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

时间:2024-07-13 12:59:45 教案 我要投稿

【精品】大班语言活动教案范文合集十篇

  作为一名教职工,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大班语言活动教案10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精品】大班语言活动教案范文合集十篇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 篇1

  活动准备

  1、幼儿事先看过有关军事武器装备、兵种等方面的录像带,对相关的军事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

  2.象征物图片,如蜻蜓——直升机,大象——消防队,蝙蝠——降落伞等。

  (本活动需要幼儿事先了解解放军的打仗训练活动和各种武器的特征和功能等,这样既有利于幼儿理解和表现该文学作品,也可以开阔幼儿眼界。在幼儿仿编诗歌时,出现一些相对关系的象征物,有利于扩展幼儿想象,为仿编铺设一定的台阶。)

  3、小图片―――鸟、龟、鱼、飞机、坦克、军舰、蜻蜓、大象、小鸭。

  活动过程

  幼儿预期效果

  一、谈话导入,引起兴趣

  中国人民解放军分为哪几个军种,他们都使用哪些武器?

  我今天也带来了一些武器装备,你认识吗?是哪个军种用的?

  这儿还有一些小动物,看看是谁?

  我现在是陆海空三军总司令,要把小动物变成我的.武器装备,谁可以变成我的飞机(坦克、军舰),为什么?

  二、学习诗歌,激发学习的兴趣。

  第一次倾听:你听到了什么?

  三军总司令是做什么的?如果你当上了三军总司令,你会有什么感觉?

  第二次倾听:这个小朋友请了谁当空军(陆军、海军),诗歌里是怎么说的?

  录音机里念的和你们念的有什么不一样?这样念好不好听?

  第四遍:我们一起来学一学录音机里的声音。

  三、游戏“找朋友”仿编诗歌。

  那还有哪些小动物可以做我们的坦克、军舰?可以把它们编进诗歌吗?

  幼儿两两仿编:我又请来了几位小动物,看看是谁?

  可以把它们编进诗歌吗?

  集体完整朗诵诗歌。

  回忆已有经验,了解动物与军事武器的关系。

  还哪些小动物可以做我们的军事器械?引导幼儿找出小动物和军事武器之间想同的地方,分析为什么要用这些小动物来代替军事器械。这样的组织就把整个诗歌的难点前置了,用游戏的形式较好地、自然地帮助幼儿分析、理解诗歌。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通过故事了解人们表达自己思念的不同方式;

  2、大胆表达自己对亲友的想念并通过不同方式表现出来。

  活动准备:

  故事图书,视频展示仪,电视机,录音机,纸,水彩笔,剪刀,彩色纸,玩具手机、电话,信封、信纸,音箱、MP3、录音等。

  活动过程:

  一、听故事《我想你》

  1、听音乐进场,教师提问:“小朋友你们在什么时候会想念一个人呢?”“当你想一个人的时候你会怎么办呢?”

  2、听事先录好的幼儿录音,引出故事内容。

  3、通过在视频展示仪教师讲故事。

  二、了解故事中的人表达自己想念时的不同方式

  1、提问:“故事里的人他们在想一个人的时候都是怎么做的啊?”

  2、提问:“其他民族的人在想念别人的时候有什么不一样啊?”

  3、提问:“你们知道古代人每当他们想念亲友时候有什么办法吗?”

  4、提问:“现在我们和古代人不一样了,有了各种先进的工具和技术可以怎么样互通情意呢?”

  5、出示故事图书内容帮助幼儿归纳和扩展

  6、请幼儿相互交流“如果你在想一个人的时候你会怎么办呢?”

  三、幼儿通过各种形式来表达自己对亲友的想念

  1、教师示范自己对小朋友的想念:“你们还有一个月就要毕业了,就要离开自己的幼儿园,离开老师和小伙伴了,大家在一起相处了很多年了,以后等你们上了小学就不能再回到幼儿园了,老师很想念你们。那我在想你们的时候会怎么办呢?我会看看和大家一起拍过的照片,还有毕业照,还会回忆有的小朋友调皮时候的样子。等你们带上红领巾的`时候我会打电话祝贺你们的。那么你们在想念老师和好朋友的时候你会怎么办呢?”

  2、教师介绍操作工具并提出要求,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把对别人的想念表现出来。

  3、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展示几个比较好的幼儿作品,并请说出自己如何表达对他人的想念。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认知目标

  知道一棵树各部分的名称和功能

  技能目标

  了解植物对人类、动物生存的重要性

  情感目标

  培养幼儿热爱植物的情感

  活动重点

  知道一棵树各部分的名称和功能活动难点了解植物对人类、动物生存的重要性

  物质准备指偶

  活动过程导入:

  1、教师有声有色的讲故事。

  提问:故事中有谁?小蜜蜂采到又香又甜的蜂蜜了吗?

  (故事中有小蜜蜂、梨树公公、梨花姐姐、树叶哥哥、树干大叔)2、教具演示,串讲故事,启发幼儿说出故事中的主要情节,进一步加深对故事内容的理解。

  2、提问:

  (1)蜜蜂采到香香甜甜的蜂蜜了吗?在什么地方采到的?

  (采到了,在梨花上采到的。)

  (2)梨花为什么开的'又香又美丽、(树叶哥哥每天用阳光和水分制造成养料送给梨花,所以梨花开的又香又美丽。)

  (3)小朋友能摘梨花吗?

  (不能。要爱护树木)

  (4)梨树怎样才能结出又大又香甜的果子)(果农叔叔给梨树浇水、施肥、捉虫、梨树才能结出又大又香甜的果子。)

  活动延伸课

  后组织幼儿分角色表演故事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了解故事,感受名字之间浓浓的的亲情。

  2、懂得爱妈妈的方式是多样的,尝试用自己的语言、行动表达对亲人的爱。

  活动准备:

  1、活动前请幼儿想一想自己爱妈妈的表现,并用绘画的方式记录下来。

  2、小兔和兔妈妈布袋木偶各一个,温馨的背景音乐。

  3、幼儿用书1~6页。

  4、挂图《我要和你在一起》。

  5、语言磁带。

  活动重点:

  感受名字之间浓浓的的亲情。

  活动难点:

  尝试用自己的语言、行动表达对亲人的爱。

  活动过程:

  1、导入活动,激发幼儿兴趣。

  (1)小朋友,当你想到妈妈的时候,心里是什么感受?你和妈妈在一起时,最想和她说什么?引导幼儿说说自己的感受。

  (2)教师:有只小兔子也很爱自己的妈妈,他向妈妈表达爱的方式和你们有什么不一样?

  2、倾听故事,理解故事内容。

  (1)在背景音乐的衬托下,教师有感情地讲述故事,幼儿欣赏。

  (2)为什么小兔丁丁和妈妈长得像?

  (3)小兔子爱妈妈吗?他说得最多的一句话是什么?

  (4)小兔子丁丁想和妈妈永远在一起,妈妈是怎么说的?小兔子又是怎么回答的?

  (5)播放故事录音,幼儿结合教师提问认真倾听。

  (6)讨论:丁丁长大会干什么?

  (7)小兔子丁丁是怎么回答的?

  (8)小兔子丁丁是怎样爱自己的妈妈的?引导幼儿根据小兔子丁丁的回答说说。

  (9)教师完整讲述故事,在小兔和妈妈的对话处鼓励幼儿共同讲述。

  3.经验迁移讲述。

  (1)你爱你的妈妈吗?你会怎样向自己的妈妈表达你的爱?引导幼儿结合自己画得内容,大胆说说自己的想法。

  (2)幼儿交流、欣赏作品。

  (3)教师小结:每个人爱妈妈的方式不一定相同,如果你爱自己的妈妈,那么就大声地告诉妈妈,用自己的.行动让妈妈感受到你的爱。

  活动反思:

  这是一则很美、很有意境、表达浓浓的爱的故事。从小兔子和兔妈妈的对话中以及丰富的肢体动作中让人感受其中蕴涵的母子之间浓浓的爱它的爱"当你很爱、很爱一个人的时候,也许,你会把这种感觉描述出来。可是,爱,实在不是一件容易衡量的东西。通过故事《妈妈我要和你在一起》,帮助孩子进入故事的情境,积极用语言和动作去表现。活动开始我请孩子观察其中的一个画面,请孩子猜猜"兔妈妈和小兔子在做什么?"有的孩子说,大兔子张开双臂要抱小兔子;有的说,大兔子在给小兔子讲故事。带着疑问,我请孩子完整地欣赏了一遍故事。欣赏完故事,我借助古诗请幼儿用动作和语言表现故事中小兔挖空心思想要和妈妈在一起的故事,激发幼儿兴趣,感知对爱的表达可以像小兔一样,将爱大声说出来。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借助故事中神奇的想象,引导幼儿注意蔬菜的颜色特征,关注蔬菜的作用。

  2、能根据故事的情节线索进行大胆仿编,自主表达。

  3、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4、引导幼儿在故事和游戏中学习,感悟生活。

  5、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活动准备:

  人手一本看图说话

  活动过程:

  一、创设谈话环境,产生兴趣:

  出示“神奇的`牛”。这是谁?奶牛有什么特殊的本领?

  二、阅读故事:爱吃蔬菜的奶牛

  第一边阅读后提问:你觉得书里大概讲了一件什么有趣的事情。鼓励幼儿大胆讲述。

  你觉得什么地方很有趣的?(互相商量)

  三、再次阅读:

  1、这里的人都不喜欢吃蔬菜,大家的身体变得怎么样呢?

  2、一天谁来了?奶牛喜欢吃什么?它挤出的牛奶是什么颜色的?

  3、人们喝了奶牛的就牛奶变得怎么样了?

  4、现在大家喜欢吃蔬菜了吗?为什么喜欢?

  5、你觉得这个故事里什么地方很有趣的?(互相商量)

  四、介绍故事的名字。

  活动反思:

  幼儿期是语言发展,特别是口语发展的重要时期。幼儿的语言能力是在交流和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应为幼儿创设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鼓励和支持幼儿与成人、同伴交流,让幼儿想说、敢说、喜欢说并能得到积极回应。幼儿的语言学习应在生活情境和阅读活动中引导幼儿自然而然地产生对文字的兴趣。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 篇6

  活动内容:欣赏散文----------梦

  活动目的:

  1、让幼儿在理解散文内容的基础上,初步感受其语言和意境的美。

  2、激发幼儿对文学作品的喜爱。

  3、丰富词:披、逗。

  活动准备:

  1、立体教具一座。

  2、布娃娃一个。

  3、配乐磁带、录音机各一。

  活动指导:

  1、以谈话的形式导入活动,请个别幼儿说说自己做过的梦以及心里的感受。

  2、出示娃娃“小妮妮”,引出散文名称,让幼儿完整欣赏配乐散文。

  欣赏后提问:

  (1)散文的名称叫什么?

  (2)听了这篇散文你心里觉得怎么样?

  3、教师边操作立体教具,边引导幼儿再次完整欣赏配乐散文。

  欣赏后通过提问,帮助幼儿进一步理解散文内容:小妮妮梦见些什么?

  4、让幼儿分段欣赏散文,并借助立体教具和提问引导幼儿感受语言和意境的美,丰富有关词汇。

  (1)欣赏第1段后提问:小妮妮在梦中变成什么?她在散文中是用哪些优美的句子来说的?

  (2)欣赏第2段后提问:a、小妮妮梦见什么真美丽?(丰富词:披)

  b、小妮妮梦见什么真有趣?她为什么这样说?(启发幼儿想象小妮妮跳舞的形象,并做一做、说一说)

  c、小妮妮为什么咯咯地笑?(丰富词:逗)

  d、谁把小妮妮抱在怀里?让小妮妮听谁唱歌?

  (3)欣赏第3段后提问:小妮妮梦醒了,镜子对她说什么?小妮妮怎么说?(结合幼儿回答,渗透热爱和珍惜生活的教育,幼儿教案《欣赏散文----------梦》。)

  5、让幼儿第三次完整欣赏配乐散文,欣赏后启发幼儿想想,说说自己做过什么甜美的梦。

  6、教师与幼儿一起朗诵散文,启发幼儿用适当的动作表现作品的内容。

  7、活动结束。

  附:散文

  梦

  在梦里,我是这样甜蜜。一朵朵花儿,粉红粉红的,花瓣上闪着露珠,那就是我呀,是我,小妮妮。

  暖暖的太阳给我披上金黄色的舞衣,啊!真美丽!轻轻的风教会我跳舞,啊!真有趣!细细的雨给我快乐的`沐浴,雨点儿逗得我身上痒痒的,真调皮!静静的大地真像我的妈妈,把我抱在怀里,让我听小溪唱出来的歌曲。

  我的梦醒了,镜子说:“你在笑呢,小妮妮。”我呀,在笑我的梦,它是真的,我在祖国温暖的怀抱里,幸福的生活着,一切都象梦一样甜蜜。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认知目标:初步了解豆芽破土而出的过程

  技能目标:引导幼儿在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完整背诵诗歌

  情感目标:通过体会小豆芽钻出泥土时激动兴奋的情感,引发幼儿热爱春天、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感

  活动重点:培养幼儿的'观察力

  活动准备:

  1、课前组织幼儿种植种子,观察其发芽过程

  2、种子从播种到发芽长大的图片一套

  活动过程:

  1、幼儿讨论自己观察到的种子的变化。

  2、出示图片让幼儿进一步观察种子是如何钻出泥土不断长大的过程。

  3、学习诗歌“钻泥巴”。

  4、引导启发幼儿用肢体动作表现出种子发芽的经过。

  5、谈话:怎样热爱春天,热爱大自然。

  活动延伸:引导幼儿观察种子的发芽情况并做好详细记录。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能根据故事情节线索,大胆想象故事内容,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2、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形象,感知运动的关键要素。

  3、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激发幼儿对运动现象的探究欲望。

  活动准备:

  1、自制大书《滚滚和蹦蹦》。

  2、自制故事形象:滚滚和蹦蹦。

  活动过程:

  一、玩豆子

  1、你们瞧一瞧,今天老师带来了什么?

  2、豆子宝宝有个小小的'心愿,想到桌子上滚一滚、蹦一蹦,你们愿不愿意帮助它们完成这个心愿?

  3、请你们六个人一组到桌子旁边去试一试。

  4、教师深入幼儿中间询问:你用什么办法让豆子宝宝滚起来还是蹦起来的?你有不一样的办法吗?(鼓励幼儿边玩边和同伴说一说)

  5、小朋友想到了很多好办法让豆子宝宝滚起来了、蹦起来了。下面请小朋友到旁边找个位置坐下来。

  二、谁是滚滚、谁是蹦蹦

  1、刚才,我们玩豆子,想了许多让豆子宝宝滚起来、蹦起来的好办法。老师这里还有两个豆子,它们也想和小朋友玩一玩。它们当中一个叫滚滚,一个叫蹦蹦。

  2、出示图书第一页:你们猜猜哪个是滚滚,哪个是蹦蹦?为什么你会这样想呢?

  3、它们有什么不一样?(幼儿自由讲述)来看看两个豆子之间发生了什么有趣的事。

  三、怎么滚、怎么蹦

  1、出示大图书第二页:滚滚和蹦蹦从哪里来?它们的心情怎么样?

  2、你猜猜它们会说什么?(出示大图书第三页)

  3、教师讲述故事第一部分,其中蹦蹦的话由幼儿看图和字讲述。

  四、往哪滚、往哪蹦

  1、出示大图书第四页:说着说着,它们怎么啦?(教师和幼儿一同讲述故事第二部分的内容。)

  2、它们吵吵吵,吵得更厉害了,我们来看看它们吵了什么?出示大图书第五页,幼儿猜测讲述。

  3、我们再来看看滚滚和蹦蹦到底说了什么?(出示文字,教师和幼儿合作讲述故事第三部分的内容。)

  五、怎样才能滚、怎样才能蹦

  1、你们觉得它们能蹦到月亮上去,滚到海边去吗?(幼儿讲述自己的观点和理由后举手表决自己的观点)

  2、它们到底能不能…我们来看看发生了什么事:出示图六。

  3、一阵风吹来,滚滚轱辘轱辘地滚了起来,它一边滚一边唱歌,你们才它会唱什么歌?它会不会把自己的心愿唱出来?(幼儿想象后教师讲述故事第四部分的内容)

  4、你们猜蹦蹦遇到了什么事?出示大图书第七页:一辆自行车过来了,发生了什么事?蹦蹦回怎么唱歌?

  5、我们来学学滚滚和蹦蹦唱的歌。

  6、有了风和自行车的帮助你们猜它们现在能不能滚到海边、蹦到月亮上?

  7、出示大图书第八页:他们安生了什么事?为什么摔下来?它们又见面了会发生什么事?会吵什么?(边出示文字边与幼儿模仿对话)我们来看看滚滚和蹦蹦到底回说什么?

  8、你们猜滚滚和蹦蹦最后会怎样?出示大图书第九页,教师讲述故事最后部分。

  9、它们总这样吵好吗,为什么?你觉得它们应该怎样做?

  六、表演故事

  1、看了故事,老师有个问题还不明白,滚滚会滚、蹦蹦会蹦,后来它们怎么又没滚到海边,蹦到月亮上呢?

  2、结合大图书,完整讲述故事。

  3、这个故事是不是很有趣,它们蹦起来、滚起来是 什么样子,吵起架来又是什么表情?我们一起来学学。

  4、出示指偶,幼儿认识后,下面请小朋友自己选好扮演谁,各站一边,我们来表演这个故事。(提醒幼儿注意表情,结合动作表演。)

  七、生活中的滚和蹦

  1、我们生活中也有许多滚滚和蹦蹦,你们发现了吗?

  2、有什么东西会滚,什么东西会蹦?你们是怎么让它滚起来、蹦起来的?

  3、刚才小朋友讲了很多会滚会蹦的东西,下了课我们去玩玩它们吧。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 篇9

  活动目标:

  1.学会仔细观察图片,完整、连贯地讲述图片内容,懂得遇事要多动脑筋。

  2.理解词:伞把、勾、机智、撑。

  活动准备:

  幼儿操作材料《语言》上册第28页,小红伞一把。

  活动过程:

  一、出示小红伞,激发幼儿讲述的兴趣。

  1.看看老师带来了什么?它是什么颜色的?它有什么用呢?让幼儿认识伞把,并感觉“撑”伞这个动作。

  2.我们来看看小兔用小红伞做了哪些事情?

  二、幼儿翻阅画面,教师引导幼儿观察每幅画,并提问讲述。

  图一:

  1.早上,小兔要出去玩,它推开窗户看什么?

  2.天气怎么样?它是怎么知道的?小兔准备带上什么东西?

  图二:

  1.小兔来到了什么地方?看见了谁?在干什么?

  2.刺猬遇到了什么困难?小兔是怎么帮助它的?

  3.刺猬摘到果子会怎么对小兔说呢?

  图三:

  1.小兔又来到了什么地方?看见了什么?

  2.这些蘑菇都有哪些颜色?(引导幼儿用“有的'……,有的……,还有的……”的句式讲)

  3.出示大灰狼,忽然小兔发现谁来了?兔子来不及逃,它该怎么躲过大灰狼呢?组织幼儿讨论,给兔子想想办法。

  4.出示撑开的伞,小兔用了谁的办法躲过了大灰狼?

  图四:

  下雨了,小兔是怎么回家的?

  三、幼儿连贯讲述。

  1.幼儿结伴连贯讲述。

  幼儿一边翻阅图书,一边自由讲述。

  教师重点引导幼儿描述小兔是怎样用雨伞做事的。

  2.个别幼儿面对面集体讲述。

  教师重点指导幼儿连贯地讲述四幅图片,引导幼儿学习同伴的讲述经验。

  四、组织幼儿讨论。

  1.小兔用雨伞共做了几件事?

  2.你喜欢小兔吗?为什么?(理解:机智)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 篇10

  活动目标:

  1、自主地阅读图书并尝试用自己的语言讲述故事。

  2、感知体验故事的问答式的结构。

  3、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4、引导幼儿在故事和游戏中学习,感悟生活。

  5、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活动准备:

  图画书人手一本。

  活动过程:

  1、独立阅读。

  ——先让幼儿自由阅读,从头到尾按照顺序翻阅图书、阅读图书内容。提醒幼儿注意观察画面人物的动作、表情、想一想故事中发生了什么事情。

  ——提问:书上都有什么人,发生了什么事情?

  2、理解故事,讲述故事内容。

  ——模仿故事的语言,用问答的方式指导幼儿讲述故事内容。如“这个故事说的是谁呀?”“这个故事说的是一只蜘蛛呀。”允许幼儿的回答与书上有出入,不必给幼儿提供所谓的标准答案。

  ——采用你问我答的形式看完故事后,幼儿对一问一答的故事结构有了初步的了解。然后,由成人自问自答完整讲一遍故事,要求幼儿认真倾听,边听边翻到相应的一页。

  ——鼓励幼儿想一想:自己的回答与书上的答案是否有差异。

  3、合作阅读。

  ——请幼儿与同伴合作阅读。要求幼儿用自己的语言把故事情节讲给同伴听,听者可以提出自己的问题。

  ——鼓励幼儿改编故事的结尾,例如:“蜘蛛先生以后还会不会搬家呢?我也不知道,你说呢?”“我想它会再搬家的……”

  活动反思:

  《蜘蛛先生要搬家》是一篇以一问一答的`方式进行的叙事故事,从语言的结构上来说符合幼儿语言发展和心理发展特点。故事的叙事方式的设置突破了惯有的思维方式及叙事方式而进行,非常适合孩子的阅读需要和阅读特点。幼儿一定会非常喜欢并且有一定的生活基础进行仿编。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09-15

大班语言教案活动反思与评价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反思10-11

大班语言游戏活动教案02-02

有关大班语言活动教案02-23

【精】大班语言活动教案03-23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精】03-19

【荐】大班语言活动教案03-22

大班语言活动《落叶》教案11-23

大班语言活动《春天》教案06-27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春天》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