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

大班教案

时间:2024-01-31 08:43:12 教案 我要投稿

大班教案经典(7篇)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大班教案7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大班教案经典(7篇)

大班教案 篇1

  一、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在欣赏动画的过程中,学习7的第一组加减。

  2、借助动画演示,引导幼儿初步感知加减的互逆规律。

  3、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和逆向思维能力。

  二、活动准备:

  教学课件《学习7的第一组加减》

  幼儿每人一套数字

  三、活动过程:

  开始部分:

  问答游戏:复习7的.组成与分解点击课件,出现猫妈妈:"小朋友看,谁来了?猫妈妈要和小朋友做一个问答游戏!

  点击课件,猫妈妈问:小朋友,我问你,7可以分成1和几?

  幼儿回答:7可以分成1和6依次复习7的组成和分解,猫妈妈表扬小朋友"棒极啦!"调动幼儿学习积极性。

  基本部分:

  (一)欣赏"小猫钓鱼",学习7的第一组加减。

  1、演示课件,幼儿欣赏动画,回答问题。

  (1)小猫咪也来啦,看一看,猫妈妈和小猫一共有几只?你是怎样算出来的?可以怎样表示。学习1+6=7 6+1=7 。

  (2)猫妈妈带小猫到河边钓鱼,观看小猫钓鱼、吃鱼,学习7-1=67-6=1 。

  2、动画演示加减互逆规律动画演示数字和加减号的移动、变化,引导幼儿发现规律。

  (二)欣赏"小猫扑蝶""小猫追鸟"自编应用题。

  1、课件演示小猫扑蝶:来了几只蝴蝶,飞走了几只,还剩几只?

  操作练习:6+1=7 1+6=7 7-1=6 7-6=12、课件演示小猫追鸟:树林里有几只小鸟,飞来几只,又飞走几只?

  幼儿自编应用题,操作练习:6+1=7 1+6=7 7-1=6 7-6=1 。

  (三)根据实物编应用题。(泥工在计算活动中的应用)

  (四)看算式编应用题

大班教案 篇2

  一、活动目标

  1、教育幼儿遇事不要紧张。

  2、培养幼儿基本的防火意识与能力。

  3、让幼儿初步掌握最基本的安全防火、灭火知识,学会简单的自我保护方法。

  二、活动准备

  1、幼儿事先记住自己的家庭住址和电话号码。

  2、相关VCD一盘。

  3、消防标志“严禁烟火”、“安全出口”、“火警119”,相关字卡、电话机一部、湿毛巾若干。

  三、活动过程

  (一)组织幼儿观看火灾录像,使幼儿感受火灾的危险性。

  (二)出示图片,幼儿观察。

  教师提问,启发幼儿讨论。

  1、你刚才看到了什么?

  2、火灾会带来什么后果?

  3、消防员叔叔用什么来灭火?是怎样灭高楼上的大火的?(云梯、高压水龙头、空气呼吸器。)

  (三)着火了,怎么办?

  1、火烧得很大,自己没办法扑灭怎么办?(打电话报火警)你知道火警电话号码是多少吗?(119)

  2、如果小朋友家里着火了,屋里很多烟怎样逃出来呢?(观看录像后得知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弯下腰往楼下跑)

  2、为什么要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大火烧着的'许多物体冒出浓烟,人们呼吸困难,容易窒息死亡)

  3、为什么要弯着腰往外跑呢?(烟火上升导致上层空气更加缺氧,尽量降低身体,呼吸近地面的氧气)

  (四)模拟打火警电话。

  教师演示拨打“119”电话的方法,提示幼儿说清楚着火物、着火地点和自己的姓名及电话号码。

  引导幼儿模拟打火警电话。

  (五)预防火灾。

  出示消防标志“严禁烟火”、“安全出口”、“火警119”,讲解其含义。

  观看录像,教育幼儿不玩火、不燃放烟花爆竹。

大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了解首尾相连的自然测量方法,初步掌握用自然物进行测量。

  2、具有对测量方法进行探索的品质。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在科常区里幼儿尝试自然物测量。

  2、环境材料准备:各种测量工具(绳子、纸条、布条、毛线等)

  活动过程:

  一、导入(价值分析:交流巩固竹子的用途,激发幼儿对活动的兴趣。)

  1、出示竹林图片

  2、提问:这是什么?它们有什么用?

  小结:竹林种植了许多的竹子,竹子可以做工艺品、纺织品、家具,竹笋还可以吃。

  二、学习正确的'自然测量方法(价值分析:了解首尾相连的自然测量方法,学习用自然物测量竹子。)

  1、第一次测量

  (1)提问:竹子有多高呢?(幼儿讨论)

  (2)师:这里有一些工具,请你们选一种来给竹子量一量。

  (3)幼儿尝试测量,提醒幼儿在测量时要仔细。

  (4)提问:你是用什么测量竹子的,怎么量的?

  (5)请个别幼儿示范测量,教师点评。

  2、教师示范以毛线进行首尾相连的测量方法。

  教师示范测量方法。

  测量时,找准起点要一段接一段,头尾相接地测量,这种方法我们叫首尾相连。测量的时候注意一定要从起点开始进行测量,每次将测量工具放平放直,注意不要倾斜。

  3、第二次测量

  (1)幼儿运用测量首尾相连的方法再测量同一根竹子。

  (2)幼儿进行记录并交流自己的测量结果。

  三、最高的竹子(价值分析:通过测量最高竹子巩固首尾相连自然测量方法。)

  1、提问:请你找找最高的竹子,使用绳子用刚才的方法量一量它有多高?

  2、提问:你找到的最高的竹子是哪根,它有多高?

  3、幼儿交流,集体验证。

大班教案 篇4

  设计思路:

  近几天晨检、午检时意外发现班里不少孩子手腕上戴着表,有的脖子上戴着表……户外活动时贾飞宇自豪地对小朋友说:“这是姑姑送给我的生日礼物,看,象个项链,其实它是电子表。”引得小朋友都向她投去羡慕的眼光。丁兆阳和浩东还伸出手腕互相对自己的卡通表:“我的表现在10点,你的呢?”李旭则一副挑衅的口气:“手表有什么稀罕,我家的表是一只猫头鹰……”孩子们争先恐后地说着……我感到孩子们正在对表产生兴趣,于是及时引导他们讨论:为什么有的表有指针,有的没有?整点时表的'指针有什么特点?怎么制作表?你知道钟表的秘密吗?于是随着孩子们的兴趣,我们开展了有关钟表的系列活

  活动一:形形色色的钟表

  活动目的:

  1、认识形形色色的表,能从不同的角度分类。

  2、在探索活动中发展幼儿的口语表达、动手操作能力。

  3、培养幼儿友好合作的品质。

  活动准备:

  1、家长提供各种各样的表或照片等资料。

  2、教师提供废旧钟表(电子表和闹钟等)及小螺丝刀等工具。

  3、多媒体课件

  活动过程:

  一、布置“钟表屋”,创设情境,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师:孩子们,你们带来了这么多钟表和资料,来,把你们的表和资料放到“钟表屋”里来吧。(提出摆放要求)

  二、说说钟表:

大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通过数字与筹码的工作发现奇数偶数,并在操作过程中进一步感知奇数与偶数的概念。

  2、培养幼儿乐于探究,主动操作的的探索能力。

  3、喜欢参加数学活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教师用大工作毯一张

  2、蒙氏教具<数字与筹码1-10>

  3、奇数与偶数的字卡。

  4、木偶小猫1个,小狗2个,小鸭子3个。小鸡4个,小兔5个,小猪6个小熊7个。

  5、神秘袋里装有若干个彩色扣子。

  6、数学区教具:数棒。

  7、1到10的数字卡人手一份。

  8、水彩笔若干,纸上作业若干。

  【活动过程】

  一、预备活动:

  a、线上律动:十个印地安小朋友<复习数字1-10,进一步巩固数与量的对应>

  b、请幼儿找一找自己身上的器官如。眼睛有2个,鼻子有1个,嘴巴有1个,胳膊有两个,腿有两个,初步感知单与双的概念。

  二、集体活动:

  1、铺放工作毯,教师介绍工作,并在数学区取来数字与筹码的工作。

  2、教师师范操作数字与筹码的工作让幼儿发现奇数与偶数。

  a、教师取数字卡按照1-10的顺序排序,边取边读出数的数名引导幼儿跟读。

  b、给数字配上相应数量的筹码。

  c、分别将1-10的数字筹码两个两个地摆放在一起,引导幼儿观察看看哪些数下面的筹码可以两个两个地找到朋友,这些数叫偶数,哪些数下面的筹码两个两个摆完后还剩下一个,这些数叫奇数,并配上奇数与偶数的字卡。

  d、请幼儿指认10以内的`奇数与偶数,奇数:1,3。5。7。9。偶数:2,4,6,8,10,

  3、生活迁移。进一步感知奇数和偶数的概念。

  A、游戏"找朋友"

  师:小朋友们,今天我们班来了许多小客人,要和大家一起做游戏,请小朋友们帮它们找朋友,看它们谁是奇数谁是偶数,好吗?

  1)出示小猫。小狗。小鸭子。小鸡。小兔。小猪。小熊等动物,引导幼儿数一数它们分别有几个并配上相应的数字卡。

  2)引导幼儿给各种小动物两个两个的找朋友,看哪些能找到朋友,哪些找不到朋友,再次区分奇数和偶数,如:小鸡有4只可以两个两的找到朋友,所以4是偶数;小兔有5只,两个两找朋友还剩下1只没有朋友,所以5是奇数。

  B、游戏"神秘袋",

  师:小朋友们真棒!老师给你们准备了很多礼物藏在这个神秘袋里,你们想不想知道它是什么啊?请你们自己摸一摸好吗?

  请幼儿分别从神秘袋里摸出彩色的扣子并数一数自己摸到的扣子有几个,配上相应的数字卡,再按照上列方法找朋友,区分奇数和偶数。

  三、第一组:操作"数棒":把"数棒"从1到10排列体验数棒中红蓝相间中的单数与双数的排列规律。

  第二组:游戏:抱一抱:

  幼儿边念儿歌边在线上走,念完儿歌教师任意出示数字卡,若是单数,幼儿自己抱自己,是双数,就与一为同伴抱在一起。

  小朋友,走走走,

  走在线上找朋友,

  单数自己抱自己,

  双数抱个好朋友。

  第三组:纸上作业:"小动物找朋友"用彩笔将小动物两个两个圈在一起,看哪些能找到朋友哪些找不到朋友,再用圆点表示动物的数量,幼儿汇报活动的结果,教师用数字卡表示每种动物的数量,区分单数与双数。

  活动延伸:

  1、请幼儿在生活中找出比较有象征意义的偶数,如:筷子。鞋。袜子,等让幼儿体验偶数在生活中的作用。

  2、在美术活动中和其它领域的活动中渗透奇数与偶数带给人的美感和作用。

大班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感受儿歌中描写的优美意境,理解儿歌的内容。

  2、学习有感情朗诵儿歌。

  3、萌发对燕子和大自然的美好情感。

  4、能大胆表现儿歌的内容、情感。

  5、通过听、唱、奏、舞等音乐活动,培养学生的创编能力与合作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是: 感受儿歌中描写的优美意境。

  教学难点是:理解儿歌的内容。

  活动准备

  1、有关燕子的图片

  2、带幼儿观察小燕子筑巢、衔泥巴的过程

  活动过程

  一、提问①“小朋友们,你们见过的燕子是什么样子的?”(有一个剪刀似的尾巴,全身是黑色的,肚子是白色的)

  ②“它们会干些什么?”(会衔泥巴和小树枝来筑巢、会飞、会找虫子、喂食)

  二、教师出示燕子的'图片,教幼儿朗诵儿歌“小燕子,真灵巧,身上带把小剪刀。”

  三、提问“它们上天干什么?下河又干什么?知道吗?”(不知道。)“好,我们现在来学习后面的.”“上天剪云朵,下河剪水波;剪根茅草当枕头,剪块泥巴打窝窝”

  四、朗诵儿歌、表演儿歌。边朗诵边做动作

  教学反思

  在第四步中,如果有家长参与,可以培养亲子间的亲密度。在老师和家长的共同努力下,会给孩子营造健康的成长环境。

  小百科;燕子学名家燕,是雀形目燕科74种鸟类的统称。形小,翅尖窄,凹尾短喙,足弱小,羽毛不算太多。羽衣单色,或有带金属光泽的蓝或绿色;大多数种类两性都很相似。

大班教案 篇7

  设计思路:

  《欢乐颂》是一首名曲,是德国音乐家贝多芬写的。孩子们对唱歌很感兴趣;唱歌本身就能抒发幼儿的情感,但他们缺乏一种唱歌的激情;《欢乐颂》正好能让幼儿在唱歌中体验欢快的情绪。因此我选择此课进行教育教学活动。

  活动目的:

  1.能感受歌曲欢快的情绪。

  2.学习二声部合唱,学唱歌曲。

  3.能用自然好听的声音歌唱。

  活动重点:

  重点是引导幼儿和谐地进行二声部合唱。

  活动准备:

  节奏图谱、磁带

  活动过程:

  一、 感受音乐:

  1、小朋友喜欢唱歌吗?唱歌时我们能感受到高兴、快乐。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一首好听的歌,我们先来听一听这首曲子,感觉怎么样?(快乐的、悲伤的)

  2、我来表演,你来猜一猜,歌中会唱什么?

  3、我来唱,但不出声,看着老师的动作和嘴,猜一猜歌中会唱什么?

  二、 学歌词

  1、这首歌到底唱了什么呢?听一听录音机里的`小朋友市怎么唱的?(根据幼儿说的出示相应的图片)

  2、歌中还唱了什么?听一听老师是怎么唱的?

  三、 学唱歌

  1、教师大声唱,幼儿小声唱。

  2、幼儿一起唱。

  3、这首歌曲的名字叫《欢乐颂》,什么是欢乐呢?找一找歌中表现欢乐的地方。小朋友应该怎么唱?

  4、我们加上动作边唱边表演。

  四、 学唱衬词

  1、这首歌你会用“啦”来唱吗?(教师师范)

  2、师幼一起用“啦”唱欢乐颂。

  五、 二声部合唱

  1、教师唱歌词,幼儿唱衬词(互换)

  2、幼儿分组合唱二声部

  活动延伸:

  我们出去把这首好听的歌曲唱给别的小朋友听吧。

【大班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美术教案幼儿美术教案大班03-10

大班的教案03-26

大班教案04-01

大班教案【经典】07-26

(精选)大班教案07-21

大班教案(精选)10-20

【精选】大班教案08-17

(精选)大班教案08-11

大班教案(经典)08-11

大班教案[经典]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