决策者的正确决定;制定目标要做好建筑工程项目的详细计划组织,合同签订以及施工阶段的可行性研究,在此阶段要搜集各种资料文件,通过询问调查,对这阶段的工程的时间、成本和资源规划、控制周期、重要控制点的设置、需要在各个阶段满足的质量标准的工作结果进行全面了解,为建筑工程在实施期间提供控制的依据和标准;通过审查合同,以确定控制方法是否确保组织和责任的连续性和完整性,具体了解工程项目的组织目标、实施控制的方式;对合同的规范性做出相应地评价,指出对薄弱环节提出修改意见,事前消除审计风险问题隐患,这个时期是影响工程项目的关键时期,也是审计项目的重要时期,需要得到战略层对审计人员的大力支持。

  4.2项目实施施工监管期

  工程项目管理的实施控制阶段包括:项目设计阶段、工程项目投标阶段和工程项目实施阶段。这三个阶段被审计共同特点是对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全面属性进行性调试,对实施过程进行可行性检测,对实施结果进行实质性检测,并提出了调试和测试结果的建议。建设项目的各项指标是否可以按照计划进行衡量,是否存在差异,存在差异的程度如何。由于在工程项目设计阶段,项目的投标阶段和项目的实施阶段分为三个阶段控制依据,相对难于掌握,所以可以根据项目的规模,考虑是否委托设计监理,或聘请相关资深专家参与审计,审查设计进度和质量;在投标期间,因其时间短,容易出结果的特点,一旦出现与建筑工程管理目标有差距的后果,很难有机会改变,所以尽量对后续监管审计这一时期,在招标之前,仔细审查标底,了解清楚评价的方式,参与评标成员需要提出合理的建议,及时、准确地分析招标和投标文件的过程,高度重视监督评估过程,招标后,审计人需要参与谈判过程,掌握谈判和谈判结果,合同签订的后续监管,确保公平公正和效率的招标过程中,招标的目的。工程项目设计阶段、工程项目招投标阶段的审计,根据工程规模大小,可以成立两个相对独立的审计项目。建筑项目施工阶段,项目管理审计相对较为灵活,控制依据较为明确,控制方法也是相对较多,审计风险也相对较小,审计相对简单,审计部门可定期或不定期地对项目管理的监督情况进行抽查核实,对管理控制过程中的控制情况进行测试与评价,在实际测试评估中,应及时地发现分析问题,并根据问题类型和影响大小进行分析等要及时反馈给管理人员,提出整改意见并督促改正。

  4.3结算项目期控制审计

  项目竣工及验收控制,施工项目经理应准备竣工验收文件,并及时申请竣工验收。项目管理单位组织财务、审计等部门、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和监理公司检查和确认项目验收小组负责人签署的验收证书。工程管理部门根据国家法律法规编制和完成最终账目。最后期间的账目完成后,审计人员参与最终账目审计,关键的审计现场核查程序完成,对照相关文件完整性,清楚是否完成,完成最终账目是否正确等开展审计工作、出具并提交审计报告,按照审计程序下达审计意见或决定。

  5、结束语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具有建设周期较长、涉及面宽、内容繁杂的特点,审计是要降低建设成本,提高投资效益,直接为国家和企业创造可观的经济效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以项目内部监管控制流程的不同,实施不同性质的控制,作为审计对象,划分审计过程的各个阶段,根据项目的不同阶段的项目管理的干预程度、每个阶段的审计功能的目的,最大限度规避审计的缺陷所带来的风险,需要结合变化中的实际情况,不断完善以控制审计为核心的工程项目管理控制审计体系。

  参考文献:

  [1]蔡高松.淡水处理项目建设“三大目标控制”[J].机电信息,2009,(21):16-18.

  [2]尹晓娟.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目标控制研究[J].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5(1):80-82.

  [3]曾海雄.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目标控制研究[J].低碳世界,2016,(35):173-174.

  [4]侯庆国,王天夫.施工组织计划技术与施工项目目标控制综述[J].黑龙江水利科技,2014,(8):83-84.

  [5]于亚珍.开展全程目标控制降低工程建设成本[J].冶金财会,2005,(12):32-33.

  [6]方亮.建设工程施工项目管理与目标控制分析[J].居业,2015(18):162-163.

  设备安装与土建施工的配合问题建筑工程论文 篇14

  一、建筑工程节能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对建筑节能意识还是相对落后的,没有明确节能的真正概念,目前我国对建筑节能的理解还是停留在表面意义上,所以要想真正实现建筑节能就必须建立宏观意义上的节能理念,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建筑产品本身的节能降耗,二是建筑物在使用过程中能耗的节约。根据笔者的工作总结发现目前建筑节能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1在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1)外墙外保温系统的选择仍然是不成熟的,不符合国家有关技术标准和技术规范的要求,有安全隐患;

  (2)有不规范的现象主要是设计变更,变更所要的严谨文字未能表达出来,变更的原因也不解释;

  (3)没有建筑节能热工计算书;

  (4)没有选择准确的建筑标准图及外墙外保温系统;

  (5)在地下室顶板,门斗缺少节能设计;

  (6)窗墙比以及体形系数都过大,这样就导致建筑节能投资的增加;

  (7)对建筑物体形系数的控制不严格,在设计的过程中应按建筑的体形系数对要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进行计算;

  (8)没有深入研究保温体系的结构,这样很容易造成质量和隐患。

  1.2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在施工的过程中建设单位没有经过有关机构的审查就改变外墙保温体系;

  (2)虽然一些工程对地下室的顶板、挑梁等进行了保温节能的设计,但施工单位为了降低工程造价或者施工的方便,在施工过程中将这些具有保温构造给取消,这样就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建筑节能的效果,冬季采暖期房屋会出现霉变或者流水这些现象;

  (3)在施工的过程中不规范和监理的不到位这些因素都会影响着工程质量;

  (4)在施工现场所选择的节能产品没有经过检验就直接投入使用,有些产品质量比较低劣,这样不但影响到工程的质量同时也影响到建筑的节能效果。

  1.3监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在施工过程中没有很好的履行监理责任,使工程存在安全隐患,影响工程质量;

  (2)一些监理企业对进场产品的检验不合格,以致会有一些产品的质量比较差;

  (3)另外一些节能项目完工以后并没有对实体材料的热工指标进行实体检测。

  1.4建筑工程业主和开发商存在的.问题

  从建筑业主和及开发商的角度分析,建筑节能的发展步伐受到节能材料成本差价的阻挠。要实现建筑的节能,也就会导致建筑成本的增加。开发商只要是负责房屋的建造,并没有使用,以致在设计及建造的过程中没有会去考虑有关节能方面的问题。就算是在设计时对建筑进行了节能设计,但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只会限于建筑节能的表面,不会对建筑节能技术进行深入的研究。这种做法根本不能实现建筑节能的目标。

  二、建筑工程节能技术的运用

  建筑节能技术在工程学科的各个专业都有涉及,其应用范围较广,是减少建筑能源消耗、提高能源利用率的有效途径,这种技术的应用对于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实现有重要作用。建筑节能技术通过对建筑物外表面积的减少、使用围护结构设计、对重点部位加强保温隔热等方法来实现节能目标以及达到绿化能源的目的。

  2.1严格执行节能设计

  把节能设计作为在对建筑设计时要关注的重点,同时把建筑的节能设计是不是能达标作为考核设计成功的一个标准。严格执行建筑节能当中的有关技术标准,要对建筑采暖系统进行设计,首先就要保证室内环境以及卫生标准,要使单位面积内的能耗达到标准所要的要求。例如对建筑的窗墙面积比和房屋的布局、朝向都要做出相关的要求,避免东西向开窗,还应保证窗户的遮阳性和气密性,从气密性与换气次数方面考虑应该选择平开窗。

  2.2积极采用节能建材

  重视节能产品的使用减少实心粘土砖的使用,尽量采用空心粘土砖、粉煤灰制品以及混凝土,积极采用玻璃棉、岩棉等等的保温材料;把传统的外墙和屋面进行全面的改革,不断提高它的保温隔热性能,大力发展节能型墙体、屋面,加强对保温墙体及屋面的综合开发利用;同时不断改良建筑钢门窗的保温气密性,加大和推广节能型门窗的使用,尽量推广和使用塑料的门窗。

  2.3发展建筑节能技术

  要大力发展建筑节能技术、研究节能产品,比如,门窗的密封技术、墙体的防开裂技术、屋面保温防水技术,大力推广空心砌块墙体、保温门窗、空心砖墙体等等新技能产品。

  2.4加强建筑的节能改造

  我们要积极开展对节能标准的监督、对节能产品的认证以及对建筑物能耗的测评工作,采用先进的节能技术以及科学的管理方法,对于那些已经建成的工程建筑围护结构和设备系统的运行有组织和计划地进行节能改造升级,使其能达到规定的指标。要想推动建筑节能的快速发展还要处理好下面几个关系:

  (1)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互协调,这两种关系能推进建筑节能,不但对改善室内热环境有利,而且能够降低能源的消耗,减少二氧化碳等等温室气体的排放,符合当代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

  (2)工程的新建与改造,当面临这两种任务时既要按照节能的标准对新建工程的能耗水平进行控制,又要对既有建筑进行节能改造;

  (3)导与堵的关系,这个需要通过市场经济手段,从各个方面进行政策引导,比如,税收、投资、成本、招标投标等方面,鼓励施工单位和开发单位实施建筑节能策略;另外要通过行政以及法律手段对施工单位和开发单位进行强制的管理,要他们执行节能标准。

  (4)增强合力和每个职能部门各司其职的关系,建筑节能它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要各方面的配合一起才能完成,所以要不断地增强工作的合力和效能,还要把工作和职责进行划分,各司其职。政府部门要从改革、建设、规划等部门进行分工,推进建筑节能工作的顺利进行,企业要从科研、材料生产、施工、监理等方面进行合作,严格按照有关标准,全面开展建筑节能工作。

  三、建筑工程节能技术中应遵循的原则

  建筑节能技术是在满足我国国情以及经济计划要求下实行的一种工程技术,在进行节能设计时要遵循以下原则:

  3.1减少能源消耗

  在设计工程图纸之前就应该考虑到减少能源消耗,对节能技术的控制要考虑到很多的问题,比如,变压器功能的损耗以及照明负荷等这些都应该列入能源消耗的范畴内,对于那些消耗能源较多的设备要用低能源设备进行替换,在每一个环节都要做到能源的节约。

  3.2提高经济效益

  在运用建筑节能技术时要考虑国家的经济状况,提高能源的利用率以及材料的耐用度,减少不必要的投资所造成的浪费,提高能源的循环利用率,最终实现经济效益的提高。

  3.3满足建筑物的工程

  运用建筑物的技能技术首先要考虑的还是建筑物的功能,比如,采光、荷载、色彩、与建筑物结构的匹配程度以及公共场所的用电设施也要考虑到节能的需要。

  四、结语

  建筑工程能耗逐渐成为社会能源消耗的一支重要力量,不能只顾眼前利益而忽视了长远利益,所以要加强对建筑节能技术的运用,这是一个长远的发展目标,不仅能够保护环境而且能够提高社会经济效益。因此,建筑节能技术的运用是顺应世界发展并且符合可持续发展道路要求的正确之举。

【设备安装与土建施工的配合问题建筑工程论文】相关文章:

建筑工程施工配合施工合同10-30

设备安装施工合同11-13

设备安装冬季施工方案11-07

设备安装方案03-03

设备安装安全施工协议书通用01-31

建筑科学与工程研究论文:土建论文03-28

土建施工合同06-15

土建施工毕业实习报告12-01

设备安装方案(精选6篇)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