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

自然之道教案

时间:2022-07-28 09:57:24 教案 我要投稿

自然之道教案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自然之道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自然之道教案

自然之道教案1

  【教学目标】

  1、认识七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旅游 侦察 愚蠢”等词语。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从中受到做事要遵循自然规律的教育。

  3、丰富见闻,激发探究自然对人类的兴趣。

  【教学重点】

  了解课文主要内容,从中受到启示。

  【教学难点】

  理解向导话,体会文章表达思想感情。

  【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二课时

  一、导语引入

  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知道了作者一行人的目的,那么他们的目的达到了吗?又发生了什么事呢?

  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第九课《自然之道》(学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感知课文

  1、谁愿意当小老师领读这些词。

  (开火车复习词语)

  2、把这些词带入课文中自由速读,想想作者一行人的目的是什么呢?

  3、指名说。

  4、说得真好,你们愿意看看可爱的海龟吗?(师点幻灯片,边看边说)

  5、看完后,你最想说的一句话是什么?

  三、以演促读,感悟蠢事

  1、是啊,如此可爱的小海龟却被我们不经意间深深地伤害了,看大屏幕,全班齐读“我们干了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

  (师出句子)

  2、这是一件什么蠢事呢?

  ⑴ 学习三、四、五自然段:

  ① 请同学自由选择3、4、5自然段中的任一段,看看你读懂了什么?

  ② 四人小组讨论讨论。

  ③ 指名汇报,学生补充。

  三段:表演 抓住 幼龟:欲出又止 侦察 踌躇

  潮鸫:企图。

  四段:指导读。

  抓住重点词:焦急 若无其事 冷淡 极不情愿

  解释:规律

  ④ 大屏出示并比较句子。

  Ⅰ 我们干了一件蠢事。

  Ⅱ 我们干了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

  ⑵ 学习六 七 八自然段:

  ① 这件蠢事造成了什么样的后果呢?自由读6-7自然段。

  ② 同桌讨论。

  ③ 指名说。

  ④ 向导由冷淡到不情愿到补救到不得不发出悲叹,齐读最后一句。

  ⑤ 同学们,当海滩上最后一只海龟艰难的爬进大海,看到那长长的沙滩足迹时,你最想说什么?

  ⑥ 指名说。

  师引导:万事皆规律,有法天下和。(板书)

  四、小结

  1、出大屏,布置自选作业,生写师巡并指导。

  2、指名读。

  五、布置作业

  1、完成本课练习册。

  2、推荐读课外书。

  【课后反思】

  本节课我能紧紧抓住教学重点,以读,演 悟等多种形式突破教学难点,让学生明白向导最后的悲叹:“如果不是我们,这些海龟根本就不会受到伤害。”理解了自然之道即“万事皆规律,有法天下和”。学生说的积极性很高,最后小练笔,学生便水到渠成了。

  本节课也有不足:

  1、课题中的“道”还应在课尾小结时再点一下就好了。

  2、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还应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有所加强。

  我想在今后的教学中还应不断钻研,严格要求自己,才能做一名合格的教师。

自然之道教案2

  一、导入新课

  一、课前交流

  1. 组织学生观看多媒体课件,展示美丽的大自然(若没条件制作课件,可出示一些图文资料),让学生陶醉其中。展示人类对自然的有效利用和随意破坏造成的不同结果,再引导学生说说自己的感受。

  2. 引入,解题:同学们,大自然神奇美丽、充满生机。今天,老师和你们一起来学习一个大自然中发生的真实故事(板书课题),题目是什么意思?(自然规律。)大自然的规律给我们人类什么启示?这就是我们要共同探究的问题。

  二、初读课文,把握文义,整体感知

  (一)出示小黑板上的自读要求。

  1. 轻声自由读课文,遇到生字,拼读音节,多念几遍,把生字念会了,再往下念。

  2. 勾出课文中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和应该积累的四字词语(教师出示小黑板上的生字新词),借助工具书,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理解这些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恰当意思。

  3. 用较快的速度默读全文(默读时不出声、不动唇、不指读,默读的速度每分钟不少于300字),自主思考:海龟是怎样遇难的?小组内相互交流。

  (二)学生按要求自读自悟,小组交流。

  (三)检查自读情况。

  1. 教师对易出错的字形、字音:“穴”、“吁”、“伫”、“肴”进行指导。

  2. 学生汇报海龟遇难的经过,教师根据学生汇报的情况进行补充、指导。

  三、精读课文第1~5段,交流阅读体会

  1. 教师给学生介绍资料:加拉巴哥岛。

  2. 抽一名学生范读第1、第2段,其余思考:“我们”旅行的目的是什么?幼龟要进入大海所面临的危险是什么?

  3. 学生交流汇报。(要从两方面引导学生了解幼龟生存所面临的危机:它们除了容易被食肉鸟吃掉外,还有就是它们与成年海龟体重的悬殊—不及1%。)

  4. 过渡:那天“我们”上岛的时候,快到黄昏了。“我们”很快就发现一个大龟巢,“我们”看到了什么?请大家齐读第3段。(学生齐读。)

  5. 让学生联系上下文体会“欲出又止”、“踯躅不前”、“突兀”、“企图”这些词语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6. 面对这惊险的一幕,“我们”是什么态度?向导是什么态度?你认为谁的态度是正确的?请大家读一读、找一找、议一议,在小组内发表自己的见解。

  7. 组织全班交流,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体会“我们”“紧张”、“焦急”、“不能见死不救”和向导“见惯不惊”、“若无其事”、“极不情愿”的不同表情态度及原因,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阅读见解。

  8. 分角色读“我们”和向导的话(第4段),齐读第5段。

  四、精读课文第6~12段,体会文章情感,获得思想启迪

  1. 引读第6段:向导抱走幼龟不久—(生读:“成群的幼龟……愚不可及的蠢事。”)

  2. 针对第7段的内容组织讨论:为什么说“我们”干了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对于作者的分析,你有疑问吗?(教师要培养学生学会透过现象分析原因的能力,还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如果学生能对作者的分析质疑,教师要引导学生由产生问题到分析问题直至解决问题。)

  3. 指导朗读,可分组读第6~8段,齐读第9段。要指导学生读出震惊的语气。

  4. 过渡:为了弥补“我们”的错误,“我们”是怎样做的?

  5. 自读第10段,边读边想象沙滩上惊心动魄的场面:“我们”拼命地救幼龟,数十只食肉鸟争先恐后地抢食这些没有反抗能力的幼龟,幼龟也在拼命地往海里爬。想一想应该怎样读。抽生读,评价后再读。

  6. 引导学生想象当时沙滩上的寂然静止和“我们”心情的不平静。大家都在反思自己关爱小动物的善举怎么会造成这样的恶果,都不说话,终于,向导忍不住了,发出了他的悲叹。齐读向导发出的悲叹。

  7. 如果你们就是作者和旅行的同伴,听到向导发出的悲叹,你们会想些什么?请说说吧。

  8. 读最后一段,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自作聪明”、“走向反面”,并联系上文来理解这段话的意思:“我们”救下第一只出巢的幼龟是没有遵循自然规律的自作聪明的行为,这种行为的结果与“我们”的主观愿望背道而驰—大多数幼龟葬身鸟腹。这段话是作者从这件事中总结的教训,它告诉我们:人类虽然是自然界中最聪明的生灵,但人类做事也必须遵循自然规律,如果仅从人类自身的主观愿望出发,不遵循客观规律,即使是好心,也会带来恶果。背诵这两句话,记住教训。

  五、延伸与拓展

  1. 交流自己在生活中因为好心而办的傻事,教师相机指导。

  2. 教师介绍资料:动物的相生相克。

  3. 师生交流从电视栏目“人与自然”、“动物寻奇”、“探索与发现”看到的一些内容。(如果学生不太了解,教师要推荐学生多看这些电视栏目或相关的书籍。)

自然之道教案3

  课前谈话:同学们,今天我们上课的地点变了,上课的老师也变了,有那么多的老师来听课,你的心情是怎样的?

  生:紧张!

  师:来,伸出你的右掌,我们来击掌一下!我把信心通过掌心传递给了你,你还紧张吗?

  还有吗?

  师:高兴!能不能把你的高兴表现出来,和大家分享一下!

  生:

  生:兴奋!

  师:告诉你哦,此刻我也有这样的感受!……

  ……

  师:先来背背古诗,字正腔圆,不错!再来一首!声音真响亮,真有感情!

  接下来,要开始上课了,准备好了吗?

  师: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课文,(出示课题),请看课题,一起来读读!这个题目有什么意思呢?请同学们大胆的来猜猜!

  生:……

  师:这是你的理解;有点道理;

  师:这个课题的意思很深奥,我们读了课文会有更深的理解!请同学们先自己来读读课文,要把课文读通,读顺,特别难读的地方,可以多读几次,好,开始!(生自读)

  师:从同学们的表情,陈老师发现想要读好这篇课文确实有点难度,现在,老师请几个同学来读读,谁来?学习的机会是自己把握的。你最积极,我请你读第一自然段。

  生:……

  师:加拉巴哥岛:是个外国地方,比较拗口,我们一起来读读!继续!(生读)这里有个新筑巢孵化:不对——这个词比较难读,请你再读!筑巢孵化知道吗?

  对——这里有个新词,大家注意一下:筑巢孵化知道吗?(生讲不出来——筑巢指的是什么?孵化是什么?(好——读的字正腔圆,很流利;看来你在朗读上是下了功夫的,不错的!不好——他很认真读完了这段!)

  生:做窝……

  师:对啊!第二小节谁来?好,你来!(好——读的字正腔圆,很流利;看来你在朗读上是下了功夫的,不错的!不好——他很认真读完了这段!)接下来谁读?把难度增加,第3、4小节连起来请一个同学来读!要想读好这两个小节,先要读准这两小节里的4个新词,自己先来读读;谁来?

  踌躇不前:踌躇不前的“踌躇”这个词很容易读错!我们一起来读读!再读!再读!

  嘲鸫:这是一种生活在海边的鸟;

  颓丧:这个颓字也是要注意的;

  侦察:

  谁再来读读?(指名)

  师:现在有把握读课文了吗?我请你来!同学们,带着你的心跟作者一起上岛,看看一路走来,你的心情有什么变化?(生读)

  师:你的心情是怎样?(3—4)

  生:……

  师;是啊!……

  (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呢?说说你的理解!)

  出示画面及文字:你们看,这就是发生在沙滩上那令人紧张的一幕,读读这段文字,哪些词、句让你产生了这样的感受?

  A:“一只……”

  “突然”:师:老师听出来了你把这个“突然”这么强调,说说你的理解!(生说)是啊,出乎意料!谁来读?始料不及啊!再来!

  啄:“他用嘴啄幼龟的头”,多危险,谁来读?多狠啊!你读!

  带着这样的感受我们一起来读读!(生读的慢,同学们,眼看幼龟就要被嘲鸫吃掉了呀!还会这样慢悠悠吗?再来!(速度快点!)还有哪些地方?

  B、“欲出由止”:欲出又止是个新词,知道它的意思吗?(生回答)它的出是为了什么?

  (生回答)对啊,那么止呢?(生回答)想出来又不敢出来,这就是欲出又止。这段话中有一个词语的意思跟它接近,找找!(生:踌躇不前)小绿龟的欲出又止,小绿龟的踌躇不前完全是有道理的,你看:“一只……”

  这个场面真令人紧张、揪心啊,带着这样的感受一起来读!师:“突然……”

  师:面对这样揪心的一幕,我和同伴、生物学向导又有什么样的反应呢?请同学们课文的第4小节,去找找,去划划!

  师:我和同伴的态度是怎样的呢?

  生:很焦急

  师:那焦急地来读读同伴说的话!

  生:……

  师:着急啊!谁再来!

  生:……

  师:万分焦急!再来!

  生:……

  师:我们焦急万分!而向导呢?

  生:若无其事!

  师:若无其事,理解吗?

  生:没有事!

  师:沙滩上真的没有事吗?(不是)是啊!我们着急、担心,揪心,向导却若无其事,谁来读读向导说的话?(无动于衷的向导,铁石心肠的向导,无情的向导,残酷的向导!)

  师:读到这,你对向导的话,对“自然之道“有什么理解?(生说)

  师:(不要管它,随它去吧……)“向导的冷淡,招来了同伴的一片“不能见死不救”的呼喊!同伴们会怎样呼喊呢?

  生:……

  师:谁还能用自己的话来劝劝向导!!

  师:苦苦的哀求;发自内心的劝告;你对他进行了指责;……

  这一节语文课便在强烈的情感体验中结束了。从教学情况看,既定的教学目标在课堂上得到了实现,教学的难点“自然之道”的内涵也深入人心。听课老师都以为这是一节毫无争议的“优质”课了,却不想风波乍起,这节课在评委组中产生了较大的意见分歧。

  声音一:语文之道不能抛弃

  犝饨诳畏噶朔较蛐缘拇砦蟆N颐窃谑导新课标时不能全盘否定传统母语教育几十年总结出来的优秀经验。这节课违背了“语文之道”!语文之“道”是什么?语文之道就是阅读教学要遵循“从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的规律,这堂课把文本拦腰一刀,分二次呈现文本,这是肢解了文本,腰斩了文本,先从“部分”入手,没有给学生一个完整的文本,一个整体感知,这是不符合阅读教学的规律的。

  声音二: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犘驴伪曛赋觥耙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自然之道》这篇课文如果按照常规教法,让学生先整体感知,通读文本,学生就一目了然地知道了整个故事的变化和结局,就会很难提起阅读兴趣和探究欲望,他们的情感就会波澜不惊,对于“自然之道”的内涵理解也是泛泛而谈。就好像你已经知道了电视剧的大结局后,你对情节的曲折发展的关注就兴味寡然了。而陈老师能根据文本的特点,采用了“不完满阅读对话文本”,对教材进行了大胆地、创造性地重组,二次呈现教材,给学生带来的是巨大的“情感冲击波”和“视觉震憾力”。学生主动地去填补、完善、建构,激活原本凝固的文本,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自然之道”的内涵,并且这种道理的悟得是伴随着强烈的情感体验参与的,更显得刻骨铭心。一堂课好不好,发展是硬道理!

  牪⑶艺庋做并没有破坏文本的整体性,并没有违背“语文之道”,因为最后的教学还是回归整体,前后映照,只是文本呈现的时间、呈现的手段、呈现的方式有所了,哪能上纲上线到方向性的错误呢?

自然之道教案4

  【教材分析】

  《自然之道》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第一篇主体课文。课文讲述我们来到南太平洋加拉巴哥岛旅游,看到一只探头出穴的幼龟被嘲鸫咬啄时,不顾向导劝阻,要求把幼龟抱向大海。后来,成群的幼龟得到错误的信息,以为外面很安全,就鱼贯而出,结果成了食肉鸟的美餐。

  【设计理念】

  本组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就是要丰富学生的见识,使学生认识到要按照自然规律办事,同时培养学生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的能力。因此,在设计本课时,努力创设情境,让学生充分以主人翁的姿态去思考,从而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同时,以事情发展的顺序为线索,引导学生去品词、品句,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中还设计小表演、小采访等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目标】

  1、知识和能力:

  ⑴认识2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旅游、侦察、愚蠢、争先恐后、若无其事”等词语。

  ⑵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2、过程和方法:

  ⑴创设情境,入情入境;

  ⑵自读表演,理解内容;

  ⑶品词品句,积累感悟。

  3、情感和态度:

  ⑴丰富见闻,激发学生探究大自然对人类启示的兴趣。

  ⑵懂得做事要遵循自然规律。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从中受到做事要遵循自然规律的教育。

  【教学难点】

  理解向导的话,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谈话揭题,初解“道”

  1、同学们,大自然气象万千,美丽无比,充满生机,也充满神秘。在这美丽的阳春三月,老师想和你们一起去旅游,走进大自然,去探索大自然的奥秘,好吗?

  这节课我们就共同来学习一篇发生在大自然中的真实故事──9、自然之道(板书课题),齐读读题

  2、读了课题,你知道这里的“道”是什么意思?(规律)

  “自然之道”指的是什么意思?(大自然中的规律)

  3、那今天要学的这篇课文到底要告诉我们什么规律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去探究吧。

  [此处对“道”的理解仅仅是对文字本身的理解,适时的质疑,可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激起学习的兴趣。]

  二、自主学习,感悟“道”

  1、同学们,今天老师带你们去旅游的地方是南太平洋加拉巴哥岛!去南太平洋加拉巴哥岛旅游的飞机起飞了,请大家系好安全带。(课件出世界地图)

  趁这空隙,我想问问同学们:上飞机前,向导告诉你们,此趟旅行,我们的目的是什么?(实地观察一下南太平洋绿龟的幼龟是怎样离巢进入大海的)

  [第一自然段内容简洁明了,以观看课件的直观演示轻松巧妙带过。]

  2、你了解太平洋绿龟吗?

  (课件出示绿龟图)

  ⑴学生自由读第二自然段。

  ⑵指名交流。(学生有的交流的是书上讲的,有的是课外搜集的)

  过渡:你们真棒,能了解这么多绿龟的知识。

  [培养学生搜集资料的能力是语文教学的任务之一,学生从课外搜集的知识是对课本知识的补充,学生能得到老师的赞扬,在得意中丰富了见闻。]

  3、同学们,美丽的加拉巴哥岛到了!已近黄昏,我们抓紧时间上岛吧:

  (课件出示嘲鸫咬啄幼龟图后故作惊讶)咦,你们怎么了?一个个露出那么惊讶的表情!你们看见了什么?

  ⑴赶紧先自由读课文第3自然段。然后和同桌演演你看到的情景,如果你会表演了,老师也知道你就读懂课文了,但要注意演出嘲鸫和幼龟的动作。

  ⑵指名表演,教师相机引导学生突出幼龟“探出、欲出又止、踌躇不前”,嘲鸫“突然飞、啄、拉”等动作

  [教师创设了情境,让学生在情境读文本、活用文本。学生在课堂上通过动口、动手、动脑调动多种感官,积极思考,主动参与,感悟课文的内容,课文可理解产生质的飞跃。]

  4、看到眼前发生的这一幕,我们的态度和向导有什么不同?自由读课文4自然段,用横线划出我们和向导神情的词。

  ⑴学生交流。我们“紧张、焦急”,向导却“却若无其事”地答道:“叼就叼去吧,自然之道,就是这样的。”

  ⑵你读懂了“若无其事”吗?向导为什么这样说呢?(明白自然之道)你能若无其事读读这句话吗?指名读。

  ⑶向导的冷淡招来了我和同伴的指责,向导只好极不情愿地把幼龟抱向大海。

  ⑷同学们,看到这里,你有什么疑问吗?教师相机就学生的发言为以下的问题。

  ⑸教师相机采访“向导”扮演者:

  XX向导,我们这么紧张,你却若无其事,怎么会是这样的态度?

  XX向导,你既然知道不能这样做,为什么做自己不愿做的事?你为什么不给“我们”解释?(情况十分紧急、用实践来教育他们)

  ⑹齐读,读出向导的若无其事,我们的紧张。

  [阅读教学要引导学生进行形式多样的语言实践活动,这里的小采访让学生在轻松中思考,充分法发表自己的见解,正是给学生提供了语言运用、自主拓展的机会,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拓宽了学生的思维。]

  过渡:我们成功地解救了一只幼龟,是干了一件伟大的事吗?(不是)我们干的是一件什么事?

  5、“我们干了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课件出示这句话)谁读懂了“愚不可及”,我们到底干了一件什么蠢事?那么,后来到底发生了什么?

  ⑴自由读5~8自然段,思考以上问题。

  ⑵学生交流:(相机出示食肉鸟咬啄幼龟的课件)

  幼龟:“鱼贯而出、争先恐后、结队而出”。假如你就是这些小幼龟,你会怎么想?(侦察兵进了大海,我也可以安全进入大海了;到了波澜壮阔的大海,我要好好游个泳……)

  食肉鸟:“许多、吃得饱饱的、发出欢快的叫声”。假如你就是这些嘲鸫,它们又会想些什么?(真香,好久没吃到这些美味了……)

  [让学生以主人翁的角色去充分想像,放飞了学生的灵性,给他们插上了想象的翅膀,挖掘学生学习的潜能,训练口语表达能力。]

  ⑶看到一只只幼龟成为食肉鸟的美餐,我们知道自己错了,就努力和向导一起想挽救这些绿龟,尽管我们气喘吁吁来回奔跑,但悲剧还是发生了,十多只幼龟成了食肉鸟的美餐。

  ⑷我们失落地走在沙滩上,引读“向导一边走一边悲叹:“如果不是我们,这些个海龟根本就不会受到伤害。”(课件出示)向导为什么悲叹?(心里难过)你能读出向导悲叹的语气吗?指名读,齐读。

  [引导学生品词、品句,让“情”由心生,由品词、品句中感悟,让语文课永远姓“语”,深刻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三、总结拓展,升华“道”

  1、同学们,天黑了,我们要回宾馆休息了,多么难忘的一次旅游啊,此时的你受到了什么教训,得到了什么启示,你最想说什么?

  (大自然中的万事万物都有自己存在的道理,遵循这个生存的法则和规律,大自然就受到保护;违背这个生存的法则和规律,大自然就受到伤害。)相机板书。

  [在学生的感慨中,总结了全文,感悟了课文内涵,升华了对“道”的理解。]

  2、你接触过这样违背自然之道的事吗?你认为怎样才会不违背“自然之道”?(学生充分交流课外知识:如候鸟迁徙不能挽留;山涧小鱼难在鱼缸生存;老虎圈养便失去野性;温室难育参天大树……)

  [拓展交流,课内外知识的沟通,已悄悄拉开了本单元综合性学习的序幕,激发学生主动走入大自然、了解大自然、探究大自然规律的兴趣,也让短短的40分钟不是划上圆满的句号,而是走向生活,走向社会。]

  【板书设计】

  9、自然之道

  人

  遵循

  违背

  保护↘↙伤害

  海龟

  【教学评析】

  1、凸现学生主体。整节课,教师以参与者的姿态与学生一起旅游,感受紧张、震惊、与失落,洋溢着愉快、民主、平等的氛围,学生学得轻松、学得开心。

  2、创设情境氛围,让学生学有兴趣。教师创设如:“和学生一起去旅游、假如你就是幼龟……”等许多生动的情境,架起了和文本对话的桥梁,引领学生在入情入境中品味语言、发展语言,在这其中,教师还能做到以学定教,顺学而导,再加上富有感情、富有激励性的过渡语言,让学生产生情感的共鸣。

  3、充分引导学生与文本交流,突现个性化体验如:教师的相机采访;假如你就是幼龟、食肉鸟等。引导说出感受,打开思路,激活思维。

  4、注重了学生的朗读能力、表演能力、想象能力、说话能力,搜集信息能力的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得到了提高。

自然之道教案5

  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旅游、侦察、愚蠢、争先恐后、若无其事”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情感,丰富见闻。

  德育目标:

  受到做事要遵循自然规律的教育,激发探究大自然对人类启示的兴趣。

  教学重点:

  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从中受到启示。

  教学难点:

  理解向导的话,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方法:

  自由朗读,自主预习。通过本文的教学,学生能把握课文主要内容,并了解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的一般方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阅读“单元导读”,引入新课

  1、指名读“单元导读”,说说本单元专题是什么,有什么新的要求。

  2、今天,我们先来学习一个真实而令人难忘的故事,初步了解大自然给人类的启示。(板书课题)

  二、自由朗读,自主预习

  1、按常规或按要求自读自学:把课文读两三遍,读通读顺;认读生字,找出生词,查字词典理解生词,标自然段序号,想一想课文大意。

  2、出示小黑板,检查生字词认读与理解情况:指名读,想读哪些就读哪些,想说哪个词义就说哪个,有的词语可用形象表演的方式,如:“欲出又止、雨贯而出、气喘吁吁”等。

  小黑板

  旅游筑巢幼龟沙滩侦察企图

  情愿蠢事返回海鸥补救

  争先恐后欲出又止若无其事见死不救

  鱼贯而出愚不可及气喘吁吁响彻云霄

  3、指名或推荐学生逐段朗读全文,检查是否达到正确、流利朗读课文,重点指导难读的句子,并多读几遍。

  4、汇报: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疑问?

  师生共同确定学习目标与重点:了解课文大意,理解“自然之道”的含义并从中受到启发,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以演促读,感悟“蠢事”

  1、出示句子:“我们干了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

  这是一件什么“蠢事”呢?我们读懂了三、四、五自然段就明白了。请自由读第三、四、五自然段,等一会儿,我们来分角色表演这三个自然段叙述的情景。如果你会表演了,也就读懂了。

  2、演中促读,演中理解:

  a、请一个学生朗读第三自然段,请两个学生扮“幼龟”,带头饰上台表演,大家边听边看。表演后评价,教师引导学生抓住“欲出又止”“踌躇”评议“幼龟”的表演,并理解这两个词语的意思,比较书写“幼”和“幻”字;引导学生抓住“突然”“啄”“拉”评议的表演,范写“啄”字。

  b、先找出第四自然段中表示感情或表情的词语,如:“焦急”“若无其事”“冷淡”“极不情愿”“颓废”,自由读该段,要求读出各自的表情。再分角色朗读,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范读、模仿读、比赛读,初步读出感情。最后指名上台表演,教师采访“向导”扮演者:你说“叼就叼去吧,自然之道,就是这样的”,这是什么意思呢?引导学生初步理解这句话的意思。

  3、想象课文描写的场景,分小组再说一说。

  4、回答:我们干了一件什么样的“蠢事”?

  5、比较句子:下面两个句子有什么异同?

  我们干了一件蠢事。

  我们干了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

  通过比较,并联系课文明确:我们的确是弄巧成拙,好心办坏事,是“愚不可及”。然后范写“愚蠢”,学生在草稿本上写两遍。

  课堂小结,完成练习

  四、自主读课文,遍数自定,抄写生字新词。

自然之道教案6

  自然之道学习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旅游、侦察、愚蠢、争先恐后、若无其事”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情感,从中受到做事要遵循自然规律的教育。

  3.丰富见闻,激发探究大自然对人类启示的兴趣。

  第一课时

  一、阅读“单元导读”,引入新课:

  1.指名读“单元导读”,说说本单元专题是什么,有什么新的要求。

  2.今天,我们先来学习一个真实而令人难忘的故事,初步了解大自然给人类的启示。(板书课题)

  二、自由朗读,自主预习。

  1.按常规或按要求自读自学:把课文读两三遍,读通读顺;认读生字,找出生词,查字词典理解生词,标自然段序号,想一想课文大意。

  2.出示小黑板,检查生字词认读与理解情况:指名读,想读哪些就读哪些,想说哪个词义就说哪个,有的词语可用形象表演的方式,如:“欲出又止、雨贯而出、气喘吁吁”等。

  小黑板

  旅游

  筑巢

  幼龟

  沙滩

  侦察

  企图

  情愿

  蠢事

  返回

  海鸥

  补救

  争先恐后

  欲出又止

  若无其事

  见死不救

  鱼贯而出

  愚不可及

  气喘吁吁

  响彻云霄

  3.指名或推荐学生逐段朗读全文,检查是否达到正确、流利朗读课文,重点指导难读的句子,并多读几遍。

  4.汇报: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疑问?

  师生共同确定学习目标与重点:了解课文大意,理解“自然之道”的含义并从中受到启发,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以演促读,感悟“蠢事”。

  1.出示句子:“我们干了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

  这是一件什么“蠢事”呢?我们读懂了三、四、五自然段就明白了。请自由读第三、四、五自然段,等一会儿,我们来分角色表演这三个自然段叙述的情景。如果你会表演了,也就读懂了。

  2.演中促读,演中理解:

  a.请一个学生朗读第三自然段,请两个学生扮“幼龟”,带头饰上台表演,大家边听边看。表演后评价,教师引导学生抓住“欲出又止”“踌躇”评议“幼龟”的表演,并理解这两个词语的意思,比较书写“幼”和“幻”字;引导学生抓住“突然”“啄”“拉”评议的表演,范写“啄”字。

  b.先找出第四自然段中表示感情或表情的词语,如:“焦急”“若无其事”“冷淡”“极不情愿”“颓废”,自由读该段,要求读出各自的表情。再分角色朗读,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范读、模仿读、比赛读,初步读出感情。最后指名上台表演,教师采访“向导”扮演者:你说“叼就叼去吧,自然之道,就是这样的”,这是什么意思呢?引导学生初步理解这句话的意思。

  3.想象课文描写的场景,分小组再说一说。

  4.回答:我们干了一件什么样的“蠢事”?

  5.比较句子:下面两个句子有什么异同?

  我们干了一件蠢事。

  我们干了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

  通过比较,并联系课文明确:我们的确是弄巧成拙,好心办坏事,是“愚不可及”。然后范写“愚蠢”,学生在草稿本上写两遍。

  四、课堂小结,完成练习。

  自主读课文,遍数自定,抄写生字新词。

  第二课时

  一、导读课文,感悟“启示”

  1.观察课文插图,说说图意。

  2.课文第六、七自然段就描述了这幅图的情景,请大家再自由读一读。

  3.默读六、七自然段,展开想象:食肉鸟是怎样“饱餐一顿”的?请大家展开想象写几句话,描述一下,并写一点自己的感受。

  4.指名读自己写的片段,表达出自己的心情。

  5.比较句子,体会“悲叹”“根本”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a.向导一边走一边说:“如果不是我们,这些海龟就不会受到伤害。”

  b.向导一边走一边发出悲叹:“如果不是我们,这些海龟根本就不会受到伤害。”

  6.感悟启示:同学们,如果你们就是当时在场的作者和他的同伴,你们一定从这件事中受到了教训,得到了启示。那么,就把你受到的启示对大家说一说吧!

  在学生广泛发言后,请大家找到《黄河是怎样变化的》的“阅读提示”,画出其中一句话,并齐读:“如果不按照自然规律办事,往往会产生与我们的愿望相反的结果。”

  二、明确要求,启动“综合性学习”。

  1.读一读“综合性学习”安排,说一说活动方式与要求。

  2.分组商议:准备怎样开展这次活动。

  3.全班交流,教师针对实际情况提出活动要求和注意事项。

  4.课余时间学生分头行动,教师及时了解情况。

自然之道教案7

  【教材分析】

  《自然之道》是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三组中的一篇课文。课文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讲述了一个发人深省的故事:一群旅游者出于同情心,从食肉鸟口中救下一只幼龟,却使龟巢里的幼龟得到错误信息倾巢而出,导致成百上千的幼龟受到伤害。揭示了自然之道不可违的自然规律。

  【学情分析】

  学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喜欢探究大自然的奥秘,对自然现象有着关注的热情。所以对于这篇课文,学生是有学习欲望的。但是,学生的关注可能仅仅停留在表面。学习本课,除了引导学生热爱大自然,更重要的是启发学生学会理性地思考,进而引导学生保护大自然,探究自然的规律,并学会善于从自然之中获得有益的启迪,有效利用大自然为人类造福。因此,要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在读中感悟,在进行语言训练和语文能力培养的同时,加强与科学学科的联系,注重学科整合,搜集有关资料进行交流,引导学生到大自然中寻找、发现、培养学生了解大自然、探究大自然的浓厚兴趣。

  【设计理念】

  以疑促读,以读促思,读中感悟,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与文中进行心灵对话,领悟课文所蕴含的道理,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教学重、难点】

  理解向导的话,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回忆上节课内容,用先再然后说说本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大家自由读全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顺句子。对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可以多读几遍,不懂的问题,请在书上做好记号。

  2、指名分节朗读,注意正音。重点朗读难读的句子。

  三、演中促读,演中理解

  1、小组合作学习1~4自然段。

  ⑴ 读明白了什么请说说?

  ⑵ 提出不明白的问题讨论交流。

  ⑶ 当那只出来侦察的幼龟即将被嘲鸫啄食时,对此我们与向导的态度有什么不同?找出文中有关词句,完成下表。(见大屏幕)

  神态语言我们 向导

  2、向导和我们为什么有完全不同的态度呢?

  3、最终向导在什么情况下救那只幼龟?

  4、表演读3、4自然段,着重全体向导看似冷淡的外表下所隐藏的对自然之道的真知灼见。

  5、感悟启示:

  如果你们就是当时在场的作者和他的同伴,你们一定从这件事中受到了教育,得到了启示。请把你的收获告诉给大家。

  这是一篇反映人与自然的关系的课文。自然万物,有着它自己的生存方式和规律。在自然面前,我们人类该做些什么呢?课文通过具体事例告诉我们:如果不按照自然规律办事,往往会产生与我们的愿望相反的结果。这就是自然之道。

  请大家再次用心读课文,细细体味吧。

  四、拓展延伸

  生活中你有没有遇见过或听说过不按自然规律办事而最终受到自然的惩罚的事例?

  例举一、两件,在班上说一说,议一议。

  【板书设计】

  9、自然之道

  我们救一只幼龟 误导众幼龟 →众幼龟被海鸟啄食

  (违反自然之道──→事与愿违)

自然之道教案8

  学习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旅游、侦察、愚蠢、争先恐后、若无其事”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从中受到做事要遵循自然规律的教育。

  3.丰富见闻,激发探究大自然对人类启示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阅读“单元导读”,

  1.自由读“单元导读”

  2.说说本单元专题是什么,有什么新的要求。

  3.今同学们,大自然气象万千,美丽无比;充满生机,也充满了神秘,今天,我们先来学习一个真实而又令人难忘的故事,初步了解大自然给人类的启示。

  (板书课题)

  4.对于这个课题,你有什么话要讲?(可以是理解或者质疑)

  二、初读课文

  1.按常规要求自读自学:并想一想课文大意。

  2.检查生字词

  旅游 筑巢 幼龟 沙滩 侦察 企图

  情愿 蠢事 返回 海鸥 补救

  争先恐后 欲出又止 若无其事 见死不救

  鱼贯而出 愚不可及 气喘吁吁 响彻云霄

  3.哪些词义你已经读懂了,交流

  4.通过读课文,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疑问?

  (在交流中了解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情)

  三、入情入境,感悟“蠢事”

  1.出示句子“我们干了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

  2.是一件什么“蠢事”呢?我们读了三、四、五自然段就明白了。

  3.自由读三、四、五自然段,

  交流一:“叼就叼去吧,自然之道,就是这样的。

  (1)指名读,读中理解“若无其事”的意思,并读出若无其事的语气。

  (2)向导是在什么情况下说这句话的?引导学生用课文内容回答后,再做深入探究。

  交流二:“突然,一只幼龟把头探出巢穴,却欲出又止……”

  (1)朗读指导并体会:幼龟当时的神态、眼神体会出来。

  (2)为什么说“似乎在侦察”?

  (3)当时出现了什么情况?(“突然”“啄”“拉”读出情况十分紧急)

  (4)分角色读课文,读后评议 引导学生抓住“欲言又止”、“踌躇”评议“幼龟”,抓住“突然”、“啄”、“拉”评议“嘲鸫”的

  (5)再来理解“叼去就叼去吧,自然之道,就是这样的”,

  交流三:“我们干了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理解“愚不可及”)

  (1)我们愚在哪儿?那么,后来到底发生了什么?

  (2)交流:

  幼龟:“鱼贯而出”“争先恐后”“结队而出”(要经过一大段沙滩,无遮无拦),它们可能会想什么?(小练笔)

  食肉鸟:“许多”“吃得饱饱的”“发出欢快的叫声”。(可结合先前的“颓丧”体会)它们又会想些什么?(小练笔)

  (3)读课文最后一句话,体会向导“悲叹”的这句话表达的意思。此时你又会想些什么?请写下来。(小练笔)

  三、拓展,内化“道”

  1.谈对“自然之道”的理解和感悟。(大自然中的万事万物都有自己存在的道理,这个生存的法则和规律是不能违背的)

  2.违背“自然之道”的后果。(自作聪明,只能好心办坏事,聪明反被聪明误)

  3.怎样才会不违背“自然之道”。(结合课文,联系生活和开课导语谈谈:谈候鸟迁徙不能挽留,谈山涧小鱼难在鱼缸生存,谈老虎圈养便失去野性,谈温室难育参天大树,以及尊重大自然,不要人为地破坏大自然等等。从而使学生懂得只有遵循“自然之道”,才能使人类与自然共存的道理。同时激发学生主动走入大自然、了解大自然、探究大自然规律的兴趣)

  四、走出文本,开展实践活动

  1.导读课后“综合性学习”提示,明确活动目的及要求。

  2.自由组合,分小组讨论确定活动内容及拿出活动安排,全班交流。(要求选定组长,搞好分工,排好时间,并作好相关记载──可以以日记、活动报告、行动纪实等形式反映)

  3.学生分组行动,要求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也可结合后续的学习内容进行)

自然之道教案9

  1、解题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有个成语故事叫拔苗助长,谁来说说?你怎么评价故事中的人。“十分愚蠢,它违反了生物的生长规律,也是自然界的规律。 规律也叫做道(板书:道) 自然的规律也就是自然之道(板书:自然之)

  2、解词:

  师:下面请大家读课文,读准字音,想一想生词的意思,了解文章主要内容。(师说:不动笔墨不读书,可以读读划划)

  (出示):欲出又止踌躇不前……

  师:要读准字音,,读的还不够。要想读词读出神采,想画面是好方法(1个)

  师:我们一起来看,你发现了什么?第一组写谁?:1幼龟2肉食鸟3我和同伴 4向导

  师:从上面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写在下面的括号中。(请看黑板,出示一段话)

  像这样好心办坏事,十分愚蠢,愚蠢到什么程度呢?文中的一个词来形容(愚不可及)师板书。注意:“愚”字的一竖贯穿下来。这个词在文中哪句话中?请你读出来。“我们很快明白:我们干了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

  3、读文章

  师:就这句话你能提出哪些问题?(什么蠢事?)(怎么做的?结果怎样?)师:恩,你说得真好,我们做了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那就是:救了一只幼龟,却害了整群幼龟。(板书:救 )

  师:同学们,我们在把幼龟抱回大海时,还认为自己做了一件好事。就让我们先回到做好事的一幕。

  师描述:当我们看到一只嘲鸫突然飞来,他用尖嘴啄幼龟的头时。(带入情景)我是多么的焦急:惊心动魄:残酷:伤感:紧张:难受

  师:好,把这种感受送回到文本中去,读一读这段话。

  师:读得非常地流利,但还没有感受到紧张的那一刻。 听老师读 “你得想想办法啊”。(再读)

  师:我们如此焦急,向导又是什么反应呢?(师读)“向导却若无其事地答道:叼就叼去吧,自然之道,就是这样的。向导极不情愿地抱起那只小龟,朝大海走去。”

  师:若无其事是什么意思?(师解释)。好,就用这种若无其事的语气读一下。

  师:在我们一再要求下,向导既不情愿的把被啄的小海龟抱向的大海的时候,惨剧发生了(板书:害)。这时我们又有怎样的表现呢?

  师引读:“天哪!……看我们做了些什么” 接读课文 “数十只…… ”

  “天哪!……看我们做了些什么” 接读 “不一会……”

  师:我们已经认识到自己的愚不可及了,向导呢,何尝不自责呢?向导又说了什么?(师引读:向导一边走一边发出悲叹:“如果不是我们,这些海龟根本就不会受到伤害”。)

  (师总结:我们通过不同的朗读,如抓住重点词语,如变换语调等,读出了我们的心情,读出了我们的感受,读文章就应该这样 )

  拓展写:我们悲痛,我们惋惜,我们自责,为了让惨剧不再发生,让再来的人不做这种愚不可及的事情,我们决定在沙滩上立一个牌子,在上面写上一两句话,请同学们拿起笔来,帮他们写一下。

  学生:(尊重之道,别让好心办坏事 )

  学生:(动物有动物的天空,人类有人类的舞台,我们不要去打扰他们)

  师:本文选作课文时有改动。而原文中的结尾是这样的:大家垂头丧气地沿着沙滩缓缓而行。这帮过于富有人情味的人此时变得沉默了,这肃静包含着一种沉思。

  师:你觉得哪一个结尾更好?说出你的理由。

  师总结:不管那一种结尾,都告诉我们要遵循自然之道,(师指板书:“救”与“害”只是一道之隔,却改变了它们的命运,这正是

  黄昏科考队员催,

  好心却害绿幼龟。

  愚不可及办蠢事,

  自然之道不可违。

自然之道教案10

  教学目标:

  1.在语境中掌握“鱼贯而出、愚不可及、欲出又止、若无其事”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积累表示危急和数量多的词语。

  3.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情感,从中受到做事要遵循自然规律的教育。

  教学重难点:

  理解向导的话,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创新点:

  以读为线,发展学生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丰富语言积累。

  教学过程:

  一、听写导入,引发阅读期待。

  师:同学们,听老师的提示我们来默写几个四字词语,请一个同学上黑板默写。

  (1)像游鱼那样一个接一个地出去。(鱼贯而出)

  (2)我们的做法十分愚蠢,好心反而办坏事。(愚不可及)

  (3)形容呼吸急促的样子。(气喘吁吁)

  (4)吃得特别饱。(饱餐一顿)

  (生订正写错的字)

  二、选择默写的词语来说说主要内容(划线部分根据课文内容自由组织语言)。

  我和同伴及一个向导结队来到一个小岛旅游,观察 。当我们看到 ,不顾向导劝阻,( )地要向导把幼龟抱向大海。成群的幼龟以为 ,就从巢中( )。结果让食肉鸟( )。我们( )拯救了一些幼龟,但还是无济于事,真是令人后悔不已。

  三、抓向导的话,初次感悟“道”

  (1)《自然之道》讲述的就是这样一则真实的故事,请大家快速地浏览课文,找出带“自然之道”的那句话。

  向导却若无其事地说:“叼就叼去吧,自然之道,就是这样的。”

  齐读——你刚才是带着怎样的语气在读向导的话?(理解“若无其事”)再读

  (2)过渡:那沙滩上真的是没有事吗?找找向导说这句话前发生了什么事。

  指读第一只幼龟遇险的文字:

  突然,一只幼龟把头探出巢穴,却欲出又止,似乎在侦探外面是否安全。正当幼龟踌躇不前时,一只嘲鸫突然飞来,它用尖嘴啄幼龟的头,企图把它拉到沙滩上。

  “欲出又止”是个新词,它的出是为了什么?那么止呢?想出来又不敢出来,这就是“欲出又止”。这段话中有一个词语的意思跟它接近(踌躇不前)

  你们说小绿龟的欲出又止,小绿龟的踌躇不前,它这么担心有没有必要啊?(理解嘲鸫的凶狠)这个场面真令人紧张、揪心啊,带着这样的感受一起来读!(随机补充表示情况危急的词语:危在旦夕、为生死攸关、命悬一线等)

  (3)面对这样揪心的一幕,我和同伴又有什么样的反应呢?指导读出我们的焦急来。

  (4)我们的万分紧张、焦急与向导的漠然和若无其事对比,探讨缘由。(初次理解“自然之道”)

  四)抓事情的结果,再次感悟“道”

  1.引:也许是时间的紧迫,他不救,其他人也会救,也许是因为没有时间解释,向导极不情愿地把海龟抱向了大海,使得成群的幼龟都离巢而出。

  指名读文章5-6节,作者用了很多词描写离巢幼龟之多,请你边听边画出这些词语。

  2.汇报。(鱼贯而出、成群、争先恐后、结伴而出、成百上千、结队而出)说明幼龟受害的也多。这么幼龟鱼贯而出,他们当时可能在想些什么呢?

  3.本来海龟可以顺利地实现入海计划,可是由于我们的`干涉,这一巢的幼龟就完全改变了命运。接下来我们看到了令人震惊场面。请大家对照插图,展开想象说一说。

  我仿佛看到了———————————————————————————————。

  4.这时的我们才认识到“我们干了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理解“愚不可及”

  你认为作者在说这句话时带着一种什么样的心情?(后悔、自责、痛惜、愧疚等)带着这种心情指读7、8两节。

  5.介绍作者及原文

  本文入选课本后,结尾一句话省略了。出示课文的结尾句:

  人是万物之灵,然而,当人自作聪明时,一切都可能走向反面。

  五、拓展延伸,内化“道”

  我们对自然之道不解和违背亲手导致了一些幼龟被害的惨剧。其实这样的故事我们曾经学习过,记得吗?(如《拔苗助长》、《一个小村庄的故事》说的都是同一道理。)自然万物,有着它自己的生存方式和规律,在大自然面前,我们人类要想不犯错误,首先就要了解自然之道,遵循自然之道。

  本课设计意图及反思:

  由于这篇课文在上周完成了第一教时的教学,经过一个双休日之后再来上第二教时,所以课始先复习回顾了重点词和主要内容,以利于新课的推进。之后,紧扣课题“自然之道”展开教学,并随机在语境中理解词语“欲出又止、踌躇不前、若无其事”。为丰富学生的词汇储存,我结合教学内容补充了表示情况危急和数量多的词语,并批注在句子旁,有利于学生语言积累。在这堂课的教学进程中,曾多次让学生走进文本,如在学到幼龟鱼贯而出时,让学生思考:“这么多绿龟争抢着爬向大海,他们心里是怎样想的?”让他们与文本融为一体。另外,让学生对照插图,借助“文本”的“留白”,展开想象,补充令人震惊的场面。通过超文本的阅读为学生的想象提供广阔的空间,使得群鸟叼食龟群的画面在学生的想象中更具震撼力。不过,这个环节如能让学生动笔写一写的话,则更能静下心来加深对文本的认识,更让人感受到违背自然规律带来的恶果是无法弥补的。

自然之道教案11

  学习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旅游、侦察、愚蠢、争先恐后、若无其事”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情感,从中受到做事要遵循自然规律的教育。

  3.丰富见闻,激发探究大自然对人类启示的兴趣。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阅读“单元导读”,引入新课

  1.指名读“单元导读”,说说本单元专题是什么,有什么新的要求。

  2.今天,我们先来学习一个真实而令人难忘的故事,初步了解大自然给人类的启示。(板书课题)

  预习探究合作交流

  1.按常规或按要求自读自学:把课文读两三遍,读通读顺;认读生字,找出生词,查字词典理解生词,标自然段序号,想一想课文大意。

  2.出示小黑板,检查生字词认读与理解情况:指名读,想读哪些就读哪些,想说哪个词义就说哪个,有的词语可用形象表演的方式,如:“欲出又止、雨贯而出、气喘吁吁”等。

  小黑板

  旅游、筑巢、幼龟、沙滩、侦察、企图

  情愿、蠢事、返回、海鸥、补救

  争先恐后欲出又止若无其事见死不救

  鱼贯而出愚不可及气喘吁吁响彻云霄

  3.指名或推荐学生逐段朗读全文,检查是否达到正确、流利朗读课文,重点指导难读的句子,并多读几遍。

  4.汇报: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疑问?

  师生共同确定学习目标与重点:了解课文大意,理解“自然之道”的含义并从中受到启发,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品读体验

  1.出示句子:“我们干了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

  这是一件什么“蠢事”呢?我们读懂了三、四、五自然段就明白了。请自由读第三、四、五自然段,等一会儿,我们来分角色表演这三个自然段叙述的情景。如果你会表演了,也就读懂了。

  2.演中促读,演中理解:

  a.请一个学生朗读第三自然段,请两个学生扮“幼龟”,带头饰上台表演,大家边听边看。表演后评价,教师引导学生抓住“欲出又止”“踌躇”评议“幼龟”的表演,并理解这两个词语的意思,比较书写“幼”和“幻”字;引导学生抓住“突然”“啄”“拉”评议的表演,范写“啄”字。

  b.先找出第四自然段中表示感情或表情的词语,如:“焦急”“若无其事”“冷淡”“极不情愿”“颓废”,自由读该段,要求读出各自的表情。再分角色朗读,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范读、模仿读、比赛读,初步读出感情。最后指名上台表演,教师采访“向导”扮演者:你说“叼就叼去吧,自然之道,就是这样的”,这是什么意思呢?引导学生初步理解这句话的意思。

  3.想象课文描写的场景,分小组再说一说。

  4.回答:我们干了一件什么样的“蠢事”?

  5.比较句子:下面两个句子有什么异同?

  我们干了一件蠢事。

  我们干了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

  通过比较,并联系课文明确:我们的确是弄巧成拙,好心办坏事,是“愚不可及”。然后范写“愚蠢”,学生在草稿本上写两遍。

  课堂小结,完成练习

  自主读课文,遍数自定,抄写生字新词。

  第二课时

  导读课文,感悟“启示”

  1.观察课文插图,说说图意。

  2.课文第六、七自然段就描述了这幅图的情景,请大家再自由读一读。

  3.默读六、七自然段,展开想象:食肉鸟是怎样“饱餐一顿”的?请大家展开想象写几句话,描述一下,并写一点自己的感受。

  4.指名读自己写的片段,表达出自己的心情。

  5.比较句子,体会“悲叹”“根本”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a.向导一边走一边说:“如果不是我们,这些海龟就不会受到伤害。”

  b.向导一边走一边发出悲叹:“如果不是我们,这些海龟根本就不会受到伤害。”

  巩固延伸

  6.感悟启示:同学们,如果你们就是当时在场的作者和他的同伴,你们一定从这件事中受到了教训,得到了启示。那么,就把你受到的启示对大家说一说吧!

  板书设计

  9自然之道

  好心办坏事

  教学反思

  《自然之道》这篇课文以作者一行人在海岛上所闻、所见、所做、所想为线索,描写了小海龟群离巢入海被食肉鸟啄食的惊心动魄的冲突场景。揭示了大自然万物都有生存之道,躲避灾难之本能的秘密。我在课前进行教学设计时,力求主线明确,目标定位准确,按照从整体一部分一整体的结构进行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我力图让学生通过自主读文、感情朗读、对比体验等过程,理解文章内容。在课堂上,我给学生搭建了一个充分发表见解的平台,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去思考问题。

  不足之处:总是讲过之后,才想起要板书,和教学内容严重脱节,这也暴露了自己在这一方面的不足。可能平时的教学中自己懒散惯了,以至连板书也跟不上了。另外,板书的字迹潦草,也暴露了自己书写粉笔字这一基本功的功底,真有点丢丑的感觉,以后要在这方面加强练习。

自然之道教案12

  教材分析: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以“大自然的启示”为专题,而《自然之道》是本单元的第一篇主体课文。课文讲述了作者一行人到加拉巴哥岛旅游,看到一只幼龟把头探出巢穴,被嘲鸫啄咬时,不顾向导劝阻,让其把幼龟抱向大海。后来,成群的幼龟得到外面安全的错误信息鱼贯而出,结果成了食肉鸟的美餐,令作者非常后悔。文章通过以上事例告诉我们了解和尊重自然规律的重要性,知道如果违背自然规律,往往事与愿违,好心反而容易干坏事。也告诉我们要敬畏自然,感受自然的神奇,与自然和谐相处。

  学习本课,要以学定教,顺学而导,以疑促读,读中感悟,在探究、体验中受到启迪。学情分析:

  学生在理解课文上有一定的难度,自然之道学生说说很容易但真正让学生明白是怎么回事更多的应该是浅显易懂的语言和让学生课下多读课外书。不过这是语文课不是自然常识课,要做的是抓住重点字词句诵读体会作者的情感这才是最重要的。

  教学目标:

  1.学生认识本课7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会写课文中的词语,指导不易写好的字“啄”通过教学这个字来告诉学生汉字中有许多字容易忽视一些藏着的笔画。 2.通过抓住文中的人物和动物的方法来训练学生概括主要内容的能力。

  3.引导学生抓住文中的重点段落来落实有感情朗读课文的目标,通过突出一些关键词句来准确的把握故事中人物的思想活动。

  4.学会理解词语、运用词语的方法,体会词语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能运用质疑探究、前后联系和情感体验等多种方法理解内容。

  5.学习本课,能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从中受到做事要了解和遵循自然规律的教育;了解大自然的神奇,产生探究大自然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1.如何用简练的语言通过抓文中主要人物与动物之间的关系来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从中受到做事要遵循自然规律的教育。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及相关材料。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读题质疑

  引入:孩子们,大自然气象万千,充满生机,也充满了神秘,今天我们就将走进大自然,去了解大自然,一起学习第八课,齐读课题

  二、深入研读,体会文意

  (一)学习课文第3自然段

  我们来到加拉巴哥岛,首先看到了什么?请一位同学读一下课文的第三自然段。我们看到了什么?预设:

  1、学生如果说看到了一只小幼龟向外爬……

  出示句子比较“探”字用词的准确,换成别的字不能表现小幼龟那种机警、谨慎、小心。

  文中还有那些词也说明这只小幼龟是来探路的,引导学生找出“欲出又止、侦查、踌躇不前”

  2、学生如果说看到了一只嘲鸫在啄一只幼龟,那么就引导学生“为什么这么危险,小幼龟还出来啊,”再次引到小幼龟的身份,再分析“探”字的作用。

  (二)学习课文第四自然段,

  食肉鸟在啄一只幼龟的时候,我们都急死了,向导却若无其事……抓住游客和向导截然不同的态度来引导学生读好课文,同时解决

  1、向导为什么这样说呢?

  学生可能回答:因为向导知道这样做的后果……

  2、出示:“向导极不情愿地抱起那只小龟,朝大海走去。那只嘲鸫眼见到手中的美食丢掉,只好颓丧的飞走了。”

  课后题:体会极不情愿和颓丧的好处。

  处理:通过句子对比让学生明白如果极不情愿表现了向导当时不愿这样做的心情。第二句是一个拟人句,让学生明白用上颓丧一词更加表现了食肉鸟没有吃到小乌龟的那种不高兴的心情。

  嘲鸫的颓丧似乎更加印证了我们救下这只小幼龟是多么的正确啊!

  (三)导入第五、六自然段

  同学们,在加拉巴哥岛的海滩,我们的侦察兵没回来,说明外面是安全的,所以你看课文中是如何描述这一场景的,请同学们自读第五、六自然段,

  1、找出文中描写小幼龟多的词语,这也照应了第三自然段开头提到的我们发现的是一个“大”龟巢。

  2、指导学生读好这一段

  3、教师采访:假如你就是其中的一只,你会想什么呢?

  4、可是这些小幼龟的美好愿望瞬间就破灭了

  5、师:是啊,数十只小幼龟已经成了食肉鸟的口中之食,多么惨烈的一幕啊。这些小幼龟被食肉鸟们吃掉时,又是怎样的场景呢?请大家结合课本上的插图,想象当时情景。

  师总结:我们做了一件多么愚不可及的蠢事啊。出示句子,体会愚不可及的用法。出示句子:我和同伴们低着头,在沙滩上慢慢地走。向导一边走一边发出悲叹:“如果不是我们,这些海龟就不会受到那样的伤害。”

  从这两句话,你体会到了什么?(伤心)

  师:加上“悲叹”好在哪里?(能体现出向导极度悲伤难过的心理。)

  三、总结提升

  师:是啊,同学们,幼龟入海有原本他们自己的办法,可是现在,看着沙滩上血迹斑斑的幼龟的残体,回想我们当时的做法,如果你就是游客,你想说些什么呢?

  师:如果你是向导,此时,你又有什么想说呢?

  师:是的,应该坚持自己的想法啊!同学们,正如你们所说的,、大自然原本是那样的神奇,每种动物啊,都有他们自己的生存规律,这就是自然之道!

  大家刚才提到了,我们应该遵循规律(板书:遵循),了解规律,尊重这些规律,才不会好心办了坏事,这也是自然之道所要告诉我们的。

  师:同学们,大自然中还有什么现象是体现自然之道的呢?。我们可以多读读课文,多看看课外书,从书中继续探索大自然的奥秘!

  四、拓展阅读

  五、小练笔:

  请你留心观察一下,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违背自然规律的行为,试着把它们详细具体的写出来。

自然之道教案13

  学习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旅游、侦察、愚蠢、争先恐后、若无其事”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情感,从中受到做事要遵循自然规律的教育。

  3。丰富见闻,激发探究大自然对人类启示的兴趣。

  第一课时

  阅读“单元导读”,引入新课

  1。指名读“单元导读”,说说本单元专题是什么,有什么新的要求。

  2。今天,我们先来学习一个真实而令人难忘的故事,初步了解大自然给人类的启示。(板书课题)

  自由朗读,自主预习

  1。按常规或按要求自读自学:把课文读两三遍,读通读顺;认读生字,找出生词,查字词典理解生词,标自然段序号,想一想课文大意。

  2。出示小黑板,检查生字词认读与理解情况:指名读,想读哪些就读哪些,想说哪个词义就说哪个,有的词语可用形象表演的方式,如:“欲出又止、雨贯而出、气喘吁吁”等。

  小黑板

  旅游 筑巢 幼龟 沙滩 侦察 企图

  情愿 蠢事 返回 海鸥 补救

  争先恐后 欲出又止 若无其事 见死不救

  鱼贯而出 愚不可及 气喘吁吁 响彻云霄

  3。指名或推荐学生逐段朗读全文,检查是否达到正确、流利朗读课文,重点指导难读的句子,并多读几遍。

  4。汇报: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疑问?

  师生共同确定学习目标与重点:了解课文大意,理解“自然之道”的含义并从中受到启发,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以演促读,感悟“蠢事”

  1。出示句子:“我们干了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

  这是一件什么“蠢事”呢?我们读懂了三、四、五自然段就明白了。请自由读第三、四、五自然段,等一会儿,我们来分角色表演这三个自然段叙述的情景。如果你会表演了,也就读懂了。

  2。演中促读,演中理解:

  a。请一个学生朗读第三自然段,请两个学生扮“幼龟”,带头饰上台表演,大家边听边看。表演后评价,教师引导学生抓住“欲出又止”“踌躇”评议“幼龟”的表演,并理解这两个词语的意思,比较书写“幼”和“幻”字;引导学生抓住“突然”“啄”“拉”评议的表演,范写“啄”字。

  b。先找出第四自然段中表示感情或表情的词语,如:“焦急”“若无其事”“冷淡”“极不情愿”“颓废”,自由读该段,要求读出各自的表情。再分角色朗读,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范读、模仿读、比赛读,初步读出感情。最后指名上台表演,教师采访“向导”扮演者:你说“叼就叼去吧,自然之道,就是这样的”,这是什么意思呢?引导学生初步理解这句话的意思。

  3。想象课文描写的场景,分小组再说一说。

  4。回答:我们干了一件什么样的“蠢事”?

  5。比较句子:下面两个句子有什么异同?

  我们干了一件蠢事。

  我们干了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

  通过比较,并联系课文明确:我们的确是弄巧成拙,好心办坏事,是“愚不可及”。然后范写“愚蠢”,学生在草稿本上写两遍。

  课堂小结,完成练习

  自主读课文,遍数自定,抄写生字新词。

  第二课时

  导读课文,感悟“启示”

  1。观察课文插图,说说图意。

  2。课文第六、七自然段就描述了这幅图的情景,请大家再自由读一读。

  3。默读六、七自然段,展开想象:食肉鸟是怎样“饱餐一顿”的?请大家展开想象写几句话,描述一下,并写一点自己的感受。

  4。指名读自己写的片段,表达出自己的心情。

  5。比较句子,体会“悲叹”“根本”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a。向导一边走一边说:“如果不是我们,这些海龟就不会受到伤害。”

  b。向导一边走一边发出悲叹:“如果不是我们,这些海龟根本就不会受到伤害。”

  6。感悟启示:同学们,如果你们就是当时在场的作者和他的同伴,你们一定从这件事中受到了教训,得到了启示。那么,就把你受到的启示对大家说一说吧!

  在学生广泛发言后,请大家找到《黄河是怎样变化的》的“阅读提示”,画出其中一句话,并齐读:“如果不按照自然规律办事,往往会产生与我们的愿望相反的结果。”

  明确要求,启动“综合性学习”

  1。读一读“综合性学习”安排,说一说活动方式与要求。

  2。分组商议:准备怎样开展这次活动。

  3。全班交流,教师针对实际情况提出活动要求和注意事项。

  4。课余时间学生分头行动,教师及时了解情况。

自然之道教案14

  【教材分析】

  1.教材地位及作用

  《自然之道》是人教版小语教材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中的一篇文章。课文按事情发展的顺序,讲述了一个发人深省的故事。作者和同伴及一个生物学家向导,结队来到加拉巴哥岛旅游,观察幼龟是怎样离巢进入大海的。他们看到一只探头出穴的幼龟被嘲鸫咬啄时,要向导把幼龟抱向大海。接着,成群的幼龟得到错误的信息,以为外面很安全,就从巢中鱼贯而出,结果许多幼龟成为食肉鸟口中之食。虽然“我们”拯救了一些幼龟,但仍然感到十分震惊和悔恨。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如果不按自然规律办事,往往会产生与我们的愿望相反的结果。

  2.学习目标

  (1)认识文中的生字,理解“愚不可及、气喘吁吁、响彻云霄、欲出又止、争先恐后、若无其事、响彻云霄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从中受到做事要遵循自然规律的教育。

  (3)丰富学生的见闻,激发学生探究自然规律的兴趣。

  3.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从中受到启示;

  难点:理解向导的话,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学情分析】

  学生处于四年级的下半学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而自然科学方面的课文又历来是学生很感兴趣的,所以,这篇课文所讲述的故事学生定会喜欢。教师要抓住学生的兴奋点,把学生带入故事的情境中,使学生兴趣盎然地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但对于向导含义深刻的话、对“自然之道”这一词语的理解以及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体会起来还是具有一定的难度的。教师要从实际出发,抓住文中的重点词句,引导学生通过体会人物情感变化来理解文章所要表达的情感。

  【教学策略】

  教学中立足学生,立足文本,立足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和语文素养的提高。教学时,从标题的质疑,从文中的重点句生发出去,引导学生走进文本,与文本对话;通过师生的有效互动、生与生之间的合作探究,寻求问题的答案,感悟文章的精髓;通过潜心会文的读书,好词佳句的品析,恰倒好处的读写结合,达到丰富学生见识,陶冶学生情感,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目的。

  【教学过程】

  课前读导读部分,了解我们第三组应该杰出的内容。

  指学生用一句话来说说我们第三组要学习的内容是什么?

  老师总结:

  第三组课文将进一步带领我们走进大自然,关注大自然、了解大自然,并从中受到有益的启示。下面我们先来观察一组图片。

  放映图片。

  老师介绍:

  这是雷达,是科学家根据蝙蝠探路的方式设计出来的,电子蛙眼防水摄像机可以在水下摄像,潜水艇是从鲸鱼的身上得到启示发明出来的,飞机是根据鸟类飞行的原理设计的,后来又从蜻蜓等动物身上得到启示,进行了改进。

  大自然是美丽而神奇的,下面就让我们来欣赏几处自然风光。

  看完了图片,你最想说的一句话是什么?

  今天,我们先来学习第三组的第一课《自然之道》。板书课题。

  指名读一读课题,齐声读课题。

  读了题目,你有什么问题吗?引导学生质疑。

  一、直接引入,质疑激趣

  师: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个真实而令人难忘的故事,初步了解大自然带给人类的启示。

  (简单的导入,开篇的质疑,既能节省教学时间,又能达到激发学习兴趣的目的。)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争取把课文读通顺,遇到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注意这些词语的发音。

  2.出示词语,检查认读与理解情况。

  出示:企图情愿蠢事补救侦察争先恐后欲出又止

  若无其事鱼贯而出愚不可及气喘吁吁响彻云霄见死不救

  3、用简洁的语言说一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出示课文主要内容的格式:

  指名说,然后总结:“我”和同伴到南太平洋旅游,因救一只幼龟,而伤害了许多幼龟。

  (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读书,才能更好地进行阅读理解;而解释词语更是不容忽视的问题——有很多教师对课文中的词语置之不理,这是导致学生理解能力差、词语积累少的一个主要原因。)

  三、深入研读,体会文意

  激发兴趣:

  我们来到南太平洋加拉巴格岛,就是为了观察幼龟怎样入海,怎么会伤害那么多幼龟呢?

  (一)、学习课文3—5自然段

  1.默读课文3段,把描写幼龟的句子画出来,读一读,体会一下幼龟为什么要这样做,并且想一想:哪个词语用得好,为什么?

  2、学生读有关的句子。

  3、出示句子:

  突然,一只幼龟把头探出巢穴,却欲出又止,似乎在侦查外面是否安全。

  学生齐声读句子。

  指一位学生到前面来学着幼龟做做这个动作。

  老师和那个学生谈话:

  你为什么要这么做?你的心里在想什么?

  假如你遇见食肉鸟会怎样做?外面没有食肉鸟你会怎样做?你真是个称职的小侦察兵,同伴们非常相信你。

  同学们,根据小幼龟的表演和课文中的描写,你觉着那一个词语用得更好,好在哪里?

  师:可就在幼龟踌躇不前,拿不定主意的时候,一只嘲鸫突然飞来,它用尖嘴啄幼龟的头,企图把他拉到沙滩上去。看到这种情景,我们和向导的表现有什么不同呢?

  读第四自然段,思考我们和向导的态度有什么不一样?画一画有关的句子,想一想为什么?

  指名说我们态度是:板书:紧张、焦急

  请读一读有关的句子。再指导读,怎么才能读出紧张焦急的感情?

  向导的态度是怎样的?板书:若无其事、极不情愿

  请读一读有关的句子。

  出示句子:向导若无其事地说:“叼就叼去吧,自然之道,就是这样的。”

  板书我们紧张焦急

  向导若无其事极不情愿

  指导朗读:(2)若无其事是什么样?该怎样读?

  4.教师采访学生:你就是向导,请问你为什么会这样说呢?

  可能出现的回答:(1)向导没有同情心;(2)向导了解幼龟的生活习性,知道这种做法可能会给幼龟带来杀身之祸,但迫于游人的压力而不得不做。(3)也许他也没有意识到事情的后果会那么严重;(4)也许他更喜欢鸟类,他希望饥饿了的嘲鸫有口饭吃;(5)他这样做的目的只是想给其他人一个教训。

  再出示句子:他极不情愿地抱起小海龟,向海边走去。

  你从极不情愿又看出了什么?

  (向导非常不愿意去做这件事情。但是看到同伴们着急,心里过意不去,就只好抱起小海龟,按照我们的要求把小海龟放进了大海。)

  指导读:这句话应该怎样读?

  那只小海龟得救了,我们应该感到高兴,但是作者在后面的课文里却写道:“我们干了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自己默读剩下的课文段落。

  (抓住重点词句进行教学、通过多种形式的读书活动以及有价值的讨论更能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为有效突破教学的重难点提供了保证。)

  (二)学习课文6-8段。

  首先来回答:为什么说我们干了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

  学生可以从多个方面去说,注意表达的顺序。

  1、说到侦察兵时,

  2、教师出示句子:抱走幼龟不久,成群的小幼龟从巢穴里鱼贯而出——

  3、从这些红色的词语中,你体会到了什么?(幼龟的多,都争着向外爬)

  4、怎么读?

  5、老师问学生:你就是巢穴里的一只小幼龟,你来告诉大家,你们为什么要争先恐后的爬出来?

  (我们派出去的侦查兵没有回来,他肯定看到外面没有危险,而是匆匆忙忙地去大海了。如果遇到什么危险,他会返回巢穴中的。)

  这说明了向导抱走了小海龟是给了后面的小海龟一个错误的信息。就是这个错误的信息使成百上千的小幼龟提前出了巢穴,接着又导致了什么后果呢?

  学生接着谈一谈。

  老师:数十只小幼龟已经成了嘲鸫、海鸥、鲣鸟的口中之食。这些小幼龟被食肉鸟们吃掉时,又是怎样的场景呢?让我们来展开想象,选出其中一种情况写一写,看谁写的具体形象。

  1.引导学生看书中插图,想象当时情景。

  一只幼龟正兴奋地向前爬着,它正在美滋滋地想:“我就要见到我亲爱的妈妈啦!忽然一只鲣鸟飞快地俯冲下来,使劲地啄它的头。小幼龟被这样的突然袭击吓坏了,它本能地把头和四肢缩进了壳里。那只鲣鸟并没有放弃对幼龟的袭击,它用又尖又长的嘴朝着幼龟的壳里使劲地啄,几下子就把幼龟的头啄得血淋淋的。一会儿,小幼龟变得血肉模糊,失去了知觉,四肢无力地伸出了龟壳。鲣鸟津津有味地把幼龟吃了下去。

  一只幼龟看到同伴都向前爬去,它也加快了脚步,可就在这时——

  一只幼龟便向前爬着,边想回头招呼自己的同伴,可是它还没有张开口,就——

  一只幼龟正低着头奋力地向前爬着,忽然听见同伴一声惨叫,它还没有回过神来,就——

  一只幼龟刚刚把脑袋伸出巢穴,想追赶同伴,可就在这时——

  一只幼龟经过奋力地爬行,终于到达了海边,它激动地想:“我终于可以在美丽的大海里生活了。”突然——

  ……

  学生读自己写的句子。

  老师:我们亲眼目睹了这样凄惨的场景,感到了震惊,急忙学着向导的做法在海滩上营救着小海龟,累得气喘吁吁,但是这已经无济于事了,对小幼龟的弥补也是谨小慎微的。所以——

  出示重点句子,引导学生理解。

  (1)不一会儿,数十只食肉鸟吃得饱饱的,发出欢乐的叫声,响彻云霄。

  老师:食肉鸟们因为吃了无数的小幼龟而高兴地叫着,但是活下来的小海龟这时候会怎样想?它们会对我们说什么呢?

  采访学生:你会说什么?

  假如你就是那只小小的侦察兵,你在大海里也亲眼目睹了这一切,你是不是应该为我们就了你而感到高兴呢?

  学生回答。

  老师总结:

  我们好心却做了这愚不可及的蠢事,并没有得到幼龟们的感谢,所以——

  出示句子:

  我和同伴慢慢地走在沙滩上。向导一边走一边发出悲叹:“如果不是我们,这些海龟根本就不会受到伤害。”

  从这两句话,你体会到了什么?

  板书:伤心

  (2)比较句子,体会“悲叹”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a.向导一边走一边说:“如果不是我们,这些海龟就不会受到伤害。”

  b.向导一边走一边发出悲叹:“如果不是我们,这些海龟根本就不会受到伤害。”

  师:加上“悲叹”好在哪里?(能体现出向导极度悲伤难过的心理。)

  板书:悲伤

  根本可以换成什么词语?

  向导为什么会如此悲伤?(非常自责、后悔——幼龟的灾难他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师:再次读这个句子,感受向导的悲伤之情。指读、齐读。

  (展开想象,读写结合;句式对比,体会用意。达到了写作训练与加深阅读理解双赢的目的。)

  师小结:看来向导既不是没有同情心,也不是想让饥饿的食肉鸟有口饭吃,他对幼龟的生活习性还是很了解的,也知道这种做法可能会给幼龟带来危险,但迫于游人的压力而又不得不做。当然,也许他也没有意识到事情的后果会那么严重。

  2.谈感悟、谈启示。

  同学们,这是一个发人深省的故事。我相信你们一定从这件事中受到了教训,得到了启示。那么,就把你受到的启示对大家说一说吧!

  (可能出现的回答:大自然中的现象是十分复杂的,没有调查清楚就不要乱做决定或指挥;人不要自作聪明,要知道,有很多时候,聪明反被聪明误;如果不按规律办事,往往事与愿违,好心办坏事;…)

  3、师小结:同学们说得好,这个故事就是要告诉我们,要遵循自然之道,要按自然规律办事,否则,就会产生与我们愿望相反的结果。(板书:遵循)

  布置作业:

  在现实生活中,有许多事例就是人们破坏了自然规律,发生的后果总是事与愿违,都是有哪些呢?我们课下调查一下,下节课交流。

  (采用联系对比等方法,进一步体会文章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使学生受到做事要遵循自然规律的教育)

  附:板书设计

  我们紧张焦急伤心

  自然之道

  (遵循)向导若无其事极不情愿悲伤

自然之道教案15

  教学目标:

  ①认识2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正确读写“海鸥、争先恐后、若无其事、鱼贯而出、气喘吁吁”等词语。

  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从中受到做事要遵循自然规律的教育。

  ③丰富见闻,激发探究大自然对人类启示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①认识2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正确读写“海鸥、争先恐后、若无其事、鱼贯而出、气喘吁吁”等词语。

  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从中受到做事要遵循自然规律的教育。

  教学具准备:教师课前在小黑板上抄写:①生字新词。②重点的句子。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读顺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①谈话导入:同学们,大自然气象万千,美丽无比;充满生机,也充满神秘。今天,你们将和老师一起走进大自然,了解大自然,探索大自然的内在规律。这节课我们共同学习一篇大自然中发生的真实故事──《自然之道》(板书),相信同学们会从中得到启示。

  ②悬疑读文:读课文题目,“自然之道”指的是什么意思?带疑初读课文,感知课文。

  自主识字。

  a.提示学生利用窍门,读准字音。找出难读难写的字,研究特点。

  b.同桌交流,相互识认。

  c.着眼学法,重点强化。(由学生提出难认难写的字,并由学生展示自己的学法,落实识与写)

  读课文。

  a.给足时间让学生读得正确、流利。读中点拨学生在难读处做上记号,多读几遍,或与同学合作读。

  b.交流练读情况。由学生自己选择自然段读,相互推荐读,老师注意给学习较吃力的学生机会。学生读的过程中要求其他人认真倾听,读完后由学生自己有重点地点评。对于课文中出现的难读的字词句,教师要让学生读到位。

  整体感知。说说初读课文的印象或说说故事主要写了什么。先让学生读读课文,再让其组织语言来说。尊重学生自己初步的读书感受和见解。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自己读课文,自己认识字词,主要目的是让他们对课文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和认识,为深入学习打下基础。)

  ●探读课文,读出自我发现

  ①自主探读:指导学生细读课文,读出重点,读出感情,与作者情感共鸣。提示学生联系课后连接语提示的内容读课文。

  ②心声吐露:

  a.与同桌相互交流;

  b.在全班展示自己的读书体会。教师做要点板书。

  (设计意图:资助交流自己的看法,不仅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还给了学生充分展示自己口语表达的能力。)

  第二课时

  ●精读课文

  ①着眼学生感悟,抓点精读。

  “叼就叼去吧,自然之道就是这样的。”向导是在什么情况下说这句话的?引导学生用课文内容回答后,再做深入探究。(问学生有什么问题)

  a.学生提问并品读:为什么说“似乎在侦察”?(是“我”见到幼龟的动作后的猜测,但并不了解真的是这样)当时出现了什么情况?(“突然”“啄”“拉”)向导怎么做?

  b.学生提问并品读:向导怎么会是这样的态度?(“若无其事”“冷淡”“极不情愿”)为什么做自己不愿做的事?他为什么不给“我们”解释?(面对的是“焦急”、是责怪──“不能见死不救”、情况十分紧急)

  c.理解“自然之道”并导读(学生各抒己见,教师延迟评价,从学生的讨论中适时导入故事发展的相关内容),那么,“我们”干的是一件什么事?

  “我们干了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理解“愚不可及”)愚在哪儿?那么,后来到底发生了什么?

  a.学生读书,抓词抓句感受当时的事态。

  b.(幼龟:“鱼贯而出”“争先恐后”“结队而出”(要经过一大段沙滩,无遮无拦),它们可能会想什么?

  食肉鸟:“许多”“吃得饱饱的”“发出欢快的叫声”。(可结合先前的“颓丧”体会)它们又会想些什么?

  a.读课文最后一句话,体会向导“悲叹”的这句话表达的意思。

  ③着眼学生体验。

  a.回归课题,引发话题。

  谈对“自然之道”的理解和感悟。(大自然中的万事万物都有自己存在的道理,这个生存的法则和规律是不能违背的)

  违背“自然之道”的后果。(自作聪明,只能好心办坏事,聪明反被聪明误)

  怎样才会不违背“自然之道”。(结合课文,联系生活和开课导语谈谈:谈候鸟迁徙不能挽留,谈山涧小鱼难在鱼缸生存,谈老虎圈养便失去野性,谈温室难育参天大树,以及尊重大自然,不要人为地破坏大自然等等。从而使学生懂得只有遵循“自然之道”,才能使人类与自然共存的道理。同时激发学生主动走入大自然、了解大自然、探究大自然规律的兴趣)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读本文经典句子,主要目的是使学生能对本文的主题有一个更为深刻的理解,并从中受到启发,有所收获。)

  ●走出文本,开展实践活动

  ①导读课后“综合性学习”提示,明确活动目的及要求。

  ②自由组合,分小组讨论确定活动内容及拿出活动安排,全班交流。(要求选定组长,搞好分工,排好时间,并作好相关记载──可以以日记、活动报告、行动纪实等形式反映)

  ③学生分组行动,要求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也可结合后续的学习内容进行)

  (设计意图:设计这一环节的目的主要是让学生将学习的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培养学生实践的能力。)

【自然之道教案】相关文章:

《自然之道》教案02-24

《自然之道》教案精选02-23

《自然之道》阅读教案02-26

自然之道精品教案02-24

教学教案《自然之道》02-24

《自然之道》精彩教案02-24

自然之道的教学教案03-06

《自然之道》的教学教案03-06

《自然之道》教学教案03-08

《自然之道》课程教案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