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

大班语言教案

时间:2023-05-01 12:36:34 教案 我要投稿

实用的大班语言教案模板集合10篇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大班语言教案10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实用的大班语言教案模板集合10篇

大班语言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能够认真倾听老师讲述,学会按照身体顺序描述小鱼,初步掌握“炯炯有神”、“彬彬有礼”等成语和“…就像…”等简单的比喻句。

  2、能够按要求流畅的描述小鱼,并大胆发挥想象创编故事。

  3、乐于交流,能够与同伴团结合作,体验创编的乐趣。

  【活动准备】画有鱼的图片4张

  【活动过程】

  一、倾听

  1、教师将一张图片背向幼儿出示。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新朋友,它有点特别,这个新朋友啊,和我们都不一样,它生活在海里,但是小朋友们对它都非常熟悉,谁来猜一猜它是谁?

  2、师:(翻转图片)这个新朋友是一条小鲨鱼。接下来,老师要向小朋友们介绍它,请仔细听老师的介绍,等我介绍完了,我要请小朋友们回答问题。

  小鲨鱼生活在广阔无边的海洋里,一出生就是金灿灿的颜色,所以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做小黄。小黄有着大大的脑袋,黄豆般大小但是炯炯有神的眼睛,尖尖的嘴巴里有着洁白如玉的牙齿。小黄的脑袋上戴着一顶紫色的帽子,脖子上还系着黑色的蝴蝶结,看起来可绅士了!小黄的身体圆圆的.,背上和两侧各长了一只淡黄色的三角形的鳍,看起来就像是小帆船上的帆。它的尾巴也是三角形的,好像一把精巧的小扇子。它彬彬有礼地笑着,似乎正准备去公司上班呢。

  3、介绍完之后,教师提问。

  ①老师刚才都向大家介绍了小黄的哪些部位,是怎么形容的?

  ②老师刚才在形容小黄的什么的时候用了什么样的成语?

  ③老师在形容什么的时候用了比喻句?

  4、教师再复述一遍介绍,并提问幼儿介绍的顺序。

  二、描述

  1、请两个幼儿对这张图片进行描述,要求按照一定顺序描述,可以描述的与教师不同,但是需要运用至少一个成语和比喻句。

  2、教师出示第二、三、四张小鱼的图片,请幼儿描述它们。

  三、创编。

  把四张图片放在一起,让幼儿分组创编故事,每人讲一句话编成一个故事,教师与幼儿一起对故事进行简单评价。

  四、活动总结。

  总结活动中出现的问题,对活动中表现好的小朋友提出表扬。

大班语言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区分动物的习性,认识词:小心、危险。

  2.有初步识字兴趣。

  活动准备

  各种不同习性的动物图和字、提示性的词句

  活动过程

  (一)区分习性,认汉字

  1.出示图片:请小朋友看一看,这是在哪里?一些动物为什么要用栏杆隔开?边上写着什么?

  2.读词:小心、危险。

  3.为什么要有“小心”、“危险”的标志?

  4.讲一讲哪些动物是凶猛的,会伤害小朋友和小动物的。

  5.如果你们发现有危险的动物,可是别人还没有发现,你们会怎么办?(出示相应的'汉字卡片“小心”、“危险”)

  6.平时你们看见写有“危险”或者“小心”的地方应该怎么样?

  7.哪些动物是温顺的?小朋友见到温顺的动物会怎样呢?

  (二)游戏:“去森林”

  1.交代规则:

  (1)出示提示牌,读一读(老虎来了“危险”——快快跑,看见狮子“小心”——不讲话,看见老狼“小心”——蹲下来,小鸡来了“安全”——做游戏,看见小鸭“安全”——轻轻走)

  (2)教师出示提示牌,幼儿做相应的动作。

  2.带小朋友去户外花园环境中进行游戏。(要求小朋友边看指示牌边做动作)

  (三)延伸活动——“写汉字”有许多凶猛的动物,也有温顺的动物,可指示牌不够怎么办? (幼儿书写提示牌)

  提示与建议

  1.在户外游戏更有趣且空间大。

  2.活动中,要注意调动幼儿的情感,使幼儿更投入地活动。

  活动结束

  指示牌中的短句可根据孩子的识字量经常更换,增强孩子的兴趣。

大班语言教案 篇3

  活动过程及评析

  一、看图引出故事的主角

  教师提问:这是谁?霸王龙是什么龙?小翼龙是什么龙?

  开头还好,通过图片和幼儿已有的知识对故事主角有了初步的认识并有了鲜明的对比。但是不足的是教师给幼儿看到图片太小不能顾及到所有幼儿,致使幼儿都去翻书阅读了,能换成大图更好。

  二、观看故事25—30页

  教师要求:小朋友一页页的翻,看图讲述故事

  教师提问:你看懂了哪一页?

  这里教师的`提问不是很明确,花费了不少的时间。教师要求幼儿不要看文字,但是在幼儿回答过程中,教师下定论太早,认为幼儿是看了文字的。在这部分的最后教师着重讲了这部分的最后一幅画,给幼儿下一个悬念,带着这个问题在返回前面看故事,这个挺好的。

  三、观看故事19—24页

  教师请幼儿看图阅读故事,要求不要看文字,并能用两三句话概括故事内容。

  (对幼儿的概括能力要求过高了,并且在看故事讲故事的过程中秩序太乱,耗时太长,有些幼儿已经听不进去管自己翻书跟不上老师的节拍。

  四、猜测故事结尾

  三、四部分的过渡太快,不自然,没有幼儿缓冲的时间,由于时间关系可能有点跟进度。

  总结:

  1、整个故事的安排挺到位的,设计也不错,环节比较明确

  2、最大的问题是“回形针的运用”,教师在课前将故事的重要部分25—30页用回形针分隔开,但是却将幼儿的注意力分散走了,是得课堂秩序比较混乱,耽误了不少时间。

  3、整堂课都是幼儿在看图片讲故事,越到后面就越枯燥,并且故事缺少完整性,没有完整的给幼儿呈现出来。

  4、超时较多,没有控制好时间。

大班语言教案 篇4

  活动意图: 五月,阳光灿烂,暖风拂面,在这亲情融融的季节里,我们又一次迎来了"母亲节"。幼儿园的孩子们也在讨论着怎么帮妈妈庆祝,要送什么礼物给妈妈等等。在这温馨的日子里,我在想,我必须借这个机会为了让孩子们感受母爱,学会感激妈妈对自己的养育之恩。碰巧,我们幼儿园正在研讨如何进行早期阅读中诗歌类作品的教学。为什么要做此研讨呢?因为中国的古典诗词有一种最宝贵的特质,那就是诗歌中蕴含一种"兴发感动"的力量。诗歌中的古诗更是充满了诗人对宇宙万物和人间社会的情感,如果孩子从小就学会了古诗的诵读和吟唱,自然也会培养出他们观察和感受的能力。在大班下学期的《处处闻啼鸟》一书中,有一首诗《游子吟》正是表达母爱的伟大,借着这两个时机,我决定组织孩子学习《游子吟》这首古诗。

  在设计教案时,考虑到古诗有音律美、文字美、意境美的特点,但孩子的生活经验较少,从他们的年龄特点来说,要他们体会古诗中的情感会有一定的难度,所以必须要求老师运用多种不同的教学手段来引导孩子感受理解古诗。结合6岁前的.孩子主要是以直观理解为主,所以本活动主要以观察画面、讲故事和孩子亲身体验的方法来教学。

  活动目标: 1、孩子通过观察画面,讲故事的方法,结合自己的感受欣赏并理解诗歌内容。

  2、感受妈妈给予的爱,乐意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萌发孩子感激妈妈的养育之恩的情感。

  活动准备: 1、识字图卡:妈妈

  2、课件:CD朗诵、《游子吟》的故事

  3、视频:妈妈的话

  4、图画书《处处闻啼鸟》人手一本

  5、背景音乐:《感恩的心》

  活动过程: 一、出示字卡"妈妈"引入话题,幼儿介绍"我的好妈妈"。

  1、提问幼儿:谁来说说你的妈妈是长什么样子的?做什么最棒?

  2、教师进行归纳:你们都有一个漂亮、能干的妈妈,今天我也要向你们介绍一位慈爱的妈妈。

  二、通过观察画面和讲古事的方法,引导幼儿欣赏并理解古诗。

  1、引入古诗,让幼儿听CD朗诵古诗。提问幼儿:你听到了什么?

  2、再听CD朗诵一遍,加深幼儿对古诗的印象。提问幼儿:这次你有听到了什么?有什么先的发现?

  3、请幼儿拿出《处处闻啼鸟》,观察画面内容并跟着CD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1)请幼儿按照刚刚听到的内容找到《游子吟》这首诗。

  (2)引导幼儿观察画面:画中有什么?她在做什么?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3)提出问题:她在为谁缝衣服呢?为什么要缝衣服?我们读一读从这首诗,从诗中找到答案,好吗?幼儿有感情地朗诵古诗。

  4、引导幼儿在理解古诗中的关键字的基础上理解古诗内容,并有感情地朗诵古诗。

  (1)引导幼儿理解"慈母"、"游子"、"密密缝"、"迟迟归"、"寸草心"、"三春晖"等关键字。

  教师总结:慈祥的母亲手中拿着线,帮即将远去的孩子缝制新衣服。临行前,她忙着把衣服缝得严严实实,担心孩子一走很久才能回来。

  (2)出示图画引导幼儿理解古诗的难点:"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

  教师总结:谁能说孩子那像小草一样微小的孝心,可报答像春天的阳光般伟大的母亲呢?

  (3)让幼儿再来读一读这首诗,要求要有感情的读,把妈妈对孩子的爱读出来。

  5、出示图片,让幼儿看图讲故事,经过教师总结从而进一步理解古诗写作背景,诗人的情感以及古诗的内容。

  (1)提出问题:你觉得这首古诗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呢?

  (2)教师总结故事:在一个宁静的夜晚,人们都睡着了,但是有一位妈妈还在为她的孩子缝补衣服,因为她的孩子明天就要到很远的地方学习了。妈妈边缝边想:儿子这次去学习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来。她一遍又一遍地把衣服缝得结结实实。慢慢地,天亮了,妈妈终于把衣服缝制好了。孩子要走了,妈妈亲手帮孩子披上衣服,并叮嘱孩子要早点回家。儿子也舍不得妈妈,他含着泪说:"妈妈,我会早点回家的,您放心吧。"《游子吟》这首诗就是孟郊为了感谢他伟大的妈妈而写的。

  (3)提出问题:听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感受?你觉得孟郊的妈妈是一个怎样的妈妈?她爱不爱自己的孩子?

  三、播放视频《妈妈的话》,感受母爱。

  教师:其实,你们的妈妈也很爱你们,她还有话想对你们说,想不想听听?

  四、大胆表达自己对妈妈的爱,学会感激妈妈的养育之恩。

  教师:妈妈很爱你是吗?那你们有没有话想对妈妈说?我们也把自己想说的话拍下来给妈妈看好吗?

大班语言教案 篇5

  内容:

  一个冬天的早晨,树上,地上都积满了雪。军属老爷爷家门口哑了一群小朋友,有的拿铁铲,

  有的拿扫帚,来帮老爷爷扫雪。他们铲的铲,扫的扫,一会儿就把门前的雪扫干净了。小朋友刚要走,忽然听见门响了,老爷爷要出来啦!大伙连忙朝门后躲去。一个小哥哥捂着嘴笑,他旁边的一个小弟弟伸着头,想看看老爷爷是不是看见了他们,站在前面的小姐姐连忙接住他。老爷爷拿着扫帚出来扫雪了,开门一看,奇怪的说:“咦?地上的雪怎么已经没了?是谁替我扫了?下回再下雪呀,我可得起早来瞧瞧。”小朋友们听了,都偷偷地笑了,他们想:您起早呀,我们就起得更早,你想瞧呀,一定瞧不到。

  提示:

  1启发儿童讲出小朋友悄悄帮助军属老爷爷扫雪,不留名的好行动,学习词:军属,词组:铲的铲,扫的`扫。

  2提问参考:

  (1)这是什么季节?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2)这是谁的家门口?小朋友都来做什么?他们是怎么干的?他们听到门响,是谁要出来了?大伙赶紧怎么做?

  (3)老爷爷正准备做什么?当他走出门来的时候,发现了什么?他说了些什么?小朋友听到了老爷爷的话,他们怎样?他们想了些什么?

  (可画图做为看图讲述,也可当做故事欣赏)

大班语言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认识“扌”旁,知道“扌”旁与手的关系。

  2、培养幼儿识字的兴趣。

  活动准备:

  1、图片三张、手的字卡(黑色、彩色)两张

  2、扔、拍、扫字卡若干

  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

  出示字卡“手”,让幼儿知道手是我们身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并请幼儿大胆的说出手的作用。

  小结:手是我们身体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帮助我们做很多事情,所以我们要好好保护我们的小手,不要去触碰一些危险的物品,以免伤者我们的小手。

  二、认识“手”,了解手的书写顺序。

  手的字宝宝小朋友都认识,那你们知道它是由几笔组成?有新笔划吗?师幼共同分笔划朗读。

  三、出示图片请幼儿观察

  1、请幼儿说说图片上的人在干什么,并模仿图片中的人做动作。教师贴出相应的汉字。(扔沙包、拍皮球、扫地)

  2、请幼儿仔细观察,这些字宝宝有什么相同之处吗?(表示动作的'词都有“扌”旁)

  3、带领幼儿认识“扌”旁,并了解“扌”旁与手的关系。

  小结:“手”不仅是一个独立的汉字,它也是一个偏旁,和其他字组合到一起就会变成一个新的字宝宝。

  4、认读汉字:扔、拍、扫

  四、游戏《找朋友》

  接下来我们玩个《找朋友》的游戏,桌子上有一些字卡,从我的右手开始,每位小朋友取一张字卡贴在自己的胸前,然后站成一个圆圈,看一看周围小朋友身上的字卡能不能和你的字卡组成一个新的字宝宝,如果能的话他就是你的好朋友,音乐结束后你就和他站在一起,并将新找到的字宝宝贴到纸上。师:你们都找到朋友了,现在该我找了,教师出示字卡,请与我相同的走到我的身边,并大声的念出字宝宝的名字请老师和小朋友进行验证。

  五、结束部分

  游戏《送字宝宝回家》

大班语言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理解散文内容,感受散文的优美意境。

  2、引导幼儿根据自己的理解大胆说出喜欢的词语。

  3、鼓励幼儿用肢体语言表现散文中不同季节的树叶。

  教学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理解散文优美的意境。

  活动难点:鼓励幼儿用肢体语言表现散文中不同季节的树叶。

  活动准备:多媒体;背景音乐。

  活动过程

  一、欣赏散文,引发兴趣。

  1、教师配乐朗诵散文《落叶》,请小朋友闭上小眼睛听散文的过程中,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2、你认为这篇散文美吗,为什么。

  3、教师小结,同时请小朋友再次欣赏散文。

  二、再次欣赏散文,理解散文内容。

  1、教师配乐朗诵散文《落叶》。

  2、请小朋友说说春天的树叶是什么样子的,并试着用肢体语言表示春天的树叶。

  3、请小朋友说说夏天的小树叶是什么样子的,同时请小朋友用肢体语言表示夏天的树叶。

  4、秋天到了,小树叶飘到哪里去了。

  5、谁能用身体表现出树叶飘落的样子?

  6、小树叶飘到屋顶上,为什么屋顶变得金黄?

  7、水面上飘着许多小船,说的是什么。

  8、地毯又指的是什么。

  三、认识散文中优美的词语。

  请小朋友说说你认为这篇散文里的哪个词用得好,为什么。

  四、游戏:树叶。

  1、老师做大树妈妈,小朋友扮演小树叶。老师朗诵散文诗,请幼儿依据不同季节用肢体语言表现不同季节的树叶。

  2、秋风吹来了,小树叶飘呀飘,小树叶除了飘到房顶上,小河里,草地上,大树妈妈脚下,还可以飘到哪里呢?

  3、谁愿意学着散文里好听的话也来说一说你飘到哪里,哪里变的怎么样?

  活动反思:

  1、能根据幼儿的兴趣生成教育活动,使幼儿能积极的.参与活动。幼儿在与同伴、老师的活动中获得了全新的体验。

  2、提供了良好的质疑环境,用鼓励的方式引导幼儿大胆提问,踊跃释疑。改变了传统的教师讲,幼儿听的模式。一句“你提的真好!”大大增强了幼儿提问的信心;一句“大家说的真好!”进一步提高了幼儿释疑的兴趣。

  3、为幼儿提供了运用语言的机会。在幼儿进行仿编前,采用小组或三三两两自由讨论的方式,让每个幼儿都有说话的机会,他们说话的愿望得到了满足。

  4、综合艺术,照顾全体,使人人都能参与想象、讲述活动。用绘画的形式让幼儿把仿编的内容画出来,活动后便于幼儿再次交流。

大班语言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仔细观察画面,大胆讲述自己对画面的理解。

  2、初步理解故事内容,体会小狐狸的天真和三个咕噜噜的机智。

  3、学习词:咕噜噜、烤红薯、小人书、敲鼓

  4、喜欢并尝试创编故事结尾,并乐意和同伴一起学编。

  5、乐意参与表演,大胆学说角色对话。

  活动准备:

  1、大图书和人手一本配套小书。

  2、配套字卡

  活动过程:

  一、谈话激趣小朋友们,你喜欢狐狸吗?你听过的故事中都是怎样评价狐狸的?在今天我们要读的这个故事里,也有一只小狐狸,它究竟是一只什么样的狐狸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二、师幼共读

  1. 幼儿边观看小图书 1-3,教师边提问。

  提问:爸爸是怎么对小狐狸说的'?小狐狸是怎么说的?它又是怎么做的? 竹筐里说话了,它说了什么?当小狐狸问:竹筐里什么在叫的时候,竹 筐里又是怎么说的? 你觉得小狐狸看到的会是什么呢?

  2. 幼儿观看小图书第 4 页,说一说发生什么事了?小鱼是怎么出来的? (认识动词:蹦)你能用蹦来说一句话吗?

  3. 幼儿边观看小图书 5-7 页,边提问:咦,刚才竹筐里说三个咕噜噜,现在怎么变成两个咕噜噜了? 请帮小狐狸出出注意吧,到底是打开看看呢,还是不看?说说你的理由。 小狐狸到底有没有打开盖子呢?我们还是继续往下看吧。

  4. 观看小图书第 8 页。

  小狐狸打开盖子了吗?发生了什么事?(认识动 词:飞)请女孩子来学一学飞的动作吧。

  5. 幼儿边观看小图书 9-11 页故事。

  提问:现在竹筐里还剩几个咕噜噜呢?你觉得这个咕噜噜会对小狐狸说什么? 小狐狸还会把盖子打开吗?为什么? 你觉得最后的这个咕噜噜可能是什么呢?为什么?

  三、完整阅读现在我们一起把这个故事完整地讲一遍。

  讨论:三个咕噜噜和小狐狸你喜欢谁?为什么?

  教师小结:老师和你们一样,喜欢小狐狸的天真可爱、三个咕噜噜的聪明机智。

  四、拓展经验:

  喜欢这个故事吗?为什么?如果小狐狸不相信咕噜噜的话,那会发生什么更有趣的事儿?把你想象的更有趣的事儿回家讲给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听,好吗?

  活动反思:

  对目标达成的反思目标一的达成较好。整个活动给孩子创设一个能让他们亲自去感知、去操作、去体验的环境。让幼儿自主体验和自主探究,从而使幼儿真切地感受到了漱口的作用,并学会了正确的漱口方法。

大班语言教案 篇9

  【活动目标】

  1、熟悉、理解故事,尝试比较完整地复述故事内容,学习动词:端、抱、扛、抬。

  2、初步了解一些好吃的面食,能够例举1?2种好吃的面食。

  【活动准备】 认知准备:学习《稻子和麦子》

  【活动目标】

  1、熟悉、理解故事,尝试比较完整地复述故事内容,学习动词:端、抱、扛、抬。

  2、初步了解一些好吃的面食,能够例举1?2种好吃的面食。

  【活动准备】

  认知准备:学习《稻子和麦子》。

  材料准备:蒸锅、碟子、蒸笼、小豆等。

  【活动过程】

  一、复习《稻子和麦子》。

  师:上一次我们一起讲过一个故事,故事的名字《稻子和麦子》,让我们一起来讲一讲好吗?

  过渡:这一次老师还要向大家介绍几种好吃的东西,这些好吃的东西都是面食,他们都是用麦子做出来的,他们就藏在故事里面,让我们一起来听听吧!

  二、好吃的《大包子》。

  1、欣赏故事。

  在故事里面,你听到几种面食?

  这些面食除了使用面粉做成的,还需要什么材料?

  小结:对呀,原来糖包子是用各种各样好吃的'糖做馅料,所以叫糖包子,而豆沙包是用各种各样的豆作馅料才能够做出好吃的豆沙包。

  过渡:谁做的是糖包子,谁做的是豆沙包?让我们再到故事里去找一找吧!

  2、理解故事。

  谁做的是糖包子,谁做的是豆沙包?

  他们为什么要互相送?

  小结:原来好朋友就是有好东西要大家分享,这样才能够有更多的好朋友。

  那么只有好东西分享,就可以了吗,好朋友在一起还应该怎么样?

  小结:好朋友要有困难互相帮助,有好东西愿意分享这样大家才能够在一起开开心心。

  3、情景表演。

  请幼儿分不同的角色进行表演。(理解动词:端、抱、扛、抬)

  三、复述故事。

  跟着录音复述故事。

大班语言教案 篇10

  活动目标:

  1.能通过自主阅读、讨论分享理解图画内容,了解动物不应该穿衣服的原因。

  2.能大胆想象创编故事内容。

  3.感受作品的诙谐幽默。

  活动准备:

  1.人手一本图画故事书《动物绝对不应该穿衣服》

  2.根据图画书内容制作的PPT。

  活动过程:

  1.辨论导入,激发兴趣。

  (1)选择正反方入座。

  教师:今天我们要先举行一场辩论比赛。辩论的.题目是“动物应该不应该穿衣服”。

  (2)幼儿交流选择的理由。

  (3)教师小结,介绍图画书的创作者。

  2.集体阅读,了解图画书内容。

  (1)阅读封面,了解故事名称。

  (2)读故事的第一、第二情节。

  3.幼儿自主阅读,交流图画书内容

  (1)幼儿自主阅读图画书。

  (2)幼儿交流图画书内容。

  4.完整阅读图画书。进一步感受、理解图画书的内容。

  5.创编故事内容,激发创作兴趣。

  (1)阅读老师创编的故事,引发幼儿创编的兴趣。

  (2)幼儿交流自己创编的故事。

  6.总结活动,拓展延伸。

  活动延伸:

  1.区角活动:在阅读区投放《动物绝对不应该穿衣服》以及这对夫妻写的其它书,进一步感受作品风格。在悦读悦美出版社幼儿自己制作创作的《动物绝对不应该穿衣服》。

  2.家园活动:把图书借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读一读这本书。

【大班语言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语言水果教案03-18

大班语言故事教案03-26

大班语言秘密教案03-26

大班语言守株待兔教案03-24

大班语言儿歌教案04-01

大班语言摇篮教案04-01

大班语言微笑教案04-01

大班语言西瓜教案04-02

大班语言春天教案03-30

大班语言古诗教案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