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小学语文《梅雨潭》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认识9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
能力目标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作者对梅雨亭、瀑、潭的观察和描写方法。
德育目标 体会作者抓住事物特点和用比喻词句具体描绘的方法。
教学重点 变换写景角度和修辞手法的运用。
教学难点 在写景中寄寓作者的思想感情。
解决办法 制作多媒体幻灯片,查找丰富的图片,给学生展示一个直观的清晰印象。
教学方法 引导、点拨、讲解
学生学法 自主、合作、探究
教具准备 多媒体幻灯片
多媒体使用意图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更好地了解到作者的观察点和观察顺序,直观地欣赏到梅雨潭的美。
学情分析 学生具有一定的学习能力,使学生处于积极的情感状态,从而才能主动而愉快的学习。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对句练习,导入新课。
1、同学们,我们先做个对句练习。我说上句,你们按照对句的一般要求,对出下句。
师:碧玉妆成一树高 (生:万条垂下绿丝绦)
师:日出江花红胜火 (生:春来江水绿如蓝)
2、大家的对句中,都有一个什么字?二者的绿有区别吗?
3、对,一个“绿”字就现出了一个生机盎然的江南春天。贺知章、白居易、王安石都喜欢“绿”,朱自清更喜欢“绿”,朱自清笔下的“绿”,更是千娇百媚,风情万种。这节课,我们就去梅雨潭和朱先生一起“惊诧”绿的丰韵!(板书课题)
二、初读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遇到生字,用已掌握的方法识记字音、字形。
⑴要认的字中,侧重读准字音,要重点认记:“镶、踞、薄、绺、棱、倏”这几个字的字音
⑵“翼”字比较复杂,要运用拆解式的记忆方法来识记,效果能够更好一些。
⑶“薄”是多音字,要讲清楚不同的读音和意义,使学生在以后遇到时能正确地读出来。
2.引入竞赛机制,比一比哪个同学课文读得最流利。
3.全班齐读课文,要求读得正确、流利。
三、再读课文,理清文章层次。
1、同学读课文,思考每个自然段分别写了什么内容?
(1)第一段写梅雨潭形成的原因,作者在山边感知到的梅雨瀑的声形。
(2)第二段写梅雨亭。
(3)第三段是作者对梅雨瀑观察联想后,用比喻词句描绘出的一幅梅雨瀑的生动画面。
2、说一说哪里给你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四、课堂小结
由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作小结,布置预习内容。
五、布置作业
全体学生作业:
1. 写自己喜欢的字或词语。
2. 朗读课文。
优等生作业:
在书上做批注来理解课文。
板书设计:
3-2 梅雨潭
梅雨潭 低矮 呈现 双翼 薄片
一幅画 棱角 撞击 粉碎 锯齿
【小学语文《梅雨潭》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小学教案05-30
小学语文教案11-11
小学语文优秀教案12-30
小学语文优秀教案10-01
小学语文下册教案09-30
小学语文识字教案10-07
小学语文咏柳教案10-07
小学语文影子教案10-07
小学语文称赞教案10-07
小学语文《观潮》教案10-08