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

大班教案

时间:2023-09-23 08:49:51 教案 我要投稿

(荐)实用的大班教案10篇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大班教案10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荐)实用的大班教案10篇

大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感知音乐《糖梅仙子》活泼、有趣的情绪。

  2、尝试在集体面前大胆表演,体验与同伴游戏及表演的乐趣。

  3、能按节奏、较清晰地唱出歌词。

  4、愿意跟随教师和音乐在老师的引导下用自然、连贯的声音唱歌,情绪愉快地参加音乐活动。

  5、在学习歌表演的基础上,结合游戏情节,注意随着音乐的变化而变换动作。

  活动准备:

  "糖梅仙子"的.音乐、图谱两幅、仙女棒一个、每个篮子放一些糖果幼儿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一、出示图一,用故事引入活动,欣赏ABA段。

  教师:你们知道我是谁吗?我是从精灵王国来的糖梅仙子,昨天精灵国王过生日,我和小精灵们都去给国王庆祝,那里可热闹了,你们想不想知道生日会上发生了什么有趣的事情?让我来告诉你们吧!听!(教师徒手做动作,不唱,幼儿欣赏)

  二、欣赏A段(教师出示糖果,唱出歌词)

  三、出示图谱二,放音乐唱A段(教师点谱)

  四、教师边请幼儿说边用唱的方式来引导。(送了几次糖果)

  五、听A段音乐学做动作。

  六、听A段音乐教师带幼儿站起来做动作。

  七、接龙游戏"送糖果"每个幼儿说出自己喜欢吃的糖,并用接龙的方式游戏。如:糖梅仙子最爱苹果糖、苹果糖样样都喜欢,送给你。(第一名幼儿"送"给下一位同伴。)

  八、听ABA段音乐,站起来给朋友们送礼物。

  九、出示图谱,教师指图谱,着重点出泡泡糖吹了几下。

  十、学精灵国王吹泡泡糖。

  1.精灵国王吹啊吹啊,吹出的泡泡有的那么大,有的那么小,我们来看看最大的泡泡国王吹了几下?最小的泡泡吹了几下?还有一些吹了几下?

  2.听B段音乐,教师指图谱,幼儿做动作。你们想不想学精灵国王吹泡泡糖。

  十一、完整感受音乐好玩吗?我这啊还有许多糖果,谁愿意把这些糖果送给更多的朋友?

  十二、结束活动:送糖果。

大班教案 篇2

  一、活动背景

  教育家杜威说过,儿童有调查和探究的本能,探索是儿童的本能冲动。学前期的幼儿可以说是个个好奇、好问、好探究,他们生机勃勃,精力充沛,不知疲倦地探索周围世界。我们就利用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和现象作为幼儿科学探索的对象,预设产生一些科学案例,以此引导幼儿发现周围世界的神奇,体验和领悟到科学就在身边,从而激发幼儿对周围世界的认识兴趣和探究欲望。

  《站住了,别倒下》就是以生活中的“物体平衡性”现象作为原形,预设产生的一则案例,本案例贴近幼儿的生活,取材于幼儿的生活,通过具体的生活素材来引导孩子动脑筋、想办法,培养他们解决问题和困难的品质,激发幼儿探索生活现象的兴趣。体现了“科学教育生活化”这一《纲要》精神。同时为了发展孩子的多元智能,促进完整人格的'成长,我们还鼓励幼儿在活动中用语言大胆表述自己的意见和想法,培养他们自信的性格并学会认同别人的优点。因此我把本次活动的目标定为:

  1、引导幼儿大胆探索让物体站起来的方法。

  2、培养幼儿对科学的探索的兴趣,能表述自己的操作过程,交流探索结果。

  3、积极参加活动,在操作活动中体验成功的喜悦。

  二、课堂片段及反思:

  片段一:观察活动材料,引起幼儿兴趣。

  1、根据生活经验来说说哪些东西能站住,哪些东西不能站住?

大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 学习助跑跨跳(积木),发展幼儿跳跃能力。

  2、 通过接力赛跑,发展幼儿跑的基本动作、培养幼儿集体荣誉感。

  3、 通过自选练习,培养幼儿的自主学习的精神。

  活动准备:

  积木若干、接力棒八个、音乐磁带。

  活动过程:

  一、 开始部分

  1、 慢跑操场一圈。

  2、 做热身操。

  3、 做准备运动。

  二、 基本部分

  1、 学习助跑跨跳(过积木)动作

  1) 老师示范助跑跨跳积木动作

  2) 一队幼儿示范,教师在一旁讲解动作要领。

  3) 幼儿成四跑纵队鱼贯练习,教师巡视。

  2、 提高助跑跨跳的`难度

  1) 请幼儿自由选择跨跳的高度

  2) 幼儿成四跑纵队鱼贯练习,教师巡视。

  3、 自选活动

  1)积木上练习平衡

  2)手撑积木钻山洞

  3)扣球比赛

  4、 圆圈接力赛跑

  三、 结束部分

  1、 放松运动

  2、 收器材。

  活动结束:

  户外活动时继续指导能力差的幼儿。

大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通过欣赏理解歌词内容,学习用连贯,轻柔与顿挫跳跃有力的歌声表现歌曲。

  2、初步体验和表达歌曲中害怕不舍与勇敢坚强的不同情感。

  活动准备:

  1、flash落叶

  2、音乐伴奏

  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情感叠加熟悉歌曲旋律

  1、提问:小朋友知道现在时什么季节?

  2、秋风起来啦,小树叶会有什么变化?

  3、随音乐学小树叶飘落的动作

  4、随音乐做一片离开妈妈不舍害怕的小树叶

  二、学唱歌曲

  1、师:小树叶到底说了什么呢?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2、小树叶唱了什么?

  3、多种形式演唱歌曲

  4、教师范唱第二段

  5、问:现在小树叶心里发生了什么变化?

  多形式演唱

  三、有表情的`歌唱

  1、师:今天我们唱了小树叶的歌,下面我们完整的来欣赏这首歌

  2、听一听,歌曲一共有几段?完整欣赏

  3、多种形式演唱歌曲

  四、小树叶游戏

大班教案 篇5

  《纲要》中指出:“教育生活内容要贴近生活,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有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影子是幼儿几乎每天都能见到的,影子时大时小、时隐时现等各种各样的变化,都引起幼儿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探索影子秘密的最好方法,就是让幼儿亲自去做一做,看一看,玩一玩。因此,设计了“有趣的影子”这一活动。

  1.幼儿通过找一找、变一变、演一演,获得光和影子的感性经验。

  2.活动中幼儿的观察、合作能力得到发展,体验科学探索的乐趣。

  活动准备:

  白色屏幕筐架4个,皮影道具5个,皮影、手影录像各一,篓子4只,手电筒数量和师生人数一样多,小动物图片若干个,音乐《健康歌》,大投影屏幕一个。

  活动过程:

  一、寻找屏幕上的影子,激发幼儿对影子的兴趣

  师:孩子们,这儿有我们的影子,一起来看哪!

  师:挥挥手,摇摇头,我们一起来和影子跳个舞吧!

  (评:孩子们兴奋地在大屏幕前急切地寻找自己和同伴的影子,不停地和自己的影子一起舞动,继而产生了对影子的好奇。)

  二、猜一猜手影并欣赏手影录像,感知手影的神奇魅力

  1.幼儿互相讨论

  师:白色的屏幕上怎么会有影子的呢?

  师(小结):光照在身上,身体挡住了光线,屏幕上就有了影子。

  2.师生做手影.猜手影,感受影子的多样性

  师:光照在我的手上,屏幕上就有了手的影子。我来表演几个手影,你们来猜猜。

  师:看这是谁呢?(师分别用手变出小鸟、大灰狼、孔雀。)

  师:你们真厉害,都被你们猜到了。谁也会表演手影来考考大家?(分别请3—4个幼儿演示手影)

  师:那你们知道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不同的影子呢?

  (幼儿自由讨论。)

  师:你们真聪明,原来手的不同姿势形成了不同的影子。

  3.观看手影录像,体验手影的神奇

  师:有一位大师,做的手影特棒,我们一起来猜猜他表演的手影是什么?(放手影录像,幼儿观看)

  (评:此环节旨在让孩子们感受手影的神奇魅力所在,幼儿被大师精彩的手影表演所折服,纷纷把掌声送给了表演大师。)

  三、通过找一找、变一变,感知影子的变化,获得光和影子的感性经验

  1.找一找影子

  师:还有许多小动物也想在白色的屏幕上找到影子,等一会儿三个小朋友一组,去找一找、玩一玩,和你的好朋友说一说,你找到了谁的影子?(幼儿分组在小屏幕后面操作)

  师:你找到了谁的影子?谁来做给大家看看?(请3—4名幼儿操作演示)

  师:你用什么办法找到小动物的影子?(手电筒)为什么?

  幼:因为光照在小动物的身上,小动物挡住了光线,就有了影子。

  师(小结):刚才小朋友们找到了小鸟、小兔和小乌龟的影子,发现了光照在这些小动物身上,就被小动物挡住了光线,白色的.布上就有了它们的影子。

  2.变一变影子

  师:刚才我发现了小乌龟的影子还会变戏法呢!(师边操作,边让小乌龟的影子分别变大变小、点点头、挥挥手、摇摇小尾巴、跳个圆圈舞……)

  师:啊!这真是太神奇了!那你们想不想也让小动物的影子会变戏法呢?等一会儿把发现的秘密告诉大家。

  师:孩子们,你们发现影子的秘密了吗?谁来说说,影子是怎么变戏法的?

  幼1:光离小动物近,影子就大,光离小动物远,影子就小。

  幼2:灯光不动,小动物近,影子就大,小动物远,影子就小。

  幼3:小动物不动,灯光离得远,影子就小,灯光离得近,影子就大。

  幼4:小动物和灯光一起动,小动物的影子就在跳舞了。

  幼5:小动物不动,灯光动,小动物的影子就在跳舞了。

  幼6:灯光不动,小动物动,小动物的影子就在跳舞了。

  幼7:小动物的头、脚、尾巴、翅膀折了一下,灯光动转,小动物的影子就像在跳舞了。

  师(小结):刚才呀,我们小朋友都发现了影子的秘密,光离小动物越近,影子就越大;光离小动物越远,影子就越小。把小动物的头、脚、尾巴、翅膀轻轻一折,随着光的移动,小动物的影子就像在跳舞了。(边说边示范)

  (评:此环节通过教师的设疑让孩子们不断地猜测变戏法的秘诀。在反复操作、验证的基础上,进一步感知不同角度、不同距离光照后,影子的不同变化,继而获得光和影子的感性经验。)

  四、欣赏皮影戏,演一演皮影戏,感受影子在生活中的作用

  1.欣赏皮影戏表演

  师:影子除了会变戏法、跳舞,它还会演戏呢!我们一起来欣赏皮影戏。

  2.合作表演皮影戏

  师:哥哥姐姐也来表演皮影戏了(出示哥哥、姐姐形象的皮影道具),等会儿小朋友还是三个人一组,可要分一下工,头、手、脚的道具分别由一位小朋友拿,一起合作表演,看哪一组的表演最棒。(幼儿分组、合作表演)

  师:那你们想不想当一回小观众,欣赏一下小朋友表演,的皮影戏呢?(幼儿轮流当小观众欣赏同伴的表演)

  (评:此环节中,教师别出心裁地用废旧x光片,制作了形象逼真的皮影道具。孩子们手拿道具,个个酷似皮影戏演员,伴随着欢快的音乐节奏,不断地在屏幕上呈现出影子的各种姿态。还通过互换角色“演员”与“观众”,体验到了合作成功的喜悦。活动中,不时地发出小观众们的捧腹大笑,兴奋、激动之情溢于言表。)

  五、活动拓展

  1.影子有什么用处?(介绍古代用影子确定时间)

  2.影子有什么不方便呢?(介绍医院用的无影灯)

  3.游戏“踩影子”,找一找生活中还有哪些影子?

大班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增强幼儿体质,在游戏的情境中培养幼儿勇敢、坚强的品质。

  2.通过活动发展幼儿的平衡能力,提高幼儿动作的协调能力。3.探索双脚跳的基本动作。

  教学重点:

  培养幼儿不怕困难、勇往直前,顽强地挑战任务。

  教学难点:

  运用轮胎不断增加难度,增强腿部力量,在跳跃中进一步锻炼身体的协调性和平衡能力。

  活动准备:

  1.器材:轮胎若干、平衡木1根、海绵垫子10床、筐子4个、小动物布偶若干、等器械。

  2、音乐:《加油歌》,《我是一个兵》,《接电话》,《蓝精灵主题曲》,《报告队长》《春野》。

  3、食物若干,小动物若干。

  4、场地布置。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理论依据: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实行)》:1、增强幼儿体质,培养健康生活的态度和行为习惯。2、在走、跑、跳、钻、爬、攀等体育活动中,发展幼儿动作的协调性、灵活性。3、开展以多种有趣的体育活动,特别是户外活动,培养幼儿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并提高其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教学过程:

  1、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2、热身运动。跳“加油歌”热身操。(音乐:加油歌)

  3、幼儿运用轮胎探索练习双脚跳的方法。

  (1)在教师的引导下每人运用一个轮胎(战壕),探索各种双脚跳的方法。并引导幼儿在跳的过程中怎样保护自己不受伤。

  (2)修建战壕,逐渐加高轮胎(两个轮胎叠加在一起)练习从高处往下跳的动作。

  4、情景游戏:

  (一)飞鹰战士营救被灰太狼抓走的小动物。

  (1)师幼一同寻找“狼堡”,并共同设计营救小动物的方案和路线。

  (2)引导幼儿想办法运用轮胎修复被灰太狼破坏的路。

  (3)请一名勇敢的“飞鹰战士”先进入“狼堡”侦查并营救小动物。(在教师的引导下为其他幼儿示范动作)

  (4)兵分两路(男队、女队)全面营救小动物,并把小动物送到安全的地方。(音乐:我是一个兵)

  (二) “飞鹰战士”夺回被灰太狼抢走的食物,然后把食物送还给小动物们。

  经过独木桥和山路——潜入狼堡——寻找食物——爬上高山——跳下高山——送回食物。(音乐:我是一个兵、蓝精灵主题曲)

  5、小结:今天我们的飞鹰战士非常勇敢,顺利顽强地完成了任务,并保护了小动物的生命和食物,是合格的解放军小战士了。

  6、放松运动:随着音乐做动作放松全身。(音乐:春野)

  7、接受新任务,游戏结束。(音乐:蓝精灵主题曲)

大班教案 篇7

  一、活动目标

  辨别正面、背面及人物的特征,由正面特征推断出背面特征,发展推理能力。按照排列顺序和前后匹配进行分辨,发展方位转换能力。辨别交通的线路,发展思维的正确性。

  二、教学重点、难点

  方位变化中的顺序

  三、活动准备

  布娃娃,玩具小鸡宝宝,海绵宝宝

  (每位小朋友都编上号)

  四、活动过程

  (一)游戏导入

  今天容老师要和小朋友玩一节拉手排队再转身的游戏!想玩吗?

  好,那请小朋友先坐着拉拉手,拉好了哦!

  1、玩偶拉手排队,请幼儿观察它们的队列顺序特征:

  我请三位宝宝亮相登场也参加我们的游戏!(老师一一拿出玩偶):谁呀?对,海绵宝宝,谁呀?对了,布娃娃,谁呀?小鸡宝宝,你看小鸡宝宝一出场就说个不停,你知道它在说什么吗?哦!它对身边的海绵宝宝和布娃娃说啊!你们也像小朋友一样把我拉上,哈哈!现在开始,拉手,排队再转身!转了,哦!别着急!在转之前先看看它们三个的排列顺序,先是谁?又是谁?最后是谁?先是海绵宝宝、接下来是布娃娃、最后是小鸡宝宝。

  眼睛闭上告诉我先是谁,接下来是谁,最后是谁?好的'!睁开眼睛看了,先是海绵宝宝、接下来是布娃娃、最后是小鸡宝宝。

  2、观察三个玩偶拉着手转身后的队列顺序

  我让它们转身了!现在观察一下,它们的排列顺序和之前相比一样吗?不一样,现在先是谁?接下来是谁,最后是谁?变化位置后先不要让幼儿直接观察先让幼儿猜猜转过身去会是咋样?然后让幼儿直接观察验证自己的猜测是否正确!这三位宝宝说小朋友表现很棒!我都自愧不如了,脸都红了!那我们先下台去了!给它们再见吧!再见。

  3、请幼儿上前来感知表演

  现在我请三名小朋友亲自来玩一下这个游戏,拉手,排队,再转身拉手、排队,是谁在先?接下来是谁?后是谁?再转身,是谁又在先了?接下来是谁?后是谁?还想不想玩这个游戏?、、、、、、

  (二)基本部分

  1、第一次正向操作卡片

  那先翻开魔板做一下卡片上的游戏!请听题。请小朋友观察下面这些人的正面,从他们的背面看会是什么样的呢?请你从答案栏找出来。

  开始操作……

  2、逆向思维……第二次操作卡片。

  (三)拓展思维(技巧法)

  好!卡片上你们玩了两遍,不知道你们发现了一个做题的简便方法没有?

  1、请小朋友以游戏形式先体验此方法:

  先请三名小朋友上台表演一下,我们再观察观察。拉手,排队在转身。

  你们注意转身前后谁变了谁没有变?

  对了,只有中间这个人没有变!其他两个人都变了!

  所以说找答案时只找谁就OK了?中间没有变的那个人!嗯!

  2、现在用这个方法再操作一遍卡片。

  (四)结束部分

  圆纽归位……

  五、教学反思

  1、幼儿的表现比我设计的要活跃的多。

  2、对活动过程的反思:

  (1)对幼儿发展的反思,在前后队列思维上幼儿由以前的懵懂变的清晰万分

  (2)师幼互动的反思,本来设计的两次幼儿游戏由于幼儿的激情不错所以后来又增加了一次游戏。

  3、对活动效果的评析。在对目标、策略的验证与分析中找到自己的优势与不足,并明确今后改进与完善的方向。

大班教案 篇8

  绘本解析

  《像狼一样嚎叫》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莫卡是只温顺的狗,他和小主人米雪儿亲密无间,谁也离不开谁,直到有一天,莫卡看到一本关于狼的书,发出感叹:“狼自由自在的生活真是神气!”于是莫卡决定放弃宠物狗的身份,像狼一样生活……

  莫卡不就像我们的孩子吗?他们是如此的不安分,向往着自由自在、不受大人约束的生活。那么,就让幼儿跟着书本,跟着莫卡一起去闯荡,去感受自由,也感受挫折吧。故事的最后,莫卡回来了,和米雪儿紧紧拥抱在一起。小读者们看到这里,又会发出怎样的感慨呢?相信这感同身受的经历,一定会让他们有所思,更有所悟。

  活动目标

  1、有自主阅读的兴趣与愿望,能初步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

  2、会根据内容翻到相应画面,并能跟随要求仔细观察。

  3、愿意与他人分享看到、想到的内容,敢于在众人面前大胆表述。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绘本人手一本,电子书,PPT。

  经验准备:简单了解狼和狗的生活习性。

  活动过程

  一、观察封面,引起兴趣

  师:今天老师带来一本有趣的绘本,看!封面上有什么?

  幼1:有一个圆圆的月亮。

  幼2:有题目,是“像狼一样嚎叫”。

  幼3:有一只小狗。

  师:这是一只叫莫卡的小狗。猜猜看,他会去干什么呢?

  幼4:他到山坡上嚎叫。

  幼5:他会走来走去看风景。

  幼6:他会出去找东西吃。

  (反思:一开始就让幼儿猜测莫卡接下来的举动,问题比较开放,创设出自由的表达氛围,幼儿都能自由畅说。)

  师:莫卡到底做了什么呢,小朋友们拿着书自己来看一看吧!

  二、自主阅读,分享交流

  1、幼儿自主阅读整本书。

  阅读前,教师提出自主阅读时的要求:一页一页轻轻翻,看完一页再看后面一页。

  2、幼儿分享、交流自己的发现与理解。

  师:故事里除了莫卡还有谁?

  幼:还有他的小主人,一个小女孩。

  教师介绍人物关系:这个小女孩叫米雪儿,她是莫卡的小主人,也是莫卡的好朋友,他俩相亲相爱。

  师:你看到莫卡干什么了?

  幼1:我看到莫卡在跳舞。

  幼2:莫卡在找东西吃。

  幼3:莫卡他看了一本狼的书,他想过狼的生活,他跑出去了。

  三、重点观察,大胆讲述

  1、讨论狼的生活。

  教师出示绘本第4页的PPT,引导幼儿仔细观察。

  师:莫卡想过狼的生活,那么狼的生活是怎样的呢?

  幼1:狼在草原上奔跑。(师回应:狼可以自由奔跑。)

  幼2:狼在抓野兽。(师回应:狼可以自由地捕捉野兽,当作自己的美餐。)

  幼3:狼在大声嚎叫。(师回应:狼还可以在月光下大声地嚎叫。)

  (反思:针对幼儿的回答,教师的回应突出词语“自由”,让幼儿强烈感受到狼的生活的自由自在。三张图讲完,教师将“可以……可以……还可以……”的句式嵌入幼儿的回答中,自然而然地丰富了幼儿的语言经验。)

  师:狼的生活真是自由自在,那莫卡的生活是怎样的呢?

  2、讨论莫卡在家里的生活状态。

  教师出示绘本第6页的PPT,引导幼儿对比前面的观察,感受莫卡生活的不自由。

  师:莫卡的生活自由吗?你从哪里看出来的?(提示幼儿仔细阅读画面中的细节,作必要的追问。)

  幼1:莫卡想去抓蝴蝶,可是米雪儿不同意。

  幼2:莫卡想吃肉骨头,米雪儿说,吃狗粮吧。

  幼3:莫卡要大声地叫,米雪儿对他说:“嘘,不可以。”

  教师小结:莫卡的生活一点也不自由,他不喜欢现在的生活,他好羡慕狼的生活。

  3、讨论莫卡刚离开家的生活状态。

  教师出示绘本第12~13页的PPT,引导幼儿仔细观察。

  师:莫卡跑了出去,他终于自由了,他可以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了。瞧,他在做什么呢?

  幼1:莫卡在跑。(提醒幼儿能说得长一些)

  幼2:莫卡跑得飞快。

  幼3:莫卡跑得像飞毛腿一样。

  (用同样的方法,引导幼儿说出其他几幅图中莫卡在做的事情:莫卡跳起来抓蝴蝶;莫卡一边唱一边跳;莫卡想在哪儿小便就在哪儿小便。)

  4、讨论莫卡在外面的遭遇。

  师:莫卡的新生活开始了,这时他的心情是怎样的?

  幼1:高兴。

  幼2:开心。

  幼3:兴奋。

  师:可是他马上就遇到了麻烦。他肚子饿了,他想去抓哪些小动物?你们找一找,在哪一页呢?找到之后和旁边的小朋友讨论讨论。

  (反思:本环节教师不再出示PPT,而是让幼儿自己来翻页,幼儿会特别留意教师所说的画面内容,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幼儿之间的讨论与互动,有助于他们相互学习。)

  师:现在我有几个问题要问,第一个问题,莫卡抓了哪几种小动物?第二个问题,小动物们是怎么对付莫卡的?(请能力相对弱一些的幼儿来说)第三个问题,谁能把四幅图连起来说一说。(让能力强的幼儿来试一试)

  (评析:幼儿完整讲述时,教师鼓励幼儿可以和别的小朋友说的不一样。于是有的幼儿用“第一次,第二次……”的句式,把四张图非常清晰地连接起来;有的幼儿发现了小老鼠挖的地道,用了“弯弯曲曲”等词语,也有的幼儿直接按绘本上的文字进行讲述……老师都予以肯定,因此,幼儿的回答相当丰富。)

  师:莫卡忙了半天,他什么东西也没有抓到。这时莫卡的心情是怎样的?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呢?

  师:让我们从莫卡垂头丧气地走在路上的这一页(第18页)接着往下看,你们来告诉我,发生了什么?

  5、体验重逢后的温馨。

  幼儿和教师边看边说,一直看到莫卡和米雪儿紧紧拥抱在一起。

  师:莫卡和米雪儿紧紧地拥抱在一起,和你的朋友抱一抱,你有什么感觉?

  师:莫卡想过狼一样的生活,可是当它真的自由了之后,又遇到了很多的困难,甚至遇到了危险,最后又回到了家。你想对莫卡说什么呢?

  幼1:莫卡,你赶快回来吧,米雪儿想死你了。

  幼2:莫卡,外面有坏人的,还是家里好。

  师小结:狗有狗的生活,狼有狼的生活,大家的生活是不一样的。自己家的生活是最好的。

  四、听赏故事,完整阅读

  师:故事到这里,结束了吗?这可真是一个有意思的故事,我们一起完整地听一遍故事,一边听一边翻。

  教师播放电子书。

  师:“变坏一点儿也不好玩。”这句话你在哪里看到?在封底上呢。封底也有故事内容哦,我们看书应该从封面开始,一直看到封底,一页也不能漏掉哦。带上你的`书,和小朋友一起去分享分享吧。

  (反思:教师结合封底很自然地提出看书要求——封底也要看,还引发了幼儿后续的阅读兴趣。)

  活动反思

  作为一个绘本阅读活动,我想让幼儿主动了解故事内容,并能大胆表达。所以在活动组织中,我注意到以下几点:

  1、充分利用绘本,发挥幼儿阅读的主体性。

  朱静怡老师说过,阅读绘本时,幼儿应“手不离书,眼不离图”。活动中,从座位安排到整个活动进行,书就在幼儿旁边,随时能看,随时能翻,从而较好发挥绘本的作用,带动幼儿阅读的主动性。

  2、合理运用多媒体,解决幼儿阅读的重点与难点。

  活动过程中,我也合理运用了多媒体,将难点画面(比如狼的生活、狗的生活、莫卡找食时的麻烦等有多幅小图的页面)通过PPT予以展示,方便幼儿阅读与讨论,也解决了阅读中的重点。

  3、适当增加开放式提问,拓展幼儿的画面联想。

  活动中,我有意识地提一些让幼儿自由预测后面情节发展和人物活动的问题,比如一开始的提问“你猜猜,莫卡他会干什么呢?”到后面莫卡重新回到家,和米雪儿拥抱在一起时的提问“此时此刻,你想对莫卡说什么呢?”等等。在这样的阅读中,幼儿的不同感受得到了尊重,对绘本画面的信息及内涵的理解也更加丰富。

  不过,在幼儿阅读的自主性方面,我的放手还不够;另外,我主要关注绘本文字内容的理解。以后,还可以多关注画面色彩、绘画线条等方面的内容,让幼儿真正沉浸于绘本的阅读之中。

大班教案 篇9

  1、初步熟悉乐曲旋律,学习有节奏地做动作,在游戏中感受律动欢快的情绪。

  2、借助彩绸,学习初步创编动作,尝试用不同的动作跟随音乐表现自己的欢快。

  3、喜欢用彩绸跳舞,初步感知道具在活动中的.作用。

  教学准备:

  1、在教室设计出一个大花园

  2、用人手一份彩绸制作的一朵大花、音乐磁带、录音机

  教学过程:

  一、熟悉音乐,伴着音乐赏花入场。

  二、教师引导幼儿能用身体的不同部位来亲花

  听音乐表现开花动作。

  二、探索学习律动:花儿朵朵开

  1、 用彩绸感受开花过程。

  2、听音乐表现:花儿朵朵开。(引导幼儿向不同的方向,不同的高度开花,并结合音乐有节奏的做开花动作。)

  2、增加风爷爷情节,创编风爷爷和花开心玩的情景

  (伴者音乐利学习挥彩绸的动作,结束时用身体动作开一朵花定格)

  三、完整表演

  让我们伴随着音乐让花儿开得更美丽些吧!

  四、自由创编彩绸动作表演。

  1、彩绸真美丽,你还想怎么玩呢?请你听着音乐玩一玩。

  2、教师发现有创意的动作提取并集体学习。

  3、听音乐尝试表演第二段

  五、完整开心地表演律动。

  延伸活动

  花儿要休息了,跟花再见了

大班教案 篇10

  活动目标:

  看完故事能分清楚好与坏。

  通过学习知道故事真正的含义。

  活动准备:

  视频《兔子巴比蒂和她的呱呱树桩》故事一个卡通魔仗

  活动过程:

  1、用魔杖导入让幼儿跟着老师的引入,在引入的过程中会勾起幼儿的`好奇心,幼儿会期盼故事的内容。

  2、播放视频首先让幼儿知道故事的名字。

  其次分几部播放故事,教师要在其中和幼儿互动,问问幼儿们都看到什么了。

  最后一起讨论故事的结局。

  3、理解故事教师引导幼儿的思路,边说边提问,加上教师的讲解,让幼儿通过多方面来理解故事内容,让幼儿明白故事要表达的含义。

  4、叙述故事通过幼儿对故事内容的理解,让幼儿通过自己语言来讲一讲故事,可以设置成小比赛的形式,鼓励幼儿积极踊跃的站起来讲故事,可以发一些小奖品作为表扬。

  活动结束

【大班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美术教案幼儿美术教案大班03-10

大班教案【经典】07-26

(精选)大班教案07-21

大班教案(经典)08-11

(经典)大班教案08-04

(经典)大班教案08-18

大班教案[经典]08-01

[精选]大班教案07-31

(精选)大班教案08-11

大班教案【精选】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