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

二年级语文教案参考

时间:2023-04-01 09:35:40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二年级语文教案参考模板

  二年级的语文教学生动有趣,但对教师来说却还是有点困难,因为对于学生的启蒙要考虑到接受能力,那么怎么把这种接受能力和教学能力结合写出一份好的语文教案呢?来看看下面小编为大家提供的这三篇二年级语文教学教案参考范文就知道了,快来看看吧!

二年级语文教案参考模板

  1、小鹿的玫瑰花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1、会认8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积累,我会读中的词语。

  2、分角色朗读课文。

  3、懂得小鹿的玫瑰为什么没白栽

  教学重点:会认、会写生字,积累词语。

  教学难点:懂得小鹿的玫瑰为什么没白栽。

  教学类型:精读课

  教学准备:

  果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同学们,你们喜欢花吗?

  2、喜欢什么花?为什么喜欢?

  3、出示实物玫瑰花,你们看,老师手中拿的是什么花?

  4、对,是玫瑰花,看“玫瑰”两字是怎么写的,注意,读音是“méi guī”。

  5、今天我们就学习一篇和玫瑰花有关的童话故事(板书课题:4、小鹿的玫瑰花)。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1、自由读课文,用自己喜欢的记号标出文中的生字词。

  2、画好了同桌之间相互认读。

  3、(引出生字)现在我们就一起认读这些字词。

  ①“骨”是多音字,“花骨朵”中“骨”读“gū”(出示实物花骨朵)。

  ②创设情境:找出文中含“惋惜”一词的句子,在什么情况我们会“惋惜”呢?

  ③动作表示:“瘸、拐”,“一瘸一拐”是什么样的动作?

  4、字词都认识了,我们把生字顺序打乱认读,看谁读得好。

  5、给这些生字组词,越多越好。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读课文。

  2、再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朗读交流)

  3、同学们讨论很激烈,谁说说文中写了件什么事?用课文中相关的句子回答。

  (指名回答)

  4、师范课,同学们思考:小鹿的玫瑰花为什没白栽?(生边听边思考)

  四、指导写字:1、分析识记

  2、生临写

  第二课时

  一、情感读课文

  1、春天到了小鹿在花坛里栽了一丛玫瑰。

  这些玫瑰给小鹿带来了什么呢?自由读1、2自然段。

  (三十二个花骨朵)

  2、他当时的心情怎样?(高兴)

  3、就让我们齐读1、2自然段,和小鹿共同分享这份亮兴的心情吧。

  生:齐读1、2自然段。

  4、花骨朵一天天长大,而小鹿……

  (师范读,生听)

  5、小鹿躺在床上时心情怎样呢?你从文中哪些词语看出来的?

  生:读相关的语句,师板书:焦急

  6、小鹿下床后,一朵玫瑰花也没看到,他当时的心情怎样?在文中找出体现他心情的句子。

  生读相关句子。

  板书书:失望

  7、鹿弟弟怎么说的?大家带着惋惜的语气齐齐第4自然段。

  8、读得真棒!小鹿的玫瑰是不是白栽了呢?读5-8自然段。

  9、为什么没白栽?

  生:找出相关的语句。

  10、这时小鹿怎么说的?鹿弟弟又是怎么说的?他们的心情又是怎样?(高兴)

  学生用文中的语句回答。

  11、(出示句子)对此朗读,鹿弟弟这样说的原因。

  ①鹿弟弟惋惜地对哥哥说:“……”②鹿弟弟也高兴地笑了,说:“……”

  (①哥哥没有看到玫瑰花。

  ②玫瑰花为别人带来了欢乐……)

  12、小朋友们对课文理解非常深刻,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用不同的语气读出人物的心情。

  (指导朗读)

  13、分角色朗读

  14、你们的朗读使老师也想参加,我们一起合作好不好?

  15、师生合作分角色朗读。

  二、情感拓展

  1、同学们能否像小鹿一样为身边的人送去欢乐和幸福呢?

  (生谈打算)

  2、假如说小鹿种的不是玫瑰而是迎春花或别的花,黄莺和微风还会这样说吗?如果不是他们又会怎么说呢?

  (生交流、讨论)

  三、本课小结:

  现在老师知道了小鹿虽然没有看到玫瑰花,但他的玫瑰没有白栽,是因为种的玫瑰为别人带来了欢乐和幸福。

  同学们,让我们像小鹿一样,用双手为身边的人送去欢乐和幸福,那时你将会比别人更加快乐和幸福。

  四、作业布置:

  五、板书设计:

  六、课后反思:

  语文园地一

  一、授课时间:

  二、教学目标:

  1、初步感知语言中的比喻,启发学生观察和想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和习惯。

  3、在口语交际中,培养合作和交往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

  1、发现“加偏旁”的识字方法,进行口语交际。

  2、在细心观察的基础上抓住景物的特点,进行口头表达,顺序清晰,生动具休。

  四、教学难点:

  1、口语交际 2、自我展示

  五、教学类型:练习课。

  六、教学准备:收集与春天有关的信息材料。

  七、课时安排:2课时

  八、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教师:内当家们喜欢玩游戏吗?今天老师要带同这们到语文园地里去玩,大家准备好了吗?

  2、好,我们开始玩了,今天看哪位同学玩得最棒?

  二、我的发现,观察发现。

  1、看图,图上画的是什么?这些东西之间有联系吗?扇子、剪刀、雨伞、飞机、银杏叶、蜻蜓、蘑菇、燕子。

  2、我们看看学习伙伴有什么发现。

  我发现燕子的尾巴是剪刀。

  (你能把学习伙伴的话说说完吗?)

  换一种方法说可以吗?(我发现剪刀像燕子的尾巴)

  3、你能用这样的说法说说其他的东西吗?

  我发现银杏叶像

  我发现蜻蜓像

  我发现雨伞像

  (也可以反过来说)

  4、你在平时的生活中还发现哪些事物之间非常相似呢?(大胆想像、自由表达)。

  如:河水像一面镜子。

  三、日积月累,积累语言

  1、读读认认

  (1)读读下面的字、词,试试看你有什么发现?(生字都是用学过的熟字加上偏旁组成的字。 )

  (2)认一认:你能记住哪个字,说说你是怎么记住它的?如:我记住了“材”,我是根据词语“木材”来记住它是木字旁的。

  (3)用每组的两个字分别组词。

  如:西(西瓜) 牺(牺牲)

  2、读读背背

  (1)介绍:这是四幅描写春天的对联。

  (2)借助拼音自读。

  (3)老师范读,生生互读。

  (4)说说你最喜欢哪幅对联?把你喜欢的背给同学听。

  3、我会说

  (1)读读横线后边的词语,想想横线上应填什么?

  (2)说说自己想搭配的词语,和其它同学评一评。

  (3)课文中还有这样的短语吗?找出来读一读。

  第二课时

  一、口语交际,增强表达

  1、教师播放《春天在哪里》的录音磁带,进入情景。

  板书春天在哪里。

  2、教师启发:从歌词里,你知道春天花在哪里吗?指名回答。

  3、教师播放春景图和春天的录像片断;春天有多美,大家都有自己的感爱,让我们再次走进春天,回味一下在春天里的快乐。

  4、鼓励学生细细描述自己对春天的情由、感受、启发他们从视觉、听觉、嗅觉等感观方面,从景物、人物、动物、事物等各个方面的描述(板书:春天里的发现)。

  5、组织学生谈话,各自在春天里最想做什么,训练表达能力,引导学生展开联想,尽量多说,说得与众不同最好。

  (板书:春天的畅想)

  6、教师指名回答并点评。

  二、展示平台

  1、以春天为题,教师组织学生赞美春天。

  (1)喜欢写作的同学在一起练习写话。

  (2)喜欢积累诗句对联的同学,抄写收集描写春天的诗句对联。

  (3)喜欢画画的描绘春天的图画。

  2、组织展示成果。

  (1)请写作抽学将作品展示给全班看。

  (2)抄写诗句的同学与大家分享佳词美句。

  (3)请绘画的同学将作品展示给全班看。

  三、宽带网络,拓展学习

  1、老师导入:课文中、生活中,我们用眼睛观察,用心感受,发现了春天的美丽迷人,其实春天还有好多秘密等着我们去发现呢?

  2、布置相关作业

  (1)阅读宽带网,告诉我们有关城市代表性的市花。

  (2)介绍你知道哪些城市的市花、自己家乡代表性的是什么花。

  (3)交流收集与本课内容有关的资料

  ①描写春天的古诗 ②歌唱春天歌曲

  九、课后小结:

  十、作业布置:

  十一、板书设计:

  十二、课后反思:

  2、泉水

  授课时间:

  一、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通过朗读课文,从泉水的话中,感叹自己助人为乐,无私奉献的精神。

  4、体会美的意境,感受大自然的美。

  学习泉水关心别人,乐于助人的品质。

  让学生学会关心别人。

  二、教学重点:

  1、会认、会写8个生字。

  2、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三、教学难点:

  领会泉水关心别人,乐于助人的品质。

  四、教学类型:精读课。

  五、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词语卡片、收集有关泉水的图片。

  六、课时安排:2课时

  七、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直观图像,引入新课

  1、出示图片,小朋友,看了图片后,你有什么发现?(学生谈谈自己的发现。)

  过渡:泉水从哪儿来的?又要流到什么地方去呢?我们就一块儿到课文中去“品尝”一下甘甜的泉水吧。

  2、板书课题:泉水

  二、初读课文,合作识字

  1、自由读课文,读通句子,读准字音,不认识的字用自己喜欢的符号画出来。

  2、不认识的字画出来了吗?

  3、好,同桌合作,互相检查,不认识的字相互教教,并查一查字典?

  4、出示生字、词语卡片,谁愿意当小老师,带大家认一认新朋友。

  5、哪些新朋友已经认为了,不用老师介绍了?(交流识字情况)。

  6、真行,只剩下:“缝、罐”两个不认识的朋友了,我们就一起和它们再认识一下。

  7、识记:“缝”与“纟”相“逢”就是“缝”

  “罐”:把“灌”的“氵”去掉,换成不要“工”的“缸”,就是“罐”。

  8、抽认生字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读课文,了解泉水流经的路线。

  2、读完了同桌相互交流。

  3、泉水从什么地方出来?怎么出来的?

  (石缝中冲出来的,启发学生体会“冲”)

  4、齐读第一自然段。

  5、默默课文,不要出声思考:我们跟着泉水,看看他到哪儿去?经过了哪些地方,做了哪些事情。

  四、本课小结:

  第二课时

  一、谈话引入

  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一起品尝了冲出石缝的“泉水”,下面我们就和泉水一起到外走走。

  2、开火车读读课文,大家评一评,几位同学读得怎么样?

  二、精读课文,感悟泉水。

  1、我们知道了泉水从什么地方“冲出来的”,那么泉水流过了哪些地方?遇见了谁?说了些什么?

  2、读2-5自然段,并做记号。

  3、谁告诉老师。

  板书:

  水池 姐姐 来吧

  平地 杜鹃花 照吧

  果园 果树 喝吧

  山谷 画眉鸟 唱吧

  4、齐读2-5段,老师请四个同学分别扮演小姑娘杜鹃鸟、果树、画眉鸟,大家加读,并做出相应的动作和表情。

  (示范:怎么的动作表情)。

  5、泉水流过了哪么多的地方,为别人做了这么多的事情,要没要报酬?你明白了什么?

  (启发学生体会泉水关心别人,助人为乐的精神)

  6、出示下面的句子,学生品读。

  (1)来吧、来吧,我的水很多很多,山上有一座天然水塔。

  (2)照吧、照吧,我们水很清很清,像一面明亮的大镜子。

  (3)喝吧、喝吧,我的水很甜很甜,喝饱了,你们能结出更大更甜的果子。

  (4)唱吧、唱吧,我的琴声很美很美,正好为你清脆的歌声伴奏。

  指名读句子,你觉得泉水怎么样,你喜欢它吗?给大家读读你最喜欢的句子或段落。

  7、点名朗读并评比。

  8、哎呀!欢快的泉水跑下山去,它还会经过什么地方?在这个地方遇见了谁?说了些什么?

  (启发学生体会,经过农田,遇见稻谷)

  9、泉水跑呀跑,在路上遇见了许多同伴,他们是怎么说的,怎样约定的呢?齐读6-7自然段。

  10、读完了,说说看。

  (你好,你好,大海里见!大海里见!)

  11、他们现在已经在一起了,为什么还要约定在大海里相见呢?(因为他们马上又要分开,所以约定在大海里相见)。

  12、他们为什么又要分开呢?(因为他们又要各自为别人做好事。

  他们看别人有困难,就去帮助,所以分开了)。

  13、泉水做这些好事乐意吗?(乐意)

  14、再读全文。

  三、指导背诵喜欢的部分

  1、你喜欢泉水吗?把喜欢的部分背下来。

  2、指导、检查背诵。

  四、扩展延伸

  1、我们如何向泉水学习?能为身边的人做点什么呢?

  2、出示P22“我会读”,看一看与泉水的小诗,分角色读一读。

  五、课后小结:

  六、作业布置:

  七、板书设计:

  十二、课后反思:

  3、雷锋叔叔你在哪里

  授课时间:

  一、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会认生字,能正确书写由要求学会的生字组成的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通过读课文,了解雷锋助人为乐的感人事迹,学习雷镍锋精神,做诚实、勤劳、关心别人的孩子。

  懂得奉献爱心,乐于助人。

  二、教学重点:

  1、认识生字,并能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运用。

  2、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表达对雷锋叔叔的敬爱之情。

  三、教学难点:

  1、朗读、背诵、理解和领悟课文。

  2、学习雷锋精神,将奉献旨内在心灵,外化行为。

  四、教学类型:精读课

  五、教学准备:本文的生字卡片、雷锋的相关资料

  六、课时安排:2课时

  七、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趣,激发兴趣

  1、同学们,你们听过雷锋叔叔的故事吗?

  2、雷锋叔叔从小就失去了父母,在党和人民的关怀下,他上了学,当了解放军,并且多次立功,为人民贡献了他的辉的一生,雷锋叔叔离开我们已很多年了,我们到哪里去寻找他吗?

  3、齐读课题:雷锋叔叔,你在哪里

  二、组织初读,读文识字

  1、教师先范读课文,注意音韵节奏及感情,以引起学生的朗读兴趣。

  2、教师组织学生自读,现在同学们自己读课文并划出生字词语,试着认识。

  3、教师组织小组全作,读完课文后,还是有生字不认识,那么就和小组成员一起合作解决。

  三、检查指导、识字写字

  1、教师巡视检查,帮助指导。

  2、教师订正生字读音,并重点强调:“锋、曾、泞、荆、莹”都是后鼻音,“曾”是平舌音又是多音字,在平课中读céng,“泞”读四声,不要读成二声,不要读成四声。

  (板书)

  3、教师指名抽读,然后全班齐读。

  4、教师教写“滴、洒、泥、泞”四个字,四个字都有三点水旁,字的右半部分的书写应该细心指导,“滴”字的右半部不要写成“商”,“洒”不要写成“洒”、“泥”字左上的“ ”应先写撇,再写竖弯钩;“泞”字右边宝盖宜小,横要略长。

  (板书)

  5、教师重点训练:“迈、迷、迹、雷、需、昌”的写法。

  走之旁:(1)笔顺:先与走之内的“万、米、亦”,再写走之。

  (2)“走之”的左下撇捺交接处要“相连”,不是“交叉”与“建之”不一样。

  雨字头:(1)第一笔横要短。

  (2)“秃宝盖”要宽、横构不能写成“横折钩”。

  (3)四点分布要均匀。

  “冒”字上边的“日”要宽,下边的“目”要窄。

  (板书)

  6、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检查。

  7、教师出示生字卡,以开火车方式学生读认,组词。

  8、教师出示词语卡,解释词语意思。

  让学生在文中找出并造句。

  板书重点词语:“锋利、曾经、泥泞、荆棘、晶莹、寻觅”。

  四、本课小结:

  五、作业练习

  1、继续练习本课生字词语,会读会写。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第二课时

  一、复习课文,巩固生字

  1、学生复习字词,听写字词。

  2、指名朗读课文,并作出评价。

  3、全班齐读课文,并作出评价。

  二、细读课文,理解课文

  1、提问:雷锋叔叔到过哪里?他在哪里做了什么好事?同学们在文中找出相应的句子。

  2、教师指名回答,板书答案。

  长长的小溪一抱着迷路的孩子。

  弯弯的小路一背着年迈的大娘。

  3、教师启发,指问回答:文中哪几个小节讲的是雷锋叔叔帮助迷路的孩子?哪几个小节讲的是雷锋叔叔帮助年迈的大娘?和同桌以问答方式朗读出来。

  4、教师指导朗读技巧

  两个“你在哪里”第二个比第一个语气加重,语调拖长,要读出深情呼唤,要根据情感的起伏,读出急与缓的变化。

  小溪和小路的话、语速稍慢、娓娓道来。

  “瞧”以后的诗句可适当提高音调。

  5、教师指导朗读最后一节并提问:诗歌的最后一节说我们终于找到了,找到谁了?是雷锋叔叔本人吗?最后一句话空间是什么意思?(学生交流回答)

  6、教师指名回答并点拨:我们找到的其实是雷锋精神,是学雷锋做好事的人,虽然不是雷锋叔叔本人。

  但是,为了人们做好事,谁就是“活雷锋”。

  最后一句话其实是说雷锋叔叔时时处处想着别人,哪里需要他,哪里就有他的身影。

  希望人间处处都有像雷锋这样的人存在。

  把爱大把大把地撒向那时需要我们的人。

  三、点拨指导、积累背诵

  1、出示有关雷锋的名言:

  (1)雷锋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

  (2)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

  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

  (3)一个人做一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不做坏事。

  (4)对待同志要像春天般温暖,对待工作要像夏天般热情,对待个人主义要像秋风扫落叶一样无情。

  对待敌人要像严冬一样残酷。

  (把这些名言背诵下来,以此激励自己,提醒自己)

  2、教师给时间背诵课文,可以背句子,背小节,最好能全文背诵。

  四、课后小结:

  十、作业布置:

  十一、板书设计:

  十二课后反思:

【二年级语文教案参考】相关文章:

语文乐园八教案及资料参考10-07

《自己去吧》语文教案参考10-07

语文试卷讲评课教案参考05-10

《狼》语文教案范文参考10-07

小学语文教案参考范文10-01

声母gkh语文教学教案参考10-08

语文天地二教案教学设计参考10-08

语文教案参考-我与地坛节选10-07

《金子》语文教案设计参考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