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

语文教案

时间:2023-10-22 12:36:13 教案 我要投稿

语文教案(通用)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语文教案10篇,欢迎大家分享。

语文教案(通用)

语文教案 篇1

  教学要求:

  1、认识本课7个生字。积累词语8个。

  2、正确朗读课文。

  3、通过朗读,知道有雾的时候,会是怎样的情景,并展开想象说一说。

  4、能模仿雾说话,并正确写下来。

  教学重点:

  1、认识本课7个生字。积累词语8个。

  2、正确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能模仿雾说话,并正确写下来。

  教学准备:投影。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一、猜谜,揭示课题。

  1、猜谜:像云不是云,像烟不是烟,风吹轻轻飘,日出慢慢散。(打一自然现象)

  2、板书课题:23雾(学生跟着书空。)

  3、齐读课题。

  4、你见过雾吗?说给大家听听。

  二、听录音,整体感知。

  1、提出听的要求:从前有一片雾,特别淘气,请小朋友们闭上眼睛仔细听,边听边去看看,淘气的雾把什么藏起来了?

  3、根据提示,交流。

  出示:从前有一片雾,是个淘气的孩子,它把___________________藏起来了。

  三、朗读课文,学习生字。

  1、把课文读正确。

  (1)自由朗读课文,提出要求:借助拼音把课文读正确,要做到读准字音,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2)分节指名朗读课文,相机正音,同时指导朗读中出现的难读的句子。

  2、朗读课文,学习生字。

  (1)指名朗读2——7节。找找,淘气的雾说了哪些话?

  (2)出示雾的话:我要把大海藏起来。

  我要把天空连同太阳藏起来。

  现在我要把岸边藏起来。

  现在,我该把谁藏起来呢?

  我要把自己藏起来。

  (3)指导读好这几句话,读出雾的淘气,第四句要读出问自己、在思考的语气。

  (4)过渡:淘气的雾是怎样把大海、天空、太阳、岸边、和自己藏起来的?

  3、引渡第二节:有一天,雾飞到海上,说道——————————。于是,——————————。无论——————————,还是——————————,都——————————。

  4、想象读。

  (1)男生读,女生闭眼想象。

  (2)女生读,男生闭眼想象。

  5、指名朗读第3小节,其他同学闭眼想象。

  (1)学习第3节中出现的生字:周。

  (2)读生字连成的词:四周。

  (3)全班交流识记的方法。

  (4)同桌互读,边读边想象。

  6、出示句子:房屋、街道、树木、桥梁,甚至行人,甚至小黑猫,雾把一切都藏了起来,什么也看不见。

  师点拨:房屋、街道、树木、桥梁是大的`事物,行人小一些,小黑猫就更小了。所以作者用上了两个甚至。

  (1)挑战赛读这句句子。

  (2)学习第四小节中出现的生字:城、桥、梁。

  (3)出示词语:城市,桥梁。

  (4)小组合作交流识字方法:全班交流。老师可以提示城、桥都是形声字。

  7、想象练说:出示:淘气的雾把—————————藏了起来,于是,——————————。(师提示:雾还会把什么藏起来,出现什么情况呢?想一想,说一说。)

  8、学习5——7小节。

  (1)小组合作读5——7节。可以给学生提供几种参考的形式:一半读,一半闭眼想象画面,然后交换;份小节读;一部分人读雾说的话,一部分人读其余内容。

  (2)小组赛读。

  (3)学习生字:躲、及。

  出示词语:以及——读准词语——交流识字方法——给“躲”找朋友。

  四、读一读,写一写。

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会认葫、芦等6个生字。会写言、每等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反问句、感叹句与陈述句的不同语气。

  3、懂得吸取种葫芦的人的教训,做任何事情都要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

  重点

  1、会认葫、芦等6个生字。会写言、每等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反问句、感叹句与陈述句的不同语气。

  3、懂得吸取种葫芦的人的教训,做任何事情都要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

  难点

  1、会认葫、芦等6个生字。会写言、每等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反问句、感叹句与陈述句的不同语气。

  3、懂得吸取种葫芦的人的教训,做任何事情都要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

  教具

  1、制作课文插图课件。

  2、学生课前查找有关葫芦的资料。

  3、生字词课件,课文朗读录音带。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资料交流,激发兴趣

  1、学生展示自己查找的有关葫芦的资料和图片。可口头介绍,或在实物投影仪上展示。

  2、老师展示葫芦的图片,学生欣赏图片并认识葫芦两个生字。

  初读课文,绘画接力

  1、老师画一位古人,和一颗葫芦种子,边画边说:古时候有一个人,种了一颗葫芦,他这棵葫芦长得怎样呢?请打开书63页,读一读.

  2、学生自由读课文,学得自己能读好了就站起来读。

  3、绘画接力赛,看谁先读懂课文。

  a、葫芦是怎样生长的?小组派代表接力画图1:藤(细长的)→叶(绿、满)→小花(几朵、雪白)→葫芦(几个、可爱)。认读生字:藤。

  b、葫芦后来长得怎样呢?接力画图2:藤→叶(黄)→葫芦(落)

  细读课文,感司品味

  1、出示课文(两幅课文插图),比一比,有什么不一样?认读生字:哇、盯、邻。

  2、找出和这两幅图相对应的段落读一读,想想怎样才能读好。

  第一自然段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读(欣喜)

  第二自然段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读(满不在乎)

  1、质疑。看了两幅图,读了两段话后,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

  2、小组交流讨论。

  3、读下面两组句子,谁能发现句子的异同?

  叶子上的虫还用治?有几个虫子怕什么?

  叶子上的虫不用吧。有几个虫子不可怕。

  4、分角色朗读种葫芦的人和邻居的对话。

  5、人物评价。

  邻居是怎样一个人?

  你喜欢种葫芦的人吗?你想对他说什么?

  9、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巩固生字

  1、课件出示带拼音的生词和要写的字组成的词语,让学生自由认读。

  Wadinghúlulín

  哇挂着盯着葫芦邻居一棵每天

  téng

  奇怪自言自语治一治细长的藤

  2、去掉拼音开火车读词语。

  3、去掉熟字,读生字。

  4、猜字游戏。

  a、老师出字谜:

  邻队在前(邻)

  有眼不见灯火(盯)

  b、学生编字谜或做动作,大家猜字。

  拓展活动

  1、想一想:如果种葫芦的`人听了邻居的劝告,那他种的葫芦会怎样呢?

  2、画一画:把长大成熟后的葫芦画一画。

  第二课时

  图画展示

  1、小组交流自己画的成熟后的葫芦,选出优秀作品。

  2、小组派代表上台介绍根据自己想像画的图画。

  改编课文

  1、把绘画作品分发给小组,请根据图画的内容改编课文的后两段。

  2、把课文第一、二自然段和改编的第三、四自然段连起来读一读或说一说。

  寓意感悟

  比较课文和改编的文章,说说你明白了什么,提示;做事时要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要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

  日积月累

  1、新词积累

  a.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勾出你最喜欢的新词。

  b.说说你为什么喜欢和它交朋友。(在说话中理解新词词义)

  2、生字积累。

  a.出示要求会认的字,说说你认识了哪些新朋友,是怎样记住它的。

  b.出示要求会写的字,让学生观察发现书写规律,如,换偏旁:挂哇;同偏旁:慢一怪。

  c.指导书写。如,挂、哇右边是两上土字,两笔竖不相连。

  d.教师范写,提示要点,学生描红、临写。

  e.学生相互评价书写的字。

  3、扩展阅读。

  a..葫芦和松树的对话

  葫芦对松树一点儿也看不上眼,洋洋得意对他说:老兄,你也在可怜了,看你浑身坑坑洼洼,一脸的皱纹,是不是好几天没有吃东西了?松树回答:你说错了,我要是没吃饭,就会饿得直不起腰,哪里还有力气让你缠在我身上呢?

  c.启示

  葫芦表面光辉溜溜,挺好看,可是却攀附在松树身上,兴旺发达不领情,还向人家说三道四,真是太无理,真是不知天高地厚。像他这样夸夸其谈,不能自立的人,到哪儿也不会受欢迎。松树外表朴实无华,却有雄厚的实力。

语文教案 篇3

  教学内容:识字(二)7.木禾米竹

  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木禾米竹能借助音节读准字音,会按笔画记字形,看图了解字义。

  2、能照田字格里的范字写好本课生字。

  3、会读写指定的词语。

  4、培养学生注意观察的好习惯。

  重点:会读、写本课生字。

  教学难点:按笔画写好“竹”字。

  教具:卡片,图,投影仪。

  学具:卡片。

  课型:新授课

  授课时间: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同学们,我们在前边已经学习过了识字(一)也学习了一些课文,同学们通过学习也认识了许多的生字,今天,同学们和老师一起再去认识一些新的生字朋友,你们说好吗?(好)。

  二、探究新知

  (一)认识木禾米竹

  1.师分别出示图片,生说说图上画的是什么?

  生借助图下拼音读准字音。

  (1)mù(2)hé(3)mǐ(4)zhú

  木禾米竹

  2.生观察字形,分别说说共有几笔,并用到了哪些笔画

  木共4笔,第二笔是竖,不是坚钩。

  禾共5笔,第一笔是“ノ”

  米共6笔,第一笔是“ヽ”第二笔是“ˊ”

  竹共6笔,第三笔不同分别是“丨和亅”

  3.小组内讨论:

  4.了解字义。

  师:木,就是树木的木,木是象形字,上有枝下有根。你还

  能用木来组成哪些词语?

  生:(木门、木头……)

  禾,就是禾苗,指庄稼小苗,你能用它组成哪些词?

  米、竹同上。

  5.指导读字音

  师范读,生练习读。

  (二)学习“木禾米竹”的写法。

  1.生观察生字卡片上生字书写的特点。

  生汇报,自由说。

  2.生模仿田字格里的范字写字。注意每一笔的位置。

  师进行指导。

  如:竹两个撇的`位置。米撇和捺的位置。

  三、巩固拓展延伸。

  1.读一读

  木门木工大米小米竹子

  2.你在生活中的哪些地方看到过这些字?

  自由说

  四、课堂小结:

  今天大家学的都非常好,老师希望你能记住今天学过的这几个汉字,把它应用到生活中。

  五、板书

  7.木禾米竹

  mùhémǐzhú

  木禾米竹

  木门木工禾苗大米小米竹子

  六、作业

  1、书写本课4个生字一个一行

  2、用生字组词看谁的最多!

  3、要求:准确。

  七、自评

  教学内容:8.口耳目舌

  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口耳目舌能借助音节读准字音,会按笔画记字形,看图了解字义。

  2、能照田字格里的范字写好本课生字。

  3、会读写指定的词语。

  4、培养学生注意观察的好习惯。

语文教案 篇4

  语文说明书

  度第二学期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课程说明书;课程名称:小学语文课程类型:基础型课程;教学材料: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小学语文;授课时间:112—120授课教师:;课对象:三年级班学生课程目标;1、在语文学习中,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和家乡的可爱;;2、认识200个字,会写300个字;3、会使用字典、词典,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5、继续学 20xx——20xx学年度第二学期人教版小学语文

  三年级下册课程说明书

  课程名称:小学语文 课程类型:基础型课程

  教学材料: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小学语文

  授课时间:112—120 授课教师:

  课对象:三年级班学生

  课程目标

  1、在语文学习中,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和家乡的可爱;了解周围环境,为保护家乡环境出谋献计;感受童年生活的丰富多彩,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理解亲情、友情的可贵,受到关爱他人、助人为乐的思想品德教育;留心科学技术的最新发展,增强探索和创造的意识;具有宽广的国际视野,体会各国人民之间的友好情谊;阅读神话故事和民间传说,了解传统文化,丰富想象能力。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启迪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善于思考、有所发现和创造的能力。

  2、认识200个字,会写300个字。累计认识2 200个字,会写1 600个字。

  3、会使用字典、词典,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继续练习用钢笔书写正楷字,用毛笔仿影。 4、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5、继续学习默读,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6、学习联系上下文或其他方式,理解词句的意思,继续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7、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8、继续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

  9、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诵读优秀诗文,练习复述课文。 10、继续培养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

  课程内容 课程实施意见

  (一)关于识字、写字教学

  本册要求学生认200个字、写300个字。识字是下限,教师应该鼓励学生通过语文课本以外的其他渠道,增加识字量。鼓励同学之间交流识字的方法、经验和感受,初步培养学生具有独立的识字能力。

  随着学生识字、写字量的增加,识字量的巩固是识字教学中的一个重点。最主要的方法是让学生多接触、多见面,特别是在阅读中多见面。根据中年级特点,还可以在小练笔和习作中,在具体的运用中来巩固,也就是在读写的过程中积累和巩固所学的字。另外,也可以采取一些归类复习的方法,适当的时候让学生做一些归类整理,教材在这方面的安排不多,但是老师可以从这样的安排中受到启示,这一类的练习可以让学生做一做。

  (二)关于阅读教学

  1精读课文的教学。精读课文是教材的主体,是进行语文基本功训练的主要凭借。在教学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1)继续加强词、句训练。 (2)要重视朗读的指导和训练。 (3)逐步培养学生默读的能力。

  默读比朗读速度快,也比朗读更有利于思考。要培养学生一边默读,一边思考的习惯,要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默读课文,一般要对学生提出默读的要求,读完后,要交流、讨论。

  (4)精读课文的教学,应该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己阅读、感悟的过程。

  (5)给每个学生充分的时间读书、思考、质疑问难。 (6)开展合作学习。

  可以围绕体会词、句的表达作用,揣摩最基本的.表达方法,以及多数同学共同感兴趣的问题,就大家提出的“疑”或“惑”,展开合作学习。合作学习贵在通过交流、探究,产生思维火花的碰撞和情感、认识的交流,群策群力、集思广益,把学习引向深入。在自读自悟的基础上,提高学习效果。

  (7)组织好全班交流。 3选读课文的教学。

  教材后附有8篇选读课文,教师可根据教学实际决定是否选用。如果选用,可根据课文内容分别插入相关单元,也可在期末集中安排,作为综合复习材料。在教学方法上,应以学生自己阅读、自我检测为主,教师的任务是提出要求和酌情检查。

  (三)关于口语交际教学 1明确口语交际的要求,培养能力。

  2口语交际是听说双方的互动过程,教学活动主要应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全员参与。 进行。 指点。 引导学生自主进行评价。 在口语交际教学中,教师要放手让学生进行口语交际实践,不作过多的

  6.学生口语能力的培养,除了通过口语交际课,在很大程度上还要依赖于各种语文实践活动。 (四)关于习作教学 1培养学生习作的兴趣,让他们乐于表达。 2加强习作与阅读、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的联系。 3重视习作中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

  可以创造一些机会,让学生通过小组活动,开展观察、调查,共同探究,合作写作。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习作能力。多创造一些学生习作交流的机会。 4本册习作练习主要是写学生实际生活中所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 课程评价

  1、评价原则

  评价包括日常性、阶段性、总结性三种,以日常性评价为主。

  2、评价方式

  定量评价-——主要采用日常性考查的形式,通过课堂观察、作业检查、课下交流等形式对学生进行评价。 3、评价内容;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相对于预期学习目标的达成度;学生课外进行语文学习的态度、行为、习惯、方法等;

语文教案 篇5

  【教材简析】

  《太阳》是一篇科普短文,文章采用了列数字、打比方等说明方法,介绍了和太阳相关的一些知识,说明太阳和人类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我们要让学生在课文学习中增长自然知识,学习用联系的眼光看待自然界,激发学习自然科学的兴趣。同时接触说明事物的方法,初步学习阅读说明文。

  【教材处理】

  《太阳》这样的说明文,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不难理解。如果按照常规的教学方法,逐句逐段地阅读分析,课堂气氛会显得枯燥乏味,学生提不起兴趣。为此,我采取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最终通过阅读去解决问题的方法来学习课文,从而激发学生学习课文、探索自然的兴趣,并从中体验成功的喜悦。

  【导学目标】

  (一)学生学习目标

  1.会认7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传说、寸草不生、差不多等词语。

  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太阳的有关知识,初步认识太阳与人类的密切关系,激发对自然科学的兴趣。

  4.初步学习阅读说明文,体会说明事物的一些方法。

  (二)教师技能重点训练目标

  1.组织引导学生学习的策略与技能。

  2.发挥学生主体性的策略与技能。

  3.利用各种媒体教学的策略与技能。

  4.指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策略与技能。

  【导学重点】

  1.会认7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

  2.了解太阳的特点,体会课文怎样运用举例子和列数字等方法来说明太阳特点的。

  【导学难点】

  了解太阳的特点,体会课文怎样运用举例子和列数字等方法来说明太阳特点的。

  【切入点】

  太阳有什么特点,为什么说它与人类有着密切的关系?

  【导学方法】

  1.激发兴趣 2.自主识字 3.朗读感悟 4.合作探究

  【导学时间】

  2课时:每课时40分钟

  第一课时:初读课文,要求读准,读通;朗读感悟,了解太阳的特点。

  第二课时:认识太阳与人类的密切关系,激发对自然科学的兴趣;背诵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学习生字词。

  【导学准备】

  1.生字词卡片、多媒体课件等。

  2.课前布置学生收集有关太阳的资料。

  【导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激励学生展示收集的资料,与同学互相交流,教师观察发现学生对太阳的了解程度。

  2.教师讲述《后羿射日》的神话故事,让学生质疑:太阳能不能用箭射下来?为什么?太阳离我们有多远,有多大,有多热?

  3.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学生展示了收集的资料后,对太阳已有了一定的认识,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对神话故事进行质疑,带着疑问进入文本的学习,学生兴趣盎然;组织引导学生学习的策略与技能。】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提出要求,学生自学:①自读课文,把生字新词画出来,并练习读正确。注意氏读shì ,不读sì ;兽读shòu ,不读sòu ;殖读zhí ,不读zí ;蔬读shū ,不读sū ;较读jiào ,不读jiǎo;②读通句子、课文。

  2.出示含有生字的词语,指名让学生当小老师,带领大家读。

  3.小组练读课文。小组商议读的形式,可以齐读、轮读,在组内互相正音。

  4.各小组轮流朗读课文,看哪一组读得正确、流利。可以小组齐读、开火车读,或派代表朗读,读后进行评议。

  【设计意图:学生带着自学要求学习生字,并进行多种形式的朗读,为全体参与创造机会,从而激励学生自主学习生字;发挥学生主体性的策略与技能。】

  5.默读思考:你读懂了什么?

  6.师小结:《太阳》这篇课文就是围绕它的特点以及与我们的关系这两方面来写的。现在我们就先来学习太阳的特点。

  三、朗读感悟,了解特点

  1.同学们,刚才我们通过多次的朗读,对课文已有了大致的了解,那谁知道课文的哪些自然段是讲太阳的特点的?

  2.现在请同学们自由朗读第1~3自然段,看看课文是怎样把太阳的这些特点写清楚、写明白的,然后选一个你最感兴趣的特点认真阅读。

  3.合作学习。

  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自愿结组,讨论课文是怎样把太阳的特点写清楚、写具体的。教师深入小组参与讨论,并发现问题,引导合作学习的有效进行。

  4.汇报交流。

  ①学习远的小组汇报,教师就汇报适时引导,播放课件。

  看课件做口头练习:太阳离我们有(1.5亿公里远)。到太阳上去,如果步行,日夜不停地走,差不多要走(3500年);就是坐飞机,也要飞(二十几年)。引导学生发现通过列数字、举例子来进行具体说明,其中这些数字要精确、有科学依据。

  ②学习大的小组汇报,教师相机播放课件。

  看课件,说体会:左边是130万个地球,右边是一个太阳,中间以等号连接。教师总结并鼓励学生发现列数字和作比较的说明方法。

  ③学习热的小组进行汇报。

  要求这一组学生在听完前两组汇报后,说得要有条理,适当引导说出列数字、打比方和举例子来说明的方法。

  【设计意图: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指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利用各种媒体教学的策略与技能。】

  5.指导朗读,深入体悟太阳特点及表达方法。

  ①自己练习朗读感兴趣的段落,要读出太阳的特点。

  ②同学们都了解了太阳的特点,下面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课文第13自然段,好好感受一下这样写的好处。

  四、总结

  【作业设计】

  必做: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选做:

  课外阅读有关太阳的知识,可阅读书籍,也可网上浏览。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上节课我们了解了太阳的什么特点,谁来说说?

  2.导语:那么,距离我们那样遥远的太阳,又和我们人类有着怎样的密切关系呢?请大家快速默读课文的第4~8自然段,画出你认为最重要的一句话。

  3.学生自主阅读,勾画句子,进行汇报。

  二、朗读感悟

  1.认真阅读第4~8自然段,小组里交流对没有太阳,就没有我们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的理解。

  2.结合课前收集的资料及生活实际,再想想对这句话的理解。

  【设计意图: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进行语文学习,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语文学习的效率;发挥学生主体性的策略与技能。】

  三、全班交流

  1.引导学生畅所欲言,汇报自己的阅读体会,不必考虑发言内容是否符合课文叙述顺序;可以用课文中的.语句,也可以运用搜集到的资料和生活中的具体事例来说明太阳与人类的密切关系。

  2.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没有太阳就没有人类生存所需的一切,就没有自然气候的变化,就没有地球上的一切生命,自然也就没有我们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

  3.引导学生读读课后资料袋的内容和选读课文《妙不可言的位置》,增加对太阳的了解。

  4.指导背诵课文的最后一段落。

  ①课件出示课文的最后一段落,学生练习读出对太阳的赞美之情。

  ②进行多种形式的比赛朗读。

  ③在熟读的情况下,指导学生将课文的最后一段落背诵下来。

  【设计意图:读是语文教学的目标,同样也是重要方法和手段。语文课堂教学应坚持以读为本,并且要有效地突出读的目的性、层次性,让学生在多形式和多层次的读书活动中,理清思路,感受语言,体会情感,丰富学生的认知和体验;组织引导学生学习的策略与技能。】

  四、指导书写生字词

  1.出示生字卡片,生开火车读,齐读。

  2.学生观察这些字的特点,并引导学生用自己的方法识记生字,并给生字扩词。

  3.教师范写,边写边强调要注意的重点笔画(抵,不要少写一点;氏,不要多写一点;兽,下面是口不要写成曰或田;疗字下面不要写成子;庄字不要写成压,也不要把厂写成广。)。

  4.学生练习写字,写完后,同桌交流评价,写得好的全班展示。

  5.读写词语。

  【设计意图:要帮助学生形成这样的认识一写字就要把每一个字都写好,并通过评比、展示来激发学生书写生字的兴趣】

  五、总结

  1.我们对太阳既熟悉,又陌生,因为我们对它的真实情况知道得很少,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地研究它,揭开它的奥秘。有的问题我们可以从课文中找答案,有的问题我们可以从网上查询,有的问题现在还是一个谜,要等同学们长大后去探索。老师相信,只要同学们主动学习,将来一定能用更先进的科学技术,让太阳更好地为人类服务!

  2.下面,让我们怀着赞美、感激之情来读读课文(生有感情地齐读课文)。

  【作业设计】

  必做:

  1.背诵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2.书写生字词。

  选做:

  练习写《太阳的自述》,向人们介绍太阳与人类的密切关系。

  地球

  远

  大

  热

  太阳

  关系密切

语文教案 篇6

  俗话说得好,有备无患,虽然教学过程时时有遗憾,但由于对教材分析得不透,学生固有的知识把握得不准,也就是课前了解得不全面而上课,那个遗憾就大了,《自然之道》这一文教后就有这种感受。课文虽已教完,但总觉得有点不舒畅:课堂沉闷,学生启而不发,理解不深刻。回顾教学过程,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课堂上缺少了学生的活动。假如在一节课中学生的活动不充分,或者说没有使全体学生动起来,那么,这个课堂就缺乏生机和活力。这节课我估算了一下,没有完全动起来(主要是脑动)的学生占着不小的`比例。对学生情况把握不准确,在教学构思上对主体性和全员性考虑不周全是其主要因素,同时课前没有布置学生搜集资料,致使学生思路不开阔,对提出的问题谈的不深刻或者无话可谈。

  二是朗读没能很好地与阅读教学的特点统一起来。朗读是阅读教学的一种重要表现手段,它对领悟情感陶冶情操培养情趣很有好处。所谓读文悟道披文入情,强调的就是读。这节课中,由于对朗读的处理失当,从而使阅读教学显得单薄,显得缥缈,显得没有多大的实际意义。三是评价缺乏激励。评价是学生学习和发展的催生剂。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形式对学生进行评价,无疑会唤起学生的自信心,鼓励学生的进取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评价犹如催生剂,给学生以力量,给学生以风貌,给学生以健全完美的人格。虽明于心而未能明于行,致使学生学习积极不高。以上存在的这些遗憾,都需要我在今后的教学活动中加以重视和改正的。

语文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学会lO个字及相关的词语,会认5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体会诗中描绘的巨人形象,感受作者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激发学生亲近自然、热爱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1.学会1O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在诵读过程中,让学生的情感融入课文所描绘的意境中,感受作者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学习生字,学习第1节、第5节。)

  第二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言激趣

  1.播放CAI,在优美的画面和柔和的.音乐声中教师范读第1节:“当我一个人坐在草地上,/望着远方连绵的山群,/我总是把我们的大地,/想象成一位和蔼的巨人。”小朋友们,你们想了解大地这位和蔼的巨人吗?那就让我们一起来继续学习课文吧!

  2.板书课题:大地巨人读题

  二、自主阅读

  1、提出学习要求:

  (1)播放:你从诗中哪些语句体会到大地像一位巨人?自由朗读课文的1、3、4节,边读边画出相关语句。

  (2)学生自由练读,把找到的诗句大声地读一读。

  (3)同座交流各自的体会。

  2.按要求自主阅读,教师相机指导。

  三、讨论交流,读中感悟

  1.指导读第2、3节。

  (1)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模样和声音,大地巨人是什么样儿呢?我们来看看作者是怎样把大地想象成巨人的?指名读第2、3自然段。

  (2)读完这两节诗以后,你有什么感受?

  ①根据学生的发言,教师画简笔画,相机指导。出示句子“他起伏的胸肌呈丘陵和盆地”,描放丘陵、盆地等自然风貌图片。这里作者是根据自己的观察和想象到的自然景物打的比方,大地这位巨人体魄多么健壮呀!它起伏的胸肌是丘陵和盆地。

  带着自己的感受读第2节第1句。

  ②指名读第1节第2句。说说“盖满”可以换成一个什么词?老师指导学生读出大地满眼都是绿色的感觉。

  ③听,这是什么声音?点击,播放风吹过山谷的声音。那是大地在呼吸呢!

  ④指名读第3节。说说读后自己的感受,相机读词语:胡须茂密

  ⑤出示茂密的森林图片,让学生观察、感受大自然的美丽。

  ⑥点多名同学赛读。

  评价语:“你读出了大地的美丽!”“大地多么宽广!…”“大地真是一位巨人呀……”

  ⑦配乐朗读第2、3节。

  2.指导读第4节

  (1)过渡语:同学们读得真好,让我们似乎看到了这位和蔼的巨人,他也做游戏呢!

  (1)指名读第4节。说说作者把太阳比作什么?大地巨人的游戏是什么?(日升日落)

  (3)指名运用手势表演巨人手拿红气球,让它升起下沉,诵读。

  (4)看教师手势,全班一齐表演诵读第4节。

  3.把第2、3、4节连起来读,读出对大地巨人的赞美之情。

  四、有感情地朗读,熟读背诵

  l.自主选样认为最生动的部分有感情地朗读、背诵。

  2.互相交流背诵,同桌互背互评,然后班上比赛背诵。

  指导朗读,每一节最后一个字均押韵,前4节第3行以相同的韵脚结尾。引导学生根据呈现的音乐和画面的变化,满含赞叹地背诵,教师相机对学生富有个性的朗读给予鼓励,对学生动情的朗读给予表扬。

  五、读全文,回归整体

  学完这首诗,大家一定了解了为什么说大地像巨人了。你还想说些什么?

  教师小结:大自然是如此神奇。大地这位和蔼的巨人博大、宽广。他宽厚地对待我们,让我们在他身上自由自在地跳跃翻滚。让我们用最大的热情去赞颂他吧!配乐朗读全文。

  六、动手实践,扩展学习

  1.读课文,根据课文描述,想象大地巨人的模样,试着为大地巨人画一张像。

  2.学做小诗人,仿照第2、3、4节,再为大地巨人编几行诗,读给大家听或写下来。

语文教案 篇8

  教学目标:

  1.学会在习作中写出自己的独特感受。

  2.学会细致的观察生活与大自然,养成留心观察、乐于及时记录的习惯,提高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

  3.热爱大自然,感受假期生活的乐趣。

  4.引导学生对习作进行修改,养成习作之后认真修改的习惯。

  教学重点:学会细致的观察生活与大自然,养成留心观察、乐于及时记录的习惯,

  提高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

  教学难点:

  描写细致,感受真实。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出示照片,讲故事:

  (教师出示自己假期时在上海游玩拍摄的照片) 讲述自己假期愉快的旅游经历。

  二.师生交流,激发写作兴趣:

  1.师:我想我们都喜欢出去游玩儿,去拥抱大自然,在假期中,想必大家也定有难忘的经历?能告诉大家吗?

  生自由交流。

  2.师:是呀,通过刚才的交流,让我们回忆起了难忘的假期生活,与其回忆,还不如现在就动笔记录下这一串串足迹,好吗?

  三.片段赏析、发现写作方法:

  1.师:我们到风景区游览,欣赏自然风光,增长见识,留影拍照,真是一件乐事。那怎样给自己最喜爱的照片配上一篇精彩的文章呢?大家相互讨论一下,一会我们来献计献策。

  生讨论.

  1. 师:谁有好的建议,快给大家说说!

  (学生初步谈到:(1)按一定顺序,也就是旅行的顺序来记,这样更清晰;(2)要围绕照片的内容来写,把那里的美丽景色生动的描绘出来;(3)可以把照片的地点和内容作为文章的一个重要部分,精彩片断;(4)要围绕快乐来写,写出旅途的难忘。)

  对于以上的建议教师要给与及时地引导、归纳和鼓励。

  3.师:我也给大家介绍两种观察景物的方法,一种就是定点观察。如站在公园某一角,对公园进行由远及近的观察。又如我们登上塔顶,从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对塔下景物进行观察。二就是移动观察,它又叫移步换位法。就是随着脚步的移动变换位置,一处一处地进行观察。选好了观察点,就是确定好了写的顺序。如这样,就有条理有重点地写下了作者在大会堂所看到的景物。

  四.创设情景,感悟写作方法:

  1.师:同学们,我们要记录自己的假期生活,你们还想到了什么?

  生:要把自己最喜欢、印象较深的地方作为重点来写。

  2.师:能结合你具体情况给大家具体讲一讲吗?

  3.师举例让学生练习说。

  五.理解难忘,拓宽学生思路,丰富写作素材:

  1.刚才,大家在提建议时,说到了要记录假期生活的快乐,那在你在假期中除了快乐的经历让你难忘以外,还有不同的感受让你难忘吗?

  教师引导学生广泛发表自己的意见,说出自己难忘的经历。

  生:可以是惊险的一段历程;可以是紧张的一个画面;可以是兴奋的一个瞬间;可以是一次勇敢的尝试;可以是一次后悔的经历;可以是一种心酸的滋味

  2.师:现在,对于难忘的假期生活,你又有什么新的'理解?

  生:不一定只有快乐是难忘的题材,只要是一段有意义的经历,都值得记录下来;生:我们的写作素材可以丰富一些,写出自己的认为最值得难忘的经历和故事,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3.师:是呀,一段难忘的童年之旅,之所以难忘,就是因为纪录了你自己亲身感受,刻骨铭心的历程,也许是快乐的,也许是神奇的,也许是充满挑战的,只要你写出自己的滋味来,就是一篇有价值的好文章。

  第二课时

  一.写作提示:

  这节课,就请大家先回忆一下假期生活,想想令你印象深刻的事及当时的感受,然后有条理的写下来,注意突出重点,写出你的真情实感,一会我们交流。

  二.学生写作,教师巡视,了解学生作文情况。

  三.选择写的较好的文章,在班里进行赏析。

  教师侧重选择两类文章:

  1.条理清楚,内容具体,重点突出,结构好。

  2.语言优美,/article/对景色、心情、语言等的描写较生动,且表达了自己真实的感受。教师引导学生互相评一评,作文中有哪些地方值得大家学习。

  四.刚才,我们欣赏了几位同学的作文,相信对每位同学都有所启发,这节课我们来精心修改自己的文章。我建议大家可以用方位、时间等顺序来构成文章,这样可以让人视野清新,把笔墨多花在自然景观的特色上。联系自己的感受,把画面呈现于脑海中,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它写出来。

  1.学生自己修改。

语文教案 篇9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并梳理文中的通假字、古今异义词、词类活用、特殊句式等。

  能力目标:加强诵读,培养学生文言文的诵读语感;培养学生能够从历史和现实相结合的角度,运用历史资料,提出中心论点的写作能力。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科学的、正确的历史观和独立判断能力。

  教学重点

  1.加强诵读,学习本文铺陈渲染、气势酣畅的语言特点,注意在诵读中积累语感。

  2.讨论秦王朝兴衰的历史经验和教训,了解作者借古讽今的写作意图。

  教学难点

  作者对秦王朝迅速灭亡原因的分析及其反对暴政、提倡仁政的政治主张。

  教法学法

  1.教法:讲授法 课堂讨论法 练习法

  2.学法:朗读法 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法

  教学课时

  两课时

  教学安排

  第一课时:通过预习指导,使学生借助课文的注释、工具书和参考资料了解时代背景、作者简况及各段大意,疏通文句,分析课文结构。

  第二课时:讲授课文,领悟写作意图,了解作者政治主张的进步性与历史局限性。

  教学准备

  朗读课文,借助课文的注释、工具书和参考资料进行翻译,课上组织竞赛;

  搜集了解时代背景、作者简况,识记文学常识。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一部战国史简直就是一部战争史。几千年以来,“弱肉强食”在自然界似乎是一条法则,但在人类社会,这条法则常常被打破。两千多年前,当秦始皇做着千秋万代掌权的美梦的时候,一群疲惫的农民“斩木为兵,揭竿为旗”,轻而易举地攻破秦国“金城千里”,导致强大的秦王朝“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这一切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西汉的政治家、文学家贾谊阐述了他的看法。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这篇《过秦论》。“过秦”就是“指出秦的过错”,那秦之过是什么呢?让我们来共同探讨。

  (时代背景、作者简况可以请学生在课前预习时准备好,上课时相互交流,教师出示课件补充)

  二、整体感知

  (一)播放课文朗诵,注意文中一些字的读音:

  腴(yú)轸(zhěn)镞(zú)万乘之势(shèng)

  恬(tián)比权量力(liàng)藩(fān)孝公既没(mò)

  笞(chī)召滑(shào)俯首系颈(xì)践华为城(huà)

  劲弩(jìng)不及中人(zhōng) 墨翟(dí)蹑足行伍(háng)

  牖(yǒu)瓮(wèng)朝同列(cháo) 将数百之众(jiàng)

  度长絜大(duó) 一夫作难(nàn)

  (二)读全文后回答,这篇史论的主要观点是什么?如何理解这句话?

  明确:“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这句话是对秦王朝所犯过失的总结,秦王朝“仁义不施”,结果导致亡国。

  (三)默读,分组讨论:从全文看,“攻守之势异也”,“攻”“守”的不同形势在课文中的具体表现是什么?

  明确:“攻之势”体现在第①段到第③段,崛起──强大──鼎盛。“守之势”体现在第③段、第④段,由统一天下到覆灭。

  (四)请各小组讨论文章结构,用列表的形式划分并展示。

  明确:

  三、翻译课文

  (一)翻译竞赛:请各小组代表口译课文,翻译不准确的地方,请本小组成员及时纠正补充,看哪一组翻译得更准确、通畅、优美生动。

  (二)指导要点:

  好的译文标准是“信”、“达”、“雅”,即准确、通畅、优美生动。高考中要求“读懂文言课文的基本内容”,并有一定的翻译题,因此,我们在平时就要做到译文的“信、达、雅”。一般在翻译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文言文中的每个实词、虚词的意义是什么,译文中有没有译错的词语或遗漏的词语。

  2.译文是否合乎情理,是否和上下文矛盾,人们是否能看明白,是否合乎今人的语法习惯。

  3.是否保持了原文的基本风格,各种修辞格的处理是否得当。

  四、小结

  学习古文要注重积累。从实词、虚词的用法到各种句式,整理归纳,不断积累,才能提高翻译水平,增强理解能力。

  五、作业

  整理归纳全文文言语法现象,包括实词、虚词、词类活用、特殊句式等。

  第二课时

  研习新课

  分成小组,进行讨论,采用竞赛法回答问题,看哪个小组回答的又快又准确。

  (一)“过秦”,即言秦之过。作者以秦的兴亡史实为基本依据,采用对比方法,层层推进,水到渠成地指出导致秦亡的`过失,这充分体现在第⑤ 段议论中。请学生朗读第⑤段,思考以下问题:

  1.将段中涉及到的秦国、秦朝、九国(山东之国)、陈涉四种力量用数学符号“〈”连结排列起来。

  2.“秦人开关延敌……而天下诸侯已困矣”,这是秦国的实力与九国之师相比,从本段中找出其余三项对比的句子。

  3.说明作者是如何在对比分析中归纳出结论的。

  点拨:作者议论秦的过失,首先肯定地理条件没有变,接着采用多项对比的论证方法,层层推进。最详细的是陈涉与九国的对比,从各个角度对比,极言陈涉弱小;其次是秦国与统一天下的秦朝相比,强调秦朝的强大。九国与秦的对比包含在上面第二个对比中,不够明显,但从课文第2 段“秦人开关延敌”等句中已经明确。不能忘记陈涉与秦朝的对比。对比得出的结论是自然而然的,既告诉我们秦亡的原因,也点明了课题“秦之过”。当然,“秦之过”主要是“仁义不施”而非“攻守之势异也”。这一段议论是全文的重点,需要反复朗读与全面理解。抓住对比即抓住了重点纲目。

  (二)“攻守之势异也”,是对文章①-④段秦兴亡史实的概括议论, 先从第⑤段中分别找出一句话概括“攻”与“守”的史实,然后读①-④段, 说说哪些段写“攻势”,哪些段写“守势”。从各段中找一句表明“兴”或“亡”史实的句子。

  点拨:“攻”是以雍州之地为本,依靠权谋武力,扩张土地,夺取天下,吞并六国;“守”是以整个天下为本,采取种种措施巩固政权, 保住秦王朝的帝位。秦从诸侯变成了天子, 守的力量比攻的力量更强大,结果却走向反面,更令人深思。第③段第一层的七字排偶句, 写的正是秦始皇攻取天下、统一六国的巅峰。“兴”指秦国强大起来,不能用表达措施的句子来表明,而要选择能够表现一个阶段强大的句子。

  3.秦的过失主要是“仁义不施”,请从课文中找出秦“仁义不施”的语句并加以解释, 说说秦的过失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明确:

  (1) 秦有余力而制其弊,追亡逐北,伏尸百万,流血漂橹;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

  (2) 执敲扑而鞭笞天下。

  (3) 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

  (4) 士不敢弯弓而报怨。

  (5) 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隳名城,杀豪杰。

  (6) 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秦在夺取天下的过程中,依靠武力,致使六国惨败,“伏尸百万, 流血漂橹”,已经蕴藏着导致失败的尖锐矛盾。秦统一天下,攻守之势转化以后,不但不施仁义,反而变本加厉,用严酷的刑罚奴役百姓,迅速导致大规模起义,致使帝王之业土崩瓦解。这一史实充分显示出民心向背对治国的重要性。贾谊采用铺张渲染的手法言秦之过,是借秦作鉴,猛敲警钟,劝谏西汉统治者施仁政。

  点拨:“仁义不施”,换种说法是“施行暴政”,这在秦攻取天下中也必然有所表现, 在固守天下中表现得尤为厉害。主要体现在治国措施中。

  小结

  《过秦论》是史论,文章总论了秦的兴起、灭亡及其原因,鲜明地提出了本文的中心论点:“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其目的是提供给汉文帝作为改革政治的借鉴。文章气势磅礴,笔力雄浑。大量运用对比、排比、对偶、夸张等修辞手法,秦兴秦亡波澜起伏,那力透纸背的说理,那援引史实的分析,那酣畅淋漓的铺张渲染,使文章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布置作业

  (一)进一步朗读课文,体会文章叙多于议、理寓事中的特点。

  (二)细读文章,找出自己认为写的最好的地方,如语言、写作特点、表达特色等,在班内交流。

语文教案 篇10

  一、教材简析:

  本文是一篇散文,记叙了“我”在甲板上赏月时,聪明好学、爱幻想的小外甥和“我”比赛背诵写月亮的诗句以及小外甥对月亮的独特而富有童趣的想象。作者文笔生动活泼,聪明好学、爱幻想的小外甥跃然纸上。

  二、教学目标 :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能给课文分段,并概括大意。

  4、能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文中描写月光和小外甥对月光产生想像的句子的意思。

  5、通过朗读训练,激发学生主动积累诗句的兴趣,启发学生展开幻想的翅膀,用童心来感受和反映世界。

  三、重点难点:

  1、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文中描写月光和小外甥对月光产生想像的句子的意思。

  2、通过朗读训练,启发学生展开幻想的翅膀,用童心来感来感受和反映世界。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揭示课题

  1、同学们,你们知道哪些有关月亮的诗句?请大家背诵。

  2、今天,我们学习一篇有关月亮的课文,中间也有不少月亮的诗句,请同学们仔细读课文。

  3、出示课题21望月(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出示自学要求:

  (1)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顺句子,读通课文。

  (2)自由轻声读课文,自学生字词语,结合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部分词语。

  (3)再读课文,提出一些自己不懂的问题。

  2、指名分段朗读课文,检查词语读音,提示注意点。

  3、学生质疑,理解部分词义:对学生提出的一些问题,能解决的当堂解决,不能解决的放到下节课。

  (三)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1、默读课文,思考:课文是不是单单写月亮的?除了写赏月外还写了什么?

  2、指名回答。

  3、指导学生给课文分段?提示:课文哪些段落写赏月,哪些写背诗句?

  第一段(1—2 ):深夜,我在甲板上欣赏月下的江景。

  第二段(3—13 ):小外甥和我比赛背诵写月亮的诗句。

  第三段(14—20):小外甥对月亮的独特而富有童趣的想象。

  第四段(21——)我独自一人在甲板上展开了幻想的翅膀。

  (四)课堂练习

  1、写字练习,教师进行指导。重点指导:斑、絮、呵欠

  2、用钢笔描红。

  3、写出近义词。 光点( ) 凝望( )惊奇( )封闭( ) 聚集( ) 幻想( )清幽( )闪耀( )

  4、抄写词语。

  (五)学习第一段

  1、自由朗读课文第一段,注意朗读时的感受。

  2、学生交流。引导学生说出:作者描写的月光下江景太美,在我们面前展示了一幅动人的图画。板书:月下江景 美丽如画

  3、同学们,想不想把这幅图画画出来?学生思考:作者描绘的图画上有那些景物以及这些景物是什么样子的?

  4、出示图画,请同学们看看,是不是你们脑海中浮现的画面。 播放课文第一段录音,学生边看图,边听录音,感受图画的'整体意蕴。

  5、让学生回忆课文,尝试背诵。

  (六)学习课文第二到三段

  1、自读课文,思考:你觉得小外甥是个怎样的孩子? 学生交流后板书:聪明好学 爱幻想

  2、学习第二段

  3、学生自由读课文。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小外甥的聪明好学、爱幻想的特点? 学生自由读后交流。

  4、出示句子:“是月亮把我叫醒了。”小外甥调皮地朝我眨了眨眼睛,又仰起头凝望着天上的月亮出神了。 教师质疑:月亮怎么会把小外甥叫醒呢?

  5、出示句子:小外甥聪明好学,爱幻想,和他交谈是一件很愉快的事情。

  6、分角色朗读课文。

  了解诗句的意思。

  (1)学生解释。

  (2)教师点拨理解。

  7、指导读诗,背诵。(出示整首诗读读、背背)

  8、你还知道哪些有关月亮的诗句吗?(学生自由背诗后指名回答,师出示搜集的有关诗句进行补充,学生选择其中的感兴趣的1、2句读读、背背)

  9、教师口述,引入情境: 诗句是美妙的,月光是美妙的,这两种美妙的东西一起滋润着我们的心田,使得我们无比畅快,沉醉在美丽而幽静、空旷而辽远的气氛中。

  10、出示句子:诗,和月光一起,沐浴着我们,使我们沉醉在清幽旷远的气氛中。

  11、学生反复朗读,体会句意,体会意境。

  12、小结谈话,激发学生主动积累诗句的兴趣。 学习了第二段课文,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是什么? 正是由于小外甥聪明好学,才积累了数不清的美妙诗句,也因为这美妙诗句的熏陶,小外甥变得更加聪明,爱幻想。我国古代优美的诗句多如天上的星星,只要勤于积累,必有丰厚的回报。

  (七)学习第三段

  1、过渡: 他的聪明好学还体现在哪里?爱幻想又体现在哪里?让我们来继续学习课文。

  2、学生自由读课文。

  3、讨论交流。出示句子1:“像眼睛,天的眼睛。”“这是明亮的眼睛。它很喜欢看我们的大地,所以每一次闭上了,又忍不住偷偷睁开,每个月都要圆圆地睁大一次……”

  4、继续读课文,重点读读描写小外甥说话时的动作、神情的句子。

  出示句子:

  ⑴突然,小外甥又冒出一个问题来……

  ⑵他瞪大眼睛等我的回答,两个乌黑的瞳仁里,个又一个亮晶晶的小月亮闪闪发光。

  ⑶……小外甥几乎不假思索地回答。

  ⑷他绘声绘色地说着,仿佛在讲一个现成的童话故事。

  ⑸小外甥打了哈欠,摇摇晃晃走回舱里去了。 圈出你认为应该重读的词语,有感情地朗读,细细品读。 学生交流感受。引导学生说出:小外甥活泼可爱,天真好奇,爱幻想,而且善于幻想,头脑里装满了奇妙有趣的东西。

  5、分角色朗读这一段。

  五、教学结束:

  布置作业

  1、摘抄描写月亮的诗句。

  2、背诵课文。

  3、收集有关山水的诗文,举行赛诗会。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教案语文教案教学设计04-29

语文树教案12-05

语文小学教案05-30

语文古诗教案05-27

语文教案07-20

语文下册的教案01-10

语文燕子教案11-19

语文穷人教案11-23

语文《风筝》教案11-23

语文教案[经典]0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