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

语文教案

时间:2025-02-02 07:01:23 教案 我要投稿

语文教案(10篇)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语文教案10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语文教案(10篇)

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学习查词典的方法,并在实践中逐步养成习惯。

  2、引导学生揣摩间架结构,努力把字写美观。

  3、积累成语,了解这些成语集中体现李白诗歌的艺术成就;理解、欣赏、背诵《滁州西涧》。

  4、学习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有礼貌地约请别人。

  5、学习“竖弯”、“竖弯钩”的写法。

  教学内容

  分析本次练习安排了五项内容,包括学用字词句、写好钢笔字、读读背背、口语交际和学写毛笔字,其中学用字词句和口语交际是训练重点。

  重点难点

  教学准备

  教学时间

  第(一~三)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处处留心。

  1、请学生分角色读一读师生的对话。

  2、谁来说说如何查词典?

  3、请学生查“神秘”,并确定在文中的解释。

  4、查词典比赛:流线型、大腹便便、绅士。

  二、写好钢笔字。

  1、引导学生观察“章”、“罩”、“举”的间架结构。(上下结构)找出字的关键笔画——悬针竖。

  2、引导学生读“我的提醒”。

  3、指导学生书写。

  三、读背成语。

  1、请同学们借助词典或成语词典读准字音、理解成语的意思。

  2、谁能读准这8个成语。

  3、交流已经读懂的成语的'意思。

  精妙绝伦:精细美妙,无与伦比。

  炉火纯青:比喻品德修养、学问、技术或处事手段达到精纯完美的境地。

  栩栩如生:形容形象逼真,像活的一样。

  浑然天成:形容才德、文章等完美自然。

  鬼哭神惊:杜甫称颂李白诗歌“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4、找出8个成语的规律。(反映李白诗歌的艺术成就。)

  5、诵读、背诵。

  四、读背《滁州西涧》

  1、请学生自由朗读古诗。

  2、指名朗读古诗。

  3、提出古诗中的不懂的字词,学生教师互助解疑。

  滁州:现安徽省的滁县。

  西涧:在滁县城西。

  独怜:偏爱。

  4、谁能连起来说说诗句的意思:诗人独独喜爱涧边生长的幽草,而繁茂的树丛中传来黄鹂动听的鸣声,他却似乎不以为然。傍晚,因为下雨,潮水涨得更急,郊外渡口没有行人,惟有一只小船横泊在河里。

  5、你觉得古诗向我们展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幽静)

  6、指导学生朗读。

  7、指名读、齐读。

  8、练习背诵。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口语交际:

  约请

  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创设情景,强化练习。

  1、同学们在生活中我们常常需要约请别人一起参与活动。那么,怎么去约请,约请是应注意什么?今天我们就来上一节口语交际课——约请。

  2、请同学们把这次约请的要求读一遍。

  3、指导看图:顾老师正在什么地方干什么?

  4、如果你是三(1)中队的中队长,你会怎样去约请呢?请同桌先讨论,再分角色演练一下。

  5、指名两位学生表演。(师生共同评议,明确训练要求)

  6、我们约请别人时除了说话有礼貌,还应注意说清楚约请的原因,约请的内容和要求要讲具体。

  7、现在请同桌之间再按要求表演一下。

  8、指名学生表演。

  9、同学们明天就是星期天了,在这春光明媚的日子里,你不想约你的好朋友出去游玩

语文教案 篇2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进行根据上下文理解词义的词句练习。

  2、写好钢笔字。

  教学重难点

  结合具体语境理解词语意思。

  教学准备

  投影,字典

  教学过程

  一、教学第一题:学用字词句

  (一)第一部分

  1、审题,指名读题目。

  2、出示小黑板:明镜一样的水面顿时漾起了一道道波纹。

  3、学生自由读原句。

  4、小组学生把这两种解释都放入句中自由读一读。

  5、小组汇报:根据上下文意思,谈谈朗读的感受。

  (二)第二部分

  1、审题,指名读题目。

  2、自由读通,读顺句子。

  3、小组学生合作查字典,讨论选择确切的解释。

  4、小组交流:根据句子和字典选出合适的字义。

  (三)第三部分

  1、师:根据上下文确定字词的意思,这是学习的一种重要方法。掌握了这种方法,可以帮助我们在今后的阅读中快速、准确地了解一些难解的字词的意思。

  2、指定一篇后面的课文,请学生用此法预习生字词。

  3、汇报交流。

  二、教学第二题:写好钢笔字

  1、认识要写的字。

  2、小组学习。在仔细观察的基础上,讨论:这几个字中的撇和竖怎样写才好看?

  3、轮流汇报讨论结果,指名总结:撇要紧缩,短而弯;竖要舒展,长而尖。

  4、教师在田字格中范写,提醒学生观察,注意间架结构和布局。

  5、学生练习描红、仿影,细细体会。

  6、反馈:展示优秀作业,表扬优秀字例和书写姿势正确的学生。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读背成语,学写毛笔字。

  教学重难点

  1、理解成语,熟读成诵。

  2、钢笔字要求正确、规范,掌握毛笔字的基本运笔方法。

  教学准备

  投影

  教学过程

  一、教学第三题:读读背背

  1、读题,审题。

  2、出示8条成语,四人小组学生合作学习,读准成语的音。

  ⑴小组汇报朗读。

  ⑵指名做小老师朗读8条成语,学生连读成语歌。

  3、分小组讨论成语的意思。

  4、连读成语,体会意思。

  5、小组交流对成语的理解,教师适当予以点拨和表扬。

  6、练背。

  二、教学第五题:学写毛笔字

  1、竖有悬针竖和垂露竖之分。

  2、教师书写,指导运笔方法。

  ⑴悬针竖:逆锋右上入纸,向下行笔,渐行渐提,引申出锋,力送锋尖,悬空回缩收笔。

  ⑵垂露竖:起笔同上,中锋下行,收笔处稍顿再折向左上缩回,藏锋收笔。

  ⑶要在竖中线上书写,不要歪斜。

  3、学生练习书写。

  第三课时

  教学目的

  口语交际——当有人敲门的`时候

  教学重难点

  能够用通顺的语言将不同的情况表述出来。

  教学过程

  一、读题,明确要求。

  二、指导。

  1、出示书上的挂图,说说图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

  2、小组讨论:当有人敲门的时候,可能会出现哪几种情况?

  3、小组汇报。

  4、集体讨论:在不同的情况下,我们应注意些什么?

  生:当自己一人在家时,如果高敲门者是亲朋好友或非常熟悉的人,就要充满热情,礼貌接待。

  生:当自己一人在家时,如果敲门者是陌生人,首先要询问他的身份以及与家人的关系,接着要设法核实。如果一时无法核实,而又觉得有所疑问,甚至发现明显的破绽,那千万不能开门。

  师:说得好,但与人说话时仍要注意得体,态度要十分坚决。

  5、说能把几位同学和老师的话连起来说一说?

  三、分角色表演。

  四、教师总结。

语文教案 篇3

  学习目标

  1.关注科技发展,展开奇特而又合理的想象,乐于参与口语交际,交流自己想发明什么样的机器人,并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2.就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大胆想象,先说后写,与同学交流后再修改。

  3.能发现多音字的规律,正确掌握6个多音字在不同语言环境中的读音。

  4.认记8个生字,积累关于天气预测的民间谚语。

  5.引导学生关注科技发展,了解和积累科技知识。

  课前准备

  1.介绍“智能机器人”的课件。画一画自己要发明的机器人的样子,并简单标注它的功能。

  2.多音字注音卡片。

  3.引导学生平时关心科技发展,做科技新闻剪报和科技知识卡片。

  口 语 交 际

  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同学们,我们刚刚学完《果园机器人》一课,知道机器人是那样聪明能干。在机器人的大家族里,有的可以进入险区,排除险情;有的可以潜入深海,寻找宝藏;有的可以进入人体,查病治病……老师还知道同学们也想发明更加聪明能干的机器人。让我们先来给自己想发明的机器人取个名字好吗?(板书课题:我想发明的机器人)

  2.学生拿出设计好的图纸,为自己要发明的机器人取名。

  创设情境,明确交际要求

  1.机器人协会要举办“未来机器人”大赛,评出“最佳创意奖”。你们有没有信心去参赛,介绍自己要发明的机器人?

  2.我们不能打无准备之仗。要想获奖应该怎样介绍自己要发明的机器人呢?大家讨论一下。

  3.通过讨论明确:第一,对机器人的样子及本领的想象要既奇特又合理;第二,要说得清楚明白。

  示范引路,感悟要领

  1.要把自己想发明的机器人介绍得生动有趣,让评委爱听,还要把自己的想象说明白,让评委听清楚,是获奖的主要条件。怎样才能说清楚说生动呢?请大家来看一看。(播放课件,演示对一种智能机器人样子和功能的介绍)

  2.你们受到了什么启发?(学生自由发言)

  展开交际,多向互动

  1.学生自由练说自己要发明的机器人,重点说清它的样子和本领。

  2.教师扮演评委,请一名学生扮演参赛者,师生合作演示说、评的交际过程。

  3.小组内互相说一说,并评选出组内的“最佳创意奖”(教师巡视指导或加入一组的评选活动)。

  4.请各组的优胜者上台介绍自己想发明的机器人,老师和其他同学当评委,就自己感兴趣的地方进行提问和点评。如:

  选手:各位评委大家好!我给大家介绍的是“保姆机器人”。

  评委:你为什么想发明“保姆机器人”呢?

  选手:因为我小的时候爸爸妈妈忙于工作,没有人照顾我,被送到了很远很远的奶奶家,一直到我上幼儿园才回到父母身边。所以,我想发明一个“保姆机器人”,专门在家照顾小孩。

  评委:请给我们介绍一下“保姆机器人”的样子吧。

  选手:大家看,她的样子是不是有点像机器猫?一看就特别可爱,小孩会特别喜欢。不同的是,她的脸是一个屏幕,能出现爸爸或妈妈微笑的脸庞,让孩子觉得父母就在身边。

  评委:那她有哪些本领呢?

  选手:她的本领可大了!首先,她能科学合理地安排时间,定时给孩子喂奶、晒太阳、做游戏,哄着孩子睡觉,使孩子健康成长。其次,她能散发出妈妈的体味,让孩子像在妈妈身边一样有安全感,还能用妈妈或爸爸的声音来为孩子唱歌、讲故事。第三,她能通过电子眼敏锐地感受孩子的情绪和身体状况,一旦发现生病,会马上同主人取得联系。第四,当孩子哭闹时,她能通过模拟各种动物的叫声、播放动画片等来哄孩子。当然,她还能在照顾好孩子的同时,搞好家庭卫生,在主人下班时做出一桌可口的饭菜。有了这样的“保姆机器人”,大人就可以安心工作了。

  评委:你的想象奇特而又合理,祝你的“保姆机器人”早日问世。

  选手:谢谢!

  5.全班学生进行评议。引导学生进行评议时,主要从三方面来评:第一,想象奇特合理;第二,说得清楚明白;第三,声音响亮,态度大方,表情自然,说话有礼貌。

  总结拓展

  1.随着科技的`发展进步,人们对机器人的研制越来越先进。自1997年起,日本每年举行一次国际性的机器人足球世界杯比赛,而我们国家的机器人足球竞赛水平还相对落后,愿同学们设计的机器人能早日诞生。

  2.展出优胜者设计的图纸。

  习 作

  激发习作兴趣,拓展思路

  1.谈话导入。

  同学们,我们上节课交流了自己想要发明的机器人,未来的机器人可能就是你们今天的想象。那让我们继续展开想象的翅膀,想象未来的人吃穿住行会变得怎样呢?

  2.学生自由说自己最感兴趣的一样东西。根据学生说的内容,适时小结,启发学生明白本次习作既可以写生活用品、学习用品、工作用品,也可以是玩具、公共设施等,只要自己感兴趣就可以。

  明确习作要求

  1.题目可以用“未来的……”,也可自己拟定题目。

  2.想象奇特而又合理,语句通顺,叙述有一定顺序。

  说出想象,初步修改

  1.教师示范说,并真诚地邀请同学们提出修改建议

  例如:

  未来的食物

  老师最不喜欢进厨房了,一直到今天也做不出美味可口的饭菜,每天一到下班要做饭时,常常为要吃什么而发愁;而在厨房里烟熏火燎之后,往往连自己都不再想吃饭了。我幻想着未来的食物……

  未来的食物当然是色形味俱佳,由新鲜的、绿色的原料加工而成。儿童食物的形状是各种卡通形象;成人的则是各种自然植物、水果的造型。这些食物放在超市中,只要买回来就可以吃,免去了买菜、买面的麻烦。

  未来的食物不需加工就可食用,因为高科技的包装,它始终保持着最新鲜的状态和最理想的温度。我们的厨房完全可以改做游戏室了,我们的妈妈得到了真正的解放。

  未来的食物营养丰富,有人体必需的各种维生素,我们只要按时吃饭就能保证身体健康。再也不用考虑一天一杯牛奶、一个鸡蛋、几两肉的问题了,而且吃多了也不用担心身体会发胖。

  怎么样,同学们,想尝尝未来的食物吗?

  2.请同学们提出建议或意见,老师表示虚心接受。

  3.把自己的想象说给小组的同学听,并请大家提出建议;认真听别人说,看能受到什么启发。

  自主习作

  1.教师对有困难的同学进行个别指导。

  2.在浏览中注意发现想象奇特有趣、叙述角度新颖、富有个性的典型习作。

  自己修改,自我评价

  1.多读几遍自己的习作,修改不满意的地方。

  2.为自己的习作配上一幅插图。

  3.自我评价一下:五颗星,你的习作能得几颗?画在自己的习作后。

  引导互评

  1.与你的好朋友互换习作,给对方进行星级评价,并将写得好的地方画上波浪线,写两句评语。

  2.各小组内互读,评出一篇在想象上新奇有趣、叙述上清楚明白的习作进行全班交流。教师推荐几名写法上有个性及进步较大的学生,当众朗读,给予鼓励。

  拓展活动

  办一期“美好的未来”板报,展出学生的优秀习作。

  我 的 发 现

  1.自读,注意带点的字,你发现了什么?把你的发现告诉同桌。(一字多音,同一个字在不同的语言环境读音不同)

  2.教师用卡片或游戏方式检查学生认读多音字的准确情况。

  3.指导学生用词语说句子,体会多音字的读音依据具体的语言环境而定。

  4.拓展认识。你在课外阅读中发现过多音字吗?小组合作仿照课本写词语,看哪一组写得多。

  日 积 月 累

  读读认认

  1.自读韵文,练习读正确、读流利。

  2.同桌互读,比一比谁读得正确。

  3.小组内指认生字,说一说记字的小窍门。

  4.教师出示字卡,以“开火车”方式检查生字认读情况。

  读读背背

  1.自由读这5句民谚,看谁读得最正确。

  2.同桌互相说一说知道了哪些关于天气预测方面的知识。

  3.通过小组间、男女生间、师生间多种形式的对读,达到背诵积累的目的。

  宽 带 网

  激发交流资料的兴趣

  在学习本单元的过程中,同学们一直在课外关注着科技的发展,收集了很多科技新闻和科技知识。这节课,我们就召开一个“科技新闻及知识发布会”。

  整理资料,准备发布

  1.将自己收集到的资料翻看并加以整理,确定几条你认为重要的科技新闻和科技知识。

  2.试着练一练怎样发布这些重要信息。

  组内练习,进行评选

  1.组员轮流发布重要的科技新闻和科技知识。

  2.评选出资料丰富、分类保存最合理的同学。

  全班交流展示资料

  1.各组优胜者轮流上台进行新闻发布,并展示自己收集到的资料。

  2.接受小记者的采访,主要说清收集资料的途径及筛选、保存办法。使大家明白可以通过收看(收听)新闻、查阅报刊、询问、上网等途径获取信息,在多方获取信息后要进行筛选,用记录、剪报或知识卡片等形式保存下来,便于查找。

  教师总结

  同学们,通过这次新闻发布会,老师发现大家不但开阔了眼界、增长了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会了怎样收集资料。让我们到生活中去学语文、用语文吧!

语文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培养欣赏漫画的兴趣,体会幽默带来的愉悦。

  2、通过读图,发展语言,培养想象力。

  3、结合已有的生活经验和母语基础,会认本课的8个生字和1个新的偏旁部首。会写7个生字。

  教学重点:

  体会幽默带来的愉悦。

  教学难点:

  1、注意捎、至、致都是翘舌音。

  2、培养学生的.幽默感。

  教学过程:

  1、先观察:共有几幅图?

  2、现看看:每一幅图上都画了什么内容?

  第一幅图:一位老爷爷和一个小朋友坐着小船在钓鱼,老爷爷悠闲地抽着烟,小朋友在拿着笔写着什么。

  第二幅图:小朋友写好了字,跳下了水。

  第三幅图:老爷爷还在耐心地钓鱼,小朋友潜下水,找到了鱼钩。

  第四幅图:小朋友把写好的卡片挂到了鱼钩上。

  第五幅图:老爷爷以为鱼儿上钩了,赶紧往上拉线。

  第六幅图:老爷爷钓上了一封信,上面写着:我们今天不想来,鱼儿。

  啊,原来小朋友不想让老爷爷钓鱼,要保护鱼儿呀!

  3、让学生充分看图,发表自己的意见,感受漫画带来的乐趣。、

  4、学习7个生字,7个要求会认的字。

  5、完成课后习题,先读一读,再说一说。

  6、再找几幅漫画来欣赏。

  7、可以自己创作一幅漫画,让其他同学一起欣赏。

  8、课后作业:写生字。

语文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掌握会写、会认的词语。

  2。结合本单元课文,领悟写人的方法。

  3。积累中外名言、有关思乡的诗。

  4。练习写人的作文。

  教学重点

  积累名言、有关思乡的诗句。

  教学难点

  领悟写人的方法、习作。

  教学准备

  老师准备几篇精美的写人的文章。

  教学时数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词语超市

  1。激趣导入。

  2。出示第一组词语,开火车读,同桌互读。

  3。出示第二组词语,互读,练写,可以挑选其中的一个或几个写话。

  二、金钥匙

  1。金钥匙开启智慧之门,让我们步入知识殿堂。这一期的“金钥匙”又将给我们带来什么收获呢,请同学们快速阅读内容,想想它告诉了我们什么。

  2。学生默读内容。

  3。集体交流。

  (1)要我们留心生活中的小事;(2)学习作者传神、细腻的描写和质朴的语言。

  4。快速默读《我的老师》一文,让学生交流:文章中哪些事例写得好?为什么?

  5。想一想,在生活中谁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为什么?

  6。集体交流(注意说清具体事例,抓住人物的言行说,表达真情实感。)

  7。教师小结:同学们平时要留心生活中的人和事,要记下最动人的言行,做生活的有心人。

  三、名诗名句

  1。出示四句诗。

  2。你听过哪句?明白它所蕴含的.道理吗?

  3。生自由发言。

  (1)“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但丁

  意大利诗人但丁用诗句表明了自己坚持真理,不懈追求的坚定信念。

  (2)“黑夜无论怎样漫长,白昼总会到来。”——莎士比亚

  “如果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雪莱

  这两句蕴含的道理相似,告诉那些身处黑暗、痛苦中的人,光明已经不远了。

  (3)“使生如夏花之绚丽,死如秋叶之静美。”——泰戈尔

  生命存在的时候要有所作为,让它展现出最美的光华,当它消失的时候也要有豁达平和的态度。

  (前三句大部分可能听过,知道含义,着重讲讲最后一句。)

  4。教师还可以介绍这四位著名的外国作家、诗人,推荐他们的代表作给学生课外阅读。

  四、古诗诵读

  1。回忆学过的有关思乡的古诗。

  2。读一读《客中作》,说一说这首诗的意思。

  3。全班交流。

  4。讨论诗人真的“醉而忘乡”了吗?

  5。练习背诵。

  五、布置作业

  1。搜集古今中外的名言;

  2。积累有关思乡的古诗词。

  第二、三课时

  一、谈话导入

  1。小学时候的老师蔡芸芝先生,给作家魏巍留下了终生难忘的记忆。小学六年,你也遇到了许多老师,他们或慈爱,或严厉,或风趣,他们的音容笑貌也各有特点。这些都可能给你留下深刻印象!那就给大家讲一讲你印象最深的一位老师吧。

  2。学生口头介绍自己印象最深的老师。

  3。既然印象这样深刻,那就让我们写下来吧,让更多的人了解他。

  二、读范文

  1。再读《我的老师》和课前老师准备的精美的写人文章。

  2。看看作家们是怎样写出人物特点的。

  3。明确写作要求:

  (1)写真人真事,表真情实感;

  (2)可以写写老师的外表,写出比较特别的地方;

  (3)用一两件事写出老师的特点,最好是你熟悉的事。

  三、写作文

  1。学生写作文草稿。

  2。教师巡视,指导有困难的学生。

  四、修改草稿

  1。再次明确要求;

  2。同桌互评互改;

  3。自己修改;

  4。老师批阅后发现一些典型的问题,再选一篇学生习作进行讲评;

  5。学生再次修改,誊抄。


语文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中的字、词。

  2、运用已有的学习方法学习并理解本课的主要内容。

  3、通过对人物的神态、语言等的描写,体会人物的性格并理解“尊严”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在学习新的课文之前,老师想给你们讲一个发生我国古代的一个小故事,想听吗?

  齐国发生了大饥荒,一个叫黔敖的富人在路边摆设了食物,准备施舍给灾民。一天,一个灾民走过来,黔敖叫那个灾民吃:“喂,快吃!”

  现在,请同学们说说,这个灾民应不应该吃这些食物?

  (有的认为应该吃:因为吃了以后可以生存,可以为国家做更多的事情。那么怎么吃呢?就要来引导学生。吃并不是没有尊严的吃,而是要提供帮助的人与自己站在平等的基础上,而不是高高在上的。或者吃了之后有所回报等。有的认为不应该吃,因为这个富人过于傲慢,虽然是提供食物的.人,所以即使吃了,也会让人觉得不舒服。)

  结果怎样,大家想知道吗?最后这个灾民饿死了。是啊,如果我们是这位灾民,这位富人用瞧不起的语气叫我们吃这些食物,我们也不会吃的,因为人活着不仅仅是为了有口饭吃,更重要的是要活出人的尊严。

  (板书:尊严)

  联系你的生活实际,你对“尊严”是怎样理解的?(尊严不是一个界定好的模式,而是发自内的一种维护自尊、自强、自信的一种信念,也不是一种不切实际、盲目地从外在来装饰自己的形式的东西。)

  二、检查预习情况

  1、在自学过程中,你有哪些不懂的字、词?

  2、现在通过联系上下文或,你理解了哪些?

  三、运用已有的学习方法自学课文

  1、自由读文,你知道了什么?

  2、你还有哪些问题不懂?

  3、读读与问题相关的段落,看是否能找到答案。

  4、对于实在不理解的问题,可以提出来大家一起讨论。

  四、用谈话法与学生交流,从而细致地理解课文

  学生质疑:

  1、杰克逊大叔为什么把这个年轻人留下来?

  2、“别看他现在什么都没有,可他百分之百是个富翁,因为他有尊严。”这句话你是怎样理解的?

  五、学生小组讨论,轮流发言

  六、小组汇报

  1、因为他有尊严:

  ⑴ 别的逃难者狼吞虎咽地吃东西,年轻人却要求用劳动来换取食物。

  ⑵ 当大叔说没有活可以干时,年轻人目光灰暗下来,表示出很失望。

  ⑶ 当大叔说可以先吃饭,后干活时,年轻人的坚决与不容商量。

  ⑷ 最终大叔请他留在了庄园里。如此种种,都足以说明年轻人很有骨气,即使

  在困境中也要维持自己的尊严。

  2、“别看他现在什么都没有,可他百分之百是个富翁,因为他有尊严。”这句话你是怎样理解的?

  这里的“什么都没有”与“富翁”看似矛盾,但恰恰反映出了年轻人日后成为石油大王的原因──只要有尊严,任何困难都会克服,任何不足都可以弥补。

  七、思维拓展

  尊严是无价的,无论什么时候,我们都要维护自己的尊严,你认为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我们应该怎样维护自己的尊严呢?请大家畅所欲言。

  八、作业

  1、课外阅读两篇,任选一篇来读。

  2、写一篇小练笔,谈谈学《尊严》后的感受。

语文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能概括故事内容。

  2、分析人物形象特点,能结合实际多角度谈谈自己获得的启示。

  3、学习续写改写寓言,丰富想象力。

  教学重点:

  分析人物形象特点,能结合实际多角度谈谈自己获得的启示。

  教学难点:

  学习续写改写寓言,丰富想象力。

  一、导入

  1、投影《挑战书》。

  尊敬的狮子大王。

  我想向你讨教武艺,请于明日上午九时到动物王国的森林广场,一决高下。不知肯否赏脸?

  无名之辈:蚊子

  猴年马月犬日

  2、请一生朗读挑战书并请学生预测:假如狮子接受了挑战,蚊子和狮子,究竟会谁胜谁负?请简要阐述理由。

  3、教师:公元前六世纪,有个很擅长讲动物故事的希腊人叫伊索,给我们讲述了一个流传至今的寓言故事《蚊子和狮子》。翻开书本159页,看看:在他讲述的这则故事里,蚊子有没有向狮子发出挑战。

  二、感知故事情节一:蚊子挑战狮子并战胜它

  1、请一生找出蚊子挑战狮子的四句话并朗读。

  2、品读上述四句话,分析蚊子形象。

  投影]:“我不怕你,你并不比我强。要说不是这样,你到底有什么力量呢?是用爪子抓,牙齿咬吗?女人同男人打架,也会这么干。我比你强得多。你要是愿意,我们来较量较量吧!”

  预设:蚊子一共说了四句话,但这四句话每一句都有蚊子的智慧。首先公然挑衅,说我不怕你。读的时候读出蚊子的勇敢,无畏。接着蚊子故意激怒狮子,挖苦,嘲笑,奚落狮子,等狮子急火攻心乱了阵脚的时候,蚊子更加坚定的说我比你强得多,和第一句话形成呼应,同时进攻的势头更猛了。最后蚊子正面下战书公然挑战。蚊子的话句句利落,无不显示出它的勇敢无畏自信,而这个自信的背后是他的胸有成竹,准备充分。因为他已经找到了战胜狮子的方法,抓住了狮子的弱点。

  3、品析蚊子挑战狮子的动作描写,进一步分析蚊子形象。

  预设:“吹着喇叭”——进军前的号角,充满自信;“专咬鼻子周围没有毛的地方”——善用智谋,以己之长攻敌之短;“冲”——面对强敌,勇敢无畏,一往直前。

  4、从“蚊子挑战狮子并战胜它”这一故事情节中,我们可以得到什么启发?

  ①面对强敌,应自信、勇敢,用智慧战胜它;

  ②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

  三、继续往下阅读故事,感知故事情节二:蚊子被小小的蜘蛛消灭

  1、投影。

  ①蚊子战胜了狮子,又吹着喇叭,唱着凯歌飞走,却被蜘蛛网粘住了。(面对得意洋洋、忘乎所以的蚊子,蜘蛛可能会说:“… …”)

  ②蚊子将要被吃掉时,叹息说,自己同最强大的动物都较量过,不料被这小小的蜘蛛消灭了。(听到蚊子临死前的叹息,蜘蛛可能又会说:“… …”)

  想像补充并进行情境表演,让学生更深入理解蚊子被蜘蛛消灭的原因。

  2、一个取得如此大胜利的`人却被蜘蛛吃掉,由此我们又可以得到什么启发?

  ①骄兵必败;

  ②保持谦虚谨慎,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

  四、学法指导,总结寓言的读

  寓言阅读三步法:情节分析 形象赏析 寓意解析

  五、续编寓言故事,补充故事情节三

  如果蚊子将要送命的一刹那,一阵风吹破了蜘蛛网,蚊子幸运的逃出来,蚊子会有怎样的想法和经历呢?请续编寓言故事并简要阐述理由。

  设计这一环节,目的是使学生进一步明确:寓言的故事情节改变了,人物形象也会随之改变,寓意也就发生了改变。

  六、小结

  作家严文井说:“寓言是一个怪物,当他朝你走来的时候,分明是一个故事,生动活泼;当他转身走开时,却成了一个哲理。”但愿寓言这把钥匙能打开同学们的心灵之门,启发我们变得更加智慧。

  七、作业布置

  自创寓言

语文教案 篇8

  【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本课14个生字,读写生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对书的热爱。

  3、通过细致入微的动作描写和心里描写来表达感情。

  【教学难点】

  抓住课文主要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

  【教学学具】

  CAI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前交流

  让学生交流课外阅读给自己带来的快乐与享受。

  教学过程

  一、学生自读自悟,读通课文

  二、说一说,读了课文,作者窃读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1、引导学生结合有关语句概括出窃读那种苦乐交织的复杂感受,并重点体会“我很快乐,也很惧怕”──这种窃读的滋味。

  2、从哪些地方看出?我的快乐与惧怕?从具体语句中了解作者是怎样写出窃读的滋味的?体会作者动作和心里描写的细腻传神。

  3、引导学生在读懂课文后,结合生活实际,仔细揣摩“你们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这句话的深刻含义。并受到启发,能在黄金年龄进行阅读,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4、绘声绘色地引导学生朗读课文,读出作者的内心因窃读而波澜起伏,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地读出作者与书相逢的惊喜,匆忙阅读的`快乐与惧怕,雨天读书的开心,与书相别的留恋与满足。

  5、自学本课生字新词,抄写。

  第二课时

  一、仔细品读,感悟写法

  1、“我很快乐,也很惧怕”:

  结合你画出的描写动作与心里活动的语句,来说说自己的体会。

  动作:赶、跨、钻、挤。

  “窃读的滋味还有哪些?”──饿、累、忧、惧、快乐。

  精神的满足不仅快乐,而且幸福──浑身轻松。

  2、体会老师的话:

  “你们不仅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读书的同学会比其他的同学更加聪明,更加成熟。

  3、鲁迅常说:“窃书不算偷”现在我们也来讨论一下,“窃读算偷吗?”请同学们认真读课文,找一找自己的依据。

  二、“窃读记”三个字中充满了乐趣,也包涵了作者的辛酸

  三、拓展阅读

  四、听写生字

  五、课后小练笔

  《我与作者比读书》。

语文教案 篇9

  一、学习目标:

  1.把自己读过的一本好书,用普通话清楚明白地介绍给他人;通过互相介绍,了解什么是好书,激发读整本书、读好书的兴趣。

  2.自主选择内容,自由习作,把自己想读的意思写清楚,学习运用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练习修改自己的习作。

  3.读“我的发现”,学习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并交流自己的发现。

  4.读背歇后语,积累歇后语,初步了解歇后语的作用。

  5.熟读趣味故事,体会祖国语言文字的奇妙,感受人物的才思敏捷。

  二、教学重难点:

  1、进行口语交际。

  2、完成习作。

  三、课前准备:

  1.布置学生读一本好书。

  2.实物投影仪。

  四、教学时间:

  五课时

  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

  一、名言导入

  对于书,我们都不陌生。书,好书,到底会给人带来什么呢?在我们以前,有很多有成就的人都说过读书的作用。

  (多媒体打出,师生齐读)

  列宁说:“书籍是巨大的力量。”

  高尔基说:“爱护书籍吧,它是知识的源泉。”“每一本书都在我面前打开了一扇窗户,让我看到一个不可思议的新世界。”

  伏尔泰说:“当我们第一遍读一本好书的时候,我们仿佛觉得找到了一个朋友;当我们再一次读这本好书的时候,仿佛又和老朋友重逢。”

  莎士比亚说:“书籍是全人类的营养品。”

  歌德说:“读一本好书,就像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

  别林斯基说:“好的书籍是最贵重的珍宝。”

  今天,我们就来交流一下,自己读过什么好书,向大家介绍一本你喜欢的好书。

  二、自由交谈:自己读过哪些好书(说说书名,可不提及内容)

  三、介绍一本好书

  1.指名介绍一本好书。

  a.请1名同学介绍一本好书。

  b.征求大家的意见,想了解哪个同学读的哪本书,请那位同学介绍。

  师生评价,概括出介绍、推荐一本好书的方法:一是要把书名、内容说清楚明白;二是可以从不同角度介绍──比如有趣的部分、书给人的启示、快乐等;三是要把握听的同学的疑问简要解答。

  2.小组开始互相介绍。

  可以介绍自己最想向大家介绍的一本书,也可以根据小组同学的兴趣,应他们要求,介绍一本自己读过大家又感兴趣的书。小组之间评价谁介绍得清楚,选出大家都感兴趣的一本或两本书。

  3.各小组评出都感兴趣的一本书,以小组为单位在全班介绍,小组成员互相补充。

  4.教师也参与介绍一本好书,在语言上给学生一种规范、引导和点拨。

  5.根据学生介绍,把好书名字写在黑板“好书看台”里,鼓励大家有条件亲自读一读这些书。

  四、再读名言,能说说通过以前的读书经历和今天的交流,你对谁说的话有同感?

  (学生交流,体会好书的作用)

  小结:名人们说的书,应该都是指好书。今天,我们谈到的书,应该说也都是“好书”。这些好书会像营养品一样滋润我们的心灵,像朋友一样陪伴我们的人生,像窗户一样打开我们的世界,给我们力量、勇气和智慧。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和好书交朋友呢?

  五、生活拓展

  1.请家长为自己购买一本同学推荐的好书,要把这本书的内容跟家长介绍清楚。

  2.在适当的时机,多开展几次“推荐一本好书”“推荐一种好杂志(报纸)”的活动,使学生对读书产生持久的热情。

  第二、三课时 习作

  一、导入激趣,拓展思路

  1.导语:同学们,我们已经写了不少作文了,每一次都有内容的要求。有的同学说,要是让我自己想写什么就写什么,那该多好!今天,就请同学们自由习作,写自己最想写的内容。

  2.读习作提示,想想自己最想写什么。

  3.教师小结:引导学生从内容和体裁两方面体会习作的自由。如内容,可以写人,可以写事,也可以写景;可以写实事,也可以写虚拟、想象中的事。体裁上,可以是故事,可以是童话、寓言,可以是散文,也可以是诗歌。

  二、自主习作

  三、师生评议作文

  1.交流自己写了什么内容。

  2.小组之内交流读习作,选出大家认为比较优秀的文章,并说说好在哪。

  在读习作前,小组成员要把文章的特点讲一讲,以激发听者的兴趣。

  3.同学读自己的习作。根据实际情况,可体现以下特点:内容各异,体裁各异,语言流畅,内容具体。

  4.教师推荐一篇有明显优点也存在问题的文章,引导大家读、修改。修改后再读一读。

  5.自己修改习作。

  四、拓展阅读风格各异的小文

  1.导读:写作文最好是有感而发,写自己真实的想法,真正要说的话,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写,这样的作文才会感染人。我们来欣赏一下风格各异的几篇文章,有的是专家写的,有的是小学生写的,相信一定会给你很大启发。

  2.自由读文章。

  第四课时 我的发现 日积月累

  一、复习导入

  1.读词语盘点中的词语。

  2.听写词语。

  3.互相纠错。

  二、读对话,了解内容

  1.自读“我的发现”,想想从小林和小东的谈话中,你知道小东有什么发现?

  2.同桌分角色读,进一步读好对话。

  三、谈一谈,小东有什么发现

  1.谈一谈小东有什么发现?

  2.谁还有相同的发现?

  3.抓主要内容,你还发现有什么好方法?

  学生自由谈,肯定学生学习中注意发现总结方法。

  四、练习用自己能掌握的方法概括短文的主要内容

  (在前几个单元中任选两篇概括)

  五、读课本中的歇后语

  1.读六个歇后语,说说发现了什么?

  2.熟读歇后语。

  3.讲解三个典故“关羽失荆州”“王羲之写字”“周瑜打黄盖”。如果学生知道,可请学生讲一讲。

  4.背歇后语。

  六、说说在读书过程中,关于用歇后语的句子。教师出示几个带有歇后语的句子,让学生体会歇后语在句子中的作用──使句子形象生动

  1.“水滴石穿──非一日之功”,没有坚持不懈的努力,张小亚是不会取得这么好的成绩的。

  2.他对人了解得很深刻,讲起某人的特点来,那真是王羲之写字──入木三分。

  3.你才有了一次好成绩,看,一大意又落后了。这真是应了那句话:关羽失荆州──骄兵必败。

  第五课时 趣味语文

  一、趣味语文

  1.自读两个小故事,读熟练。

  2.你觉得趣在哪?说一说。

  3.读对子,反复吟诵,感悟趣。

  水车车水,水随车,车停水止

  风扇扇风,风出扇,扇动风生

  花甲重逢,增加三七岁月

  古稀双庆,更多一度春秋

  4.拓展作业:

  把书中的故事讲给家人听。有兴趣的同学,可以搜集趣联妙对故事,在语文活动课上讲给老师和同学听。

  二、阅读延伸

  课外作业:读选读课文。

语文教案 篇10

  课前准备

  1.古桥的图片。

  2.录有风声、雨声、鸟叫声、溪流声等声响的磁带或光碟。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创设悬念,揭示课题

  ①同学们平时都有哪些朋友?会去探访你的好朋友吗?

  ②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一篇跟朋友有关的特殊的文章,文中的作者要探访的朋友到底是谁呢?

  ③出示课题《山中访友》,学生读题。

  ④让我们跟随作者一起探访他的好朋友。

  ↘读通课文,掌握字词

  ①初读课文,读准生字的字音,圈出你认为优美的词语并多读几遍。读通课文,了解大概内容。

  ②交流生字词的读法,汇报好词,集体品读。

  清爽吟诵唱和陡峭挺拔精致奥秘德高望重津津乐道别有深意

  ①谁来简单地说说这篇文章的大致内容?

  ↘学习“出门”,感受心情

  ①作者轻装上路,读读课文的一、二自然段,感受他当时的心情。(心情好;高兴)

  ②你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作者当时心情很好?

  出了门,就与微风撞了个满怀,风中含着露水和栀子花的气息。早晨,好清爽!

  (1)自由地读读这句话,感受话中所包蕴着的情意与心情。

  (2)理解“与微风撞了个满怀”的写法及所包含的韵味。

  (3)带着轻松愉悦激动的心情有感情地朗读句子。

  不坐车,不邀游伴,也不带什么礼物,就带着满怀的好心情,踏一条幽径,独自去访问我的朋友。

  (1)读读这句话,从什么地方最能看出作者的好心情?

  “满怀”是什么意思?与上一句的“满怀”意思一样吗?平时还可以说什么东西是满怀的?用“满怀______”练习说话。

  (2)带着满怀的好心情朗读这句话。

  ↘再读课文,捕获感知

  ①作者带着满怀的好心情出门访友。请同学们再自由地、放声地读读全文,想想作者去山中访问了哪些朋友,他是如何看待这些朋友的?

  ②交流讨论。(友好的;他们是真朋挚友;作者是带着欣赏的眼光在与他的朋友在交流;他们之间感情很真挚……)

  ↘精读课文,感悟深情

  ①请同学们再一次跟随着作者去探访他的那些特殊的朋友。认真读读第三自然段到文章的最后,想想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作者跟这些朋友有深厚的感情,可以把你的理解写在句子的旁边。

  ②交流同学们划出的句子。

  那座古桥,是我要拜访的第一个老朋友。啊,老桥,你如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在这涧水上站了几百年了吧?你把多少人马渡过对岸,滚滚河水流向远方,你弓着腰,俯身凝望着那水中的人影、鱼影、月影。岁月悠悠,波光明灭,泡沫聚散,唯有你依然如旧。

  (1)自由读读第三自然段,想象并说说这座古桥的模样。出示古桥图片,思考:作者面对这样一座古老的石桥他联想到了什么?体会这样写的好处。(形象地写出石桥的古老沧桑,暗示了古桥所发挥的作用,指出了作者对于古桥的.一片情深)

  (2)读读句子,请想象一下,这座古桥在几百年的历程之中,他驮过了哪些人,在他的身上曾经发生过了哪些事?

  (3)谈谈你对“岁月悠悠,波光明灭,泡沫聚散,唯有你依然如旧”这句话的理解。

  (4)自由朗读;指名朗读;师生共读。

  ↘抄写词语,自主背诵

  ①抄写含有要写的字的词语。

  瀑布陡峭身躯津津乐道蕴含侠客

  ②有能力的同学将第三自然段熟读至诵。

  第二课时

  ↘回顾“朋友”,引入新课

  ①上节课我们跟随着作者去访问了他的一个老朋友,那座古老的石桥。这节课让我们继续走入深山去探望我们那些特殊的朋友!

  ↘朋友相见,感受情意

  ①除了“古桥”这位老朋友以外,还探访了哪些好朋友呢?他们之间情谊如何,你是从哪些语句中感知的?请你们拿起书本,快速地浏览一遍。

  ②交流探究,品评赏读

  有侧重地品析下列语句。

  走进这片树林,鸟儿呼唤我的名字,露珠。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教案(精选)11-20

(经典)语文教案01-19

语文教案[精选]01-24

[精选]语文教案09-29

语文教案(精选)09-13

语文教案08-09

语文教案【经典】12-30

【经典】语文教案11-15

【经典】语文教案11-20

语文教案[经典]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