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

《取米》大班教案

时间:2020-11-05 14:09:22 教案 我要投稿

《取米》大班教案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取米》大班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取米》大班教案

《取米》大班教案1

  教学目标:

  1、幼儿尝试使用各种办法取米,并能记录和分析结果。

  2、在活动中幼儿能大胆地与同伴相互交流自己的操作过程,并能用合适的词来描述动作。

  3、幼儿通过亲身的感知,体验科技进步对人们生活带来的好处。

  教学准备:

  1、教学实验材料:稻子若干,小刀、剪刀、锤子、石舀、石磨、石块等工具;教师一张大记录表,三张幼儿实验记录表;录像短片;

  2、科学术语及词汇:碾米、舂米、砸、敲、压、剥等;

  3、可能的难点:幼儿对取米工具的使用;

  4、实验记录:

  5、时间安排:40~50分钟。

  活动过程:

  一、创设问题情境,引起幼儿兴趣。

  教师出示稻子,提问:今天老师带来了许多稻子,请小朋友动手又动脑,让这些稻子变成米,你们有什么好办法吗?

  二、幼儿猜想,提出自己的办法,教师逐一记录在大记录表上。

  教师引导幼儿用科学合适的动词来描述具体办法。如石头砸、榔头敲等等。

  三、教师与幼儿总结想出的取米办法,然后提出分二个层次进行实验探索,实验时四人一组,其中选一人做记录。

  层次一:不出示工具,让幼儿用自己的身体和周围现有的东西试一试,教师巡回指导,然后总结交流。

  层次二、:幼儿尝试选各种工具取米,进一步做记录,教师巡回了解幼儿操作的情况。

  ⑴、是否试一个记一个;⑵、尝试工具的个数;

  ⑶、使用工具的专心程度;⑷、提醒幼儿不要浪费稻子。

  幼儿分组取米,并在“我的实验”里用自己的方式对办法作出评价,如:认为好的可以打“√”,不好的可以打“×”。

  四、幼儿共同交流。

  1、展示三组记录表,幼儿交流。

  “你们一组用了什么工具取米的?你们发现了什么?”

  2、引导幼儿对工具进行质疑。(如:用石磨和石臼取的米不干净,不易把米和稻壳分开)

  五、观看录像,引导幼儿感受取米方法从古到今越来越先进的变化。

  1、播放现代碾米机工作的录像,引导幼儿观看,体验现代科技的进步,机器给人们带来的方便。

  2、教师小结:人类非常聪明,科技也越来越发达,现在好多机器都代替了我们人类繁重的工作,给我们生活带来了很多方便。所以我们小朋友平时要多注意观察,多开动脑筋,长大后也能发明一些给我们人类带来方便的东西。

  六、结束活动。

  请幼儿整理实验材料和场地,自然结束。

《取米》大班教案2

  活动目标:

  1.幼儿尝试用各种办法取米,并能分析结果。

  2.在活动中幼儿能大胆地与同伴互相交流自己的操作过程,并能用合适的词语来描述。

  3.幼儿初步了解碾米工具的发展,体验科技进步对人们生活带来的好处。

  活动准备:1.各种工具:剪刀、石臼、石磨、石块等。

  2.一张大记录表。

  3.稻子若干。

  4.古代取米画面,碾米机碾米。

  活动过程:

  一、创设问题情境,引起幼儿兴趣。

  看,老师带来了什么?把稻子外面的壳剥开,是什么呢?今天老师带来了很多的稻子,请小朋友动动脑筋,怎么样才能让这些稻子变成米呢,你有什么好办法?

  二、幼儿猜想,提出自己的办法。

  三、实验操作,尝试用各种工具取米。

  老师给小朋友准备了几种工具,用它们能不能把米取出来呢?哪种工具取得又多又好?我们一起去试一试。(提醒幼儿不要浪费稻子)教师指导有些工具的使用。

  四、幼儿共同交流。

  1.刚才你是用了什么工具取米的?你发现了什么?这个办法取的米怎么样?

  2.引导幼儿对工具质疑。(如用石臼取的'米不干净,不易把米和稻壳分开。)五、观看录像,引导幼儿感受取米方法从古至今越来越先进的变化。

  1.古代的取米方式。

  2.现代的碾米机。

  六、鼓励小朋友平时多观察,多动脑筋,长大后发明给人类带来方面的东西。

  教学反思:

  《纲要》中指出,科学并不遥远,就在我们的身边。本次活动取材孩子的日常生活,深受孩子的喜欢。首先通过自己猜一猜,说一说怎么把米取出来,激发了幼儿的探索愿望,他们说了很多的方法,对动词的掌握也很好,在操作验证的过程中,孩子们对各种工具更是充满了兴趣,最后了解你碾米的机器也是孩子感兴趣的。总之孩子们在普通的生活事件中发现了科学,收获了经验。

  本次活动由于老师的观念、经验和准备的各种问题,在很多方面需要改进。第一,探索面太多,不利于孩子深入研究,可以把目标压缩,一次活动集中研究一个问题,比如这次就可以集中研究取米的方法,除了老师提供的工具之外,可以让幼儿观察身边的物体,探索可以利用的工具。第二,科学性不强,比如在探索不同工具的优劣的时候,太相信孩子的直觉,没有从科学的角度设计活动,不利于孩子严谨的科学态度的培养,可以让幼儿用不同的工具取同样量的米,从而得出结论。第三,教师对各环节活动实施太随意,比如多媒体的运用,对孩子的思维产生了干扰。

  希望下次改进!

【《取米》大班教案】相关文章:

中班教案《米和面》03-22

大班音乐教案10-17

火大班教案12-09

大班教案《狐狸》03-17

大班语言拼音教案03-23

吹泡泡大班教案12-18

《雪孩子》大班教案11-24

《运水》大班教案10-25

大班教案《文具安全》04-26

大班教案《迷迷转》0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