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大班数学教案合集5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大班数学教案5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大班数学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在操作探索中认识球体,了解球体的基本特征。
2.能辨认生活中含有球体的物品。
3.能用语言表达游戏中的发现,在游戏中感受数学的乐趣。
活动准备:
教师用材料:小皮球、乒乓球和硬币等球体和圆形的物品若干、2个筐子。
幼儿用材料:操作单页第25-28页。
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
教师说谜语:一个小宝宝,圆头又圆脑,用手拍一拍,跳得高又高。
幼儿自由发言猜谜语,教师出示小皮球揭示谜底。请幼儿拍一拍皮球,初步感知球体。
二、操作探索
1、认识球体。
教师出示乒乓球,提问:乒乓球是什么样子的?同时出示硬币,请幼儿比较球和硬币,引导幼儿从各个方向看硬币和乒乓球分别是什么形状。初步了解球体的`基本特征。
交流小结:像乒乓球这样不管从哪个方向看都是圆圆的物品,我们称它是球体。
2.进一步了解球体的特征。
请幼儿摸一摸硬币和乒乓球,比较圆形和球体的不同。
交流小结:硬币(圆形)放在桌面上平平的,是平面图形;乒乓球(球体)放在桌面上高高地凸起来,是立体图形。
引导幼儿将是球体的物品在桌子上向多个方向滚一滚。注意不要让物品离开桌面,启发幼儿说出:球体向前、向后、向左、向右都能滚动。
3.教师出示各种圆形和球体的物品,请幼儿找一找哪些物品是圆形的,哪些物品是球体的,并把它们分放在2个筐子里。教师检查幼儿分放的结果。
三、拓展游戏
1、寻找生活中的球体。
教师:在日常生活中你们还看到过哪些是球体的物品?请幼儿说一说。(如海洋球、羊角球、棒棒糖、地球仪、足球、篮球、台球等)
2、完成操作单页第26页的活动。
请幼儿仔细观察画面中的三幅画,说一说他们在进行什么比赛,选择合适的贴纸粘贴在对应的场景中。
大班数学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体验一分钟的长短,发现时间的价值与自身的努力有关系。
2、懂得参与各项活动都要抓紧时间、珍惜时间,为入小学作准备。
活动重点:
知道一分钟有多长,并体验一分钟的长短。
活动难点:
知道时间的价值与自身的努力有关系。
活动准备:
幼儿体锻视频、筷子、珠子、线、弹珠、蚕豆,时钟一面、统计表。
活动过程
一、猜测交流:一分钟有多长
师:前不久,我们幼儿园举行了拍皮球比赛,比赛时间是一分钟,在一分钟时间里有的小朋友得到了奖状,那么,一分钟有多长呢?(幼儿自由回答)
二、通过小游戏,体验一分钟的长、短。
师:前几天我们已经认识了时钟,有谁知道,钟上哪根针转一圈,就告诉我们一分钟到了?(秒针)
师:小朋友真聪明。当这根最细的秒针在钟面上转一圈,就表示一分钟!那一分钟到底有多长呢?让我们来边做游戏边感受一下吧!
a游戏:
山山山,山上有个木头人,不许说话,不许动。(开始记时)
师:谁来说说,在扮演木头人的时候,你有什么感觉?
师:那你们觉得一分钟的时间怎样?(一起回答:很长)
b游戏:
师:那现在,老师再给我们小朋友一分钟,小朋友回到自己的位置上去玩起来。感觉一下,这一次的一分钟有什么不一样?
(幼儿玩积木)
师:刚才的一分钟,你做了什么事情呢?
师:那你们觉得这次的一分钟怎样?
总结:原来当我们扮演木头人,一动不动时,会觉得时间很长,很长。我们玩的时候,又觉得时间很短,很短。那到底一分钟有多长,能做多少事情呢?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三、播放视频,了解一分钟时间里可以做什么?(播放幼儿跳长绳、拍皮球、转呼啦圈等录像)
师:呀,你看到了谁呀?他们在做什么事情呢?
师:刚才我们看见小朋友在一分钟的时间里做了许许多多的事情。那我们的小朋友在一分钟时间里还能做些什么事情呢?(请幼儿自由说说)
教师总结:原来在一分钟内能做那么多的事情。
四、幼儿操作
(1)老师介绍操作内容,让幼儿知道每组的'材料都是不同的。
(2)明确规定:秒针开始走时,大家要一起动手,一分钟到时立刻停下来,看看大家一分钟里做了多少事情。
(3)幼儿分组操作。
(4)交流汇总,教师记录结果。
1、请你数一数在一分钟里夹了几粒珠子、几个弹珠?
2、请幼儿介绍一分钟的成果。
师:同样花了一分钟,为什么最后的结果不一样?有的多,有的少呢?幼儿讨论。
师小结:虽然时间相同,都是一分钟,但每组做的事情不一样,有的比较难,有的比较容易,所以结果也不同。
师:我还发现刚才穿珠子那组的小朋友,他们相同的时间里,做着相同的事情,可他们的结果也不一样?有的穿得多,有的穿得少,这是为什么?
师小结:在相同的时间里做同样的事情,因为每个人的动作有快慢,所以结果也会不同。
原来只要抓紧时间,加快速度,在一分钟时间里就可以做更多的事情。那我再给大家一分钟的时间,你们有没有信心比刚才做的更多呢?好,准备
幼儿操作第2次
再次总结各组操作数据,
师:为什么有好多小朋友这次做的要比上次的多呢?幼儿自由说说。
让幼儿明白,做事情要专心,要抓紧时间,不拖拉,动作就快了
五、总结对时间的感受,知道要珍惜时间
师:小朋友们,今天我们玩了一些游戏,玩得可开心了!你们觉得时间过得快吗?
师:一分钟的时间不多,可是只要我们珍惜时间,抓紧时间,也能做很多种有意义的事情。在这次四川雅安大地震中,我们警察叔叔抓紧每一分钟,后来救出了好多被压的人,而医生们也抓紧每一分钟,救活了那些垂死的伤病员。一分钟看起来很短,但在我们的生活中却能做好多有意义的事情呢还有几个月我们就要升入小学做小学生了,都要自己安排时间,如果你拖拖拉拉事情会怎么样?如果你抓紧时间结果又会怎样?
大班数学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了解圆形、椭圆形、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的主要特征。
2.练习幼儿的视觉辨别能力。
3.留心观察环境中的物体,发现图形在生活中的应用。
4.引发幼儿学习图形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是让他们能说出图形的名称。难点是辨认不同图形的特征。
活动准备 粉笔、黑板、彩纸剪成的各种图形。
活动过程 一、1.教师在黑板上画出各种图形。如: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圆形、椭圆形。2.让幼儿比较图形的异同,让他们清楚地知道图形与图形之间有些是完全不同的。3.有些是相似的,如:长方形和正方形,圆形和椭圆形。4.有些是相关联的。如:长方形和正方形,两个正方形变成一个长方形;三角形和正方形,两个三角形变成一个正方形。5.经过反复辨认,幼儿对图形的特征就会有一个比较清晰的概念。
二、先让幼儿知道物体有名称图形也有名称,以引起他们的好奇心,然后才把图形的`名称告诉他们。
三、引导他们辨认生活中的物体所呈现出来的图形使学习与生活联系起来。
四、用画纸剪出不同的大几何图形,如: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形、椭圆形。再用纸剪出不同的小几何图形,然后让幼儿把同类的小图形贴在相对应的大图形上面。
教学反思 通过此活动幼儿对图形有清晰概念,对不同的图形有了印象。能比较出它们之间的异同,不会把正方形和长方形看成是相同的图形。引导幼儿留心观察环境中的物体,发现图形在生活中的应用,从而增加学习的兴趣。
小百科:图形是指在一个二维空间中可以用轮廓划分出若干的空间形状,图形是空间的一部分不具有空间的延展性,它是局限的可识别的形状。
大班数学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在游戏活动中归纳、总结、学习6的组成。
2、在操作活动中不断探索数的多种分法,并学会记录。
3、发展动手操作能力及多维度思维能力。
教学重、难点
在游戏活动中归纳、总结、学习6的组成。
活动准备
花片、小树、小动物图片、纸盒、糖果、笔、纸、数字卡片等活动过程一、凑数游戏《苹果和生梨》
请1个幼儿上来带领大家玩凑数游戏。
春天的花园里有个数学王国,小朋友和老师一起到数学王国找一找那些东西的数量是6,然后你可以把6的分成全玩出来,才可以到其它地方玩。把你的发现写在纸上。
二、幼儿分组操作1、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游戏。
2、教师巡回指导:重点指导有困难的幼儿,适当的`引导和帮助。
三、幼儿交流讨论1、教师拍手,幼儿回到座位。刚才大家玩得很高兴,能把自己的发现记录在纸上,谁愿意来介绍自己的发现?在玩的过程中你发现了什么?
2、幼儿各自介绍自己的发现。
四、学习6的组成1、教师:今天小猫的一家也到数学王国来玩了,数一数有几只猫?用数字几来表示?看看它们长得都一样吗?引导幼儿从猫的大小、颜色、花纹、蝴蝶结来分。
2、幼儿自主讲述,如6只猫可分成1只大猫5只小猫。教师根据幼儿讲述用数字卡片贴在黑板上。教师:6有几种分法?
3、教师归纳:6有5种分法,6可以分成5和1,6可以……,它们合起来都是5送糖果。我们小朋友本领真大,不但学会6的组成,还学会了记录,现在我们一起准备好,开上小汽车和小猫们一起到数学王国去玩吧。(听音乐,幼儿做开汽车动作)数学王国到了,看看国王今天都准备了什么礼物?(各种糖果)国王还准备了这么多糖果盒子,请我们小朋友帮助他来包装糖果。记住,每个盒子了只可以装6粒糖果。你一边装一边说,几粒红色的糖果、几粒兰色的糖果、或几粒黄色的糖果、几粒绿色糖,一共是6粒糖果。装好以后你可以送给周围的爸爸妈妈检查一下,也可以给好朋友检查一下,你对吗?如果正确了就请你把糖带回家,可送给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等。
大班数学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观察画面,根据故事情节的发展,分辨怪物的`相同与不同。
2.能进行小组交流和操作,尝试大胆提问和复合分类。
3.感受从观察、思维与表达等活动中获得成功的快乐。
活动准备:故事PPT、怪物图片若干4组、记录纸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引出故事
你们见过怪物没有?猜猜看,怪物可能会是什么样子呢?
怪物们到底长什么样子,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说一说。
请你根据故事的名字和怪物们的样子,猜猜故事中可能发生了什么事情?
二、根据线索,寻找大王
1.教师讲述故事,引出重点
(1)为什么熊哥哥、熊弟弟、熊妹妹要哭哭啼啼?
(2)看到丰盛的晚餐,小熊一家是怎么做的?
(3)怪物们说了什么?小熊一家感到怎样呢?
(4)怪物提出了一个特别的要求是什么?
2.倾听录音,学习提问
(1)教师边讲述故事并示范提问:提什么问题能找出大王呢?幼儿思辨并倾听录音。
(2)接下来又该什么问题呢?幼儿第二次讨论,倾听验证。
(3)幼儿小组合作提问并分类记录。
(4)幼儿讲述记录表,操作验证。
三、挑战自我,萌发探究欲望
你们能用更少的次数找出大王吗?
幼儿讨论,自主讲述。
【大班数学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优秀数学教案06-16
大班数学教案07-28
大班数学教案(精选)08-05
(精选)大班数学教案08-20
大班数学教案【经典】07-30
大班数学教案07-28
大班数学教案(精)07-24
(实用)大班数学教案07-25
大班数学教案(推荐)07-22
(荐)大班数学教案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