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大班社会教案模板7篇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大班社会教案7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大班社会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观察发现花生果的特征,了解花生果的用途。
2.学习用数字、符号记录花生的数量。
3.记录剥花生仁的情况,学习简单的统计数据的方法。
活动准备:
1.花生果每人一盘(10粒左右,花生仁的数量为1-3不等)。
2.每人一支铅笔、两只空盆、记录表格(《幼儿画册》)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猜谜:麻屋子,红帐子,里面睡个白胖子。
2.请每人剥一个花生果,观察其结构和特征。
3.幼儿说花生的样子。
二、了解花生的用途。
1.幼儿互相交流花生的用途。
2.教师小结。
三 、剥花
1.猜猜花生仁有几颗。
(1)观察盘中的'花生,说说它们有什么不同。(可比较花生的大小、长度、外形等)
(2)你能猜对每颗花生里有几颗花生仁吗?
(3)选一颗花生果,先猜猜里面的颗数,再剥开看看自己对了吗?
2.讨论记录的方法。
(1)想一想怎样才能记清楚第一颗花生果里有几颗花生仁?第二颗,第三颗呢?
(2)怎样记录?是剥完了一起记录,还是剥一次记录一次?
3.记记花生的颗数。
(1)幼儿把花生果剥开,数数里面有几颗花生仁并记录在记录纸上。
(2)注意观察每个幼儿剥与记的方法与步骤,了解幼儿解决问题的策略。
(3)引导先完成的幼儿观察自己的记录单,找找花生果里花生仁数量相同的记录有几次。
(4)共同分析,这批花生果中几粒花生仁的比较多。
4.交流分享。
(1)带领幼儿互相观察记录的结果。
(2)请个别幼儿说出自己记录的数字或符号表示什么意思。
(3)品尝自己剥的花生。引导幼儿说一说花生仁的滋味。
活动结束:
在区域活动中将花生外壳涂上七彩色,拼搭成好看的"七彩项链"、"七彩小路"等。
大班社会教案 篇2
心育目标:
在尝试性阅读活动中体验互助的快乐、成功的喜悦,增进幼儿的社会适应性。
活动准备:
1.自制"图夹文"阅读材料。
2.录音机、空白磁带。
3.小班小朋友的来信一封。
活动过程:
1.教师读小班小朋友的来信,激发幼儿自主阅读的兴趣:
教师:"小班小朋友请咱们哥哥姐姐为他们录一盘故事磁带,你们有信心完成这个光荣的'任务吗?"
2.幼儿分小组进行探索阅读活动。
3.为幼儿录故事磁带,并欣赏。
4.围绕心育目标讨论:
(1)你快乐吗?为什么?
(2)在刚才的阅读活动中,你帮助了谁?你心里感觉怎么样?
(3)在刚才的阅读活动中,谁帮助了你?你心里感觉怎么样?
(4)是帮助别人快乐,还是被别人帮助快乐?为什么?
活动结束:给小班弟妹送自制故事磁带。
大班社会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认识各种树,能尝试画出各种不同的树。
2.有保护树的欲望,懂得主动关心大树和小树。
3.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与同伴共游戏的快乐,乐意与同伴一起游戏。
4.鼓励幼儿大胆说话和积极应答。
活动准备:
课前带领幼儿观察幼儿园中的各种树、Ppt课件、幼儿用的画纸、蜡笔、记号笔。
活动流程:
讨论--操作--交流
(一)讨论1.刚才我们在幼儿园看到了哪些树?(铁树、桂花树、木瓜树)它们是什么样子的?我们怎样保护树?(给树浇水、不采摘树叶、花朵、果子、拔草、松土)2.播放课件:看看这些树长得怎么样?它们什么地方不一样?引导幼儿进一步发现树的`粗细、高矮以及树的颜色及外形特征。
(二)操作1.教师讲解画树的方法和要求。
(1)先用记号笔画出树干、再画树枝,然后画出形状不同的树冠,最后给树涂上深浅不同的颜色。
(2)画树是可以画出各种粗细、高矮、形状不同的树、涂色时要把每个地方都涂满,注意不要涂到线的外面,比比谁画的树又干净又好看。
2.幼儿动手操作,教师巡导。
(1)鼓励幼儿大胆勾画各种不同的树。
(2)启发幼儿发出给小树浇水、拔草等情节。
(3)提醒个别幼儿注意画面整洁。
(4)指导个别能力弱的幼儿作画。
(三)交流1.引导幼儿相互观察树的高矮、粗细、颜色、数量,说说我们应该怎样关心、爱护幼儿园的树木?
2.展示作品,感受大树带来的生机,激发主动关心树的欲望。
活动反思: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灵活多样的活动方式是增长知识的手段,动手动脑是探索发现的途径。这次活动课,孩子们兴趣盎然,积极性极高,不但知道了各种树木的名称,而且对其特点和功用也有了大致了解,更是满足了好奇心和求知欲。就是有的幼儿对观察到的不能运用比较合适的语言来表达,还有待于在日常生活中多看多说多教多引导。
大班社会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使幼儿了解环境污染的危害及主要原因。
2、教育幼儿要从我做起,注意保护环境,增强幼儿的环保意识。
3、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4、培养幼儿用已有的生活经验解决问题的能力。
5、培养幼儿完整、连贯地表达能力和对事物的判断能力。
活动准备:
1、大图片两幅(美丽的家园图和被污染的家园图)
2、小猫的信一封;空白的地球图四张;勾画笔人手一支。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出课题
1、小朋友,你们知道吗,现在在我们周围有一种非常可怕的病毒,是什么?
2、小猫也不幸染上了"病毒",它被送进了医院,正在接受治疗。它给我们小朋友寄来了一封信。
二、教师念"小猫的信"(附后),同时出示两张大图片。
三、讨论:小猫的家园环境的变化
1、小猫的家原来是怎么样的?(青青的山,蓝蓝的天,绿油油的草地,鱼虾肥又壮,空气新鲜……)。
2、后来又怎么样了?(天空灰蒙蒙,河水又脏又臭,还漂着油和死鱼,河边堆满了垃圾,空气也不新鲜了……)。
3、小猫的家为什么会变成这样呢?(工厂的污水排在河里,空气中的黑烟,机器产生……)。
4、环境的变化对小猫有什么影响?(小猫睡不好觉,也吃不到新鲜鱼,呼吸不到新鲜空气,病毒滋长了)。
5、我们是喜欢怎样的小猫家呢?为什么?
四、让幼儿结合自己的生活环境展开讨论,使幼儿知道环境污染会给人类和动植物带来很大的.灾难,从而教育幼儿要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
1、环境的污染给小猫带来了很大痛苦,在我们的生活中,你是喜欢怎样的环境呢?为什么?你不喜欢怎样的环境?为什么?
2、你还知道污染的环境会带来哪些灾难?
3、那么,怎样才会有新鲜的空气,美丽的风景,优美的环境呢?我们小朋友可以做些什么?
(如:地上有果皮、纸屑时怎么办?在绿化带上玩时,看见有人在搞破坏该怎么办?…….)
大班社会教案 篇5
一、设计意图:
圣诞老爷爷又来了,小朋友们都很高兴,因为他们可以收到圣诞老爷爷送的礼物了。我的这个半日活动设计便是以圣诞老爷爷的礼物这一条线索贯穿始终。新纲要中“根据幼儿特点组织生动有趣、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吸引幼儿主动参与”的指导精神为依据。我的第一个主题活动是通过自己想各种方法来通过障碍、达到目的地的体育活动,而第二个主题活动是由“制作圣诞礼物”这个想法的延伸添画活动。以孩子们感兴趣的圣诞为主线,使孩子们在“玩中学、在学中乐”我设计的是大班的活动5—6岁的孩子肌肉以及骨骼发展较为完善,能够基本完成爬、钻、跳及平衡等动作,但是由于现在的孩子大都是独生子女,独立面对挫折、困难往望无以应对,针对这些情况,我将第一直主题活动《找找圣诞老爷爷》的活动目标指定如下:
1、 通过到圣诞老爷爷住的城堡所经过的一系列障碍来训练幼儿园爬、钻、条及平衡的能力。这也是活动的重点
2、 培养幼儿互相帮助、团结协作的合作精神。
3、 教幼儿坚强、勇敢、努力克服困难解决问题的意志品质。
二、说教法
本节课我采用了直观教学法、讨论发法,、游戏法、启发提问发等教学方法
运用直观法是由幼儿的年龄特点所决定的,幼儿年龄小,利用多媒体动画能更好的引起幼儿的注意及兴趣。
采用提问发是因为提问能引导幼儿有目的、仔细的观察,启发幼儿的积极思维。
我运用启发性的.提问来引导幼儿观察环境,找出解决问题方法。
用讨论法是幼儿最喜欢的方法,爱玩是孩子的天性,游戏法也是孩子最能接受的方法。
三、说活动准备:
高尔基说:“学习是最大的动力,就是对所准备材料星期,因此我做了丰富的准备工作
1、 录因机、磁带
2、场景设置
3、正方形、三角形卡片若干
4、布置一间有圣诞气氛的活动室
四、说学法:
通过以上老师使用的教法为依据,整个活动中以幼儿为主题,重点不是老师的教而是学生的学。并使用深入浅出的教学原则,通过启发——观察——实践——的出结论
五、说活动程序:
根据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已经发育情况、新《纲要》精神,本次活动设立四个环节完成目标:
(一)导入:在歌声中入情
(二)深入:在探究中激情
(三)活动:在情景中抒情
(四)延续:在扩展中生情
为什么要安排这四个环节呢?
1、 导入:
开始部分十分重要,如果能在这部分吸引幼儿的兴趣,让幼儿投入到活动中来,能为后面的活动重点做好铺垫。因此,我利用圣诞代表曲《铃儿响叮当》配合有圣诞气氛的活动室安排,告诉小朋友,明天是圣诞节了。
2、 活动:
(1)用谈话的方式初步了解圣诞老人是一个怎样的人。
(2)让幼儿观察圣诞老人使幼儿了解其外观及穿着。
(3)教师讲述故事《圣诞老人》,让幼儿在聆听故事的过程中进一步了解圣诞老人是一位慈祥的白胡子老爷爷。
(4)教师分发圣诞老人带来的礼物并读信。(带魔力的糖果,并且告诉幼儿把糖果放到口袋里糖果就会发挥魔力,能制作出漂亮的礼物
3、 操作:教师播放《铃儿响叮当》的音乐,让幼儿在欢快音乐声中动手制作漂亮的圣诞礼物。
4、 延续:送礼物。教师带领幼儿去中班和小班送礼物,并说上一句圣诞快乐等祝福的话。 使幼儿在活动中学会分享 。
大班社会教案 篇6
一、心育目标:
⒈让儿童通过亲自参与活动,知道自己身高、体重的变化,懂得自己的身体是在不断生长 的。
⒉培养儿童能够关心自己的身体变化,发展自我意识。
二、活动准备:
儿童入园时的身长图和体重表。
三、活动过程:
(一)出示儿童刚入园的身长图和体重表,引起儿童观察,并进行讨论。
⒈这些图片上的娃娃是谁?(贴有照片的儿童外形)
⒉上面有些什么?(表示身高的竹子和体重的小称砣)
小结:这些都是我们刚上幼儿时保健老师给我们量身高,称体重的表,上面的一根竹子和一个小砣就表示那时我们的身高和体重。
(二)通过操作活动对比,让儿童感知其中变化,了解自己在长大。
⒈小朋友,现在你们的.身高和体重有没有变化?
⒉请儿童现场量身高称体重,再贴上表示身高的竹子和小称砣。
⒊请儿童在观察对比,了解其中变化。
小结:刚才我们发现小朋友在原来的竹子上又加上了一根小竹子,竹子越长越高,说明小朋友长高了,小称砣越来越多,说明小朋友变重了。我们长大了。
(三)通过讨论,知道我们长大了,学会了许多本领。
“现在,我们长大了,在幼儿学会了哪些本领?”(从生活自理能力、学习、游戏等方面去讨论)
小结:我们长大了,学会自己吃饭,能高高兴兴上幼儿,会讲故事,会念儿歌,拍皮球,玩各种游戏,今后我们还会长大,学会更多的本领。
四、亲子活动
建议家长在家中一角,为孩子做两颗生长树,一棵记录身高的变化,一棵记录体重的变化,并定期为孩子测量。
五、活动评价:
⒈知道自己在不断地长大;
⒉逐步学会关注自己身体的变化。
大班社会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结合幼儿生活经验,看一看、说一说对身边火娃的简单认识。
2、在情景中,初步了解发生火灾时的自救方法,进一步增强安全防火意识。
活动准备:
1、课件
2、湿毛巾、灭火器、水管等
活动过程:
一、出示课件,引导幼儿结合生活经验简单说说身边火娃的用途及使用不当带来的危害。 师:这是什么?(出示“火娃”的图片),我们的身边有火娃吗?火娃可以帮助我们做些什么事情?(做饭、烧菜……)
师:火娃的本领很大,我们好好的利用火娃,它可以帮助我们做很多的事情。但是我们玩火,火娃就会发脾气,你们说说看火娃什么时候会发脾气?火娃发脾气了会发生什么事?(可能会引起火灾…)
师小结:人们没有好好的用火娃,或者是小朋友玩火时,火娃就会发脾气,会引起火灾,给人们带来灾难。
二、出示课件,引导幼儿看一看、说一说图片里人们是否正确使用火娃,进一步加强幼儿对身边火娃的认识。
1、师讲解操作方法及要求。
师:今天,我给你们带来了几张图片,你们看看,他们在哪里?发生了什么事?这样做会有什么后果?你觉得他们这样做对不对?如果你觉得他做的是对的话,就在第一行里面打勾,你觉得是错的话就打叉。
2、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3、师幼逐一观察图片,进一步加强幼儿对火的认识。
师:我们来看看,他们在哪里?在干什么?这样做会有什么后果?那是对的还是错的?
4、部分幼儿更正操作结果。
师小结:我们一定要好好的用火娃,它可以帮助我们做很多的事情。我们小朋友不能玩火。不然火娃发脾气会给我们带来伤害的'。
三、播放视频《不留情的大火》,引导幼儿初步掌握发生火灾时的自救方法,进一步增强防火意识。
1、引导幼儿说说视频里发生的什么事?
2、引导幼儿讨论火灾发生时的自救方法。
师:如果大人不在家,家里发生的着火了,我们应该怎么办?
(1)幼儿自由讨论。
(2)幼儿学习简单的自救方法。
四、活动延伸
师:大灰狼家发生火灾了,消防员叔叔还没有赶到,我们来当小小消防员帮助灰太狼好吗?后面给你们准备了灭火器、湿毛巾,还有水管,每个小朋友拿一个,但是水管需要两个人一起合作拿哦!拿好的小朋友快速的我这边来,我们一起去帮助大灰狼。
【大班社会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社会教案 大班社会教案模板03-28
大班社会领域教案02-03
大班社会教案03-26
大班社会优秀教案11-06
大班社会教案12-28
大班社会课教案12-16
大班社会大雪教案12-06
大班的社会活动教案02-02
大班社会乘车礼仪教案01-29
大班社会教案《时间》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