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

高一下册语文《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教案及教学反思

时间:2023-02-14 12:01:22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高一下册语文《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教案及教学反思

  身为一名刚到岗的人民教师,我们的工作之一就是教学,写教学反思能总结教学过程中的很多讲课技巧,那么教学反思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高一下册语文《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教案及教学反思,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高一下册语文《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教案及教学反思

高一下册语文《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教案及教学反思1

  教学目标:

  1.了解先秦散文(即散文发展初期)中洋溢生活气息、富有生活情趣的小散文。

  2.学习语录体散文,明白古代散文写作的不拘一格的特点。

  3.学习课文,分析人物形象并了解孔子的治国主张及教育的艺术。

  4.反复诵读课文,提高结合语境准确理解词句及文章的能力。

  教学重点:

  学习课文,分析人物形象并了解孔子的教育艺术。

  教学难点:

  1.通过字词揣摩分析人物形象和孔子的教育艺术。

  2.提高结合语境准确理解词句及文章的能力(自我疏通文意的能力)。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

  一说起《论语》,大家就能脱口而出“子曰……”这样的句子,我们先前也学过不少“子曰”名言,但是,论语里除了“子曰”这样的只言片语,还有不少由人物对话组成的篇章,它们就像一出出小话剧一样,生动、有趣,同时又富有文学色彩。我们今天要学的《侍坐》篇就是这样的篇章。

  二、疏通文字,通读全文。

  先就着课下注解看懂文章,再朗读全文。

  三、分析课文:

  这篇文章记录的是孔子和他的弟子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一起“言志”的一段话。我们可以想象这个气氛自然融洽和谐的场面,可以了解这四个弟子的性格特点和孔子的政治理想。

  1.在阅读课文的过程中分析四个弟子的性格特征和孔子的教育艺术。(老师应适当补充一些相关的知识,以便更好地理解本文简洁、凝练的语言)

  大家闲坐聊天,孔子首先说话,他说自己年龄大一点,又是老师,希望学生不要拘束,畅所欲言。据考证,孔子当时约60岁,子路比孔子小9岁,是51岁。曾皙约39岁,冉有约31岁,公西华最小,约18岁。今天来看,这师徒五人是祖孙三代。孔子说话很和蔼,也很得体。他能体察学生的心理,所以首先打消学生的紧张情绪。接着,孔子很艺术地启发引导学生说,他们平时总抱怨没有人了解你们,如果有人想了解你们,想重用你们,你们打算怎么办呢?孔子是启发式教学的鼻祖,特别善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孔子的话真起作用,子路按捺不住,抢先发言了。其实,孔子的担心对子路来说是多余的。子路在徒弟中年龄,和老师是同辈人。他跟随老师时间最长,对老师最了解。《论语》一书中记载了子路和孔子的大量对话,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子路的品性是很突出的,鲁莽、直率、好斗、急躁、忠厚、朴实、诚信、自负集于一身。《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记载:“子路性鄙,好勇力,志伉直,冠雄鸡,佩豚”。他在老师面前毫无掩饰,“率尔对曰”表现了抢先发言的习惯。我们可以推想,如果孔子对他的性格特点持否定态度的话,那么这些年来,子路应该有所收敛,但他没有一点改变。这是否告诉我们,孔子并没有让子路改变自己的性格,还是相当尊重子路的。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子路才能我行我素,不假思索,冲口而出。“千乘之国”处于内忧外患之时,经过努力,三年大见成效。可谓壮哉!对此,孔子心里作何感想?这难道不是孔子的理想么?是不是子路替老师描绘出了心中的蓝图?对于“千乘之国”,孔子有自己的设想:“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论语·学而》)孔子还说:“苟有用我者,期月而已可也,三年有成。”(《论语·子路》)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孔子周游列国,到处宣传自己的治国主张,却四处碰壁,无人欣赏。孔子面对子路的一番慷慨陈词,心中可能感慨万千,他知道理想说出来容易,但真正要落实到行动上,特别是让当政者欣赏并付诸实施,可就难上加难了!正因这样,所以孔子在子路说完后,只是微微一笑,什么也没有说。有人认为,孔子是在讥笑子路。这样理解未尝不可,但是简单化了。这笑中可以有讥笑,也可以有欣赏,有赞许,恐怕主要还是因为子路的话不出孔子所料而发出的善意的微笑。孔子所不满的只是子路说话不够谦虚。凭子路的本领,他能否实现自己勾画的目标呢?孔子早有评价。有一次,孟武伯向孔子打听子路等人的本领。孔子说:“由也,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也。”(《论语·公冶长》)还有一次,季康子问孔子:“仲由可使从政也与?”孔子回答说“由也果,于从政乎何有?”(《论语·雍也》)意思是,子路果敢决断,让他治理政事有什么困难?可见孔子还是相信子路的本领的。至于子路最后死于非命,这是由他的性格决定的。公元前459年,子路在卫国内讧中遇害,应了孔子的预言“若由也,不得其死然”。(《论语·先进》)子路生前,孔子对其谆谆教诲,可谓循循善诱,用心良苦。最让人感动的一次是,一天,孔子主动对子路说:

  “由也!汝闻六言六弊矣乎?”

  对曰:“未也。”

  “居!吾语汝。好仁不好学,其弊也愚;好知不好学,其弊也荡;好信不好学,其弊也贼;好直不好学,其弊也绞;好勇不好学,其弊也乱;好刚不好学,其弊也狂。”(《论语·阳货》)

  由此可以推想,孔子的“笑”是想让子路对自己的性格缺点有所觉悟,这是老师对学生关心爱护的表现。

  子路讲完了,下面怎么办呢?因为另外三人看到孔子的态度,心中便有数了,所以谁也不肯主动发言。于是孔子开始点名,这是老师上课常用的办法。孔子为什么不先点曾皙呢?可能是因为曾皙正在弹瑟,所以孔子点了冉有。冉有很谨慎,甚至有点战战兢兢。他不敢用“千乘之国”这个词,用了“方六七十”,接着就感觉还是大了点,于是缩小为“五六十”。如此小国,也要用三年时间;对于礼乐教化,还要另请高明,真是谦虚得可以了。冉有的性格和子路相反,做事缩手缩脚,谨小慎微,孔子很了解这一点,遇到合适机会就对其进行启发教育。有一次,子路问孔子:

  “闻斯行诸?”

  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

  冉有问:“闻斯行诸?”

  子曰:“闻斯行之。”

  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

  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论语·先进》)

  这体现了孔子高超的教育艺术,令人感佩不已。冉有的回答应该是在孔子意料之中的,但是孔子没有说什么,接着点了公西华的名。公西华是一位有外交才能的人,善于辞令,孔子对他和冉有都有很高的评价,认为他们和子路一样,都具有治国之才。也许是因为前面两位师兄都没有得到老师肯定的评价,所以,公西华更加谦虚:“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他不能自诩能治理国家,而委婉地表示愿意作为一名学生,学习怎样治理国家,这样的回答符合孔子所提倡的道德规范,同时,这样的态度可能是孔子愿意看到的,它可以用来启发子路,这就是孔子的一种高明的教育手段——让学生互相教育。

  该曾皙说话了。这是本文最精彩的`一段。当孔子和其他三人对话的时候,他正在弹瑟。三位同窗和老师的对话是在他的音乐伴奏声中进行的。前面几位同窗的回答,他都清清楚楚地听到了,实实在在地记住了。他的旋律可能是随着三位同窗的不同内容、性格而变化的。孔子点了他的名。他做了一个结束弹奏的动作,然后站起来。这属于肢体语言,虽然无声,却无声胜有声。这些动作表现了他的洒脱、知礼、自信和成熟。曾皙并没有立刻回答老师,而是说“异乎三子者之撰”,明确表示自己和他们不同。孔子很想知道这位学生的观点,于是说道:“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曾皙的行为是符合“礼”的。《礼记·曲礼》:“长者问,不辞让而对,非礼也。”在老师的进一步询问下,于是曾皙说出了自己的理想:“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曾皙用富有诗意的语言,描绘了一幅春光明媚、惠风和畅的美景。如果可能的话,我们真可以提起画笔画一幅“暮春咏归图”!曾皙的话是什么用意呢?难道他真想无所作为吗?否。曾皙用形象的语言,委婉地表达了他的理想。那是一个风清俗美、和平宁静的社会环境,表达了孔子以礼乐治国的崇高境界,同时也表达了自己淡泊宁静的心态。这正符合孔子心中治国的蓝图也符合孔子晚年出世隐居的心态,因而曾皙的回答深深打动了孔子,孔子喟然而叹“吾与点也”,既表现了孔子对曾皙言志的赞许,又表现了孔子对曾皙所描绘的理想境界的向往,师生之间得到了感情上的交流和共鸣。

  2.从孔子赞许曾皙言志来了解孔子的政治理想。

  孔子是一位有着强烈的政治理想和远大抱负的人。他在担任鲁国大司寇时,推行礼治,施以仁政,使鲁国大治。可惜的是鲁国国君受人离间,很快就疏远了孔子,他的政治主张——“礼”“仁”也就成了一颗划过天空的流星,转瞬即逝。那么曾皙为什么如此暗合孔子的心意呢?在《论语》一书中,关于曾皙的记载并不多,倒是对他的儿子曾参的记载远远超过了父亲(他们父子都是孔子的学生)。曾参对后人影响很大,以孝著称,写过《大学》,被尊称为曾子。“吾日三省吾身”和“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的观点就出自他之口。曾子像他父亲一样,一生不做官,主要从事文化教育工作。从曾子的立身行事上,我们可以窥见父亲曾皙的为人处世原则。当然,我们也可以说,曾皙的这段话,表达了隐士的生活景象,可能隐约触动了孔子周游列国屡遭失败、心力交瘁而想过平静无为的生活的想法。总之,曾皙的话不仅是显己志,也是对孔子心灵的折射。

  3.归纳本文的语言特点:

  刚才我们在简短的篇幅里读出了许多有意思的细节,这就是文字的魅力,也是这篇散文的特点:

  文章以孔子启发大家言志开始,以弟子们言志而展开,最后以孔子的点评作结,结构完整。对话简洁生动,人物个性鲜明。篇幅短小,语言凝练,恰切地表现五个人物的个性、身份、志趣和教养。

  (可以按照“言志”这一线索,从分析人物形象的角度确定教学思路。分析人物形象要与分析文章的语言和写作特点结合起来。对孔子思想不宜分析过多,对孔子为什么要“与点”的问题也不宜讨论过多)

高一下册语文《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教案及教学反思2

  教学目标:

  1、掌握文中重要的词语:比、俟、哂、喟。

  2、掌握几个宾语前置句的句式特点。

  3、理解孔子“礼乐治国”的政治思想。

  4、通过对《论语》的阅读,感受中国传统文化,感知孔子的精神内涵。

  教学重点、难点:

  1、体会人物语言、动作与人物性格的一致性。

  2、能够基本理解孔子“礼乐治国”的政治思想。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998年,诺贝尔奖获得者共同作过一个宣言:“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继续生存下去,必须回头两千五百多年,去吸取孔子的智慧。”这一星期你们通过对《论语》的阅读,有什么感受呢?(众说纷纭,了解《论语》)

  二、诵读感悟

  要求读准字音、读清句读、理解文意,并能读出语气。在诵读中落实有关词语。

  重点词句(幻灯显示)

  1、通假字:

  (1)、鼓瑟希——“希”通“稀”。

  (2)、莫春者——“莫”通“暮”。

  (3)、唯求则非邦也与——“与”通“欤”。

  2、活用词:

  撰、端、章甫、鼓、风、小、大。

  3、宾语前置句:

  (1)、否定句中的宾语前置句——毋吾以也:即,毋以吾也。

  ——不吾知也:否定句中的宾语前置句,即,不知吾也。

  (2)、疑问句中的宾语前置句——则何以哉: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介词宾语要前置,即,你们打算做点什么呢?

  4、从文中找出比、俟、哂、喟并指出含义

  三、整体感知

  1、整体把握文意并划分层次

  第一部分(第1段):问

  第二部分(“子路率尔”——“吾与点也”):答

  第三部分(“三子者出”——文末):评

  2、用原文说说四个弟子的“志”,即政治理想有何不同?

  子路——为“千乘之国”,“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冉有——为“方六七十,如五六十”,“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公西华——“宗庙之事,如会同”,“愿为小相”。

  曾皙——“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3、概括孔子的不同评价并分析四个弟子的性格特征。

  【补充资料】

  “由也,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也”;

  “求也,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可使为之宰也”;

  “赤也,束带立于朝,可使与宾客言也”。

  (《论语·公冶长》)

  子路:直率、卤莽——哂之

  冉有:谦虚

  公西华:更谦虚

  曾皙:洒脱——与之

  四、研究性学习(小组合作讨论)

  1、夫子为何“哂之”?

  明确:“为国以礼,其言不让”,由此引导学生对“礼乐治国”思想的理解。

  【相关链接】

  (1)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

  《礼记·乐记》

  (2)凡音者,生人心者也。情动于中,故形于声。声成文,谓之音。是故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声音之道与政通矣!

  《礼记·乐记》

  (3)乐者,通伦理者也。是故知声而不知音者,禽兽是也;知音而不知乐者,众庶是也。唯君子为能知乐。是故审声以知音,审音以知乐,审乐以知政,而治道备矣!是故不知声者不可与言音,不知音者不可与言乐,知乐则几于礼矣!礼乐皆得谓之有德。德者,得也。

  《礼记·乐记》

  (4)食不厌精,脍不厌细。食噎而谒,鱼馁而肉败,不食。色恶,不食。失饪,不食。不时,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酱,不食。肉虽多,不使胜食气。惟酒无量,不及乱。沽酒市脯不食。不撤姜食。不多食。祭于公,不宿肉。祭肉,不出三日,出三日,不食之矣。食不语,寝不言。虽疏食菜羹瓜祭,必齐如也。

  《论语·乡党》

  (5)席不正,不坐。

  《论语·乡党》

  (6)君赐食,必正席先尝之。君赐腥,必熟而荐之。君赐生,必畜之。伺食于君,君祭,先饭。疾,君视之,东首,加朝服拖绅。君命召,不俟驾行矣。

  《论语·乡党》

  (7)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孰不可忍也!”

  《论语·八佾》

  (8)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论语·八佾》

  (9)林放问礼之本。子曰:“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

  《论语·八佾》

  (10)子贡欲去告朔之饩羊。子曰:“赐也!尔爱其羊,我爱其礼。”

  《论语·八佾》

  2、夫子为何“与点”?

  明确:首先结合孔子的思想来分析。孔子政治上主张“礼治”,即以礼治理国家。针对子路“率尔”作答,孔子“哂之”理由就是“为国以礼,其言不让”;针对冉有“如其礼乐,以俟君子”的回答,孔子当时不语,在回答曾皙的询问时,反问“唯求则非邦也与?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方六七十,如五六十”也是国家,既然如此,礼乐教化之事,怎能非要等到君子去做呢?针对公西华“愿为小相”的观点,孔子的惋惜之情溢于言表“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只有曾皙真正了解老师的意图,结合“国情”,既陈述了自己的'具体治国措施,又灵活地将老师的“礼治”思想体现出来:

  何谓“舞雩”?鲁国的祈雨台!王充在《论衡》中解释曾点的所述是一种祭祀仪式,即舞雩的仪式。《礼记》中也有解释:“舞雩,祭水旱也。”由此可以基本得出结论,曾点讲的就是,在春天干旱时,率领人们行祈雨礼,以求得丰年,从而进一步实现他的治国理想。

  【补充资料】

  (1)孔子与曾点者,以点之言为太平社会之缩影也。

  (2)全文突出了儒家的礼乐治国的理想。

  (3)今以《论语》考之,孔子本有行道救世之心,而终不得志,因此他有“道不行,乘桴浮于海”的话和“欲居九夷”的想法。

  五、回归文本

  从文章中找出有关“礼乐”的细节

  明确:按年龄排序

  曾点鼓瑟推测瑟之内容(和谐)

  舍瑟而作彬彬有礼

  春日沂水图

  六、课堂小结

  一位大师和一群鲜活的学生,一场的对话,一个永远的经典情境,一个给人无穷回味和浮想联翩的教育场景,希望我们能够感悟作为教育家、思想家的孔子,感悟经典,感悟生动。

  七、作业布置

  写一篇学习《论语》的读后感

  八、板书设计

  问志——言志——评志

  礼乐治国——以礼治教

【高一下册语文《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教案及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读后感03-16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读后感02-21

子路公西华侍坐读后感范文03-31

语文下册的教案01-10

小学语文教案的教学反思12-09

子路的经典语录11-11

高一下册语文《窦娥冤》教案03-10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燕子》教案及教学反思02-06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及教学反思(通用13篇)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