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元素周期表教案 推荐度:
- 相关推荐
关于元素周期表的教案
1教学目标
1、知识及技能目标
(1)能描述元素周期表的结构,知道金属、非金属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查找元素周期表发现史,学会运用查阅资料获取信息。
(2)培养学生通过分析和处理数据得出结论,形成概念,发现规律的思维方法。
(3)通过交流讨论,培养学生敢于质疑、合作解决问题的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在元素周期表的教学中,通过探究规律,体验科学探究的艰辛和喜悦,感受化学世界的奇妙与和谐。
(2)设计多种交流和探究活动,在活动中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2学情分析
通过初三和必修I的学习,学生已经基本具备了一定的无机化学基础知识。例如初三学习的原子的构成、核外电子排布、元素周期表简介等一些基本的物质结构知识,这些为本章的学习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在本章中,这些知识将更加细化,理论性更强,体系更加完整。通过《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的学习,可以让学生对于所学元素化合物等知识进行综合、归纳。
同时,作为理论指导,学生可以更好的把无机化学知识系统化、网络化。在物质结构的基础上,将元素周期表的学习和元素周期律的学习结合起来,将学生在初中和必修I中所学习的氧化还原反应和许多元素化合物的知识连汇贯通。在第三节,通过化学键的学习,可以为以后有志深入学习化学的同学打下一定的基础。 总之,本章内容既是必修的重要理论内容,也是为选修内容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 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及其性质的递变规律。
2. 元素性质和原子结构的关系。
教学难点:
1.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及其性质的递变规律。
4教学过程
4.1 第二学时 碱金属和卤族元素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引入新课
引入练习:完成第五页,碱金属原子结构的表格,从中找到什么变化规律?
学生讨论:完成表格,相互讨论
活动2【讲授】新课讲解
教师:请学生从原子结构和电子排布思考,K和Na哪种元素比较活泼?
让学生独自通过实验探究K、Na活泼性(教师必须要求学生注意安全)
让学生深入思考,为什么是K比Na活泼,实验现象有什么相似性和不同之处?
学生活动讨论:阅读实验,小组进行思考讨论交流,小组发言金属活泼性的本质
教师:引入问题,卤素是否也如同碱金属族有相同的性质变化规律?请同样用实验的方法加以验证。
学生:分组探究,利用碱金属的分析方法同样对卤素的原子结构做出大胆预测。实验验证。
教师:引导学生从金属活泼性与非金属的活泼性本质是否相同进行思考 学生:学生阅读课本材料,讨论、思考、分析非金属的活泼性本质,找出自己探究上的错误之处。
教师:指导学生讨论为什么碱金属与卤素表现出相反的活泼性变化规律 学生:从原子结构的变化规律上找出碱金属与卤素的性质变化相反的原因。
活动3【活动】交流讨论
师生共同交流讨论:
1.一个族的性质变化规律,能够从碱金属与卤素两个典型的族拓展到其他的族。能够从原子结构的变化规律来判断一个族的性质相似性和规律性。
2.碱金属和卤素的性质
活动4【练习】课堂练习
幻灯片展示问题,学生思考后回答。
【元素周期表的教案】相关文章:
元素周期表教案范例10-06
元素周期表的八大规律-化学论文10-07
从中医学提出第二张元素周期表论文10-08
元素与物质的分类教案12-11
初三化学教学精品教案:元素,元素符号10-08
《初步认识化学元素》教学教案10-07
碱金属元素化学教学教案10-08
关于组成物质的化学元素的化学教案10-07
生活元素小学数学的论文10-09
碳族元素第一课时教案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