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

大班教案

时间:2024-02-24 09:07:48 教案 我要投稿

大班教案(汇编9篇)

  作为一名老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大班教案10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大班教案(汇编9篇)

大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激发幼儿对十二生肖动物的兴趣和爱好。

  知道自己和亲人的属相,培养幼儿和家人之间的情感。

  十二生肖所包括的12种动物、十二生肖的排列顺序。

  使小朋友们感到快乐、好玩,在不知不觉中应经学习了知识。

  初步了解十二生肖的小常识。

  教学重点、难点

  1.掌握十二生肖的`顺序

  2.理解传统文化中生肖代表的寓意。

  活动准备

  1.自制的生肖钟

  2.经验准备:幼儿事先了解自己及家中成员的属相。

  3.十二生肖的头饰一套

  4.玩具兔子布偶一只

  活动过程

  一、开始环节:了解十二生肖属相

  1、 出示礼物,引出生肖。(小兔子玩偶,因为我属兔)

  2、提问:你知道自己属什么吗?(多数小朋友属狗、鸡)为什么有的小朋友属相不同?今年是什么属相的年份?-----龙年

  3、课堂活动:做小记者,主动询问一下其他老师或小朋友的属相,发现有什么不同?

  教师小结:同一年生的孩子属相一样,狗年出生的属狗,鸡年出生的属鸡,龙年出生属龙。

  二、认知环节:根据生肖钟理解十二生肖

  出示课件生肖钟。

  老师要把这些动物变到钟里面。变变变。小动物变到钟里面了吗?

  提问:请幼儿说出钟面上有多少种动物?

  我们来数一数,看看是不是12种。从1老鼠开始数,鸡排第几?猪排第几?

  总结:一种动物代表一个生肖,这十二个小动物,我们就叫它十二生肖。

  三、故事环节:

  欣赏儿歌:小老鼠,吱吱叫。大水牛,弯弯角。

  老虎上山一声吼,吓的兔子快快跑。

  龙在云里翻跟头,蛇在田里伸懒腰。

  大马铃儿响叮当,乐的山羊胡子翘。

  猴子爬树蹦蹦跳,公鸡早起喔喔叫。

  小狗大狗尾巴摇,小猪呼噜睡大觉。

  教学小结:根据生肖儿歌使孩子们对生肖感兴趣,方便幼儿记忆十二生肖顺序。

  四、游戏环节:小火车游戏

  找出十二个小朋友,分别带上生肖头饰,按照十二生肖顺序,玩小火车游戏。最后每个小朋友模仿十二生肖任何一种做动作走出教室。

  教学反思:我利用生肖钟给孩子上生肖课。孩子们都很感兴趣。课前先让孩子知道自己的属相,了解家中成员的属相,这样即增长孩子们的认知,又增加了孩子与家长的互动,所以在活动中请孩子说说自己和家人的属相是都说的非常好。这也培养了孩子与家人之间的情感。

  在请孩子当小记者采访其他老师或同学属相时,有的孩子普通话说的非常好,有的孩子有礼貌,说话流利。也给了孩子和老师互动的机会。

  通过讲述十二生肖的故事和儿歌。很快就记住了十二生肖的排列顺序并且非常喜欢唱十二生肖歌。

大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对制作书签产生兴趣,培养敢于动手尝试的习惯。

  2、了解书签的作用,自己设计制作不一样的书签。

  活动准备:

  做好的各种书签、毛线、卡纸、彩色笔、剪刀

  活动过程:

  一、导入

  师:小朋友们见过书签吗?

  那书签有什么作用?(能够帮助阅读者记住阅读的页数,对图书起一定的保护作用)

  你们见过的书签是什么样子的?

  二、活动过程

  1、出示书签,请小朋友观察并讲解制作方法

  师: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来制作书签?

  今天啊,杨老师带了一些自己制作做的`不一样的书签。(出示书签)

  请小朋友们仔细观察,说说看这些书签跟你们平时见到的有什么不一样?(引导书签的形状、图案、色彩都可以多样性)

  你们还喜欢什么形状和图案?那你想把它做出来吗?

  2、介绍、分发材料,幼儿开始制作

  师:杨老师会给每个小朋友发一张正方形的卡纸,小朋友们在心里想好自己要画的图案,然后在卡纸上用彩色笔画出来,注意卡纸的大小,不要画的太大画不下了,最后把画好的图案剪下来。最后在背面用透明胶把毛线粘上去,书签就完成了。

  3、做完后请小朋友们互相欣赏

  三、结束部分

  教师总结点评幼儿的作品。

大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能随音乐旋律,用肢体动作表现小鱼高兴、欢快的情绪和动态。

  2、知道遵守游戏规则。

  3、喜欢伴随歌曲游戏,体验并享受游戏的快乐。

  活动重难点:能遵守游戏规则

  活动准备:

  1、事先熟悉歌曲《捉小鱼》。

  2、环境布置:水草上的家。

  3、鱼缸一个、小鱼若干条。

  4、纱巾若干条(要用双面胶粘好)。鱼网一个

  活动过程:

  一、提问导入

  提问:

  1、看看它们是谁?

  2、看看他们是怎么游的?指导幼儿随音乐学一学小鱼游的样子。

  二、游戏:捉小鱼

  (一)教师扮成鱼妈妈,讲解游戏规则并示范,帮助幼儿理解游戏玩法。

  玩法:所有的小鱼宝宝站在家中(地面预先设计好的水草后面的小石子上),音乐开始时,小鱼们和妈妈一起随音乐旋律游出来玩耍,游时不要碰到小水草,注意唱到“快快捉住”的'时候,渔夫就过来捉小鱼了,(另一位教师扮演渔夫)请小鱼快快回到水草后面小石子上躲起来。被渔夫捉到的小鱼上岸休息。游戏可反复进行。

  (二)创设情境,集体游戏

  1、教师扮成鱼妈妈和幼儿用道具扮成小鱼来游戏。

  重点指导幼儿能随音乐节拍、节奏,表现小鱼游动的姿态。同时注意听音乐,唱到“快快捉住”的时候,迅速回到水草上的家。

  2、拓展游戏玩法,激发幼儿创编兴趣

  新玩法:教师和几名幼儿扮渔夫,手拿渔网,小鱼随音乐做小鱼游动作,钻过渔网,当音乐唱到“快快捉住”时,鱼网就会落下来捉小鱼。

  重点指导幼儿按规则进行游戏,认真听音乐,能快速地躲闪并逃出渔网。

  3、变换角色,体验游戏的快乐

  选择被捉到的小鱼和渔夫一起撑鱼网,游戏可依据幼儿兴趣反复进行。最后渔夫和小鱼们一起数一数今天一共捉了几条鱼宝宝。

  三、结束

  教师小结:今天我们玩得真高兴!小鱼宝宝们随音乐回家休息吧。

  附歌曲:《捉小鱼》

  1=C2/4

  5654︱345︱234︱345︱

  许多小鱼游来了,游来了,游来了,

  5654︱345︱25︱31.‖

  许多小鱼游来了,快快捉住。

大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创设棋文化环境,激发幼儿对棋类活动的兴趣。

  2、初步认识几种简单易懂的棋类游戏。

  3、喜欢玩棋类游戏,初步体验在棋类活动中的快乐。

  4、通过交通棋来增加幼儿的遵守交通规则的意识。

  5、提高幼儿的.竞争能力,促进幼儿动作的灵活性和协调性。

  活动准备:

  糖果棋、动物棋、数字棋、气象棋、昆虫棋、计算棋、交通棋、飞行棋等。

  操作要点:

  1.介绍《益智棋类区》里简单易懂的棋类游戏。

  2.分组体验下棋的乐趣。

  3.介绍新增添的棋子—《交通棋》。让幼儿掌握初浅的环保知识。

  4.游戏:《我来做裁判》

  指导建议:

  1. 告诉幼儿遵守游戏规则。

  2. 告诉幼儿,过马路要走斑马线,红灯停绿灯行。

  小百科:棋是以对弈为主,其中有互相的博弈。包括围棋,国际象棋,中国象棋,将棋,五子棋,军棋,跳跳棋等等。

大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发展宝宝的平衡能力。

  2、促进亲子之间的`交流,体验集体游戏的快乐。

  活动过程:介绍游戏的玩法。

  指导要点:

  1、家长与教师有语气的齐说儿歌。

  2、家长的动作应轻柔。

  3、游戏反复进行。

  附儿歌:

  小胖猪,肉乎乎,

  背在背上去卖猪,

  走一走,跳一跳,

  翻过小山卖掉了。

大班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通过幼儿参与学习活动,帮助他们感受散文诗的语言美,意境美。

  2、引发幼儿仿编散文诗,激发幼儿想象力,创造力。

  3、体验情景表演带来的乐趣。

  活动准备:

  与散文诗内容一致的图片(如:云彩、太阳、胖娃娃、狮子、小白船等等)

  活动过程:

  一、导入课题:

  1、师:你们知道天上都有什么吗?

  2、师:今天苏老师把天上的一样东西带到我们大三班,你们想知道是什么吗?

  3、出示云彩图片师:你们平时看到的云会动吗?

  4、讨论:是谁让云彩变了呢?(让幼儿知道天空中有风,风一吹白云就会移动)

  二、帮助幼儿欣赏、理解散文诗。

  (一)欣赏散文诗第一遍

  导语:今天苏老师带来了一首好听的散文诗,我们来听听云彩都变成了什么。

  师:风儿让谁变了样?风儿是怎样让云彩变样的?(大家一起学做吹的动作)

  (二)分段欣赏散文诗第二遍,引导幼儿用动作表现散文诗的内容

  师结合教具提问:

  1、吹呀吹,云彩变成了什么呀?小白船是怎样往前行驶的呢?谁来学学小白船漂在海里的动作?(竖起桅杆、扬起风帆)

  2、云彩还变成了什么呀?是不是大狮子呢,大家一起来看看。(变出狮子)这只狮子是怎么样的呀?(幼儿模仿狮子躬起身子、张开大嘴的样子。)

  3、最后,风儿还把云彩变成了什么?这是一个怎样的胖娃娃呀?她在干什么呢?

  (三)完整欣赏散文诗第三遍,引导幼儿仿编

  1、师:有趣的云彩除了可以变小白船、大狮子、胖娃娃以外,还可以变成什么呢?开动小脑筋赶紧来想一想。

  2、师:×××小朋友说的可真好,我们一起把它编到诗歌里吧。

  3、师:这么有趣的'云彩,这么好听的诗歌,可是还没有题目呢,我们一起来取个好听的名字吧。

  三、情景表演

  一边朗诵、一边用肢体语言来分组表演:男孩子来当云彩,女孩子来当风儿进行表演。(第二次角色互换)

  结束语:诗歌里的云彩这么有趣,我们一起到外面看看天上的云彩都变成了什么。

大班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学唱歌曲,在反复倾听中感受歌曲徐律,通过观察图片记住歌词顺序。

  2.感受和同伴演唱歌曲带来的乐趣。

  活动准备:

  ppt,音乐碟片。

  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激发幼儿兴趣。(课件一:展示果园画面)

  老师:快来看,我们到哪了?看到这么多桔子,你们想干什么?那我们一起来摘果子吧。

  幼儿进行律动表演:摘果子。

  除了橘子,还有哪些好吃的水果,我们一起来看看。(课件二:好吃的水果)

  二、利用多媒体课件引导幼儿理解记忆歌词。

  1.引入没有颜色的果娃娃。(课件三:没有颜色的果娃娃)

  老师:还有一些果子不能吃,它们怎么了?为什么?

  2.请出光宝宝。(课件四:光宝宝出来啦)

  提问:谁有神奇的力量可以帮助它们,让它们穿上漂亮的衣服呢?

  3.激发幼儿想像,猜猜光宝宝是用什么方法帮助果娃娃的。

  4.引导幼儿理解歌词内容。(课件五:光宝宝帮助果娃娃的过程)

  5.(当孩子不能较准确地说出节奏,将出现课件六:已学的节奏图谱,帮助孩子较快记忆掌握。)

  6.引导幼儿看图谱记歌词。(课件六:歌词图谱)

  1)利用图谱,引导幼儿回忆歌词;

  2)引导幼儿以集体、个别等跟念形式熟悉并记忆歌词。

  三、初步学唱歌曲

  1.完整倾听歌曲,知道这是一种说唱结合的演唱形式(课件七:《七彩光和果娃娃》歌曲音乐)

  提问:这首歌和原来学过的歌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2.老师清唱歌曲,要求幼儿听听念白是接在哪句后面的。

  3.师生共同演唱歌曲两到三遍。

  活动延伸:

  跟所有的水果宝宝说再见,然后把这首歌唱给爸爸妈妈或自己的好朋友听。

大班教案 篇8

  [活动目的]

  1.激发幼儿参与制作元宵活动的兴趣,体验大家一起庆祝节日、分享劳动成果的快乐。

  2.指导幼儿学习用团、捏、滚等技能制作元宵;在做元宵、煮元宵的过程中感知滚动、沉浮等生活、科学常识。

  3.引导幼儿了解元宵节的意义、民族习俗及元宵的来历、品种等。

  4.感受节日的欢快气氛。

  5.愿意积极参加活动。

  [活动准备]

  1.做元宵需要的材料:糯米粉、各种馅、水、电炉、锅等。

  2.教师、幼儿提前收集关于元宵节民间习俗的资料。

  3.音乐《喜洋洋》等。

  4.布置好活动场地。

  [活动过程]

  一.开场白(以喜洋洋音乐为背景音乐)

  (教师和幼儿站立在前面)尊敬的各位小朋友们:大家好!今天我们大三班教室里喜气洋洋,热闹非凡,因为我们马上就迎来我们的元宵节,孩子们,你们高兴吗?为了迎接我们元宵节的到来,我们一起给他们表演一个节目,好不好?

  二.(小朋友们表演的真棒,请大家送给他们一点掌声,好吗?)孩子们请坐,老师知道你们不仅节目表演的好,而且都是爱动脑筋的小朋友,下面老师就来考考你们,哪位小朋友知道元宵节在什么时候?(正月十五)元宵节人们有什么习俗?(吃元宵、打灯笼等)小朋友们真聪明!老师补充材料:元宵的来历

  三.小朋友们看,今天高老师给你们带来了几样礼物,(教师展示几种元宵)问:这是什么?你知道它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吗?(糯米粉、各种馅、水、电炉、锅等)孩子们,元宵这么漂亮,课前我们准备好了这些材料(展示做元宵需要的材料)你想用这些材料来做元宵吗?

  四.大家先不要着急做,谁知道元宵分几部分?元宵是什么形状的?我们怎样把元宵做成圆的呢?(把它捏圆了、用滚的方法、把元宵包好后放在手里团)小朋友们真聪明,我们现在就开始做元宵。

  五.小朋友们,我们这里有做元宵的材料,大家把做好的元宵放进自己面前的小盘子里。呆会儿把你自己做的元宵煮给你吃,谁做得多,谁吃的多。

  幼儿开始制作,教师给以适当的辅导和帮助。(放背景音乐喜洋洋)

  六.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

  现在,小朋友们都已经做完了,我们看看谁做的又快又好。接下来就是我们的“快乐恰恰恰“时间。请各位小朋友吃自己的元宵。老师统计好个数,给小朋友煮元宵。(老师动员做的多的小朋友让给做的少的小朋友。)

  七.煮元宵、吃元宵。

  小朋友们仔细观察,看元宵在煮熟前后有什么变化?(元宵煮前沉在锅底,煮熟后浮起来了。元宵煮熟后比煮前大一些)小朋友们越来越聪明,也越来越善于观察了。好,现在我们就来享受我们自己的劳动成果。

大班教案 篇9

  教学目标:

  1、能大胆的设计实验的方法,并在活动中激发幼儿积极主动探索操作的欲望。

  2、进一步感受纸的`特性—吸油性。不断积累对纸的认识。

  教学准备:

  拓蓝(红)纸、报纸、挂历纸、大小相同的盘子及相同的油量、记录表。

  过程:

  1、教师根据幼儿提出的问题”餐巾纸能将桌上的油吸上来,别的纸呢?还有那种纸能吸油?”活动前组织幼儿选择实验所需纸张,设计实验方法,并将各种纸分类放好标出名称。

  2、

  幼儿猜测哪种纸能吸油,并将猜测结果记录在表格中。

  3、

  幼儿选择纸张进行吸油性实验,并将实验结果记录在表格中。

  4、交流实验结果,进行统计。

  5、延伸:幼儿可在活动区中继续尝试其它各种纸的吸油性。

【大班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教案【经典】07-26

大班教案[精选]12-21

(精选)大班教案07-21

大班教案04-01

大班的教案03-26

(精选)大班教案08-11

大班教案(经典)08-11

(经典)大班教案08-18

【精选】大班教案08-17

(经典)大班教案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