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

张籍秋思小学教案

时间:2022-10-06 08:08:59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张籍秋思小学教案

  《秋思》这篇课文是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同组的还有王安石的《泊船瓜州》和纳兰性德的《长相思》,这组诗词反应的主题是:思乡情。以下是张籍秋思小学教案,欢迎参考。

张籍秋思小学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能借助注释、课后练习、插图,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做客他乡的旅人对家乡亲人的深切思念之情。

  【过程与方法】

  借助注释、课后练习、插图,联系生活实际,通过反复诵读,感悟、品味诗中所描绘的意境,体会诗人表达的丰富的情感。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激发学生诵读古诗的兴趣,感受古诗的优美。

  2感受浓浓的亲情,珍视与亲人之间的美好情感。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反复诵读古诗,感悟、品味诗中所描绘的意境,体会诗人表达的丰富的情感。

  【教学难点】

  通过有感情地反复诵读,抓住诗中所写的日常生活片断,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情感。

  【教学方法】

  创设情境,再现意境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在上新课前,我想背一首诗大家听,请大家思考:这是谁的哪一首诗,你感受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师背诵,指名答:这是李白的《静夜思》,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是啊,在李白眼中乡愁是那皎洁的明月,他借明月来表达自己的思乡之情,那在唐代诗人张籍的眼中,秋风又带给他怎样的情感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张籍的《秋思》,点课件播放《秋思》录音。(板书课题)。齐读课题。问:谁来说说秋思是什么意思?(秋天的思念)那作者在秋天到底思念什么呢?

  二、初读古诗,读懂诗意。

  1、师:请同学们翻开书22页。先自由朗读古诗,按照自己的速度和节奏读,注意读准字音,读顺句子。

  2、生自由读诗。

  3、指名读诗,评读。

  师:读得真不错,声音响亮。还有谁也想来试一试。生读。 真棒!老师听出他读出了古诗特有的节奏。 (讲解字音)

  4、生再读,学生评价。师:很好,来咱们全班一齐读《秋思》。

  师:这首诗同学们都读得字正腔圆了。真不错。可单单会读还不够,还要理解诗句的意思。下面请同学们自学这首诗,大家可以借助书中的注释来理解,试着说说每句诗的意思。

  5师:谁能告诉老师你读懂了什么?

  请代表发言。

  三、再读古诗,品悟诗情。

  师:真厉害知道这么多。

  师:是啊,作者看见秋风刮起就想家了。出示课件:洛阳城里见秋风。

  师:可是秋风看得见吗?(见?)

  生:看不见。师:那作者为什么说看见秋风了?他是在骗我们吗?那他到底看见了什么?

  生:是叶子飘落、草黄了、燕子往南飞……

  师:是呀,焜黄华叶衰,秋天是衰败的季节,同时又是感伤的季节,落叶归根了,大雁南飞了,而张籍只能孤零零地站在秋风中,望着家乡的方向暗然神伤,他也想家了啊。板书:思乡。他会想起家里的哪些亲人呢?

  生:父母、孩子、妻子……尽管如此思念他们,可张籍却看不到他们,我们来了解一下张籍:点击出现张籍的资料,指名读。

  师:十年哪,那瑟瑟的秋风绞碎了诗人思乡的心,他纵有千言万语又该如何告诉自己的亲人呢?

  生:写家书。

  师:对,他决定写一封家书。出示幻灯片:看,张籍坐在桌前准备写家书了,可他迟迟没有动笔?他到底在想什么?哪个词字写出了他此时的心情?(板书:意万重)

  师:意万重是什么意思?(形容思绪万千)。

  你来读出他此时的心情吧?(有几点想法)再读(有几十种想法)再读(真是思绪万千啊)齐读: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是啊,他想了很多很多,那他会在信中说些什么呢?来,哪个小张籍愿意把你的思念说给大家听。

  可以引导一下:对父母说些什么?对孩子说些什么?对妻子说些什么?对兄弟姐妹说些什么?

  师:把我们所有的话加起来张籍觉得够吗?(不够)

  师:是呀,纵有千言万语也表达不了诗人的心,这真是——(欲作家书意万重)

  师:张籍左思右想,经过反复的琢磨,信终于写好了。我们来看看张籍寄信的画面。出示幻灯片:看,他把信交给了送信的人。谁来读读这两句诗。“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有谁读懂了这两句?真的假的啊,我想考验一下!大家看,这就是张籍写好的家书。(拿出准备好的信)哪位同学上台来演一演张籍是怎样寄信的?我就吃点亏,为张籍当一回信使吧!

  师演送信人,生演张籍。

  你为什么把信拆开?(我担心匆忙中写漏了什么)你加点什么吧!同学们,哪个字写出了张籍此时的心情?(板书:恐)恐是什么意思?指名说。

  师(着急):写好了没有呢?快点把信给我,我要赶路。又被张籍拦住了,师:哎哟,张大人,你还有完没完啊?好好好,真服你了!同学们,张大人这样几次拆开信用诗中的话叫做:又开封。对,又表示不止一次。

  师:谁来带着你的理解读读这两句诗?(嗯,听出了一丝担心,不错,读出了诗人的担忧。)全班齐读这两句。张籍这样拆了写,写了拆,写得完吗?是,对亲人的思念是永远也写不完的。

  四、回读,深化情感

  师:小小的一封家书怎能承载一个游子浓浓的亲情呢!师:信带走了,可带走的仅仅是信吗?那还带走了什么?生:带走了作者的心……师:张籍此刻的心情他的朋友孟郊也深深懂得,孟郊曾在《归信吟》中写下这样一句诗,点击课件:书去魂亦去,兀然空一身。学生齐诗。

  师:魂随信去了,只剩下一个空空的躯壳!现在陪伴张籍的只有——洛阳城里瑟瑟的秋风。于是一首千古绝唱就在张籍脑中诞生,这就是《秋思》(音乐响起)生齐读诗。

  师:看到秋风刮起,作者想起了自己的家乡,那作者是借什么来表达自己的思乡之情的?(秋风)像这种借景色来表达自己感情的写作方法叫做借景抒情。这是古人常用的一种写作方法。

  五、拓展升华。

  1师:其实,这思乡怀亲又何止张籍和孟郊。古时候交通不便,信息不通,离乡的人们只好把满腔的思念化作文字写进诗里。课前我让你们收集有关思乡的古诗,谁来说说?

  2生交流思乡的古诗,进一步感受乡愁。

  师:我这里也有几句思乡的诗句。

  (音乐响起),指名读:  悠悠天宇旷,切切故乡情。------唐.张九龄。

  浮云终日行,游子久不至。-------唐.杜甫

  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唐.马戴。

  明月有情应识我,年年相见在他乡。------清.袁枚

  六、总结。

  师:同学们,家乡的山水总让游子们魂牵梦绕,家乡的亲人更让游子们牵肠挂肚。你们现在还小,不能完全领会,但是等你们长大了,闯荡天涯,那时候你们一定会懂得这种无法割舍的浓浓的亲情。因为家是我们永远的向往。张籍的《秋思》道尽了天下所有游子们的心,让我们再一次吟诵这首传世之作吧!全班齐读。

  七布置作业

  1、默写《秋思》。

  2、将《秋思》改写成一个小故事,要求语句通顺,想象丰富合理。

  3、课外诵读《乡愁》、《家乡的桥》。

  八、板书设计。


【张籍秋思小学教案】相关文章:

张籍的《秋思》改写作文12-28

《天净沙 秋思》教案10-07

《天净沙·秋思》教案10-07

天净沙秋思教案02-07

《天净沙秋思》教案01-24

秋思小学作文10-26

《秋思》教案教学设计10-08

《天净沙·秋思》教学教案10-07

天净沙秋思教学教案12-31

《天净沙秋思》教学教案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