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小班音乐教案模板锦集8篇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班音乐教案8篇,欢迎大家分享。
小班音乐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熟悉旋律x x|xx x,跟着音乐学做刷牙、洗脸、梳头等动作。
2、体验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乐趣。
活动重点: 让幼儿知道自己的乐趣自己做。
难点: 让幼儿学会跟着旋律做动作。
活动准备:
1、歌曲录音《梳洗》。
2、场景:娃娃家。
活动过程:
1、创设情景,引出话题:
教师通过提问引出活动话题。
——“我叫兰兰,这是我的家,你们猜一猜,起床后我会做些什么事呢?”
2、教师示范表演动作。
——“起床后我做了一些什么事?”
“穿衣、刷牙、梳头……”
幼儿自主模仿。
3、引导幼儿学习律动
——“你们直接穿衣、刷牙、梳头吗?”
鼓励幼儿大胆上前表演给大家看:
——“谁愿意表演给大家看?”
4、引导幼儿回忆生活经验:
教师将幼儿的回答即兴编成律动,让幼儿欣赏。
——“你们还会自己做些什么事?”
小班音乐教案
活动目标:
1、熟悉旋律x x|xx x,跟着音乐学做刷牙、洗脸、梳头等动作。
2、体验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乐趣。
活动重点: 让幼儿知道自己的乐趣自己做。
难点: 让幼儿学会跟着旋律做动作。
活动准备:
1、歌曲录音《梳洗》。
2、场景:娃娃家。
活动过程:
1、创设情景,引出话题:
教师通过提问引出活动话题。
——“我叫兰兰,这是我的家,你们猜一猜,起床后我会做些什么事呢?”
2、教师示范表演动作。
——“起床后我做了一些什么事?”
“穿衣、刷牙、梳头……”
幼儿自主模仿。
3、引导幼儿学习律动
——“你们直接穿衣、刷牙、梳头吗?”
鼓励幼儿大胆上前表演给大家看:
——“谁愿意表演给大家看?”
4、引导幼儿回忆生活经验:
教师将幼儿的回答即兴编成律动,让幼儿欣赏。
——“你们还会自己做些什么事?”
小班音乐教案 篇2
一、活动目标:
1、在游戏中感应音乐的特定音效,感受原野风乐曲的节奏明快和热情奔放。
2、尝试发明不同的欢呼声,体验游戏的快乐。
二、活动准备:
a:经验准备:
b:材料准备:
CD光碟、拉拉彩球、口哨、道具火堆、动物图卡、动作图卡。
三、活动重难点:
重点:听辩音乐中的特定音效,感受热情奔放的乐曲。
难点:能听辨特定音效变换动作。
四、活动过程:
(一)暖身入场(音乐:幸福拍手歌)
导语:今天我要去玩一个好玩的游戏,你们想跟我一起去吗?我高兴的时候会喊一声“欧耶”,你们呢?
(二)故事引导
师:今天宝宝家要举行一个宴会,来了许多客人,宝宝很高兴,拿出他最喜欢的玩具请小客人玩,这时,甜甜阿姨和她的女儿小点点也来了,宝宝很热情地招待了她们。家里好热闹呀,宝宝的爸爸妈妈决定举行一场篝火晚会。
提问:小朋友,还记得在我们在电视上看过篝火晚会吗?篝火晚会都有些什么呢?
(三)感应音效
1、第一遍音乐:幼儿安静欣赏,教师动作提示。
导语:听!宝宝家的篝火晚会开始咯!篝火晚会开始的时候会有一个特别的声音,一起来听听是什么声音。
提问:在音乐里你们都听到了什么声音?(哨声、呼应声)
音乐让我们感觉怎么样呢?(请幼儿说说自己的感受)
2、第二、三遍音乐:手足律动
导语:你们想参加篝火晚会吗?音乐里有一个哨子声,当你听到哨子声时把你的`手举起来打招呼(哟呵~)。
a. 音乐:(坐)拍身体各部位
哨声:做举手状(欢呼)
导语:你们的欢呼声真好听,我再站起来表演一次。
b. 音乐:(站)拍身体各部位
哨声:做举手状(欢呼)
3、第四遍音乐:动物律动
导语:你们的呼应声把森林里的一群小动物都叫来了,我们来看是谁来了?(从易到难出示动物图卡),(学动物律动)我们一起来玩一个游戏,当听到哨声的时候就变成各种小动物,再听到哨声就再变成另外一只动物。
音乐:模仿动物特征
哨声:动物叫声
(四)口技律动
师:小朋友你们玩得开心吗?宝宝开心的时候是怎么喊的?我们也来学学吧(哟呵~)。除了可以这样叫,还可以怎样叫呢?配上相应的动作(发出各种声音练习)。
音乐:做舞蹈动作
哨声:欢呼声
(五)篝火游戏
导语:我发现你们参加篝火晚会的时候会唱会跳了,我呀给你们准备了篝火晚会里必须有的东西,你们猜猜是什么?(出示啦啦彩球和火堆)
注意:交代游戏规则,练习一遍
音乐:手持拉拉彩球跳舞。
哨声:向空中抛接拉拉彩球
(六)结束活动。
大家都玩得很开心,该回家啦!咱们走吧……(听音乐出场)
小班音乐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中班音乐教育集中教育《种瓜》
1、会唱歌曲《种瓜》,并唱准休止拍。
2、学习用轻快跳跃的声音演唱歌曲,表现劳动的快乐情绪,
3、初步懂得辛勤劳动才能获得丰收的道理,萌发热爱劳动的情感。
活动准备:
1、图谱
2、音乐视频《种瓜》,音频
活动指导:
1、幼儿猜谜语引出活动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1)师:小朋友,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个谜语,大家猜一猜是什么?"身穿绿衣裳,肚里水汪汪,生得籽儿多,个个黑脸膛"。(西瓜)
(2)师:西瓜好不好吃呀,你们想来种瓜吗?我们一起看一看视频里的小朋友是怎么种瓜的。
2、播放视频,并出示图谱,帮助幼儿熟悉歌词引导幼儿学唱歌曲。
(1)通过提问引导幼儿说出歌曲里唱了什么,并出示图谱。师:你听到歌曲里面唱了什么,还唱了什么?
师;小朋友在哪里种瓜呀?(墙根下)
师:小朋友是怎么种瓜的?(天天来浇水,天天来看它)
师:种出来的西瓜怎样呀?(结了个大西瓜)
(2)指着黑板上空缺的部分,清唱歌曲,补齐图谱。
3、反复学唱歌曲《种瓜》
(1)播放音乐请小朋友们小声的跟老师一起唱一遍。运用图谱,教幼儿学唱歌曲。
(2)老师现在把音量调到最小声,请小朋友小声的.唱。
老师现在把音量再调大声一点,小朋友们也跟着老师的音量唱。老师现在把音量调到最大声,请小朋友们大声的唱。
(3)请男朋友和女朋友比赛场一遍,看看谁唱得好。
4、请全体幼儿看图谱记忆歌词,配上动作,完整演唱歌曲一遍。
活动延伸:
1、请小朋友们把今天学的这是歌曲回到家以后教爸爸妈妈唱一唱。
我在墙根下种了一棵瓜
天天来浇水
天天来看它发了芽开了花
结了个大西瓜大西瓜呀,大西瓜
抱呀,抱呀抱呀抱不下
小班音乐教案 篇4
活动目的
1.熟悉歌曲的旋律和歌词,学习演唱歌曲,表达一家人在一起的幸福感。
2.尝试向大家介绍自己的家人,感受爸爸妈妈对自己的爱。
3.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活动准备
1.每人带一张全家福的照片,背面写上爸爸妈妈对幼儿祝愿的话。
2.《我家有几口》音乐磁带。
活动过程
1.教师拿自己的全家福照片进行讲述。
“你知道这是谁家的照片吗?你怎么知道的?”教师边指着照片边介绍家人:“这是我爸爸,这是我妈妈,这是我自己,我家有三口人。”
2.幼儿手拿照片,介绍自己的家人。
(1)分别请4-5名幼儿向大家介绍照片上的家人,教师随时注意引导幼儿用完整的语言讲述。
(2)鼓励幼儿向旁边的同伴介绍自己的家人。
3.学唱歌曲《我家有几口》。
(1)教师示范唱,让幼儿熟悉歌曲的旋律和歌词。
师:“你喜欢哪一句?”根据幼儿的回答,教师带领幼儿有节奏的学说歌词。
(2)学唱歌曲,教师重点引导幼儿学习说唱结合的演唱形式。
师:“这首歌和我们唱的其它歌曲有什么不一样?”
教师指导幼儿在学唱最后一句时要配合肢体动作,并掌握说的.节奏。
4.教师给幼儿读一读爸爸妈妈对他们的祝愿,引导幼儿体会父母对自己的爱。
教学反思:
在活动中,我为了避免孩子从头唱到尾,在解决难点四分音符与感情技巧处理部分,我采用了谈话的方法,让孩子稍微休息了一会,使活动能够动静结合,孩子们的表现基本上完成了我预设的目标。当然了,本次活动还有很多不足的地方,希望各位老师和专家多加指点。
小班音乐教案 篇5
活动名称:《我的好妈妈》
活动目标:
(情感目标)感受歌曲优美的旋律与浓烈的热爱母亲的情感。
(知识目标)学习用连贯,柔和的声音演唱,表达内心情感。——重点
(能力目标)根据歌词内容创编表演动作,并大胆地表现出来。——难点
活动准备:歌曲《春晓》,启蒙阅读《好妈妈》画面,多媒体视频,录音机,磁带。
活动过程:
一,导入,播放歌曲《春晓》(播放至一半),请幼儿猜一猜音乐里唱的是哪首诗歌?
师:谁知道音乐里唱的是哪首诗歌?
师:让我们来听听他猜得对不对。(待幼儿猜对后,再播放整首歌揭晓对错)
师:这样唱着读唐诗好不好听?
二,呈现《好妈妈》启蒙幼儿读本画面,一到幼儿猜一猜儿歌名称。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种把儿歌唱出来的本领,看看我们要学唱哪首儿歌?
三,播放录音磁带歌曲《我的`好妈妈》。师:哦,那我们来听一听,音乐里唱的是不是这首歌
(录音共播放三遍,第一遍请幼儿仔细倾听,第二遍教师大声领唱,带动幼儿跟唱,第三遍师幼共同跟着伴奏唱。)
师:这样唱读儿歌好不好听?(看情况,若幼儿掌握的不好可以在跟唱一遍音乐,若学唱的顺利,可以直接进入下一环节——创编动作。)
四,多媒体播放视频《我的好妈妈》,引导幼儿进入歌词情景,理解歌词大意。并对部分歌词进行动作创编,教师对幼儿创编的动作进行总结,升华后引导幼儿模仿。 五,游戏。请幼儿自由结伴两人一组边唱歌边舞蹈,表演妈妈下班的情景。
六,讨论主题:爱妈妈。实现本活动的教育意义,教育幼儿要爱妈妈,爱劳动,知道妈妈劳动了一天是多么的辛苦,让幼儿知道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要以实际行动来爱妈妈。
七,结束语:今天我们学习了一项新的本领:唱儿歌。今天妈妈下班回到家,我们就把这首歌唱给妈妈听好不好!
活动延伸:为妈妈制作一个礼物或画一幅画,表达对妈妈的爱。
效果预测:能够积极参与音乐创编活动,但相互模仿情况会比较多。
对音乐跟唱会比较困难。
小班音乐教案 篇6
音乐分析:
1、音乐情感:主要表达了积极努力织布劳动的快乐。
2、音乐知识点:曲式分为ABC段,A段感应四拍拍子,B段感应乐句,C段感应八拍。
活动目标:
1、感受活动及合作的乐趣。
2、运用游戏,肢体律动,乐器等方式感应乐曲的ABC曲式。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知道织布机的作用和构造
2、纱巾,手摇铃人手各一份
3、CD播放机、音乐光盘
活动队型:
围半圆坐好 圆圈(纱巾游戏)
活动重难点:
教学重点:运用肢体律动,道具等不同的方式感应乐曲的ABAC曲式。
教学难点:感应曲式,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体验合作的乐趣。
活动过程:
一、暖身活动
1、音乐《小松鼠进行曲》进场,围半圆坐好。
“今天的天气可真好,我们一起跟小熊去草地上做做游戏吧!你们准备好了吗?我们出发吧,唉呀,好累啊!草地到了,小朋友们自己找一个舒服的位置坐下吧!”
2、故事引导:
“今天王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个故事,想听吗?故事名字叫《云妖的宝贝》……咿,王老师有问题要问问你们咯,小熊在哪里捡来的小毛巾啊?(树叶里)小毛巾上面有一朵美丽的`彩云,小熊和他的好朋友都好喜欢着条小毛巾呢,因为小毛巾可以擦手,当围巾,还可以做小裙子。它是谁的宝贝啊?(云妖)那么漂亮的小毛巾你们喜欢吗?我也好喜欢呢!你们想要吗?那我们一起来看看毛巾是如何织成的吧!”
小班音乐教案 篇7
活动设计背景
通过开车活动,使幼儿懂得互助合作的能力和开车的乐趣
活动目标
1、通过享受扮演司机开车的乐趣,来感受音乐中的行进与停止。
2、尝试让幼儿在游戏的过程中,能够相互合作的能力。
3、对音乐活动感兴趣,在唱唱玩玩中感到快乐。
4、让幼儿能在集体面前大胆表演、表现自己。
教学重点、难点
尝试让幼儿在游戏的`过程中,能够相互合作的能力。
活动准备
1、《开车歌》音乐。
2、呼啦圈。
3、单车、汽车、火车的牌子。
4、交通信号灯、红灯、绿灯。
活动过程:
1、问幼儿:“有谁是坐汽车来幼儿园的?”“通常是谁在开车呢?”driver(司机)“怎么开?”“什么时候车子会停下来呢?”请幼儿自由表达自己的想法。
2、和幼儿讨论:车子遇到红绿交通灯时,该怎么做。(提示:红灯停、绿灯行)
3、播放歌曲《开车歌》,请幼儿仔细听,然后讨论:歌曲旋律中的那个地方像是车子遇见红灯了。
4、请幼儿坐下来,随着歌曲用双手做开车和等待的动作。
5、组织幼儿当看到单车的图片时,请幼儿2人一 组,1人当司机,3人当乘客;当看到汽车图片时,请幼儿4人一 组,1人当司机,3人当乘客;当看到火车牌子时,请幼儿6人一 组,1人当司机,5人当乘客。到老师所画的马路上行走。
6、教师出示不同种类的车型,幼儿按要求分组,听《开车歌》进行游戏。
7、让幼儿在玩的同时能够相互交换角色,轮流扮演司机与乘客。
教学反思:
通过享受扮演司机开车的乐趣,来感受音乐中的行进与停止,尝试让幼儿在游戏的过程中,能够相互合作的能力。
小百科:开车即驾驶车辆的意思,开车安全的基础是技术和经验。为了方便观察交通标识,在开车时要注意路边、路上方设置的指示牌,视野要远要高,弄清交通标识指示的含义后再行车。
小班音乐教案 篇8
活动名称:
摇摇响
活动目标:
1、欣赏歌曲《摇摇响》,感受歌曲的节奏.
2、学习为歌曲伴奏,体验边做动作边唱歌的乐趣.
活动重点:
感受歌曲《摇摇响》的音乐节奏
活动难点:
尝试学习为歌曲伴奏
活动准备:
1、歌曲《摇摇响》录音光碟.
2、黄豆若干,1个空瓶子;装有小石子的小瓶子,每名幼儿一个
活动过程:
一、说一说
1、师:小朋友,我有一位好朋友,她叫瓶子宝宝,你们来跟她打声招呼吧,她也和你们打招呼了,可是她没办法发出声音哦,怎么办呢?(教师出示黄豆)咦!来了几颗圆圆的小黄豆,他们说:瓶子宝宝,让我们你吧,请你把盖子打开,让我们进到你的肚子里。(师把黄豆放进瓶子里)你们说这下子瓶子宝宝能发出声音了吗?(师摇一摇,瓶子发出丁零当啷的声音)
二、欣赏歌曲《摇摇响》
1、师:我的好朋友不仅能发出了声音还会唱歌呢,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2、教师播放歌曲《摇摇响》,请幼儿欣赏。
3、教师:瓶子宝宝唱了什么呀?丁零当啷的声音是怎么发出来的`呢?(丁零当啷丁当零啷摇摇响。)
4、你们听得很认真,瓶子宝宝还可以一边唱歌一边表演哦,我们欢迎她再唱一次好吗?教师再次播放歌曲《摇摇响》,教师手拿瓶子并随着音乐摇动手中的瓶子发出响声。
5、师:这首歌好听吗?瓶子宝宝的朋友们想来和你们一起唱歌,你们欢迎吗?好,我们把他们请出来吧。教师将事先准备好的小瓶子发给幼儿,让幼儿也拿起瓶子学着老师的样子随音乐摇动,体会歌曲的节奏。
6、教师:你们唱得真好听,我们还可以用手里的瓶子给这首歌伴奏,让它变得更好听大家一起来听听。教师示范伴奏方法,在每小节唱到"摇摇响"三个字的时候摇晃瓶子三下,幼儿轻轻晃动手中的瓶子为歌曲伴奏。
7、师:你们可要集中注意力听好了,当唱到"摇摇响"这三个字时我们才可以摇三下,我们站起来再来一次吧,请幼儿随着音乐跟唱歌曲并摇动瓶子伴奏。
三、游戏:
师:我们除了可要在胸前摇摇响,还可以怎么样摇?教师播放歌曲《摇摇响》,请幼儿听音乐自由变换动作摇动手中的瓶子(如举起来摇摇,左摇摇,右摇摇等),表现自己对歌曲的节奏体会和理解。
【小班音乐教案】相关文章:
小班音乐教案11-09
[优选]小班音乐教案07-10
(热)小班音乐教案07-08
【推荐】小班音乐教案06-18
【精】小班音乐教案06-21
小班音乐教案【推荐】06-22
【荐】小班音乐教案06-21
小班音乐教案【热门】06-22
小班音乐教案【荐】06-18
小班音乐教案【热】0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